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哪些
【新】GBZ2.1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ICS 13.100C52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代替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workplacePart 1: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Z 2.1-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4.4 生物接触限值、附录A.8 生物接触限值、附录B职业接触限值的计算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与GBZ 2.1-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增加5项规范性引用文件:GBZ/T 192、GBZ/T 173、GBZ/T 224、GBZ/T 225和GBZ/T 229。
2.增加9种与职业接触限值相关的概念及定义:职业接触、接触水平、职业接触限值比值(包括混合接触比值)、有害效应、行动水平、生物接触限值、生物监测以及粉尘和职业性致癌物。
3.补充了近年来制、修订的的14种化学有害因素及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碲及其化合物(不含碲化氢)、多溴联苯醚、二噁英类化合物、过氧化甲乙酮、杀鼠灵、双酚A、溴鼠灵、工业酶及工业酶混合粉尘、过氯酸铵粉尘以及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玻璃棉、岩棉、矿渣棉)的职业接触限值。
2.调整了7种化学物质的中文或英文名称:对茴香胺、二甲基苯胺、2,4-二硝基氯苯、氟化物、甲氧基乙醇、苦味酸、β-氯丙烷4.修订2种物质的CAS号:邻氯苯乙烯、二氧化锡;增加3种物质的CAS号。
5.增加或调整了一些物质的致敏或致癌标识:——增加11种物质的致敏标识:百菌清、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硝基氯苯、钴及其化合物、1,6-己二异氰酸酯、乙二胺、木尘、工业酶及工业酶混合尘以及谷物粉尘;——增加7种物质的致癌标识:增加邻-甲苯胺、硝基甲苯、1,3-二氯丙醇、二氧化钛粉尘的致癌标注G1;将1,3-丁二烯、三氯乙烯的致癌标注由G2A调整为G1。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潜隐期(年)
20~24 50~54 15~18 20~24 25~48 20~30 15~23 11~17 10~15 25~40 20~40 10~24 40~50 11~15
2. 致癌阈值
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阈剂量,即超过这个 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的依据。 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一般为2年);
(1)动物实验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①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该化学物质也能引起人类癌症。 ②引起动物致癌的剂量是否对人也同样致癌。 满足以上2点,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较好的相关性。 如砷已在人类证明可致皮肤癌和肺癌,但动物实验未能成功。 如联苯胺可使大鼠、苍鼠及小鼠发生肝肿瘤,但对人和狗则发生膀 胱癌。
3.剂量-反应关系
• 大多致癌物都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暴露于同一致癌物总剂量大(累加上 非职业途径接触剂量)的人群比接触剂量小的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 接触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奶油黄)30mg/d,34天诱发肝癌,接触总量为 1020mg;若1mg/d,700天发生肝癌,接触总量为700mg,说明职业肿瘤发生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第一节 概述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又称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carcinogen),经过较 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职业性肿瘤(2016版)2
职业性肿瘤(2016版)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又称职业癌,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且能发展为可检出肿瘤的与职业有关的致病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肺癌、胸膜间皮瘤。
从接触石棉至发病的潜伏期约20年,呈明显的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石棉致癌作用的强度与石棉的种类及纤维形态相关。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联苯胺是一种白色或淡红色的粉状或片状晶体,可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与芳香胺或酚偶联可得多种联苯胺染料。
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联苯胺,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膀胱癌称为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苯所致白血病多见于长期、高浓度接触作业者,发病时间短者为4个月,长者可达23年,个别作业者在停止接触多年后仍可发生苯中毒所致造血异常。
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初期刺激骨髓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裂,引起核型异常或多倍体,最终发展为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氯甲醚、双氯甲醚均为无色液体,具有高度挥发性,多用于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职业环境中长期反复接触低剂量或高剂量的氯甲醚、双氯甲醚可导致肺癌。
职业性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常见的组织类型为燕麦细胞型癌(未分化小细胞),恶性程度高。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砷及其化合物的职业接触所致肺癌常见于含砷采矿业、冶炼业及农药砷接触工人,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主要组织类型表现为腺癌,燕麦细胞癌亦有所增加。
长期反复暴露在砷及其化合物的职业环境中可致手或脚掌角化过度或蜕皮,典型表现为手掌的尺侧缘、手1 / 3。
职业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所有化学物质也能引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 是否人类对引起动物致癌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满足这两方面, 满足这两方面 , 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 较好的相关性。 较好的相关性。 此外, ☞此外 ,即使在动物和人的致癌性上有较强的相 关性,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人 关性 , 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 人 之 间可能是不同的。 间可能是不同的。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确认的致癌物( 种 及生产过程( 确认的致癌物(27种)及生产过程( 12 种) :指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 对人有致癌性。 对人有致癌性。 可疑致癌物:10种 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可疑致癌物:10种。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另一种是动物致 癌性试验阳性, 癌性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但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潜在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 阳性结果, 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 如钴、 硒等。 性,如钴、锌、硒等。
职业性致癌因素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大量研究证明, 大量研究证明,对大多数致癌物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接触大剂 量的要比接触小剂量的肿瘤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高。 和死亡率都高。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物理性状
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病性.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
极细的镍微细粉尘可能有害,而块状的镍金属(如镍币)则 无害。
接触方式
如不溶(极微溶)性的铬盐和镍盐,仅经呼吸道吸入才致癌, 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都无作用。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壹 临床观察
贰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 体外试验)
叁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对人的 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 但流行病学研究常因条件限制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的佐证。
职业致癌物分类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确认的致癌物 及生产过程
可疑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
要有30次以上的增殖,达到109以上 数目的细胞,重量到数克,才能被发
现或具有临床的意义(体表及浅表肿
瘤易见者除外)。各种肿瘤细胞有一
定的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这一过程
大体较长,通常需要15—20年,最短
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
B
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
01
强烈、最经常接触的
部位发生。
02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
肤和呼吸系统。
03
同一致癌物也可能引
起不同部位的肿瘤。
04
少数致癌物引起不同
类型肿瘤。
病理类型
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 的病理类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 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 反之则多为腺癌。
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
氯甲醚所致 肺癌;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第七单元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一、概述1.概念:职业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或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o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
职业性致癌因素:机械刺激、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最常见的职业性致癌因素为化学致癌物。
2.研究职业肿瘤的意义:(1)可以肯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有助于探索人类肿瘤的病因;(2)致癌因素一经识别,就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使发病率下降。
3.我国确定的职业性肿瘤名单:(1)联苯胺致膀胱癌(2)石棉致肺癌、间皮瘤(3)苯致白血病(4)氯甲瞇致肺癌(5)碑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致肺癌(8)铭酸盐致肺癌二、职业肿瘤的发病特点(一)好发部位:较固定。
皮肤、呼吸道、远隔部位:联苯胺一一膀胱癌。
一种接触可引起多种肿瘤:放射线可致:白血病、肺癌、皮肤癌等。
(二)发病条件:1•接触物质的理化性质:颗粒状金属線一一致癌,块状金属镰一一无致癌性;结构与癌症:B 一蔡胺强致癌剂;a-茶胺弱致癌剂;2.接触途径:不溶性的碌盐,吸入时致癌,经口或经皮无致癌性;3.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与职业接触史有关;4.个人生活习惯:吸烟促进多种职业性肿瘤的发生。
(三)潜伏期:潜伏期较长,平均15年以上。
职业肿瘤的发病年龄较非职业性同类肿瘤病人年龄小。
芳香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癌变,一般人群为60〜75岁,而职业人群为40〜50岁,发病年龄提前了10〜25岁。
(四)病理类型:特定的病理类型。
如铀矿工肺癌大部分为未分化小细胞癌,恶性度较高;苯:白血病的类型不同,无规律。
(五)阈值:无定论。
三、职业肿瘤的识别和确认(一)临床观察一一发现职业性肿瘤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阴囊癌与打扫烟囱有关;1964年英国耳鼻咽喉科医生Hadfield发现老年家具制作一一多发鼻窦癌;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肺癌、口血病等;病例分析对病因探索可提供线索,可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职业卫生复习重点
1. 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效应: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反应: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2.中毒定义: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3.高温环境: 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作为高温环境。
4.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其为生产性噪声5.职业卫生危机状态指职业生产环境已经偏离了预定的安全卫生状态,并形成了超出可接受的卫生风险指标的后果,或者生产环境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超出了安全卫生系统可控制的范围,有可能造成人员的职业性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趋势6.生产性毒物:指生产中经常接触的有毒物质,也称为工业毒物7.尘肺病: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8.低温作业: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9.射频辐射:频率在100kHz~300GHz(波长在1mm~3km)的电磁辐射称为射频辐射,也称无线电波10.职业卫生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和工作场所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伤病员时,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人痛苦和预防休克等所应采取的一种初步紧急救护措施。
1.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1)病人总量大(2)发病率较高(3)经济损失大(4)社会影响大2.画图描述生产毒物在体内的过程,排泄和变化生物运转生物转化吸收分布代谢消除排泄3.职业中毒的预防方法根除毒物和降解毒物浓度;个体防护;工艺、建筑和生产工序的布局;安全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服务4.苯中毒的预防原则(1)以无毒或低毒物质取代苯(2)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3)卫生保健措施(4)注意职业禁忌症5.苯中毒的预防方法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如在油漆及制鞋工艺中,以汽油、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等低毒溶剂作为稀释剂或粘胶剂,以乙醇等作为有机溶剂或萃取剂。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诊断方法
尿检
可检出某些致癌物质代谢产物,如苯并芘、N-亚 硝基等物质。
X线、CT等检查
可对部分职业性肿瘤进行诊断,对早期肺癌等比 较敏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液检测
肝癌早筛时,可检查AFP、CEA等肿瘤标记物; 癌症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
活检
对部分疑似职业性肿瘤进行活检,确定诊断。
职业病防护与职业性肿瘤预防
有机溶剂
如苯、甲苯、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在制造、喷漆等 行业内广泛使用,长期暴露可导致癌症和神经系 统损伤。
其他致癌物质
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物质,如染料、防腐剂、烷 基化合物等,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致癌作用。
职业性致癌病因及危害
吸烟
从事矿工、农民、建筑工人等职业吸烟的人患肺癌 的风险更高。
石棉
长期接触石棉可导致肺癌、胸膜肺癌、肺部纤维化 等疾病。
放射线
曾接受过放射线治疗、从事医学、科研等职业的人 患癌风险更高。
紫外线
农民、建筑工人、户外工作者等长期接触紫外线的 人可发生皮肤癌。
主要的职业性肿瘤类型
1
白血病
农药、防治疾病药剂、有机溶剂等可能引起白血病。
2
肺癌
尘土、石棉,对二甲苯、四氯化碳、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等均可导致肺癌。
3
骨髓瘤
铅、苯等可引发骨髓瘤。
职业性肿瘤的社会影响与病人权益保护
1 社会影响
职业性肿瘤不单仅对职工本身带来身体和经 济上的影响,也会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的 影响。
2 权益保护
加大对职业性肿瘤患者的援助和保障力度, 从法律层面加强职业病赔偿标准和有效实施。
探讨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 业性肿瘤
【精品医学课件】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研究进展
➢ 我国1981年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对 行业进行大规模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1987年提出8种职业性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确 定为法定职业性肿瘤
9
职业性致癌因素
Occupational carcinogen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且能发展为可检出肿瘤的与职业有关的致病因 素。
15
致癌因素 沥青、煤焦油 矿物油 粗石蜡油 无机砷酸盐
电离辐射
石棉
氯甲醚 切削油 芳香胺
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
肿瘤部位
潜伏期(年)
皮肤
20-24
皮肤
50-54
皮肤
15-18
皮肤
20-24
肺
25-48
皮肤
20-30
肺
15-23
骨髓 (白血病)
11-17
骨骼(骨肉瘤)
10-15
肺
25-40
胸腹膜
20-40
肺
10-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阴囊
40-50
膀胱
11-15
16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特点二、致癌阈值
➢ 致癌物无阈值 “一次击中” 学说 ➢ 致癌物有阈值 ✓ 单个致癌分子可能诱导基因突变,但该分子到达靶器官可能
性小 ✓ 致癌分子可以被代谢 ✓ 细胞有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 致癌物致癌过程有前期变化,肿瘤是继发产物
20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特点六、致癌条件
➢ 致癌物理化特性 ➢ 作用强度 ➢ 作用方式 ➢ 个体易感性、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 ✓ 金属镍微粒:致癌性;块状金属镍:无致癌性 ✓ 不溶性铬盐和镍盐:肺吸入致癌;皮肤或经口不致癌 ✓ 石棉:吸烟者肺癌发病率可增加40-90多倍
安全考试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
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肿瘤的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由职业性致癌因素所致的癌症,称为职业癌。
引起职业癌的物质称为职业性致癌物。
职业性致癌物可分为3类:(1)确认致癌物,如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
(2)可疑致癌物,如镉、铜、铁和亚硝胺等,但尚未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3)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果,有致癌性,如钴、锌、铅。
2.职业癌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逸散物、络酸盐等8种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六)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我国将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七)其他列入职业病目录的职业性疾病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其他职业性皮肤病)、化学性眼部灼伤、铬鼻病、牙酸蚀症、金属烟尘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均列入职业病目录。
(八)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主要是指在职业人群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又不是惟一的发病因素。
非职业因素也可引起发病,是在职业病名单之外的一些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如搬运工、铸造工、长途汽车司机、炉前工及电焊工等因不良工作姿势所致的腰背痛;长期固定姿势,长期低头,长期伏案工作所致的颈肩痛;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视屏显示终端(VDT)的职业危害问题:由于微机的大量使用,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问题是关注的重点。
长时间操作VDT,可出现“VDT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肩颈腕综合症和眼睛视力方面的改变等。
其他如一些单调作业引起的疲劳、精神抑制、缺勤增加等;夜班作业导致的失眠、消化不良,又称为“轮班劳动不适应综合症”;还有些脑力劳动,精神压力大、紧张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等。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51)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内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51) (总分92.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周围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A. 辐射B. 传导C. 对流D. 蒸发E. 以上都是2. 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A. 神经系统的改变B. 循环系统的改变C. 呼吸系统的改变D. 皮肤改变E. 肌肉、关节、骨骼系统的变化3. 下列因素中哪项为职业性致癌因素A. 铅B. 硫化氢C. 苯D. 一氧化碳E. 二氧化碳4.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职业性哮喘规定的范围A. 苯酐类B. 胺类C. 铂复合盐D. 铬酸盐E. 异氰酸酯类5. 决定粉尘粒子在呼吸道阻留部位的主要因素是A. 尘粒的直径B. 粉尘的水溶性C. 粉尘的脂溶性D. 浓度E. 尘粒比重6. 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在X线胸片中的表现为A. 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B. 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得早C. 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得晚D. 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E. 与X线胸片表现相反7. 停止接触噪声16小时后连行测听发现语频听力下降大于25dB的称为A. 听觉疲劳B. 暂时性听阈位移C. 听觉适应D. 永久性听阈位移E. 噪声聋8. 噪声聋指A. 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形”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B. 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C. 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D. 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E. 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9. 下列哪项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性传染病A. 炭疽B. 痢疾C. 出血热D. 艾滋病E. 伤寒10. 有关金属烟热发病机制学说不包括A. 金属屑的直接毒作用B. 致热原C. 氧化应激D. 炎症反应E. 变态反应11. 晚发性矽肺是指A. 吸入硅尘30年以上发生的矽肺B. 吸入硅尘期间未发病,脱离硅尘作业后若干年才发生的矽肺C. 持续吸入高浓度的硅尘,5年内发生的矽肺D. 吸入硅尘20年以上发生的矽肺E. 持续吸入高浓度的硅尘,1~2年内发生的矽肺12. 矽肺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A. 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B. 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C. 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D. 确切的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E. 肺组织活检13. 可能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因素是A. 电磁波B. 微波C. 红外线D. 紫外线E. 可见光14. 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性肿瘤为A. 白血病B. 直肠癌C. 肺癌D. 间皮瘤E. 肺癌、间皮瘤15.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噪声大于多少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A. 80B. 85C. 90D. 95E. 10016. 尘肺的病理特征为胸膜斑的是A. 矽肺B. 煤肺C. 石棉肺D. 石墨尘肺E. 以上全部17. 不符合热适应表现的是A. 出汗反应快B. 出汗能力强C. 汗液在皮肤表面形成大滴状流淌以加快蒸发散热D. 肾和汗腺对氯化钠的重吸收能力增加E. 心率下降18. 放射性疾病的类型有A. 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B.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C. 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远期随机效应D.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近期随机效应E.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随机效应19. 对接触砷、石棉、镍、铬酸盐、放射性物质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时,首先应考虑A. 皮肤癌B. 肺癌C. 泌尿道癌D. 白血病E. 肝癌20. 煤工尘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A. 煤斑B. 肺气肿C. 煤矽结节D. 弥漫性纤维化E. 胸膜斑21. 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粉尘大小及数量所发挥的作用是A. 进入肺内粉尘量起绝对重要作用B. 进入肺内粉尘粒子大小起绝对重要作用C. 上述两项意义一样D. 上述两项意义都不大E. 粒子大小虽有一定意义,但进入肺内粉尘的量作用更大22. 热痉挛的发病机制是A. 缺钙B. 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C. 体内热量蓄积,体温升高D. 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过多E. 散热障碍23. 高温、高湿环境中由于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可致A. 热射病B. 热痉挛C. 热衰竭D. 中暑E. 休克24. 可引起肝癌的毒物为A. 氯乙烯B. 氯甲醚C. 砷D. 联苯胺E. 铬酸盐25. 高山病的病因是A. 高气压B. 低气压C. 高气温D. 高气湿E. 高气流26. 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A. 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B. 机体脱水后补充大量淡水C. 机体蓄热导致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D. 外周血管扩张致脑供血不足E. 头部受强热辐射直接照射致脑组织水肿27. 高温高湿环境或极端高温干燥作业下常发生A. 热射病B. 热痉挛C. 热衰竭D. 日射病E. 混合型中暑28. 接触联苯胺可引起A. 肺癌B. 肾癌C. 胃癌D. 膀胱癌E. 肝癌29. 石棉小体是石棉肺的A. 病理特征B. 诊断依据C. 接触指标D. X线表现E. 无意义30. 振动所致疾病的基本物理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是A. 位移B. 频率C. 振幅D. 速度E. 加速度31. 热射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B. 高热、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干热C. 水、电解质紊乱,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D. 四肢肌肉对称性的痉挛、抽搐E. 呼吸困难、瞳孔缩小32. 我国列入职业性肿瘤中,可引起间皮瘤的毒物是A. 砷B. 乙酸C. 石棉D. 氯甲醚E. 联苯胺33. 我国列入职业性肿瘤中,可引起皮肤癌的为A. 联苯胺B. 氯甲醚C. 石棉D. 乙酸E. 砷34. 矽肺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为A. 肺及支气管感染B. 自发性气胸C. 肺心病D. 胸膜炎E. 肺结核35.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 发作性白指或白手B. 肢端感觉障碍C. 类神经征D. 多汗、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E. 以上都不是36. 噪声所致永久性听阈移位的早期听力曲线改变特点是A. 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上移B. 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下移C. 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下移D. 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上移E. 语音频段听阈上移,而高频段基本正常37. 我国法定的职业性肿瘤包括下列哪一种A. 苯胺所致膀胱癌B. 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C. 紫外线所致皮肤癌D. 镍及铬化合物所致肺癌E. 氯甲醚所致肺癌38.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多少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A. 26℃B. 28℃C. 30℃D. 32℃E. 34℃。
《预防医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1、(单选题,1 分)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A、对致病因素抵抗力较低的人群B、对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教师批阅C、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群D、亚健康人群E、全社会的人群答案:E2、(单选题,1 分)某学生,女,16岁,平日喜欢看书,几乎每天都长时间坐着,不喜锻炼,体重超重。
她将来可能比别人更容易得的病是A、以上都是B、肺部疾病C、心脑血管疾病D、肿瘤E、糖尿病答案:A3、(单选题,1 分)作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当有差别时,t值越大则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B、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小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教师批阅答案:D4、(单选题,1 分)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设对照,因为:A、控制混杂因素B、可比较病例组中研究因素暴露史是否不同于对照组C、可增加样本大小,以便得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D、可增加研究的内容E、可随访对照,以确定对照是否患该病答案:B5、(单选题,1 分)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A、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教师批阅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万C、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D、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E、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答案:A6、(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研究疾病的病因学B、提供诊断依据C、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答案:C7、(单选题,1 分)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A、发病多在同一潜伏期内B、多为暴发流行C、病人的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D、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E、对水源采取净化消毒处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答案:C8、(单选题,1 分)WHO推荐的成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口服无水葡萄糖剂量是A、150克B、75克C、50克D、125克E、100克答案:B9、(单选题,1 分)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较,关于队列研究的特点,下列哪项正确:A、研究所需时间长,但花费低、工作量小B、研究所需的时间较长,花费较高C、省时、省力、省钱,容易实施D、研究所需时间短,但工作量大E、论证强度不高答案:B10、(单选题,1 分)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哪种人群不适宜A、某一地区一定年龄组内的普通人群B、医院就诊和随访观察方便的人群C、以特殊职业人群或暴露人群为暴露组D、以同一人群中的非暴露者做对照E、流动性大的人群答案:E11、(单选题,1 分)肉毒毒素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A、呼吸数频,面色苍白B、酒醉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D、呕吐,腹痛,腹泻,绿色水样便E、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答案:C12、(单选题,1 分)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下列哪种特点?A、耗资较少B、可计算发病率C、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D、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E、可计算比值比答案:B13、(单选题,1 分)为分析婴儿低体重与母亲吸烟的关系,某研究者对产妇进行了访视,询问她在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
职业卫生试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试题含答案1、高温强辐射热作业人体散热的最主要方式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答案:D2、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和粘膜吸收的是:A、无机铅化合物B、四乙基铅C、金属铅D、铅合金答案:B3、职业性致癌物包括A、确认致癌物B、可疑致癌物C、潜在致癌物D、动物致癌物E、A、B、C三项答案:E4、下列何者不是尘肺A、煤肺B、石棉肺C、棉尘肺D、煤矽肺E、矽肺答案:C5、尘肺是一种A、肺部疾病B、以纤维化为主的疾病C、纤维化疾病D、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E、炎症答案:B6、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三角不包括A、个体特征B、劳动方式C、职业性有害因素D、作用条件答案:B7、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 M样症状B、 N样症状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呼吸衰竭答案:A8、"尘肺X线诊断标准中"q"阴影是指"A、直径在1.5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B、直径在1.5~3mm的类圆形小阴影C、直径在3~10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D、宽度在1.5mm以下的不规则形小阴影E、宽度在1.5~3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答案:B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B、责任制C、机构D、组织答案:B10、能随乳汁排出可能引起婴儿中毒的生产性毒物是A、 CS2B、有机氯C、铅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11、国家发布并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分期标准为A、 3期B、 4期E、 12期答案:B12、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A、红细胞减少B、白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D、淋巴细胞减少答案:B13、矽肺胸片中,圆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A、小结节B、间质纤维化C、团块状纤维化D、大结节答案:A14、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哪些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证实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或促癌作用。
这种在劳动过程和环境中可能引起劳动者发生癌症的因素,叫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可分为三类:
1.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强电源、紫外线等;
2.化学因素,如氯乙烯、铬、镍、氡气等;
3.生物因素,如各种致癌病毒。
由职业性致癌因素引起的癌症叫职业性癌症。
这些致癌物主要是通过吸入、经口、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
相关癌症的潜伏期往往很长,比如肺癌、膀胱癌等可能长达十几二十年,因此必须注意日常防护。
控制和消除生产性致癌物质。
这是预防职业性癌症的关键,为此应做到:
1.改进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致癌因素在生产环境中的排放。
2.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和密封化,以减少致癌物质与人体的直接接触。
3.加强通风,以湿式作业代替干式作业,减少粉尘排放。
4.厂房通风应合理安排,使之易被清洁消毒,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5.限制原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6.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的致癌物质。
7.合理使用防护用具。
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人,要加强个体防护用具的管理,工作服要经常洗涤,固定存放,专人保管。
8.加强卫生保健。
首先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了解致癌物质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及防护措施,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定
期监测环境中致癌物质的浓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定期检查职工的身体状况,并试用干预药物进行肿瘤预防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