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4古诗二首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
三年级语⽂下册第四课古诗⼆⾸ 三年级语⽂下册第四课《古诗⼆⾸》中,《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七⾔绝句,《村居》是清代诗⼈⾼⿍写的⼀⾸风景诗,全诗如⼀幅美丽的风俗画。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下册第四课《古诗⼆⾸》,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下册第四课《古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船。
《村居》 ⾼⿍ 草长莺飞⼆⽉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年级语⽂下册第四课《古诗⼆⾸》之《绝句》教案 教学⽬标: 1.学会三个⽣字,认读五个字。
2.朗读课⽂。
背诵课⽂。
3.了解这⾸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
背诵课⽂。
教学难点: 理解“泥融飞燕⼦”。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字卡⽚。
2.课前让学⽣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师就带你们⾛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
(1)师:从古⾄今,⼈们都在赞美春天。
画家画出了⼀幅幅美丽的春景图,⾳乐家奏出了⼀⽀⽀优美的乐曲,诗⼈写出了⼀⾸⾸赞美春天的诗歌。
⽼师听说你们会背很多古诗,那有没有赞美春天的诗呀?谁愿意背给⼤家听?学⽣背《草》、《咏柳》、《春晓》、《江南好》、《村居》 (2)随机布置作业:像这样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们回去以后,还可以再搜集⼀些,背⼀背。
2.配乐诗朗诵《绝句》: ⼆.初读感知: 1.你们觉得这⾸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诗⼈杜甫写的⼀⾸绝句。
板书:绝句(杜甫) 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诗⼈,被⼈们尊称为“诗圣”。
他⼀⽣写了很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
《绝句》便是其中的⼀⾸。
)⾃⼰再读读。
师导:杜甫真了不起呀,被⼈们称为“诗圣”,是诗中的圣⼿,他写的诗⼜多⼜好。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含《静夜思》和《池上》两首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背诵两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古诗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夜晚的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2)引入古诗《静夜思》,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 学习《静夜思》(1)学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老师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学习《池上》(1)学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老师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学生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静夜思》和《池上》。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1)见板书。
(2)示例:《静夜思》描绘了夜晚床前明月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池上》描绘了小娃撑船偷采白莲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二首”教案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4.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有感悟地朗读、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赠刘景文》一、新课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大家喜欢秋天吗?你能用《识字1》当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吗?从同学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作者)二、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刘、菊、残、君、橙、橘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3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四、品味赏析。
1出示:荷尽已无擎雨盖。
(1)想一想,这是描绘什么季节的荷叶的?初夏的荷叶又是怎样的?大家学过杨万里的一首诗吗?里面是怎样描绘初夏的荷叶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到了盛夏,荷叶又是怎样的呢?你们能用一句话说说吗?(学生若不知道,老师补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到了秋天,荷花就像诗中描绘的这个样子,指名学生说深秋荷叶的样子。
2出示:菊残犹有傲霜枝。
(1)你们能给“犹有”换个词吗?(还有。
)(2)“傲”字是什么意思?指自高自大吗?(霜给人一种天气寒冷的感觉,菊花凋谢了还有枝条在风霜中傲然挺立,可见菊花有坚强不屈的精神。
《古诗二首》教案精选
《古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二首》。
主要内容包括《鹿柴》和《暮江吟》两首古诗的学习。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与古诗相关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古诗的。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3. 讲解:针对两首古诗的词句、意境、背景进行详细讲解。
4. 例题讲解:以《鹿柴》为例,分析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暮江吟》的意境,并与同桌交流。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二首》2. 板书内容:《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鹿柴》和《暮江吟》。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诗人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鹿柴》描绘了空山、深林、青苔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暮江吟》通过描绘残阳、江水、露珠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3)两首古诗的诗人都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但《鹿柴》的诗人更注重表现宁静的生活,而《暮江吟》的诗人则更强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同时,引导学生背诵两首古诗,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在讲授古诗意境和情感表达时,我尝试通过图片展示和情景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效果似乎还不错。他们能够逐渐体会到诗中的美感和情感,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古诗中一些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讲解还有待加强,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我发现这种形式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内向,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朗读与背诵:正确朗读《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注意古诗的韵律、节奏和语气,熟练背诵两首古诗。
-词语理解: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如“鹳雀”、“瀑布”等,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诗意感悟: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如《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中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4课 古诗二首
第4课古诗二首教学目标:会认“螺”1个字,会写“庭、潭、镜、磨、螺”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导入揭题,交流资料,了解洞庭湖(一)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洞庭湖的美景。
(二)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皓月当空…(三)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加强积累)(四)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动听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五)多媒体出示诗和音乐,师范读。
二、精读会意(一)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齐读。
庭、潭、镜、磨、螺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词。
交流汇报,相机教学(二)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学习古诗的韵律:让学生辨识古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古诗的音乐性。
-培养文学素养: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文化底蕴。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发表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朗读体验环节,学生们对古诗韵律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朗读训练,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去感受和练习古诗的韵律美。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情感和景象。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春晓》这首古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这首诗展示了古诗在实际中表达情感和景象的应用。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选自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两首古诗:《春晓》和《静夜到春天的美好;《静夜思》则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教学内容围绕这两首古诗展开,让学生们通过朗读、理解和感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中的“意境领悟”,教师可以展示春天的图片和夜晚的月亮,让学生对比诗中的描述,帮助学生将文字与实际景象联系起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意境及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夜思》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字词、句式、韵律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式、韵律及意境。
难点:理解并感悟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一次在夜晚或草原上的经历,引发学生对古诗意境的兴趣。
2. 课文阅读与解析(15分钟)(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理解字词、句式、韵律。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床、月光、地上霜等。
(2)讲解《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别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意境。
(2)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5. 课堂讨论与分享(1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意象:床、月光、地上霜情感:思乡2. 《赋得古原草送别》意象:草原、夕阳、马蹄声情感:离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静夜思》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2)分析两首古诗的韵律特点。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2)两首古诗均为五言绝句,韵脚分别为“ang”和“ai”。
(3)学生自由发挥,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古诗,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 课文阅读与解析中的学生参与度。
《古诗二首》ppt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语文4
西岭岷山
窗含西岭千秋雪
此时此刻,你们猜猜诗人的心 情会是怎样的?为什么呢?
愉快。当时正值战乱时期,水陆交通都 因战乱阻绝。杜甫也因此离乡多年。他会 多么思念家乡的亲人啊。战乱终于结束了, 杜甫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想到即将要回到 久别的家乡,见到思念已久的亲人,激动、 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古诗二首》ppt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4
15 古诗二首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 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寺内钟声宏亮,所以 “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杨万里:南 宋大臣,著名文学 家,爱国诗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书写指导:“氵”成弧形分布, “古”稍小,“月”撇画舒展。
lián
莲
音序:L 部首:艹 结构:半包围
组词:莲叶 莲花
造句:莲花的品格高尚、 出淤泥而不染。
书写指导:第一笔横长,最后 一笔平捺舒展。
ng
穷
音序:Q 部首:穴 结构:上下
组词:无穷 穷尽
造句:大自然的财富无穷 无尽。
书写指导:“穴”稍宽,“力” 撇画舒展。
我会认
xiǎo cí
bì jìng yìng
晓慈毕竟 映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毕竟:到底。 四时:本指春夏秋冬四季,在诗中指六月以外的时候。
3.这两句写了什么意思?
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景色,这时的风光与其他季节就是不 相同。
绝句
杜甫是唐代著名 诗人。他从小很好学, 七岁就会作诗,他的 诗很有名。这首诗是 他居住在成都草堂时 写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汉字:晓慈毕竟映)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教案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1背诵.
2指名说说诗意,引入第二首诗的学习.
二学习古诗
1板书诗题,介绍背景,解题.
2西湖的美景跟敕勒川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再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以美丽而著名的西施姑娘,不管什么时候都那么美.
5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
重点
会认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笼”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教学
难点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比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具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古典乐曲.
教学设计
(数学)学科:
教学内容
4.古诗二首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笼”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诗句地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地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5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4.两首诗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意.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如下: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理解并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夜晚的明月和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美好景色,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春晓》。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词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如押韵、对仗等。
(2)详细讲解两首古诗的词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分析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受。
4. 例题讲解:(1)选取《静夜思》中的一句诗句,分析其意境,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选取《春晓》中的一句诗句,分析其描绘的春天景象,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
(1)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韵律。
(2)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选取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其中一幅画面。
2. 答案:(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韵律。
(2)示例:《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月下的宁静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2024年统编版春季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二十二、结语
(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古诗二首》,理解诗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
(1)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理解。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
1.诗歌导入
(1)教师出示《古诗二首》的题目,引导学生关注。
2.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情况,如学生提问超出教师预期、技术设备故障等,教师应准备应急预案,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3.反馈与改进: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十、教学评估与反思
1.教学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作业批改、学生表现记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十二、教学延伸活动
1.组织古诗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设计等形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2.安排古诗背诵比赛,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积累更多的古诗。
3.开展古诗文学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探究古诗的魅力。
十三、家校合作
1.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时间分配
1.导入:5分钟
2.学习《春望》:25分钟
3.学习《村居》:25分钟
4.课堂小结:10分钟
5.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九、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二首》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择方案
预设学生活动
自由读两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 通顺。 初步感知这两首诗,从写作的题 材上体会到这是两首写景的山水诗 作。 望:看,往远处看。 如 “望梅止渴、望而生畏、望尘莫 及、望眼欲穿、望而却步、望子成 龙、望风而逃”等。 自由读这两首诗.
3.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 步感知这两首诗,简介作者。 4. 引导抓题目中的 “望”字,引出成语或诗句加 深对“望”字本义的理解。
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桌交流。 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 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 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 (三)对比读,深化美。 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 1. 投影映示: 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 望洞庭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望洞庭诗人望见了湖光、秋月, 望天门山天门山、长江水。从“遥 望” “孤帆一片日变来”能够看出诗 人是在远处望洞庭、望天门山。
自己练读。 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2
预设教学路径
(二)理解读,洞察美。 1. 导入:学习古诗,意在 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 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呢?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5.再要求自由读这两首 诗,找一找诗人都望见了什 么?从哪里能够看出诗人是在 远处望洞庭、望天门山。 6. 汇报交流各自所发现 的两首古诗中描写的不同景 物。 二、组织分步解读,品悟 诗情。学习《望洞庭》。 过渡: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 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 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 欣赏洞庭湖美景画 面。 2. 多媒体出示诗和音 乐,教师范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含《绝句》和《江雪》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包括《绝句》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自然生物的活动,以及《江雪》中所表现的冬日寂静雪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学会生字词,背诵两首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和冬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象,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a. 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
b. 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c.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
3. 课文解析:a. 逐句讲解《绝句》,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画面。
b. 分析《江雪》中的写景手法,感受冬日雪景的宁静。
4. 例题讲解:选取一句诗句,分析其写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景手法,创作一句诗句。
七、板书设计1. 《绝句》春天景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自然生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江雪》冬日雪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寂静氛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课所学的写景手法,以“春天的校园”为主题,创作一句诗句。
2. 答案示例:春风拂面花千树,校园书声溢彩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诗,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b.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季节变化,培养审美情趣。
c.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示例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泊船瓜洲》两首诗。
《静夜思》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表现了深深的乡愁;《泊船瓜洲》则通过描绘瓜洲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通过对古诗的解析,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学会鉴赏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两幅插图所对应的古诗。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2)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分析诗句,解析诗意。
(3)采用同样的方法,介绍《泊船瓜洲》。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述一次自己思念家乡的经历。
(2)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瓜洲的夜景中,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4.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修辞手法。
(2)解读“泊船瓜洲”中“瓜洲”所指的地理位置。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两首古诗的意境。
(2)让学生找出两首诗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首古诗的全文。
2. 在黑板上列出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意境等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两首古诗。
(2)根据课堂所学,分析两首古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3)查找有关《静夜思》和《泊船瓜洲》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2. 答案:(1)见教材。
(2)见课堂讲解。
(3)见课后拓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对古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需进一步加强。
语文A版第八册第四课《古诗二首》word教案
4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2.挂图、课文朗读带、录音机。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春雨,导入课文。
1.启发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
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
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学生谈春雨。
2.导入课文,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
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
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
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读准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
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2024年《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2024年《古诗二首》语文教案2024年《古诗二首》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
“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评价:(指名3个学生)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
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四古诗二首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其中《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
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古诗二首 2 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
3.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湿”等词语的意思;学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类句子的多样表达,并积累文中的比喻句。
4.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能分角色读好文中的对话;尝试依据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背诵课文。
荷叶圆圆 2要下雨了 2语文园地六 2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认识8个生字。
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帮助理解。
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记。
③借助生活经验组词进行复现和识记。
④字理识字。
(2)采用分类的策略指导写字。
如:①“首、无”都是独体字,“首”的第三笔最长,“无”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②“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
③“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上中下各个部件的宽窄来把握字的书写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 4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2、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㈡、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
(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
)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
(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㈣、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
2、指导背诵。
㈤、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㈠、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㈡、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
㈢、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㈤、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㈥、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春眠不觉晓,草长莺飞二月天,处处闻啼鸟。
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儿童散学归来早,花落知多少。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后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