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编-石印玉--考前复习材料-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骨擦音:是骨折的特征之一。

系由于骨折两断端相互碰撞摩擦所引起,且具有不同的性质的声音或触感,称骨擦音(感)
2、**弹性固定:是关节脱位的特征之一。

骨端位置改变,关节周围未撕裂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在对脱位关节做任何被动运动时,虽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存在弹性阻力,当去除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这种体征变化称为~。

P176
3、颈部扭伤:因各种暴力使颈部过度牵拉或扭转暴力直接打击,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者,称为~。

临床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损伤多见,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P217
4、急性腰扭伤:系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及椎间小关节的急性损伤,多由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

俗称“闪腰、岔气”。

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

P244
5、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P252
6、**“方肩”畸形:当肩关节前脱位时,由于肱骨头内移脱位,三角肌下空虚,肩峰突出,肩部失去正常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故在检查时可见患肩呈“方肩”畸形。

7、**肘后三角:由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突组成。

在肘关节伸直时,此三点成一直线,当肘关节屈曲90°时,则成一等腰三角形。

此三角关系可作为鉴别肘关节脱位和肘部骨折的标志。

8、携带角: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后时,上臂与前臂之间约有5°~15°的外偏角,整复肘部骨折特别是肱骨髁上、肱骨髁间和肱骨外髁等骨折时,应注意恢复此角度。

*外翻携带角,骨折远端向外移位,或骨折断端向内成角严重者(10°~15°),可发生~。

9、*前倾角: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内、外髁中点间连线不在同一冠状面上,股骨颈向前倾斜形成一角度,称为前倾角。

成人正常值12°~15°。

P362
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之间相交成角,该角的存在增加了髋关节活动范围。

其正常值为110°~140°,小于110°为髋内翻,大于140°为髋外翻。

P362
髂坐线(Nelation’s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

P364
10、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远端关节面有两个倾斜角,侧面观桡骨远端背侧面边缘长于掌侧,故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形成掌倾角;正面观桡骨远端外侧茎突较其内侧长1-1.5cm,故关节面向尺侧倾斜20°~25°,形成尺偏角。

11、孟氏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临床以少年儿童多见。

盖氏骨折: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尺桡关节脱位,临床以20 ~ 40岁的成年男子较多见。

12、Colles’骨折: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多见,腕与手形成“餐叉样”畸形。

P333
Smith’骨折: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少见,手腕形成“锅铲状”畸形。

P334
13、**膝关节损伤三联征:内侧副韧带损伤若与十字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同时发生,则称为~。

可作MRI明确诊断、侧方挤压实验阳性、进行手术治疗的指证。

14、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部受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椎动脉、脊髓及交感神经而产生的以颈臂疼痛、麻木或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严重可致瘫痪。

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或颈肩综合症。

15、落枕:颈部一侧肌肉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而引起痉挛,产生颈部的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的一种疾患,又称失枕。

16、*肩周炎: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久则肌肉萎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其病名很多,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的称“漏肩风”、“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而称“冻结肩”;因5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又称“五十肩”;此外,还称“肩凝风”、“肩凝症”等。

一般女多于男,左肩多于右肩。

【多选题】P450
17、*肱骨外上髁炎:以肘外侧疼痛,提物及前臂扭转时疼痛加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疼痛有时向前臂放射。

因网球运动员常见此病,故又称“网球肘”。

本病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骨外上髁骨膜炎”、“肱桡关节外侧滑膜囊炎”。

19、*腰椎管狭窄症指由于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或变形而引起的以长期反复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中医属于“腰痛”。

20、*梨状肌综合征由于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的体表投影,为尾骨尖至髂后上棘作联机,此线中点向股骨大转子顶点作联机,此直线刚好为梨状肌下缘。

21、骨关节病:常称骨性关节炎(OA)P475是一种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炎,以骨关节软骨退变及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为特征,临床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以骨膨大为诊断要点,多因子致病的骨关节疾病。

2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P496又叫化脓性骨髓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其次链球菌,两周后有骨膜反应。

中医属于“附骨疽”。

23、交锁现象:P409当行走或做某一动作时,伤膝突然被卡住交锁,不能屈伸,有酸楚感,若轻柔膝关节并做小范围的屈伸晃动,则多可解除交锁、恢复行走。

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研磨试验阳性)的特性体征之一。

青枝骨折:儿童骨折后一侧皮质未断裂,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折或破裂,骨折处有成角,弯曲畸形,所形成的类似柳枝折断状的骨折征象。

关节畸形——关节脱位后,骨端脱离正常位置,关节骨性标志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破坏了肢体原有轴线,与健侧对比部队承担,因而发生畸形。

关节盂空虚——构成关节的一侧骨端部分,完全脱离了关节盂,造成关节盂空虚,表浅关节比较容易触摸辨别
骨化性肌炎:又称损伤性骨化,骨外伤的一种晚期并发症,由于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此血肿如因损伤严重而较大,与深部肌肉内血肿沟通,或向背破坏组织间隙扩撒,加之处理不当等因素,经机化,骨化后,在关节附近是软组织内可有广泛的骨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多见于肘关节。

*靴状畸形:肘关节脱位,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者间的关系失常。

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直接暴力,外力直接作用,可由跌仆,坠堕,压砸,穿凿,挤压,击杀等引起;间接暴力,包括传达暴力,扭转暴力,杠杆暴力等。

*腕管综合症:指由于某种原因致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是神经受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携带角:前臂完全旋后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外翻的携带角,骨折移位可使此角改变而呈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

*间歇性跛行:是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特征性症状,即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下蹲休息后缓解,若继续行走其症状又出现,骑自行车无妨碍。

中篇损伤
第五章损伤概论
1、骨折移位的基本形式: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短缩(重叠)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背向移位等六种形式。

2、*损伤的诊断要点。

答:(1)病史(2)临床表现:①主要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骨折体征:压痛、畸形、骨擦音(感)、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异常活动;(3)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3、*损伤的并发症。

答:(1)早期并发症:以血管损伤为主。

①休克②感染③内脏损伤④血管损伤⑤缺血性肌肉挛缩⑥脊髓损伤⑦周围神经损伤⑧脂肪栓塞(2)晚期并发症:①坠积性肺炎②褥疮③尿路感染及结石④损伤性骨化⑤创伤性关节炎⑥关节僵硬⑦缺血性骨坏死⑧骨生长畸形(迟发性畸形)⑨关节内游离体
4、在骨性愈合期,有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5、*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与骨性愈合标准。

【掌握】P184
6、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答:(1)局部因素:①骨折段的血液供应②骨折局部的损伤程度③骨折断端的接触④感染⑤治疗方法的影响
⑥功能锻炼(2)全身因素,主要有年龄和健康状况;(3)药物因素
7、*骨折损伤的治疗——骨折损伤的复位
答:(1)解剖复位:恢复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2)功能复位:未达到解剖复位,但不影响功能活动。

对线:旋转矫正,成角<10°或15°;对位:长骨干>1/3,骨骺端>3/4;长度:成人<1cm,儿童<2cm;
第六章颈部扭伤&颈椎骨折脱位
9、*颈椎骨折脱位好发于颈 C5-6 、C1-2 ,易并发脊髓损伤。

10、颈椎骨折脱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答:下颈椎骨折脱位伸展型损伤,亦可见于撞车冲击时的“挥鞭样”损伤。

12、*胸腰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多发生在胸10-12、腰1-2 等部位。

腰间盘突出症在腰4-5 。

13、*胸腰椎骨折脱位,根据损伤机制分类(生物力学分型法)可分为:屈曲暴力、后伸暴力、侧屈暴力、旋转暴力、垂直压缩暴力(可伤及腹主动脉)、剪切暴力损伤等6种类型,其中以屈曲暴力(前屈曲,压缩骨折)最为常见。

根据Denis’三柱理论分类,将脊柱分为前、中、后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2/3;中柱包括椎体及椎间盘的后1/3及后纵韧带;后柱包括脊椎附件及其韧带。

14、*胸腰椎骨折脱位的诊断。

答:(1)受伤史(2)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3)体征(体检+合并症):压痛(以压痛来定位疼痛)、椎旁肌紧张、后凹畸形、棘突间距变化等、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板状腹)、急性尿潴留、脊椎损伤症。

急救和搬运不当,可加重不稳定性骨折的错位。

4)影像学检查:CT
13、*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答:①失血性休克②腹膜后血肿:临床上可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烦躁不安、脉搏细数、出冷汗、低血压、尿少等,以及腹膜后血肿引起的腹膜刺激征,如腹痛、腹胀、第八章上肢损伤
14、*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要点。

答:(1)受伤史:常因间接暴力,多发于20到50岁男性青壮年。

(2)症状:肩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3)体征:患者喜坐位,常以健手扶持患肘的前臂,头倾向患侧以减轻肩部疼痛。

①方肩畸形②患者弹性固定于外展20°-30°位③触诊肩峰下空虚感(关节盂空虚)④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⑤可触及脱位的肱骨头
1肱骨外科颈解剖: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上段坚松质骨交接处﹐因易发生骨折故名外科颈骨折。

好发人群:中年和老年人
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①:用布带绕过腋窝向上提拉助手②:握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拉,纠正缩短移位
15、**肘关节后脱位的发生机制(为什么肘关节更容易发生后脱位?)。

答:肘关节囊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强,前后臂相对薄弱松弛,且尺骨冠突较尺骨鹰嘴小,抵抗尺骨向后移位的能力较差,故肘关节常发生后脱位。

16、**鉴别肘关节后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

答:(1)肘关节后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

①外伤史②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③体征:弹性固定于轻屈位,肘后三角关系紊乱;外观呈“靴形”畸形;肘窝饱满,前后径增宽;前臂变短;肘后鹰嘴突异常突起;肘后上方空虚、凹陷;肘前可触摸到肱骨下端肘后可触及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搭肩试验和直尺试验阳性。

④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脱位及是否合并骨折⑤并发症:骨化性肌炎、骨垢、神经及血管损伤。

(2)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5-10岁的儿童。

①外伤史②症状: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功能受限,甚至张力性水疱③体征:环形压痛、叩击痛、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不改变肘后三角关系;伸直型肘后突起呈“靴形”(容易损伤血管:肱动脉),肘前可扪及突出的骨折近端;屈曲型肘关节屈曲,肘后呈半圆形,可扪及突出的骨折近端。

④X线摄片⑤并发症: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继发缺血性肌挛缩。

⑥治疗:伸直型将肘关节置于屈曲90-110°位固定,一般以90°为宜,时间2-3周;屈曲型置于轻屈30°-45°位固定,两周后改为肘屈曲90°位1-2周。

17、尺桡骨双骨折,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前臂旋转以尺骨为基准。

临床表现(略)
18、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之手法复位:①拔伸牵引②反折托顶③夹挤分骨④回旋捺正⑤分提推按⑥摇摆手法夹板固定体位为屈肘90度,儿童青枝骨折一般3-4周,成人6-8周,恢复尺桡骨干的生理弯曲(旋转弓)。

19、孟氏骨折的病理分型:①伸直型②屈曲型③内收型④特殊型P327诊断和手法复位P328(熟悉)
21、髋关节脱位的分型及其临床特点。

答:(1)髋关节后脱位:患侧臀部膨隆肿胀,大粗隆上移,髋臼前方空虚,可在髂坐线上方扪及股骨头,黏膝试验阳性。

(2)髋关节前脱位:黏膝试验阴性。

(3)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畸形不明显,重者下肢缩短,且伴有大粗隆内移消失。

【{(1)后脱位: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及缩短,黏膝征阳性,压迫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骨折(2)前脱位:患肢疼痛,呈外展、外旋和轻度屈曲,较健肢长,黏膝征阴性,压迫闭孔神经(3)中心性脱位:畸形不明显,重者下肢短缩,伴大粗隆内移消失,肛门指检可扪及脱至盆腔内的股骨头,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4)治疗要点:①后脱位:屈髋拔伸法、回旋法、拔伸足蹬法②前脱位:屈髋拔伸法、回旋法、侧牵复位法③中心性脱位:拔伸推拉法、牵引复位法}】22、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按X线摄片上骨折线倾斜度分为2类:①外展型:X线显示Pauwel’s角<30°,颈干角增大②内收型:骨折处剪力大,关节囊血运破坏大,愈合难,股骨头坏死率高。

◆股骨颈骨折应用解剖学意义,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诊断要点:(1)解剖学意义:股骨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相交成角,称为颈干角。

该角的存在增加了髋关节活动范围。

颈干角的正常值为110°~114°。

颈干角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儿童平均为151°,成年男性为132°,女性为127°。

颈干角小于110°为髋内翻,大于140°为髋外翻。

股骨颈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间的连线所形成的角度,称前倾角或扭转角。

成人前倾角的正常值为12°~15°。

(2)分型:1)按骨折部位分类: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2)按X线片上骨折线倾斜度分类:外展型和内收型3)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Garden分型):I型—不完全骨折,预后较好;II型—完全骨折,骨端无移位,预后尚可;III型—完全骨折,骨折端部分移位,预后差;IV型—骨折完全错位,预后最差。

(3)诊断要点根据受伤史、临床及X线表现可作出诊断。

老年人骨折多为平地跌倒等轻微外伤所致,儿童及青壮年多为强大暴力致伤。

检查时压痛部位以髋关节前方为著,叩击足跟及大粗隆均可加剧骨折局部疼痛。

完全移位型骨折患者,患肢呈现外旋并缩短畸形,髋、膝关节轻度屈曲,或处于轻度内收畸形位,患肢畸形的程度与骨折移位的程度成正比。

从间接叩击痛阳性、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减少及活动时肌肉呈防御性肌紧张等体征考虑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应摄片检查加以证实。

23、股骨干骨折的分类及移位特点,其骨牵引复位的治疗答:股骨干、肱骨干骨折典型移位特点:股骨干骨折典型移位特点:上1/3骨折,其骨折近端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及其他外旋肌肉的牵拉而屈曲,外展,外旋,远端受内收肌群的牵拉而向后,上,内方移位。

中1/3骨折,两断端多有明显的重叠,近折断多向外侧移位,远端易向内侧移位,故两折端多向前,外成角,移位无明显的规律,下1/3骨折,远端受关节囊及腓肠肌牵拉,向后移位而骨折近端内收向前移位。

肱骨干骨折典型移位特点:上1/3骨折(三角肌止点以上)时,近折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的向上牵拉而向上,向内移位,远折段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外移位。

中1/3骨折(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折段因三角肌和喙肱肌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段因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牵拉而向上移位。

肱骨干下1/3骨折,由于间接暴力,常呈斜形、螺旋形骨折。

移位可因暴力方向、前臂和肘关节的位置而异,多成角、内旋移位。

24、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P407 答:①受伤史:多有小腿急骤外展或内收的受伤史。

②症状:膝关节侧副韧带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功能受限③体征:1°当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股骨内上髁;2°当外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腓骨头或股骨外上髁。

侧方挤压实验阳性。

④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取位:应力位片(应置于患膝关节外翻或内翻位)。

⑤治疗:轻者韧带未断裂可手法治疗,整复后患膝固定于轻度屈膝10°-15°位3-4周;完全断裂者,手术治疗。

答:胫、腓骨骨折的原因、骨折类型:
肿痛明显、青紫,局部压痛、纵压痛,功能障碍③骨折特征:小腿部可有畸形,骨擦音,异常活④其它表现(并发症):胫前后动静脉和腓总神经的损伤:检查足背动脉的搏动、足部感觉、踝关节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动。

筋膜间隙综合症:发生皮肤紧张、发亮、发凉、起水泡、肌肉发硬、足背动脉扪不出、肢体颜色发绀或苍白等(5P症状)
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
29、*胫腓骨干骨折可进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答:手术指征:①整复不良,成角畸形以致膝、踝关节面不平行,肢体负重线不正。

②多次整复失败﹐断端嵌有软组织③畸形愈合④骨不愈合者⑤开放性骨折
30、*踝部关节脱位的类型及骨折线特点。

P422
31、脊柱骨折的分类及应用解剖学意义
【分类】屈曲型、过伸型、垂直压缩型、侧屈型、屈曲旋转型、水平剪力型、撕脱型【三柱理论】分为前、中、后柱。

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2/3;中柱包括后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后1/3;后柱包括椎弓、关节突关节、棘突、椎板、黄韧带、脊间韧带、脊上韧带。

【意义】胸腰段脊柱(T10~L2)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因此该处骨折十分常见。

下篇筋骨关节疾病
31、**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要点。

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咳嗽,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力升高时加剧。

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

中央型突出或造成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麻木;二便功能障碍,阳痿或双下肢不全瘫痪。

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痛,腰部活动受限,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或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

X线检查,肌电图检查,CT/MRI(临床诊断意义重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要点:主要症状为缓发性、持续性的下腰和腿痛,间歇性跛行,腰部过伸行动受限。

腰痛在下腰部、骶部,腿痛多为双侧,可左右交替出现,或一轻一重。

酸痛、刺痛或灼痛。

背伸试验阳性。

部分有下肢肌肉痿缩,以胫前肌及拇伸肌最明显。

小腿外侧痛觉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临床三大典型症状:1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2主诉多而体征少3脊柱后伸时症状加重,前屈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影像学检查。

32、颈椎病的临床分型及治疗要点。

答:【临床分型】(1)神经根型(2)脊髓型(3)椎动脉型(4)交感神经型【治疗要点】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牵引、练功等治疗。

*理筋手法
33、骨性关节炎如何治疗?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

由关节软骨和关节组织退变在关节周缘形成新骨(骨剌)的慢性疾病。

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膝痹"范畴。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

治疗:1.疼痛剧烈者。

给予镇痛治疗。

2.休息制动。

3.物理疗法,从而达到镇痛、缓解症状的目的。

4.慢性骨关节病反复发生疼痛,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手术治疗。

骨伤科四大治疗方法
......是:手法、固定、药物、练功。

3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

【考、简答】P461答:①卧床休息:两周②盆骨牵引:负重10-15Kg③推
拿手法④针灸疗法⑤封闭疗法⑥中西药物及功能锻炼。

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急救原则: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骨折治疗3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功能复位的标准: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下肢缩短在2cm以内;③与关节方向不一致移位需纠正;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④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连续步行3分钟;⑤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进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腕关节X线片有明确的骨质疏松或骨侵蚀;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确认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

应与“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结核等作鉴别。

颈干角为110o~140o,平均为127o。

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分类:1。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

完全骨折:1。

横向骨折2。

斜形骨折3。

螺旋形骨折4。

粉碎性骨折5。

嵌插骨折6。

压缩性骨折。

全身表现:1.休克,:达2000以上2.发热.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特征(1)畸形(2)异常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
早期并发症: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征3.重要的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4.重要的周围组织损伤 5.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啬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容积减小而致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所致.
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2.褥疮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感染5.损伤性骨化6.创伤性关节炎7.关节僵硬8.急性骨萎缩.9.缺血性骨坏死10.缺血性肌挛缩.
骨折愈合过程: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板形成塑型期.
切开复位的指征:1.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5.多处骨折,便于护理和治疗.
肱骨干骨折:容易发生桡神经的损伤.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表现:儿童有手着地受伤史,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应想到肱骨髁上骨折.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应特别注意观察前臂肿胀程度,腕部有无桡动脉搏动,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等.
前臂双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称为孟氏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脱们称为盖氏骨折.前臂出出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
切开复位指征:1.手法复位失败.2.受伤时间较短,伤口污染不重工业的开放性骨折3.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4.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5.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或畸形愈合.
桡骨下端骨折:伸直型临床表现和诊断: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现曲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
桡骨下端骨折:屈曲型:临床表现及诊断: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背侧皮下瘀斑,腕部活动受限.检查部有明显压痛.X线拍片可发现曲型移位,近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与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类:1.股骨头下骨折2.经股骨颈骨折3.股骨颈基底骨折
按X线表现分类:1.内收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大于50.2.外展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小于30
股骨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中老年人有摔倒受伤的历史,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应怀疑病人有股骨颈骨折.检查时可发现患肢出现外旋畸形,一般在45—60之间.
手术指症:1.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由于难以用手法复位,牵引复位等到方法使其变成稳定骨折,2.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已严重破坏,头的坏死发生率很高,3.表少年的股骨颈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也应采用手术治疗.4.由于早期误诊,漏诊或治疗方法不当,导致股骨颈陈旧同脾气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
股骨转子间的骨折:1.为单纯转子间骨折。

2.在1型的基础上发生了移位,合并小转子撕脱骨折但股骨矩完整.3.合并小转子骨折,骨折累及股骨矩,有移位,常伴有转子间后部骨折 4.伴有大,小转子粉碎骨折.可出冠状面的暴裂骨5.为反转子间骨折,骨的线由内上斜现下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矩破坏.
骨盆骨折:分类: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2.骶尾骨骨折:临床表现: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2.肢体长度不对称.3.会阴部的瘀斑是耻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4.X线的检查.
并发症:1.腹膜后血肿2.腹腔内脏损伤3.膀胱或后尿道损伤4.直肠损伤.5神经损伤
骨盆骨折诊断步骤:1.监测血压2.建立输血补液途迳,3.视病情情况及早完成X线CT检查,并检查有无其他合并损伤.4.嘱病人排尿,如尿液清澈表示泌尿道无伤,排出血尿者表示有肾或膀胱的损伤.5.诊断性腹腔穿刺.
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获旋转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政治以即可诊断为骨折。

骨折的早期并发症: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症。

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折的三大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手法复位切开复位的指征: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

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开放性骨折分度:一度:皮肤有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二度:皮肤破烈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严重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桡骨下端骨折包括: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骨折)。

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有明显外伤史,通常暴力很大。

有明显的疼痛,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可以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

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大都为挫伤。

X线检查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

腹骨颈骨折的分类按骨折线部位分类:股骨头下骨折,经骨劲基底骨折,股骨劲基底骨折。

安X表现分类:内收骨折,外展骨折。

按移位成都分类:不完全,完全。

股骨劲骨折临床表现及诊断:中老年又摔倒受伤历史,不能站立和行走。

外旋畸形。

肿胀及瘀斑,腹股沟韧带中点下压痛,大转子股骨头叩击痛。

患肢缩短。

在平卧位,由髂前上嵴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

大转子在此线上。

X线检查可明确。

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有严重的外商史。

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

详细询问病史。

注意多发伤。

影像学检查。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用搂抱的搬运方法十分危险,因为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弯曲,正确方法是采用担架,木板甚至门板运送。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①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医生双手交叉称开两髂嵴,此时两骶髂,此时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凑合的更紧贴,而骨折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②肢体长度不对称:用皮尺测量胸骨健突与两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

向上移位的一侧长度较短。

③会阴部淤血斑是特有体征。

④X线检查、骶髂关节CT更清楚。

治疗原则:救治危机生命的出血性休克或内脏损伤,同时固定性骨盆骨折本身。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2.损伤3.遗传因素4.妊娠
分型:1.膨隆型2.突出型3.脱垂游离型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症状:1.腰痛2.坐骨神经痛3.马尾神经受压
颈椎病:病因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2.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
颈椎病临床表现:1.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2.脊髓型颈椎病:颈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病情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头痛或偏头痛,头晕特别在头转动时加重,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收跳加速,心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4.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为主要症状.头痛,视觉障碍,猝倒,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症状: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受压。

体征:腰椎测突,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基骶棘肌痉挛,直退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感觉异常,肌力下降。

神经根型的临床表现:颈肩痛,放射痛,感觉异常,患侧颈部肌痉挛,上肢肌可有萎缩。

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X平片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

脊椎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颈痛不明显,而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成因:骨骼疾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积累性劳损。

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为:闭合性骨折,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可由外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可由古这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外向内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