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磁生电1

合集下载

2019-2020届初三 第二十章 第5节 电和磁 磁生电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届初三 第二十章 第5节 电和磁 磁生电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5节电生磁知识点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接通电源,发现导体ab向左运动;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发现导体ab向右运动。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A.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B.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有关C.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D.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2、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A.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B. 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C.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D.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N极转至右边。

可使如图所示位置的小磁针N极转至左边的操作是()4、下图所示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5、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A. B. C. D.6、下列设备中,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电动机B、动圈式话筒C、电磁起重机D、扬声器7、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灯光连接起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灯光发光。

关于手摇发电机发电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电机是将重力势能转变电能的装置B.匀速摇动转轮,灯光的亮度不变C.转轮转速越快灯光亮度越暗D.转轮在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8、如图四个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B.C. D.9、如图所示电与磁的实验装置中,属于发电机原理的是()A. B.C. D.10、图1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二、多项选择11、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导线ab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蹄形磁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线ab静止不动,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 导线ab在水平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可能会发生偏转C. 导线ab在竖直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可能会发生偏转D. 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导线ab的运动方向有关1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的手摇发电机.当老师演示时,同学们发现接入电流表的指针来回摆动,且转动越快灯泡越亮.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发电机工作原理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C.针来回摆动,说明发电机产生的是交流电D.转动越快灯泡越亮,说明导体切割速度越大,产生感应电流越大三、填空题13、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他根据(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魔方还能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电源”或“用电器”)14、发电机是利用现象制成的,我国发电厂发出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Hz,其周期是s。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所有目录(2021年整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所有目录(2021年整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所有目录(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所有目录(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所有目录(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l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1.5磁生电(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1.5磁生电(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磁生电的两个必要条件
导体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磁__场__方__向___ 和_导__体__运__动__方__向__有关。
(3)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 体中会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没有感应电流,但在导体两端会有感应电压。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如何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N
N
S
S
S
S
A
B
N
N
C
D
3、关于交流发电机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 B.利用换向器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C.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而运动 D.利用电磁感应现象
4、如图所示的电机模型中,属于交流发电机和直流 电动机原理的分别是( B )
A.(b)图和(a)图 B.(c)图和(d)图 C.(b)图和(d)图 D.(c)图和(a)图
能量转换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路图中的区分
有电源
无电源,有灵敏电 流表或小灯泡
交流电与直流电有什么不同?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为什 么平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交流电而不是直流电。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电流方 向是否做周期性地改变,电流方向不变的是直 流电,电流方向做周期性改变的是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的原理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是一种将__机__械__能___转化为__电__能___的装置。
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叫做交流电。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直流电。 交流电与电池产生的电流是不同的,后者产生的电 流方向是不变的,是直流电。 我国交流电周期是0.02秒,频率为50赫。
2.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5节 磁生电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5节 磁生电教案 (新版)浙教版
--说明电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测后,演示: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磁极位置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向右切割磁感线
N上 S下
向左偏转
向左切割磁感线
N上S下
向右偏转
向右切割磁感线
N下S上
向右偏转
向左切割磁感线
N下S上
向左偏转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用右手定则可以形象地表示三者的关系:伸开右手,使大拇指跟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那么,其余伸开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注意:在“三个方向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方向就可以确定另一个方向。)
5、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变化:用机械力移动导体,消耗了机械能,却在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能。即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测:①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②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③永磁铁的强度;④切割导线的条数;⑤切割的有效长度;等等。
实验设计和验证:控制变量法
实 验结论:导线切割的速度大,电流大;永磁铁的强度大,电流大;切割导线的条数多,电流大;切割的有效长度长,电流大。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无关。
【新授】1、演示手摇发电机的发电过程,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产生电流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设问】那么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
1、矩形线圈、圆环、电刷、电流表组成了闭合电路。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2、分析线圈运动到几个特殊位置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 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部编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物理(初四)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教材(35页)

最新部编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物理(初四)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教材(35页)

目 录 (1)第一节..磁现象 (2)第二节..电生磁 (9)第三节..电磁铁 (12)第四节..电动机 (17)第五节..磁生电 (20)第六节..发电机 (23) (29)第一节..电..话 (30)第二节..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34)第三节..无线电通信 (37)第四节..现代通信 (42) (49)第一节..温..度 (50)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55)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60)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65) (71)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 (72)第二节..分子热运动 (74)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 (78)第四节..比热容 (81)第五节..热..机 (85)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90) (96)第一节..能..源 (97)第二节..核..能 (100)第三节..太阳能 (104)第四节..能源革命 (108)第五节..能源与环境 (109)电磁现象第十六章中国,上海。

一条高架轨道上,列车疾驶而来,转瞬而去,像传说中的神龙一样。

坐在车厢里向外望去,工厂、楼房、田野,向后飞逝,眨眼间便退出了视野。

它,就是会“飞”的列车——有“零高度飞行器”美誉的磁浮列车。

如果说汽车的出现让人们的短途出行变得舒适而快捷,火车的发明让人们的长途旅行不再无奈,那么,磁浮列车的问世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车的认识:车,也可以不用车轮跑,而是“飞”。

磁浮列车是电磁理论应用的又一辉煌成就。

在未来的社会中,电磁理论应用的成就将会更加辉煌。

第一节 磁现象观察基本的磁现象图16-1-1的一组实验演示了基本的磁现象。

做一做,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图16-1-1 基本的磁现象磁性 磁极在2 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天然磁铁矿石吸铁的现象。

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magnetism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magnet )。

人类最先认识的天然磁铁矿石属于天然磁体,后来又学会了制造人造磁体。

电生磁-教学设计

电生磁-教学设计

《磁生电》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2.4.5 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2 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4.2.1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标》解读: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层级,“了解”层级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

即通过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归纳出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并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对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以解释。

课标中要求学生要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故本节课一定要落实这个探究活动,设定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得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二、核心素养落地科学探究:通过分组实验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培养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以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当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交流与合作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从物理的视角对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利用建立的磁感线模型,方便表述磁生电的条件,体会物理模型的重要性;应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分析归纳得出影响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科学家法拉第的事迹介绍,培养学生不畏困难、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对我国风力历程了解,体会到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三、教材分析“磁生电”是人教版《物理》重点内容之一,是在“电生磁”和“电动机”后进行的教学,使学生对“电与磁相互作用的内容”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具有承前的作用,是知识的自然延续;同时,这一节发电机的内容为以后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知识,具有启后作用。

本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电磁感应的现象与条件,发电机的原理与应用,磁记录等,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张。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第1节 家庭电路1.如图所示2.指示灯与开关是串联的,电路如图所示.3.试电笔内部的电阻约一百万欧,即R =106 Ω.接触火线时流过试电笔的电流为I =U R =220 V 106 Ω=2.2×10-4 A .25 W 的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P ′U =25 W 220 V =0.11 A ,I I ′=2.2×10-4 A 0.11 A =1500.4.空气开关是安装在干路的火线上,空气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与火线脱离,可防止触电.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甲中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接入电路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乙中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短路.2.电焊机工作时的输出电流为I =P U =2000 W 40 V=50 A .故应选横截面积为10 mm 2,安全载流量为68 A 的输出导线.3.电阻较大的材料作保险丝,当电流过大时,由Q =I 2Rt 可知,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材料的熔点低,是为了在电流过大时更快到达熔点而切断电路.第3节 安全用电1.开关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灯泡与火线脱离,人接触灯泡不会导致触电.如果开关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开关断开时,火线仍与灯泡连接,人接触灯泡仍可接触到火线,会导致触电.2.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或移动用电器时应断开开关;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用电器外壳应接地等.3.某处短路时,与甲地间的两根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U I =30 V 0.5 A =6 Ω输电线的总长度为L = 6 Ω0.2 Ω/km =30 km.短路处到甲地的距离S =L 2=30 km 2=15 km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1.方法1:指向性判定:用细线将两钢棒悬挂起来,多次拨动它们,若最终停下来总是一端指北,一端指南,则有磁性,否则无磁性.方法2:一根去接触另一根的中部,若被吸引,则另一根无磁性;若不吸引,则另一根有磁性.2.如图所示.3.针尖是N极.4.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的是地理位置的北方.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因为地面上静止的小磁针N极指北方,表明地磁的磁感线是指向北方的,即从南方出来.而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所以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方.第2节电生磁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开关S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将变为水平向右.4.螺线管会转动一定角度才停下来.5.牵牛花的缠绕方向与生长方向的关系可以这样确定,用右手握住缠绕的树干,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缠绕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生长方向,这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与北极方向的关系相同.不同植物这种关系不一定相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水位达到A时,电磁铁通电,衔铁被吸下,红灯与电源接通,红灯亮,水位不到A时,电磁铁不通电,没有磁性,弹簧将衔铁左端下拉,右端接触上面的动触点,绿灯与电源接通,绿灯亮.2.水银是导电的,当水银面上升到温度计中金属丝下端的温度时,电磁铁与电源接通,有磁性,将电铃所在电路有动触点的衔铁向左吸过来,电铃的电路接通,电铃响起来,发出警报.3.如图所示.4.当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滑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磁铁磁性增强,巨磁电阻(GMR)的电阻值减小,灯变亮.第4节 电动机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2.电动机主要由磁极和线圈两部分组成,换向器由两个能和线圈的转轴一起转动的金属半环组成,它的作用是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地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3.I =P U =5.5×103 W 220 V=25 A. 连续工作2 h 消耗的电能W =Pt =5. 5 kW·2 h =11 kW ·h4.如图所示(也还有其他方法).第5节 磁生电1.后两种情况下的导体都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都会产生感应电流.2.发电机由磁极和线圈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它的电能是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获得的.它的电能提供给用电器,使用电器工作.3.手电筒灯泡发光稳定,不闪烁;手摇发电机使灯泡发光时,灯泡会不停地闪烁.这是因为手电筒的电源是直流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而手摇发电机提供的是大小方向都发生改变的交流电.4.对着动圈式话筒讲话时,膜片随着声波振动,带动与膜片相连的轻质线圈摇动,线圈套在永磁体上,振动时切割永磁体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5.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6.汽油发电机是靠汽油机带动,将内能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靠风力带动,将风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听筒中的膜片也会同步地向左、向右运动.2.磁生电的耳机是话筒,电生磁的耳机是听筒.3.“学”字的电码是“1331”,“1”用点划表示应有“、一一一一”若用“0”和“1”表示点划,则“1”应表示为“01111”同理“3”应表示为“00011”,所以“学”字的数字码应为“01111000110001101111”.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1.它们都能发生电磁波.因为它们有的是间歇工作,电流时通时断,变化的电流会激发电磁波.有的会对接收电磁信号的装置产生干扰.2.由题图可知电台发射的最高频率的电磁波的频率为106MHz=1.06×108Hz.线路中电流方向每秒变化1.06×108次.3.红外线走的路程s=ct=3×108 m/s×2.8×10-7 s=84 m.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L=s2=84 m2=42 m.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1)射频电流的频率为1008kHz,音频电流的频率为400Hz.(2)收音机接收到空中电磁波的频率为1008kHz.2.移动电话的信号要靠基地台传递和放大,在上海给北京用户通话时,基地台转接的次数增多,因而费用更高.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卫星电话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信号延迟时间为t=sυ=2×36000 km3×105 km/s=0.24 s.2.接打手机是微波通信;卫星电视是卫星通信;有线电视有的是利用光纤传输的,是光纤通信;互联网上发送电子邮件是网络通信.3.略.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1.2.蒸汽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它将人类从靠人力、畜力的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电能可以通过各种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而获得,获得的途径广泛,对满足日益增多的能源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电能的输送也极其方便.电能的使用领域广泛,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更加紧密.3.一般家庭的电源使用情况经历了从柴薪到煤,再到煤气、天然气、电的变化过程,现代人均能量消耗的数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第2节核能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通常呈电中性,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原子核相当于绿豆.3.核反应堆释放核能是缓慢、平稳的,原子弹是剧烈、迅猛地释放核能,它们相同之处都是原子核的裂变,都是链式反应.4.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叫聚变.利用核聚变制成了氢弹,核聚变能量释放速度不可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5.核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核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3节太阳能1.因为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远古的动物、植物变化而成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动物以植物为食物,储存能量,也是间接地储存太阳能.所以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来自太阳能,而太阳能是太阳内都不停息的聚变释放出的能量.2.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3.4.太阳能电池能量丰富、洁净、无污染.目前适用于光伏发电、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等.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2.水能、风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其余的是不可再生能源.3.从不同类型的发电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4.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有很多就伴随着废气、温室气体的排放,利用能源生产的过程中也还有废气、废水等的排放.所以,“节能”本身就能够促进“减排”.5.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人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目录

人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目录

人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目录第1章:电与磁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2
第2节:电生磁——7
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11
第4节:电动机——16
第5节:磁生电——20
第6节:家庭用电——27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32
第2章:粒子的模型与份号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38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40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43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50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54
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58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64
第3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与氧气——71
第2节:氧化和燃烧——81
第3节:化学方程式——88
第4节:二氧化碳——95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101
第6节:光合作用——109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15
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120
第4章:植物与土镶
第1节:土壤的成分——129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34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38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44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50
第6节:保护土壤——155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161
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161
三、研究植物的呼吸目标——161
四、当地水土状况调查——162
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164
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166 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167。

第五节 磁生电

第五节 磁生电

法拉第的故事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经过10年的研究,在1831年 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实现了他利用磁场获得电流 的愿望。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导致 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 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自行车测速器
变压器
不用电手电筒
即时练习
1. 图20.5-10中的 a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 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 时,在哪种情况下会产生感应电流?
3. 除了发电厂里有发电机外,还有哪些地方有发电机?尽可 能多地说出来。这些发电机是靠什么带动的?把什么能量转 化成了电能? 学校、工厂、医院、网吧等
4.阅读P140“科学 技术 社会”,完成下列填空。 A.录音机在录音时,声信号先转变为 电信号 ,再转变 为 磁信号 ,记录在 磁性材料 上。在放音时,磁信号转变 为 电信号 ,再转变为 声信号 。 B.使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有 录音带 、 录像带、电脑 中的 磁盘 、 磁卡 、 银行卡 等。
铜环
电刷
(3)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其他形式能转化为 电能的过程。
1)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2 ) 交流电: 周期性改变方向和大小的电流。
线圈转动一圈,电流方向改变2次
直流电: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
a
b c
d B A ①

③ ④ ab和cd不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由于磁感线方向是不变 的,而ab和cd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并且不断改变,于 是线圈和外部电路就有了方向不断改变的感应电流
2.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再转动手柄,我们看到什么现 象,这又说明什么? 电流表的指针来回摆动,这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在不 断改变的。 3.使用不同速度转动手柄,观察灯泡的亮度,你发现什么? 线圈转得越快速度越快,灯泡越亮,说明产生的电流越强 4.在电路中并联二个发光二极管(让二极管的极性相反连 接),转动手柄,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两个二极管轮流发光,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在不断改变 5 .小结:这种方向不断发生改变的电流就是交流电。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磁生电》 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磁生电》 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

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课题】磁生电【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第二十章第5节【授课对象】九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和“发电机〞两局部内容。

“磁生电〞是前面“电生磁〞的逆向思维的产物,其中电生磁建立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磁能否生电呢?通过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建立磁与电之间的联系,是知识的自然延续。

发电机就是电磁感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认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掌握电生磁的理论并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所以在教授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使得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以及发电机的原理。

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严密,所以设计实验探究“电磁感应〞是缺乏全面思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电磁感应现象,概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指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并能够运用右手定那么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能运用电磁感应现象解释发电机的原理;能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发电机,例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归纳发电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4、能复述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能识别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与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磁与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通过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磁生电PPT课件(人教版)

磁生电PPT课件(人教版)
•1.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2.小灯泡为什么闪烁呢?
发电机 发电机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小灯泡为什么闪烁?
线圈转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
说明电路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这样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 (AC)
•我国电网以交流电供电,频率为50HZ,
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发电机
阅读课本140页第4,5段,回答以下问题:
1.实际发电机的构造是怎样的? 2.发电机发电过程中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 化?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转子和定子 大型发电机采取的是线圈不动,磁极旋 转的方式来发电。这种发电机叫旋转磁 极式发电机。
发电机发电过程: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50 MW大型发电机组转子吊装
水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
操作方法
将导体水平放置在磁场中
导体不动 导体竖直向上
或向下运动
现象(电流表) 不偏转 不偏转
导体向左运动 导体向右运动
偏转 偏转
说明
没有电流 没有电流 有电流 有电流
导体斜向运动
偏转
有电流
思考
•1.如何运动才会产生电流? •2.导体上下运动与左右运动有什么
区分?
导体上下运动与左右运动有什么区分?
2.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C )
• A、奥斯特 B、 焦耳 • C、法拉第 D、安培
3、下面的四个图中那些不会产生感应 电流( BD )
N
N
S
S
S
S
N
N
A
B
C
D
(图中小圆表示闭合导体的一部分)
电机 视察手摇发电机的模型,了解它的构造
发电机

《磁生电》说课稿

《磁生电》说课稿

《磁生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磁生电”。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磁生电”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对电磁相互联系的深入理解,也是后续学习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等知识的基础。

在教材编排上,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教材还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对磁场和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磁如何生电,学生可能存在较多的疑惑和好奇。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2、教学难点(1)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

《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

《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一、单元主题:电与磁内容范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部分),第二十章,第二十二章(部分)。

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认识电和磁,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能对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有利用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能独立思考,对相关信息、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

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会通过实践操作等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单元目标: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

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3.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5.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十章电与磁磁这一章与电学有很大的联系,学习本章的内容时要既要理清关于磁的基础概念,又要结合电学的知识来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磁场和磁感线,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中的能量转换,理解电磁继电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本章共分5节:1.第1节“磁现象磁场”,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磁性、磁体、磁感线、磁极的表示方法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常识性了解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2.第2节“电生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通过实验演示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电磁学知识的实际应用.4.第4节“电动机”,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以及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结合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5.第5节“磁生电”,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理解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通过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使学生能对导体有无感应电流做出判断,继而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结合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发电过程中各种能量的转化.【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②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③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④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⑤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⑥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知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⑦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以及发电过程中各种能量的转化;⑧知道什么是交流电,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主要参数,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建立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电磁铁的优越性与应用实例;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通过实验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想和探究;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原理;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应用原理分析发电机的工作过程.【课时建议】本章共5节,建议11课时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1课时磁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3.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了解磁化现象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3.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教具准备】教师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铁钉.学生活动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小磁针、铁片、钴片、線片.【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他们是怎样被发现的?生: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是用磁石做的,它能吸铁.师非常不错.从这一章起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进行新课】知识点1 磁体和磁性师在小学自然课中,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想想,有哪些磁现象?生1:磁铁能吸引铁.生2: 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生 3;小磁针指示南北.生4: 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大家对磁现象有了简单的了解.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你们很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是吧?那么你们都想了解什么呢?生1:磁铁只能吸引铁吗?磁铁具有哪些性质?生2:指南针为什么可以指南北?生3:什么叫磁性?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吗?生4:什么叫磁体?磁体哪部分磁性最强?生5:何为磁极?磁极间有什么作用?师: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都很注意观察和思考,我很高兴.这些问题可能有的同学通过看书已经知道答案,有些就要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得到答案,下面就用我们准备的仪器设计实验,亲手试一试.(学生们相互讨论,动手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每组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把结论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第一组:生:我们把铁、钴、镍片,橡皮,塑料尺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铁片,能微弱地吸引钴片和镍片,不吸引橡皮和塑料尺.板书:从这个实验得出: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知识点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第二组:生:我们组是把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生:这个实验表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板书:磁极: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第三组:生1:我们是把条形磁体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或把小磁针支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生2: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板书:悬吊着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south pole),又叫S极.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north pole),又叫N极.第四组:生1:我们组是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其中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S极,观察现象.再用这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观察现象.生2: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板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识点3 磁化教师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对学生提问:(1)用普通的铁钉靠近大头针,能否吸起大头针?(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靠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3)这种令铁钉产生磁性的现象叫做什么?板书: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后,分组做磁化实验,掌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技巧.介绍其他磁化的方法和生活中应用到磁化的例子:如磁带,1C卡等.简单介绍磁化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继续补充说明磁化的利与弊.【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磁极、磁化.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也很多,生活中已把它作为一个记录信息的载体来看待和使用了.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新课标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引入,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他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同时又采用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上课时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磁现象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课时磁场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磁场的概念.【教学难点】磁场和磁感线.【教具准备】磁感线演示仪(自制)、条形磁体、磁针、铁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手端着磁针,站在远离讲台的位置,磁针指向南北.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实验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上,磁针立即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在学生惊诧目光的注视下,教师把讲台上的报纸揭开,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大磁铁.师磁针在刚才的那个空间里能够指南北,到了磁铁周围的空间就不再指南北了,那么磁铁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场.【进行新课】知识点1 磁场和磁感线1.磁场(1)磁场的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人眼看不到的物质,它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确实是实际存在的.验证:我们是通过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而得出结论.如果没有这种物质,两磁体靠近时根本不会产生力的作用.(2)磁场的基本性质:师磁场有怎样的特点呢?演示:在一个静止不动的小磁针周围放一块条形磁体,会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条形磁体的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结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应用:利用磁场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判断某一空间是否存在磁场.如果将小磁针放到某空间,它的偏转方向没有改变,则该空间没有磁场,如果发生了改变,则这个空间一定存在磁场.(3)磁场方向:师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有固定的方向吗?演示:在磁场中的某点,把不同的小磁针放到该点处,发现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这说明磁场是有方向的.这个力使得小磁针的N极与S极的受力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我们规定小磁针的N极所受力的方向为磁场方向.(4)磁场的分布:师磁场中各个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样吗?对小磁针产生的力的大小一样吗?演示:移动一个小磁针,观察它的指向变化,但一个太少,不容易看清整体的情况.我们在磁体周围撒上碎铁屑,这些铁屑被磁化后,就是一个个的小磁针,这些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沿一定的方向排列,这些方向就是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铁屑多的地方表示磁力作用强,铁屑少的地方表示磁力作用弱.所以铁屑的分布及排列就表示了磁场的分布情况.(或教师用磁感线演示仪演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情况,并参照课本P121页图20.1-6说明铁屑的分布情况.)2.磁感线师可以看出,这些铁屑的分布很有规律,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怎样把这些铁屑的分布情况描绘下来呢?(1)磁感线的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把磁场的分布情况描述下来,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2)磁感线的方向:为了让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方向,我们把磁感线上都标有方向,并且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3)根据铁屑的分布,画出条形和蹄形磁体的磁感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磁感线方向都是从北极(N)出来,回到南极(S).画磁感线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磁感线用虚线画;②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每一条磁感线上画一箭头表示方向;③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密集,远离磁极的地方磁感线稀疏,磁感线一般用曲线画;④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能相交;⑤磁体周围都充满磁感线,但不可能都画出,一般要对称地画一些.注意:磁场是实际存在的,而磁感线不存在,它是为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而假设出来的,磁感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也是磁场中的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三者永远是一致的.知识点2 地磁场师我们认识了磁场并知道磁场的方向和用磁感线描述的磁场分布情况.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1: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生2 :地理的南极和北极是不是在我们指的南北方?生3: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一致吗?师要想知道这些我们来看屏幕(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显示地磁场的存在和地磁感线的指向及分布,说明地磁场的情况,并介绍地磁场的有关史料),看完后回答上述问题.生1: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生2: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生3: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生4:地磁场使小磁针指南北.生5: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磁场及地磁场的知识.磁场和磁感线都比较抽象,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不存在,它是为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而假设出来的,磁感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也是磁场中的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三者永远是致的.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1.磁场和磁感线概念都比较抽象,所以这节课讲起来并不容易,对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多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直观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储存必要的具体形象.2.小实验要多做,尽量采用演示的方式,让大多数学生看得见,感受得真.或用挂图和投影的形式将铁屑的分布情况展示出来,为学生画图打下良好的基础.3.多让学生动笔画,光看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知识必须落实到每个图上,所以要多让学生画,在画中感受知识的微妙关联,感受美的熏陶.第2节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2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具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大头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文件:电和磁之间的相似之处.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电器设备中,如扬声器、电磁继电器、话筒、电吉他、电话等,均用到了磁性,但它们的磁性均离不开电,由此看来,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揭开这个奥秘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流的磁效应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师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生:看它能否吸引铁屑;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性呢?生:要有电流……要形成一个电路,电路闭合才有电流.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小组讨论后交流.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奥斯特实验”演示: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如图甲所示.分析和结论:①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②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③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如图乙所示).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板书: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问题: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没有关系呢?猜想:有或没有.演示: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也改变了.(如图丙所示)结论: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系,电流方向变了,其磁场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奥斯特实验的意义:奥斯特实验第一次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发展史.3.电流的磁效应总结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板书: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知识点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 .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提出问题: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较弱,怎样才能将这种较弱的磁场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供我们加以应用呢?进行猜想:①增大电流;②让直导线集中起来绕成管状,这就是螺线管.练习画法:教师让学生练习螺线管的画法、有骨架的螺线管的画法等.教师出示两个绕线方向不同的螺线管模型,示范画出绕线结构示意图.要求每个学生画出手边所用的那个螺线管的结构示意图,画完后小组内交换传看,看画得是否正确.(说明:学生从没画过甚至没见过螺线管及示意图,所以不会画,必须示范和指导,否则没法判断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此处是难点.)学生观察所用螺线管的绕线,画出绕线方向示意图,画好后交换检查.2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1)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个磁场是怎样分布的?需要什么器材?(2)进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①向学生介绍螺线管磁场演示仪的构造,线圈的位置,铁屑的均匀分布情况等.②向螺线管磁场演示仪中通电流,振动演示仪,观察铁屑的重新分布情况.③把它与条形磁体的铁屑分布进行对比.(3)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体的磁场辨析比较”,并向学生讲解.3.探究电流方向对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影响()提出问题:直导线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吗?如何验证是否有某种关系?(2) 进行猜想:有关或者无关(3) 进行实验:探究电流方向对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影响①在螺线管一端放一个小磁针,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观察小磁针的方向是否也随着偏转.②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③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4) 观察现象: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方向也随着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正好相反.(5)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4.探究线圈绕向对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影响(1)提出问题:由于把导线绕成螺线管后,还存在一个绕向的问。

电生磁 磁生电 知识点

电生磁 磁生电 知识点

电与磁知识点第一节: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任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注意:在磁场中的一个位置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8、磁感线: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练习:画出下列各组磁感线方向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机是消耗机械能而输出电能
3、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 的原理。
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可分为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两类。
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
(1)外形
(2)内部结构
线圈
永久 磁体
锥形纸盆
某一瞬 间电流 方向
(3)工作实质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 种装置。
当线圈中有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 吸引或排斥向左或右运动。由于通过线圈 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方向不断变化, 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 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4.周期:完成一个周期性变化所用的 时间。符号: T 单位:秒 (s)
频率:交流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 的次数。符号: f 单位:赫兹(Hz)
T=1/f
f=1/T
5.问:生活用电的周期、频率、每秒方向 改变次数
我国交流电周期是0.02秒,频率为 50赫兹,每秒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1)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等带动旋转。
4.交流发电机制造的原理是( )C A电流的磁效应 B电流的磁现象 C电磁感应现象 D电磁铁原理
5.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赫兹,在 10秒内电流方向改变了(D) A、500次 B、50次 C、100次 D、1000次
6.交流发电机线圈内和外电路中的电流分别是 ( B) A、交流电和直流电 B交流电和交流电 C直流电和交流电 D直流电和直流电
2 ) 交流电: 周期性改变方向和大小的电流。
线圈转动一圈,电流方向改变2次
直流电: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
b a
c
Bd
A①



ab和cd不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由于磁感线方向是不变的,而
ab和cd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并且不断改变,于是线圈和外部
电路就有了方向不断改变的感应电流
发电机与电动机的比较
1、发电机的构造原则上和电动机是 完全相同的 2、电动机是消耗电能而输出机械能;
进一步的研究。终于实现了转 磁为电的理想,发明了发电机 ,变压器等设备,使人类从蒸 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湛江火电厂
宁波市镇海火电厂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三峡水电站
火电厂中的汽轮机组
发电机组
发电机
1. 交流发电机的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2.交流发电机基本结构
构造: 定子——永磁铁;转子——线圈
7.此装置是什么机器?工作原理是什么?工 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怎样?
发电机 电磁感应原理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5节 磁生电
历史回顾
奥斯特实验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经过10年的研究,在1831年 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实现了他利用磁场获得电流 的愿望。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导致 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 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法 拉 第 的 故 事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1.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
猜想 2.要使磁生电须哪些器材?
S
S
N
N
垂直屏幕
向外运动
其他的结论
•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 结论: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
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思考:除了刚才的探究实验外,你还 能设计出其他“磁生电”的实验吗?
科拉顿“跑失良机”
请帮科拉顿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为其改善实验方案。
法拉第继续做了大量的实验和
开关闭合,电路通路,线圈在磁 4 场中做左右斜向运动。
开关断开,电路断路, 5 线圈向各个方向运动
不摆动 摆动 摆动 不摆动
实验电路图
+G _ +G _ +G _
+G _ +G _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实验结果分析: 猜想、设计 闭合电路的一部
分导体在磁场中 实验探究 做切割磁感线运
动时,就有感应 分析论证 电流产生。
1.周期性改变_方__向_的电流叫交流电, __方__向_不变的电流叫直流电,干电池提 供的是 直流 电。
2.我国的交流发电机的转子每秒转 _5_0__周,即交流电的变化频率是__5_0_ 赫,因此交流电的方向每秒要改变1_0_0_ 次。
3.发电机的主要构造分成定_子___和 _转_子__两部分,大型发电机的线圈 作_定__子__,电磁铁作_转_子___。实用 发电机的转子由水轮机、汽轮__机___
实验探究
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做切割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 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实验结论
电磁感应条件
1
电路闭合
2 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下面的四个图中哪些不会产生感 应电流(B、D ) (图中小圆表示闭合导体的一部分)
AB
C
D
N
N
S
S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__体__运___动__方___向_
和_磁___感__线___方___向___有关。
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切割磁感
线运动时,产生了_感__应___电__流______。
由此可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机____能__能转化为_电_____能。
4.请判断:
(1)、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 流(×) (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运动一定会产生 感应电流(×) (3)、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 感线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
①实验室里什么器材有磁场?
②要方便测出电流用什么器材?
+ G _ ③要把电流表接入电路要哪些器材?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
实验探究
设计表格
_
+
G

实验 条件

开关闭合,电路通路, 1 线圈保持静止。
指针 摆动 情况
不摆动
开关闭合,电路通路, 2 线圈在磁场中做上下运动。
开关闭合,电路通路, 3 线圈在磁场中做左右运动。
用铜环和电刷把线圈 和用电器连接起来。
实际使用的交流发电机(旋转磁场式)
(1)组成:
定子——线圈;转子——电磁铁
原因:线圈匝数多,导线很粗,高速旋转 困难;使用电磁铁可得到强磁场 (2)动力机:水轮机、汽轮机(核电站 )、内燃机、蒸汽轮机(火力发电站) 等
550MW大型发电机组转子吊装
3. 交流电: 周期性改变方向和大小的电流(AC)。 直流电: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