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书法讲座第44课笔记:大圈的转1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用笔”(共51集)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用笔”(共51集)這是目前網絡上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書法初級課程「用笔」(点击标题即可观看视频内容)基本理论01、為什麼大部分人學習書法不成功02、到底什麼是「書法」03、學書法應該從哪裡入手04、王羲之的偉大之處05、王羲之筆法的兩大核心秘密06、書法的基本要素是什麼07、書法教學系統和課程安排工具介绍08、誰是毛筆祖師爺?09、古人如何製作毛筆10、毛笔的选购和保养11、中國古代的制墨史12、如何选墨与磨墨13、什么是“墨法”用锋专题14、如何执笔?15、怎样用腕?16、锋从何处来?17、尖锋线的本质18、何谓三分笔?什么叫八面出锋?19、王羲之独特的“挫笔”20、古人是如何调锋的?——殊衄挫于毫芒21、中锋和偏锋——如何获得八面锋的自由?运笔专题22、什么是运笔?什么是起、行、收?23、横的写法(上)你见过最复杂的起笔吗?24、横画收笔有几种,怎样才能写好?25、详解竖画的起笔、行笔、收笔26、竖笔:王羲之的“断尾”收笔如何理解?27、撇的写法:“揭笔”如何让线条产生变化?28、捺的写法(上):“波磔”之笔是如何演化而来的?29、捺的写法(下):五种收笔技法尽现“波磔”之美!30、书法要讲笔势,点画之间如何呼应?31、张旭秘传“九用”——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永字八法”专题32、之一:侧法(点的写法)33、之二:勒法与策法34、之三:竖之努法35、之四:趯法36、之五:趯的运用37、之六:两种撇38、之七:捺为磔39、之八:完整的永字“节点”专讲40、之一:什么是骨肉筋节41、之二:节点的种类42、之三:节点的形状143、之四:节点的形状2“使转”专讲44、之一:大圈的转45、之二:大圈的折46、之三:拨镫法47、之四:什么是使转“临帖”专讲48、之一:用笔小结49、之二:如何选帖50、之三:如何读帖51、之四:用筆測試(已刊内容,点标题即可跳转页面)編輯/老伍【歡迎轉載,歡迎轉發】。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势篇笔记(第11—20课)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势篇笔记 (第11—20课)目录1、黄简讲书法:第11课衮笔势 (2)2、黄简讲书法:第12课竖笔势和奋笔势 (24)3、黄简讲书法:第13课奋笔势和竖笔势的运用 (44)4、黄简讲书法:第14课“五势”小结 (69)5、黄简讲书法:第15课合点 (92)6、黄简讲书法:第16课排点1 (112)7、黄简讲书法:第17课排点2 (141)8、黄简讲书法:第18课排点3 (166)9、黄简讲书法:第19课联点1 (186)10、黄简讲书法:第20课联点2 (208)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1——衮笔势五势中的钩裹势、勾努势都讲过了。
今天我们来看看衮笔势是怎么回事。
"衮笔势"这个"衮"字等于加上三点的"滚"。
意思是左右滚动。
如果你要写成"滚笔势"也可以。
但古籍中没有出现过"滚笔势"。
我的原则是除非古籍有错字,通常不改动。
有关衮笔势,《玉堂禁经》是这样说的:"三曰衮笔势,须按锋,上下衄之。
'今'、'令'字下点用之。
"这段话第一行所举的笔势形状,只是一点。
这不是"永"字八法第一点"侧"吗?怎么又叫"衮笔势"了?所以这版本肯定有点问题。
宋代《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所举笔势形状不同,衮笔势是这样一个形状,近于"之"字。
看了这本书,我们知道《玉堂禁经》那个点,其实是"之"字头上一点,下面的笔画坏掉了。
木版书上的字,年代一长就会残损脱落。
我们现在可见的《玉堂禁经》,不要说唐代抄本,就是宋、元的刻本都看不见了,最早只有明代刻本。
从唐朝到明朝,期间翻刻带来错字这种情况是常见的。
所以要做一番整理,主要方法就是取几个来源做对比。
比较早期的有宋代《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和《翰林传授隐朮》。
黄简书法讲座第40课笔记:什么是骨肉筋节
黄简书法讲座第40课笔记:什么是骨肉筋节书法用笔,九用和八法都讲过了,现在还有一些补充内容。
譬如上一堂课讲到筋,究竟什么是筋?书法中的骨和肉又是什么呢?这要从王羲之《十七贴》讲起。
王羲之《十七贴》最后一贴,名叫《虞安吉贴》,这贴是一封推荐信,为虞安吉求职。
贴中说:“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
可见这位虞安吉是王羲之关系很好的朋友。
唐太宗《指意》和虞世南《笔髓论》,都引述过虞安吉论书法的话,可见对虞安吉的重视。
虞安吉既是王羲之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当然会谈论书法。
虞世南是王羲之的传人,唐太宗又是王羲之的崇拜者,他们引述虞安吉的话,当然是赞同和欣赏的。
虞安吉说了什么话呢?这段话比较长,我摘引几句如下。
虞安吉云:“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
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
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请注意这段话我用红色标出三个字,就是筋、骨、肉。
可见晋唐人心目中,书法有这三个概念。
1.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先说说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虞安吉是这样说的:“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
这两句话实在太重要了。
东晋时代,虞安吉已经认识到“一支毛笔两个锋”,“横毫侧管”就是用侧锋,侧锋线要防止“钝慢而肉多”。
“竖管直锋”就是用尖锋,尖锋线要当心“干枯而露骨”。
这样一讲,我们就明白了。
尖锋是线条的骨,侧锋写出来是肉。
虞安吉接下来说“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等到一个人悟到用笔的诀窍,他写的侧锋粗线条虽然多肉,也能锐利挺拔,写尖锋细线条,多骨也做到壮实不枯。
拿王羲之的作品来看,有时候他的线条很细,尖锋划过的地方,虽细却也遒劲。
有时候线条用足三分笔,非常粗,但没有肥胖的感觉。
有时候极粗的线条和非常细的线条放在一起,骨肉相济,不感觉到粗就是肥,细就是枯,真正做到了“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唐太宗《指意》说:“以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临帖”专讲之三:如何读帖?——黄简讲书法
“临帖”专讲之三:如何读帖?——黄简讲书法這是目前網絡上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書法初級課程「筆法」課件認為,書法的三大要素,就是筆法、筆勢和筆意。
黃簡老師追根溯源,探究王羲之書法之奧秘,向現代學習者進行系統的講授。
尤其適合書法愛好者自學。
第五十集|如何读帖读帖的方法大圈、小圈、筋节|筆記|1.读帖注意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一本书多读、精读,作者的意思也就懂了,学书法买来一本字帖,也要用这方法,翻来覆去,多看,多研究,慢慢就懂得怎样写了。
这就是读贴。
读贴读点什么呢?书法要素是用笔、识势和裹束,读贴就是读这些要素。
笔锋的走势是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圈。
当笔锋行走大圈的时候,重点要看清楚大圈上面的节。
也就是所谓小圈,这是调锋的地方,书法要素“裹束”,主要就是筋和节的结合。
通俗地说就是大圈加小圈。
1.1先看筋节读贴要先看筋节。
譬如最简单的“一”字,筋的走势是9—6—9,然后看节,怎样下笔,怎样转弯,怎样收笔,有人把两头视为两个大节点,这也可以。
起笔一个大节点,包括两个动作,收笔一个大节点,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动作。
筋决定走势,节调正方向。
相比之下,筋比较直观,节比较复杂。
写这个“一”字,大家9—6—9全部一样,但为什么看起来不同?他们的节点怎样表现。
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施其法了。
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作字处处有圈,如画家写石,小圈外又套大圈,大圈内又生小圈,而笔力与皴法一样,气机紧不可懈。
”“皴法”是国画的笔法,用来表现山石的纹理。
小圈大圈,在技法上是两样东西,在表现时却又是互相配合的,这就是裹束。
一级课程讲用笔,你用尖锋也好,侧锋也好,行笔总要遵循一条路线,这就是筋。
例如这一根弧线,顺时针转过了半圈多,那就必然有绞锋点,过绞锋点当然要加节点,但不要忘记弧线本身还有暗节点。
这两个节点附在大圈筋上,绝对不能少。
如果你一看就知道节点的位置和处理方法,这就读帖有成绩了。
临帖时,要注意帖上怎样处理节点的。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黄简书法讲座笔记黄简书法讲座笔记(第41-45课) 黄简书法讲座第41课:节点的种类在第六课中,我讲到九用可以分为两类:挫笔和趯锋是书写动作,其他都是调锋动作。
毛笔和硬笔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一边写,一边调锋。
无论是书写还是调锋,关键是掌握笔心,笔心为帅。
我在十五课讲到用腕。
摇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是左中右。
当你抓住笔管,实际上就是抓住了笔心中轴。
当你摇腕,也就是调整笔心的方向和位置。
手腕一动,必然会反映到线条上,留下它的痕迹,这就是节点。
1.明节点、暗节点节点有很多种,我先讲简单的。
明节点和暗节点。
1.1明节点所谓明节点,就是一眼可以看得到的节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两面换起笔,就会产生一个节点。
顺便说说,看节点最好就是画出它的筋。
看起来就比较清楚,如果线条肉多就不容易看。
像王羲之这个“一”字,它的起笔就是两面换。
有一个明显的节点。
如果是三面换起笔,那就表示你动了两次手腕,那就有两个节点。
只要你理解这个道理,其他都可以类推。
1.2暗节点如果是一根弧线,有没有节点呢?弧线表面上看起来很光洁,但要写出这根线条,手腕同样是左—右,只要你动作缓和一点,写出来就是弧线。
弧线同样产生一个节点,只是表面上没有痕迹。
古代称这种节点为“暗过”。
“暗过”这一名称,最早在托名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现。
这是张旭和颜真卿的师生对话,张旭先问:“又曰:转轻谓曲折,子知之乎?”(转得轻,称为曲折,这里“曲折”意思是弯曲的折。
)(于是颜真卿回答:)“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长史曰:“然。
”没有痕迹的转折,看不见明显的节点,这就是暗过。
正如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转折一顿无跡,古人谓之暗过。
”这里要注意汪澐所说的“顿”,只是按下的意思,不是九用中的“顿笔”。
所以这句话可以删除“一顿”两个字更好。
“转折无跡,古人谓之暗过”。
清代朱和羮《临池心解》这样说:“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第41-45课)黄简书法讲座第41课:节点得种类在第六课中,我讲到九用可以分为两类:挫笔与趯锋就是书写动作,其她都就是调锋动作。
毛笔与硬笔最大得不同,就就是要一边写,一边调锋。
无论就是书写还就是调锋,关键就是掌握笔心,笔心为帅。
我在十五课讲到用腕。
摇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就是左中右。
当您抓住笔管,实际上就就是抓住了笔心中轴。
当您摇腕,也就就是调整笔心得方向与位置。
手腕一动,必然会反映到线条上,留下它得痕迹,这就就是节点。
1、明节点、暗节点节点有很多种,我先讲简单得。
明节点与暗节点。
1、1明节点所谓明节点,就就是一眼可以瞧得到得节点。
举个简单得例子,如两面换起笔,就会产生一个节点。
顺便说说,瞧节点最好就就是画出它得筋。
瞧起来就比较清楚,如果线条肉多就不容易瞧。
像王羲之这个“一”字,它得起笔就就是两面换。
有一个明显得节点。
如果就是三面换起笔,那就表示您动了两次手腕,那就有两个节点。
只要您理解这个道理,其她都可以类推。
1、2暗节点如果就是一根弧线,有没有节点呢?弧线表面上瞧起来很光洁,但要写出这根线条,手腕同样就是左—右,只要您动作缓与一点,写出来就就是弧线。
弧线同样产生一个节点,只就是表面上没有痕迹。
古代称这种节点为“暗过”。
“暗过”这一名称,最早在托名颜真卿得《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现。
这就是张旭与颜真卿得师生对话,张旭先问:“又曰:转轻谓曲折,子知之乎?”(转得轻,称为曲折,这里“曲折”意思就是弯曲得折。
)(于就是颜真卿回答:)“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长史曰:“然。
”没有痕迹得转折,瞧不见明显得节点,这就就是暗过。
正如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转折一顿无跡,古人谓之暗过。
”这里要注意汪澐所说得“顿”,只就是按下得意思,不就是九用中得“顿笔”。
所以这句话可以删除“一顿”两个字更好。
“转折无跡,古人谓之暗过”。
清代朱与羮《临池心解》这样说:“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篇(11-20集笔记)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篇(11-20集笔记)目录1、第11课裹束11-骨的作用 (2)2、第12课裹束12-肉的作用 (21)3、第13课裹束13-骨肉技法要點 (43)4、第14课裹束14-肉的作用 (56)5、第15课裹束15-血的作用1 (79)6、第16课裹束16-血的作用2 (97)7、第17课裹束17-血的作用3 (116)8、第18课裹束18——读懂墨色 (135)9、第19课裹束19-浓墨和淡墨 (159)10、第20课裹束20-变换取势1 (178)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11——骨的作用一筋节和骨肉三级课程裹束,筋节已经讲过了,接下来要讲讲骨肉。
裹束的基本概念,就是把大圈和小圈加在一起。
骨肉就是把大小圈具体表现出来。
筋节等于造房子搭了一个架子,但等你造房工程完成,这架子是看不见的。
大圈是取笔势,如这是一个瞑人势,下面加一个竖笔势,就是左右的"右"字。
到这一步,取势就完成了,书写时笔锋会走这两条路。
行笔时还有各种调锋动作,这是小圈。
但大圈加小圈只是中线图,还有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你具体书写时,是用尖锋写还是侧锋写。
你看这两个"右"字,都是王羲之写的。
《圣教序》这个瘦硬,用尖锋写的。
《兰亭序》这个线条粗壮,用侧锋写的。
在书法中,这两种写法效果是不一样的。
筋正如地图上我们选定一条路,每个司机心中都有个路线。
但心中的路不是实际的路,心中的路只需一条线,实际路段有些比较窄,有些比较宽,有些路比较平,有些路高高低低。
有些地方要暂停,有些地方要急转弯,这就是节。
实际的路况,和你选定的心中那条路是两回事。
书法中的中线图,譬如一个"永"字,那是心中的路。
中线在你心中明确了,筋节就已经确定了,中线图只是在学习阶段使用的,你书空也可以,那是虚写。
把筋节具体表现在纸面上,是实际书写。
一横用尖锋写,那是骨线,一捺用侧锋写,那是肉线。
筋节用骨肉表现出来,筋节就隐藏在骨肉之下。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黄简书法讲座笔记(第36-40课)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黄简书法讲座笔记(第36-40课)36.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永字八法第四笔「趯」的继续,讲述横竖撇捺四大笔画如果也要加上一个趯,应该怎样写。
这些情况是经常遇到的,我们来看看,大书法家如王羲之、智永以及褚遂良写趯时怎样用笔。
点击?播看上一堂课我讲到,四大主要笔画横竖撇捺都可以有趯。
今天就讲讲这个问题。
记住,写趯的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主笔+踆锋+趯。
6.横笔加趯先说说横笔尾部加趯。
横笔加趯有两种情况:一是向下趯,二是向上趯。
上次讲到,钩为转,趯为折,你看王羲之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个钩,因为它是转出来的,而松公权《玄秘塔》中的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个趯,因为它是一个折。
我现在要讲的不是钩,是趯。
向下趯向下的趯,以前讲过,如宝盖头右面收尾,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中这个“察”字,宝盖收尾就是一个趯,还有很明显的“足跟”。
那就是用踆锋写出来的。
踆锋是一个小圈,通常用一左一右两个动作,然后写趯,就可以完成了。
我们看到,真正一个折,是主笔和趯形成的,但这个折没法直接写出来,因为主笔写完,尖锋是落在后面的,通过踆锋转圈,才能调整尖锋的位置和方向。
这就是小圈的作用,又称为换笔心。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向下趯有些小,有些很大,给我们提供了趯的样板。
向上趯横笔收尾向上趯,也要分清楚。
有一种是钩,如左面这个,有一种是趯,如右面这个。
向上趯,主笔和趯中线所形成的这个折,也是通过踆锋来连接的。
这是很标准的向上趯。
踆锋这个小圈,通常在横画的尾部,有时候移向左方,这时看起来足跟特别大。
如果踆锋移向右方,超出横画,这时候右下角会出现缺口。
这种情况,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见到。
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
这个“池”字,传为南宋张即之写的,右下角有缺口时,足跟就不见了。
其实是踆锋向右移动了。
7.竖笔加趯在临贴时,同样要首先分清楚钩和趯。
左面“事”字中间一竖下来,结尾是一个钩,右面是一个趯。
钩只要转就可以了,趯需要先加踆锋。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讲课本学习知识本记录材料资料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讲课笔记三级课程1—裹束什么一、裹束是什么意思?这是三级课程的第一课,这个学期主题是“裹束”。
“裹束”是什么意思呢?以前我也见过一些,这个学期将会深入讨论。
“裹束”这名词,来之于《玉堂禁经》:“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
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
”“裹束”是书法三大要素之一,也是最后一步。
历史上提到“裹束”的书很少,除了《玉堂禁经》,另一篇就是卢携的《临池诀》。
张怀瓘是盛唐时人,卢携是晚唐时人,晚一百多年。
卢携做过唐朝的宰相,政治地位很高。
他想学书法,但没遇到好老师:“小子蒙眛,常有心焉,而良师不遇,岁月久矣,天机懵然。
”“天机”就是书法的秘密。
找不到好老师,卢携是靠自己读书研究:“因取《翰林隐术》、右军《笔势论》、徐吏部《论书》、窦臮(jì,古同“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删繁选要,以为其篇。
”他把一些论著,选中重点,写成《临池诀》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他学习书法的心得。
卢携从这些著作中总结出八条要点,其中三条是:第一用纸笔,第二认势,第三裹束。
唐代书籍传播主要靠手抄,手抄本难免彼此有点不同。
这三句话和《玉堂禁经》大同小异,书法就是这三要素。
这是唐代第二篇著作讲到裹束。
出之于一位宰相之手,可谓证据非常确实。
其实“裹束”对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写“永”字已经做过了。
你看,书法第一用笔,“九用”就分布在“永”字八个点画中。
然后我们学会了看笔势,一级课程第39课中已经提到,“永”字可分为四个笔势。
这里有单一笔势,也有复合笔势。
一点是右侧势,然后是钩努势、蛇头势、交争势。
最后把四个笔势合在一起,放到各自的位置上,一个“永”字就出来了,这就是“裹束”。
我跟大家讲过两步成字,点画组成笔势是第一步,笔势裹束成整字,就是第二步。
二、筋节是裹束的根本“永”字八笔都是点画,就裹束的本意而言,它不是着眼于点画,而是着眼于筋节。
筋节是裹束的根本。
一级课程40课介绍过骨肉筋节等点画的元素。
黄简书法讲座第45课笔记:大圈的折
黄简书法讲座第45课笔记:大圈的折1.两种线条前两堂课,讲的是转圈,包括大圈和小圈。
转圈写出来的是弧线,今天讲讲折线的情况。
书法中的弧线,形状很多,可以是四分之一圈,可以是半圈,可以超过半圈,也可以是逆时针的弧线。
有时候还可以见到方向不同的弧线连接。
一根线条之所以成为弧线,就是因为有暗节点,如果这些暗节点变成了明节点,那这些弧线就会变成折线。
简言之:弧线和折线的分别,在于节点的运用。
行笔时暗节点造成弧线。
行笔时明节点造成折线。
2.转换节点刚才的结论,可以提供一个思路。
如果你想写折线,只要把相应的弧线暗节点变成明节点就可以了。
拿右上角为例,这是横和竖的结合。
当你写六号位一横的时候,笔锋是横放的,当你写八号位一竖的时候,笔锋变成竖放的了。
所以写这条折线的关键,就是怎样把笔锋横向的运动,改成竖向的运动。
这个明节点,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笔锋转向的任务。
这时你可以想想,右上角用弧线是怎样写的。
弧线转角可以追溯到篆书,但在真行草各体中还保存着。
如褚遂良《阴符经》中的“用”字,这个右上角就是弧线。
笔锋走的路线是6—9—8,用了暗节点。
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弧线的转角,6—9—8是最普遍的右上角。
弧线是缓慢地转动,转动的角度很小,6—9—8的手腕动作是右中左,两个暗节点。
现在要把这条弧线变成折线,就很容易了。
手腕动作是一样的,都是右中左,行笔时分两次转向,每次四十五度,笔锋方向就从横向转为竖向了。
要注意这是一条线,不是三条线的合成。
它是这弧线的暗节点变成明节点的结果。
褚遂良《阴符经》中有个“国”字,右上角6—9—8用了明节点,写成折线。
这根折线还比较细,最多二分笔。
所以写起来很轻松。
要注意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那一竖向右移动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还说,本来有一个方框,右上角是A 点。
一竖从A点往下写。
如果右上角用了三面换,横竖相交点就从A移到了B,一竖是从B点往下写,这样方框内部的空间就比较大了,字形就会变宽。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46-51课
---------------------------------------------------------------最新资料推荐------------------------------------------------------黄简书法讲座笔记46-51课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第 46-51 课)王羲之的笔法,经智永传至张旭,终于形成相当完善的技法系统,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完整的体系。
我一级课程讲笔法,就是阐明这一系统。
现在基本上讲完了。
在历史上,其他人也论述过各种技法,但不是零零碎碎,就是不着要领,今天我简单介绍一下其他派别,以作对比。
如《翰林密论》说: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走歴】笔。
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
这里提出了十二种笔法,但没有具体说明。
有些跟九用相同,有些就猜不出来,如涡笔。
至于什么叫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老实说我不大懂。
你懂不懂?你搞懂了你教我。
张旭是真懂书法的人,有理论有实践。
无论是真书还是草书,有口皆碑。
更况他还有一个完整的技法系统,一个教学体系。
王羲之虽然水平极高,但他没有教授过外姓弟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和张旭相比。
1 / 3张旭的缺点就是技术保密,这在哪个行业都有。
所以他的体系没有普遍传开来,只限于几个弟子。
据崔邈说,外人只知道五执笔和永字八法,至于关键的九用,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人家来向张旭请教笔法,张旭只说:多练练永字,永字写好就可以了。
其实他心中知道,我们现在也知道,不懂九用,这个永字永远也写不好的。
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傻瓜,人家回去把永字写来写去,就是不见效,当然就怀疑起来了。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人批评永字八法,有人说他不完善,有人说要改造,要补充。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懂得九用的。
1.林蕴的故事唐代有一篇《拨灯序》,作者是林蕴。
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
黄简书法讲座第43课笔记:节点的形状2
黄简书法讲座第43课笔记:节点的形状2上一课讲了侧锋换面写法写方角的技法。
今天讲尖锋转圈写节点的技巧。
用毛笔就是两个锋,两个锋都会,这就没有问题了。
1.转圈有两种在书法中,转圈是常用的技法,但转圈有两种:一种是行笔的转,也就是大圈转;另一种是调锋转,也就是小圈转。
拿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九”字为例,这是一根弧线,是行笔转圈写出来的,当然是“九”字大圈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是写完一横后转小圈形成的。
因为这里要转弯,所以在这个关节点上要调锋。
好像十字路口扭动了驾驶盘。
大圈是整个线条转,小圈是节点上的转。
2.半圈规则半圈规则,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你拿着毛笔转圈,不管是大圈还是小圈,如果你只用一个面,一面锋去转,最多只能转半圈。
我先拿手来转圈,你看会发生什么情况?转过来,转了半圈以后,我发现不行了,为什么?这个手翻不过来了。
那么,有人会想,我平时转圈这么转不是很流畅吗?对,但是你慢动作看一下:我这儿转过来,现在是食指在内圈,小指在外圈。
当我转过来的时候,转过半圈的时候,食指在外圈,小指在内圈,到这儿又开始变换了,食指又回到内圈,小指又在外圈,所以你看,每半圈实际上就换一次内外。
这样子就很流畅了,转起来。
那用毛笔会怎么样呢?我们来试试。
你看我这枝毛笔,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的。
现在我用这枝笔来转圈,黑的在内圈,白的在外圈。
好开始转,黑的在内圈,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毛笔开始转换了,黑的变成了外圈,白的倒是成为内圈。
好,再转,到这儿又开始转换。
黑的回到内圈,白的回到外圈。
你看,你在转圈的时候,它实际上两边的毛是在不断的转换之中。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如果你从3号位开始用一面锋运笔转圈,在半个圈后,也就是到7号位笔锋就会绞起来。
内圈的毫毛就会和外圈的毫毛交换位置。
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更早一些的8号位已经开始。
只不过比较轻微,而来到7号位就很严重了。
所以,我把7号位称为绞锋点。
同样道理,如果你从1号位开始转圈,半个圈后到9号位笔锋也会绞起来。
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 (1-51)排版
初級課程 (1-51)目录第01课笔记:三种体的意义 (1)第02课笔记:什么是书法 (4)第03课笔记學書法從筆法入手 (8)初級課程04 聚焦王羲之(上) (10)初級課程05 聚焦王羲之(下) (13)初級課程06 書法三要素 (15)第07课笔记书法分多少级 (20)初級課程08 認識毛筆(1) (22)初級課程09 認識毛筆(2) (26)初級課程10 毛笔的选购和保养 (31)初級課程11認識墨汁(1) (36)初级课程12 认识墨汁﹝2﹞ (39)初级课程 13 墨法 (43)初級課程14 执笔 (48)初級課程15 用腕 (55)初級課程16 尖鋒的用法 (60)初級課程17 尖鋒線的本質 (64)初级课程18 毛笔侧锋的用法 (68)第19课笔记:侧锋线的本质 (73)第20课笔记:什么是换笔心 (79)第21课笔记:中锋和偏锋 (81)第22课笔记:运笔 (84)第23 课笔记:横的写法1 (89)第24 课笔记:横的写法2 (94)第25 课笔记:竖的写法 (99)第26 课笔记:竖的写法2 (105)第27 课笔记:撇的写法 (110)第28 课笔记:捺的写法 (116)第29 课笔记:捺的写法2 (122)第30 课笔记:笔画的连接 (127)第31 课笔记:九用小结 (132)第32 课笔记:永字八法1 (137)第33 课笔记:永字八法2 (141)第34 课笔记:永字八法3 (145)第35 课笔记:永字八法4 (149)第36 课笔记:永字八法5 横竖撇捺加趯 (155)第37 课笔记:永字八法6 两种撇 (161)第38 课笔记:永字八法7 捺为磔 (167)第39 课笔记:完整的永字 (172)第40 课笔记:什么是骨肉筋节 (176)第41 课笔记:节点的种类 (179)第42 课笔记:节点的形状1 (185)第43 课笔记:节点的形状2 (189)第44 课笔记:大圈的转 (195)第45 课笔记:大圈的折 (201)第46 课笔记:拨灯法 (206)第47 课笔记:什么是使转 (211)第48 课笔记:用笔总结 (217)第49 课笔记:选贴 (222)第50 课笔记:读贴 (227)第51 课笔记:用笔测试 (233)第01 课笔记:三种体的意义很多人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但是,不得概念,成功的比例不大,这是什么原因?你看,通常是去买几本贴,买枝笔,回家就开始练起来。
黄简书法讲座二级课程笔记第1-5课
黄简书法讲座二级课程第1课笔记:笔势的基本概念11、什么是“势”?世界---物质---...元素---分子---原子; ---气---势---形;气的运动产生了势。
势通过物体的体被人所感知。
字形是表面的,重要的是看笔锋的走势。
势的表面不同:静、险、动。
书法作品,有取静势、动势。
但这些都是一个字完成以后所表达的势。
跟张旭表达的并不一样。
2、张旭的五势。
韩方明记:张旭体系:五执笔、九用、八法、五势。
《玉》有说细记录五势:一曰:钩裹势。
二曰:钩努势。
三曰:衮笔势。
四曰:竖笔势。
五曰:奋笔势。
结论:每个笔势各有名字,表示固定的点画配搭。
每个笔势都是一次运笔写成的。
一个笔势就是笔锋一个固定的路线。
(写字时笔锋不是乱走的,它有规定的路线。
受到点画的规范和制约,但我们可以以不同的主法组合点画。
灵活地产生各种笔势。
)《玉堂禁经》除了“五势”之外,后面还有其他三十几种笔势。
现在的部件,就是以前的笔势。
汉字书写实际上就是运用这些笔势。
我们应整理古人的笔势系统,而不用另搞一套。
古人的笔势与现在的部首很相似。
部首只是合体字分类用。
如水部、木部、土部,按照它们的意义分别部居。
至于部首以外的点画,部首是不管的。
例:旁按部首分上下两部份发。
按笔势可用五个笔势裹束在一起就是“旁”字。
所以书法写字,其实只组合其些笔势。
例一级课中例:寥是把年头势、石笋势、交争势、顾盼势四个笔势裹束成字。
所以说,书法跟普通写字不同。
书法跟普通写字不同。
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先由点画组成笔势。
然后裹束笔势成为一个字,我称之两步成字。
点画写得好不好取决于用笔技巧,关键是小圈换笔心。
笔势是否顺畅就要组织点画。
大圈的关键是运用使转。
裹束笔势要照顾整体的结构。
结论:书法两步成字,是对应书法三要素的。
点画级成笔势,是裹束成字的准备。
看懂一个字由哪些笔势组成,这就是识势。
3、印刷体和手写体郭绍虞《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文字的应用有两个目标:一个要求辨认清楚,一个要求书写便利。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篇(21-31集笔记)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裹束篇(21-31集笔记)目录第21课裹束21-变换取势2 (2)第22课裹束22-用笔和裹束的要点 (25)第23课-什么是书法的“心法”? (46)第24课——意兴和书法创作的五个条 (58)第25课:神采、純書法件 (71)第26课裹束26-品赏1 (86)第27课裹束27-品赏2 (100)第28课裹束28-品赏3 (116)第29课裹束29-技法总结1 (132)第30课:裹束-技法总结2 (148)第31课裹束31-技法总结3 (166)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21——变换取势2继续上一课。
听见过"起伏"这个词吗?"起伏"在书法古籍中经常出现。
它形容线条就是有高有低,用于手腕就是"起倒"。
当你摇腕的时候,笔心一起一倒,写出来的线条就有起伏。
《玉堂禁经》两次讲到"起伏",一次是:"又有用笔腕下起伏之法,用则有势,字无常形。
"这句话是"九用"的纲领,"九用"关键就是用腕。
"用则有势,字无常形",是说用腕就有势,写出来的字形就有变化。
《玉堂禁经》最后总结时又讲到"起伏":"起伏失势,岂止于散水、烈火?其要在权变。
"为什么懂得用散水、烈火这些笔势,还被批评为"起伏失势"?因为"其要在权变",不懂得变换只是死套笔势,成了僵化的公式,千人一面,当然不好。
所以这两句话的要点,就是这八个字,"字无常形","要在权变"。
对于取势来说,现在又上了一步了,或者说更难一点了。
本来以为书法就是写字,依照笔顺就可以,学过二级课程,以为套笔势就是高手,现在才知道,用笔势还要会变化。
你想如果所有的人、所有的作品,取势都是一样的,那不又等于于一种印刷体,打印出来就是书法作品了。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4草书笔法1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4草书笔法1
草书笔法一主要是讲述了草书的基本笔法和书写技巧。
在草书中,有很多常用的笔画和笔法,掌握了这些基本技巧可以使我们的书写更加流畅、自如。
首先,草书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和折等。
这些基本笔画组合起来形成了各种字形。
在书写中,我们需要注意笔画的起笔和停笔,起笔要有气韵,停笔要有收尾凝重感。
其次,草书的字形要求简练、连贯和富有变化。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顺畅衔接,力度要均匀,不可出现断续或死板的现象。
笔画之间的连接要流畅,避免出现生硬的转笔。
此外,草书的笔画要有变化和层次感。
在书写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细小而独特的笔画,以增加字体的独特性。
变化的笔画可以突出字形的凹凸感,使字体更加立体感。
最后,草书的书写要求潇洒自如,不拘泥于规矩和刻板。
在书写时,可以适当放松手腕,以便笔画更加流畅。
同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和用笔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草书的笔法。
这些是草书笔法一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草书水平,使书写更加自由自在,展现个性与魅力。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4-草书笔法01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4-草书笔法01 L7-44草書筆法1前面所講的草法,是解決草字大圈,剩下的問題就是草書小圈。
草書小圈就是寫草書的用筆技法,用筆最要緊是調鋒,而調鋒產生節點,通常稱之為小圈。
毛筆的用筆技法,在一級課程中已經講過了,而且都有示範,如果你用筆純熟,又知道草法,馬上就可以寫草書。
我這裡把幾個注意點,給各位講一下。
一線條和點畫「線條」和「點畫」是兩個概念,雖然經常混用,「點畫」是對文字而言的,「線條」可以脫離文字。
你看這個「永」字,有沒有點畫呢?當然有。
我們從小讀書寫字,老師教我們一點一畫寫,這叫「書寫」,寫字要點畫正確。
現代使用鉛筆、圓珠筆這樣的書寫工具,對線條沒什麼要求。
但這樣講「點畫」是文字學意義上的,不是書法藝術的點畫。
書法所謂寫好點畫,是把點畫寫漂亮,如右邊這個「永」字。
這個字我們說點畫功夫好,其實就是指用筆技法好。
解決對不對的問題,可以只用簡單的線條,而要講究點畫優美,線條就變得複雜,只有用毛筆才能有這樣的變化,但毛筆有一套用筆技巧,掌握毛筆技法要花相當大的功夫。
這兩個字,寫起來哪一個快呢?當然是左邊。
所以鉛筆、鋼筆、圓珠筆發明後,實用場合把毛筆淘汰了。
寫草書,究竟是追求快,還是追求好?我在第四課給大家介紹過,歷史上就有這麽兩派。
一是趙壹派,認為草書就應該是快速的潦草而書,絕大多數人不懂草法,也不知道點畫要用真書方法去寫。
只要寫得快,他們就鼓掌,有沒有用筆不重要。
另一派是張芝派,這是藝術草書,首先要學草法,然後還要有純熟的用筆技巧,這兩關都不好過,結果藝術草書難學、難記、難寫。
這就是為什麼張芝派人數遠遠少於趙壹派的原因。
趙壹派的觀念是「草本易而速」,這是實用的草寫,張芝派「今反難而遲」,這是藝術的草書,講究草法和用筆,趙壹派認為是多餘的,或者他們根本不知道有這兩點。
這兩派必然互相看不慣,冰炭不可同爐,從歷史上看,趙壹派人數多,聲音大,至今還是。
成你看這兩個「成」字,一個懷素寫的,一個智永寫的,懷素早年草書就是追求快,《自敘帖》收了很多時人稱讚他的詩:「馳豪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總起來就是一個字:「快」,看都看不及。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44草书笔法01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44草书笔法01前面所讲的草法,是解决草字大圈,剩下的问题就是草书小圈。
草书小圈就是写草书的用笔技法,用笔最要紧是调锋。
而调锋产生节点,通常称为小圈。
毛笔的用笔技法,在一级课程中已经讲过了,而且都有示范。
如果你用笔纯熟,又知道草法,马上就可以写草书。
我这里把几个注意点,给各位讲一下。
“线条”和“点画”是两个概念,虽然经常混用。
“点画”是对于文字而言的,“线条”可以脱离文字。
你看这个“永”字,有没有点画呢?当然有。
我们从小读书写字,老师教我们一点一画写,这叫“书写”,写字要点画正确,现在使用铅笔、圆珠笔这样的书写工具,结线条没什么要求。
但这样讲“点画”是文字学意义上的,不是书法艺术的点画。
书法所谓写好点画,是把点画写漂亮,如右边这个“永”字。
这个字我们说点画功夫好,其实就是指用笔技法好。
解决对不对的问题,可以只用简单的线条,而要讲究点画的优美,线条就变得复杂,只有用毛笔才能有这样的变化。
但毛笔有一套用笔技巧,掌握毛笔技法要花相当大的功夫。
这两个字写起来哪一个快呢?当然是左边。
所以铅笔、铅笔、圆珠笔发明后,实用场合把毛笔淘汰了。
写草书,究竟是追求快,还是追求好?我在第四课给大家介绍过,历史上就有这么两派。
一是赵壹派,认为草书就应该快速的潦草而书。
绝大多数人不懂草法,也不知道点画要用真书方法去写。
只要写得快,他们就鼓掌,有没有用笔不重要。
另一派是张芝派,这是艺术草书。
首先要学草法,然后还要有纯熟的用笔技巧。
这两关都不好过,结果艺术草书难学、难记、难写。
这就是主什么张芝派人数远远少于赵壹派的原因。
赵壹派的观念是“草本易而速”,这是实用的草写。
张芝派“今反难而迟”,这是艺术的草书。
讲究草法和用笔,赵壹派认为是多余的,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两点。
这两派必然互相看不惯,冰炭不可同炉。
从历史上看,赵壹派人数多,声音大,至今还是。
你看这两个“成”字,一个怀素写的,一个智永写的。
怀素早年草书就是追求快,《自叙帖》收了很多时人称赞他的诗:“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简书法讲座第44课笔记:大圈的转1.内旋和外拓上一堂课讲了半圈规则,书法中的转圈,以半圈为一单位,超过半圈就会引起绞锋。
这是很基本,却又被人长期忽略的概念。
王羲之第八代传人,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对此有深入的论述。
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讲到行书时这样说:“行书之体,略同于真。
……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
旋毫不绝,内转锋也。
”请各位注意,这里出现了“内旋外拓”这四个字,我用红颜色标示,具体意思我等一下解释。
在讲到草书时,虞世南这样说:“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促,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
”这里又出现了“外拓”和“内转”。
而且还有一句话“左为外,右为内”。
这六个字就是一把钥匙。
没有这六个字,我们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了。
在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右半圈是向自己这边拉过来,这就是内旋,然后左半圈是向外推出去,所以叫外拓。
虞世南说“左为外,右为内”,就是这个意思。
在书法中,顺时针转较多,这可能与大多数人用右手有关。
你看智永这个草书“象”字,就是不断地写顺时针内旋圈。
如果你是逆时针转动,那就正好反过来了,左半圈是向自己这边拉过来,成为内旋,然后右半圈是向外推出去,这就成为外拓。
举例来说,王羲之《得示贴》,这个“也”字,最后一笔就是逆时针内旋圈。
又如“永”字八法第三笔“努”,也是逆时针内旋。
内旋是由外向内,外拓是由内向外,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它们的交会点,就是我上一堂课讲的绞锋点。
毛笔毫毛只所以会绞锋,就是因为行笔方向改变,由于摩擦力的关系,内圈毫毛和外圈毫毛就会交换位置,这样一来就绞起来了。
但再过半圈,毫毛又交换一次位置,绞起来的毫毛就回到原来的状态,绞锋也就自动消失。
我把这一点称为纾结点,就是虞世南讲的“而环转纾结也”。
上一堂课我给大家看过这个“帝”字,它下面连续有几个圈,因为不懂怎样避免绞锋,所以笔锋一过绞锋点外拓,就因绞锋而产生大量飞白。
当它走到纾结点时,毫毛恢复原状,所以右半圈内旋就没有飞白了。
2.各体点画的内旋和外拓。
我们来看看,各种书体的点画是怎样运用内旋和外拓的。
弧线最多的是篆书,我举秦朝李斯《绎山刻石》“曰”字为例。
先写两横,然后依次写左边弧线和右边弧线。
现在我们知道了,左边弧线是逆时针内旋,右边弧线是顺时针内旋。
又如这个“不”字,第一笔是横,第二笔、第三笔是相对的两条弧线,先逆时针内旋,再顺时针内旋,第四笔是一竖,然后第五、第六笔又是相对的弧线,同样先是逆时针内旋,然后顺时针内旋。
有时候看起来很长的弧线,也只是顺逆两种内旋圈连接起来的。
如吴昌硕临《石鼓文》这个“以”字,第一笔顺时针内旋,第二笔逆时针内旋,第三笔又改为顺时针内旋,将来我讲篆书课程时会详细分析。
篆书点画,只是用横竖直线和内旋弧线。
隶书承接篆书而来,它增加了直线的运用。
但如果写弧线,同样也是用内旋的。
你看这个东汉《曹全碑》的“父”字,一共四笔,其中两根是顺时针内旋,两根是逆时针内旋。
这里看不到外拓圈,但实际上从写完撇到捺,笔锋飞度是沿着外拓圈走的。
简言之:汉字横笔从左到右,竖、撇、捺都是从上到下,不会反方向写。
除了钩,正体点画基本上不用外拓。
外拓往往是点画间的联系,也就是踆锋路线。
举例来说,一个“十”字,我们看不见外拓圈,但在草书如王羲之《平安贴》中,外拓线就有了。
这是踆锋的中线,表示两个点画的连接。
这两笔横竖,不是分散独立的,是一个笔势。
这外拓圈就是由下往上写,倒笔。
把外拓圈写出来,是从草书开始的。
因为草书的点画经常是连接的,所以在草书中,外拓圈不仅仅是牵线,有时候还成为草书的笔画。
这是《急就章》“列”字,你看它下面写了一圈半,包括三根弧线:左右两根蓝色的是顺时针内旋,中间这一根就是顺时针外拓线。
这不仅仅是牵丝连接,本身已经成为草书笔画的一部分。
但因为绞锋问题,外拓圈不容易写,你看传为唐朝《古诗四贴》草书“别”字,顺时针外拓圈两个箭头所指的地方,其实都是补了一笔。
作者用倒笔往上写,很失败。
至于逆时针的外拓圈,那就更不容易写了。
《古诗四贴》草书“老”字,连续三次逆时针外拓,第一次和第三次写得小还可以,接近于一个节点,第二次写大了,又出事了,出现了黑黑的一大块。
3.避免绞锋的方法如果你能避免绞锋,那么写外拓也就没有问题了。
3.1到绞锋点飞出汉字本来的设计,原本是不写外拓,譬如皇象《急就章》一个简单的“人”字,只有两笔,一撇是顺时针内旋,一捺是逆时针内旋,绞锋点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一撇的结束的地方。
有没有外拓圈呢?那就是连接撇捺的那个半圈。
这个外拓半圈是飞度的,不是在纸面上实际写的。
这样一来,就避过了绞锋的问题。
就算是行草书,都可以用这个飞度的方法。
一到绞锋点就飞出。
这是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这个字王羲之也没有用外拓圈,两个连接的线条都是用飞度的。
这一招在真书中就更多了,真书就是隐藏外拓圈。
你看这两个“力”字,都是草书,第一笔顺时针内旋,到达绞锋点飞出。
然后再写一撇,也是顺时针内旋,不写外拓就没有绞锋的问题,这叫“惹不起还躲得起”。
见着你这绞锋点有点麻烦,我避开就是了。
3.2把外拓圈尽量写小第二个方法是把外拓圈尽量写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就等于一个节点。
节点我已经讲解过,大家都会写了。
《古诗四贴》这个“老”字,逆时针外拓写大了有点问题,下面这个就把它缩小,是不是很像一个节点?那就顺利过去了。
王羲之《十七贴》“先”字,这个字有两处外拓,王羲之把它们都最小化了,小到几乎感觉不到。
绞锋原本就是因为摩擦力的积累引起的,现在小到一个点,来不及摩擦已经过去了,这个方法不是很聪明吗?唐朝孙过庭小草,最近于王羲之,孙过庭《书谱》有四个“先”字,上面的外向圈真的很像王羲之。
下面他干脆用了飞度。
3.3用尖锋外拓第三个方法,用尖锋外拓,草书以使转为形质,外拓有其价值,行草书中的牵丝,用尖锋写,容易写。
尖锋和纸面的接触只有一个点,摩擦力最小。
那也就意味着尖锋过绞锋点,笔心毫毛几乎不会绞起来。
所以在接近绞锋点的时候,把笔锋逐渐竖立,以取得尖锋,这样就可以安全地过绞锋点了。
你看王羲之这个字,一竖下来是侧锋,但收笔逐渐改用尖锋,而以尖锋外拓,下一横又回到用侧锋。
这个“妄”字有一笔是逆时针外拓,这也是用尖锋写的。
唐朝流行雀嘴笔,从日本正仓院所藏唐笔来看,笔头普遍短小,笔心用硬毫,而且外面用麻纸包裹,这样的笔自然不容易绞锋。
而现在流行羊毫长锋笔,属于宋代以后的无心散卓笔,绞锋就成为普遍的问题。
有一位大家很熟悉的唐代书法家怀素,历史上说他写草书“左盘右蹙如惊电”,速度飞快。
为什么他可以写得那么快?连外拓都很少绞锋。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使用硬毫短锋笔。
所以历代都强调,书法用笔笔心最好是兔毫。
短锋硬毫有利于使用尖锋,长锋软毫则便于使用侧锋。
3.4用侧锋换面。
一讲到侧锋,马上就有八面锋的用法。
侧面可以改换,用前后两个面各写半圈,也可以避过绞锋。
上一课讲小圈节点,就是用这个方法。
用于大圈也可以。
这种换面的写法,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只能用一分、二分笔。
如果你用三分笔,就难以翻身。
你看王羲之这个“茂”字的左下角外拓,是不是跟上一堂课讲的节点小圈写法很相似?又很像以前讲过的顿笔收。
3.5加节点各位还记得“永”字八法的原则“笔笔断而后起”吗?这是一个简单而聪明的办法。
把长线条分成短线条去写,这样当然容易了。
我拿勾努势为例,如果你起笔两面换,然后转弯三面换,最后写钩三面换,这就是一条长线条,中间没有收过笔,方向换了好几次,写起来会很麻烦。
而你把它断成三根短线,写一段收一次笔,然后踆锋写下一笔,难度就大为降低了。
内旋、外拓原来各是一个半圈,当你写的时候,不要把它们连接起来当作一个圈来写,这就是写长线条了。
正确的想法,应该是当作两个半圈,而中间加一个节点,收一次锋,把笔心回直,然后接下去写外拓,这样就是新的一笔了。
新的一笔写半个圈,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加节点是用笔重要的手段,理论上任何地方都可加。
但通常只需要加在起笔和收笔处。
两笔交会,一个收一个起,就自然过渡了。
你看《远宦贴》这个“救”字,第一笔线条太长,又涉及外拓,王羲之就加了一个节点。
这是王羲之《远宦贴》草书“武”字,中间这个圈,看清楚了,也是加了节点的。
这个“安”字收笔长圈,因为加了一个节点,所以就没有牵丝,避过了外拓的问题。
今天的练习是写一个圈。
最简单的就是写一个“人”字,我们书法里面称它为“交争势”。
那我们可以有四个写法:第一个是写一撇以后,飞出去写一捺;第二个是侧锋写下来,到这儿用尖锋拉出去写一捺;第三个是用侧锋写下来,也用侧锋换面的方法写一捺,那么你看,这个地方是细的,这个地方是粗的,因为它前后两个面都是侧锋。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加节点,来到这儿以后,收笔加一个节点,然后你出去,就有牵丝了。
本节要点:内旋和外拓。
各种书体的内旋和外拓。
写外拓避免绞锋的方法。
要点解读:思考题:为什么虞世南只是在《笔髓论》“行书”和“草书”中论述内旋和外拓?为什么唐人说钩不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