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唐代四大楷书书法家的特点

唐代四大楷书书法家的特点

唐代四大楷书书法家的特点楷书四大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前三位都是唐朝人,分别代表着唐朝的三个时期,欧阳询是初唐的、颜真卿是中唐的,枊公权则是晚唐的。

赵孟頫是元朝的。

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他是中唐时期书法创新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不受古法束缚,突破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家,被称为颜体。

代表作品有《大字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具备了他独有的风格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颜勤礼碑》,特点是外紧内松,字的笔画和态势都是向外扩张的,给人非常浑厚、饱满的感觉。

颜真卿的颜体的字与字和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是紧密的,但单个字的空间却比较疏开的;颜体的笔画上也是很有特点,左细右粗、横细竖粗等。

所以整体看上去不是那么死板,显得比较开阔。

柳公权,官至太子少师,世称为柳少师。

他是唐代晚期书法家,初学王羲之并深究颜真卿的笔法,有了属于自己的柳体。

柳体特点是笔画细劲,棱角峻厉。

柳体和颜体非常相近,二者的横画、捺画、撇画都有相似之处。

颜体比柳体宽,相对来说比柳体有劲;柳体相对于颜体,字体是斜式的,在章法上,柳体比颜体更疏朗;柳体在结构上是中宫收紧的,也就是字体的腰部比较紧,整体上显得比较精神。

代表作品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小楷金刚经》,最著名的是《玄秘塔碑》。

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他大半生都在隋朝度过的,但他的主要成就取得是唐朝,所以认为他是唐朝书法家。

他的书法在隋朝已经有较高的声誉了,到了唐朝,刻苦钻研,并学习其他书法家的长处,最终形成欧体。

欧体特点严谨工整,平正峭劲,粗细适中;字形稍长,分间布白,有梳有密;字体基本是向右拓展,十分稳固,无斜倾之感。

字距和行距都比较宽,对比颜体的浑厚感,欧体会更雅致。

欧体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作品还有《皇甫诞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等。

赵孟頫,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赵孟頫之所以能在书法上获得成就,和他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是分不开的。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

其中,四大家指的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他们的书法艺术成就被誉为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四大家书法的鉴赏认识与感悟。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具有奇峭险峻、流畅自然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书法洒脱自如,字形淳朴古拙,有着浓厚的个性和艺术气息。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兰亭集序》,这是一篇景德镇陶瓷器上的碑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这篇作品中,王羲之以行草书写,字形疏朗,意境高远,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这篇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具有骨力雄健、气韵生动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颜勤禅师碑》。

这是一篇刻在山西省悬空寺石窟中的碑文,其字形严谨规整,笔画刚劲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魅力和辉煌。

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隶书为主,具有秀丽清新、婉转流畅的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玄秘塔碑》。

这是一篇刻在河南省开封市的碑文,其字形流畅柔美,笔画纤细丰腴,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

这篇作品不仅体现了柳公权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灿烂和辉煌。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具有端庄典雅、雄浑壮丽的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九成宫醴泉铭》。

这是一篇刻在河南省洛阳市的碑文,其字形严谨规整,笔画挺拔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欧阳询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唐代皇家文化的荣耀和辉煌。

四大家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精神面貌。

通过欣赏和研究四大家的书法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一步认识和感悟书法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五大书法家名字及作品

中国五大书法家名字及作品

中国五大书法家名字及作品中国五大书法家指的是历史上五位在书法创作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和黄庭坚。

以下是他们的作品及相关参考内容。

1. 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以行草字体著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境界。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九成宫醴泉铭》等。

这些作品以其优雅、流畅的笔画和幽深的意境而广为流传。

2. 颜真卿(709年-785年)颜真卿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书法家,也是唐代“三帖圣手”之一。

他以隶书字体著称,作品刚劲有力、气势磅礴。

他的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颜真卿神道碑》等。

这些作品以其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技艺而被广泛赞美。

3.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的一位书法家,对于楷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作品以楷书字体为主,以其规范、匀称的笔画和清秀的风格而著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弘法寺碑》、《临邛县志》等。

这些作品以其端庄典雅、工整规范而广受赞誉。

4.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是宋代的一位重要文人书法家,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风格多变。

他的代表作品有《祭黄鹤楼》、《黄州寒食》等。

这些作品以其豪放洒脱的笔势和独特的个性而备受瞩目。

5. 黄庭坚(1045年-1105年)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书法家,被誉为“黄庭坚六法”。

他的作品以草书著称,具有潇洒自然、笔势奔放的特点。

他的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太白诗百首》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流畅的笔法而广受赞誉。

以上五位书法家都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对后世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欣赏和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魅力。

中国著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名人介绍

中国著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名人介绍

中国著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名人介绍
中国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古代书法家:
1.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国
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都乡南仁里)人,后迁开阳县城内都乡南八里都乡南亭川人。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2.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以上只是部分列举,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

关于古代四大书法家研究报告

关于古代四大书法家研究报告

关于古代四大书法家研究报告引言: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古代四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米芾,被公认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本次研究将重点探讨这四位书法家的生平与艺术成就,并分析他们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字逸少,号青莲居士,是晋朝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以行草书著称,尤其擅长“逸字”,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注重笔画的力度和节奏感,融入了韵律美和自然气息。

他的作品多以劝谏君主、示教育民的主题为主,充满了时代感和精神内涵。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二、颜真卿(709年-785年)颜真卿,字处机,号颜筹,是唐朝中期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之神”。

颜真卿的楷书以笔力雄健、气势磅礴著称,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并以其智慧和威严赢得了广泛赞誉。

颜真卿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笔墨传达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他的书法艺术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并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

三、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字宗元,号拙政,是唐朝晚期的书法家和美术家。

他是行楷书的创始人之一,主张基于构图、用墨、辨彩、写实、取势等来描绘对象。

柳公权擅长章草和隶书,他的作品在结构和笔法上都有很高的艺术追求。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以其秀丽清俊的风格而闻名,充满了优雅和动感,对后世楷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米芾(1051年-1107年)米芾,字元章,号东篱,是北宋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以行书和隶书著名,被誉为“才子书法家”。

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以篆刻、草书为主,其作品多取材于典籍、古碑,内容丰富多样,结构紧密,笔法灵动。

他的作品追求自由而不受拘束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米芾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巨大,他的作品对于后世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结论:古代四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米芾,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中国书法史上,书家辈出,名作灿若星河。

在行书之中,最有影响的三幅作品分别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三幅作品因其书法特色和情感寄托,深受历代书法爱好者和文人雅士的推崇。

下面依次来赏析一下这三幅作品。

一、《兰亭序》赏析书法之美,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使人“悦目”的外在形象,二是让人“赏心”的内在神韵。

王羲之应该是这个领域里集大成者,而《兰亭序》就像一个民族的记号。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精致的书法、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他的成就是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开晋后妍美流畅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

行书《兰亭序》是王曦之书法代表作,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整篇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有人说《兰亭序》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足以看出人们对他的喜爱。

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

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

”《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

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

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

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

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

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

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

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宋代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等八位书法家。

他们各自在书法艺术上独具特色,对后世书法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唐宋八大家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

一、王羲之王羲之是唐代书法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笔势遒劲有力,结构刚健有力,行笔圆熟流畅。

他注重笔画的变化,善于运用瘦劲有力的铁线描绘字形,使字体显得秀丽、灵动。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大多富有气韵和艺术性,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主张“气韵生动”和“神韵相合”。

他认为写字须顺应自然规律,注重气势和韵律,追求字体的灵动和神韵。

他的书法理论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之路。

二、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的书法以隶书为主要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结构雄浑豪放,笔画力度强烈,线条粗细有致,给人一种雄奇的感觉。

颜真卿善于运用铁笔的独特手法,创造出有磅礴气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在书法理论上提出“勤筋骨,戒浮靡”的观点,他认为书法必须勤苦钻研,注重笔势的骨法,避免空洞、浮夸的表现。

他的理论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颜体”,成为了隶书的代表。

三、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擅长草书的一位,他的草书流畅奔放,笔画挥洒自如,给人一种自由、潇洒的感觉。

柳公权的草书体现了草书独特的韵味和艺术性,成为了后世草书的楷模。

柳公权强调书法的自由性和个性表达,他提出“心驰于笔,神游于墨”的理念,强调书法需要发挥个人的创意和灵感。

他的草书作品影响了后世书法家,对草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欧阳询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擅长行书的一位,他的书法工整规矩,结构严谨,笔画清晰,给人一种端庄、正直的感觉。

欧阳询的行书融汇了楷书和草书的特点,结合了刚劲有力与自由奔放的风格。

欧阳询注重字形的美感和结构的规范,他提倡“以形立字”的原则,强调书法要以字体的形态为基础,注重字形的造型和结构的完整。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一、介绍古代中国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他们的杰出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技法,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二、王羲之1. 《兰亭集序》•书法家:王羲之•完成时间:353年•字数:324字特点:•气韵生动:王羲之巧妙地运用了笔墨技法,使整篇作品充满着生动的气息。

线条流畅,并结合着书法家个人的节奏感,使作品中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用笔丰富:王羲之在此作品中灵活运用了巧妙的笔墨变化,有浓有淡,有粗有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空间布局:《兰亭集序》整体布局合理,左边留出空白以适度处理字句排列的过于保密。

2. 《王羲之碑帖》•书法家:王羲之•时间:4世纪至5世纪•特点:《王羲之碑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其书法风格独特。

他的草书结体工整,笔势豪放,字形变化多样。

通过对草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王羲之书法的魅力。

三、颜真卿1. 《颜勤礼碑》•书法家:颜真卿•完成时间:867年•特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

其书法风格秀丽,用笔圆熟,结构稳定而有力。

整篇作品的用笔有力感十足,字形饱满而不失稳健。

2. 《颜真卿小楷》•书法家:颜真卿•时间:9世纪•特点:《颜真卿小楷》是颜真卿的小楷草书作品。

字体工整,结构饱满。

通过对其小楷的研究,可以感受到颜真卿从细致入微的字体中透露出的力量与魅力。

四、米芾1. 《赤壁醉翁图寄子瞻》•书法家:米芾•完成时间:1279年•特点:米芾以草书体写作本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作品中的文字略显潦草,但却透露出米芾刚劲豪迈的个性。

2. 《米芾墨迹》•书法家:米芾•完成时间:13世纪•特点:米芾的字体独特,大气磅礴。

他对笔墨的运用广泛而深入,给人以震撼力和个性魅力。

五、褚遂良1. 《祭侄文稿》•书法家:褚遂良•完成时间:10世纪•特点:褚遂良是北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比较·---------------------------------------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艺术之比较东晋王羲之与唐代的颜真卿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现在就让我们来谈谈这天下第一二行书的作者的书法艺术。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两位书法家的生平背景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

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

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

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中国草书比较好的书法作品

中国草书比较好的书法作品

中国草书比较好的书法作品中国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被誉为“书法界之巨”。

它以随意、奔放、自由的笔法特点著称,常常被用于书写长篇书信、诗词、画像等。

以下是一些比较好的中国草书书法作品。

1. 张旭《兰亭序》《兰亭序》是中国草书的代表作之一,由东晋书法家张旭所书。

这部作品以兰亭景致为背景,以赋文体裁,讲述了当时的景象和群贤会聚的情景。

其书法风格自成一体,似有透彻漏壁,略带浑厚之势,表现了张旭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风格。

2.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快雪时晴帖》是草书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以“快雪时晴”为题,写下了王羲之丰富的表现力和散发出的人文气息。

整篇作品字体浑厚淋漓、硬朗坚定,充满生机和力量。

3. 褚遂良《道德经》褚遂良是草书中的代表,写草书时更加擅长使用凌乱的笔触,充分展现了草书中特有的奔放狂放之美。

他的《道德经》草书卷是其代表作之一,无论是工整程度还是草韵特色都非常突出。

整部作品宏大博大,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4.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曾担任过唐朝宰相。

《祭侄文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由几百字组成,以赠辞式的形式为侄儿祭文,表达了他的哀思与感言。

整篇作品以苍劲有力的笔触描绘出草书所特有的狂放之美,充满个性与艺术性。

总的来说,在中国草书中,以上四位大家的作品无疑是非常突出的代表之一。

这些作品不仅在书法艺术界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遗产。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四大书法家分别是颜、柳、欧、赵四家的书法。

颜体的特点:颜真卿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位书法大家,他的行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的楷书被列入“楷书四大家”。

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字麻姑仙坛记》。

这些碑刻里面,《多宝塔碑》属于早期作品,风格还不是很成熟,属于唐朝的流行书风,有很强烈的唐代写经体的味道,还没有形成颜体的典型特征,应该是颜真卿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书法用体。

而他的其它的的几个作品,就已经完全具备了他自己的风格特点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我们平时见到最多的就是他的《颜勤礼碑》。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整体特点就是外拓、外紧内松。

所谓外拓就是字的笔画和态势都是向外扩张的,笔画是向外鼓的,给人以非常饱满、浑厚的感觉。

外紧内松指的是颜体的章法特点,这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明显的特点,颜体的字和字以及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非常的紧密,让人看起来章法非常的挤,不像欧体那么疏朗,而它单个字的内部空间却很疏朗,非常的开阔,这也是由于它的外拓结构造成的,所以给人的整体感觉的就是外紧松。

这种外紧内松的结构特点,使得颜体整体上非常的紧密,整体的布局也是浑然一体,增强了颜体的整体气势,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就像一只蚂蚁可能不显眼,但是成千上万的蚂蚁挤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阵势,让人望而生畏。

而颜体单个字内部空间的疏朗,又使得颜体整体看上去不是那么死板,中间可以透气,又会显得比较灵活、空灵,这也是颜真卿楷书的高明之处。

另外颜体在笔画上也非常的有特点,比如横细竖粗、撇细捺粗、左细右粗等等。

柳体的特点:柳公权属于唐代晚期书法家,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的繁荣昌盛的气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社会风气和书法上也是一样,晚唐再也没有人写出颜真卿那种有着正大气象、雍容大气的书法了。

柳公权的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小楷金刚经》等等,其中以《玄秘塔碑》最为著名,他的行书《蒙诏帖》也是名垂千古的名帖。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

比较王羲之和颜真卿对中国书法史的杰出贡献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

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这么受到推崇,绝不仅仅因为他字写得有多少漂亮,而是他在字的框架、文字的法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羲之不是文字的创始人,但他的书法却奠定了以后汉字的基础。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贡献有二:(一)开辟了草、楷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在继承前人书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变化,推出了行书体,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

他既掌握了多种书体,又改革了传统性的程式笔法,使其丰富多彩。

在实践中注重变换书态和表现不同的手法,避免千篇一律。

王羲之书法是适合于新书体的新书法,它从魏晋之间的木简和残笺中的逆入、复势、右转的重复中解脱出来。

八面出锋、动感和力感交织成趣,既保持了均衡又给人以变化莫测的感觉。

受隶书的影响,书法的字形一直都是横宽的,而王羲之的书法强调纵向的变化,字形稍稍伸长,这一变革成为当时的一般趋势,但这正是王羲之及他周围人的功绩。

王羲之确立的书法传统与风貌,从东晋到晚唐四百年来一直延续。

历代书法家们虽然各出机杼,但基本上都是继承有余,创变不足。

而颜真卿书法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一变古法”。

颜真卿从王羲之那里继承了书法传统的基本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故鼎新的风格转换,创造性地赋予了书法一种崭新的形神风貌,将王羲之的俊美书风变为了雄强有力的,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硬笔书法家排名

当代硬笔书法家排名

当代硬笔书法家排名当代硬笔书法家排名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因为每个人对于硬笔书法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所以难免会有不同的看法。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硬笔书法的创作风格、技法掌握及作品水平等方面考量当代硬笔书法家排名。

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作为东晋书法的代表,他的书法被誉为“气韵生动、大气磅礴、遒劲爽利、笔力雄浑”,成为了中国书法的高峰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天下书法第一”。

2. 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以气势恢宏、笔力雄浑而著称。

他的书法风格受到很大的影响,被誉为“书法家中的泰山北斗”。

作品《祭侄文稿》中的“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行草成就了他在书法领域的卓越地位。

3. 赵孟頫赵孟頫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是“元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的书法风格以简约、清新而著称,对诸如“皮黑、齿黄、骨高”等传统书法教义,毫无拘束和刻板地加以改革,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怪才”。

4. 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也是黄山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以清淡、流畅、柔美且富有诗情画意而著称,对于进一步发展书法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被誉为“文人画派与书法家的完美结合”。

5. 张旭张旭是南北朝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运笔奔放、兼顾骨法与气韵,回避刻板教条的艺术精神而著称。

他的作品《兰亭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齐白石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书法、画家,对现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他的书法作品以奔放自如、自创自新、大气磅礴、笔画骨力足而著称,被誉为“书画艺术中的龙头”、“当代硬笔书法家排行榜领军人物”。

7. 费云帆费云帆是当代硬笔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其作品影响力远达国内外。

他的硬笔书法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与沉静优雅的美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功力。

他的作品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典范”、“当代硬笔书法家大全中的佼佼者”。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比较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比较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比较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我国都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参考价值。

那么,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比较,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异同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书法史上两颗最耀眼的星座,两人同乡并以各自的特性,构成了两大截然不同的艺术和审美的体系。

千百年来,一直是书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

(一)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和文化的流传于传播,主要靠抄写与刻石。

由于材料与功用的不同,各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情趣也就各异。

前者可谓书卷之作,后者称为“铭石之书”;前者为帖,后者为碑。

另从文字上看,至汉末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书体——楷书和行书均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了两位草书和楷书大家——张芝和钟繇。

这两种书题都是循着文字由繁入简的发展规律而产生的“今体”;再者,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书体演变的程度也各异。

在正规场合,如书碑,仍采用隶书。

而“今体”主要用于民间实用的场合,古今参半。

即便至东晋,也是如此。

如与王羲之同时代的《王兴之墓志》、稍晚的《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非隶非楷,很不成熟;再次,自建安十年(205)曹操下禁碑令后,直至东晋灭亡,除了北朝,民间不能私下建碑,是由北碑南帖之称。

羲之恰好生活在这一演变时期,早年师从卫铄,此后几乎到晚年,主要潜心于张芝和钟繇的书法。

这三家均属“今体”的代表人物。

羲之一生没有写过碑,从其流传下来的摹刻本看,均属书卷之作,又以信札居多,表现形式相当的自由、灵活、随意,有很强的时间感暗示性。

通过最实用的形式、最为日常的境界,转换成飘逸洒脱、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这是王羲之作品中最具魅力之所在,从而达到老庄哲学中艺术化、自然化人生境界。

如他的《孔侍中帖》、《平安帖》、《远宦帖》。

正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和雅俗共赏的新书题,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辉煌的地位。

正如张怀瓘《书议》中说“(羲之)得重名者,以真(楷)、行故也”,“因取世人易解,遂取王羲之为标准”(《书估》)。

书法字画比较:王羲之与颜真卿

书法字画比较:王羲之与颜真卿

书法字画比较:王羲之与颜真卿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两位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两人作品风格不同,但却同为中国书法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就在比较这两位大家的书法字画方面展开讲述。

王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庄重、流畅、妙笔生花。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兰亭序》。

这件作品以滚圆工整、稳重大方的风格取胜,字形稳健,布局匀称。

从笔画上看,王羲之的笔画激荡,翻腾,形成美妙的视觉效果。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字“似有神理,不可捉摸”。

与之相比,颜真卿则是中国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气势恢宏、洒脱豪放。

颜真卿最著名的作品是《祭侄文稿》。

这件作品以粗中有细、骨韵凌厉、布局豪放著称。

从笔画上看,颜真卿的笔画豪放、挺拔、曲折,真正体现了书法的“气势磅礴”。

颜真卿因其书法气势磅礴而被誉为“气势主宰”。

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字画风格截然不同,但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王羲之注重笔画之间的流畅和协调,字画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颜真卿则更加注重笔画的气势和力度,字画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感。

两位书法家均注重笔画的变化和协调,但各有其侧重。

王羲之以笔画流畅为主,而颜真卿则先注重笔画的气势,并逐渐转化为笔画的协调。

总的来说,王羲之与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不朽巨匠。

他们各自的风格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书法艺术的内涵。

从字画之间感觉而言,王羲之的作品为人们带来内敛、肃穆的感受,而颜真卿的作品则给人以豁达、潇洒的感受。

最后,回顾两位大家的书法作品,相信大家应该会为其所展示的气韵和美感所折服。

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作品虽然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各位书法爱好者可以从两位大家的作品中收获很多启示和灵感,而他们的作品也会继续在人们的心中流传下去。

三大行书赏析

三大行书赏析

开尚意书风之先河
三大行书欣赏
三大行书是指《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 、《黄州寒食诗》。
纵观1800多年中国行书发展历史,建立了不朽 地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 卿、苏轼,行书代表作分别是贴兰亭序》、《祭侄文 稿》、《黄州寒食诗》,誉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1、《兰亭序》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 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 王右军”。他出身于东晋时政治地位显赫的王氏家 族,本人的文学修养很高,他早年曾向女书法家卫 铄(世称卫夫人)学书法,后又博览李斯、曹喜、 梁鹄、蔡邕、钟繇等人的书迹,兼习众法,擅长隶 、楷、行、草诸书体,创造出新的书法风格。
《兰亭序》之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旧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 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 亭,古时风俗,每年这天,人们到水边嬉游,以表示 用水来消除不详,叫做修禊。那天,大家坐在水边随 意取饮,作诗唱和。这些诗集江在一起称为“兰亭诗 ”,由羲之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著名的书法杰作《 兰亭序》。
《祭侄季明文稿》解读
在这篇手稿中,他把抑制不住的感情,倾泄 在磅礴迅疾的笔墨中,所以能毫不拘谨地将长期 积累的精湛书艺充分分挥出来,笔墨一气呵成, 因而枯笔极多,愈至后来,愈加纵逸,不仅记录 了这场悲壮的历史悲剧,也传达出书者的激烈情 感,令人难以忘怀。
如果拿《兰亭序》与《祭侄季明文稿》 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行书的不同风格 ,一书用笔多露锋,侧笔取势,妍媚俏丽 ,神气纵逸,提按内恹,而颜书用笔多藏 锋逆入,正锋入笔,下笔厚重,宽博舒展 ,顿笔外拓。
《兰亭序》解读
该贴用行书写成,有几处还有涂改的痕迹,写 得极其自然潇洒。《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 字,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脉相通,如第14 行“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这几字,形势倾斜,忽左 忽右,气韵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比较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我国都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参考价值。

那么,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比较,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异同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书法史上两颗最耀眼的星座,两人同乡并以各自的特性,构成了两大截然不同的艺术和审美的体系。

千百年来,一直是书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

(一)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和文化的流传于传播,主要靠抄写与刻石。

由于材料与功用的不同,各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情趣也就各异。

前者可谓书卷之作,后者称为“铭石之书”;前者为帖,后者为碑。

另从文字上看,至汉末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书体——楷书和行书均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了两位草书和楷书大家——张芝和钟繇。

这两种书题都是循着文字由繁入简的发展规律而产生的“今体”;再者,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书体演变的程度也各异。

在正规场合,如书碑,仍采用隶书。

而“今体”主要用于民间实用的场合,古今参半。

即便至东晋,也是如此。

如与王羲之同时代的《王兴之墓志》、稍晚的《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非隶非楷,很不成熟;再次,自建安十年(205)曹操下禁碑令后,直至东晋灭亡,除了北朝,民间不能私下建碑,是由北碑南帖之称。

羲之恰好生活在这一演变时期,早年师从卫铄,此后几乎到晚年,主要潜心于张芝和钟繇的书法。

这三家均属“今体”的代表人物。

羲之一生没有写过碑,从其流传下来的摹刻本看,均属书卷之作,又以信札居多,表现形式相当的自由、灵活、随意,有很强的时间感暗示性。

通过最实用的形式、最为日常的境界,转换成飘逸洒脱、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这是王羲之作品中最具魅力之所在,从而达到老庄哲学中艺术化、自然化人生境界。

如他的《孔侍中帖》、《平安帖》、《远宦帖》。

正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和雅俗共赏的新书题,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辉煌的地位。

正如张怀瓘《书议》中说“(羲之)得重名者,以真(楷)、行故也”,“因取世人易解,遂取王羲之为标准”(《书估》)。

使后来学者,莫不以他的书体为范本。

这样在实用书体中,羲之无意中起到了统一中国文字的作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点,是任何书家都无法同他匹敌的。

历史造就了这位天才。

与羲之不同,颜真卿主要是铭石之书,既取决于他的个性;又同他的癖好与实用性有着内在的联系。

《书林记事》中记:“(鲁公)性嗜石,大几咫尺,小亦方寸。

晚年尝载石以行,而藏之。

遇事以书,随所在留其镌石”铭石之书主要用于书碑题铭,讲究严正端庄。

故在唐太宗之前,刻石所用的主要是篆、隶、楷,原则上排斥随意性。

既然是铭石之书,就需考虑到能长久流传,要达到这一点,行笔必须充实,入纸贵深,便于深刻。

在初唐,欧阳询和褚遂良早期两碑属铭石之书.随着羲之书风的流行,除了少数如李邕等外,铭石之书几欲失传。

因鲁公嗜石,故使他比任何一位书家更熟悉笔墨与石之间的关系。

对此,早在上元二年(760)所作的《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中就曾这样写道:“盖欲使天下元元,知陛下有好生之德,因令微臣获广息善颂之义,遂绢写一本,附史元琮奉进,兼乞御书题额,以光不朽。

缘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随表奉进,庶以竭臣下缕缕之诚。

”“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道出了颜真卿对铭石之书在使用传播中的见解和务实的作风,擘窠大书也就由此而诞生了。

以篆隶厚重之笔,变初唐瘦硬研美的楷法;又取篆籀体势,外密内疏。

这一规模,早在四十六岁时所作的《东方朔画赞》中已初具端倪。

研美秀丽的书体对书卷之作果然合适,但对于端庄正严的碑来讲未必协调,所谓内涵制约形式。

另一方面,颜真卿将行草书中参入篆籀笔意的成功经验合理地融于楷书中,加重了笔画的厚重感,长者使短,短者使长,最大程度地利用每格空间,宽博雄浑,大气磅礴,具有体积感的暗示性。

以拙为美,以朴为华,既增添了碑的感染力,又是其人格得到自然的显现,表现出强烈的存在感。

即便在他的行草书中,也表现出这种特点,这是同羲之书法的最大差别之一。

(二)以侧取势与直落直起侧为钟(繇)王(羲之)不二之法,争议也最大。

从书学上看,其意有二:一是指行笔,主要用于纵向的笔划上。

逆势行笔,笔锋稍偏于左上,但作用点仍近于画心,其目的使锋芒打开,表现出某种俯仰的姿势,如《丧乱帖》中“痛”字的纵撇;二是指起笔与收笔。

为了达到承上启后及变化的目的,凌空取势,从不同的侧面下笔或收笔或出锋。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起笔或收笔,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圆,有八个面和360度的变化。

这样,就能使任何一笔的起笔与收笔,在节奏上和角度上均能产生无穷尽的变化,达到因势生势、因势立形之目的。

在气的贯穿中,给人以流动感与韵律感的暗示性。

古人云:“侧取其媚”,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在这方面,羲之确实是个圣手,不管是《孔侍中帖》、《丧乱帖》,还是《淳化阁帖》第八卷中诸帖,几乎很难找到相类似的或平行的点画。

最出名的便是《兰亭序》中的二十几个不同的“之”的写法,变化并非是至难之事,难在得自然之真趣。

羲之以其老庄的气质与悟性,达到了无可非议的境界。

他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天然的。

颜真卿的天才,不仅仅在于强调变化二字,能否表现出一种厚重感、存在感与体积感的暗示性,才是其最深刻的内涵。

能达到这一点,即便是豪华落尽,亦是一种风流。

为此,他最终扬弃了羲之以来的秀媚,选择了更为原始的东西——一个印迹、一条屋漏痕、一种古老深厚的刻石所留在心目中的那种自然、朴实、具有体积感与存在感暗示性的东西,并以务实的本性,回归了古朴淳厚的天然。

从笔触上讲,运用直起直落,按如打桩,提如拔钉,既增强了笔触的力度,干净利落,大气浑成;又打破了藏锋与露锋的界线,凌空而落,锋芒自然藏于画心。

虽不能达妍美之趣,却大大增强了笔触的气度与厚度,是一种力与质的存在。

在意趣上与金文十分相近,这也是颜真卿的天才之处。

在妍美与变化上,羲之可谓尽善尽美。

步人后尘,毕竟难成大道,加上鲁公儒家的务实本性,从而使他的楷、行散发出从未有过的古拙朴茂的真趣,亦是其心灵的写照。

(三)一拓直下与屋漏痕一拓直下,王羲之行笔的一大特点,即起笔调峰下按后,由慢到快地向一端劲健地行笔,意如滑梯,利用冲力和摩擦力,达到力透纸被的目的,尤其在纵向笔画中,更为明显/这种行笔的最大好处,容易使点画挺健秀丽,尤其对写较小的字或是用较硬的笔来讲,效果甚佳。

从羲之流传下来的作品看,大都是布局较小的简札之类,采用这种形式,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合适的。

其中表现较为典型的,如《丧乱帖》、《何如.奉橘贴》、《二谢帖》等。

颜真卿则采用与羲之甚为不同的方式,自名为“屋漏痕”,就像房内浸水,一缕水在墙上由上而下地淌下。

虽运动状是直的,但水痕因墙面上的凹凸与阻力的不同,速度和形态均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甚似一缕藤丝,以柔见劲。

行笔时,笔毫微微振动,亦入射行,腹部上每一鳞片都会在行走时微微起伏,作用于地面。

这一方面也许同颜真卿早期贫困、下雨时屋内景厂浸水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他喜作大字有关。

当笔较小,按得又重,笔毫容易散败,如稍加提按振动,易使笔毫齐顺复原。

这种方法,在金文和汉隶中是常见的,在楷、行中,鲁公为最典型,如传他的《蔡明远贴》,这对以后羊毫笔的普及使用,开辟了一条最为广阔的天地。

(四)内密外疏与内疏外密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逸少(羲之)至学钟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

譬如楚音习夏,不能无楚。

”将钟繇古拙平扁的书势,走向“势巧形密”、“意疏字缓”。

是羲之楷法的特点。

即一方面收紧字内中宫,将作为主笔的撇、捺、横、竖向四周放射性地伸开,峻拔一角;另一方面,笔画变细,使技法和笔意更加精美秀丽,所谓“古肥今瘦”、“古质而今研”。

如羲之临钟繇的《墓田丙舍帖》,体势风流,不乏古意,然已是羲之自家本色,这只需同钟繇的《宣示表》作一比较更可得知。

在行书方面,羲之同样采用这一形式,并完全遵循着楷书的原意,几乎不带任何隶书的遗意,从而使这两种书体达到了纯而又纯、尽善尽美的程度,继古开今。

颜真卿早年的楷书,如《多宝塔》和后人以为临羲之的擘窠大书《东方朔画像赞》,基本上与羲之一脉相承。

到了六十岁前后,因出于实用传播的目的,按石之大小,来了个擘窠大书。

这样势必使字撑足方格,中宫书开,行列之间的空间自然变得紧密。

楷书中,所得内疏外密法由此而生。

这种书势,恰好同篆书、金文构成了共通性;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向四周膨胀的暗示性。

同时,他又将这种书势再度融入行草书中,从而形成了与羲之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米芾称他的行草“有篆籀气”,道出了颜行书最显著的特点,如他的《送纸帖》。

此后的书家几乎都离不开这两大书势。

(五)笔墨感与存在感书卷之作大都适合于近距离的观赏,故对每一笔触的成败、微妙的变化和彼此间的对应关系等,均要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

最终在气韵上,又要尽可能地表现出淡雅闲适的风姿,故在笔墨感的表现上即极其严格又细腻微妙,这方面羲之堪称第一人。

但是,羲之独高远淡雅的笔墨感的追求,是建立在自然与空灵的审美基础上的,如清水芙蓉,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

并随着时间和心情的不同,在笔墨上所散发出来的韵姿,亦各有所异。

这既是老庄哲学在笔墨中完美的体现;又是其人格化的显现。

颜真卿的书法源于铭石之书,加上儒家的务实与性格的刚正,故每写一笔,都体现出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感,所谓充实之为美。

凌空而下,直落直起,充满了自信与肯定。

每个字仿佛是一个充实的实体——一个向外膨胀的具有体积感的实体,很适合于放大或远距离观赏,即便是行书,往往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如《裴将军诗》。

这对此后写巨幅大字有很深刻的影响。

(六)行书中姿态感与流动感对笔墨感的追求,使笔会对姿态感的强调。

但羲之笔墨中所表现出来的姿态感,不仅仅是某一字或某些字,而是放到整幅字的背景中予以艺术的判断与表现。

因为,任何一个字一旦进入作品,就会同邻近的字一直全篇发生种种有意味的关系,从而构成真正的艺术美。

某个字,孤立地肯可能是很美的,但放到整体中,可能未必是合适的。

也就是说,变化与合适以及自始而终的节奏的自然变化与流程,是羲之姿态感中最为深刻的内涵。

也正是这一点,后人在临摹他的《兰亭序》时,从不敢易一个字,甚至将错就错,以不损害这篇巨作的整体之美。

不仅如此,即便是张便笺,每个字都在变化与合适中合为一体,构成种种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因势生势,因势立形,形与意合,意随韵生,表现出羲之所特有的空灵感,这也是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地方。

颜真卿同样也讲究姿态感,但他那种姿态感,被一种强烈的流动感所掩盖。

这种流动感源于他对草书和篆籀的熟练把握。

直落直起与运笔的圆转盘纾,似有一股浩然之气助于笔端,从而使他的行草表现出最为强烈的时间感的暗示性。

就像一条激湍清溪,在不同段的流动中,时时表现出起伏波动、冲击回荡的节奏感,尤其是他的《祭侄稿》、《争坐位》、《草篆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