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光合作用练习题

合集下载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A 二氧化碳B 水C 叶绿体D 葡萄糖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中,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H,所以氧气来自于水。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B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时候进行,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一直在进行,D 选项错误。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有()A 叶绿体B 叶绿素C 类囊体D 光反应和暗反应所需的酶答案:A解析: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相关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 C₃和 C₅的含量变化分别是()A 增多、减少B 减少、增多C 增多、增多D 减少、减少答案:A解析: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C₃的还原受阻,C₃积累增多,C₅生成减少。

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以上都有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

6、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A 产生酒精B 产生二氧化碳C 产生乳酸D 产生少量 ATP答案:C、D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释放少量 ATP。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B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C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D 以上都对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为光合作用所用,两者相互依存。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

答案: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优质练习(含两课时练习题)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优质练习(含两课时练习题)

第一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探究光合作用)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8min 1.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氧气B.太阳光C.糖类D.蛋白质2.学习了生物知识之后,小明建议爸爸买些金鱼藻放在自家的鱼缸中,其目的是()A.美化鱼缸B.为鱼提供氧气C.为鱼提供能量D.为鱼提供睡觉的地方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B.消毒叶片C.溶解叶绿素D.洗涤叶片上的灰尘4.下列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的方法是()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C.加热燃烧后变黑 D.有清香味出现5.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是()A.二氧化碳和水B.光和叶绿素C.有机物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糖类6.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下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金鱼藻B.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D.选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7.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光、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如图表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淀粉 B.②中a区域和b区域可形成对照C.③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生理盐水中D.④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9.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

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A.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素 B.叶绿素、淀粉C.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体10.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1.B2.C3.C4.B5.A(实验中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

未见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淀粉。

)6.A(光合作用直接的产物是淀粉。

蛋白质和脂肪再以淀粉为原料与其他物质在细胞内合成。

)7.B8.A(叶镶嵌是指同一枝条上的叶,互不遮挡,形成镶嵌式排列,有利于叶片接受光照。

)9.B10.A(迅速地一次切割,以免破坏细胞的结构。

)11.D12.A13.B14.C(因为下表皮气孔较多。

)15.C16.D(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

)17.D(叶脉支持叶片,使叶片伸展在空中,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

)18.B19.C20.C(在植物体中,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合成淀粉。

)21.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只能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22.海尔蒙特土壤水23.光照污染空气绿色植物24.光照二氧化碳光照水氧气淀粉光合作用25.光照二氧化碳和水淀粉和氧气26。

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对照叶绿素黄白色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光淀粉27.淀粉淀粉28.燃烧氧气29.表皮叶肉叶脉30.叶肉细胞叶绿体叶绿素31.水无机盐有机物32.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33.叶肉细胞叶绿体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绿叶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叶绿体是“机器”。

叶绿体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所以“车间”就是叶肉细胞。

利用的光能是“动力”,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34.合理密植(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

所以应合理密植。

)35.(1)并排的两个刀片(2)清水失水(3)低倍显微镜①上表皮靠近排列比较紧密和整齐的栅栏组织下表皮靠近排列比较疏松的海绵组织保护②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营养③4叶脉导管筛管36.(1)丙光合作用氧气氧气(2)乙二氧化碳光合作用37.D38.D39.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多,光合作用就强,产生的淀粉就多。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

以下是一份针对初一学生的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A. 光B. 水C. 二氧化碳D. 所有以上答案:D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A. 氧气和有机物B. 二氧化碳和水C. 无机物和水D. 有机物和水答案:A4.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A. 氧气和有机物B. 二氧化碳和水C. 无机物和水D. 有机物和水答案:B5. 光合作用中,光能是如何被利用的?A. 直接转化为化学能B. 转化为热能C. 转化为电能D. 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7.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________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

答案:叶绿素8. 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酶的作用,转化为三碳化合物。

答案:RuBisCO9.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化学能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储存。

答案:葡萄糖10.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意义在于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食物来源;氧气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同时产生ATP。

在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在RuBisCO酶的作用下,与[H]和ATP反应,转化为三碳化合物,最终形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12. 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首先,它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其次,它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最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呼吸的必需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含解析)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生成()A. 有机物和氧气B. 二氧化碳和水C.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D. 氧气和水【答案】A【解析】解: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故选: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明确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是解题关键.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玉米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绿色的幼苗后有机物含量变化是A. 根的吸收作用B. 茎的疏导作用C. 叶的光合作用 D. 花的受精作用【答案】C【解析】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给苹果、桃等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选:C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营养物质的运输:筛管运输有机物.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3.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

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答案:C2.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葡萄糖答案:D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电能B. 热能C. 化学能D. 机械能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条件?()A. 光B. 叶绿体C. 二氧化碳D. 氧气答案:D5.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A. 光反应和暗反应B.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D. 暗反应和呼吸作用答案:A6. 光合作用中,水的分解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细胞核答案:A7.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细胞核答案:B8.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功能?()A. 吸收光能B. 释放氧气C. 合成葡萄糖D. 分解水分子答案:A9. 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A. 氧气和葡萄糖B. 二氧化碳和水C. 氧气和水D. 二氧化碳和葡萄糖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场所?()A. 叶绿体基质B. 叶绿体膜C. 线粒体D. 细胞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将______转化为______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光能;化学能2. 光合作用中,光能首先被______吸收。

答案:叶绿素3. 在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产物,用于暗反应。

答案:ATP和NADPH4.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产物。

答案:葡萄糖5.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原料。

答案:水和二氧化碳6.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原料。

答案:二氧化碳7.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场所。

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膜8.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场所。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果连续出现阴天、雨雪天,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

主要原因是阴天、雨雪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花的传粉【答案】A【解析】连续的阴雨天气,会使大棚内的蔬菜长时间不能见到阳光,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必须要有光,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没有光或者光线较弱,都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由于大棚内的蔬菜长时间不能见到阳光,光合作用较弱,制造的有机物会较少,故产量会下降,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2.叶的下列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A.海绵组织细胞B.保卫细胞C.栅栏组织细胞D.表皮细胞【答案】D【解析】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因为表皮无色透明,能直接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产生的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较少产生的叶绿体也较少,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含有叶绿体,但是数量相对较少,可见植物叶片中不含叶绿体的细胞是表皮细胞,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A.常松士,勤施肥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C.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的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等,A、常松士,主要是促进根的呼吸和生长,勤施肥促进植物的生长,C、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主要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主要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消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故A、C、D不符合题意,B、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符合题意。

完整)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完整)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完整)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作业第一节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A、海绵细胞B、栅栏细胞C、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A、③①②⑥⑤④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水中的氧气C、提供鱼饵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蛙B、虫C、草D、阳光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A、气孔没有开放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A、不变B、死亡C、变绿D、变白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B、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8.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A、所有活细胞中B、含叶绿体的细胞中C、叶肉细胞中D、叶的细胞中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D、氧气+水—〉二氧化碳+有机物10.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氧气的性质是()A、能使快要熄灭的火势猛烈燃烧起来B、能使火熄灭C、能使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D、能使熄灭的火重新燃起1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A、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B、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 C、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D、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作业第一节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A、海绵细胞B、栅栏细胞C、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小时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A、③①②⑥⑤④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水中的氧气C、提供鱼饵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蛙B、虫C、草D、阳光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A、气孔没有开放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A、不变B、死亡C、变绿D、变白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B、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8.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A、所有活细胞中B、含叶绿体的细胞中C、叶肉细胞中D、叶的细胞中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D、氧气+水→二氧化碳+有机物10.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氧气的性质是()A、能使快要熄灭的火势猛烈燃烧起来B、能使火熄灭C、能使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D、能使熄灭的火重新燃起1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A、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B、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C、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D、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7.超市通常会用保鲜膜包裹新鲜蔬菜,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专项练习:光合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专项练习:光合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专项练习:光合作用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叶B.气孔C.叶脉D.芽2.下列各项中属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A.葡萄糖B.氧气C.淀粉D.二氧化碳3.老师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接触到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会立即复燃,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氨气4.花卉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增彩,科学种植才能与花卉和谐相处,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花卉都要种植在强光下B.每天都要给盆栽的花卉浇大量的水C.换盆后的花卉要适当遮阳D.一个花盆中种的花越多越好5.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分解叶片内原有的淀粉B.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C.使酒精进入叶片中D.使淀粉溶解到水中6.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应该采用图中的哪一个装置?( )A. B.C. D.7.蒜苗的叶子上端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A.叶下端没有叶绿体B.叶下部不进行光合作用C.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8.卧室中不宜放置太多绿植的原因是( )A.夜晚进行蒸腾作用,使卧室内空气潮湿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与人争夺二氧化碳C.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D.夜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太多氧气9.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脱色和鉴定产物用的液体材料分别是( )A.酒精、清水B.酒精、碘液C.碘液、酒精D.清水、碘液10.如图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光合作用的原料有_____和_____。

(填写字母)(2)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在绿叶中有能量转换器_____可把来自A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3)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E是根通过成熟区的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然后进入根中的_____向叶片运输。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C]_____是人和动物呼吸都需要的气体。

光合作用练习题

光合作用练习题

光合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2. 光合作用中,植物吸收的光主要是什么颜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紫色3. 光合作用中,下列哪个不是光合色素?A.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C. 血红蛋白D. 黄素4.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A. 热能B. 化学能C. 电能D. 机械能5. 光合作用分为哪两个阶段?A. 光反应和暗反应B. 光反应和光合作用C. 暗反应和光合作用D.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二、填空题6. 光合作用的公式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7.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

8.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和______,它们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9. 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物质。

10.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

三、简答题11. 简述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2. 描述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四、计算题13. 如果一个植物在光照下,每小时固定了1.2摩尔的二氧化碳,假设光合作用的效率是40%,计算这个植物在3小时内能产生多少葡萄糖?五、实验设计题14.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六、论述题15. 讨论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在影响。

七、案例分析题16. 某地区由于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分析这种情况可能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哪些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八、判断题17. 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18. 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九、综合应用题19. 某研究团队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光合作用增强剂,这种增强剂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预期的实验结果。

七年级上册科学《生物》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生物》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题一、能力提升1.我国北方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里把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列关于这种生态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养殖为种植提供水B.养殖可以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C.种植可以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D.养殖可以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2.相邻叶片在茎上的排列,一般都具有互不遮挡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叶镶嵌。

叶镶嵌对植物体的意义是()A.使叶片更好地接受光照B.促进了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C.证明叶片有足够的生长空间D.使叶片占用均等的空间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有机物+氧气。

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A.淀粉B.水C.葡萄糖D.蛋白质4.右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表示氧气B.Y表示二氧化碳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5.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质量为2.5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在桶中,只浇灌雨水。

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了不到100克,柳树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

柳树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有机物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6.请分析下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画面1茎在听叶和根说话画面2茎开始“罢工”(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的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他器官提供,其发挥此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的作用。

二、探究创新7.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光合作用专题训练

光合作用专题训练

光合作用专题训练20题一、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场所相关题目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解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是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的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在那里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过程。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解析:叶片的结构特点使其适合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有表皮,能够保护内部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可以运输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等物质。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相关题目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参与卡尔文循环,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进而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水是光反应的原料,在光下分解为氧气、氢离子和电子,氧气释放出去,氢离子和电子参与后续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合成过程。

4.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气孔是植物叶表皮上的小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

保卫细胞可以调节气孔的开闭。

当气孔开放时,外界的二氧化碳可以扩散进入叶肉细胞间隙,进而进入细胞参与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产物相关题目5.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等糖类。

葡萄糖可以进一步合成淀粉等多糖储存起来,或者用于细胞呼吸等其他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6.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解析:在光反应阶段,水在光和光合色素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

氧气通过叶片表面扩散到大气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对维持地球上的有氧呼吸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关题目7.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

-解析: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氢离子和电子在光合色素和酶的作用下形成[H](还原型辅酶Ⅱ),同时在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合成ATP。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练习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练习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练习题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液泡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核答案:C解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 溶解淀粉B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C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D 使淀粉变蓝答案:C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 有机物和氧气B 二氧化碳和水C 氧气和水D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为绿色植物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B 为动物和人提供食物和能量C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D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而选项 C 中说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是错误的,这是呼吸作用的过程。

5、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 延长光照时间C 提高夜间温度D 合理密植答案:C解析: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而提高夜间温度会增加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不利于提高产量。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前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_。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根本来源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2.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⑴①、⑤是,属于保护组织,④是。

⑵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要原因是叶正面。

⑶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 (各1分)中的导管实现的,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运输的。

⑷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__________(各1分)。

【答案】(1)上表皮下表皮营养组织(2)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3)③叶脉(4)气孔【解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2)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因此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3)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4)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光合作用练习题(打印版)

光合作用练习题(打印版)

光合作用练习题(打印版)# 光合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绿体D. 花2.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量?A. 热能B. 化学能C. 机械能D. 电能3. 以下哪个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矿物质4.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A. 氧气和葡萄糖B. 二氧化碳和水C. 葡萄糖和水D. 氧气和水5.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什么阶段?A. 光反应在白天,暗反应在夜晚B. 光反应在光照下,暗反应在无光下C.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D. 光反应和暗反应同时进行## 二、填空题6.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_________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7.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_________。

8. 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_________和电子。

9. 暗反应中,通过_________循环,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质。

10.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_________,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

## 三、简答题11. 描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

12. 解释为什么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 四、计算题13. 如果一个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可以固定1摩尔的二氧化碳,假设光合作用的效率为30%,计算该植物在8小时内能够产生多少摩尔的葡萄糖。

## 五、实验设计题14.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答案:1. C2. B3. C4. A5. C6. 光合作用7. 暗反应8. 氧气9. 卡尔文10. 固定碳元素11.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电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1杭州)9.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

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A .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B .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C .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D .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答案:C2.(2011丽水)1 8.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 .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 .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 .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答案:D3.(2011苏州)12.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A B C D答案:B4.(2011苏州)27.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装置b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 .装置c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B5.(2011绍兴)13.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a .绿叶b .叶绿体滤液c .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 研磨过滤 遮光答案:B7.(2011南安)13.“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答案:A8.(2011怀化)25.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答案:C9.(2011广东)7.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答案:B10.(2011广东)9.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光合作用一、选择题。

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A、海绵细胞B、栅栏细胞C、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A、③①②⑥⑤④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水中的氧气C、提供鱼饵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蛙B、虫C、草D、阳光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A、气孔没有开放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A、不变B、死亡C、变绿D、变白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 B 、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8、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A、所有活细胞中D、含叶绿体的细胞中B、叶肉细胞中C、叶的细胞中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有机物+氧气〉水+氧气C、二氧化碳+水—白色乳汁状液体。

流出乳白色的液体的结构是()A、木质部B、树中心的髓C、树表皮D、树皮的韧皮部14再用枝条作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实验时,做切片观察,可以看到木质部横切面的红色部分是()A、分散的点状B、一片圆形C、长方形D、细线状15、、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温度B、防止风沙C、提高湿度D、防止虫害16、下列不是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A、种子具有生命力B、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C、完整的叶子D、充足的营养储备17、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依次是()①吸水膨胀,种皮胀破②胚轴伸长带两片子叶出土③两片子叶打开,子叶变绿,胚芽发育成茎、叶,子叶萎缩脱落,幼苗独立生活④子叶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后,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18、种子的休眠是指()A、由于外界条件不适宜,种子失去了萌发能力B、种子里的胚已死亡C、成熟的种子中胚是活的,外界条件也适宜,但不能立即萌发的现象(生理休眠)D、成熟的种子中胚是活的,因外界条件不适宜,故不能立即萌发的现象(外因性或强迫性)19、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根本差别在于()A、子叶数目不同B、配的数目不同C、胚芽的数目不同D、是否有胚乳20、种脐的作用是()A、通气B、运输养料C、在萌发时吸水D、呼吸21、在各种环境条件都满足时,播到土壤里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可能是()①种子不完整②胚已死③种子太干燥④呈休眠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选择题、(1分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非选题(每空1分,共14分)22、蝉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有机物为食,为获得食物,蝉的口器必须插入茎的。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单项选择题1.养殖金鱼时,常常在金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金鱼缸内的氧气B.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金鱼缸内的养料D.增加金鱼缸内的二氧化碳【解析】选A。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氧气,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2.如下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解析】选B。

设计实验要先辨别实验的变量,注意对照实验中只有变量是不一样的,确保单一变量。

因此,对于第一个研究实验,变量应该是植物的有无,同时根据题设要求是在有光的条件,因此,选择甲、丙作为第一组对照实验;对于第二个研究实验,变量是光照的有无,同时要求研究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实验装置中植物是必要的条件,所以选择甲、乙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

3.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b点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解析】选A。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及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临界值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改变。

a点表明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吸收量为负值;b点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持平,因此二氧化碳吸收量未零;从a 点开始,植物见光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光照强度大于n2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而非不进行光合作用。

二、识图填空题1.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①选出甲、乙两盆天竺葵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班级姓名
1、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甲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此叶片,进行隔水加热(如乙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

(3)图乙的小烧杯中的液体1为,大烧杯中的液体2为。

小烧杯内的叶片经过加热以后,由绿色变为_______
色,小烧杯内的液体也由无色变为_________色,这个过程即脱色。

(4)隔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叶片脱色清洗后,滴加碘液,甲图叶片中会变成蓝色的部位是部分,证明天竺葵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

(6)这个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

2、用金鱼藻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1)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照射,此时可见金
鱼藻不断产生。

(2)烧杯内的液体3是,
在其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能增加二氧化碳的
浓度。

(3)试管内收集的气体可以助燃,说明试管
内的气体是,由此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4)若将此装置放在暗处,装置内将,这可以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3、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曾在二个严格密封的钟罩内各放入一只老鼠,且保证供给老鼠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另在A罩内放入一盆植物,据图分析作答:
(1)若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罩内
的老鼠能较长时间生活,这是因为绿色植物
在阳光下进行了作
用产生了并吸收了老鼠呼出
的。

(2)若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罩内的老鼠会先死亡。

4、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后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 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中,放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细
胞所处状态,符合图 (填字母),此时萝卜条的体积变。

(2) 雨后的玉米叶会逐渐舒展硬挺,此时植物细胞所处状态符合图____ (填字母)。

(3)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是,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液
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
胞就失水。

5、在学习活动:“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中,如图所示:
(1)叶片A经碘液处理
后,呈__________色;
(2)叶片B经碘液处理
后,呈__________色。

(3)A、B两叶片进行光
合作用所处的环境是:A
叶片所处的环境是有
_____________存在,B叶
片所处的环境没有
_________________存在。

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_作
用。

(4)叶片________是对照实验。

(5)此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
料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