最新国学经典《吕氏春秋》著作经典精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氏春秋》是在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组织门客编写的道家著作,又称《吕览》。《吕氏春秋》以道为主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体现了道家的优点与特色。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吕氏春秋》著作经典精选15句,句句发人深省、暗藏古人大智慧!你读懂了多少?

1.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选自《吕氏春秋·谨听》。【译文】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祸患的根源。

感悟: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必须首先分清事物的类别,深入到客观现实中去,从实际出发,才能了解工作对象的特性及特殊规律,从而认识客观事物。千万不能从一般常见的事理中,推断不曾见过或做过的事物,以避免在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当理不避其难,视死如归。选自《吕氏春秋·士节》。

【译文】站在真理一边,不回避任何灾难。

感悟:呂子在这里高度赞扬了士人为真理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古今中外这一类的例子不盛枚举。如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因宣传地动学说被基督教和天主教教会逐出国境,后在罗马被捕,但他始终不屈,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烧死。在真理与谬论的争战中,许多科学家都为了真理而献身,因为他们相信真理经得起考验,而谬论终会被时间所湮灭。先人们为了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

3.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选自《吕氏春秋·召类》。

【译文】圣贤之人不能自己创造机遇,而能用自己的才能等待机遇,创造时机。

感悟:机遇具有偶然性的特点,但它却喜欢有准备的人,对那些一直在寻找它、欢迎它的人来说也颇具必然性。如姜太公钓鱼于渭水之上,这是他有意在周文王经常出现的地点等待周文王,以便展现他的治国用兵之策,求得文王重用。姜太公善于争取时机,把握时机,终于得以重用。所以,人们只要主动争取机会,耐心地等待时机,自己的理想和才能才有希望得到发挥和实现。

4.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tì)。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译文】一尺高的树一定有树节,一寸大的玉就会有瑕疵。

感悟:树高了不能无节,玉大了不能无斑,才再大的人也不能无缺点。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人生难免有缺憾。梁启超劝告弟子徐志摩说:“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于用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

5.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

【译文】大凡一个将要灭亡的国家,有才能的人必定早已离开,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感悟:大智大慧的贤人,往往具有预见历史发展方向的眼力。他

们能见微知著,料事如神,往往会聚集于他们能相合的国君的国家,也可以说人才会去那些实施德行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由于诸候争霸,社会动乱,国家兴衰存亡不定。有的君王采用厚禄招揽人才,礼贤下士,致使天下贤人云集于此;有的君王轻视贤才,行无道之政,致使贤人纷纷离去。如伍子胥离楚去吴,之后楚亡;吴起离魏去楚,而后魏亡。所以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先得人才,得人才,必得人心,于是在贤人辅佐之下就可以攻城夺地,称雄天下了,就像齐桓公得管仲,秦孝公得商鞅一样。

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选自《吕氏春秋·诚廉》。

【译文】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

感悟:这句话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贵有志向和操守。

7、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译文】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研究历史就可以了解今天。感悟:人性都是一样的,了解自己也就是了解别人。鬼谷子有言曰“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了解别人要从自己开始,了解了自己才

能了解别人。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说:“高明的人,先要自知,

然后才能知人。老子更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还比较容易做到;世界上明白自己的人绝对不容易找到。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人,那就开悟了,开悟也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来面目。”

8、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译文】想要战胜别人,必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论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点,要想知道别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感悟:民间有句俗语,“老鸹(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有更大的错误和缺点。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最大的心魔也是自己。

9、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民之乱在于有司。选自《吕氏春秋·务本》。

【译文】安危荣辱的根本在于君主,君主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民暴乱是因为官吏们贪赃枉法。

感悟: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最高领导层一直强调荣辱观,并不惜采取最严厉处罚手段惩治那些腐败分子,但是整体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跟不上要求,群众在体制中的地位没有得到保障,因而群众的监督力度和有效性无法发挥。

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感悟: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因为任何人都有长处!

11、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感悟: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一定要适度,过度索取就是破坏,而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凡事留有余地,《菜根谭》中说:“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为人处世,进一步,也应留三分,凡事留余地,益处则无尽。12、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译文】如果木材要完全合乎绳墨才取以为材,那是极少的,真那样,宫室就建不成了。

感悟:人才不是“全才”,若求全求备,则天下无人才可用。历来“德才兼备”的少,所以历史上曹操比较“重才”,曾国藩则“重德”。曾国藩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不可动辄说“天下无才”或“无人可用”,所以人才只能是使用中慢慢培养,“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

1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译文】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