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系统开发模式
资讯系统发展与安全管理
◙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發展重點
◙大幅度組織程 序改造
◙輔助群體達成 共同任務
◙組織變革 ◙發掘與管理不
同作業之關 鍵知識
◙提升客戶服務 品質
◙供應鏈整合 ◙資源的整合、
資訊科技的技術面 如通訊技術、系統規劃開發、資料庫技術、資料處理、 資料倉儲、及知識管理等。
2019/11/25
黃明祥
4
二、為什麼需要管理資訊系統 資訊系統發展與安全管理
資訊科技與資訊系統的知識是現代管理者必備的能力,不 懂得資訊科技的應用,也就沒辦法發展適合本身企業文化 之資訊系統,也將失去企業之競爭力。
Anthony的定義,將資訊系統支援企業組織分成:高階策略 層次、中階管理控制層次、與基層作業控制層次。
2019/11/25
黃明祥
10
三、什麼是管理資訊系統 資訊系統發展與安全管理
Data: Streams of raw facts representing events
such as business transactions (一串原始數據,代 表一些事件,如企業交易活動)
協調:透過如群組支援軟體(GSS)、電子郵件、電子視訊會議等資訊科技 的幫助,支援工作小組成員間的協調與溝通。
領導:主管將DSS、ES、EIS、SIS等資訊系統做垂直組織階層式整合來 支援決策的制定,以有效地領導整個組織專案的順利進行與便於 管理。
控制:透過TPS、MIS、EIS、ERP等資訊系統獲得豐富的管理資訊,以幫 助管理人員進行組織低階的作業控制、中階的管理控制與高階的策 略控制,並確保成員績效與組織資源的管理控制。
资讯管理系统详细概述
为了提高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需要提供用户培训和技术 支持,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系统功能,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06
资讯管理系统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升级
云计算技术的广泛
应用
云计算技术将为资讯管理系统提 供更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计算 资源,实现数据存储、处理和分 析的云端化。
。
05
资讯管理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集中存储
资讯管理系统能够将分散的信息集中 存储,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使用。
高效检索
系统提供高效的检索功能,用户可以 通过关键词、分类等多种方式快速定
位所需信息。
数据分析与挖掘
系统能够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与挖掘,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背
后的规律和趋势。
资讯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
企业资讯管理
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管理,支持业务 流程和决策制定。
图书馆与档案馆
用于图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检索和借阅 服务。
媒体与出版
用于新闻报道、内容创作和出版发行,提高 内容生产和传播效率。
政府机构
用于政务信息的发布和管理,提高政府服务 效率和透明度。
02
资讯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
根据用户反馈和系统运行情况, 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系 统性能和稳定性。
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
01
通过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系
统资源。
数据加密
02
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护用户隐私
。
安全审计
03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问题
户个性化需求。
《信息系统开发》实验报告
主考教师:成绩:《信息系统开发》实验报告报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准考证号:************考生姓名:******考核地点:河北省************河北省自考“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实验报告姓名: ****** 准考证号: ************ 实验地点: ********** 实验课程: 信息系统开发 实验名称: 信息系统的开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目的:通过实际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来加深对信息系统开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掌握和解决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与测试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设备: 一、 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XP ,PowerBuilder9.0,SQL Anywhere二、 硬件环境:586以上的PC 系列机,内存512M ,硬盘空闲空间大于1G实验内容、步骤、图形与结论(答题不要超过装订线,可另附白纸书写):实验内容——为某企业设计一个设备管理系统问题描述:请为某企业设计一个设备管理系统。
手式管理用的记录表有:① 设备信息表,内容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规格型号、数量、总价值、产地。
② 设备类型表,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设备类型。
功能需求:①设备信息的浏览、添加、删除、保存操作。
②设备类型的浏览、添加、删除、保存操作。
③按设备编号进行查询。
④按设备类型进行设备数量统计。
⑤对于各种数据进行升序和降序的排序操作。
⑥折旧率计算。
市 考核单位(盖章)上机考试要求:1.根据问题描述,设计出设备信息表SBXX和设备类型表SBLX的表结构,并定义它们的主键和外键。
解:根据设备管理系统问题分析描述,并结合系统所要满足的功能需求,借助E-R图等工具设计出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
<1> 根据设备信息表所给出的信息,设计出设备信息表SBXX,表结构如下所示:表1 设备信息表SBXX表2 设备类型表SBLXsblx,并设置其主键和外键。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懂得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开发的组织工作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理解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基本内容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其中核心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系统开发的特点:复杂性、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一把手工程、产品是无形的。
3.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规范发展的原则。
4.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投入超计划、系统性能比预期差、没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导致完全失败。
二、系统开发方法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提出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到系统完全建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
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和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区间、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工具落后、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2.原型法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医疗信息化】医院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模式介绍及实例
医院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模式介绍及实例徐晓辉①王前①苏小刚①①空军总医院计算机中心,100142,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摘要本文讨论了基于原有系统的主要二次开发方法模式,并结合实际,介绍了本院科间会诊系统的开发工作。
从实际临床使用来看,极大提高了科间会诊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二次开发闭环管理科间会诊1 引言伴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信息化系统在支持临床诊疗、辅助决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各职能部门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层出不穷。
一套软件在投入使用多年后,想要满足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是不现实的。
因此,各医院一般都会在深入分析软件功能,熟悉掌握数据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本院的工作流程与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模式,进行适当程度的二次开发[1],从而满足相应的需求,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2 二次开发模式2.1 模式分类二次开发模式主要有4 种模式[2],分别是:语句级、数据结构级、子系统级和系统级。
语句级:最基础、最常用的模式。
指在原系统环境下,利用Powerbuilder 或Toad 等工具,采用SQL 语言的select 语句从原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数据结构级:指通过修改、增加原数据库中表、视图、触发器等,并结合SQL 语句,来实现某种功能或解决某种问题。
子系统级:指利用系统平台的服务器端,直接进行客户端模块或软件的二次开发,具体有三种情况:(1)不对原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进行修改,只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不增加数据库的额外开销。
基于原系统软、硬件平台,不新增表空间,不额外增加的数据库开销,采用C/S 架构,以Powerbuilder 为开发工具,对相关语句及模块进行集成。
(2)修改原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即新增表、表空间、角色、用户授权等;同时也保持相对于原系统的独立性。
(3)设置客户端本地数据库,采用C/S 模式,基于 技术,利用Visual Basic 等开发工具,设置客户端本地数据库,实现符合需求的开发。
系统级:指进行独立的完整的客户端、服务器端系统的开发,具体有三种情况:(1)通过中间件与原数据库进行通信,依托该数据库,对数据结构进行修改。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概述(开发中涉及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特点及原则1.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指根据企业和部门管理的战略目标、内容、规模、性质能具体情况,建立起一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软硬件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开发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须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选择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建立信息系统;同时在具体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从系统整体出发,运用结构化、系统化的方法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1)系统开发的技术复杂。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各类管理决策方法都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借以实现各种功能的手段。
(2)系统开发的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特征,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量大面广、形式多样、来源复杂。
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要支持各级多部门的管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非一般技术工程所能比拟。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样品就是产品,在实际运行前无法进行现场试验,系统开发中的问题只有投入运行后才能充分暴露。
加之系统开发周期长,容易找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3)系统开发的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简单劳动所占比例极小,这也是一般技术工程所不能相比的。
与此同时,管理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是无形的间接效益,不想一般技术工程取得的效益那样直接和容易计算。
(4)系统开发的环境复杂多变。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者必须十分重视、深刻理解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考虑到管理体制、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手段,考虑到人的习惯、心理状态以及现行的制度、惯例和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
(5)信息系统开发必须与管理变革相结合。
首先需要用户和开发者很好地结合,开发单位的领导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可以对业务起到促进和改进的作用。
开发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管理实践,深入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实际步骤,才能恰当地估计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与限度。
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五种常见开发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把系统的建立瞧作就是一种生命物种的成长过程。
由6个开发阶段组成:系统定义->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编写代码-> 安装调试-> 系统维护优点:这种开发方法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存周期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
前一个阶段的结束标准就就是后—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度。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管理与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工作。
这就使得软件开发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会明显地提高。
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
同时把文档资料作为每个阶段的产品之一,而且加以标准化,作为每个阶段结束的重要标准。
它保证了在系统开发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
文档资料就是通讯的工具,它清楚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或做了什么,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基础。
文档资料也起着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或与上一阶段的文档不相衔接则一定在工作上有不完整的地方。
文档资料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与用户交流,检查错误,用户评价。
文档资料也就是系统维护的依据,通过每一阶段生成的文档资料,使得开发人员与用户易于使用维护。
不足:这种开发方法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阶段回溯不可避免,延长系统开发的时间。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并没有解决软件开发研制时间过长的严重危机,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相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很容易使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变得陈旧,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将导致系统运行时间变短。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介绍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系统开发和运维的概念、意义以及涉及的各个方面。
什么是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信息系统开发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和软件工具来设计、开发和实现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在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来设计系统的结构、界面和功能模块,并编写相应的代码来实现这些功能。
信息系统运维是指在一个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和运行后,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这包括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监控系统性能、管理系统资源、及时处理故障和漏洞等。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是联系紧密的两个环节。
开发阶段的质量和决策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运维工作。
而运维工作则需要依赖于开发阶段的设计和代码。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的意义信息系统开发和运维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意义如下所示: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自动化处理重复性和繁琐的任务,使得员工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
例如,一个生产线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采集数据,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决策过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例如,一个销售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市场趋势,并根据数据提供的结果进行销售策略的调整。
加强数据安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可以加强数据的安全性。
在现代社会,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开发和运维安全性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和恶意攻击。
例如,一个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对网络进行监控和防御,保护企业的数据和信息安全。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可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通过开发一个便捷易用、功能齐全的客户服务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简述信息系统开发原则
简述信息系统开发原则摘要:1.信息系统开发原则概述2.实用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可维护性原则5.高效性原则6.安全性原则7.适应性原则8.总结正文:【1】信息系统开发原则概述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实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实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高效性、安全性、适应性等。
【2】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首要原则。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实用的功能和服务。
此外,要注重用户体验,确保系统易于操作和理解。
【3】可靠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采用成熟的技术、可靠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严格的测试流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可维护性原则可维护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升级性。
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的技术架构以及良好的文档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要求我们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通过合理的数据结构、算法优化、资源调配等手段,实现高效的信息处理。
【6】安全性原则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非法访问、篡改和攻击。
通过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7】适应性原则信息系统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系统的灵活性,便于调整和升级。
通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口等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适应性。
【8】总结遵循信息系统开发原则,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降低开发风险。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瀑布模型)
系统生命周期法➢它是一种结构化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单有效,是其它开发方法的基础。
➢系统生命周期是指一个软件系统从目标提出到系统设计、实现、应用直到最终完成系统使命的全过程。
其基本思想是各阶段任务相对独立,具有明确完成标志。
➢通常生命周期包括八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测试运行、运行维护。
为使各时期的任务更明确,以上阶段归类为三个时期,即系统定义期、系统开发期和系统维护期。
系统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1.定义期“分析重于设计,设计重于编码”,因为差错产生的越早,后面纠正差错所花的成本越高。
(1)问题定义:确定问题的性质、目标,力求使系统开发人员、用户以及使用系统的单位负责人对问题性质、系统目标与规模达成一致的看法。
(2)可行性研究: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条件,分析系统开发必须具备的资源和条件,并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需要从目标方案的可行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以及社会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具体的系统方案。
(3)需求分析:该阶段是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
实事求是地全面调查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影响整个系统开发工作的成败,形成系统分析报告,并从总体上给出系统的设想和逻辑方案,其中包括:●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工作方式;●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与系统开发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
2. 开发期该阶段实现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具体应用程序的开发。
需要系统设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量工作,同时,用户必须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
(1)系统设计:也称为概要设计或一般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即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设备选型、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系统子系统的划分、制定测试计划等。
该阶段需要在多种技术方案中选择最优设计,即能以简单而有效率的方式,在特定的技术、组织、财务和时间限制条件下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制度一、引言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开发需要遵循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交付。
本文将就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二、管理目标1. 确定项目目标: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初,要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和需求,确保开发团队对项目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 确定时间和资源:合理规划开发时间和资源,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3. 确定质量目标:明确系统开发的质量要求,包括性能、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测试计划。
三、组织架构1. 项目管理组织:设立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组织,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2. 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求,组建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项目开发团队,确保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四、流程管理1. 需求分析:充分了解用户需求,详细分析需求,制定相应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以确保开发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 设计和开发: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和编码规范。
3. 测试和验证: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防止潜在的问题和漏洞。
4. 上线和运维:在测试通过后,将系统上线,并建立相应的运维机制,及时修复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
五、质量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机制,监督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得到落实。
2. 问题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反馈和跟踪机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风险管理:评估项目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防范和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六、成本控制1. 初期预算:在项目启动之初,根据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项目的初期预算,对开发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2. 成本核算:按照项目预算和实际开支情况,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查明差异和挖掘成本节约的潜力。
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矩阵式结构的出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飞跃。
当环境一方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个产品线能快速做出变化时,就需要矩阵式结构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职能式结构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而事业部式结构强调横向的信息流动,矩阵式就是将这两种信息流动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双重管理的结构建立和维持起来都很困难,因为有权力的一方常常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比较成熟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带有项目/产品小组性质的职能型组织。
职能部门照常行使着管理职能,但公司的业务活动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
项目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他向职能经理索要适合的人力资源,在项目期间,这些员工归项目经理管理。
而职能经理的责任是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与前两种结构不同,矩阵式结构很少能从组织结构图中判断出来,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管理行为加以判断。
而企业是否应该实行矩阵式管理,应该依据下面三个条件加以判断:条件一:产品线之间存在着共享希缺资源的压力。
该组织通常是中等规模,拥有中等数量的产品线。
在不同产品共同灵活地使用人员和设备方面,组织有很大压力。
比如,组织并不足够大,不能为每条产品线安排足够的工程师,于是工程师以兼职项目服务的形式被指派承担产品服务。
条件二: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
例如对技术质量和产品快速更新的要求。
这种双重压力意味着在组织的职能和产品之间需要一种权力的平衡。
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就需要一种双重职权的结构。
条件三: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
频繁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协调与信息处理。
根据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结构。
例如中型规模的咨询公司,这样的公司规模在几十人至上百人,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业务专业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团队,例如财务咨询,生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小组。
由于咨询顾问的成本较高,优秀的咨询顾问资源相对稀缺,而咨询公司没有统一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设计,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无法通过流水线作业完成。
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矩阵式结构的出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飞跃。
当环境一方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个产品线能快速做出变化时,就需要矩阵式结构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职能式结构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而事业部式结构强调横向的信息流动,矩阵式就是将这两种信息流动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双重管理的结构建立和维持起来都很困难,因为有权力的一方常常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比较成熟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带有项目/产品小组性质的职能型组织。
职能部门照常行使着管理职能,但公司的业务活动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
项目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他向职能经理索要适合的人力资源,在项目期间,这些员工归项目经理管理。
而职能经理的责任是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与前两种结构不同,矩阵式结构很少能从组织结构图中判断出来,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管理行为加以判断。
而企业是否应该实行矩阵式管理,应该依据下面三个条件加以判断:条件一:产品线之间存在着共享希缺资源的压力。
该组织通常是中等规模,拥有中等数量的产品线。
在不同产品共同灵活地使用人员和设备方面,组织有很大压力。
比如,组织并不足够大,不能为每条产品线安排足够的工程师,于是工程师以兼职项目服务的形式被指派承担产品服务。
条件二: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
例如对技术质量和产品快速更新的要求。
这种双重压力意味着在组织的职能和产品之间需要一种权力的平衡。
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就需要一种双重职权的结构。
条件三: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
频繁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协调与信息处理。
根据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结构。
例如中型规模的咨询公司,这样的公司规模在几十人至上百人,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业务专业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团队,例如财务咨询,生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小组。
由于咨询顾问的成本较高,优秀的咨询顾问资源相对稀缺,而咨询公司没有统一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设计,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无法通过流水线作业完成。
第10章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
第10章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系统概述一、概述1.系统: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信息系统: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与控制。
(戈登·戴维斯)此定义前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成,称作技术观;后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称作社会观,合起来称作社会技术观。
注:①输入是数据,输出是(有用的)信息,反馈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②计算机不是信息系统固有的,但我们这里研究的是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二、结构1.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七大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及其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
2.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系统从概念上来看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等四大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信息系统的一切设计与实现都要围绕信息用户(目标用户)的需求;信息管理者要起到明确需求、协调资源和分配资源的角色——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主管)信息系统基础知识3.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管理决策分为三层:战略计划、战术管理、作业处理。
信息系统也可以从纵向分解为战略计划层、战术管理层、业务处理层。
4.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1)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系统功能结构(2)从业务角度看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3)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4)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①集中式②分布-集中式③分布式第一节系统概述三、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1)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①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②事务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系统③数据采集与监测(Data Acquiring and Monitoring)系统(2)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①电子数据处理(EDP)/数据处理(DP)/事务处理(TP)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
基于Flutter 的新闻资讯APP 创新设计与实现
基于Flutter 的新闻资讯APP 创新设计与实现*一、系统设计(一)需求分析大多数APP 商店中的新闻资讯APP 有些呆板,且受到系统的限制,只能适用于Android 或IOS。
而新闻资讯APP 是基于Flutter 开发的,两者都可以适用。
不仅如此,适用于二者还能够为公司节约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原生开发,其可以减少维护团队,节约了人力;一套代码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复用、测试,又节约了资源。
而拥有使用Flutter 开发新闻资讯APP 这一想法也正是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
此开发的APP 界面简洁,功能强大,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此APP采用爬虫技术来会在网上获取十分广泛且全面的新闻时事。
而新闻资讯推送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系统会收集并分析用户相关的数据,根据用户的喜好来推送新闻内容。
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在新闻下发表自己的看法,使APP 更加贴近用户的内心,提高用户的内心满意度。
这点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在有众多APP 的当下一款内容更新丰富,操作简便,符合用户心中的想法的新闻资讯无疑可以赢得更多用户。
(二)相关技术(1)前端技术栈:rxdart、fluro、dio、ECMAScript6。
(2)后端技术栈:Node.js、Express、NPM、AndroidSDK。
(3)数据库:MongoDB。
(三)新闻内容板块新闻获取功能:通过数据爬虫技术从全网实时抓取所需的新闻数据,保证了新闻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将获取到的新闻进行分类整理,并按需推送给每个用户,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用户绑定功能:抛去了登录步骤,通过获取机器的识别码每一个手机都有唯一一个id,可以使用户与账号绑定。
新闻推送功能:APP 通过用户注册账户时提供的信息推送内容,搜索引擎中加入实时热门新闻热度排行,有利于用户关注当前新闻,对于突发事件,可以进行要闻推送,可快速直接推送给广大网民;还会根据用户搜索新闻的种类,根据所观看各类新闻的数量和时长进行统计。
移动资讯平台及数据业务发展模式探讨
42 2 0: 实现数据业务的逻辑处理, 对业务流程进行解耦, 将 其分解为独立的功能单元, 采用组件的方式实现, 不同的业务共享这些 组件以及提供平台的管理功能;
3) 数据层: 针对平台上的持久化数据进行存储, 通常的存储方式 为数据库方式和文件方式。
平台的模块化设计, 让平台的业务层、数据层、管理层相对的独 立,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由于数据业务的发展变化大, 升级和业务拓展比 较频繁, 模块化的结构有利于系统将来的业务拓展和升级。
3.2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的设计如下: 平台采用三层架构模式: 接入 / 展示层、业 务层和数据层。其中: 1) 接入 / 展示层: 面向终端用户提供业务的最终展示, 提供统一 的用户服务门户, 包括短信、彩信、W A P 、W WW、USSD 甚至包括 KJ A VA 、IVR 等服务通道以及可使平台功能扩展的对外接口;
业务处理模块: 主要针对信息的特点, 提供 不同的操作流程的移 动梦网服务, 方便用户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
信息处理模块: 主要是和 CP 建立信息接口, 以不同的方式 获取 CP 的信息, 经过业务处理模块处理后展现在用户面前。该模块为移动 资讯平台必要模块。模块已经内置了 7 种常用短信业务流程、4 种彩信 业务流程、8 种 W AP 业务流程。同时模块提供业务的二次开发接口, 信息接口采用 WEBSERVICE 技术, 确保平台的稳定和高效。
移动资讯平台及数据业务发展模式探讨
叶涛 ( 中 国移 动通 信集团 江苏 有限 公司 , 江 苏南 京 210000)
[ 摘 要] 为保证信息服务的质量、引导移动用户的消费习惯、指导移动梦网业务的发展方向, 在原有 SP 合作模式下更进一步进行 C P 的 合作试点, 江苏移动设计建设了资讯平台, 实现了 CP 信息的统一管理, 丰富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资讯内容, 为 3G 数据业务的发展探索道路, 引导移动数据业务有序的发展。 [ 关键词] 移动资讯平台; CP; 新业务营销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数据的层次化结构,以及采用一系列步骤完成数据处理任务。
2.解释式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描述性语言(如自然语言、流程图或数据流图)或非结构化的程序语言(如汇编语言、FORTH、LISP或SNOBOL)来描述新系统的开发方式。
3.迭代开发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把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相关的子系统,并通过频繁的迭代开发完成整个系统。
4.对象技术方法:这种方法把系统看作一组相关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操作,并根据系统的需求组织这些对象来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
5.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这种方法将程序看作对象,并强调程序的重用和代码的复用,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系统的开发。
6.集成软件开发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现有的开源软件,把系统开发的各类子系统通过API接口进行统一的整合。
7.敏捷开发方法:这种方法强调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采用迭代开发的方式快速开发出可用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9
谢谢观看
原型法是一种实用的开发方法,适合采用C/S模式的、用户目标和需求不很明确的
中小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5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四、原型法的优缺点 优点:
➢ 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 ➢ 用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系统的模样 ➢ 用户与开发者容易合作,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 开发人员少,因此成本较底
二、生命周期法 第二,CASE工具能帮助我们完成将信息转化为新形式的系统开发任务。
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 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
适应用户目标和需求较明确的大型系统开发,注重开发过程的阶段性和全局性。
生命周期 工作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六、面向对象方法的原理
消息等原理和方法对信息系统的进行开发。
七、CASE工具主要以两种方法支持MIS的开发:
用户与开发者容易合作,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用户与开发者容易合作,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类 & 对象:学生&某个学生、教师&某个教师
适应用户目标和需求较明确的大型系统开发,注重开发过程的阶段性和全局性。
3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二、生命周期法
缺点:
➢ 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 ➢ 不适合开发大型MIS ➢ 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 ➢ 如果用户不合作,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6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6讲-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
2000 价值链
财务
1970
人事 帐务
物料需求 1975 计划 MRP I 销售
需求链 (零售企业) 1995
1975 成本核算 1980
供应链 (制造企业) 制造资源 计划 MRP II 1990
1980
13
2、信息系统涉及的问题
2.1 2.2 2.3 2.4 2.5 2.6
45
4、阶段论——诺兰阶段模型的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三个阶段
集成阶段
数据管理
数据1
数据统一 数据2 数据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主导 原型法,小型局部系统,过程简
单 面向对象,难以用于系统分析以 前的开发环节 CASE法,高度自动化的特点
39
开发过程各环节所占比重
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需求分析和管理功能比重大 编程与调试,只有不到10%的工
作量
阶段 工作量/% 调查 >30 分析 >40 设计 <20 实现 <10
30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面向用户的观点 加强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工作 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应分别进行 使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 严格按照阶段进行 充分考虑到变化的情况 工作文件标准化、文献化
3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阶段划分
系统请求 初步调查 系统维护 可行性研究 系统 系统评价 系统 规划 批准 运行 系统切换 详细调查 系统的 系统 生命周期 调试 实施 需求分析 系统 编写程序 分析 系统 提出逻辑模型 用户同意 设计 领导批准 用户同意 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 领导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編碼與修正模式 Code-and-fix Model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編碼與修正模式
Code-and-fix Model
編碼與修正模式是最早(1956年前)使用之模式,該 模式並無方法論可言,主要包含兩個步驟: 先寫部分程式 再修正程式中之問題 主要之問題 沒有規劃及設計,故經過幾次之修正後,程式碼的 邏輯變得難以理解。
導論
資訊系統開發模式或稱為軟體流程模式是資訊系統 開發活動一系列的步驟及其執行程序。 系統開發依循系統化、邏輯化的步驟進行時,有利 於標準、規範與政策之推行和建立,開發的過程將 更有效率、更能確保品質,也更容易管理。 不同的資訊系統開發模式,適用於不同情況的系統 開發;圖2-1描述系統開發模式之演進。
程式編輯於系統開發週期之後段才開始,故風險較 高,且失敗之成本亦較高。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漸增模式
Incremental Model 漸增模式是一種系統開發之方法,該方法把需 求分成「幾」個部分,然後依漸增開發計畫將 每個「部分需求」之開發訂為一個開發週期, 每個週期可依序或平行開發。每個週期之階段 清楚定義要做哪些工作及交付哪些文件,每個 階段循序進行且僅循環一次。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圖2-2 階段模式之執行程序
作業規劃 作業規格描述 程式規格描述 編 碼 參數測試
整合測試
上線測試
系統評估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瀑布模式
Waterfall Model
瀑布模式是一種系統開發之方法,該方法把系統開發 的過程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清楚定義要做哪 些工作及交付哪些文件,各個階段循序的執行且僅循 環一次。 當問題較小或較單純,劃分的階段可能少至三個,例 如分析、設計、實施等階段(如圖2-3);若面對較大 或較複雜之問題時,其階段可再被細分成更多個階 段,例如可能擴充至十個階段。
9.教育訓練
10.操作與維護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圖2-4 十階段之瀑布模式
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教育訓練 操作與維護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瀑布模式(續)
瀑布模式除了在階段劃分上較有彈性外,該模式至少 另提供二項主要的加強: 若在各階段發現錯誤可允許階段間之回饋,使能盡 早修正以減少系統修改或重做之成本。 各階段明確定義應做之工作及交付之文件,使系統 開發之工作更明確且更容易掌握。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第二章 資訊系統開發模式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內容大綱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編碼與修正模式 第三節 階段模式 第四節 瀑布模式 第五節 漸增模式 第六節 雛型模式 第七節 螺旋模式 第八節 同步模式 第九節 RUP模式 第十節 結論
過程中並無使用者需求分析與確認,軟體雖然設計 得很好,但可能並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階段模式
Stagewise Model
階段模式已具有方法論之雛型,該模式強調系統開發 前要有規劃,程式編輯前要有分析與設計,系統上線 前要有測試等。階段模式雖已改善了編碼與修正模式 之缺點,但使用上仍衍生以下之問題: 不論系統之大小或複雜程度均需經歷八階段。 各階段之進行是循序的且階段間沒有回饋。 各階段均需考量完整的系統範圍,不可僅考量部分 系統。 假設需求可完整且清楚地描述。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圖2-5 瀑布模式的開發程序與 系統
明確的、完 整的需求 最終系統 使用者 使用者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瀑布模式(續1)
瀑布模式的一些問題 假設在專案開始時,需求可完全且清楚描述。 所有需求在各階段均需同時考量,且系統開發在一 個週期內完成。 在程式編輯前過於強調完整的分析與設計文件,故 一旦需求變更,文件便需大幅修改。 系統開發週期較長且過程中使用者參與不足。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圖2-6 漸增模式之開發程序與系統
需求分析 漸增開 發規劃 新發展部分 再用部分 未完成部分
週期1
其他 發展 階段
週期2
其他 發展 階段
週期n
其他 發展 階段
漸增系統1
漸增系三版)
漸增模式(續)
漸增模式與瀑布模式大部分相同,但是仍有一些地方 不同,例如: 系統被分成幾個子系統或功能,各子系統可獨立依 序開發;而瀑布模式則是各個子系統須同時開發。 系統開發可由多個週期完成,每個週期表示不同版 本之系統,因此在每個週期均有程式編輯及上線實 施,使用者每個週期均參與,故相較於瀑布模式, 漸增模式之風險較低。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圖2-1 系統開發模式之演進
螺旋模式 (Mills等人, 1986; 同步模式 Boehm, 1988)(Aoyama, 1993) 雛型模式 (Bally等人, 1977) 漸增模式 (Mills, 1971) 瀑布模式 (Royce, 1970) 階段模式 (Benington, 1956) RUP 等人,1998) (Jacobson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學習目標
詳讀本章,你至少能瞭解: 資訊系統開發模式之演進與時代背景。 常用之資訊系統開發模式。 各種系統開發模式之特色、應用程序及適用情況。
資訊系統之特性及其適用的開發模式。
如何選擇一個較適當的系統開發模式。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圖2-3 三階段之瀑布模式
分
析 設 計 實 施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
表2-1 大略vs.詳細之系統 開發階段
分析 1.可行性分析 2.需求分析 3.系統分析
設計 4.概念性設計 5.細部設計
實施 6.程式編輯與單元測試 7.整合測試 8.安裝與系統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