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单元第四课逐水草而居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1节逐水草而居一、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环境)1.分布(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

2.特点: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3.影响: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改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马赛人的生产特色1.分布(地理位置):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2.生产特色: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缘由: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2)详细概况: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潮湿、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其次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详细迁移状况: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起先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起先向较为潮湿、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

他们每年大多循着肯定路途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三、马赛人的生活特色: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肯定路途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极其简洁。

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居处。

(1)衣:红色的披风——用来驱逐野生动物、防身、防晒、散热,还可以爱护牛群。

(2)食:牛制品(牛血、牛肉)——饲养牛,畜牧业。

(3)住:茅草房——就地取材、便于迁徙,通风、散热。

(4)行:带着牛羊步行——便于游牧生活。

(5)风俗:钻木取火,立定跳高,把拥有牛的数量作为财宝和社会声望的象征。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也发生了改变,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逐水草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逐水草而

1、从纬度位置看,基塔莱和多多马分别位于什么半球? 猜猜属于哪个国家?
基塔莱位于北半球 多多马位于南半球
基塔莱属于肯尼亚 多多马属于坦桑尼亚
2、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各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它
们降水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基塔莱:4—11月 多多马:11月—次年4月
两地半球位置不同
3、根据图中的游牧路线、基塔莱、多多马降水柱状图,
说说马赛人这样迁徙的理由?
2、马赛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衣红服色:找可款色找以式4彩驱幅:都图赶斗以的野篷红相生式色同动点为物主,。既保护自 身、又可以保护牛群。
赤道
阳光照射猛烈,紫外线强
有利于防晒和防止水分的蒸发
她们喜欢将五光十色的串珠套在脖子上,年龄越大,层数越多。她们认为这是最 美丽的装饰。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有明 显的干湿两季
每到雨季,降水充沛, 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每到旱季,降水 很少,草木稀疏, 一片枯黄。
走近马赛人
读图: 找出肯尼亚 和坦桑尼亚
说说它们 地理位置 所处地形 气候类型
看书本77页3—48基塔莱、多多马降水柱 状图和马赛人的活动范围图,结合课文内 容思考:
马赛人的立定跳 高堪称世界一绝。
这是与野兽打交 道训练出来的生 存技能。并且你 跳得越高,就会 有越多女孩子喜 欢你。
衣:红色的披风
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
食:牛制品…
饲养牛羊

住:茅草房、牛粪房
原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
行:带着牛羊步行…(部分定居) 便于游牧生活
民俗(部族文化):立定跳高、钻木取火等
马赛人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男子蓄发, 而女子却常常光头。
食 自然决定马赛人以牧业为生,牛是马赛人 的食物之源,喝牛血,喝牛奶,吃牛肉。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3.4.1 逐水草而居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3.4.1 逐水草而居

第一课时逐水草而居1.能够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图表并描述东非热带草原(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2.能够描述马赛人游牧生活的特点。

3.感受马赛人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感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重点】能够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图表并描述东非热带草原(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能够描述马赛人游牧生活的特点。

【难点】感受马赛人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感悟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最想到哪儿去旅游?老师也很喜欢旅游,今天呢就带大家到一个古老而神的地方游历一番。

——播放视频(地球上零度纬线上的风景无彩缤纷,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欣赏横跨0度纬线南北3000公里的独特风景。

)(二)讲授新课:1、描述东非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

(探究学习)(1)让学生运用合适的地图描述东非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

播放幻灯片1,板书:东非热带草原师:那你有什么问题最想了解呢?同学们最想了解的问题就是动物们为什么冒死迁徙,这是今天我们这节课重点探究的问题,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东非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

片子中的东非大草原位于哪两个国家之间?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播放幻灯非洲地图)要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我们要用到什么图呢?(非洲地图,引导到世界地图)看教材最后的世界地图,请同学们用尝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东非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部,亚洲的东南方向等。

可从与亚洲的位置关系、与大洋的位置关系、纬度位置等方式来描述。

(2)从地形、气候特点角度探究东非热带草原动物们迁徙的原因。

师:知道了东非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后,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角马们为什么要这样冒死迁徙?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张地图和两个降水量柱状图,下面让我们利用这些地图和图表一起来探究一下原因:(播放幻灯图表)出示下图:(先个别发言,如不能得出答案可进行小组讨论。

)第一步:得出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并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3.4.1逐水草而居(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3.4.1逐水草而居(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直观地感受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1.重点知识点: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背景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差异
2.关键词:
-逐水草而居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地理环境
-生活方式
3.句摘要:
-古代游牧民族根据水草资源的变化而迁徙,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3.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我会更多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我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
2.作业内容应包括对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的理解、分析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差异以及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适应了草原生态,发展了独特的经济和文化。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板书设计示例:
```
逐水草而居
---------------------
游牧民族|农耕民族
---------------------
适应自然|稳定生活
(三)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时间安排:我会更加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我可以适当减少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差异化教学: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学习。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课件人教版

找一找:非洲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
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东部高原的赤道附近,马达 加斯加岛的西部。 赤道
特点:呈马蹄形包围热带 雨林,地跨赤道,南北半 球大致对称分布。
地形图
湿季
南半球
右面两幅 图反映的是不 11月 ~次年4月,主要受湿风(赤道低压)控制, 同时间的同一 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地区,景观上 降水较多,形成湿季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差异呢? 干季
草原人家
——————
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
基塔莱的 降水集中 在4-11月
基塔莱
赤道
多多马的降 水集中在12 月~次年3月
10月
多多马 5~6月 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的到来,降水减少, 草原开始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徙,而此时的北方 (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正好放牧; , 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到来,马赛人又开始 阅读书本P77第二段及图3-48,画一画马赛人迁徙的 向南回迁。这样迁徙才能使自己一年四季都有葱郁牧 路线,标出他们迁徙的大致时间和分析迁徙的原因。 草,才能更好的放牧。

行 习俗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动物众多。
旱季即将来临
干季: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动物大迁徙
马赛人的生活——衣 (红色精灵)
红色披风:
驱赶野生动物,既防身又保护牛群
马赛人的生活——食
马赛人以肉、乳为食, 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 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 供吸吮鲜血之用。
马赛人的生活——住
总结:马赛人的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三 者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关系?
特 衣 食 住 行 习俗
红色披风 以肉、乳为食,喜饮 鲜牛血 茅草屋、牛粪房 迁徙 拥有牛越多声望越高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3.4.1-逐水草而居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3.4.1-逐水草而居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3.4.1-逐水草而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主题为“逐水草而居”。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依靠草原资源维持生活。

2. 逐水草而居的迁徙规律:游牧民族根据季节变化和草原的生长情况,进行有规律的迁徙。

3. 游牧民族的社会组织:以部落为单位,实行集体所有制和民主决策。

4. 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以蒙古族为例,介绍其服饰、住所、饮食、节日等方面的特点。

5.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既有矛盾冲突,也有交流融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 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认识他们随水草迁徙的历史现象,并置于历史时空中去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社会背景。

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文本史料,使学生能够实证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解释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特色,并认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交流融合。

4. 历史理解:通过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民族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理解还较为肤浅。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于我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游牧民族的具体历史和文化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深入到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但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对复杂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解释能力。

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单元第四课逐水草而居

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单元第四课逐水草而居

06
逐水草而居的历史意义与 现实价值
逐水草而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1
生存策略
02
文明起源
逐水草而居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 生存策略,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 区,人们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不得 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移。
许多古代文明,如游牧文明、草原文 明等,都是在逐水草而居的过程中逐 渐发展起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促进了 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 合。
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游牧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宗教 信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禁忌、婚丧嫁娶等。
萨满教
一些北方游牧民族如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信仰萨满教,这是一种原 始的多神教,对他们的自然观、灵魂观和道德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艺术与宗教信仰在游牧生活中的作用
凝聚民族精神
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是游牧民族 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它们 通过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信仰体系 ,将不同部落和家庭的人们紧密 联系在一起。
流动性
游牧民族根据季节和气候 的变化,以及草场资源的 分布情况,不断迁徙,寻 找新的牧场。
畜牧业为主
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要 生产方式,饲养牛、羊、 马等牲畜,获取生活所需 的肉、奶、皮毛等物品。
简单的物质生活
由于游牧生活的流动性, 游牧民族的物质生活相对 简单,主要依赖于牲畜和 自然环境。
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
01 02
边境贸易
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边境地区,双方会进行边境贸易,交换各自所 需的商品。农耕民族提供粮食、布匹、铁器等,而游牧民族提供牛羊、 皮毛、马匹等。
互市贸易
在一些历史时期,政府会设立互市,允许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指定地 点进行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有助于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历史与社会七上逐水草而居(课堂PPT)

历史与社会七上逐水草而居(课堂PPT)

走进牧民们的家
视频:马赛人的部落生活
简陋的茅屋
结合课本和图片资料分析他们的生活有何特点?同当地 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有何关系?
马赛人以肉、乳为食,
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
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
供吸吮鲜血之用。
红色精灵
10
马赛人一人放牧全家享福,牛羊是他们的全部财产。
11
露天的原始小集市,主要卖一些手工艺品 ,后面是马赛人用牛粪搭建的住房。
12
马赛人一月一次的集会,所有的交易都在集会上进行。
13
马塞男子12岁、女子9岁时一律要穿耳洞,挂上重达半斤以上的皮饰耳环,任 其下坠,直至将耳洞撕裂成一条长口子,一般的可以齐肩。
14
头戴狮皮帽的马赛女子。她们喜欢 将五光十色的串珠制成二三寸宽的 拼有各种花纹的扁平项圈套在脖子 上,年龄越大,层数越多。她们认 为这是最美丽的装饰。
5
热带草原地区干湿季图
北半球非洲热带草原的旱雨季时间与南半球的相反,
北半球的雨季集中在5月~10月,
旱季则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6
他们会在草原上干什 么?
马赛人(Maasai),是 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 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 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 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 坦桑尼亚的北部。
马赛人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男子蓄发,而女子却常常光头。
15
马 赛 人 传 统 的 娱 乐 项 目
16
自然环境 决定 生产生活方式
衣:红色的披风 —便于驱赶野生动物、防身—草原
食: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 — 饲养牛羊—草原
住:茅草房、牛粪房…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草原
行:迁徙生活…(部分定居) —旱雨季变化—草 原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1节逐水草而居一、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环境)1.分布(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

2.特点: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3.影响: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马赛人的生产特色1.分布(地理位置):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2.生产特色: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原因: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2)具体概况: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具体迁移情况: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

他们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三、马赛人的生活特色: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极其简单。

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住所。

(1)衣:红色的披风——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防晒、散热,还可以保护牛群。

(2)食:牛制品(牛血、牛肉)——饲养牛,畜牧业。

(3)住:茅草房——就地取材、便于迁徙,通风、散热。

(4)行:带着牛羊步行——便于游牧生活。

(5)风俗:钻木取火,立定跳高,把拥有牛的数量作为财富和社会声望的象征。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逐水草而居》课件PPT模板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逐水草而居》课件PPT模板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逐水草而居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目录 CONTENTS
1 新知导入 2 新知讲解
3 合作探究 4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 新知导入
非洲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隔
进 非
地中海与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洲 东北与亚洲隔着苏伊士运河和红海.

东半球 经纬度位置: 低纬度
热带
非洲热带草原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热带草原在热带雨林的两侧,


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

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
形包围热带雨林.
层数越多,她们认为这是最美丽的装饰。
钻木取火
马 赛 人 独 特 的 生 活 方 式
衣: 红色的披风
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



食: 牛制品…
饲养牛羊

独 特
住: 茅草房、牛粪房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
草 原

行: 带着牛羊步行…(部分定居)
便于游牧生活

方 式
民俗(部族文化):
立定跳高、钻木取火等
决定
原材料多;通风透气,散热快
四周是荆棘围成的篱笆以防止野生动物的攻击


马赛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牛是他们的全部财产为牛羊。
赛 人
为了给牛群寻找丰美的牧草和水,他们甚至能连续走上5天4夜。

3.4.1逐水草而居课件(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

3.4.1逐水草而居课件(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
大草原 就地取材 原材料多;通风透气, 散热快,便于迁徙 马赛人的房屋的整体构造? 圆环+四周环绕荆棘 安全 防野兽
红色的披风 衣: 喝牛奶,吃牛肉 食: 茅草房 住:
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 饲养牛羊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
带着牛羊迁徙…(部分定居) 行:
便于游牧生活
草 原 生 活
民俗(部族文化):
• 没有捕杀野生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 物。 • 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社会声望也越高。 • 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
草原人家
----逐水草而居
• 草原上主要以什 么气候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
非 洲 的 热 带 草 原
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 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 形包围热带雨林,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 分布地区占 全洲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
同一个地方为什么景色 不同?(P76)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雨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动物众多。
旱季: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热带草原地区干湿季图(南半球)
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 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 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看图回答:基塔莱和多多马
的降水集中于哪些月份?
4—10
基 塔 莱 月雨 季 在
多多马的降水集中在11 月—次年4月
马赛人迁徙的时间及路线是什么?(P77)
5月,随着南方雨季, 水草丰美;10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雨季即将到来, 马赛人又开始向南回迁,迎接雨季的来临。
马赛人生活概况
马赛人多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村庄四周环绕着 荆棘树枝,以防野兽侵犯。茅草屋是马赛人在非洲热 带草原上的选择。 在非洲大草原逐水草而游走的,除了野生动物, 还有一种喜爱红色的生灵,那就是马赛人。马赛人游 走的原因不是因狩猎而追逐迁徙的动物,而是因放牧 而追逐新鲜的嫩草。 他们虽长期与野生动物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 物的习惯,也从不吃野生动物,马赛人认为万物有灵的。 正因为如此,非洲草原至今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逐水草而居课件(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第三单元)

逐水草而居课件(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第三单元)

THANKS
文化交流。
集市与市场
定期举行的集市或市场是进行贸 易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在这里
进行商品交换和商业洽谈。
货币与计量
随着贸易的发展,货币和计量单 位逐渐出现,用于更精确地衡量
商品的价值和方便交易。
05
逐水草而居的文化传承与影 响
逐水草而居的艺术与文学
艺术
逐水草而居的艺术形式多样,包括绘 画、雕塑、音乐和舞蹈等。这些艺术 作品反映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信仰和价值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 体。
逐水草而居课件(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
材第三单元)
$number {01}
目 录
• 逐水草而居的起源与背景 •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 逐水草而居的社会组织与制度 • 逐水草而居的经济活动 • 逐水草而居的文化传承与影响
01
逐水草而居的起源与背景
逐水草而居的起源
逐水草而居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生存需求而形 成的。
逐水草而居的居住方式多为帐篷或蒙古包,这些建筑易于拆卸和搬运,适合游牧 生活。帐篷或蒙古包内部通常会配备一些简单的家具和日常用品,以满足家庭生 活的需要。
逐水草而居的饮食文化
逐水草而居的饮食文化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这些食物可 以在草原上方便地获取。此外,他们还会食用一些野生植物 和果实,以补充食物来源。
逐水草而居的人们通常按照血 缘关系聚集成部落或部族,部 落或部族是更大的社会组织单 位。
部落或部族内部有着共同的信 仰、文化和传统,彼此之间互 相协作、共同生活。
部落或部族之间有时会因为争 夺草场、水源等资源而发生冲 突和战争。
逐水草而居的社会制度与法律
逐水草而居的社会有着一系列的社会 制度和法律,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 平正义。

草原人家 第1课时(逐水草而居)(导学单教学设计)

草原人家 第1课时(逐水草而居)(导学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第1课时逐水草而居教学设计课题逐水草而居单元三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照片和示意图,说明非洲热带草原上降水的变化;2.能够描述马赛人游牧生活的特点,并说明这种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在收集资料和观察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非洲草原上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的原因难点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所表现出来人地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非洲热带草原动物迁徙》学生欣赏视频,并思考为什么热带草原上动物会迁徙。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讲解:除了“傍水而居”,还有一种生活是“逐水草而居”,你知道有哪些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吗?近年来,我们国家对非洲援建了很多项目,现在有一个,考察组要对非洲进行考察,来决定对非洲援建的项目,现在我们就跟着考察组一起走进非洲,来了解这片大地。

一、走进非洲自学: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总结: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与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隔学生想象在广袤的草原上,成群的动物在觅食的壮观景象。

学生读图,找出非洲及热带草原的位置,并进行总结。

通过想象,认识到热带草原的壮阔。

激发学习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着苏伊士运河和红海。

经纬度位置:东半球低纬度热带追问:那么非洲的热带草原又位于哪里呢?总结:热带草原在热带雨林的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

二、认识非洲观察:根据非洲地形图,人能说出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形特点吗?总结:以高原山地为主。

1.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2.气候的分布有什么规律?3.非洲赤道东部地区为什么不是热带雨林气候?总结: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读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并分析其分布特点。

通过读图,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逐水草而居》七年级社会精品教案

《逐水草而居》七年级社会精品教案

《逐水草而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图片和示意图,说明非洲热带草原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能够描述马赛人游牧生活的特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了解草原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非洲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对野生动物和马赛人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难点:南北半球草原气候的时空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学稿预习完成情况。

提到草原,很多人的脑海里马上会联想到蓝天白云、绿草鲜花,那里的空气那么清新,那里的天空那么明朗,使人总想高歌一曲。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草原人家的生产和生活。

请大家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说说热带草原气候在世界的分布情况。

二、新课1、世界气候类型图请你说说热带草原气候在世界的分布情况(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师: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图,你能判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在哪里吗?生:非洲。

承接:走进非洲,看看非洲的气候类型。

2、非洲气候类型图1)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生: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2)热带草原又具体分布在非洲哪些地方呢?学生回答承接:这片广袤的非洲草原不仅哺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而且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摄影家拍下了两张美丽的照片3、图3-44 图3-45师:这两幅图片的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回答。

承接:这样的气候特点,会给草原上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4、小组合作:完成导学稿的课内合作题15、多多马降水量图图3-44 图3-45思考:读多多马降水量图,请你说说图3-44和3-45的景观在多多马可能会出现在哪些月份,说明理由。

为什么11月-次年4月会出现雨季,而5月-10月会出现旱季?出示图3-46学生回答举一反三:读基塔莱降水量图,请你说说图3-44和3-45的景观在基塔莱可能会出现在哪些月份,说明理由。

师: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多多马雨季的时候,差不多是基塔莱旱季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生: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雨季旱季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欣赏
第四课:草原人家
——逐水草而居
说一说非洲热带草原在世界的位置及气候特征 地跨赤道, 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 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赤道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有明 显的干湿季节。 农业季节性强。 动物有迁徙的 特征。
迁 徙 中 的 斑 马
根据图片描述一下热 带草原旱季和雨季的 景象?
以牛的数量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视草原为神灵,喜欢跳高舞
—放牧生活—草原
启发: 他们虽长期与 野兽朝夕相处, 却没有捕杀野 生动物的习俗, 也从不吃野生 动物。正因为 如此,非洲草 原至今仍是野 生动物的乐园。
走进牧民们的家
视频:马赛人的部落生活
简陋的茅屋
结合课本和图片资料分析他们的生活有何特点?同当地 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有何关系?
马赛人以肉、乳为食, 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 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 供吸吮鲜血之用。
红色精灵
马赛人一人放牧全家享福,牛羊是他们的全部财产。
露天的原始小集市,主要卖一些手工艺品 ,后面是马赛人用牛粪搭建的住房。
马赛人一月一次的集会,所有的交易都在集会上进行。
马塞男子12岁、女子9岁时一律要穿耳洞,挂上重达半斤以上的皮饰耳环,任 其下坠,直至将耳洞撕裂成一条长口子,一般的可以齐肩。
头戴狮皮帽的马赛女子。她们喜欢 将五光十色的串珠制成二三寸宽的 拼有各种花纹的扁平项圈套在脖子 上,年龄越大,层数越多。她们认 为这是最美丽的装饰。
马赛人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男子蓄发,而女子却常常光头。
马 赛 人 传 统 的 娱 乐 项 目
自然环境
决定
生产生活方式
衣:红色的披风 —便于驱赶野生动物、防身—草原
食: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 — 饲养牛羊—草原
住:茅草房、牛粪房…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草原
行:迁徙生活…(部分定居) —旱雨季变化—草 原 民俗:一月一次的集会… —便于商品交换—草原
热带草原地区干湿季图
北半球非洲热带草原的旱雨季时间与南半球的相反, 北半球的雨季集中在5月~10月, 旱季则集中在11月~次年4月他们会在草原上干什 么?
马赛人(Maasai),是 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 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 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 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 坦桑尼亚的北部。
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的影响
联系课本分析马赛人放牧 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
请扮演马赛人,介绍迁徙的时间及路线。
北半球(北方) 多多马雨季集中 在11月~次年4月
基塔莱雨季集 中在5月~10月
南半球(南方)
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旱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 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雨季,水草丰美; 10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雨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南回 迁,迎接雨季的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