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单元一:生物基础知识课时一: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目标:了解生物的定义,研究生物的分类方法。

- 教学内容:- 生物的定义及其特征-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教学活动:- 观察不同种类的生物,讨论其共同特征- 分组将生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教学资源:图片、生物标本、分类表课时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的基本功能(自我复制、新陈代谢等)- 教学活动:- 制作细胞模型,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 观察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获得能量的过程- 教学资源:细胞模型、显微镜、细胞示意图单元二:生物的繁殖和遗传课时三:生物的繁殖方式- 目标:了解生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比较其特点。

- 教学内容:- 生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定义和特点- 生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的比较- 教学活动:- 观察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并讨论其利弊- 分组设计各种繁殖方式的实验- 教学资源:生物标本、实验器材、繁殖方式比较表课时四:基因与遗传- 目标: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 教学内容:- 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等)- 教学活动:- 进行基因实验,观察基因在遗传中的表现- 进行等位基因的分析和讨论- 教学资源:基因实验器材、等位基因分析表单元三: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课时五:生物的进化过程- 目标: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驱动因素。

- 教学内容:- 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生物进化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等)- 教学活动:- 观察不同时间段的生物化石,讨论其进化过程- 进行生物进化模拟实验- 教学资源:化石标本、模拟实验器材、进化模拟软件课时六:生物的适应与生态位- 目标:了解生物的适应机制和生态位的概念。

- 教学内容:- 生物的适应机制(结构适应、行为适应等)- 生态位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活动:- 观察不同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方式- 进行生态位模拟实验- 教学资源:生物观察材料、生态位模拟实验器材单元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时七:生物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目标:了解生物的代谢过程和能量转化。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 基因的多样性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与分类2. 细胞的基本结构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质与细胞核5.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七、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2. 基因与DNA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4.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八、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的原因1. 生物进化的概念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3. 遗传与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生物进化的历程九、第七章: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方法2. 生物的分类单位3. 生物分类的依据4. 生物分类的系统5. 生物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补充和说明: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教案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

3.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科学探究的步骤。

【教学难点】1.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案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圈的概念。

2. 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理解。

教案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掌握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换、遗传等。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植物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的识记。

2. 植物细胞功能的理解。

教案四: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的原因: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过程的描述。

2. 植物生长原因的理解。

教案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1篇一: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设计篇二: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致同学们》教案(1课时)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

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与器官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分类与特点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掌握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3. 了解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特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4. 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关注人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现象,引出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观察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例题讲解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讲解动物的运动系统及行为特点。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随堂练习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认识人体器官,描述其功能及相互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功能。

描述一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课时一: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概念和意义-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概念和意义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3. 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区别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自带一种生物,通过观察和比较,讨论其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看图说话: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生物的图片,并请他们描述和比较这些生物的特征。

3. 观察实验:进行现场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特征的能力。

课时二: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能够使用分类方法对植物进行归类- 掌握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内容1. 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2. 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活动1. 植物分类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分类游戏,根据给出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将植物归类。

2. 植物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并记录其特征和分类。

教学评价1. 分类游戏成绩:评价学生对植物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植物观察记录: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特征的能力。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殖与发展课时三: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目标- 了解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掌握有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 能够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内容1. 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有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3. 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活动1. 观察花朵解剖: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花朵结构和生殖器官。

2. 裱花标本:学生自带花朵样本,进行裱花标本制作,同时描述花朵的生殖器官。

教学评价1. 花朵观察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花朵生殖器官的能力。

2. 裱花标本评分:评价学生制作的裱花标本质量和描述的准确性。

课时四:无花植物的生殖与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掌握无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 能够观察和描述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内容1. 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无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3. 观察和描述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活动1. 植物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无花植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生殖器官。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生物的运动方式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按营养方式的分类- 按生长繁殖方式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的分类3.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动物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3.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5. 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实物图片- 生物分类表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根据生物的组成结构,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特征的生物,并写在黑板上。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学生回答所观察生物的营养方式、生长繁殖方式和运动方式。

4.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1. 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出他们的分类特征。

2.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

参考资料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生物课件第一课。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活: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结构与生命活动。

3.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4. 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生物进化的机制。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细胞模型,生物进化图解,生态系统图解。

2. 学具:生物教材,练习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讲解生物的基本单位、多样性、进化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多样性分类层次保护4. 生物进化起源证据机制5. 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阐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绘制生态系统的组成图。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共83页)

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共83页)

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共83页)
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营养
2、能进行呼吸
3、排除身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能生长和繁殖
教学反思: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种种破坏行为,如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过度放牧、环境污染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生物圈的稳定和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生命的奥秘第一节:生物与生命第二节:生物的特征第二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生活第三章:生物的分类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依据第二节:生物的分类单位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2. 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活过程,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3. 学会运用生物分类知识,对生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生活过程3. 生物分类单位的认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介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

讲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以实际生物为例,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进行生物分类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生物分类的原则。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保护细胞,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内有能量转换器等。

生物分类的原则: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教师写好七年级生物教案可以自信地走进课堂,教师上课必须要充分备课,写好教案。

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阅读!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叙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概念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②学生在迷人的环境中思索: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

②教师播出一段迷人的音乐,朗诵一段充满著诗情画意的文章,缔造一个惬意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学生展开资料分析,找到生态系统的共同组成,并且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鼓励: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一看它们之间就是什么关系。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赏视频,探讨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喝与被喝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出课件,鼓励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探讨: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越多?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

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

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优秀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2. 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 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3. 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4. 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生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细胞模型、生态系统图示、植物种子、动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3.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内的生态系统,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解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细胞结构图,并进行遗传与变异的实例分析。

6. 植物生长发育:讲解植物的生命周期,阐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7. 动物生长发育: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分析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概念、组成2. 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结构、功能遗传与变异3. 植物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 动物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运动、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

简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实例。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章节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引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 通过PPT课件展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4. 进行课堂实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心得。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的定义和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物标本。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3. 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

4.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如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5.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

6.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和生物圈的理解。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物质交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3.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准备:PPT课件、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生物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八、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细胞模型和显微镜观察,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2.2 组织、器官和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第三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1 植物体的结构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植物体。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3.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教学目标: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教学内容: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2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食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过程和吸收过程。

第五章:生物能进行呼吸5.1 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5.2 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1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内容:排泄的定义、途径及重要性。

6.2 排泄的主要废物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主要废物。

教学内容:排泄废物(如尿液、二氧化碳等)的成分和排出过程。

第七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1 应激性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应激性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

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四、方法与措施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2、备学生(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5、岗位练功、继续教育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练功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学生,认真批改,认真辅导等,其次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介,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使每个公民的责任。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的影响着人类活动,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好奇心比较大,所以教师开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第一节课开始,介绍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好学期开始的每一节课,例如第二节调查身边的生物,可以将学生领出课堂,能够让学生将生物学科和自然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生物学兴趣。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能力目标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①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②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难点:1、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2、细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取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提示和启发学生思考。

3、自主探究、学生积极参与4、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方面的东西,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抓问题关键,进行深入分析6、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时安排:第一章认识生物 2课时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课时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课时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3课时第一节生物圈与环境的关系 1课时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课时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课时第一章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选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和一些常见的植物、动物、真菌的生活,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科学家在不同的层面上看法不尽相同,教材是在义务教育的层面上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做过多的拓展和加深。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要求学生大致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同时,也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是建立在第一节知识内容基础上的,即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做一次调查活动,发现和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生物,并注意到这些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

这样,一方面加深对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对如何开展调查活动,获得初步的认识。

本章的教学要注意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调查、表达和交流,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可以按照一定的特征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教学重点: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课时安排: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课时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课时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逐渐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讨论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动、植物挂图及学生自带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

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

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

等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作业:(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

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

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 ,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