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合集下载

钢轨打磨概述及提高打磨质量

钢轨打磨概述及提高打磨质量

钢轨打磨概述及提高打磨质量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也变得很方便,这也是因为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经济、节能减排和全天候运输的特点,同时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我国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铁路运输仍处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之中。

本文主要阐述了钢轨打磨技术并且重点介绍了如何提高打磨质量。

关键词:钢轨打磨;技术;打磨质量我国现有铁路铁轨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故障,严重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并且很有可能给车辆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乘车人员和乘务人员的安全就必须对钢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1钢轨打磨技术的简要概述1.1 钢轨打磨技术的原理介绍工作人员在应用钢轨打磨技术时需要应用较多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砂轮、铣刀、刨刀和砂带。

这些打磨工具的主要用途是打磨和磨削钢轨的顶部,来弄清楚钢轨上存在的缺陷和病害。

在打磨的过程当中钢轨会和在压力作用下的砂轮进行接触,以此来达到打磨的目的。

在应用砂轮的过程中,接触面积、去除率和压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钢轨实际打磨的质量效果。

1.2 钢轨打磨技术的具体分类钢轨打磨技术在目的和磨削量方面主要由三大类构成,这三大类由修复性打磨、预防性打磨和曲线轨头非对称打磨三种打磨方式构成。

这三种打磨属于不同目的性的打磨,首先修复性打磨的主要目的是对那些已经发生磨损或者存在某些缺陷的钢轨进行修复性的打磨,其次预防性打磨方式是目前使用的一种定期性的打磨,对正在投入使用的钢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此来排除在铁轨运行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威胁。

曲线轨头非对称打磨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钢轨实际运行中出现磨损的可能性,其运行原理是在车轮和钢轨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相对位置,以此来减小车轮边和钢轨边之间的作用力,降低车轮和钢轨的直接磨损。

1.3应用钢轨打磨技术进行打磨时的策略在给已经发生磨损的钢轨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有一个需要遵守的策略,遵守这些策略不仅可以让工作变得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给企业减小经济成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铁路钢轨打磨的实习报告

铁路钢轨打磨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线路的运行速度和密度不断提高,对铁路线路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轨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

因此,钢轨打磨成为铁路线路维护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了解铁路钢轨打磨的实际操作流程,我于2021年7月进入某铁路局工务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铁路钢轨打磨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铁路钢轨打磨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钢轨打磨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熟悉钢轨打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铁路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钢轨打磨的基本原理钢轨打磨是通过打磨机对钢轨表面进行切削、磨削等加工,去除钢轨表面的不平顺、磨损、氧化皮等缺陷,提高钢轨的表面质量。

钢轨打磨的主要目的是:(1)消除钢轨表面不平顺,降低轮轨接触应力,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

(2)去除钢轨表面的氧化皮、锈蚀等缺陷,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3)改善钢轨表面粗糙度,提高钢轨与轮对的粘着力。

2. 钢轨打磨工艺流程(1)打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钢轨打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检查打磨机具,确保打磨头、砂轮等磨损情况;检查钢轨表面,确定打磨范围。

(2)打磨操作:根据钢轨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打磨参数,如打磨速度、压力等;启动打磨机,沿钢轨表面进行打磨;根据打磨效果,调整打磨参数,确保打磨质量。

(3)打磨后的检查:检查打磨后的钢轨表面,确保打磨质量符合要求;清理打磨产生的废料。

3. 钢轨打磨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1)打磨机操作:启动打磨机,调整打磨速度和压力;根据钢轨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打磨头;沿钢轨表面进行打磨。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钢轨表面情况,避免打磨过深或过浅;注意打磨机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4. 钢轨打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钢轨打磨技术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

钢轨打磨技术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

钢轨打磨技术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摘要:钢轨打磨技术是钢轨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交通轨道的养护工作中,为了能有效的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保证轨道交通的有效运行,也是需要将钢轨打磨技术应用起来,同时还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钢轨打磨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钢轨打磨的工作效率。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钢轨打磨技术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钢轨打磨技术;发展现状;优化措施;问题;通过对钢轨进行打磨,能有效提高钢轨的光滑度,控制疲劳损伤状况,有效改善车轮和钢轨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钢轨打磨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钢轨打磨技术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打磨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失去打磨作用和价值。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钢轨打磨技术的应该研究,并根据存在问题,制定优化措施,提高钢轨打磨技术的应用价值。

1.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对于钢轨打磨技术来说,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钢轨表面的维护工作,保证钢轨表面的平整可靠性。

在钢轨表面应用打磨技术,能有效控制钢轨表面损伤,而且对钢轨的断面进行打磨形成不同的形状,还能起到控制轮轨的摩擦性,大大的延长钢轨使用寿命,保证轨道的运行。

同时对钢轨进行打磨,还能提高维修费用,扩大钢轨使用的收益率。

尤其是通过预防性打磨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打磨效率。

钢轨打磨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钢轨打磨效果有直接影响的就是削切量,而钢轨打磨工作人员,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打磨过程和中更依赖于经验,导致经常会出现打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不但无法保证打磨质量,还会给钢轨的整体质量带来影响。

在新时期下,通过对钢轨打磨技术的深入研究,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也诞生出很多具备多种功能的钢轨轮廓测量设备,通过有效精准的测量工作和切削量的计算,使钢轨打磨技术从根本上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1]。

1.钢轨打磨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钢轨打磨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复性打磨。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作业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作业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谢谢聆听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2.作业条件
1.天窗点内作业,
注:1.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中规定: 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 于 240min。
2.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2022)报批稿中规定: 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天窗时间应固定,不应少于 240min,有条件时可适当延长。在维修天窗的基础上, 集团公司可根据列车开行情况,临时安排昼间天窗,用 于重点设备检
主讲人:
日期:
目录
一、高速铁路钢轨打磨作业方法
1.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相关规定 2.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2022版)报批稿相关规定 二、打磨列车钢轨打磨作业 1.作业目的 2.作业条件 3.作业程序与要领 4.质量检测 5.打磨列车钢轨打磨技术标准 6.注意事项 三、小型打磨机钢轨(道岔)打磨作业 1.打磨目的 2.作业条件 3.作业程序与要领 4.注意事项
4.质量检测
1.检测仪器(智能型钢轨轮廓检测仪,智能型钢轨波磨测量仪,TR200粗糙度检测仪,刻度尺,垂直磨耗测量仪):根据段检 测仪器管理办法进行使用和维护。 2.检测设备使用 (1)采样点及测量周期: ①每次施工选取一个采样点进行打磨前后两次全面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钢轨轮廓、平直度、粗糙度、打磨小平面、垂直 磨耗、作用边肥边、表面发蓝。 ②每阶段施工选取一个采样点进行过程测量,采样点要求钢轨特点突出、地段交通方便,并用油漆或其他长久保持的材 料做好标记。过程测量要求为打磨前一次、打磨后一周内测量2次,以后定期回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钢轨变化情况和 规律。 (2)检测方法: ①钢轨轮廓测量使用智能型钢轨轮廓检测仪。 ②钢轨平直度测量宜使用智能型平直度测量仪。 ③表面粗糙度测量宜使用TR200粗糙度仪。 ④打磨小平面测量采用钢板刻度尺。 ⑤垂直磨耗测量采用垂直磨耗仪。 ⑥钢轨作用边肥边和表面发蓝目视检测。 (3)车间检测数据应建立车间台账,测量后填写钢轨打磨质量检测报告。

钢轨打磨——延长钢轨寿命的有效方法

钢轨打磨——延长钢轨寿命的有效方法

钢轨打磨——延长钢轨寿命的有效方法 钢轨是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钢轨与列车的车轮直接接触,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轨道交通开通运营之后,钢轨就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由于列车的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钢轨本身质量等原因,钢轨经常会发生伤损情况,如裂纹、磨耗等现象,造成了钢轨寿命减少、养护工作量增加、养护成本增加,甚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就必须及时对钢轨伤损进行消除或修复,以避免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

这些修复措施如钢轨涂油、钢轨打磨等,其中钢轨打磨由于其高效性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应用。

钢轨打磨主要是通过打磨机械或打磨列车对钢轨头部滚动表面的打磨,以消除钢轨表面不平顺、轨头表面缺陷及将轨头轮廓恢复到原始设计要求,从而实现减缓钢轨表面缺陷的发展、提高钢轨表面平滑度,进一步达到改善旅客乘车舒适度、降低轮/轨噪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钢轨打磨的目的和类型,并分析最新的国外铁路钢轨打磨技术,以期对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养护维修有所借鉴。

1钢轨打磨的目的钢轨打磨技术的最初应用是为了控制波磨的发展(图1),以及改善钢轨头部断面形状,满足轮/轨接触特性(即所谓的最佳断面),从而减少钢轨及车轮的磨耗率。

随着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都采用该项技术来延长钢轨寿命。

总的来说,钢轨打磨的目的如下:1)通过修正钢轨断面形状,改善轮/轨接触关系,从而减少轮/轨接触应力和磨耗;2)修正/控制钢轨波磨以及低接头。

这些缺陷会增加轮轨噪音、加快车辆部件和轨道部件的恶化率,甚至造成列车限速;3)修正/控制滚动接触疲劳缺陷。

这些缺陷会增加钢轨损伤的风险,甚至降低超声波钢轨探伤的效果;4)修正/控制其他钢轨缺陷(如车轮滚伤、压溃、轨头垂向及纵向裂纹);5)减少车轮和转向架运动的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会加剧钢轨磨耗和缺陷的恶化; 6)减少噪音和振动,减少普通接头和焊接接头的垂向不平顺,控制钢轨波磨;7)缓和大轴重车轮作用的不利影响,改善轮/轨接触条件;8)减少车辆横向不稳定性(蛇行运动)。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第33卷,第2期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3月C H I N A R A I LW A Y S C I E N C EV01.33N o.2 M a r ch,2012文章编号:l O O l一4632(2012)02—0066—05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周清跃,田常海,张银花,刘丰收,陈朝阳,俞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

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

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 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

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一o.1~0.3n'L r n范围内。

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M 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 m_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1T l l n,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m 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关键词:高速铁路;钢轨打磨;轨头廓面设计;走行光带;打磨周期;打磨参数中图分类号-U216.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ss rL1001—4632.2012.02.12■钢轨打磨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速和重载铁路一项重要的钢轨修理技术,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钢轨打磨技术可有效治理和控制钢轨表面病害,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我国铁路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钢轨打磨技术,并逐渐成为我国铁路一项基本的轨道维护技术[1。

4]。

目前大部分铁路局已配备了48磨头和96磨头的大型钢轨打磨车。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的钢轨打磨以修理性打磨为主,即以磨削钢轨顶部的波磨和剥离掉块为主、以去除钢轨的塑性流变(辗边)为辅。

高速铁路钢轨和道岔打磨技术应用与实践

高速铁路钢轨和道岔打磨技术应用与实践

高速铁路钢轨和道岔打磨技术应用与实践发表时间:2019-06-25T17:09:14.9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陈仲夷[导读] 摘要:钢轨与道岔是地铁运行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做好定期的打磨处理十分重要。

南京地铁运营责任有限公司 210000摘要:钢轨与道岔是地铁运行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做好定期的打磨处理十分重要。

在本文中,将就高速铁路钢轨和道岔打磨技术应用与实践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速铁路;钢轨;道岔;打磨技术;1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地铁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交通发展水平。

在地铁建设中,钢轨与道岔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在实际运行中,也会出现裂纹、肥边以及波磨等缺陷问题,并因此对列车的运行安全以及运行寿命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该种情况下,即需要能够做好打磨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通过对其科学打磨处理不断提升铁路运行水平。

2 打磨技术2.1 砂轮端面打磨该技术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打磨工艺。

在实际应用中,将多个打磨砂轮按照纵向钢轨方向排雷,通过不同摆角α沿着钢轨以横向方式分布。

其中,不同摆角对一个打磨角度向对应,该角度也可以为砂轮断面横向布置以及切线方向的夹角。

对于所有按照横向、纵向方式布置的砂轮,需要通过液压马达以及电机应用高速旋转,同时同打磨装备按照给进速度沿着钢轨行进,在打磨压力影响下,使砂轮断面侵入钢轨表层,使两者间以此形成相对运动,在对表层材料进行去除的情况下对包络式打磨目标进行实现。

2.2 铣磨复合打磨在该技术中,即通过砂轮磨削以及铣刀切削方式的应用对钢轨进行维护以及打磨处理。

在处理中,前置的铣刀盘周边具有较多数量具有不同性质的硬质合金材质的刀粒,在运行中将饶钊钢轨水平轴旋转,通过圆周铣削方式的应用将钢轨表层材料削掉。

后置砂轮方面,其外圆周部位根据廓型对内凹型进行制作,铜钢轨相比具有较宽的砂轮宽度,钢轨同轴线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通过该方式使砂轮粒能够形成曲线的运动轨迹,对痕迹整体进行磨削处理,以此获得具有光滑特征的钢轨表面。

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探讨

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探讨

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探讨作者:陈泉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23期摘要:文章主要从铁路线路施工中钢轨打磨的意义以及钢轨打磨的分类出发,对铁路线路的施工中钢轨打磨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和列车的行车安全。

关键词:铁路线路施工;钢轨;打磨技术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在所有运输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的货运量不断增加,铁路的客运在高科技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地向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哈大、杭深、武广、石太等多条高速铁路。

钢轨作为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承受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

钢轨轨面的平顺度及轮轨接触条件将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及维修养护成本。

因此,在铁路线路的施工过程中,钢轨的打磨就显得重要。

1 钢轨的概述作为铁路轨道中主要的组成部件之一,钢轨起着引导机车车辆车轮前进的作用,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各种巨大压力,同时将这股压力传递给轨下基础,这就要求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钢轨必须保证能够为车轮提供阻力最小,并且能够进行连续、平顺运动的滚动表面。

另外,为了保证施工的铁路能够适应岔道、特大桥以及无缝线路等的需要,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有时采用了与中轴线不对称的工字型特种断面型钢轨。

2 钢轨打磨的意义由于钢轨在铁路轨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钢轨使用寿命和铁路安全运行都与钢轨的打磨有直接关系。

因此,要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高钢轨有效利用率,要考虑的方面包括钢轨的制造以及钢轨的养护和维修。

在钢轨的制造过程中,高质量的钢轨对于铁路线路后期钢轨的养护和维修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钢轨需要经过科学的打磨,在铁路线路的施工过程中,钢轨的打磨能够有效的预防钢轨波磨的出现,能够对钢轨的接触性疲劳、裂纹的扩宽及钢轨磨耗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进行钢轨打磨具有以下意义。

(1)消除或减少钢轨表面的微细裂纹和塑性变形层,提高钢轨的抗疲劳性能;(2)改善轮轨接触条件,从而减少轮轨接触应力,减少钢轨的接触疲劳伤损;(3)通过优化轮轨接触表面,提高轮轨接触的几何性能,提高轮对的导向作用,减少列车运行时的轮缘力,减小了车轮滚动过程中的阻力,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4)在钢轨的打磨过程中,通过打磨与钢轨的涂油相结合起来,能有效改善钢轨的技术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经研究表明:能够在钢轨原有寿命的基础上,延长50%到300%;(5)提高钢轨表面平顺度,减小轮轨间附加动力,减小钢轨及联结零件的伤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铁路轨道的稳定性,大幅度的降低铁路的运营成本;(6)经过精心打磨过的钢轨能够降低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利于环境保护,提高了旅客舒适度。

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规划

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规划

特别策划0 引言高速铁路以其绿色、安全、便捷、舒适等特征已成为我国人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2.2万km,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60%以上,高速铁路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闪亮名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铁路“走出去”战略不断取得新进展,高速铁路还将成为影响我国国际影响、战略布局的重要因素。

轮轨关系是铁路的基本问题,也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不但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旅客乘坐舒适性,同时对于运营成本也有重要的影响,轮轨关系研究既与应用技术相关,也涉及基础理论问题,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提出:铁路科技要更加重视发挥行业技术和标准的引领作用,围绕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应用创新的突破上,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保安全、强管理、增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简要回顾国内外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进程及应用现状,分析国内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需求,阐述国内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理论及技术创新总体发展规划,以及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提出高速铁路轮轨关系下一步研究及应用的重点领域建议。

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规划胡华锋,杨国涛(中国铁路总公司 科技和信息化部,北京 100844)摘 要:轮轨关系是铁路行业永恒的主题,对于我国高速铁路而言,通过对轮轨关系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提高运输经济性、乘客舒适性,降低运营安全风险和成本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极为关注的创新发展重点领域。

简要回顾国内外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进程及应用现状,分析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需求,阐述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理论及技术创新总体发展规划,以及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提出高速铁路轮轨关系下一步研究及应用的重点领域建议。

新建或新换铺高速铁路钢轨断面轮廓预打磨

新建或新换铺高速铁路钢轨断面轮廓预打磨

新建或新换铺高速铁路钢轨断面轮廓预打磨摘要:钢轨预打磨是指高速铁路线路在开通运营前将钢轨表面的锈蚀、脱碳层和工程列车碾压留下的擦伤、划痕、轻度压溃等消除掉,为列车提供更加平顺的钢轨踏面,预防、减缓车轮踏面的磨损。

形成与轮对匹配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提高钢轨焊接接头的平顺性,应在开通运营前对线上钢轨进行预打磨。

因此,预打磨应在线路开通运营前完成。

关键词:高速铁路;钢轨;轮廓;预打磨高速铁路不仅对轨道几何尺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钢轨轨面状态和轨头断面轮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由于钢轨在制造、运输、焊接、铺设等环节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或病害,新铺设钢轨的纵、横断面状况往往不能完全适应动车组所需要的高速、平稳运行的要求。

在线路开通、试运行期间,往往表现出轴箱加速度、减载率、动力学指标无法有效控制,人体感觉有摇晃、抖动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品质,甚至有可能威胁到高速行车的安全。

2010年,上海铁路局采用美国Harsco公司生产的PMC-96C(96个打磨头)大型钢轨打磨车,在认真分析高速铁路轮轨接触关系及相关病害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高速铁路钢轨的预打磨,出色地完成了沪杭、沪宁及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的打磨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高速铁路钢轨预打磨断面模式的优化分析在消除钢轨表面缺陷的初始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打磨出的钢轨断面轮廓不改变或尽可能少改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以及轮轨间的接触力学性能。

(1)设计出的打磨断面模式应使得打磨作业过程中的金属磨削量尽可能少,节省打磨费用和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2)轮轨间接触踏面宽度不能过小。

实践证明轮轨间接触光带宽度为20—30mm,将会降低轮轨间的接触应力,并减少轮轨在轨顶轨距角圆弧处接触的可能性,进而抑制钢轨金属材料的塑性流动和疲劳伤损。

钢轨预打磨深度在轨头非工作边一侧,应不小于0.2mm,在轮轨主要接触部位应不小于0.3mm,在轨距角工作边一侧应为1—3mm。

二、钢轨的断面打磨技术1.预打磨断面轮廓轨头部位打磨范围在-20°—+45°之间,钢轨预打磨深度在非工作边一侧(-2°—-10°)应不小于0.2mm,在轮轨主要接触部位应不小于0.3mm,在工作边一侧(10—40°)应为1—2mm。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引言钢轨打磨技术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舒适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钢轨打磨技术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1. 工作内容钢轨打磨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钢轨表面清洁钢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积累了灰尘、油污等杂质,影响铁轨的使用寿命和运输安全。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清洗钢轨表面,保持其干净整洁。

1.2 钢轨平整度检查钢轨的平整度是评估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凹陷或高低差。

1.3 钢轨角度修正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铁路列车行驶时产生颠簸和噪音。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的角度进行修正,保持其与铁路线路的匹配度。

1.4 钢轨表面磨损修复钢轨表面的磨损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表面的磨损进行修复,保证其使用寿命和运输质量。

2. 工作挑战在进行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时,存在以下几个挑战:2.1 大面积作业铁路线路通常很长,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大面积的钢轨进行作业。

这需要高效的作业计划和组织,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作业环境复杂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作业,包括高温、恶劣天气等。

作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职业健康问题长时间从事钢轨打磨技术工作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对呼吸、听力等。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测,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3. 工作改进方向为了提高钢轨打磨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3.1 技术设备升级引入先进的钢轨打磨技术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钢轨打磨机器人,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安全性和质量。

3.2 数据化管理建立钢轨打磨技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钢轨的作业情况和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铁路线路施工中钢轨打磨技术的运用

铁路线路施工中钢轨打磨技术的运用

铁路线路施工中钢轨打磨技术的运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012000摘要:钢轨是铁路建设的关键设备,所以在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相关技术确保钢轨的质量。

当前打磨技术在钢轨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并且作用明显。

本文从钢轨打磨的重要意义入手,讨论钢轨打磨主要技术与钢轨打磨要求,最后提出钢轨打磨技术发展趋势,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铁路线路;施工;钢轨打磨技术铁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形式,能够满足大体积货物的远距离运输,并且相较于航空运输费用更低。

为例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性措施降低钢轨磨损,以下就钢轨打磨技术进行分析。

一、钢轨打磨的重要意义钢轨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设施,需要在铁路工程施工中采取技术性措施提升钢轨安全能力、钢轨利用率,延长铁路使用年限,降低后续的维护工作量,借助钢轨打磨技术可以达到以上目标,主要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利用钢轨打磨技术可以减少钢轨表面的裂纹、磨损和变形情况,提升列车运行性;其二,改善钢轨和车轮接触条件,之后可以降低二者的接触应力以及车轮滚动期间的阻力,由此节约维修成本;其三,将钢轨打磨技术与涂油技术相结合能够增强钢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其四,利用打磨技术可以提升钢轨表面平顺度,让列车在轨道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并且能够减少轮轨噪声,进一步提升人们乘坐的舒适性[1]。

二、钢轨打磨主要技术与钢轨打磨要求(一)钢轨打磨主要技术钢轨打磨技术的应用类型不同使得在打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需要在施工中合理选择。

以预防性打磨技术的利用为例,主要是在钢轨缺陷出现前期进行处理,要求明确技术要点,进而保障钢轨运行安全。

要点如下:1加强打磨速度控制一般情况下预防性打磨过程中速度较快,而修理性打磨速度较慢,比如通预防性打磨施工技术的应用,假设96头打磨车每小时打磨12公里,深度为0.3毫米,钢轨打磨轮廓面角度为-60度-20度,再如钢轨预打磨施工过程中要求打磨作业铺设15天后进行,并且充分考虑是否影响正常施工进度。

[参考范文]高速铁路道岔打磨方法实践论文

[参考范文]高速铁路道岔打磨方法实践论文

高速铁路道岔打磨方法实践论文摘要:经打磨后静态验收,基本满足标准要求。

动态垂向加速度明显改善,总体效果良好。

同时还发现,采取60N廓形缩小了列车运行轮轨接触面,光带宽度不足18 mm。

轮轨接触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得出结论。

钢轨通过总重的增加导致轨面条件不断恶化和轨头变形累积,使轮轨接触面的状况进一步恶化[1]。

高速铁路线路区别于一般铁路或重载铁路最关键的特点是对轨道平顺性的严格要求[2]。

通过钢轨打磨可以平衡钢轨的自然磨耗,重塑钢轨廓形,改善轮轨关系从而延长钢轨寿命[3]。

钢轨打磨作业主要消除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不平顺,分为预打磨、预防性打磨、保养性(轮廓性)打磨和校正性(修理性)打磨[4]。

目前的轮轨型面的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于给定钢轨型面的车轮踏面优化设计上。

钢轨型面优化大多基于现场的钢轨打磨技术[5]。

2013年5月份、7月份,L&S公司、BWG公司分别对京津城际永乐站、京沪高铁廊坊站道岔及岔间夹直线进行了示范性打磨,为道岔的打磨维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 概况京津城际是中国第一条350 km/h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全线设亦庄、永乐、武清3个车站及南仓线路所,永乐站正线道岔共8组18#BWG道岔,自2011年以来未曾进行打磨,存在的问题是廓型与理想的60-E2廓型偏差较为明显,光带较宽且不居中,局部存在细斜裂纹,永乐站1号道岔心轨存在较深裂纹。

京沪高铁全线共有218 组正线高速道岔和8组正线高速钢轨伸缩调节器,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以来,已运营超过一年的时间。

通过打磨道岔钢轨改善轮轨关系和车辆运行平稳性并延长道岔寿命是当下的迫切需要。

德国L&S公司和奥钢联BWG公司打磨队伍拥有EBA联邦铁路局和DB德铁路网公司颁发的认证证书,具备DB德铁路网280 km/h以上高速铁路打磨资质。

服务范围包括德国、荷兰、捷克、卢森堡、法国、匈牙利、韩国等国家。

奥钢联BWG公司自1998年开始为DB德铁路网公司提供道岔打磨服务,累计打磨道岔超过22000组次,在欧洲打磨道岔超过2500组次[6]。

铁路钢轨打磨技术及其应用

铁路钢轨打磨技术及其应用

铁路钢轨打磨技术及其应用钢轨打磨技术是钢轨养护维修中常用的修复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改善钢轨病害,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钢轨打磨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实例说明。

标签:钢轨;打磨技术;策略;应用1 概述我国铁路钢轨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损伤越来越严重,已经出现了轨面剥离、轨头压馈、裂纹、波浪型磨损等多种故障,给铁路运行车辆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钢轨的维修和养护。

钢轨打磨技术是铁路工务部门常用的一种修护技术,能对轨面伤损进行有效修护,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确保了铁路车辆行车安全。

2 钢轨打磨技术2.1 原理介绍钢轨打磨是利用砂轮、铣刀、刨刀、砂带等打磨工具对钢轨顶部进行磨削,以清除钢轨表面缺陷和病害的一种修护技术,其打磨原理如图1所示,n为转速,v为前进速度,F为砂轮竖直方向的受力。

打磨时,砂轮在压力的作用下与钢轨接触,砂轮端面磨粒与钢轨表面充分接触,旋转时对钢轨表面进行去除,以完成打磨目标。

在打磨过程中,砂轮与钢轨的接触面积、去除率、压力等参数会对打磨效率和精度产生影响。

2.2 技术分类打磨技术按照目的和磨削量可分为三种,修复性打磨、预防性打磨和曲线轨头非对称打磨。

修复性打磨也可成为表面打磨,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磨损,存在缺陷的钢轨进行打磨;预防性打磨则是对使用中的钢轨进行定期打磨,以消除潜在隐患对钢轨的威胁;非对称打磨的主要作用是为车轮和钢轨建立合适的相对位置,减少车轮边与钢轨边之间的作用力,降低车轮边缘的磨损。

打磨时应先确定轮对两侧车轮的滚动半径差,打磨主要是增大二者之间的差值,从而提高轮的自行转向能力,使车辆能够顺利通过轨道弯曲部分。

若按照打磨方式可分为包络式打磨和轮廓式打磨,前者是砂轮端面沿钢轨截面布置打磨作业,一般打磨作业速度较低,在预防性打磨作业中切削能力发挥较为困难,主要用于修复性打磨;后者是利用砂轮的仿形轮廓进行打磨作业,速度为包络式的五倍以上,打磨效率为包络式的三倍以上,非常适合于行车密集线路的预防性打磨作业。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随着铁路行业的发展,铁路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其中,钢轨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铁路机车与车辆行驶的基础。

在过去,为了确保运行的安全和顺畅,钢轨需要定期进行打磨。

然而,传统的打磨方法效率低下且工作量大,难以满足铁路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轨在线打磨列车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集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创新设备,为铁路轨道的维护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讨论。

首先,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许多国家开始关注铁路设施的维护问题,并开始研究如何提高钢轨打磨的效率。

最早的在线打磨列车是由人工驾驶,利用旋转刷头将钢轨表面的磨损层去除。

虽然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手工打磨效率更高,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钢轨在线打磨列车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多种传感器被安装在列车上,可以实时监测钢轨的磨损程度和轨面的几何形状。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被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生成切实可行的打磨方案。

这一创新大大提高了打磨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

其次,钢轨在线打磨列车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为钢轨打磨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机器人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自主行驶,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将钢轨表面的磨损层去除。

与传统的刷头相比,机器人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力度和角度,减少误差的产生。

此外,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激光扫描等技术实时监测钢轨的状态,发现隐蔽的缺陷并及时进行修补。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打磨的效率,还降低了维护过程中的人为风险。

此外,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技术创新还表现在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上。

传统的打磨方法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造成不小的影响。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通过安装除尘装置和噪音减震装置等设施,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

高速铁路钢轨的创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钢轨的创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钢轨的创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投资。

钢轨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与技术的研发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钢轨的创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与发展。

1. 引言高速铁路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趋势,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而在高速铁路系统中,钢轨作为连接车辆和铁路基础设施的关键部件,在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2. 高速铁路钢轨材料传统的高速铁路钢轨一般采用碳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但其在抗疲劳和耐腐蚀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求新的创新材料,以提高高速铁路钢轨的性能和寿命。

2.1 新型钢材高速铁路钢轨材料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开发新型钢材,如高强度钢、耐疲劳钢和耐腐蚀钢等。

这些新型钢材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速铁路的运营需求。

2.2 复合材料另一种创新材料的选择是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这些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并且相对于传统的钢材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显著减轻铁路系统的重量,提高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

3. 新技术研究与发展除了新的材料选择,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技术研究与发展,以提高高速铁路钢轨的性能和可靠性。

3.1 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在高速铁路钢轨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表面处理能够提高钢轨的防腐蚀性能、抗疲劳性能和耐磨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丸、镀锌、热浸镀等。

3.2 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在高速铁路钢轨研究中受到关注的一项技术。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钢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技术包括淬火、回火、正火等。

钢轨道岔打磨技术总结汇报

钢轨道岔打磨技术总结汇报

钢轨道岔打磨技术总结汇报钢轨道岔打磨技术总结汇报写1000字一、引言钢轨道岔是铁路运输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运行安全和畅通对铁路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钢轨道岔表面容易形成磨损、刮痕等问题,影响其正常运行。

钢轨道岔打磨技术就是为了修复表面问题,以保证钢轨道岔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钢轨道岔打磨技术进行总结汇报。

二、钢轨道岔打磨技术的目的和意义钢轨道岔打磨技术的目的是修复钢轨道岔的表面问题,包括去除磨损、修复刮痕等,以保证钢轨道岔的正常运行。

这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钢轨道岔打磨技术的方法1. 设备准备:选择适当的打磨机械设备和磨料,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2. 表面清理:首先,清理掉表面的脏物、尘土等杂质以便于后续的打磨工作。

3. 粗磨:使用粗磨石或研磨机进行粗磨工作,主要是去除表面的磨损和刮痕。

4. 中磨:使用中磨石或研磨机进行中磨工作,主要是平整表面并修复剩余的磨损问题。

5. 精磨:使用细磨石或研磨机进行精磨工作,以保证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准确性。

6. 检测:通过合适的检测手段对打磨后的钢轨道岔进行检测,以确认表面问题是否得到修复。

四、钢轨道岔打磨技术的优点1. 提高钢轨道岔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准确性,有利于减少钢轨与车轮的磨损。

2. 修复钢轨道岔表面的磨损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3. 改善钢轨道岔的运行性能,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

4. 打磨技术的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

五、钢轨道岔打磨技术的应用案例钢轨道岔打磨技术已经在铁路运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某铁路局为例,他们采用了钢轨道岔打磨技术对其铁路进行维护。

经过打磨后,铁路上的钢轨道岔表面得到了修复,原本存在的磨损和刮痕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六、钢轨道岔打磨技术的展望对于未来的钢轨道岔打磨技术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现有的设备和工艺,以提高打磨效率和质量。

此外,可以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打磨后的钢轨道岔进行更精确的检测,以保证运行安全。

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

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

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中国高速铁路是中国现代化高速铁路的代表,是中国继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四个具备自主研发、完全自主产权的高速铁路国家。

它具有技术先进、运营安全、乘客舒适等优点,成为中国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的一个亮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

一、技术创新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轨道技术创新中国高速铁路采用了新一代的钢轨,其钢材的纯度和质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同时,中国高速铁路还采用了更加环保的长寿命钢轨技术,使钢轨的寿命比普通钢轨更长,降低了整个铁路基础设施维护成本。

2.车辆技术创新中国高速铁路的列车采用了自主研发的Fuxing和Hexie 型动车组列车。

这些列车具有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系统、能耗控制系统、车载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维修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其中,自动化系统不仅使列车的行驶更加平稳,还提高了安全性和乘车舒适度。

同时,车载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列车运营情况,为后续的运营过程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

智能化维修则是通过对列车组件故障进行快速诊断,实现邮件式的维修服务。

3.信号技术创新中国高速铁路在信号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采用了复合信号系统和ETCS技术。

复合信号系统具有传统信号、轨道电路、CTCS-2、CBTC等多种信号方式的功能,并且采用了多种通信方式,如无线、有线和卫星等,从而提高了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ETCS技术可以在欧洲和中国高速铁路之间共享信号系统,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跨国运输。

二、安全保障中国高速铁路具有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列车技术保障列车技术保障主要包括列车的维护保养、故障排查和紧急应对等方面。

中国高速铁路采用了智能化维修技术,可以在列车运营过程中实时检测列车车件的健康状况,这使得列车可以在运营中随时得到及时的维修服务。

2.行车技术保障行车技术保障主要包括信号系统、制动系统、车辆互锁系统、车站管理系统和ATC自动驾驶系统等多个方面。

论文:钢轨打磨原理及其应用

论文:钢轨打磨原理及其应用

论文:钢轨打磨原理及其应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钢轨打磨原理及其应用作者姓名董江涛班级学号铁路大机 090313060 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工程机械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控制技术指导教师冯娜娜2010 年 5月 27 日目录摘要Ⅰ英文摘要Ⅱ第一章钢轨打磨列车简述第二章钢轨打磨列车的构造 21 打磨小车1 22 打磨电动机2 23 砂轮3 第三章钢轨打磨列车的主要工作系统 31 动力传动与走行系统4 32 制动系统5 33 液压系统6 34 电气系统7 第四章钢轨打磨的原理第五章钢轨打磨的应用结束语参考文献摘要钢轨是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钢轨与列车的车轮直接接触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钢轨就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由于列车的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钢轨本身质量等原因钢轨经常会发生伤损情况如裂纹磨耗等现象使轮轨接触面的状况进一步恶化造成钢轨寿命减少养护工作量增加养护成本增加甚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大型钢是合理整治这一突出病害轨的现代化大型机械在国外高速铁路的维修工作中钢轨的磨削工作以作为一项重要的维修内容其高效性已受到各国铁路的广泛性关注关键词磨轨润滑液压打磨小车砂轮转向架供水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Abstract From the energy point of view the compressor power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for the gas pressur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machine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compressors in many sector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become one of the key equipment necessary Compressor in operation process will inevitably be some failures or even an accident Failure is the compressor running in the emergence of a non-normal conditions the exhaust once excluded the compressor will be able to resume normal work while the incident is occurring in a devastating situation if not repaired the compressor can not be normaljob The two are related if we find fault not promptly removed may cause major acci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iston-type air compressor failure accidents and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to exclude possible method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safe operation of air compressor raising the average uptime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Keywords Cooling Abnormal sound The main parts and components damaged Exhaust failure Compressor Accident OverheatingLubrication system 第一章钢轨打磨列车简述钢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运营车速的不断提高钢轨通过总重的增加自然环境和钢轨本身质量等许多原因导致轨面条件不断恶化和轨头变形产生波浪肥边磨耗剥落轨面鱼鳞裂纹道岔等缺陷破坏了原有的轨头形状特别是在曲线段钢轨接头和道岔这些都会形象行车安全行车速度和旅客的舒适性所以轨道要经常打磨通过钢轨打磨可以消除钢轨表面的不平顺轨头表面的缺陷及将轨头轮毂恢复到原始的设计尺寸从而实现减缓钢轨表面缺陷的发展提高钢轨表面的平滑性进一步达到改善旅客乘车舒适度降低轮轨噪声延长钢轨使用的寿命国产的小型打磨机采用砂轮磨销由于效率低质量难保障等原因很难适应现在铁路的高速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URR48-4RR48HP-4PGM-48型钢轨打磨车PGH20C型道岔打磨车在全国几条干线作业效果良好当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和公司不断开发和研究对打磨设备并制造了各种类型的钢轨打磨列车而我国铁路部门使用最多的车型是美国制造的PGM-48型打磨列车 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是一种结构复杂控制先进的线路养护机械机电液气集及计算机技术与一体主要用于消除钢轨的波磨擦伤和剥落等损伤进一步提高线路质量它通过墎形和波磨测量系统获得钢轨的磨耗状况并将测量结果提供到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运算与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将设置在1号车2号车3号车上的打磨小车附属的48个打磨电动机完成偏转横移与加压对钢轨经行打磨作业 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由1号车2号位和3号车三节组成1号车和3号车分别位于列车的两端2号车位于列车中部1号车由司机室主动力室辅助发电机室电气控制室四部分组成3号车有司机室动力室物料室电气室四部分组成2号车由卧室厨房间盥洗室休息娱乐室四部分组成此外钢轨打磨列车包括转向架车架牵引装置防火装置检测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气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及制动系统等基本构成打磨车的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动力车的下部安装有两台动力转向架整列共有四台转向架而生活车的下部有两台非动力转向架该列车的打磨系统采用电驱动系统共有48个打磨电动机每8个打磨电动机安装在一个打磨小车上而其中每册的2个打磨电动机为一组安装在打磨小车辅助架上这两个打磨电动机可以锁定共同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列车的检测系统包括波磨检测和轨头廓形检测两个系统波磨检测采用轮接触式电涡流传感器系统轨头廓形检测采用非接触式激光CCD固体成像检测系统两个系统检测出来的数据均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测用计算机系统存储和显示 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的特点 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可以在大于100m的曲线上进行打磨作业打磨小车的轮对com标准规距的曲线条件下有足够的横向移动量保证安全通过曲线 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配备着迄今为止与其他钢轨打磨列车相比最复杂又最易造作的计算机系统它由一台图形界面计算机及由其控制的4台分开的计算机组成障碍自动避让系统可有单独升降每一个打磨电动机以便避让预知的障碍安装在轴上的光学编码器监视本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当操作人员输入不需要打磨的起止位置当打磨列车经过这些预知的位置时砂轮将自动地单独地升起和降落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可以连续工作6h但砂轮在6h内发生消耗时这个连续工作时间则不含更换砂轮的时间第二章钢轨打磨列车的构造 1 打磨小车打磨小车由8个电动机及砂轮打磨电动机角度偏转装置调节油缸打磨电动机下压机构基准轮悬挂机构车架走形轮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每两个打磨电动机组成一个打磨单元每侧各两个打磨作业时打磨电动机直接驱动打磨砂轮根据不同的打磨范围可调节打磨电动机在钢轨顶面的偏转角度及横向位置并由液压油缸对打磨电动机施压实现对钢轨的打磨作业其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走行轮提供小车的支撑打磨小车提升油缸用于长途走行或保养时将小车置于上位规矩轮升降油缸用于升降轨距轮轨距轮伸缩油缸用于向钢轨内侧张紧或松开轨距轮摇篮是打磨电动机的安装架打磨电动机公驴22KW转速3600rmin 打磨砂轮直径254mm 打磨电动机摆角马大辅助角度装置使摇篮的角度达到最大值打磨电动机垂直油缸升起或降下打磨电动机并形成打磨电动机的垂直作业压力侧向横向位移油缸控制侧车。

高速铁路轮轨匹配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速铁路轮轨匹配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速铁路轮轨匹配存在问题及对策周清跃;刘丰收;张银花;田常海;俞喆;张金【摘要】对我国高速铁路因轮轨匹配问题而导致轮轨接触位置不良、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报警、动车组异常抖动、钢轨波磨、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疲劳裂纹等的具体成因进行研究,并主要从轮轨接触关系、等效锥度、轮轨匹配、钢轨打磨、道岔直尖轨处理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车轮型面与60钢轨廓形不匹配导致了轮轨接触位置不良,采用60N钢轨可使轮轨的接触位置居中;按设计的钢轨廓形或60N钢轨廓形进行钢轨打磨,可以有效降低轮轨的等效锥度,从而抑制动车组异常抖动和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采用GMC96-B型和GMC96-X型钢轨打磨车打磨产生的钢轨周期性磨痕波深较大时,容易发展成钢轨波磨,而采用大机打磨可有效治理钢轨波磨;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因未倒棱且长期承受应力集中作用是造成其产生疲劳裂纹的根本原因,可采用倒圆和组合断面轨面修型处理,有效控制直尖轨非工作边的疲劳伤损.%Poor contact position,the lateral acceleration alarmingof EMU bogie frame,abnormal vibration,rail corrugation as well as fatigue cracks at the non-working side of straight switch rail are major existing problems at wheel-rail interface of high speed railway in China.To solve these problems,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re done to find their causes and solutions.Research about wheel-rail contact relationship,equivalent conicity,wheel-rail matching,rail grinding and the treatment of straight switch rail helps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Results showthat,poor contact position occurs as the mismatching between wheel profile and the 60 kg · m-1 rail profile,and using 60 N rail profile can make the wheel-rail contact position in the center of the rail.To reduce theequivalent conicity of wheel-rail,thereby inhibiting the abnormal vibration of EMU and lateral acceleration overrun of bogie,the rail profile should be grinded as the designed profile or 60 N rail profile.The rail corrugation will easily develop as the depth of grinding wave is large by using GMC96-B and GMC96-X rail grinding vehicle,and using the machine grind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rrugation.Fatigue cracks formed at the non-working side of straight switch rail due to long-term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not chamfering of the edge,and it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rounding the edge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combination section of rail profile.【期刊名称】《中国铁道科学》【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7页(P78-84)【关键词】轮轨匹配;轮轨接触关系;构架横向加速度;钢轨波磨;等效锥度;高速铁路【作者】周清跃;刘丰收;张银花;田常海;俞喆;张金【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1.5我国高速动车组的车轮主要采用LMA,S1002CN和XP55这3种踏面型面及ER8,ER8C和ER9这3种材质;线路前期铺设轨型为60 kg·m-1、廓形为60的钢轨(以下简称60钢轨),采用U71MnG和U75VG这2种材质[1-3](目前主要铺设轨型为60 kg·m-1、轨头廓形为60N的钢轨,简称60N钢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研究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技术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运营后的线路养护维修具有重大意义。

钢轨打磨最早是在重载铁路上为了延长钢轨使用寿命为目的发展起来的,钢轨打磨形式也从最初的修理性打磨到保养性打磨发展到现在特别流行的“频繁、快速、轻度”的预防性打磨。

同样高速铁路也施行养护维修性的钢轨打磨。

而中高速铁路新铺轨后实施的初次钢轨打磨为新轨打磨,是属于另一种打磨类型,叫做“钢轨预打磨”即预备性打磨,它完全不同于运营过程中的预防性钢轨打磨。

轨道不平顺所引起的轮轨动力,对行车安全、平稳和乘车舒适性的影响随行车速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大。

对于高速铁路,一些轨面不平顺不要说使列车舒适度降低,甚至可能导致轨道和车辆的破坏甚至行车事故的发生,因而必须严格控制。

所以,国外高速铁路对钢轨打磨极其重视。

对于新铺钢轨,原苏联曾规定速度大于120km/h的铁路,必须在铺设钢轨后立即进行新轨打磨;现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建设的高速铁路,都要求新线铺轨或大修换轨后进行一次轨面打磨。

在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中的钢轨打磨,日本、法国和德国的打磨技术已经成熟,钢轨打磨作业已经被列入线路的常规维修作业中,这些对我国的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钢轨打磨—延长钢轨寿命的有效方法(1)中国铁路2007-04-14 09:39:47 阅读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钢轨是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钢轨与列车的车轮直接接触,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轨道交通开通运营之后,钢轨就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由于列车的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钢轨本身质量等原因,钢轨经常会发生伤损情况,如裂纹、磨耗等现象,造成了钢轨寿命减少、养护工作量增加、养护成本增加,甚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就必须及时对钢轨伤损进行消除或修复,以避免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

这些修复措施如钢轨涂油、钢轨打磨等,其中钢轨打磨由于其高效性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应用。

钢轨打磨主要是通过打磨机械或打磨列车对钢轨头部滚动表面的打磨,以消除钢轨表面不平顺、轨头表面缺陷及将轨头轮廓恢复到原始设计要求,从而实现减缓钢轨表面缺陷的发展、提高钢轨表面平滑度,进一步达到改善旅客乘车舒适度、降低轮/轨噪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钢轨打磨的目的和类型,并分析最新的国外铁路钢轨打磨技术,以期对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养护维修有所借鉴。

1 钢轨打磨的目的钢轨打磨技术的最初应用是为了控制波磨的发展(图1),以及改善钢轨头部断面形状,满足轮/轨接触特性(即所谓的最佳断面),从而减少钢轨及车轮的磨耗率。

随着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都采用该项技术来延长钢轨寿命。

总的来说,钢轨打磨的目的如下:1)通过修正钢轨断面形状,改善轮/轨接触关系,从而减少轮/轨接触应力和磨耗;2)修正/控制钢轨波磨以及低接头。

这些缺陷会增加轮轨噪音、加快车辆部件和轨道部件的恶化率,甚至造成列车限速;3)修正/控制滚动接触疲劳缺陷。

这些缺陷会增加钢轨损伤的风险,甚至降低超声波钢轨探伤的效果;4)修正/控制其他钢轨缺陷(如车轮滚伤、压溃、轨头垂向及纵向裂纹);5)减少车轮和转向架运动的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会加剧钢轨磨耗和缺陷的恶化;6)减少噪音和振动,减少普通接头和焊接接头的垂向不平顺,控制钢轨波磨;7)缓和大轴重车轮作用的不利影响,改善轮/轨接触条件;8)减少车辆横向不稳定性(蛇行运动)。

打磨的目标对打磨的策略和工序有很大的影响。

2 钢轨打磨的策略钢轨打磨是一项相对昂贵的作业手段,其应用必须跟预期获得的经济效益挂钩。

钢轨打磨应用的效果如下:1)增加钢轨50%-100%的使用寿命;2)减少钢轨失效的风险;3)减少车轮、轨道部件以及轨道几何形位的恶化率;4)允许列车以较高的速度运行;5)降低轮轨噪音。

有4种类型的钢轨打磨策略:1)矫正性打磨(缺陷打磨)(图2该打磨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在线钢轨的缺陷,一般采用积极打磨的工序,预先设计好打磨量(0.5mm到4-6mm 之间),并且,作业间隔相对较长,通常由缺陷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矫正性打磨并不是非常经济,主要是因为需要除去钢轨表面的大量金属,还要求使用大量的打磨过程,减少了钢轨的潜在使用寿命。

但是,为了确保钢轨不会在短期内失效,矫正性打磨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更换钢轨的预算较为紧张的时期。

不过这种条件的钢轨可能会导致列车限速。

2)过渡性打磨(图3)该打磨策略是钢轨长期使用策略(3~6年),目的是将矫正性打磨制度转变成预防性或者周期性的打磨制度。

这种策略需要经历数次打磨周期,特别是钢轨不是很规范地养护的时候。

然而,从预防性打磨或周期性打磨策略的成本效果来看,过渡性打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以保证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

过渡性打磨策略的作用必须具有:a)减少某种钢轨伤损的严重性,如钢轨波磨和滚动接触疲劳;b)实现预期的钢轨断面形状,从而减少伤损的发展率;c)逐步实现最佳的钢轨断面形状。

过渡性打磨移除的钢轨金属量要少于矫正性打磨,例如,打磨量在0.3mm~1.0mm之间,且每个打磨周期的钢轨打磨量均逐步减少。

3)预防性打磨或周期性打磨(图4)由于主要的钢轨表面缺陷已经被矫正性打磨或过渡性打磨所消除,接下来,就可以执行预防性打磨。

这种打磨策略的目的是消除或控制钢轨表面缺陷、保证钢轨表面状态和良好的外形。

通常需要移除少量金属(0.2~0.3mm),且打磨时期更为频繁或可控。

预防性打磨非常经济,特别是只需要去除少量金属,减少了打磨工具的使用量,最大化地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打磨周期依靠影响钢轨恶化率的因素:a)通过吨数;b)主要列车类型及货物类型,即静轮载和动轮载;c)钢轨类型;d)轨道特征,特别是曲线曲率、超高、钢轨支承条件;e)运营特征,特别是运行速度。

4)特殊性打磨这种打磨策略是为实现上述三种目的之外的某种特殊目的而进行的打磨。

例如:a)实现特殊的钢轨断面形状,通过打磨量超过钢轨头部允许磨耗限度,从而延长钢轨短期使用寿命。

例如,当轮/轨接触区接近20~30mm宽时,接触区过于集中,可以采用这种打磨策略移除车轮和钢轨的相应金属量,并打磨钢轨轨距内侧面。

钢轨打磨量必须与通过线路的主要列车车轮断面相配合。

b)实现特殊的钢轨断面形状从而减少车轮悬空的概率。

经过这种打磨策略,为了将钢轨接触区沿车轮踏面横移,可以沿着轨道线路的方向将钢轨断面形状进行变化。

如轮轨接触区宽度为20~30mm,经过数公里后,轮轨接触区可能从钢轨头部中间移至靠近轨距内侧面。

c)实现一个非常平滑的钢轨接触表面,从而减少轮轨接触区噪音的发生。

这种打磨策略在高速线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经过特殊打磨工序,钢轨表面的粗糙度少于12.5μmRA,但最好的钢轨表面粗糙度是4~6μmRA,这时的最大钢轨打磨宽度为4~6mm。

这种作业情况下,钢轨类型尤为重要,因为对于低硬度的钢轨,打磨的效果很快会被车轮所清除,而高硬度的钢轨,打磨效果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钢轨打磨—延长钢轨寿命的有效方法(2)中国铁路2007-04-14 10:54:43 阅读12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3 国外钢轨打磨技术进展3.1 日本铁路东日本铁路公司在东北新干线(TOHOKU)和上越新干线(JOETSU)开通运营之初,就采用了预防性钢轨打磨策略,主要目的是:1)减少噪音和振动。

(如居民区和商业区沿线轮轨噪音超过110分贝的地区、其他噪音超过110分贝的地区、特别需要降低噪音的地区,如隧道等都进行预防性钢轨打磨策略);2)降低钢轨表面疲劳,减缓钢轨伤损。

(发生钢轨轨头剥壳的地段及积累通过运量超过3千万吨的地段都进行预防性钢轨打磨策略)。

东日本铁路公司的打磨设备包括:新型SPENO 32磨石打磨列车、2台SPENO 16磨石打磨机(RR 16M)、2台SPENO 48磨石打磨机(2x RR 24M)以及2台日本制6磨石打磨机。

这些机械可以实现大约1500km/年的钢轨打磨量。

东日本铁路公司研究出了考虑钢轨打磨目标的打磨工序(钢轨打磨次数和打磨模式)制定方法,即钢轨打磨的目标是减少振动和噪音还是消除钢轨表面疲劳。

1)以减少振动和噪音为目的的钢轨打磨次数和打磨模式该方法如下图5所示。

①打磨次数表1是16磨石打磨机对钢轨焊接接头打磨的例子,其中打磨次数是考虑如下因素来制定:打磨机的金属移除能力、每次打磨的金属移除量、打磨范围(图6)。

(D为打磨区域的长度,d为打磨深度)②打磨模式钢轨打磨模式的制定要考虑主要轨道线型的因素,如直线轨道、曲线轨道或伸缩接头。

打磨模式由轨道线型情况和打磨次数联合决定。

打磨模式分如下几类:(1)轮/轨接触区打磨a) 侧边打磨:首先,把磨石放置于钢轨轨距边角和外侧边角的位置,使钢轨头部保持“凸”形,相应也增加了磨石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打磨效率(图7的A和B图);b) 钢轨头部打磨:为了移除轮轨接触区的波磨,将磨石放置到钢轨头部中心位置进行打磨(图7的C图);c) 形成钢轨新的外形:打磨钢轨的滚动表面,恢复钢轨头部表面的理论外形或原始外形(图7的D图)。

(2)轨距边角打磨根据轨道线型如曲线、直线或伸缩接头来布置磨石的位置,如下:a) 曲线半径在2000m~4000m(图8的A图):根据磨耗的范围,在钢轨断面倾斜的角上布置磨石(最大为70度)。

b) 切线或直线地段(图8的B图):当线路为半径大于4000m的曲线、轨距边角磨耗较少;或半径小于2000m 的曲线、移除钢轨头部波磨比打磨轨距边角更重要的情况下,在钢轨顶面相对小的角度位置布置磨石(-40度),并在钢轨头部布置磨石。

c) 伸缩接头地段:为了不影响伸缩接头的其他部件,磨石布置到于轨距边角相对较小的角度位置。

①打磨次数为消除钢轨表面疲劳的预防性打磨次数由打磨机械每次打磨的金属移除率来决定,同时为了避免当通过吨数超过3千万吨时的钢轨表面疲劳缺陷的发生,要保证移除0.05~0.1mm的波磨,如表2所示。

表2 为消除钢轨表面疲劳的预防性打磨次数②打磨模式由于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的钢轨磨耗形状不尽相同,打磨模式也不相同,同表2所示。

打磨磨石的放置角度为0~6度。

东日本铁路公司同时开发使用了打磨计划支持系统“TRAMS21”(Track Maintenance System 21),该系统采用了上述的钢轨打磨次数和打磨磨石制定策略。

使用这个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结合轮轨关系、通过吨数、接触区面积分级、钢轨条件(如横向外形、波磨、钢轨头部磨耗、SPENO打磨车上次打磨的记录)等因素引起的噪音水平,钢轨打磨计划就可以制定出来。

3.2 澳大利亚铁路在澳大利亚,共有4种类型的打磨策略来适应不同的线路要求,即矫正性打磨、过渡性打磨、预防性打磨和特殊性打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