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法对其 进 行有 效监 管。管 理层 为 了实现 自身利益 最大 化将 会 无视 公 司长 远 发展 .谋取 在职 消 费最大 化 ,由此 产 生 了道 德风 险 。为
此 。股 东通 过 采取 激励 、约束 和惩 罚等机 制来协 调 两者 的利益 冲
司治理 结构 效 率低 下的 情形 。 第二 ,健 全证 券法 与公 司法 。 我 国 的证 券 市 场是 一 个 运 行机 制 和 制 度各 方面 有 待 完善 的
高 级人 才 的利益 相 结合 。然而 ,股票 期权 在我 国 实行 过程 中存在
所 以上 市公 司数 量 有 限 ,这 也使 得 我 国未 上市 公 司 在激 励 高管 时 。股 票期权 的激励机 制 受阻 。
第 三 ,高管 利益 兑现 的不 确定 性。 股 票期 权 兑现 时的 限制性 条款 会降 低高管 的积 极 性。我 国公
第 二 ,股票期 权来 源 限制 。 我 国的 证券 法规 定 上市 公 司 不 得 留存 股 票 ,同 时对 公 司 的 I P O做 出了很 多的 限制 。目前 , 公 司增 发新股 主要 通过 配股 方式 。 这 就产 生 了股 票期 权 的行 权问题 。 事 实上 , 我 国公 司上 市 门槛高 .

我 国很 多企 业 不 论 从 文化 还 是 从 实践 上 都 没有 真 正 地 建立
健全 的 公司法 人治 理结 构 。公 司内部 特别 是国有 企业 常 出现 “ 一
股 独大 ”的情 形 ,大股 东凭借 股权 成 为实 际上 唯一决 策人 。这样 的内部 治理机 制不 利于 股 票期权 激励 制度 的实 现 .更 难发挥 期权 制 度的 激励效 应 。
市场 。尤其 是 制度 上的不 完善 掣肘 了上 市公 司的很 多 操作 。公司 法 对于 上 市 公 司面 临 的 愈加 发 杂 的市 场状 况 已经 出现很 多真 空 地带 以及 不合 理规 定。 因此 ,建立 健全 证券 法和公 司 法 ,因地制 宜地 为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发展 调 整 完 善法 律 法规 有 利 于 我 国企 业提 高竞 争力 。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经历 了 1 年的发 展时 间 , 形成 了具有 典 型意 义 的“ O余 已 上 在 不 少 法 律 上 的 盲 区 。 我 国 的 《 券 法 》 定 , 人 持 股 不 证 规 个 海 ” “ 京 ” “ 汉 ” 种 模 式 。综 合 各 种 模 式 的 具 体 做 法 , 能 超 过 公 司 总 发 行 的 0 5 , 不 利 于 推 行 股 票 期 权 激 励 机 、北 、武 三 . 这 制的要求 。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有如下状况 。
( ) 施 股 票 期 权 激 励 机 制 的上 市 公 司 较 少 ; 1实 ( ) 票 期 权 授 予 对 象 的 范 围较 小 ; 2股 () 票 期 权 的行 权 价 格 相 对 较 低 。 目前 , 国 对 股 票 期 权 的 征 税 3缺 我 规 定 虽 比原 先 有 所 放 宽 , 持 股 人 的 税 负 依 旧 很 重 , 而 加 但 从 大 了 激 励 成 本 , 少 了经 营 者 的 实 际 收 入 , 利 于 股 票 期 权 减 不 激 励 计 划 的 实 施 。相 比之 下 , 外 很 多 国 家 都 提 供 了 实 行 国
有效 、 构 合 理 的 股 权 市 场 为 依 据 。但 目前 我 国 的 法 律 制 结
度还 不 完 善 ,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 ) 照 国 际 惯 例 , 予 经 营 者 股 票 期 权 所 需 股 票 由公 1按 授 司 发行 新 股 或 配 股 时 预 留 、 资 扩 股 、 股 东 出让 、 市 公 增 大 上 司 回购 等 途 径 加 以解 决 。
No 8 2 1 . ,0 1
现代 商贸工业 Mo enB s e rd n ut dr ui s T a eId s y ns r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收 稿 日期 :0 8 O 一O 20一 3 5

作者简介 : 吴义达 (9 8 )男, 16 一 , 安徽枞 阳人 , 经济学硕士 , 安徽
经 济管理学院金融 系讲师 , 研究方向 : 经济管理 。
维普资讯
他 们做 出对企 业最有 利 的决策 , 注企 业 的资产 保值 关 增 值和企 业 的发 展 。

授予其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某一时期 内( 1 年) 如 0 , 以约定价格 购买 一定 数 量 的本 公 司 股票 的权 利 。这 种股票期 权是公 司 内部 制 定 的面 向高 级 管理 人 员 等 特定人的不可转让的期权 , 它是将股票期权这一金融 衍生工具借用到公司治理 中形成的一种长期报酬激 励制度 。传统的经理薪酬制度—— 固定薪酬制度使 得经理 往往 只关 注短 期 的经 营绩 效 而 忽视 长期 的投 资 收益 。经理股 票期 权 的 出现 是 经 理 激励 机 制 的一 大创举 , 它使得经理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紧 紧地结合在一起 , 因此被誉为经理 的“ 金手铐”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
皖 西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 e tAn u iest o r a s h i oW Unv r i y
J n ,0 8 u .20
Vo. 4 NQ 3 I2
第 2 卷第 3 4 期
我 国上 市 公 司股 票 期权 激励 机 制 研 究
( 创新和 风 险投 资理论 三)
2 家 , 已获证 监 会无 异议 备 案 的 共 2 。公 布方 1 而 2家 案的 4 2家公 司中 , 3 有 6家 采 取 股票 期权 , 而无 异议 2 家 公 司中 , 1 2 有 8家采 取 股 票期 权 [ 。但 是在 股 票 2 ]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探究摘要: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实施,并发挥了一定作用。

本文解释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相关概念,在阐述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是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一、相关理论分析1.相关理论回顾(1)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制企业中两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有各自不同的自身利益,将会有不同的目标追求。

这一理论最初是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及其所有权结构》中提出的。

所有者更多考虑的是长期利益;而经营者则更多追求的是短期利益。

(2)人力资本激励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

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则是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力投资的效益问题。

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知识和技能等的存量总和,其所有权归个人所有,这就使得人力资本所有者退出企业比较随意,易于逃避风险。

(3)剩余索取权理论。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概念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提出的。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公司契约的不完备性。

剩余索取权指的是合同未明确规定的收益的索取权,由于企业的收入是不确定的,所以剩余索取权也意味着对风险的承担。

2.股票期权制度的正负效应分析(1)股票期权制度的正面效应。

体现了人力资本对产权与充分报酬的基本经济要求,有利于降低直接激励成本,减少现金流出可以锁定期权人的风险,股票期权持有人不行权就没有任何额外的损失。

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助于解决企业中普通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2)股票期权制度的负面效应。

有可能虚夸公司利润,可能助长股市泡沫,有可能带来经营者道德风险,约束作用弱化,客观上会助长经理人盲目冒险的动机。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留住高素质的员工和提高公司绩效,证券公司普遍采用股权激励机制作为员工激励工具。

但是不同证券公司采用的股权激励机制存在差异,且现有研究也只在对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简单的表述和比较,缺乏深入研究不同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将在此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意义证券公司的员工数量庞大,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极大。

通过股权激励机制,既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业绩,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因此,深入研究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实施情况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1. 股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分类2. 不同证券公司采用的股权激励机制的比较与分析3. 不同股权激励机制对证券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案例研究将选取不同证券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和比较;统计分析则将采用SPSS等工具,对不同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五、预期目标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1. 系统地总结和归纳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不同机制的优缺点;2. 通过比较不同证券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找到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关键因素;3.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供有关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为证券公司制定更加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六、论文结构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和方法1.3 预期目标第二章股权激励机制理论基础及分类2.1 股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2.2 股权激励机制的分类第三章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比较与分析3.1 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概述3.2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现状3.3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比较与分析第四章股权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4.1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4.2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五章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5.1 股权激励机制应注意的问题5.2 建立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建议第六章结论6.1 研究结论6.2 技术创新和研究不足之处参考文献附录。

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年新发行期权数。函数上标 一 ,0 +1 1 , 的意义 分别为 : 一1 是期权执行 前的变量值 ;0 是期权执 行后 的变量值 ; + 是为当年新期权发行后 的变量值 。 1 ,F分别代表期权执行年限的下限和上限 Y ( , )表示第 j年发行 第 f i 年兑现金 的期权 总数 P ( )表 示第 年 发行 第 年买 股票 的期 ,
中图分类号 :F0 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9 20 )2[7 -4 (4 82(0 20- ) O 1 X5
股票 期权 (X cteS c pi s S ,起 源于 2 纪 7 代 的美 国 ,是 一种 旨在 解决 企 E eu v tkO tn,EO) i o o o世 O年 业 “ 托一代理 ”矛盾 ,报酬 和风 险相 对称 的长期 激励计划 。其核 心是将 管 理层 的个人 收益 和广 大 委 股东 的收益 ,尤其 是长 期利 益统一 起来 ,从而使 股东 价值 成 为管理 层决策 行 为 的准则 。
权 总数 。 企业 第 i 年新期权 发行 后 的每股净 资产 Z () i,这 就是 经理 股票 期 权 执行 价 格 ,等 于企业 当
年期权执行后的股东权益除以企业第 i 年模拟 殴数和第 i 年新发行期权数的和,即 z¨ () =p i i 。()/ l ( ) + G () G i i] () 1 为保证原有股东权益不被摊薄,企业第 i 年的每股净资产必须大于第 i 年的每股净资产,即模 一1 拟 每股 净资 产必须 满足 :z“ ( ) >Z“ ( 一1。在 实 际计 算 时 ,可 以令 z ( ) >1 i i ) 0 进行 简 化 处理 ,以保证在期权发行后 ,基期每股净资产不低于面值。 期权执行后的股东权益 ()等于期权执行前的股东权益 p () i i ,减去企业用在股票回购 方面的资金支 出∑ (,J i )一 { () 一z“ () } z i ,0 ,再加 上企业 因 E O持有人购买股票 S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是不 能 流通 的 , 上 市公 司 的特殊 性 主要 体现 在 : 国有 3 我 国国有 上 市公 司职 业经 理 人激励 机 制创 新建 议 激励机制目标在于通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薪酬与激励体系,调动 1 承 担非 经济 性 的社 会功 能 . 1 弥补市场缺陷是建立国有企业的重要动机。我 国很多国有上市公司承 经营者的积极性 , 协调所有者与员工的利益。 在当前转轨期制度处于不断完
担着社会职能, 如政策引导功能和维持社会稳定 的功能, 同时也有政治方面 的功 能 , 上 市公 司 的强大 能 够抵 御部 分外 来 经济 侵略 。 国有 因此不 能仅 用 经 济指标来衡量公司业绩 , 企业不能完全参与到市场化的竞争中。 1 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2 作 为国有企业的全体人民无法行使 自己的所有权,只能通过政府代为 行使权力 ,而政府部门委托国资委代为处理,最后再到企业这样长的代理 链, 使处于代理链末端的企业经营者几乎与企业所有者完全脱节 , 很可能造 成信息失真 , 使得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比其他企业更为严重。 2 当前 国有 上市 公 司经 营者 激励 机 制存在 的 问题 总结中西方学者与企业家多年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可以把影响经营者 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因素归结为报酬 、 控制权 、 声誉和市场竞争四类, 也就形 成了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四种机制: 报酬机制、 控制权机制 、 声誉机制和市 场竞争机制。 特殊的背景加之其他条件制约,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机 制存 在 一 问题 , 待完 善 。 些 亟 21 激 励机 制存 在 的前 提不存 在 . 对经 营者 进 行激 励 的前提 是公 司治 理 的有 效 , 19 从 9 4年 就提 出要 建 立 公 司法人 治理 的现代 企业 制度 , 目前 为止 , 国国有 企 业 的治 理机 制 仍 然 到 我 存在制度残缺 : 首先 , 公司高管基本都是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 对高管进行激 励使得月薪只有数千的公务员 , 成为合法享受数百万年薪的高收入阶层 ; 其 次, “ 国企 内部 人控 制 ” 实 决定 了高 管 的薪 酬名 义 上有 股 东决 定 , 存 在 的现 但 黑箱操作 ; 第三 , 高管薪酬缺乏外在 的制约和监督 , 透明度差 , 没有相应的考 核标 准 。 2 垄断行业没有竞争无法对经理人进行市场化定薪 . 2 垄 断企 业 , 本无 所渭 市 场竞 争 , 根 却也 进 行激 励 和高薪 。 于垄 断企 业 , 对 很难分清企业实现的利润有多少是依靠经营者才能实现的 ,有多少是依靠 垄断 地位 获得 的政 策 红利 。 2 薪酬 结构 不 合理 , 励方 式缺 位 与越 位并 存 , . 3 激 以短期 激励 为 主 我 国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通常采取工资加奖金为主的短期激励形 式, 经营者薪酬与企业业绩关联度小。 同时很多上市公司没有专门的薪酬管 理委 员会 负责 薪 酬 , 者 的表 现与 其收 人不 能直 接 挂钩 。 经营 2 股 权激 励举 步维 艰 、 度设 计很 难 实现 激励 效果 A 制 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市场环节传导发挥出来 ,即经 理人的才能和努力要通过公司目标 的实现 , 公司价值的提高 、 股价的上涨反 映出 来 。而股 价对 经理 人 管理 能力 和努 力 水平 的 有效 反 映是 以成熟 和 规 范 的股票 市 场为 前提 条件 的 。 但根 据有 关 学者 的实 证研 究 , 国股票 市场 尚未 我 达到弱势有效 , 市场上投机现象较严重 , 股票的市值 与其真实价值相背离, 从而削弱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而且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披露 机制的不完善 , 降低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 , 给经理人员留下了操纵股价的空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国有控股企业改革、上市和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制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员工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问题。

1、股权激励范围狭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员工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手段实现。

但是,在绝大多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员工股权激励只面向管理层和高管人员,而普通员工很难获得股权激励。

2、股权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主要依靠《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这些法律法规的条文还不够明确和具体,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政策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激励权益计算方法不统一、股权激励期限过长等。

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制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时,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方案,不仅使得员工参与度较低,也不利于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针对上述问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具体的对策: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应当积极推动股权激励计划的范围扩大,让更多的员工能够享受到股权激励。

从长远来看,股权激励计划的扩大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在制定股权激励政策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加强与股东关系的沟通,在政策规划、设立激励计划的层面上与股东达成共识,为员工提供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

3、推动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宣传和落实,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可行性评估和监控机制等,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此外,还可以采取股权激励平台的方式,将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协调起来,以实现共赢。

总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深入挖掘员工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度,相信会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研究

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研究
励机 制的研究现状
1 . 产权激励 约束观 。委托代理理论 主张用给予经营 者全 部或大部 分剩余索取权 的方法来 解决经 营者有效 激励 的问题 。 黄群慧 (00 赞成产权激励促使经 营者努 20 ) 力工作 ; 张维迎( 9 5 主张剩余 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 19 ) 统一 ; 钟朋荣( 0 1认 为经营者的工作应让其拥有剩余 20 ) 索取权 。 2 . 业绩结合 激励约束 观。研 究发现 目前总经理 ( 经 营者 ) 报酬 的确定 与企业业绩 并无直接关 系 , 要激励 总 经理提高公司业绩 , 必须使 总经理的报酬与公司业绩更 紧密地联 系起来 , 励是一种 “ 激 积极 ” 的手段 , 激励 约束 主要讲激励 机制。 经营者业绩应该作为对其激励约束 的 基础 , 营者 的激励约束对业 绩具有 反作 用。要了解 而经 经营者业 绩的状况 ,必须通 过对经营 者的业绩评价 进 行。 刘海虹 , 郑渝 (02 认 为业绩评价制度设计的好坏 , 20 ) 是激励 约束是否有效 的关键 之一 ; 张涛(0 2 认 为应逐 20 ) 步引人股票期权 、 高额 退休金 等长期激励方 式 , 构建 多
理 的运用可 以减少应收账款总量 , 并把远期应收账款转 化为 现期 现金收入 , 加速资 金周转 , 缓解企业 资金需求
压力 。 ②应收账款证 券化。是将 应收账 款直接 出售给专 门从事资产证 券化 的特设 信托机 构 ( v , s )汇入sv p p 的资 产池 。 经过重组整合与包装 后 , v 应 收账款 为基础 向 s 1 p) A 国内外 资本市场发行有 价证券 , 根据应 收账款的信用 等 级、 质量和 现金流量 大小确定所 发行证券 的价格 , 用 后 资产池产 生的现金 流来 清偿所发行 的证券 。 将应收账 款 出售给精通证券化 的sv能够 提高公 司资产 的质量 , p, 加 强资产流动性 , 改善公 司融资能力 , 转移 因应收账款 而 带来 的损失风 险。 总之 , 企业应 紧紧 围绕事前管理 、 中管 理 、 管 事 事后 理 这三个环节 , 多管齐下 , 把应 收账款 的管 理作为一项 长期性 的工作来抓 , 并将各 项措施 落实到位 , 更好的发 挥应收账款 的商业信用作用 。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面临的挑战及治理机制研究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面临的挑战及治理机制研究

治 理 机制 下 ,经 营 者 往 往 以追 求 自 身 利 益 最 大 化 为 目标 ,如 果 经 营 者
Co mmec l co nig2 1 ・ ・5期 ri c u t 0 1 3 aA n 1 2
l Zl CH N SHI ANG l BE
门直 接任 命 . 素质 和 能 力 未经 市 场 其
得 不 到 有效 发 挥 。 因此 , 国股 票 期 我
权 激 励 制度 要 实 现预 期 目标 。 须 努 必 力 提 高证券 市 场 的有效 性 。
公 正 等 问 题 ,为 其 实 施 短 期 行 为 提 供 了可 能 。在这 种 治 理机 制 下 , 票 股
期 权 激 励 制 度 很 难 有 效 防 范 经 营 者 的 道 德 风 险 ,起 不 到 其 应 有 的激 励 作 用 .有 时还 可 能 沦 为 经 营 者 掠 夺 股 东 利 益 、 取 自身 权益 的工 具 。 谋 ( 经理 人 来 源 的非 市 场 化 三)
中尚存 在 许 多挑 战 , 因此 , 股票 期 权激 励 机 制 的进 一 步研 究具有 一 定 的理 论 和现 实意 义 。 对
有 效 市 场 阶段 ,市 场 的 投 机 性 比较

的 自身 利 益 与 公 司 利 益 正 相 关 . 则 这 种 治 理 机 制 也 有 利 于调 动 “ 部 内
际化 趋势 。股 票期 权在经 营者薪 酬结
构 中 的 比重越 来 越 大 , 为 发 达 国家 成 上 市 公 司高 管 人 员 报 酬 的 重 要 的组
成部 分 和激励 经 营者 的重要 手段 。但
我 国上 市 公 司 实施 股 票期 权 激 励 办 法 主要 面临 以下挑 战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公 司治 理结 构 是 一 种 对 公 司 进 行 管 理 、控 制 以及 运 作 的机 制 与 规 则 。作 为 一 种 长 效 性 激 励 机 制 的 股 权 激 励 必 须 在 完 善 的 治 理 结 构 下 才 能 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
尽 管 我 国上 市 公 司 已 经 形 成 了 由股 东 大 会 、董 事 会 、
目前 ,我 国 对 股 票 期 权 的 征 税 规 定 虽 有 所 放 宽 ,
1.8 7 1 l.9 13 l . 07 1.9 36 1.8 26
1. O 8 9 1 6 2 1. 4 0 9 l. O 3 5 1. 4 3 5
但 持 股 人 的 税 负 依 旧很 重 ,加 大 了激 励 成本 ,减少 了

定 程 度 上 削 弱 了股 权 激 励 的效 力 。 首 先 ,业 绩 考 核
法 规 不 完 善 。业 绩 考 核 是 业 绩 股 票 的核 心 ,但 国 内上 市 公 司 的 业 绩 目标 存 在 的 多样 性 ,很 难 有 一 个 定 性 的 标 准去 衡 量 ,许 多 公 司 的管 理 人 员利 用 公 司 内 部 的 制 度 漏 洞 来 制 造 虚 假 的业 绩 来 牟 取 高额 的 收 益 ,严 重 打
权 激 励 的有 效 实施 。
( )经 理 人 市 场 不 完 备 。 二
我 国 现 有 业 绩 评 价 体 系 的 财 务 指 标 体 系 不 够 全
面 、细 致 ,非 财 务 指 标 涉 及 较 少 ,不 能 全 面 、客 观 和
科 学 地 反 映 企 业 的经 营业 绩 和管 理 层 的 努 力 程 度 ,在
经 理 人 员 的 实 际 收 入 ,不 利 于 股 权 激 励 计 划 的实 施 。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

激励后公 司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提 高, 反而刺激 了经营者过度投资 , 从而损害 了公 司价值。 关键词 : 股票期权 委托代理 公 司治理 D A E


引 言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由此而引起 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了经营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问题 。 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 曾经被认 为 是解决该问题 的方法 ,0 2 世纪末在美英各 国获得迅猛发展 , 并被认为是“ 硅谷经济” 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从2 0 年开始席卷美国 06
理办法》试行)允许 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 司实施股权激励 。 ( , 截止 ̄ 2 o 年部份上市公司推 出了股权激励方案 , Uo 8 并实施 了股票
激励 。 与股票期权 在西方发达国家 的发展相 比, 我国外部 的法律环境 、 市场完善程度 , 内部的公司治理都比较薄弱 , 那么在这样的制度
上市公司包括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在 内的“ 倒签股票期权” 丑闻使得人们对被 喻为“ 金锁链” 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了严 重质 疑。 尽 管S C E 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执行官的薪酬 , 特别是股票期权计划 , 同时《 萨班斯法案》 也要求公 司及时报告授予股票期权的条款, 但是S C E 也承认防止此类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起步较晚 。 我 证监会20 年印发 了《 05 上市公 司股权激励管
的风 险偏好因素 , 只要给管理人 员一个适 中的符合现实状况 的风 险偏好或者风险 回避系数 ,esn Jne 和Mup y rh 提出的所谓弱相关性是
和机构理论相 一致的。 a 和Lem n 19 年 ) H l ib a (9 8 在研究管理人员 薪酬 和股东财富问的相关性方面又有 了重大发现 。 l 与其他 的薪酬方式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应用研究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应用研究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应用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实施,并发挥了显著作用,正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本文论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相关概念及作用和优势,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期权激励应用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发源于企业竞争最激烈的美国,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着眼于解决投资方与主要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一、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概念股票期权,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

通俗的说是买方(期权持有者)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某一特定时间,以事先约定价格向卖方(股票持有者)购买特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但买方并不因此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

这里的期权又别于期权市场上的可交易的期权,该项权利必须由行权人本人行使,不可以上市流通或转让,本身也没有价值。

运用该激励制度的一般做法是给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一种权利,允许他们在特定的时期内(一般3-5年),按某一预定价格(通常是该项权利被授予时的价格)购买本企业普通股。

这种权利不能转让,但所购股票仍能在市场上出售,这样经营者就可以获得行权当日股票市场价格和行权价格之间的差价。

期权的行使期限,也就是期权制度的实施对象在获得期权后,所拥有的一段时间或某一特定时间的行权期限。

超过行权期限的,其权利自动失效。

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一般规定期权的行权期限较长,大约为十年,而国内则相对较短,很多专家建议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期限一般不得少于五年,同时不得超过十年,规模较小的企业行权期限相应的就会更短。

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及优势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是为了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管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使得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利润获得大幅度提高。

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公 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制度环境 已经初步具备 。这 为 我们使用股票期权指明了方向 ,并且 随着股份制改 革的告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 的一种在双方 约定的期 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 量本公 司股票
的权 利。通过股票期权制度 ,经营者既 可以通过基本工资
段落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 司将 目光投向股票期权 ,准备
权激励管理办法》 ( 试行 )正式施行 ,20 年 3 1日国 06 月 资委和财 政部 联合 下 发 的 《 国有控 股 上市 公 司 ( 境外 ) 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 法》 正式试 行 ,9 3 月 0日 《 国有控 股上市公 司 ( 外 )实施股 权激励 试行 办法》 正式 下发 境 并施行 , 08 5月 6日,证监会 在其 网站 上发布 《 20 年 股 权激励有关事项 备忘录 1 》 《 号 、 股权 激励有关 事项 备忘
票期 权 的 最优 报 酬 组 合 等 建议
【 键 关
词 】股票期权 ; 市公 司;激励 效果 上
【 中图分类号】F3.1 【 809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18(08 5 05 — 5 09 44 20 )0 — 0 1 0


研 究背景
录 2号》 两份文件进一步规范了股权激励 的执行 ,我国上
业绩股票 ;( )虚拟 股票 ;( )股 票增值权 ; ( )延 期 2 3 4 支付 。笔者在 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 上市公司的年度报 告所提供的信息 ,对我国上市公 司实行股票期 权的情况进 行 了初步研究 。
二 、文 献 回顾
对股票期权相关问题 的研究 ,西 方学术界给予了充分 的 关 注 ,并 已进 入 研 究 成 熟 时 期 。Jne 和  ̄u y es n wh (9 0 19 )得 出结论 :最佳 的 C O也积极力 图让他们 持有公 E 司的股份 。H m e 19 )研究 了股票 期权 的激励 效 J e m r(9 3

浅析上市公司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浅析上市公司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营者关注公 司长期发展 的激励 计划, 已成 为上市 公司长期激励工具。 我国经理层股 票期权激励 制度尚处于起步 阶段 , 制 在 定激励方案和界定激励对 象及确定行权价格 等方面主要是 借鉴 了西 方发达 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 相关会计处理 的规定还 不 够 叫确 , 都有待进 一步细 『。 七 客观上要求我们 须 参照国际通行做 法 , 索适合 我国 国情 的经理层股 票期权 激励 制度及 其 探 会计规 范, 使有关股 票期权的会计准 则和 应用指 南更具 指导性和 可操 作性 , 有效利用股权 激励促进上 市公 司的规 范运作 与持续发展 , 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价值 , 规避 其可能带来 的l 负面影响 。 于实行 经理 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 的问题或不 对 完善之处 , 应采取 相应措施 , 实践 中不断改进 或修正。 在
I 上 公 司 研 究 - I 。 市 -
浅 析 上 市 公 司经 理 层 股 票期 权 激 励 制 度
苏新 龙 . 张 提
( 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 , 福建 厦 门 3 1o ) 6 o5
【 摘 要 】 经理 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 为一种 旨 协调统 一现代企 业制发 中所 有者 与经 营者的利益 目 鼓 励经 在 标
一Leabharlann 、经 理层 股 票期权 激 励 制度概 述
( ) 理 层 股 票 期 权 的涵 义 一 经 经 理 层 股 票 期 权 ( xct eSokO tn ) 现 代 企 业 中 剩 E eui t pi s是 v c o 余索取权 的一种 制度 安排 , 是指公 司所有 者向经营者提 供的一 种在一 定期限 内按 照某 一既定价 格购 买~・ 量该 公 司股 份 定数 的权利 。 较其他激励制度 , 期权 制强调的是选择权利 . 有该权 持 利 的管 理 人 员 可 在 规 定 的 期 限 内 以股 票 期 权 的 行 杈 价 格 购 买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研究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立 隧 金 黼 强
謦垂 臻 | 鼢臻警
股 期 励 韦 我国 市 应 研究 票 权激 机 I J 在 上 公司 用
口文 / 钱 瑾
内部职工股在发行过程 在 西方发达国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被 形式 。更为严重的是 , 第四个 阶段 :00 20 年至 20 年上 市公 司 05
05 2 上市公司股 权 一股独大 ” 的现象更为复杂 , 如何处理 20 年 1 月中国证监会颁布 《 比例使员工对 自己所持 较小份额股 票产生 的 市场上“ 第一次 明确上 市公司实施股 票 收益预期 不高, 员工持股制度 无法对公司 自然人超级 大股东与社会 公众投资者 的利益 激励管理办法》 以致 已成为市场 的课题 。 的治理结构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职工持股流于 均衡 ,
期权激励的操作办法 , 20 年 l 至 06 O月国资委
对于 IO的适度抑价是各国资本市场共 P
( 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二) 我国股市走 资行为。如前所述, 我国证券市场上 IO抑价 P
有的现象,但我国A股 I P O抑价达到 35 到今 天的地步 , 3%, 与资本市场 的制度缺失是分不 率高 企的重要 原因在于市 场上投 机资金 的推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渐完 吸引了巨额资金滞留于一级市场, 严重阻碍了 开的。如, 我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 股价上涨 动。
我 国股市 的健康发展。 要解决我国股市 IO高 时, P 投资者只 要简单 的买进 股票 , 一段时间 成 , 过 证券市场 改革成效 正在逐 步显现 , 之前 困

专门从事职工股管理、 代表持股职工行使股东 市公司要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 , 通过股票期权

尽管职工持股有 权激励等多种方式, 充分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 股票期权激励机 制在我 国的发展历程 权利并承担相应义 务的组织 。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企业净利润披露的相关度——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的实证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企业净利润披露的相关度——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的实证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与企业净利润披露的相 关度
— —
上市公 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与经 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费鸿 乐 ( 首都经贸大学 10 7) 000
【 摘
要l: 在竞争日 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中, 趋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股东和管理层之 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由此产生了
投 资 方与主要 经 营者之 间的利益 矛盾, 何 解决 这一 矛盾 , 如 有效 地 约束 与激励 企 业 经营 者, 一直是 人 们 关注的热 点话题
中国股 票市 场 尚未成 熟 , 各方面 较美 国等成 熟 市场 仍有 较 大 差距 , 市盈率 自然 也 有一定 的 偏离 。 就 要求 投 资者 都 能 以谨慎 的 态度 看 待市 这 盈率 , 在面 对具体 某 个市盈率 值 时, 要认识 到它 的股 本结 构 、 投资 理 念以
及制度 等对 它 的影 响。 此 外 , 理 当 局发 现 公 司市 盈率 和 市 场 平均 市 盈率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管
从该 表 中可 以 明显 地 看 出 , 中国人 寿 的 市盈率 达 到 5 .1 大 以 除 18较
外, 其余 大额 股 本的 股票 市盈率 都在 低 干2 倍, 是 中国人寿 的股 本 占总 0 但 股本 的 13%, 此并 未起 到 明显作用 。 股本 比例 多于 1%的三 支股 票 .5 因 而 0
模型 大致 考 察 公司业绩 与经 营者 持 股 比例 之 间的相 互 关系 , 里 只 这 考虑 线性 相关 的情 况。 中: 其 V :表 示 以净利 润增 长率 的差 额 来表 示 的企 业绩效 值 , a :表 示 常数 项 l
D:表 示 回归系数 ・ MS 表 示 股票 期权 激 励下 的经营 者持 股 比例 ;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上市公司实施了这种激励方式。

良好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调动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减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实现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认识到,搞好企业,经营者是关键。

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的薪酬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由“基本工资+奖金+年度奖励”构成,偏重于短期激励,即使是实施了年薪制的企业,考核年薪的指标也只是以年度为标准,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约束制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实现激励相容,解决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的方法,对实现上市公司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应用的现状股票期权的理论魅力,使我国企业界以实际行动扮演了对股票期权的先试先知角色。

股票期权计划在我国至今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时间,已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上海”、“北京”、“武汉”三种模式。

综合各种模式的具体做法,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如下状况。

(1)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较少;(2)股票期权授予对象的范围较小;(3)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相对较低。

2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2.1 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管理机构和监事会组成的内部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运作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只是由经营者全权代理履行职责,股东大会起不到作用。

2.2 尚未建立适当的业绩评价体系业绩评价是股票期权激励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形成经理人员市场化的选择环境,经理职务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其贡献大小和能力的高低。

同时,业绩考核体系也不规范,尤其是对公司管理部门的业绩评价更难得出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

因此,业绩评价成为股改后整个股票期权计划中难度最大、分歧最多的部分。

2.3 对股票期权实施的根本目的和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高管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起到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为此,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应从战略出发,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服务,鼓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执行长期化战略,致力于公司的长期价值创造。

但部分上市公司缺乏长远眼光,股权激励仅仅局限于近几年的发展,行权等待期和限售期大都定得很短,使得激励作用受限。

部分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总数已用尽国家规定的额度(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这显然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2.4 实施股票期权所需的法律制度不完善股票期权是专业性、规范性很强的制度,需要与《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法律相配套,同时还要以一个高度有效、结构合理的股权市场为依据。

但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国际惯例,授予经营者股票期权所需股票由公司发行新股或配股时预留、增资扩股、大股东出让、上市公司回购等途径加以解决。

(2)在我国目前的《证券法》框架内实施股票期权还存在不少法律上的盲区。

我国的《证券法》规定,个人持股不能超过公司总发行的0.5%,这不利于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要求。

(3)缺乏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对股票期权的征税规定虽比原先有所放宽,但持股人的税负依旧很重,从而加大了激励成本,减少了经营者的实际收入,不利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

相比之下,国外很多国家都提供了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

(4)会计法。

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涉及到一些会计问题,由此,需要有对应的会计准则来规范。

2.5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健全健全的经理人市场意味着较充分的自由竞争,而竞争性的市场通过交易各方的重复博弈,能够为股东与经营者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限制股东或经营者无限扩张其个人利益目标的可能性,减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为寻找相容性利益目标而耗费的交易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效率损失。

尤其是对经营者来说,经营业绩是加强其在经理人市场上议价能力的强信号。

因为如果经营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通过财务造假等不正当手段抬高股价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投资者从市场噪声中判断出来并将其传递到经理人市场,经营者必将声誉扫地,断送其未来的职业生涯。

因此,“声誉”是经理人市场上的“质量”信号,经营者必须在经营过程中考虑“声誉效应”,自觉地将个人利益目标定位于与企业中长期利益相容的利益目标上,努力工作,保持自己的良好声誉,同时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以期获得更高的报酬。

然而,目前我国的经理人市场还不够成熟,经理人市场缺乏足够数量的职业经理人供给,并缺乏高效便利的经理人流通机制。

多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仍由行政任命,较少通过公开的竞争上岗方选择。

弱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特有的“行政任命制”,使很多高管可以“高枕无忧”,即使业绩不够出色,也很少面临被解职的风险。

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与股票期权激励强调的高付出高回报的理念相冲突,导致其实施效果减弱。

2.6 股票市场不健全,资本证券市场效率不高股票期权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是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的绩效,健康成熟的证券市场是股票期权激励作用有效实施的必要客观环境。

只有保持股价和公司业绩的正向相关,经营者的业绩可以通过股价来反映,才能激励经营者采取各种手段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通过股价的稳中有升来获利。

3 完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3.1 切实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其权责分配,实现三者间应有的相互约束与权力制衡。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减少两职合一现象,并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监督管理、激励与约束。

建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相对独立的薪酬委员会,其职责是制定和执行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的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等薪酬计划。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监督股票期权的发放,对薪酬委员会的相关决定进行监督。

制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惩罚措施,防止保底不封顶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向股东转移决策风险,片面追求股票升值收益,避免出现新的短期行为。

3.2 完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对经营者的评价体系上,科学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是股票期权顺利执行的保证。

只有在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业绩评价体系,股票期权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较严重的财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大案要案层出不穷,如银广夏、蓝田、湘酒鬼、格力电器事件等。

因此,应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并使股票期权的绩效考核体系规范化、制度化,使其成为公司报酬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制定合理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上市公司应围绕发展战略,结合发展现状,确定股票期权激励的目标、目的,制定合理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并在不同的时期调整激励目标,使激励对象的行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地调动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激励对象行权或退出约束机制,避免出现高管在获得股票或股权后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影响企业发展的现象,真正起到激励管理人员的作用。

3.4 完善实施股票期权所需的法律制度(1)修改《公司法》的相关内容,实行授权资本制。

公司资本总额只是表明章程授权并经注册机关予以认可的、公司可以发行的资本总额,不需要全额发行。

公司成立时发行资本的比例由发起人决定,未发行部分的资本则授权公司成立后的董事会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在资本总额的范围内随时发行。

公司在发行新股时预留一部分额度,以解决未来经营者行权时的股票来源问题。

此做法也是为贯彻实施证监会已发布并生效的《上市公司期权激励管理办法》,以解决标的股票来源问题的应有之意。

(2)修订税法的相关规定。

首先,应考虑运用税收优惠支持股票期权制度的建立,其次,才是规范股票期权所得如何纳税,包括纳税时间、税率、减免税规定。

对于实施经理人员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应允许公司将已行权的期权授予价格和授予日市价的差额作为费用计入损益表,并作为所得税前扣除项目。

通过以上的税收优惠就可以大大提高股票期权制度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效果,并降低股票期权的激励成本。

3.5 改革经营者选拔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股票期权激励是企业管理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一项改革创新,如果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组织选拔制度进行配套改革,难以真正发挥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

因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机制,逐步废除经营者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制度,实行社会招聘,将经营者的选聘市场化,建立经营者信誉制度,加大信誉不良的经营者择业和从业的难度,这将对经营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6 着力培育有效的资本证券市场有效稳定的证券市场能够正确反映企业业绩和公司经营成果,为投资者提供正确、有用的信息。

因此,我国要大力加强证券市场建设,着重打击炒作、大股东操纵等违法行为,同时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强化信息披露,禁止幕后交易事项,加强监管,使股价能够正确反映公司经营业绩,同时也可以保证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此外,也应加强市场的培育和引导,继续推行股份制改造,形成“有股可期”的竞争环境,改善国有股、法人股占主导地位,不能流通的状况,采取必要的方法对市场进行调节。

总之,我国的股票期权到成熟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宁可走的慢一些,但是要走的稳一些。

通过不断的改善和发展,形成适合我国上市公司使用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国内各种要素市场的不断成熟、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上市公司内部环境的不断改善,日益完善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将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为我国上市公司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1]雷光勇,陈若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J].财经论丛,2005,(7).[2]韦敏.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3]农艳春.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问题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4]吴建荣.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方经济,2005,(12).[5]李薇.中国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J].财经界,2007,(1).[6]司徒大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现状及问题[J].复旦大学学报,2006.[7]叶华.企业高层管理者长效激励机制研究[J].财经通讯,2007,(4).[8]王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8,(4).[9]师文学.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政法论丛,2006,(8).[10]周海岭.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现实分析[J].经济师,2009,(1):106-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