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本概念总结教案资料
新高中生物教材教案设计
新高中生物教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3.理解生物的进化和适应机制4.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生物的分类和特征3.生物的进化和适应机制4.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或事件,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概念讲解: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3.分类和特征:介绍不同生物类群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4.进化和适应机制:讲解生物的进化和适应机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和变化5.实验演示:进行生物实验的演示,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6.讨论与总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资源:1.教材:新高中生物教材2.实验器材:显微镜、试剂等3.多媒体教学:投影仪、电脑等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实验成绩: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技巧掌握程度拓展任务: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和生长状况2.课外读物:推荐相关生物学书籍或期刊,拓展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定期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上是一份新高中生物教材教案设计范本,可以根据具体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人体解剖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与功能。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原理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并提供一份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是研究生物的内外部结构和组织形态等的科学。
2. 解剖学的分类:人体解剖学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个方向。
宏观解剖学研究大体结构,如器官、系统和组织等;微观解剖学研究细胞和组织的构造。
3. 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人体解剖学涉及骨骼、肌肉、脏器、神经系统等人体结构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1. 结构与功能关系:人体解剖学研究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构决定功能,不同部位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们的不同功能。
2. 部位与系统联系:人体的结构按部位组织成多个系统,这些系统相互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3. 分层次研究:人体解剖学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研究,逐级揭示人体结构的细节。
4. 结构与功能的变异:不同人体之间存在着结构与功能上的个体差异,这是因为个体遗传差异、年龄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三、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教学内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基本分类;2. 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与功能关系;3. 了解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层次与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2. 示意图和实物模型;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骨骼示意图,引起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并谈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2.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a. 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类;b. 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的区别。
3. 探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a. 通过展示肌肉和骨骼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肌肉与骨骼之间对应的功能;b.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器官的结构特征是如何决定其功能的。
高中生物第6章概念教案
高中生物第6章概念教案
目标:使学生了解细胞的有机構化学成分,并了解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
一、导入
1. 用简单的实例引入细胞的有机構化学成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有机構,为什么有机構在细胞中是如此重要。
二、概念讲解
1. 细胞膜:结构、组成成分、功能
2. 细胞质:细胞器的分布、功能及成分
3. 细胞核:核膜、染色体、核仁的结构及功能
三、实验
1.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细胞中的有机構。
2. 利用染色实验观察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四、练习
1. 课堂练习:选择题、解答题、应用题等
2. 作业:完成与细胞有机構化学成分相关的习题
五、讨论与总结
1. 引导学生讨论有机構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细胞有机構化学成分的理解。
六、扩展
1. 让学生自主探索有机構在其他细胞中的分布和作用。
2. 推荐相关的实验和文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七、作业
1. 完成练习题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细胞有机構化学成分的最新研究成果。
八、反馈
1. 课后让学生反馈今天上课的收获和困难,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未来的教学计划。
高中生物概念图教案
高中生物概念图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概念图的方法,整理和整合生物知识,提高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
记忆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概念图的定义和优势;
2.掌握绘制概念图的基本方法;
3.运用概念图整理和归纳生物知识。
教学内容:
1.什么是概念图;
2.绘制概念图的基本步骤;
3.概念图在高中生物知识整理和记忆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概念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概念图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通过PPT介绍概念图的定义、优势和绘制方法,并示范绘制一个生物概念图。
三、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绘制自己制定的概念图,根据老师提供的生物知识点进行整理
和归纳。
四、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概念图,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总结概念图的优势和应用,并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概念图的方法
整理和记忆知识。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绘制一张生物概念图,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和
清晰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概念图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提高对生物知识
的整合和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第一章生物教案全套
高中第一章生物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掌握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细菌界等生物分类学基本概念。
3. 熟悉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生物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各种生物分类的基本特征。
3.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辨析。
2.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教学准备:1. 教科书《高中生物》。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物标本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课件资料。
教学内容: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生物学2. 生物学研究对象和内容3. 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界的概念和特征2. 植物界、动物界、细菌界的基本特征3.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意义三、科学探究方法1. 科学探究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探究方法的分类和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与互动:教师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学生参与互动讨论。
2. 观察与实验:利用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3.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呈现生物学的图像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讲授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介绍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类学基本概念(20分钟)讲解生物的分类,介绍不同生物界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四、科学探究方法(15分钟)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五、实验活动(30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六、总结与作业(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任务以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必修三高中生物所有教学案[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所以教案汇总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师:2009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
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
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
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详细教案模板(7篇)
高中生物详细教案模板(7篇)高中生物详细教案模板(7篇)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可以知道,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详细教案模板(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高中生物详细教案【篇1】【课标要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向瞭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及相互关系。
【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2、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3、范围:生物圈。
(二)特点: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具有循环性。
二、实例——碳循环(一)无机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三)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如图)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四)特点:具全球性,可反复利用。
[(五)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1、温室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
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
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CO2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课后小结及反思
高中生物教案课后小结及反思
一、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关于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类以及
细胞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我还设置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强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本节课主要内容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与实际生活、社会联系
的案例和教学素材。
下次可以增加更多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细胞。
2.教学方法应用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还比较模糊,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充分强调。
下次我会更加重视教学
重点,在讲解过程中加强重难点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教学手段选择方面: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在学生实际操作环节上还有
不足。
下次我会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
动手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会认真分析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
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教案7篇
高中生物教案7篇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较多的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识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的观察以及实地考查生态系统,结合课本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为题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特点。
(3)碳循环过程图解。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难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3、疑点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只能是物质循环,能量能否循环。
4、解决办法(1)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重点、难点编制成图文、音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它们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难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易接收的知识。
(2)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讨论交流将知识化难为易。
三、课时安排2课时:能量流动1课时,物质循环1课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采用自学、讨论与讲述法。
五、教具准备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多媒体软件及电教设备。
2、电视录像带、放像机。
六、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全部内容。
2、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教师点拨指导。
3、交流总结,相互取长补短,获取新的知识体系。
4、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归纳小结,课后练习,写小论文。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7篇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7篇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7篇高中生物教案篇1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根底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过程与方法:1.在资料分析^p 中,进一步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最根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根底之上;2.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
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一: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通过细胞表达的。
资料三:人的学习等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资料四: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小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高中生物教案篇2 复习重点:1、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2、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3、严峻的环境问题4、人类开展和生物圈的关系5、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重点知识归纳1、人口增长过快:地球上人口的承载才能大约是80亿。
2、和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酸雨、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土壤污染。
3、酸雨:形成原因:工业消费中燃烧煤和石油等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们在空气中被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降雨落到地面。
范围:pH小于5.6的雨水。
危害:刺激人眼和呼吸道,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生长,腐蚀建筑物、雕塑等。
4、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才能,破坏后,紫外线直接照射地球,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也可能对人眼造成伤害。
5、温室效应: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外表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关于高中生物的教育教案
关于高中生物的教育教案关于高中生物的教育教案【七篇】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
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中生物的教育教案【七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关于高中生物的教育教案(精选篇1)1.教学内容处于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利用这些物质和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进行新陈代谢。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
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非常重要。
另外,学生已具备做科学的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积极动手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十分有益,因此本节课初步引入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
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
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能力目标①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②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②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鼓励评价法、比较说明法、卡通图片法,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设计实验表格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心设问,步步深入(5分钟)[新课导入] 已近中午了,大家的肚子一定饿了。
教资教案高中生物总结大全
教资教案高中生物总结大全
教学对象:高中生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总结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和概念,提高他们的
学习效率和成绩。
教学准备:PPT、教案、学生练习册、黑板、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回顾重点知识:通过回顾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
等内容,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总结。
三、梳理概念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概念框架,让他们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四、总结关键概念:让学生逐个总结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如DNA、基因、进化等,强化他们对这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解答疑问:对学生在总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六、实践应用: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或小组讨论,让他们将总结的知识应用到具体
问题中,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七、课堂概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学生需要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总结学习
中的知识。
八、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巩固和总结所学内容。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总结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提高对生物学习
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学生应该在课后继续加强对知识的总结和巩固,以提高他们在高考中
的成绩表现。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的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板书】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细胞膜的自由扩散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主动运输【注解】细胞膜原生质细胞质真核细胞细胞核→真核生物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壁细胞生物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原核生物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成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少量糖类(位于膜外侧)(参阅小资料中的表格,注意蛋白质和磷脂含量的大小关系)【例析】.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类和蛋白质。
(二)结构:(观察图2-4,注意糖链的分布)(D)1.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3.膜外表面的有些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例析】.在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为了获取纯净的细胞膜,最理想的材料是A.神经细胞 B.肌肉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洋葱根尖细胞(三)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两种成分都可流动)(四)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期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注意与半透膜比较)(五)功能(D)1.保护:与外环境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1)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
如O2、CO2、甘油、乙醇、苯;HO2,脂溶性维生素(物质)。
影响速率的因素:浓度差或分压差。
(2)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能量。
·若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则必为主动运输,但主动运输不一定都是由低浓度→高浓度。
高中生物全册教案
高中生物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4.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教学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
4. 科普教学法: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生物保护问题,培养其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1.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 安排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实验,让学生加深理解
5. 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思考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教学评价:
1. 定期组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生物科普活动,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反思:
1. 每节课前要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2. 及时总结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更好的教学效果回报学生的努力和付出。
《普通生物学教案》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一、教案简介1. 适用对象:高中生物课程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学的概念与发展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学的研究方法2. 第二章:细胞与生物体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包括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生物学》2. 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实验药品等。
3. 网络资源:生物学相关网站、学术论文等。
六、第三章: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物质的传递变异的类型与原因七、第四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生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八、第五章:植物的生理与生长植物细胞的基本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九、第六章:动物的生理与行为动物的感官与运动系统动物的内分泌与神经系统动物的生殖行为与适应性十、第七章:人体生物学人体器官与系统人体的生长与发育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十一、第八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十二、第九章: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与生物影响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三、第十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十四、第十一章:生物伦理与法律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生物实验中的伦理问题生物法律与国际协议十五、第十二章:生物学研究前沿生物科学的最新发现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生物学研究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简介重点:教学目标和适用对象难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二、教学内容重点: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原理难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拓展三、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的应用难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组合四、教学评价重点: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合理设置难点: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五、教学资源重点:教材和网络资源的选择与应用难点: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准备与管理六、第三章:遗传与变异重点: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物质的传递难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的理解七、第四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难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的阐述八、第五章:植物的生理与生长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功能和光合作用难点: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的解释九、第六章:动物的生理与行为重点:动物的感官与运动系统难点:动物的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十、第七章:人体生物学重点:人体器官与系统的作用难点: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的理解十一、第八章:生态学基础重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阐述十二、第九章:环境生物学重点:环境污染与生物影响的关系难点: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的理解十三、第十章:生物技术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和应用难点: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挑战十四、第十一章:生物伦理与法律重点: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生物法律的内容难点:伦理问题和法律规定的实际应用十五、第十二章:生物学研究前沿重点:生物科学的最新发现和技术进展难点:未来生物学研究趋势的预测和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教案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蘑菇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高中生物内容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内容教案模板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2. 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包括新陈代谢、分裂、合成等;3. 能够运用知识解释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2. 细胞的基本功能:新陈代谢、分裂、合成等;3. 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2. 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3. 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引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2. 概念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的作用;3. 实验操作: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微观世界;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讨论探讨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重要性;5. 小结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教学资源:1. 细胞图片或视频;2. 显微镜及玻片等实验器材;3. 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的案例材料。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细胞观察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2. 知识检测:通过单选题、简答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教学延伸:1. 探究细胞分裂的原理;2. 探讨细胞在不同生物体中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教学反思:1. 学生对细胞的概念理解是否深刻;2. 是否能够准确运用细胞相关知识解释生物体中的现象。
(注:以上仅为教案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高中生物生理内容总结教案
高中生物生理内容总结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人体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和功能2.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3. 神经系统和神经传导4. 内分泌系统和激素调节5. 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6. 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7. 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8. 排泄系统和水盐平衡9. 生殖系统和生殖生理10.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学生笔记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3. 实验操作和观察4. 视频播放和多媒体辅助5. 课堂练习和问题解析教学评估:1. 定期考试和作业2. 实验报告和项目展示3. 论文写作和口头报告4. 口头答辩和讨论评价教学资源:1. 课本和参考书籍2.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3.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4. 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料教学安排:1. 第一周: 细胞结构和功能2. 第二周: 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3. 第三周: 神经系统和神经传导4. 第四周: 内分泌系统和激素调节5. 第五周: 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6. 第六周: 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7. 第七周: 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8. 第八周: 排泄系统和水盐平衡9. 第九周: 生殖系统和生殖生理10. 第十周: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生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人体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对生物生理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和研究提供基础。
高中生物教案:介绍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高中生物教案:介绍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介绍欢迎来到高中生物教案的世界!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通过了解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进化的原因和方式,以及生物体内的各种活动。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展开讨论:1.什么是细胞结构?2.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3.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细胞进化和进化理论5.进化的证据6.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7.进化的影响什么是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以上的细胞组成。
细胞结构指的是构成细胞的各种组成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细胞器等。
细胞结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发现了注视器(microscope),有助于观察细胞的微小结构。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研究,逐渐揭示了细胞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细胞结构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由脂质双层组成。
它起到了一个半透性屏障的作用,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核外的全部物质。
它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以及溶质、细胞骨架等。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并且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的生产者,高尔基体是负责合成和分泌的机构等。
细胞器在细胞代谢和生物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结构与细胞的功能紧密相关。
细胞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的差异。
例如,细胞膜的半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线粒体通过产生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运作;细胞核包含了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一个细胞的不同结构之间通过协调和互相配合,使得细胞能够完成各种生物过程,如光合作用、细胞分裂、代谢等。
高中生物病毒基本概念教案
高中生物病毒基本概念教案教学内容:病毒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生命周期;3. 掌握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2. 病毒的复制方式;3. 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
教学难点:1. 病毒的复制过程;2. 病毒治疗和预防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科书《高中生物》;3. 实验装备:显微镜、病毒标本。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病毒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病毒的兴趣,并提出“病毒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二、讲授(25分钟)1. 病毒的基本概念-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自主生长和复制。
- 病毒依靠感染寄主细胞来进行复制。
2.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病毒主要由核酸(DNA或RNA)和外壳蛋白构成。
- 病毒外壳可以保护核酸,并帮助病毒侵入细胞。
3. 病毒的复制方式- 病毒感染细胞后,侵入细胞内,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复制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
- 复制完成后,病毒会破坏细胞,并释放出新病毒颗粒,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4. 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 病毒感染细胞会引起细胞死亡或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症状。
- 一些病毒可以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讨论与实验(15分钟)1. 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讨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实验:老师展示病毒标本,让学生观察病毒的结构和大小。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常见病毒感染疾病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病毒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清晰。
实验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病毒的结构,加深对病毒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病毒感染疾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基本概念总结生物基本概念总结必修一1. 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单元是单糖。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2. 单糖:不能再分解的糖。
包括葡萄糖和果糖、半乳糖。
3. 二糖:由两个单糖组成的糖类。
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4. 多糖:许多葡萄糖分子连在一起形成的糖类。
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元。
5. 葡萄糖:细胞内的主要单糖。
6. 果糖:单糖,在生物上是还原性糖。
7. 蔗糖:可以水解为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
8. 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
9. 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10. 淀粉: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11. 纤维素:结构性多糖,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
12. 糖元: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13.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可以与斐林试剂或本尼迪特在沸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14. 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或本尼迪特在沸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糖类。
15. 脂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少量的N和P。
分为脂肪、类脂和固醇类。
16. 脂肪:生物体储存能量,保存体温的物质。
17. 类脂:主要是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18. 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9.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膜的正常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0. 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21. 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22. 植物蜡:脂质的一种,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23.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24. 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区别由R基决定。
25. 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从外界环境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有八种: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婴儿多一种:组氨酸。
26. 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合成的。
27.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28. 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29. 二肽: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30. 多肽: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31.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32. 蛋白质: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大分子,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3. 核酸:生物大分子。
核酸包括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34. 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
35. 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
36.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37. 细胞质: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和细胞核以为,其余部分都是细胞质。
38. 原生质体:把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全部内容称为原生质体。
39. 细胞膜:又叫质膜,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区分开的界面。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40. 脂双层:即磷脂双分子层。
41. 单位膜:由脂双层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
42. 膜蛋白: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
43. 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
44. 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水分子和选择透过的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其他离子以及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这种特性叫选择透过性。
45. 细胞壁:植物细胞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
细胞壁与细胞的通透性无关。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
46. 细胞溶胶: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为的液体部分,是一种透明、粘稠、流动着的物质。
47. 内质网: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的细胞器,这些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
内质网有两种,一种是粗面内质网,上面有核糖体,一种是光面内质网,上面没有核糖体。
48.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49. 高尔基体: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小泡组成。
是真核细胞中物质的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功能。
50. 溶酶体: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
里面有多种酶,能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的降解,这些酶原来存在于高尔基体中。
51.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两层膜的结构基础都是脂双层。
外膜平整,内膜向内折叠而形成嵴,两层膜之间以及嵴的周围都是液态的基质。
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
线粒体中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
52. 质体:植物细胞和藻类中具有的一类细胞器,分白色体和有色体。
白色体是储存脂质和淀粉的,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
有色体含有色素,最重要的一类有色体是叶绿体。
53. 叶绿体:双层膜结构,内部是液体的基质,浸在基质中的是基粒,基粒是由一个个空腔的类囊体垛叠而成。
54. 液泡:细胞中一种充满水溶液的、由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55. 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
56. 细胞骨架:包围着各种细胞器的,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支架。
57. 微丝:组成细胞骨架的一种纤维蛋白。
由肌动蛋白组成。
58. 微管:细胞骨架的另一种结构组成。
59. 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60. 中心粒:由一组微管排列成的筒状结构。
61. 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部分构成,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62. 核被膜: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
核被膜上有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的通道。
63. 染色质:细胞核中能够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核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
64. 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凝聚后形成的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质。
65. 核仁:细胞核中呈椭圆形或圆形的结构,是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的。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就来源于核仁。
66.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的细胞。
67. 拟核:原核细胞中DNA存在的那个区域就是拟核区或称拟核。
68. 光合膜: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这些膜就是光合膜。
69. ATP:三磷酸腺苷,是一种核苷酸,由一个戊糖、一个含氮碱基(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转化十分迅速。
70. 高能磷酸键:连接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比较不稳定,水解时释放的能量比连接在糖分子上的磷酸键要多,所以称为高能磷酸键。
71. ADP:ATP水解后形成的二磷酸腺苷。
72. 吸能反应: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高。
73.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74. 渗透: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
75.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因为失水而发生的一种现象,原因: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2.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伸缩性不同。
76. 被动转运:物质由浓度高的一侧转移到浓度低的一侧。
77. 主动转运:细胞把离子或分子从低浓度处运到高浓度处的转运。
主动转运需要能量和载体。
78. 胞吞:物质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运送到细胞内侧的过程。
79. 胞吐:物质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运送到细胞外侧的过程。
80. 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少量酶的RNA。
81. 酶活性:表示酶作用的强弱的量。
82. 底物:酶作用的物质。
83. 核酶:少数的特殊的酶是RNA,这类酶称为核酶。
84.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条件85. 影响酶活的因素:PH、温度86.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主要是葡萄糖)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87. 1mol葡萄糖生成38mol ATP88. 糖酵解:一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两个葡萄糖分子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89. 柠檬酸循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的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90. 电子传递链:[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91. 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 CO2+12H2O+能量酶第一阶段糖酵解(细胞质基质):C6H12O6 2 C3 H 4 O 3+4[H]+能量(少)酶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2 C3 H 4 O 3+6H2O 6 CO2+20[H]+能量(少)酶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24[H]+6O2 12H2O+能量(多)92. 无氧呼吸: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
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植物细胞产生乙醇,某些真菌也可以无氧呼吸,如酵母菌无氧呼吸产酒精,乳酸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无氧呼吸酶a、乙醇发酵:C6H12O6 2 C2 H 5 O H+2CO2+能量(少)酶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C6H12O6 2 C3 H 4 O 3+4[H]+能量(少)酶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2 C3 H 4 O 3+4[H] 2 C2 H 5 O H+2CO2+能量(少)酶b、乳酸发酵:C6H12O6 2 C3 H 6 O3+能量(少)酶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C6H12O6 2 C3 H 4 O 3+4[H]+能量(少)酶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2 C3 H 4 O 3+4[H] 2 C3 H 6 O3+能量(少)93.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94. 类囊体:叶绿体中的基粒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就叫做类囊体。
吸收光能的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95. 色素:类囊体薄膜上吸收光能的物质,叶绿体中色素有四种: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96. NADPH:是一种强还原剂,易失电子放能。
为光合作用暗(碳)反应提供能量。
97.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反应。
必需有光才能发生,这个反应中生成氧气。
98. 暗(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需要有光的参与,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碳被固定为糖。
99. 卡尔文循环:碳反应中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
100. 光呼吸: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的一个反应,它也必需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但它吸收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