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文明核心“明礼知耻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演讲稿范文(二篇)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所讲的题目是《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
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上升到国家是兴旺发达的有力保障。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讲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幼时聪明好学,人称神童,可他一生潜心攻读,因在一个问题上与学友的看法不一致,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就去找著名的程颐老师请教。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____养神。
杨时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的在门外等候着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
杨时的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进屋。
后来,杨时成为“程学正宗”。
“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____、张飞一同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与____、张飞冒着大风大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1不在家,就催着要赶快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
到那里后,见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在门外等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来谈话。
“三顾茅庐”成了恭敬的典范。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在他四岁时的一天,适逢他祖父的六十大寿,来客很多。
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他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把大的分给别人,唯独给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深化
一
际的舞台之上 . 被受世 界各国的敬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赞誉 . 为增强 自身 的地位
散 发 出 光 彩 。 中华 民族 文 化 上下 五 千 年 , 比 比皆是 , 熟有礼仪之 邦的美誉 , 为促进世 界各 国彼此交流与合作 , 和平与发展作 出 自 己应 有 的 贡 献 , 成 为 古 今 中外 所 赞 颂 的 文 明 国都 。 二、 明礼知耻崇德 向善的 内涵 明礼知耻崇德 向善 , 这简简单单 的八个 字 , 有其深刻 而丰富
快速发展 和 日益变换的复杂环境下 . 事关国 家发展 和 民族兴 旺的道德建设 . 在培育和提升 民族和人 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境界 显得 尤
为重 要 。
关键词 : 明礼 ; 知耻 ; 践 行
明礼知耻崇德 向善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的重要 内 容, 是对继承和发扬 中华 民族优 秀传统美德 的具体 行动 , 是致力 于道德建设 与国家 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的具体表现 ,是着 力践行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是树立更牢 固的人 生 观、 世界观和价值 观观的科学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是 国家层 面 的, 就是要积极参与 国家改革发展事业 , 为建设富强、 民主 、 文 明、 和谐 的现代 化 国家尽微薄之力 : 其次是社 会层面的 . 就是 要倾 心 竭力 追求 社会生活的 自由、 平等 、 公正 、 法治 , 促进社 会的公平正 义, 长治 久安 : 再次是个人层面 的, 就是要从我做起 , 从 现今做 起, 从点滴做起 . 切实践行爱 国、 敬业 、 诚信 、 友善 的核心价值观 。 从当前 国际 国内的社会环境 和提 升民族 和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精 神境界的要求来看 , 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落实 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已经成为当前常抓不懈的根本任务。
明礼知耻征文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征文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
“明五礼、知五耻”的内容是倡导我们传承“仁、义、诚、敬、孝”,的美德,摒弃“懒、贪、奢、浮、愚”,的恶耻。
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良好的社会公德、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谐的家庭美德、高尚的个人品德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个人的追求。
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层工作是一个简单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我们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也是形形色色的。
怎样开展工作,怎样做好工作,怎样更好地服务群众,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工作中不仅要勤于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作细。
部分群众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印象大多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究其原因是我们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角色定位,没有将服务群众的精神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未能转换思想,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
在常事中养性,于平凡处修身。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这就需要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精神贯穿到工作当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展现出非凡的人生。
对于我们基层的工作,崇德向善是道德需求,我们亟需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教育和引导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的道德建设与祖国发展同行,与国家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步,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发扬光大。
在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甚至平凡的陌生人,他们身上都有许多积极的正能量。
比如同样的基层岗位,有的同事总能做出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赞许,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
“4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特别的方案——4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
这可是我结合了十年方案写作经验,为大家精心打造的一份“爆款”方案哦!下面我们就开始吧,跟着我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正能量的世界。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社会风气逐渐浮躁,一些人道德沦丧,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这个4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旨在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方案目标1.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让每个人都具备明礼知耻的品质。
2.倡导崇德向善,让善良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3.增强社会凝聚力,让每个人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方案内容1.明礼篇(1)普及礼仪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如公益广告、网络课程、社区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礼仪知识,提高人们的礼仪素养。
(2)开展礼仪实践活动。
组织各种形式的礼仪实践活动,如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让人们在实践中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2.知耻篇(1)强化道德教育。
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加强道德教育,让每个人都明确道德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曝光不良行为。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曝光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让这些行为受到舆论的谴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崇德篇(1)树立道德榜样。
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让道德榜样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2)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让人们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4.向善篇(1)倡导善良文化。
通过各种渠道,如公益广告、网络宣传等,传播善良文化,让善良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开展慈善活动。
组织各种慈善活动,如扶贫、助残、关爱老人等,让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四、方案实施1.家庭层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2.学校层面:加强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二)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二)- 什么是“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 为什么要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 如何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的收获和意义。
什么是“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为主要目的的班会形式。
通过此班会,学生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明礼、知耻、崇德和向善,学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什么要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一些不良行为在校园中也时有发生。
因此,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如何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1. 首先,班主任应该制定好班会的主题和内容,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教具。
2. 在班会开始前,班主任应该先向学生介绍班会的主题和目的,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接着,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明礼、知耻、崇德和向善,以及这些品德对人们的影响。
4. 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或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品德的重要性。
5. 最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品德的理解和感受,以此来巩固班会的主题。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的收获和意义。
通过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优秀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自我修养。
同时,这也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级文件精神,特制订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雷锋、学道德模范、学身边好人的巨大热情,把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广泛组织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来,在全社会营造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增强学校师生的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和小康自信,为构筑“精神高地”,推动学校实现提质增效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
二、活动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开展我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近日,我校开展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以“仁、义、诚、敬、孝”为五礼,以“懒、贪、奢、浮、愚”为五耻,使全校广大师生的道德建设与祖国发展同行,在公众交往中乐于助人,在危急时刻见义勇为,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在现实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家庭生活中敬老爱幼。
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仁:即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立人达人;义:即坚守正道,见义勇为,敢于担当;诚:即以诚待人,诚实守信,履约践诺;敬:即忠于职守,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即倾心侍奉,孝老爱亲,知恩图报;懒:即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贪:即贪图享受,巧取豪夺,唯利是图;奢:即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挥霍无度;浮:即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愚:即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迷信盲从;三、活动内容(一)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报告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报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
为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体地区/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价值观扭曲的现象。
为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开展了此次主题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
3、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活动内容1、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走进社区、学校、企业,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传递正能量。
通过道德讲堂,让广大群众在聆听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
2、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参赛者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对道德、文明的理解和感悟,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帮助困难家庭、义务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友善。
4、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理念和活动内容。
制作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对在道德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家庭进行表彰奖励。
2023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
2023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引言: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传统美德逐渐受到冲击和挑战。
因此,制定2023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创新,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一、弘扬明礼之风1. 学校教育引导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明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开展礼仪教育课程,以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校内外弘扬传统文化,举办有志义工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 社会各界的加入鼓励社会各界组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美术、书法、音乐等比赛。
举办明礼引领大赛,邀请明礼师傅和明礼模范现场演示,树立榜样。
3. 媒体和网络的宣传增加明礼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
加强网络教育,制作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动画、歌曲和小故事,形成潮流,引导公众树立明礼的意识。
二、倡导知耻之心1. 强化家庭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庭要摒弃低俗的娱乐内容,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体会到羞耻感和感恩之心。
2. 学校教育引导加强性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性和性道德,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
增加知礼知耻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耻的行为,何为无耻的行为。
3. 社会环境整治加大扫除低俗和不良信息的力度,增加文明宣传的频次和力度。
加强公共场合的监管,以防止不文明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同时为知耻者提供匿名举报的途径。
三、推崇崇德之风1. 学校教育引导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加强德育教育,传授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形成崇德之风。
2. 社会各界的加入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岗位道德教育,倡导诚信经营、厚德载物的工作理念。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内容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内容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明礼知耻,是指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懂得分辨善恶,知道怎样做人。
崇德向善,是指尊崇道德,追求善良。
这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践行的准则。
首先,明礼知耻是对自己的要求。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礼,知道
怎样做人,要懂得感恩、尊重他人,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做一个
有礼貌的人。
同时,我们要知耻,知道丢人现眼的事情,知道自己
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反思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只有明礼知耻,我们才能做到心存感恩,尊重他人,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其次,崇德向善是对社会的要求。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要
崇尚道德,追求善良。
要做到诚实守信,守法守规,不做违法乱纪
的事情,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们要向善,做一些有益
于社会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只有
崇德向善,我们才能做到诚实守信,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对自己人生的要求。
一个人如果能
够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他
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他会在社会上有更多的朋友和机会,他
也会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人生。
总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践行的准则。
无论是对自己、对社会,还是对自己的人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人。
让我们的
社会充满正能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手抄报内容的新描述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手抄报内容的新描述标题: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探究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导言:在当今社会,传统价值观在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和引导人们正确行为方面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我国古代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个体应具备一种自律和正直的品质,以及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责任。
本文将通过对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深度讨论,探究其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阐述它如何帮助我们塑造更美好的社会。
正文:一、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核心概念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古代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之一,被誉为“德治之本”。
其中,“明”指明晰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礼”强调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耻”表明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和自律意识,“崇德”则强调向善、向道德行为看齐的意识。
二、传统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积极影响1. 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强调个体的自律和正直品质,使得人们注重道德、尊重他人,并以善行引领自己的生活。
这有助于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的良好道德素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公平。
2. 引导正确行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传达了做人要有底线、有原则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许多个体或机构面临着诱惑和利益的考验,但坚守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原则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不为短期利益而违背道德准则。
3. 塑造和谐社会: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这种价值观推动了公德、义务和社区责任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4. 保持忠诚与责任感: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倡导守信、尽责的态度。
在职场和社交圈中,这种价值观的传承能够促使人们保持忠诚和责任感,增加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质量,从而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三、回顾性总结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作为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注重道德品质、引导正确行为、塑造和谐社会和保持忠诚责任的特征,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个体和组织面临着挑战和诱惑,而正是这一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帮助我们在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上保持正确的观念和责任感。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2篇)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____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一、方案背景____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文明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强大合力。
然而,多年来,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和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一些人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风气并未得到明显改变。
为此,____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应运而生。
二、方案目标1. 培养良好的社会习惯和道德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2. 打造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素质;3. 倡导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环境;4. 培育优秀青少年,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方案内容1. 加强道德教育(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各类媒体、学校教育等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推动家庭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宣传,鼓励家长亲自教育子女,传承传统家庭美德,培养孩子正确的品行和道德观念。
(3)加强学校教育。
将道德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制定相关教育活动和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道德成才。
2. 倡导公德行为(1)全面开展文明公约行动。
组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集体签订文明公约,明确公约内容,规范行为举止,倡导文明礼仪。
(2)加强社会道德宣传。
通过媒体、广告、展览等多种形式,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倡导社会公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加强志愿者服务。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推动社会化公益事业的发展。
3. 促进行为规范(1)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加强道德规范与法治建设的衔接,补齐相关法律法规的短板,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2)加强文明交通建设。
推动交通部门继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提高司机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 优秀文章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
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
在上下5000年的漫漫求索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追求、“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的人生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
记得中国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在一个漆黑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着灯笼行走的盲人。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是令人可笑?于是僧人问:“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盲人却说:“不,我是为我自已。
”僧人愣了,盲者缓缓说到:“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他人碰撞?”僧人说:“是的,我刚才还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深沉地说:“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手抄报内容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手抄报内容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手抄报内容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些美德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秉持的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美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明礼知耻,是指人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礼仪,知道什么是耻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不做出不雅行为,不说出不当言论。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什么是耻辱,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担当的人。
崇德向善,是指人们应该崇尚道德,追求善良。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秉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勤奋努力等优良品质,同时也应该追求善良,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做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践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美德,从自
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这些美德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例如,在公共场合中,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说出伤人的话,不做出伤人的行为;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勤奋努力,不做出懒惰浮躁的行为,不做出不诚实的事情。
总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秉持的行为准则。
只有践行这些美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担当、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在当今社会,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种价值观念,实现自律自尊,用道德规范引领行为规范,是当务之急。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而忽略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一些场合中表现出粗鲁无礼、贪婪自私的行为。
为了引导人们维护社会和谐、共同进步的价值观念,提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方案至关重要。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一种世世代代传承的价值观念,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明礼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节,在与人交往时要有礼有节,对他人言行要始终保持谦恭有礼。
以德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让美德永存于心间。
唯有一心向善,才能引领自己的行为规范,让道德伦理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首先要明礼知耻,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规则。
尊重他人,就要尊重别人的言行和感受,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包容,少一份冲突,少一份对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排队等候、施舍等,这些都是体现尊重的表现。
同时,尊重规则也是很重要的,遵纪守法,不违反社会规范,不给别人添麻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其次是崇德向善,要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只有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才能引领正确认识和行为规范。
崇德向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践行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遵守自己的承诺。
同时,心怀善念,做到行善积德,多做一些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善事,让美德行为不断成为我们的习惯。
最后,我们要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不仅要做到言必行、行必诚,更要在行动中践行这一价值观念。
只有实实在在地将这种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影响到我们的行为规范,使我们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以实际行动展现出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做一个让自己骄傲、让社会称赞的人。
综上所述,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品质。
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都积极践行这种价值观念,在小事中体现大义,做一个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好公民,共同为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学习心得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学习心得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根本任务。
以耻为荣、诚信缺失、见利忘义、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等道德失范问题一再成为舆论焦点,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期待解决。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仁、义、诚、敬、孝,坚决反对懒、贪、奢、浮、愚,在公众交往中乐于助人,在危急时刻见义勇为,在社会活动中诚实守信,在职业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家庭生活中孝老爱亲。
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进一步形成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公务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官德修养,常怀公心、慎用公权、秉持公信、严守公德。
青少年要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人民教师要积极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每个家庭要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睦邻友善、守望相助,培育形成良好家风……等等这一切,我们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今天,在全社会营造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仅是政府层面的倡导,更是越来越强的全社会群体意识。
希望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主题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和小康自信,为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作出积极贡献。
小学组竞赛试题:”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文明礼仪知识剖析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文明礼仪知识汇编(小学组)一、综合知识1、“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理解1•“明五礼知五耻”,明五礼,即:仁、义、诚、敬、孝。
仁:即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立人达人;义:即坚守正道,见义勇为,见危扶助;诚:即以诚待人,诚实守信,履约践诺;敬:即忠于职守,敬业奉献,虔诚勤勉; 孝:即倾心侍奉,孝老爱亲,知恩图报。
2. 知五耻,即懒、贪、奢、浮、愚。
懒:即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贪: 即贪图享受,巧取豪夺,唯利是图;奢:即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挥霍无度;浮: 即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愚:即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迷信盲从。
3.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LOGC的释义LOGOt要以“心形图案”及“丝带”为元素,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以“崇德向善”为核心理念,以“明五礼知五耻” 为内容,寓意做人要明五礼,知五耻。
“心形图案”寓意做人做事要有“明五礼知五耻”之心,倡导公民有善心、做善事,崇德向善;“丝带”表示崇德向善行动,引导公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知行合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培育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全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LOGO®色主调为红色,代表热情、积极,正能量等。
2、荔波县情1.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荔波。
2.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县人民政府。
3.1949年12月至1951年属独山地区专员公署。
5.1952年以后,属都匀地区专员公署。
6.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辖荔波县。
1959年3月,荔波合并到独山县。
7.1961年6月16日,恢复荔波县建制,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8.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布依族是全县第一大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5%。
明礼知耻德立人生——“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演讲稿
明礼知耻,德立人生——“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演讲稿清镇市暗流中学七(2)班郎启梅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爱祖国,爱家乡”,是仁人志士永恒的话题,一个黄毛小丫头似乎不该在这里夸夸其谈;“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哲人圣贤不变的追求,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岂能在这里巧舌如簧。
我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我想说:明礼知耻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中学生德立人生、自我发展的标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明礼知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
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
”同学们,我们是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面对“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时代潮流,我认为,我们必须德立人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没有忠孝仁义的人,绝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忠孝两全、仁至义尽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忠孝”是“老古董”,其实不然,时代不同,“忠孝”的涵义不同。
在今天,中学生的“忠”,既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敬仰,更多的是对自己职责的担当——忠于中学生的职守——做人成才。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中学生的职责就是努力学习、刻苦拼搏,德立人生、学以致用,以优异的成绩和真才实学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我就是这样践行的。
在学习中,我拥护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以积极、乐观、严谨、刻苦的心态对待学习,以良好的行为表现和成绩体现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和敬爱。
因此,我上学期统考统评语数英全班第一、全科总分第二,并被学校评为“进步之星”,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一个终于职守的人,是懂得孝道的人。
我是个13岁的小女孩,我家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和谐家庭。
爸爸妈妈是很孝敬老人的人,他们给我的耳濡目染,我受益匪浅。
明礼知耻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明礼知耻。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这一美德,让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首先,让我们谈谈“明礼”。
礼,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所谓“礼”,就是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明礼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与人交谈时要尊重对方,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明礼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知耻”呢?知耻,就是要有廉耻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言行一致。
一个人只有知耻,才能做到自尊、自爱、自强。
知耻,也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
正如古人所说:“人无耻,则不知有耻。
”明礼知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那么,如何做到明礼知耻呢?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
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礼貌的态度,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关心他人的需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明白,金钱、地位、荣誉等都是外在的,而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善良和美好。
我们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我们要勇于担当。
面对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同时,我们要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明礼知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践行。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做一个明礼知耻的人。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明礼知耻成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广泛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结合贵州实际,主题鲜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仁、义、诚、敬、孝,坚决反对懒、贪、奢、浮、愚,使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道德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步,与贵州发展同行,在公众交往中乐于助人,在危急时刻见义勇为,在社会活动中诚实守信,在职业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家庭生活中孝老爱亲。
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从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成为时代主题。
毕节试验区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这条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活力、助推发展的精神主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试验区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承担“先行先试”的历史责任、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现汇聚时代精神、提炼核心价值、提升人类智慧、引领时代发展。
关键词:五个文明;文明体系;中国特色;时代主题;毕节精神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历史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文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基础上形成“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科学内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四个文明”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初步形成;而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奋斗目标和“五个文明”科学发展的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而构成的文明体系,这一体系直接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状态和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实践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文明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成为时代主题。
贵州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把贵州建设成为“东方瑞士”,贵州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总体生态良好,但山多地少水缺,生态基础脆弱,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面对这样的省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亲自倡导建立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对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率先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贵州立足省情,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体现贵州特色的文明建设之路。
而如今把贵州推向了“五大文明”科学发展的路上,这对贵州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要求其它“四个文明”同步共进实现时代使命的要求,促使“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成为时代主题。
当前,从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的形势看,从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看,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境界的要求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根本任务。
以耻为荣、诚信缺失、见利忘义、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等道德失范问题一再成为舆论焦点,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期待解决。
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就是倡导全体公民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进一步形成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公务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官德修养,常怀公心、慎用公权、秉持公信、严守公德。
青少年要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人民教师要积极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每个家庭要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睦邻友善、守望相助,培育形成良好家风……等等这一切,我们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今天,在全社会营造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仅是政府层面的倡导,更是越来越强的全社会群体意识。
希望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主题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和小康自信,为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作出积极贡献。
精神文明是发展的先驱,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去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
精神文明建设只有把落脚点放在人的世界观的改造上,才能真正是想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否则,所有的活动都可能浮于表面,成为标行事走过场的东西。
三、毕节试验区的先驱精神毕节试验区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摆到重要日程上来,迅速掀起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热潮,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大力宣传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要重点启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机关、在校园、在家庭、在社区、在乡村、在窗口、在企业、在商户、在交通、在旅游十个领域教育实践活动,推荐评选表彰一批“身边好人”、“最美毕节人”和“道德模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完善检查督导、情况通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强化督导检查,保证工作任务落实;各级有关单位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先进典型的影响、示范、激励和带动作用,形成全民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毕节试验区精神的主要特质坚定信念:展示了试验区人民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这是试验区精神的不朽灵魂。
胡锦涛同志指出:“只要我们敢于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逐步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新路子”。
坚定信念,就是要坚定对试验区科学发展必定成功的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三大主题”,充分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创新,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创出一条新路,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艰苦创业:体现了试验区人民在困难条件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这是试验区精神的宝贵品格。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带领群众谱写毕节地区艰苦创业的历史”。
艰苦创业,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民族精神。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贫困地区,要实现加快发展、自强自立,必须始终敢于同艰苦条件作斗争,在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求实进取:概括了试验区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思想意识,是试验区精神的永恒主题。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鼓实劲,办实事,讲实效,体现试验区的工作效率和作风。
要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做就做好。
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图虚名。
要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不要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犹豫迟疑,发生动摇”。
体现到试验区的发展中,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科学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发挥好改革创新、探索发展的作用,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无私奉献:凝聚了试验区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试验区精神的强大核心。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决反对和制止以权经商,以权牟利,以权谋私的行为,坚持政企分开、官商分离的原则,树立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要求试验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淡薄名利,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服从大局,服务人民;要秉公办事,廉洁从政,爱岗敬业,不计得失,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要甘于奉献,试验区的发展要为全省、全国同类地区的科学发展起到“作示范、探路子”的作用。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主题,由回答和解决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基本理论和范畴所构成的丰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形成初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完全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它将使我国人民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目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理解和实践更清晰、更深刻、更主动、更积极,也必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贵州在多重发展需求的的新历史使命下更要提高精神凝聚。
从各种形式入手促进思想上的改变最后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最终使得处处皆有中国梦。
201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