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幼儿园小班教案《鹅》1【活动目标】1、跟随儿歌韵律协调地念词。
2、仿编儿歌中的动物名称及叫声。
3、初步掌握5以内的数。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重点难点】1、感受儿歌韵律,了解儿歌内容。
2、能根据游戏内容进行想象创编。
【活动准备】大白鹅,小白鹅图片。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白鹅走路的样子。
二、倾听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大白鹅有5只有顽皮的小白鹅崽崽,它们很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念的“儿歌”,帮大白鹅找找小白鹅躲到哪里去了?1、教师示范边念儿歌边用手指谣的方式表现儿歌。
2、引导幼儿一起以手指谣的方式有韵律的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将小白鹅替换为其他的动物及其叫声(如小花狗、汪汪汪;小花猫、喵喵喵)2、逐步将儿歌中的量词”5只”减到“4只、3只、2只、1只,增加游戏趣味性。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2一、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头饰人手一个,塑料地毯围成一个小“池塘”。
三、活动过程:(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
(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4、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幼儿园中班《鹅》教案

幼儿园中班《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鹅的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表达鹅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玩具鹅、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室,适当的座椅,安静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鹅的兴趣。
2. 基本内容:a. 讲解鹅的外形特征,如:白色的羽毛、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巴等。
b. 讲解鹅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边、喜欢吃草、会游泳等。
c. 讲解鹅的用途,如:提供鹅蛋、制作鹅肉美食等。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玩具鹅,加深对鹅的认识。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鹅的看法,鼓励幼儿画出心目五、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3. 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鹅的认识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如画出心目中的鹅),评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和观察,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幼儿去观察真实的鹅,让他们亲身体验鹅的生活习性。
2. 开展一个关于鹅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鹅的模型。
3. 举办一个关于鹅的故事分享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分享鹅的故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进行户外活动和手工制作时。
3.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个别化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在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鹅的学习情况和兴趣。
中班科学《鹅》教案

中班科学《鹅》教案中班科学《鹅》教案(通用6篇)中班科学《鹅》教案篇1活动名称:科学——勇敢的企鹅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激发幼儿热爱、保护它的情感。
活动准备:1、企鹅图片,企鹅造型的毛绒玩具2、关于企鹅的VCD活动过程:一、教师用企鹅玩具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看它是谁?(教师出示企鹅玩具)2、可是小企鹅刚刚告诉我它来这里有些不习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3、引导幼儿说出企鹅的生活习惯。
教师:小企鹅生活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和以前的常识试着说说企鹅的习性。
二、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出来。
(1)小企鹅长得怎么样?(2)它们身上的羽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它们身上的羽毛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4)它的羽毛有什么作用?(5)企鹅有翅膀,但是它会飞吗?为什么?2、教师总结: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羽毛很漂亮、很密集,除了肚皮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黑色的。
教师还没有总结的时候尽量让幼儿先自己去说出,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幼儿自己先进行探索和了解。
三、幼儿观看有关企鹅的VCD,了解企鹅为什么不怕寒冷的原因。
1、教师:你们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去看VCD。
2、鼓励幼儿观看VCD后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企鹅身上有厚厚的脂肪,它的羽毛多而密,这样可以帮助它调节身体的温度,抵挡寒风。
企鹅常常是一群群的生活在一起,如果冷的时候就由一些企鹅把另一些企鹅围起来取暖,然后再交换。
4、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教师:企鹅可爱吗?为什么?如果它的生活环境变了,企鹅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它呢?四、请幼儿模仿小企鹅的动作,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鹅》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故事“鹅大哥出门”,能记住故事的内容,能有表情地复讲故事。
古诗《鹅》教案

古诗《鹅》教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古诗《鹅》教案古诗《鹅》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能正确回答课后的问题,了解鹅几个方面的特点。
3.认识一个新偏旁,绞丝旁。
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图,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词语在诗中的意思,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能正确回答课后的问题,了解鹅几个方面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及其中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简介古诗及本首诗。
1.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一首古诗。
古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国最早的古诗写于三千多年以前。
今天学的这首古诗是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一位叫骆宾王的人,在7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去池边戏水,有人指着池中的鹅让他作诗,他出口作出了这首诗。
因此人们夸赞他是“神童”。
2.古诗是用文言词语写的,和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用词不一样,写法也有一定的规定。
我们今天来学这首古诗,板书:鹅。
(二)看拼音读课文,记住生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卡片,读准音,扫清读文障碍。
qxifxzhb曲项浮掌波3.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
鹅毛红清(三)读懂课文,理解古诗及句中词语的意思。
1.读第1句。
告诉学生前面两行是第1句。
(1)读第1句,注意逗号停顿。
这—行为什么连续写了三个“鹅”字(小作者看到鹅在水中游,非常喜爱它,连续地说出三个“鹅”字来)读出小作者对鹅的喜爱。
(练读)(2)读第二行,说你们看见过鹅叫时的样子吗?鹅叫的时候脖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读读诗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用5个字就写出来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鹅》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鹅》优秀教案《鹅》课文描写大白鹅不仅漂亮,会下蛋,还能勇斗黄鼠狼保护鸡群,是个可爱的小动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鹅》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3.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可爱、勇敢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可爱、勇敢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
师:你养过或见过鹅吗?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板书课题),让我们一道来学习《鹅》。
二、指导课文阅读。
1.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师:阅读过这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师:看来你们都爱上语文课,已经有同学自动阅读过课文了。
现在,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有哪些主要内容?估计:课文里写了一只浑身雪白的鹅,它常常下蛋,还会看家,还能保护鸡。
有一次,它很勇敢地把偷吃鸡的黄鼠狼赶跑了。
2.带着问题默读全文。
师:现在,请大家先翻到第39页,看一看第三道思考题,要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要边读边想!全班学生认真默读,教师行间巡视三、边读议边板书。
1.分段读议。
师:好了!大家默读得挺认真!看谁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生朗读完师:这一段究竟有哪些内容,作者又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的(板书“形象”)?估计:(1开头这一段,写了一家喂了一只鹅,这只鹅周身洁白,还有一双淡黄色的脚,……(边听边板书“洁白”“淡黄”)(2还有鹅的嘴是扁圆的,额头突兀,就是额头还很高很突出的样子。
(边听边板书“扁圆”“突兀”)说得好啊!不但发言积极,而且对“突兀”一词还能说明了意思。
不过,你是怎么弄清“突兀”一词意思的呢?师:对!请同学们注意:今后自己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首先要自己查字典、查词典,如果还弄不明白,就应该向你周围的人求教。
小班古诗《鹅》教案7篇

小班古诗《鹅》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教师总结、学生总结、企业总结、活动总结、党建总结、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teacher summaries, student summaries, enterprise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arty building summari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班古诗《鹅》教案7篇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反思自身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适应性,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置知识和学习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班古诗《鹅》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鹅的教学教案通用7篇

鹅的教学教案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发言、汇报材料、对照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erence material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鹅的教学教案通用7篇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拓展性学习任务,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鹅的教学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绕口令《鹅》教案

绕口令《鹅》教案教案标题:绕口令《鹅》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而流利地朗读绕口令《鹅》。
2. 学生能够理解绕口令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口语表达中。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绕口令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教学准备:1. 绕口令《鹅》的课件或黑板上的绘图。
2. 学生练习绕口令的练习册或工作纸。
3. 录音设备或电脑音频播放器。
4. 学生评价表格。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绕口令的了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绕口令吗?你们能举出一些绕口令的例子吗?2. 展示绕口令《鹅》的课件或黑板上的绘图。
让学生观察图画,猜测绕口令的内容。
讲解(10分钟):1. 逐句解释绕口令《鹅》的意思,确保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
2. 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重点指出绕口令中的重音和连读。
练习(15分钟):1. 播放绕口令《鹅》的录音或由教师示范朗读。
让学生跟读多次,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练习朗读绕口令。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之间轮流听取并提供反馈。
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绕口令《鹅》。
可以选择几个学生来进行现场表演,或者录制视频让全班观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绕口令来练习口语表达,并鼓励他们将自己创作的绕口令分享给同学。
评价(5分钟):1. 使用学生评价表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自己的朗读表现。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他有趣的绕口令,并在课堂上分享。
2. 邀请学生编写自己的绕口令,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绕口令时要确保学生对每个词语的含义有清晰的理解。
2. 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及时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并提醒他们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生表演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鹅》教案

《鹅》教学设计平模小学:张建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中较难读的生字和词语;理解和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应用想象、对比、抓重点词语的方法了解白鹅的特点,并能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所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体验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的高傲特点。
难点:从那些贬义词中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孩子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请打一种动物。
(白鹅)2、我们还读过一些关于“鹅”的诗文,你能背一首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我国著名漫画大师、艺术教育家,美育教育的先驱者——丰子恺先生也在1946年夏天写了一篇《白鹅》,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请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对这只白鹅有什么印象?2、丰子恺先生也有一句评价的话,你找出来了吗?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识“高傲”1、(出示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抽生回答,评价朗读。
你认为这句话概括了白鹅的什么特点?“高傲”是什么意思?作者是看到哪些后才想出来的?“高傲”这个词你能够换成哪些词?请换进去读一读。
2、鹅的高傲,除了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它的哪些方面?请读一下这段话。
一个“更表现”,说明课文主要写的是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
3、请快速地读课文,找出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四、学习课文3、4自然段,再识“高傲”1、出示两句话:⑴鹅的叫声很高傲。
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的高傲写具体的?分小组自由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体会体会。
2、填空:⑴厉声__呵斥__、厉声___叫嚣___ 、__引吭___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请大家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
《鹅》-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鹅课程概述本节课程是针对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中的《鹅》教材所设计的教案。
通过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鹅》这首歌曲的基本情境,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鹅》这首歌曲的基础情境;2.能够模仿老师的节奏并慢慢熟练,并理解《鹅》的节奏感;3.学会通过歌曲表达情感,喜爱动物;4.能够简单用语言表达《鹅》的情境;5.熟练掌握《鹅》的歌词和口型。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鹅》的基础情境和生活场景;2.能够模仿老师的节奏,掌握歌曲的节奏感;3.能够自如地演唱《鹅》的歌词。
教学步骤步骤一:创设情境并导入歌曲1.老师询问学生: “你们喜欢哪些动物呢?”2.学生回答并简单阐述一下自己喜欢这个动物的原因。
3.老师呈现让学生听歌曲《鹅》。
4.在听歌曲之前,简单向学生解释《鹅》歌曲的基本情境。
5.播放歌曲,引导学生闭目聆听,感受歌曲的情感色彩和节奏感。
步骤二:学习歌词和口型1.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口型。
2.老师不断重复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慢慢熟悉《鹅》的音调和节奏感。
3.通过口型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并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步骤三:合唱输出1.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合唱《鹅》这首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和动作。
2.在整个合唱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帮助学生纠正口型、掌握节奏感,并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提醒学生注意用语言简单描述《鹅》的基本情境。
课堂总结本次课程主要围绕《鹅》这首歌曲展开。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歌曲,学习歌词和口型,然后合唱输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鹅》基本情境和生活场景,并且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这样的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鹅》幼儿园中班教案

Make yourself happy every day, happiness is given to yourself.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鹅》幼儿园中班教案《鹅》幼儿园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
2、了解企鹅简单的生活习性,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
3、丰富词汇:脂肪、潜水、软体动物。
活动准备:1、VCD盘、VCD机、电视、录音机、录音带各一个。
2、鹅分体图片一套、企鹅模型一个、背景图一张。
3、儿每人一套拼图(6—8块)。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特征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性。
2、难点:幼儿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幼儿观看录像,引入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放VCD 盘,幼儿观看录像。
2、教师提问:它是谁?(企鹅)它长的什么样?小结:企鹅有尖尖的嘴巴、白白的肚皮、黑黑的背、两只翅膀、两条腿、一双眼睛、一个短短的尾巴。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企鹅分体图片。
二、基本部分1、它的翅膀像三角形,尖尖的样子,像鱼(鲸)的鳍一样。
它的翅膀可以滑雪、可以游泳、可以飞(教师提示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海鸟)、翅膀可以在企鹅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教师提示:在水中不露头地向前行叫潜水。
)2、它的脚像什么?像鸭子的蹼,可以用来游泳(幼儿也可以讲述别的有蹼动物)。
3、企鹅喜欢吃什么?企鹅喜欢吃鱼、虾、软体动物(教师提示:软体动物身体中没有骨头很软,像贝壳、河蚌)教师出示图片一张,加深幼儿印象。
4、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很冷很冷的、有冰、有雪的南极,在幼儿讲述同时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加深印象。
5、企鹅为什么不怕冷?通过幼儿想象的出它皮很厚、脂肪很多(教师提示:脂肪是皮肉内一种油质的东西,它储存热能,发出热量)帮助企鹅保持体温。
教师出示企鹅模型让幼儿感知。
幼儿继续观看VCD的出企鹅不怕冷的正确答案:脂肪厚、群聚在一起防寒。
幼儿园中班教案《鹅》

幼儿园中班教案《鹅》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鹅,包括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节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鹅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2.器材:幼儿画板、彩色笔、贴纸等。
3.实物:鹅羽毛、鹅蛋等。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鹅
•展示鹅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鹅的外貌特征。
•介绍鹅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在水中游泳和吃草。
2. 制作鹅的画板
•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板上画出鹅的形象。
•指导幼儿选取合适颜色,增强对鹅的认知。
3. 探究鹅的蛋
•展示鹅蛋给幼儿观察,让他们感受蛋壳的硬度和形状。
•引导幼儿思考鹅蛋孵化的过程,激发对动物生命的探究兴趣。
四、教学活动
1.小组合作画鹅:让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型鹅的画作。
2.观察游戏:设置小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鹅的不同之处。
3.鹅蛋孵化:模拟鹅蛋孵化的情景,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奇妙。
五、教学评估
1.观察幼儿对鹅的描述和画作,了解其对鹅的认知程度。
2.检查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课后延伸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野生鹅的生活,增强亲子互动和户外探索的乐趣。
2.播放有关鹅的动画片或故事,加深对鹅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幼儿在了解和认识鹅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动物保护意识,还培养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未来教学中,应加强对生命科学教育内容的融入,帮助幼儿在探索自然生态中感受成长与启迪。
古诗《鹅》教案模板

古诗《鹅》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鹅》。
(2)理解古诗《鹅》的内容,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鹅》。
2.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诗意。
3. 模仿创作古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学习古诗的辅助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鹅》,提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诗中描绘了鹅的哪些特点?”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等,解释其意义。
(3)讨论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其生动形象。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 背诵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背诵古诗,要求正确、流利。
(2)鼓励学生自由背诵,互相交流。
5. 模仿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古诗《鹅》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关于其他动物的诗歌。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学习。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鹅》的重要性和美感。
(2)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鹅》-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鹅教学目标1.了解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学习唱《鹅》,理解歌曲内容和传达情感。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2.音乐播放器;3.课件:包含《鹅》歌曲、歌词和简单的鹅的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鹅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叫做鹅的动物,让学生谈一谈鹅是什么样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哪些地方等等。
2.老师播放一段鹅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鹅的行为和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鹅这种动物。
正式学习1.老师播放《鹅》这首歌曲,并让学生跟随歌曲节奏拍打双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准备接下来的学习。
2.老师逐句地教唱《鹅》这首歌曲,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和表达情感,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
3.老师让学生对最后一句歌词“高高地飞呀飞”的歌词进行感性理解,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能够传达出歌曲中“飞”的欢愉感觉和自由舒畅的情感。
巩固练习1.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让学生用整洁的声音唱出歌曲,同时每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唱得更好。
2.老师把词语混淆,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对于歌曲的理解度。
总结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鹅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进一步扩大对大自然的认识范围;2.学生理解了歌曲《鹅》中表达的情感,并能够正确地唱出这首歌曲;3.整个课程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其学习热情。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关于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教学,通过学习《鹅》这首歌曲,让学生与鹅这种动物更加亲密地接触,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愉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大班艺术活动美术欣赏:《鹅》教案

一、活动目标1. 了解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准备若干幅不同风格的鹅的美术作品,视频资料《鹅的生活》。
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 鹅的图片、图书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展示一幅鹅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外形特征,如体形、羽毛、嘴巴等。
2. 欣赏鹅的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鹅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3. 观察鹅的生活:播放视频资料《鹅的的生活》,让幼儿了解鹅的生活习性,如游泳、觅食等。
4. 讨论:引导幼儿结合观察到的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讨论如何创作一幅关于鹅的美术作品。
5. 创作: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按照讨论的结果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总结1.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 教师点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总结活动: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幼儿的美术作品。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有关鹅的其他艺术活动,如歌曲、舞蹈等。
六、教学内容1. 欣赏鹅的不同品种:引入不同品种的鹅的图片和图书,让幼儿了解鹅的多样性。
2. 创作技巧:教授幼儿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鹅的特征。
七、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不同品种的鹅的图片和图书,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外形特征。
2. 欣赏鹅的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不同品种的鹅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3. 创作技巧:教授幼儿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鹅的特征,如用曲线表现羽毛,用三角形表现嘴巴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课题:《鹅》年级:幼儿园小班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鹅的认识,了解鹅的特点和习性。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儿童图书《小鹅安娜》或其他相关绘本。
2.教具:玩具鹅、鹅羽毛、贴纸、卡纸、彩色笔。
3.其他:幼儿园周边有鹅的地方(如动物园、农场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动物,如猫、狗等。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非常特别的动物,它是什么动物呢?2.学习(20分钟)教师出示玩具鹅和鹅羽毛,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是鹅。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鹅的特点,如长颈、尖尖的嘴、脚上有蹼等。
教师通过图片或绘本向幼儿介绍鹅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水域中,喜欢游泳。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鹅。
3.活动(30分钟)a.鹅的贴纸画:教师发放卡纸、彩色笔和鹅的贴纸,让幼儿画出一只漂亮的鹅,并贴上鹅的贴纸。
b.鹅的舞蹈:教师播放歌曲《小鹅舞蹈》,示范给幼儿看,并邀请幼儿一起跳舞。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节奏,引导幼儿做出鹅的动作,如扇动翅膀、摇动脖子等。
4.固化(20分钟)a.鹅的手工制作:教师发放纸板、鹅的贴纸和彩色笔,让幼儿按照示范用彩色笔在纸板上画出一只鹅,然后贴上鹅的贴纸,最后用彩色笔为鹅画上嘴和眼睛。
b.鹅的谜语:教师说一些鹅的谜语,让幼儿猜一猜。
如:“头上是绿帽子,脚下长两个”,答案是鹅。
5.总结(10分钟)教师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告诉幼儿们鹅是受到保护的动物,我们要爱护鹅。
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通过提问或小游戏检测幼儿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到鹅的特点和习性。
教师通过观察活动、手工制作和舞蹈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鹅的兴趣,并培养其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重点强调保护动物的意识,引导幼儿爱护鹅,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托班教案鹅

托班教案鹅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鹅的生活环境和食物。
3.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鹅的外貌和行为,让幼儿了解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语言交流法: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共同探究鹅的生活环境和食物,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一幅描绘鹅的图片,让幼儿说出鹅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环节(1)观察鹅的外貌和行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鹅的外貌和行为,让幼儿了解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讨论鹅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鹅的生活环境和食物,让幼儿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鹅的生活环境和食物。
(3)了解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幼儿了解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鹅的喜爱和认识。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内容,总结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表现,了解幼儿对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能够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小班语言教案鹅

小班语言教案鹅教案标题:小班语言教案-鹅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鹅的外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鹅的基本认知和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描述鹅外貌特征的词汇。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 通过绘画、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 鹅的图片或卡片。
2. 绘画纸、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鹅的相关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鹅的图片或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鹅是什么动物吗?它长什么样子?主体活动:1. 通过观察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描述鹅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描述词汇,如大、白、长脖子等,帮助幼儿进行表达。
2. 给幼儿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让他们尝试画一只鹅。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鹅的轮廓图供幼儿参考。
3.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表扬。
拓展活动:1. 读一本关于鹅的故事书,让幼儿更深入了解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利用角色扮演或手偶剧等方式,让幼儿模仿鹅的动作和叫声,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3. 制作一个鹅的拼图游戏,让幼儿通过拼图来复习和巩固对鹅的认知。
结束活动: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关于鹅的知识,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总结。
2. 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并带回家中的鹅绘画作品。
教学延伸:1. 在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带领幼儿观察真实的鹅,并与课堂学习进行对比。
2.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探索鹅的知识,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更多关于鹅的作品。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鹅的外貌特征。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案设计和教学能力。
鹅幼儿园教案

鹅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学习鹅的基本形态,并能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3.初步了解“天鹅湖”、“丑小鸭”等鹅类相关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认识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学习鹅的基本形态,并能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三、教学难点1.学习鹅的基本形态,并能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学准备1.彩色图片或实物鹅造型图案。
2.鹅的简单介绍的PPT。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利用爱心互动氛围营造、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鸟类:“小朋友,你们每天在家里或者幼儿园里,是否有看到过一种很可爱的白色鸟类呢?他小小的头,大大的身体,还有长长的脖子,它就是……”引起幼儿猜测、讨论,出示鹅群彩照,带领幼儿认真观察,尽可能地让幼儿亲近生活。
第二步、了解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教师通过介绍、图片PPT或者真实动物和幼儿进行鹅的生活习性的讨论或互动性游戏:绘声绘色、生动有趣地介绍鹅生活常识,如“鹅群中,雌性的头部通常比较小、身体比较瘦小,而雄性则相反”、“鹅会‘伊’字形排列飞翔,以减轻前面鹅成员所受阻力”。
第三步、认识鹅的形态特征教师介绍鹅的形态特征,并带领幼儿进行形态特征的学习和感性认识:观察鹅的表情、头部、身体、翅膀等部位特征。
并指导幼儿用简单精炼、准确的语言进行自由表述和描述。
第四步、了解相关文学作品教师告诉幼儿大家都在欣赏世界著名的鹅类文学巨著《天鹅湖》、童话故事《丑小鸭》以及其他有关的文学作品,带领幼儿欣赏一些与鹅相关的音乐、舞蹈、诗歌等文艺作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吸纳。
第五步、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鹅类知识的小结归纳,让幼儿学有所得,获得知识。
六、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思维启示,鼓励幼儿提出疑问和思考问题,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方式以互动体验、游戏教学等活泼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发现,注重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启发。
八、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学习状态和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教学设计
平模小学:张建华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中较难读的生字和词语;理解和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应用想象、对比、抓重点词语的方法了解白鹅的特点,并能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所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并体验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的高傲特点。
难点:从那些贬义词中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孩子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请打一种动物。
(白鹅)
2、我们还读过一些关于“鹅”的诗文,你能背一首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3、我国著名漫画大师、艺术教育家,美育教育的先驱者——丰
子恺先生也在1946年夏天写了一篇《白鹅》,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请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对这只白鹅有什么印象?
2、丰子恺先生也有一句评价的话,你找出来了吗?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识“高傲”
1、(出示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抽生回答,评价朗读。
你认为这句话概括了白鹅的什么特点?
“高傲”是什么意思?作者是看到哪些后才想出来的?
“高傲”这个词你能够换成哪些词?请换进去读一读。
2、鹅的高傲,除了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它的哪些方面?
请读一下这段话。
一个“更表现”,说明课文主要写的是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
3、请快速地读课文,找出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3、4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
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的高傲写具体的?分小组自由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体会体会。
2、填空:
⑴厉声__呵斥__、厉声___叫嚣___ 、__引吭___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请大家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
听老师读,请大家把这段话变成一部动画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朗读,学生尽情地想象)——互动交流。
一只随时可能被当作下酒菜的白鹅却如此的忠诚——读(出示句子: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一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鹅却如此勇敢——读(出示句子:凡有生客进来……狂吠)
如果鹅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大喉咙大吼道:。
这时的白鹅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⑵鹅的步调__从容__,__大模大样___的,颇像__京剧里的净角__出场。
你知道什么是“净角”吗?鹅这个净角是以什么步调出场?显得……的?还可以显得……?
这时的白鹅又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在这句话中,你们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白鹅
步态的高傲?
一只横行霸道的白鹅——读这句话;一只不可理喻的白鹅——读这句话。
3、回顾小结
既然是写白鹅,可课文为什么还要写狗和鸭子呢?
通过对比,我们更能读好这一句话(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齐读课文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鹅叫声和步态的高傲,接下来学习鹅吃相的高傲。
二、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请自由读课文5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研究这个问题: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有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比较这两句话(相同的地方):
A、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B、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相同:这两句话都是写鹅的吃法。
它们是不是重复了?能删掉一句吗?你认为删掉哪一句好?为什么?
我也支持你这个观点。
不过课文两句话都保留了下来总是有原因
的,请比较这两句话的不同之处。
不同:前一句重在写鹅吃饭的先后顺序,写得简略;后一句举例写鹅吃饭的过程,写得详细。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通过充分的具体的描述,突出了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要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这里,我也在网上收集了一张图片,你们觉得怎样?
2、品读6、7自然段中让你喜欢的句子。
⑴有人“侍候”的句子。
什么叫“堂倌”?谁像堂倌?
这里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降低人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⑵狗“窥伺”“扬长而去”的句子。
什么叫“窥伺”?窥伺时必须……?什么叫“扬长而去”?
这就与狗在“窥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
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
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这时的白鹅更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返顾全文,体会情感
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
鹅在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高傲
的人。
它们都能体现出鹅的可爱。
(
全文通过写鹅的“高傲”来表现鹅的“可爱”,实际透露的是作者对鹅有一种深深的什么感情?
所以,我们更应该读好这一句话(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四、齐读课文5——7自然段。
五、小练笔
以“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为题,先补充题目,再仿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姿态
叫声
白鹅高傲步态可爱喜爱
吃相
《白公鹅》教学设计
平模小学:张建华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 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3.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白公鹅
二、新课学习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学生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板书
()的白鹅()的大白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