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集萃
《声声慢》语文教案
《声声慢》语文教案《声声慢》语文教案【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节高一语文诗歌鉴赏的课,通过学习鉴赏古文诗歌教学《声声慢》这首古文诗歌,让学生了解古文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古文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
2. 掌握《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3. 了解古文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识读和赏析古文诗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文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掌握《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识读和赏析古文诗歌的能力。
第1页/共4页【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老师播放《声声慢》的音频或背诵《声声慢》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诗歌的语调和节奏。
二、引入课文(5分钟)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声声慢》,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了解学生对《声声慢》的初步理解。
三、讲解课文(20分钟)1. 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
讲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让学生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掌握《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解读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解读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
四、理解课文(15分钟)1. 分小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受,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人感悟的写作。
五、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影视改编和流行演唱版本,并进行欣赏和比较。
六、归纳总结(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和理解。
【教学手段】1. 音频播放2. 幻灯片展示3. 小组讨论4. 个人写作【板书设计】《声声慢》语文教案一、导入环节\t- 播放《声声慢》音频或背诵《声声慢》二、引入课文\t- 学生自由阅读《声声慢》\t- 学生表达对《声声慢》的感受三、讲解课文\t1. 《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t2. 《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四、理解课文\t1. 分小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受,进行小组汇报\t2. 学生个人感悟的写作五、拓展延伸\t- 了解《声声慢》的影视改编和流行演唱版本六、归纳总结第3页/共4页\t- 总结课堂内容【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对《声声慢》的文学特点和意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古文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大全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大全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重难点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许多诗人或词人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动人诗篇,然而*令人动人的便是那“见月伤心,听风落泪”的多愁善感之作。
多愁善感,似乎就是女子的代名词,或许也只有女子才能拥有这样细腻的情怀。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将“愁情”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
(板书:标题和作者)对于李清照这位女词人,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她的一首小令《如梦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词。
(全班背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少女,那么如此活泼开朗的少女为什么会成为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呢?这便与她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有那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女词人呢?(引入作者简介)二、作者简介(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对作者作个简要的介绍,然后教师进行明确。
)[明确]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后期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词风哀怨凄苦。
三、朗诵,初步感知词人的愁情《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这时的李清照已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忘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所以在朗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一种哀伤、凄婉、缓慢、低沉的语气来诵读。
1、生齐读2、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也就是课本注释7来思考这个问题)明确:内心难以排遣的愁绪(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3、生个人自由朗读,并给出自读提示(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四、诗歌赏析1、提问: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词赋华章》中的《声声慢》。
详细内容包括:1. 词的背景知识介绍,如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声声慢》的词牌、韵律特点。
3. 词的内容解析,包括词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体会古典词赋的韵律美。
2. 深入分析《声声慢》的意境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感受作者李清照的情感表达,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声声慢》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声声慢》词谱、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词赋的韵味,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新课内容呈现:a. 介绍作者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
b. 解析《声声慢》的词牌、韵律特点。
c. 深入分析词的内容,讲解词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词中的一句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句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作者:李清照3. 词牌特点:七言绝句,仄起平收4. 意境与修辞:例句解析、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声声慢》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选取一句诗句进行仿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她的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解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韵律美。
2. 教学目标的实现:理解词牌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感受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分析意境和修辞手法。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课《声声慢》教案
优质课《声声慢》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词赋华章》中的《声声慢》。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2. 鉴赏《声声慢》的词牌、意境、情感;3. 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 体会词人通过词作传达的哀愁情绪。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理解词中的意境及情感,学会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清照的哀愁情绪,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牌的认识与理解,词中意境的把握;2. 教学重点: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词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讲解: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人情感;3. 诵读:全班齐读《声声慢》,体会词的节奏、韵律;4. 分析:讲解词牌特点,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5. 对比阅读:将《声声慢》与其他词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李清照词作的特点;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词中的意境及情感,分享讨论成果;7.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词作鉴赏的方法;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其他李清照的词作;10.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词牌:慢词作者:李清照意境:哀愁、孤独修辞手法:对仗、排比、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鉴赏;2. 答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体现对词牌、意境、情感的理解,以及对修辞手法的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声声慢》教案集锦8篇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集锦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声声慢》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
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
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
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
一。
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
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声声慢》精品教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声声慢》精品教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二十一课《宋词欣赏》中的《声声慢》。
该词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描绘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其词作的艺术价值。
3.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牌特点的理解、李清照情感表达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5分钟)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词作奠定基础。
(5分钟)3. 诗词朗诵: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声声慢》,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
(5分钟)4. 诗词解析:逐句分析词句,讲解词牌特点、意象、修辞手法等。
(10分钟)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10分钟)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其他词人的作品,并进行小组讨论。
(10分钟)(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词牌特点意象分析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要求至少写出三个意象和两种修辞手法,并阐述其表达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词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解析:逐句分析词句,讲解词牌特点、意象、修辞手法等。
2.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体会词人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理解《声声慢》中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愁”情,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2)分析词中意象的作用,感受词作的意境。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叠词的运用对情感表达的增强效果。
(2)把握词人独特的抒情方式,体会其婉约细腻的词风。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作的韵律美,理解词的大意。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探究词作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凄凉、忧伤的氛围,然后提问学生:“在这样的音乐中,你们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和情感?”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李清照的《声声慢》。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李清照的生平,重点强调其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社会巨变,个人生活也遭遇了诸多不幸。
2、讲述《声声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词人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物散之后的愁苦心境。
(三)初读词作,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作的情感基调。
3、请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精读词作,深入探究1、分析叠词的运用(1)让学生找出词中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如“寻寻觅觅”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和迷茫,“冷冷清清”描绘出环境的孤寂和凄凉,“凄凄惨惨戚戚”则直接抒发了词人极度愁苦的心情。
(3)通过对比去掉叠词后的句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叠词的感染力。
2、探讨意象的作用(1)提问学生词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大全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大全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重难点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许多诗人或词人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动人诗篇,然而*令人动人的便是那“见月伤心,听风落泪”的多愁善感之作。
多愁善感,似乎就是女子的代名词,或许也只有女子才能拥有这样细腻的情怀。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将“愁情”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
(板书:标题和作者)对于李清照这位女词人,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她的一首小令《如梦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词。
(全班背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少女,那么如此活泼开朗的少女为什么会成为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呢?这便与她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有那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女词人呢?(引入作者简介)二、作者简介(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对作者作个简要的介绍,然后教师进行明确。
)[明确]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后期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词风哀怨凄苦。
三、朗诵,初步感知词人的愁情《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这时的李清照已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忘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所以在朗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一种哀伤、凄婉、缓慢、低沉的语气来诵读。
1、生齐读2、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也就是课本注释7来思考这个问题)明确:内心难以排遣的愁绪(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3、生个人自由朗读,并给出自读提示(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四、诗歌赏析1、提问: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声声慢》教案汇总6篇
•••••••••••••••••《声声慢》教案汇总6篇《声声慢》教案汇总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诵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读赏析,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
【资料链接】走进作者,背景介绍:《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朗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
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二.赏析全词1.齐读上阙。
2.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
B级(点拨:结合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进行理解)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C级(点拨:可联系我国古典诗歌中“酒”的象征意义来体会)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C级(点拨:联系词人前期词作《一剪梅》中的句子来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赏析下阙1.齐读下阙2.“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C级(点拨:黄花即菊花,词人在《醉花阴》中曾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描写思念丈夫的闲愁,注意对比两首词的不同。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声声慢》教案汇总七篇
《声声慢》教案汇总七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巧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味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对宋词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宋词也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学习诗词。
2、学生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个性差异,需要学习者认真品味、欣赏。
五、教学方法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3、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听我国的著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介绍作者:教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学生: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声声慢》教案设计
《声声慢》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结构形式和创作背景。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词牌特点:《声声慢》的词牌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1.2.2 结构形式:《声声慢》的词格、韵律、对仗等结构要素。
1.2.3 创作背景: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及意境。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结构形式。
2.1.2 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意境。
2.2 教学难点2.2.1 分析《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2.2 创作一首具有《声声慢》风格的词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词牌特点、结构形式和创作背景。
3.1.2 互动法:分组讨论、问答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3.1.3 创作法:分组创作、分享,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声声慢》的词牌特点、结构形式等。
3.2.2 网络资源:查询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的创作背景等。
3.2.3 词作范本:提供《声声慢》的范本,供学生分析和创作参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介绍李清照和《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4.1.2 讲解:讲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结构形式和创作背景。
4.1.3 分析:分析《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1.4 创作:分组创作、分享具有《声声慢》风格的词作。
4.1.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2 教学时间安排4.2.1 导入:5分钟4.2.2 讲解:15分钟4.2.3 分析:20分钟4.2.4 创作:20分钟4.2.5 总结: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声慢》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可爱的小编阿青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6篇声声慢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学情分析】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李清照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但这些词作大多抒写的是一些闲情,对于她的后期词可说是初次接触,因而要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
相对于前期作品,本作中作者的情绪比较低沉,但在痛苦的低吟中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本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形象丰富的意象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宣泄。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学会抓住叠词、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声声慢》,理解此词的思想内容,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的生活对她的创作的影响。
2.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配乐引领学生回忆朗读)从《如梦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少�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三、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四、整体感知读罢此词,你感受较深的是什么?——愁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一)直接写愁李清照起笔就哭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
《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教案:《声声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声声慢》。
通过学习李清照的这首词,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生活背景,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掌握词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 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体会词人的情感。
3. 掌握词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难点: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体会词人的情感;掌握词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简介,让学生对词人的生活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声声慢》,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解析:分析词中的关键词语,解释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情感。
4. 欣赏:讨论词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词的美。
5. 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小词,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声声慢》板书内容:1. 李清照简介2. 词的生活背景3. 词的情感体会4. 词的韵律特点5. 词的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朗读《声声慢》三遍,并背诵。
2. 写一篇关于《声声慢》的短文,内容包括词的生活背景、词的情感体会和词的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声慢》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掌握了词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学生的创作实践是否满意?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后反思,找出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深入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更多的词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声声慢》。
通过学习李清照的这首词,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生活背景,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掌握词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集萃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集萃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照的生平简介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p 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愁思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2020-12-10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篇一:《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词人生平及有关背景材料。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词人生平来深入理解词人在词中的情感;通过鉴赏词中的意象来体味词人的情感、词中的意境。
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美,体悟情感,感受艺术表现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感受形象,知人论世,深刻体味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知人论世;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作为重点内容,探讨意象对传情达意的作用。
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鉴赏方法。
再次,要在唯美的情境之下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探究体悟情思,陶冶自身情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月满西楼》。
在唯美动人的音律之下,我们仿似看到了一位婀娜的女子,娇羞迷人却又愁情满怀。
歌中主人公到底是何人呢?——李清照。
她就是有着"千古才女、万古愁心"地位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声声慢》。
二、新课学习:(一)、作者生平简介。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二)、听读,初步感知。
1、听录音,正音,自由读。
2、疏通词意,把握词眼。
《声声慢》教案设计
《声声慢》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词的创作背景。
解读《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
能够背诵并赏析《声声慢》。
1.2 教学内容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介绍《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分析词中的意象解析抒情手法的分析背诵与赏析指导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词作的影响。
《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结构分析。
词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背诵和赏析《声声慢》。
2.2 教学难点词中抒情手法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词的意境的感悟和传达。
背诵中对词意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李清照的生平、词牌特点、创作背景等。
互动法:讨论词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
指导法:指导学生背诵和赏析《声声慢》。
3.2 教学手段投影片:展示李清照的生平图片、词牌特点示意图等。
录音机:播放《声声慢》的朗读录音。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研究文章和视频资料。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搜集李清照的生平资料、词牌特点资料、创作背景资料等。
准备《声声慢》的朗读录音。
准备投影片和网络资源。
4.2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背景。
步骤二: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步骤三:分析《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步骤四:解析词中的意象。
步骤五:分析《声声慢》中的抒情手法。
步骤六:指导学生背诵《声声慢》。
步骤七:组织学生进行赏析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对李清照生平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声声慢》词牌特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词中意象和抒情手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学生对《声声慢》的背诵和赏析能力。
5.2 教学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学生在讨论和赏析中的表现。
学生对背诵和赏析的困难反馈。
教师根据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李清照的生平资料,了解其文学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集萃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照的生平简介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p 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愁思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
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
(语速缓慢低沉)(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
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3)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
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
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
(板书意象雁)(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让人想起照《武陵春》中一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分析^p 意象刚才讲到,“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个意象,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淡酒: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黄花: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
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梧桐: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再看这一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
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
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五、再次朗读分析^p 完了这首词,体会了词人的情感,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此词。
六、布置作业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p 和理解作品;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教育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展示。
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
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
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展示: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p 】: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三)结合意象,体味情感1、随同学口述,展示“酒风雁黄花梧桐雨”师总结,补充并板书:酒风雁黄花梧桐雨)2、意象分析^p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1)“酒”出示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师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延伸:为何说是“淡酒”?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2)“风”出示诗句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师总结:以秋风渲染愁情。
(3)“雁”出示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照《一剪梅》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延伸: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引导:“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
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4)“黄花”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延伸: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
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四)再读全词,把握情思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五)作业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拓展延伸)举例比较分析^p “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三)教学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照用血泪和着文字表达愁苦的文学经典《声声慢》(板书)二、知人论世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
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专家,照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板书)。
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板书)。
《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是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1、全体男同学朗诵词作,女同学细听,挑他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女同学齐读,请轻声而满蓄照的伤痛情感。
3、师总结:我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学读书时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学感受到了照的种种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换位成照,去用语言表达那无尽的伤痛!四、请说出自己最有感触地方(要落实到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