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优秀word范文 (1页)
比喻与通感
![比喻与通感](https://img.taocdn.com/s3/m/5776e36d1ed9ad51f01df249.png)
比喻
与通感
比喻句:
1、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2、母亲啊!你(本体)是(比喻词)荷叶(喻体),我(本体)是(比喻词)红莲(喻体)。
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4、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本体),是(比喻词)红蝴蝶(喻体),是(比喻词)绿鹦鹉(喻体),还是(比喻词)蓝孔雀(喻体)?
通感:
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的彼此沟通。
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就是感觉转移的条件。
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比喻与通感的区别: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深奥的说得通俗。
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较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通感句欣赏:
1、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
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鲁彦《听潮》)。
比喻句分类举例说明
![比喻句分类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835e1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8.png)
比喻句分类举例说明
比喻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分类和例子:
1、明喻和暗喻:
明喻:直接使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同”等来连接本体和喻体。
例如:“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
暗喻:不使用比喻词,而是直接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例如:“她是盛开的花朵。
”
2、直喻和曲喻:
直喻:直接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例如:“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
曲喻:通过曲折的方式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需要一定的思考或解释才能理解。
例如:“他的行为像谜一样让人猜不透。
”
3、整体比喻和部分比喻:
整体比喻:将整体事物比喻为另一整体事物。
例如:“那本书像一座宝藏。
”
部分比喻:将事物的某个部分或特征比喻为另一事物。
例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
4、声像比喻和非声像比喻:
声像比喻:通过声音或声音的相似性来进行比喻。
例如:“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
非声像比喻:通过形态、颜色、气味、感觉等方面的相似性来进行比
喻。
例如:“她的皮肤像丝绸一样光滑。
”
5、浅白比喻和晦涩比喻:
浅白比喻:容易理解,语言简单明了。
例如:“他的心情像晴天一样明媚。
”
晦涩比喻:比较隐晦,不容易理解,通常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或专业知识。
例如:“他的诗歌像谜语一样难以解读。
”。
比喻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以老舍《骆驼祥子》为研究个案
![比喻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以老舍《骆驼祥子》为研究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e9f8f5a8102d277a22fa1.png)
比喻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以老舍《骆驼祥子》为研究个案黄晓红【摘要】比喻分为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两大类.在其内部,各种比喻的喻体对本体的关系不尽相同:在显性联系比喻中,相似型有陈述、解释、修饰三种,相比型和相等型分别是比较、相等关系;在隐性联系比喻中,同现型有并列、承接、解释、修饰等几种,独现型则是替代关系.各种比喻的喻体与本体间关系的疏密也不一致,由密至疏排列为:独现型-同现型-相等型-相比型和相似型.【期刊名称】《北方论丛》【年(卷),期】2009(000)002【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分类;本体;喻体;关系【作者】黄晓红【作者单位】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法国,巴黎,75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the-northern-forum_thesis/0201210868845.html2009 年第 2 期(总第 214 期)姓才论丛 THENORTHERNFORUMNo.2,2009Total No.214比喻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以老舍《骆驼祥子》为研究个案黄晓红 (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法国巴黎 75016) [ 摘要] 比喻分为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两大类。
在其内部,各种比喻的喻体对本体的关系不尽相同:在显性联系比喻中,相似型有陈述、解释、修饰三种,相比型和相等型分别是比较、相等关系;在隐性联系比喻中,同现型有并列、承接、解释、修饰等几种,独现型则是替代关系。
各种比喻的喻体与本体间关系的疏密也不一致,由密至疏排列为:独现型一同现型一相等型一相比型和相似型 j [关键词 ] 分类;本体;喻体;关系中图分类号]H15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 (2009)02 -0056-04 The RelationshipbetweenOntologyandVehicleof Analogy HUNACXiao -hong( Departmentof Chinese, FranceInstituteof OrientalLanguageand Culture,Paris 75016,France) Abstract: Analogyisdivided inLo expliciclinksand impliciclinkscwocategoriffi.In itsintemal, the relationshipshetweenallkinds of vehiclesand ontology areche differerU.In the analogy of explicitlinks, Lhe similartypeinclud~ threekinds:slatements,explanation and nxxlificalion; Lhe sametype and the comparedLype arethe reWionshipofcompariammid equivalent. In Lhe analugv of impliriclinks, Umgx- ian lype includesseverdl kinds: concatenalion, following,explanaticxiand modification.'Ihe cYl)eof duxiantypeis山ealtematiw relaLion-ship.'Ihedenseand sparse of reWionshipbetween ontology arKlvehicle arealsoinconsistent, fnxn denseto sparsr array asfollows: duxiantype- tonUian type-Lhe sametype-comparedtype and the similartype. Keywords:classification;ontology; vehicle; reWionship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学界在它的结构、相似性等方面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但对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却少有论及。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https://img.taocdn.com/s3/m/a73b8d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2.png)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嘿,你知道吗?比喻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能把平淡的事儿变得有趣又好懂。
前几天我去公园散步,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鸭子在游来游去。
那场景可好玩了,鸭子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在水里嬉戏打闹。
你瞧,那只领头的鸭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像班级里的小班长,带着身后的“小伙伴们”到处探险。
它们一会儿把头伸进水里,撅着屁股,那模样像极了在找宝藏的小探险家;一会儿又扑腾着翅膀,溅起一串串水花,仿佛是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新技能,就像小朋友刚学会了骑自行车,迫不及待要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湖边的垂柳呢,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那柳枝就像是姑娘的长发,柔顺又飘逸。
风一吹,柳枝拂过水面,就好像姑娘在轻轻地梳理自己的秀发,那画面可美啦!而湖水呢,平静的时候就像一面大镜子,倒映着天空、垂柳和鸭子们,仿佛一个神奇的世界都被装进了这面镜子里。
要是有小鱼游过,这“镜子”就会泛起层层涟漪,就像镜子上出现了一道道皱纹,有趣极了。
再看看公园里的那些花儿,五颜六色的。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那盛开的花朵就像一张张笑脸,对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微笑。
有的花瓣层层叠叠的,像一个精致的小蛋糕;有的花朵小小的、圆圆的,像一颗颗可爱的珍珠。
我忍不住凑近去闻一闻,那花香扑鼻而来,就像妈妈做的美味蛋糕的香气,让人陶醉。
回到家后,我发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这样的比喻。
比如,爸爸生气的时候,脸涨得通红,就像一个熟透的西红柿,让人忍不住想笑,但又不敢笑出声。
妈妈做的红烧肉,色泽红亮,油光闪闪,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而我呢,开心的时候就像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停不下来;难过的时候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的。
你看,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里,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能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就像这些平凡又有趣的小细节,构成了我们生活中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奇妙。
修辞一比喻
![修辞一比喻](https://img.taocdn.com/s3/m/055a1b88ec3a87c24028c460.png)
比喻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也可以称为“喻衣”)。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像”、“如”等)。
比喻的功能有以下三点: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
3、“比喻”句“A像B”、“C是D”的基本结构能够直接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能够直接透射出使用者的想像力、情感力、感悟力、审美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等。
一、明喻明喻的基本构成方式是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明喻的喻词有:像、好像、就像、真像、犹、犹如、如、就如、有如、真如、恍如、若、有若、恍若、似、恰似、好比、彷佛等。
《围城》中的明喻1、船又过了锡兰和新加坡,不日到西贡,这是法国船一路走来第一个可夸傲的本国殖民地。
船上的法国人像狗望见了家,气势顿长。
举动和声音也高亢好些。
把“法国人”比作“狗”,“法国人”是本体,“像”是比喻词,“狗”是喻体。
2、方鸿渐给鲍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把“自尊心”比作“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3、她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拉拉手,说:“方先生好久不见,今天怎么会来?”把“冷淡的笑容”比作是“阴寒欲雪天的淡日”。
4、晚上近九点钟,方鸿渐在赵辛楣房里讲话,连打哈欠,正要回房去睡,李梅亭打门进来了。
两人想打趣他,但瞧他脸色不正,便问:“怎么欢迎会完得这样早?”梅亭一言不发,向椅子里坐下,鼻子里出气像待开发的火车头。
把“鼻子里出气”比作是“待开发的火车头”。
5、韩太太虽然相貌丑,红头发,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而举止活泼得通了电似的。
包含了两个明喻,本体分别是“雀斑”和“举止活泼”,喻体分别是“面饼上苍蝇下的粪”和“通了电”,喻词分别是“像”和“似的”,生动贴切地描绘出了韩太太令人厌恶而可笑的丑态。
比喻句加本体喻体的句子
![比喻句加本体喻体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9904772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3.png)
比喻句加本体喻体的句子1. 我要20句比喻句要写出本体喻体1.月光似流水一样,从天空中泻下来。
本体(月光)喻体(流水)2.花儿好似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的绽放着笑脸。
本体(花儿)喻体(小姑娘)3.我妈好似一只母老虎,凶的要死。
本体(妈妈)喻体(老虎)4·天上的彩云似一个雪白的绵羊。
本体(云彩)喻体(绵羊)5·天上的彩云似一个大大的棉花糖。
本体(云彩)喻体(棉花糖)6·天上那软绵绵的浮云,好似一匹奔驰的骏马。
本体(浮云)喻体(骏马)7·她的舞姿非常优美,像春天里被微风吹动的杨柳。
本体(舞姿)喻体(杨柳)2. 写五个比喻句,并标出本体.比喻句.喻体1.生活就像强奸,要么反抗要么就去享受;工作就像轮奸,你不行就让别人上;社会就像自慰,所有的都要靠自己的双手解决。
2.生活,就像是一出演不完的戏。
人人都是演员,每时每刻都在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在天地大剧场、人生大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充满酸甜苦辣的人间悲喜剧。
3.生活,就像是一首唱不尽的歌。
喜忧哀乐,是它的永恒主题;友情恋情亲情,是它的永恒内容。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曲调、自己的旋律唱出一首首充满悲欢离合的人生之歌。
4.生活,就像是一张扯不断的网。
你、我、他各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纵横交错地连结在这网中,彼此联系,彼此协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难以割舍。
5.生活,就像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
每个人是作者,也是读者。
人人都在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为这部巨著写出内容广泛、异彩纷呈的篇章,人人也在用自己的认识、思考解读这部深邃幽远,永不读完的巨著。
6.生活,就像是一条连绵不绝的路。
人,既不会永远走平坦笔直的路,也不会始终走坎坷弯曲的路。
无论走何样的路,没有坚定的目标,没有坚实的步伐,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就难以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7.生活,就像是一片茫茫辽阔的海。
人是只船。
在驶向自己人生的理想彼岸时,人既不可陶醉于它的风平浪静、安稳祥和,也不必畏惧于它的狂风巨浪、暗礁险滩,而应当沉着冷静,满怀信心,果敢向前。
认识修辞手法——比喻
![认识修辞手法——比喻](https://img.taocdn.com/s3/m/2392ae7d7c1cfad6185fa700.png)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 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 到一声鸟叫。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父亲指着一棵 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 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我 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
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 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 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 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 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 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 的气味。
——《美丽的小兴安岭》
通过将阳光比喻为利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锐 利与明亮,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阳光的锋芒驱散浓雾, 穿透树林,照射在清晨的草地上,鲜花盛开,一片生机盎 然的景象。
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收集自己喜欢的 比喻句,并摘抄下来,时时诵读。
我是一个很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更喜欢巧克 力在舌间融化的那种感觉,就像被丝绸抚掠一 般。有时又感觉更像细致的棉布,因为棉布更让 人觉得温暖。更有些细密的、让人几乎无法察 觉的小小颗粒,带着谁都无法抗拒的迷人香气,在 口腔里温柔的弥漫开来,就像一个无需言语的奇 迹。
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①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 叶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比喻
②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 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 夏天的炎热。
比喻 暗喻 借喻 借代 区别
![比喻 暗喻 借喻 借代 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1c83957227916888486d765.png)
比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2012-05-23 19:28你好!首先你要明白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
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
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例(1)、(2)为借喻。
比喻_暗喻_借喻_借代_区别
![比喻_暗喻_借喻_借代_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8259c4f581b6bd97e19ea13.png)
比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首先你要明白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
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
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例(1)、(2)为借喻。
例(1)中的“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但有其相似点,比喻形象,新颖美丽富有诗意。
修辞之一比喻ppt课件
![修辞之一比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6b61cf964bcf84b9d57bf8.png)
修辞系列
比喻其构——1、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 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等。
例: 他动也不动,仿如石像。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修辞系列
比喻其构——2、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 「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
鸿渐气得心头火直冒,仿佛会把嘴里香烟衔着的一头 都烧红了。
那句古老得长白胡子、陈腐得发霉的话…… (《围城》钱钟书)
——达智慧之妙
修辞系列
练习之创造篇
?
比喻之美, 不可胜道。 无限可能, 由你创造!
修辞系列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化城致意 2011-5-30
•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 方案】下调整。
(《琵琶行》白居易)
修辞系列
练习之赏析篇
这时叶子和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 的,是渴睡人的眼。
(《荷塘月色》朱自清) ——描难状之景
修辞系列
练习之赏析篇
我的寂寞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修辞系列
比喻其美——若问素香何处,介于有无之间
就其妄,得其真——得意忘形,指月归真 离其形,臻其神——万法归一,齐物通神 略其体,及其用——百无禁忌,物为我用
修辞系列
练习之赏析篇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总结(优秀范文5篇)
![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总结(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9de51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5.png)
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总结常见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
常见的修辞方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的词叫喻词。
例如:我们是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比喻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明喻。
明喻的结构特点是用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一般格式是:甲像乙。
比喻的好处:可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另外,比喻可以用浅显常见的现象对深奥的道理假意说明。
帮助人深入理解。
4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要具体、浅显、贴近、让人一看就明白。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也就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
例如: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好处: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本来不是人的东西人格化,使被描写的事物活跃起来,这就加强了语言的形象力。
3注意:运用拟人的写法必须是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描写的环境气氛。
只有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运用拟人时还应注意比拟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之处,才能把物写的像真正的人一般。
三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
例如:汽车在奔驰,钻机在轰鸣,人群在欢笑。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
比喻句的意义及作用_写作素材
![比喻句的意义及作用_写作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2a81aa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7.png)
比喻句的意义及作用
一、比喻句的意义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
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
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这样就叫比喻。
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
有本体、喻体、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二、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示: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实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三、运用比喻句应该注意: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
应当表现当作者的思想感情。
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比喻:
1、修辞方式,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2、动词比方:如“人们常用园丁比喻教师。
”
如:春雨绵绵,洒落在柳树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地抚弄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咀嚼桑叶……。
喻体代本体
![喻体代本体](https://img.taocdn.com/s3/m/cd97daf10975f46527d3e125.png)
,
等
苏 秦是和 张 仪 并驾 齐驱 的 战 国最大演 说家 之一
他 的 修 辞 技 艺很 高超
,
,
楚 王 顺 从他
,
与
此 有关 力
,
《 战 国策 》 的 例 子 已 表明
, , ,
“
喻 体代 本体
,
”
的 修辞 古 已 有之
, ,
为 了 增 强 这一 观 点 的 说 服
: “
我 们再 看 《 史记 》 中 的 一 例 未去
,
兄尝云 豆 腐是性 命
“
今
“
日 如 何 不吃 ?
”
答日
见 了鱼 肉
,
”
我们 可 以 注
, ,
意
性命
二字
,
,
在
,
豆腐是 我性 命
”
一句 里
,
,
它是 比 喻 的 喻 体
“
常言道
,
“
生 命诚 可 贵 见了鱼 肉
以性 命比豆 腐
在于 强 调豆 腐 的 重要及 自 己 对 它 的 珍 爱 ( 当 然是 谎 )
, `
金 华一 诗 人
,
,
游食 四 方
。
,
实 干渴朱 事本 郎瑛
,
私印 云
芙 蓉山顶
, ,
,
此云 每
。
日飞到府 堂上
’
”
《 七 修类 稿
奇 谑类 》
,
原题
诗 人 无 耻”
“
文 字较繁
。
这个故 事
“
。
写 的 是 一位无 行文 人
”
他 言行不一 的 自喻
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dac4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2.png)
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本体和喻体啊,就像是一对超级有戏的搭档。
本体就像是个低调的小明星,喻体呢,那就是给他打造超级华丽变身的造型师。
你看啊,本体要是“月亮”,喻体可能是“玉盘”。
这月亮就像个羞涩的姑娘,本来在那孤孤单单地挂着,喻体“玉盘”一来,好家伙,瞬间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这就好像一个穿着普通的路人,被时尚大师一番捣鼓,直接走上了巴黎时装周的T台,那感觉,倍儿爽。
再比如说本体是“那个爱唠叨的老爸”,喻体就是“永不停歇的老式收音机”。
老爸的唠叨就像收音机里的广播,一刻不停,从早到晚。
他一开口,那话语就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这喻体就把老爸唠叨的特点给无限放大了,每次老爸开始唠叨,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被老式收音机的大喇叭给包围了,逃都逃不掉。
本体“那个跑得飞快的同学”和喻体“一阵旋风”也是绝配。
他跑起来的时候,那腿就像装了电动小马达,“嗖”的一下就没影了,就跟旋风似的,所到之处,仿佛能把地上的灰尘都卷起来。
感觉他不是在跑步,而是要去拯救世界,速度快得都能赶上火箭发射了。
有时候本体是“我那乱得像猪窝的房间”,喻体就是“被龙卷风席卷过的战场”。
房间里衣服扔得到处都是,书本在地上横七竖八,那场面,简直就是灾难现场。
喻体这么一形容,就好像我的房间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被敌人洗劫一空,然后又被龙卷风再狠狠摧残了一遍,乱到令人绝望。
本体和喻体还像是一场魔术表演。
本体是那个平凡的道具,喻体就是魔术师手中的魔法棒。
魔法棒一挥,道具就有了新的生命。
就像一块普通的石头,在喻体的魔法下可以变成价值连城的宝石,让人惊掉下巴。
要是本体是“我那瘦得像竹竿的朋友”,喻体“风中摇曳的细柳枝”就很合适。
他那小身板,风一吹感觉都能被吹到九霄云外去。
走在路上就像一根会移动的细棍,感觉他要是去参加什么瘦子大赛,肯定能拿冠军,那些减肥的人看到他估计都要羡慕得两眼放光。
不过有时候本体和喻体也像两个调皮的小鬼,互相捉弄。
本体可能想表现得严肃一点,可喻体一来就把它变得超级搞笑。
中小学-认识比喻句 (5)-课件
![中小学-认识比喻句 (5)-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b2c9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1.png)
旨在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 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课件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04
演示型课件
以幻灯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教 学内容,适用于课堂演示和讲
解。
交互型课件
具有交互功能,学生可以通过 操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
游戏型课件
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寓 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答互动环节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
在课件中设置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 题,增加课堂互动性。
即时反馈
设计即时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答案解析
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掌握 知识点。
测验反馈机制构建策略
设计测验题目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合理的测验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
。
仿真型课件
模拟真实环境或实验条件,供 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
制作流程与规范
制作流程
确定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课件结构、收集与制作素材、整合与调试、测试与评 估。
制作规范
确保课件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遵循视觉设计原则,保证课件的清晰 度和美观度;注重交互设计,提高课件的易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还需注意课件 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确保在不同设备和平台上都能正常运行。
02
教学内容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
1 2
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
具体规定学生在教学后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
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和策略。
3
确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形成 。
分析学习者特征
比喻句大全【范本模板】
![比喻句大全【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f115aa12b160b4e777fcf3e.png)
比喻:含义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
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
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这样就叫比喻。
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象”·····等(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一些常用的比喻句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4)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7)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8) 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9)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0) 小姑娘的心灵像棉花一样纯洁。
11)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例谈
![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例谈](https://img.taocdn.com/s3/m/175945c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e.png)
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例谈摘要:比喻这种传统的修辞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使用空间。
其丰富的内容和类型远非其他修辞手法可以比拟。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比喻修辞的类型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技法越来越高超,展示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刻。
本文总结了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多种变式,并通过举例对其进行简要剖析,以达到正确区分、合理使用比喻修辞的目的。
关键词比喻基本类型变式本体喻体相似点当我们需要描写一个事物,或者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常会用与该事物或道理有相似点或共同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比喻。
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效果更出色、思路更清晰、内容更准确。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
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
”这里提到了比喻的手段。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是:“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这里提到了比喻的目的性。
这些说法以及类似的表达,大致上能代表人们对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基础共识。
比喻产生的历史比喻是汉语中主要的传统修辞手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
郭沫若先生的甲骨学著作《卜辞通纂》中有记录:“王固曰乃若偁。
”有人认为这一例即是比喻的原始形态。
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则认为:“这句话也有本体、喻体的内容,‘乃’是本体,‘偁’是喻体,‘若’是比喻词。
”[1]比喻的三要素完备。
此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被长期大量的运用。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东周)“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汉)“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
”(秦观《菩萨蛮》) (北宋)“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贯石云《双调·清江引》) (元)虽说现代比喻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变化多样,但比喻的基本语言结构形式却没有多大变化,例中的“若”“如”“似”等喻词在现代汉语修辞中依旧使用着[2]。
比喻喻体的句子
![比喻喻体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ae06d86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c.png)
比喻喻体的句子1. 连续比喻句随便写,给两个句子,每句五个喻体楼主说的是博喻.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1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虽然你现在只是一页扁舟,然而只要撑起风帆,敢于搏击,你会拥有百舸争流,虽然你现在只是一条小路,然而只要勇往直前,你会踏出光明大道.2假如说生命是一座庄重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假如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那么,信念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假如说生命是一只遨游的海鸟,信念就是那扇动的翅膀;假如说生命是一颗常青树,信念就是那灌溉它的出自心田的清泉;假如说生命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信念就是那晖映它的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2. 一个本体多个喻体的比喻句叫什么1. 一个本体多个喻体的比喻句叫博喻。
2.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3. 博喻有两种方式:⑴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一个方面。
例如:“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听潮》)上例用“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描绘海浪的形态,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是晓雾弥漫,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虚幻迷离的感觉。
⑵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几种状态。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春》)上例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人们不是常说“牛毛细雨”吗;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问:下面的句子,最后一句是比喻句。
对于构成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我们
这里的老师争论不休。
请问应当怎样分析。
环形礁外面,就是浩瀚无涯的大海了。
一排巨浪奔腾而来,撞在珊瑚礁上,溅
起细雨般的浪花。
整个珊瑚岛,就像嵌在一条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子当中。
曹县朱洪庙乡中心小学刘忠彦
答:对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是对什么是本体、什么是
喻体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造成的。
有人认为本体、喻体都是一个词,其实不然,本体、喻体不一定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
确定比喻的本体和喻
体的根据是看句子的表达意图。
例如: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第七册《观潮》)
有人说这个句子是用“白色战马”来比喻钱塘潮的,也就是说,本体是“钱塘潮”,喻体是“白色战马”。
这样分析不符合句子的愿意。
从这个句子所处的
上下文来看,整个自然段是从形状、颜色、气势、声响四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潮的,这一句描写的是钱塘潮向人们涌过来的气势,比喻的本体是“那浪潮越来
越近”的气势,比喻的喻体应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
而来”,只用“白色战马”是表现不出钱塘潮的气势的。
不仅如此,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也不一定是一种静止的事物,也可以是一起运动
着的情景;不一定是在一个单句中,也可以是在一个复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分句中,或在一个句群的几个句子中。
问题所举的例句(句群),比喻存在于
第一和第二两个句子中,并不是只存在于最后一句。
作者运用比喻所要表现的
并不是珊瑚岛像什么,而是珊瑚岛被奔腾而来的巨浪撞击着的情景像什么,所以,第二句是比喻的本体——珊瑚岛被奔腾而来的巨浪撞击着,溅起细雨般的
浪花;第三句是比喻的喻体——(像)珊瑚岛被嵌在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
子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