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复习课件中图版

合集下载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易错知识点: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都属于 印度洋 板块;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是 太平洋 板块。 (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 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多火山、地震。 (7)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两 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形成山脉。
பைடு நூலகம்
4.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A. 太平洋 ; B. 印度洋 ; C. 大西洋 ; D. 北冰洋 。 ① 亚 洲;② 欧 洲; ③ 北美 洲;④ 南美 洲; ⑤ 南极 洲;⑥ 大洋 洲; ⑦ 非 洲。
大洲和大洋分布图
5.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主要大洲的分界线示意图
5.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
4.板块构造学说:
(4)图中A地位于_亚___洲,B 地位于__大__洋__洲,两地都位 于__印__度__洋__板块。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5)全球大致划分为 六 大板块( 太平洋 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 板块、 印度洋 板块、 美洲 板块、 南极洲 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亚洲和非洲 亚洲和北美洲
苏伊士运河 . 白令海峡 .
南美洲和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
欧洲和非洲 南美洲和南极洲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 德雷克海峡 .
北美洲和欧洲
丹麦海峡 .
6.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7.四大洋的位置、特点和分布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深度最深 形状略呈“S”形
全部位于东半球,大部分地处热带,形状略呈三角形 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中图版)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中图版)

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The earth's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3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The earth's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4 地球公转的根本特征:
① 定义: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② 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大约365天。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或0°纬线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或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与之相反
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The earth's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5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N
夏至
J
印度洋 C
B南B极洲
三 海陆分布 Distribution of the land and sea
6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北冰洋
2 欧洲
1
亚 洲
5

北美洲 大 西
大 西 洋
非 洲
3
印度洋 大洋4洲
平 洋

南美洲 6
南极洲 7
三 海陆分布 Distribution of the land and sea
第三节 海陆变迁
海陆的运动和变化 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
距离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 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 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 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开展模拟演示等活动。例如:自选实 验材料或使用计算机,模拟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3节海陆变迁(共46张PPT)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3节海陆变迁(共46张PPT)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凹凸 非常吻合;


大非洲 南西






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证据3——动物的相似性
海牛:我 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 海,为什 么南美洲 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
有我 的存在呢?
亚欧 北美洲 大陆
南 美 非洲 洲
活动 论
固定 论
探究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活动
第一个提出地球
“活动论”的人是谁?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他从地图上偶然 发现什么现象? 提出什么学说?
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 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 界地图上。“奇怪!大西 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 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 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 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 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 会不会是漂移的?”
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变化
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② ① ③ )



思考:大陆为什么会漂 移?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大 陆的漂移?
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 板块学说: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由 板块 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 六大板块。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 运动 之中。
东非大裂谷
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 小,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增高。
喜因马为拉地雅中山海脉两是侧由的 _非亚__欧洲__ 板板块块与和_亚印_度欧洋板板块 块发发生生碰_撞_碰__挤撞_ 压挤_压_运_ 动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立体)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而且它的空间指 变化。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知识目标
•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特征 • 2、了解七大洲及其主要特征及七大洲分界
线 • 3、了解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 • 4、重点掌握七大洲及其四大洋空间分布位

一、陆地与海洋
1.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
海陆面积比较
海洋 (3.61亿平方千米)
世界第二大洋,轮廓呈“S”型 ,航运发达
世界第三大洋,北部为特有的季 风洋流
最小的大洋,地处北极圈内,有 极昼、极夜现象
5、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
K北冰洋
亚洲
F
太 北美洲 I
平H 洋
G 南美洲
北冰洋
欧洲E
A 亚洲
D 非洲 J
印度洋
C
B
南B极洲
看图说出与欧洲相邻亚的洲大、非洲洲 看图说出非洲濒大临西的洋大、印洋度洋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地球的自转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的 自转有什么特征?
地球不停地自转使
得地表上昼与夜发 生了什么变化
地球绕转的轴: 地轴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周期: 一天 地球自转的结果 昼夜更替

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昼夜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
b、a、由地于球地不球发不光停、的不进透行明自,转所运以动地,球所上以产生了昼夜现交象替
三、四大洋
1、基本概念: 洋、海、海峡、海湾 、内海 2、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面积大小与深度比较: 4、四大洋主要特征: 5.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学习重点)
1.基本概念:洋、海、海峡、海湾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海陆分布(共36张PPT)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海陆分布(共36张PPT)

一、海陆分布
看图说话
海洋 71%
陆地 29%
海陆面积比例示意
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
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 海洋呢?
A
B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A
B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一、海陆分布
1、三分陆地(29% ),七分海洋 (71%)
2.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 北美洲、南美洲
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 亚洲、大洋洲 、南美洲
4.跨经度最广的洲是: 南极洲
5.跨纬度最广的洲是: 亚洲 6、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冰洋
7、纬度最高的大洲 : 南极洲
8.纬度最高的大洋 9、面积最大的大洲
北冰洋 亚洲,最小的是
大洋洲。
10、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比 一 比 大 小
(单位:万平方千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追寻航海家——郑和的足迹!
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大洋? 到达了哪个大洲?
与哥伦布“一起”探险,发现“新大 陆”!是从哪个洲出发?跨过哪个大洋? 到达了哪两个大洲?
辨别洋、海、海峡?
AB
C
大洲与大洲之间还以海洋为界线。
欧洲
北冰洋
亚洲 插入:东西半球分布图

太平洋

印 度 大洋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南极洲
招聘国际高级导游! 从牛身上你能找到七大洲、四大洋吗?
1、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大陆是 亚欧大陆。
2、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印度 洋, 纬度最高的是 北 冰 洋。 3、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 运河,它沟通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找一找 !
四大洋
四大洋
C B D A
D 北冰洋 C大 西 洋
大 C西 洋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你说对了吗 ?
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是?

好望角 麦哲伦 海峡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思考: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洲界线
请阅读教材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 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洲界线
洲界线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洲界线
苏伊士运河
洲界线
巴拿马运河
区分几个概念
日本海
渤海
黄海
东 海
南 海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台湾海 峡
海峡: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上交通要道)
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
节 气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 象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 北半球 南半球
日期 点的位置 赤道 夜长短 昼夜等长 季节 春季 夏季 季节 秋季 冬季 3.21前后 6.22前后
月份
3、4、5 6、7、8 9、10、 11 12、1、 2
2、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和公转,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海陆分布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地球?水球?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
本章整合
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周期:约 24 小时 地球自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 七大洲的名称: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海陆分布 七大洲 亚洲和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洋、海、海峡的概念 四大洋 四大洋的名称: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壳运动 海陆的运动和变化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的动力 :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主要地震带和山系的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转动。 1.A 2.B
关闭
解析
答案
1-2
3-6
7
8成第3~6题。
1-2
3-6
7
8
9
3.图中属于半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美国本土分布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关闭 3题,甲是阿拉伯半岛,乙是澳大利亚大陆 ,丙是海峡,丁是岛屿。第4 5.第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 )。 A.E B.F 题,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 ,对应代号是②。第5题,西经20° 往东至东经 C.G D.H ,所以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第6题,亚洲与北美 160° 为东半球 6.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②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亚欧的分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关闭 界线之一是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3.A 4.B 5.C 6.D D.白令海峡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上册 1.1.1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课件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上册 1.1.1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课件

小结
海洋和 陆地的 分布
陆地占 29%(被 海洋隔开)
大陆 (半岛)
七大洲
岛屿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海洋占 71%
(连续)
四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再见
太平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广、平均深度最大、 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面积约 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2。
夏威夷岛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南北 方向近似“S”形,约占世界 海洋总面积的1/4。
阿森松岛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处 于热带,其北部封闭,南部敞开。
查戈斯群 岛
北冰洋
北冰洋是面积最小、平均深度 最浅的大洋。北冰洋又是温度 最低的大洋,大部分洋面常年 覆盖着约3~4米厚的坚实冰层。
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小结
不论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都 是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 38°N ,0°)
( 38°S ,180°)
阅读课本“读一读” 1.读图说出:陆半球与水半球是怎么划分的? 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北纬38°、经度0°; 水半球指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南纬38°、经度180°。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是唯一无人长期居住的大洲
阅读地图,欧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欧洲北、西、南三面被海洋环绕,像一个大的半岛
阅读地图,大洋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澳大利亚大陆的轮廓。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读图: 说出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和陆地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际分布 第一节 海陆分布》 精品PPT课件1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际分布 第一节  海陆分布》 精品PPT课件1
第一章第一节 海陆分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东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 半球,海洋 大多分布在 南半球;
陆半 球
水半 球
陆半不球管陆怎地样分划布分,地水半球球上海任洋意分两布个 集半中球,约都占是4海8%洋面积集大中于,约陆占地9面0%积。
大陆 半岛 岛屿 群岛
大洲?
注意观察,同学一起找一找各大洲的 轮廓特征。找同学到黑板前指认(2分钟)
1,主体部分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2,主体部分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 、南美洲 。 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 、南美洲 。 亚洲 大洋洲 4,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欧洲 、 北美洲。 5,位于地球最南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6,活动:结合幻灯7七大洲图,到黑板前贴图(规则:能辩认

巴拿马运河 洲



世界地形图
1,读东西半球图填空
大洲:①北美洲 ②南美洲③ 非洲 ④ 欧洲, ⑤ 亚洲 ⑥ 大洋洲⑦ 南极洲;
大洋:A 北冰洋B 大西洋C太平洋 D 印度洋.
出七大洲的轮廓,把他们贴在相应的位置,准备时间是5分钟) 7,各大洲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欧洲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 洲 亚、北美分界 洲

白令海峡


亚非分界: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海陆分布》课件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海陆分布》课件
海陆分布
第一章 地球运动和海陆分布
完成P11探索活动题。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认识过程
读P12图C,思考回答:
1、人类早期认为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谁的面积大?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活动探究
读P13图F和图G,思考回答:
1、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分布均匀吗?
2、南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的面积谁大?
举例 亚欧大陆 台湾岛、格陵兰岛 雷州半岛、阿拉伯半岛
岛屿
半岛 洲
阿拉伯 半岛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1、基本概念
定义 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散布于海洋、湖海或河流中面 积较小的陆地 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 围的陆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 为大洲
举例 亚欧大陆 台湾岛、格陵兰岛 雷州半岛、阿拉伯半岛
非洲 亚洲 A.________B. ________ 大洋洲 北美洲 C. ________D. 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
E 欧洲 南美洲 E. ________F. ________ 南极洲 G. ________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 是________
B C
G
A
B
C
D
E
F
G
7、写出图中轮廓分别表示的大洲名称: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A.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E. ________F. ________G. ________
举例 亚欧大陆
岛屿
半岛 洲
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
1、基本概念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2课时 海陆分布 海陆变迁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2课时 海陆分布 海陆变迁
第(5)题,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和不断上升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 块的碰撞挤压。
⇨ 核心要点总结
1.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变迁
地理现象 所处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 预言几 千

万年后
喜马拉雅山 “长高”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 碰撞、挤压
海拔更高

运动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红海成为新
红海面积扩大
张裂运动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 板块交界处。
第(2)题,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大洋洲,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交界处,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第(3)题,②大洲是欧洲,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大洲国家主要属 于发达国家。
第(4)题,图中甲亚欧板块与乙太平洋板块是挤压运动,甲亚欧板块 和丙印度洋板块也是挤压运动状态。
第2课时 海陆分布 海 陆变迁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知识点 1: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海陆比例: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7_171__%;陆地面积约占地 球表面积的_2_929__%。因此人们常说,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 洋”。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北_北__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_南_南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_东_东__半球。
(5)2020 年 12 月 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同宣布 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是 8 848.86 米。请运用板块知识分析,珠穆朗玛 峰岩体高度仍在逐年缓慢地抬升的原因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 例3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亚非分界线、六大板块分布、新西兰的位置、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类型、读图能力。

最新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精心整理,上课自用)

最新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精心整理,上课自用)

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地震 火山
图中“→ ←”表示什么?“← → ”表示什么? “→ ←”表示碰撞挤压、“← →”表示张裂拉伸
板块内部比较稳
定,板块与板块
的交界地带,地
壳活跃。火山地 震多分布在板块 与板块的交界地 带。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
( 1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2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A
B.23.5°S D.66.5°N
2.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A.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D.不确定
B
3.这时候的澳大利亚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D
D.冬季
C.秋季
4.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D) A.五带的产生 B.季节变化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D.昼夜更替现象 5.地球上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地方是 A ( ) A. 南北极圈内 B. 赤道附近 C. 本初子午线附近 D. 南北回归线附近 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自西向东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 指向不变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地球自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 轴
旋转中心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产生的现象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一天(24小时)
昼夜交替、时差
练习: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自转的现象?
N
• A 四季的产生 × • B 昼夜更替现象√ • C 时差现象 √
地球的公转
概念 旋转中心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交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解析:地中海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红海 属板块的张裂拉伸区;阿拉伯半岛处在亚欧板块、印 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 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3)④和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连接A、B两大洋的重要海上通
道是
海峡,它是欧洲、非洲向东到太平洋西岸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
经之地。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二 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构成的,它们在不停地 运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较稳 定。 3.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 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2 3-6 7 8 9
7.(山东泰安)有关地震、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发生时每个人应立即向屋外冲 B.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C.目前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D.火山是因为板块挤压变形隆起形成的
1-2 3-6 7 8 9
8.(·山东德州)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 14时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一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带来的四季变化,如下 图所示。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1】 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C.此时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 D.北半球昼长夜短 解析: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 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 昼短夜长。 答案:C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亚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9.(四川南充)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填“东”或“西”)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
(2)序号①~⑦代表七大洲,我国位于七大洲中的 (填序号)大洲。
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亚欧板块被迫抬
升,在亚欧板块南部边缘地带隆起抬升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4.英国地震很少——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5.我国西藏地热资源丰富——西藏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
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6.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解析:由于板块相互运动,使得太平洋不断缩小,大西洋不断扩大, 造成中美两国的距离不断靠近。 答案:D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4】 图中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 不正确的是( )。
本章整合
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周期:约 24 小时
昼夜更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时间差异 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
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解析: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 处,多火山、地震。 答案:B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3】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 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 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海陆分布
七大洲
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洋、海、海峡的概念 四大洋 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海陆的运动和变化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的动力 :来自地 球内部 物质的运 动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主要地震带和山系的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的张裂地带,面积将不断扩大。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归纳整合 板块运动与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大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 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原因是处于( )。
答案:B
1-2 3-6 7 8 9
(山东枣庄)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 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1~2题。
1-2 3-6 7 8 9
1.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 A.23.5°S~23.5°N B.66.5°S~66.5°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2.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专题三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地理现象
专题归纳复习
1.红海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
带,此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新大洋将可能会出现。
2.地中海可能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大
板块碰撞挤压,彼此靠近,地中海将可能会消失。
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