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胆碱操作规程

氯化胆碱操作规程
氯化胆碱操作规程

氯化胆碱检验操作规程

康泰化工

年月日

目的::建立一个规的氯化胆碱检验操作规程。

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生产的氯化胆碱检验操作的管理。

职责:QC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规程:

1.采样

饲料级氯化胆碱水剂以每一釜一次投料生产的产品唯一批,粉剂间歇干燥工艺以每一釜生产的产品量为一批,连续干燥工艺以同一个混料批的产品量为一批,进行采样。

取样人员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去现场采样。水剂取样前先缓慢打开取样阀,放空,置换取样瓶(塑料瓶)三次,废液导入废液桶。然后取样,取样后立即盖上取样瓶盖,关好取样阀,盖好废液桶盖。

粉剂取样时采用固体取样器(采样探子)自采样袋中心垂直插入3/4处取样,每袋采样量不少以100g,将所取样品快速混匀,用四分法缩分。从中取出500g,分装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密封袋。将取得的样品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时间和取样人。

将水剂样品密封保存在干燥、避光处。粉剂样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2 氯化胆碱检验

2.1 性状

水剂:无色透明的粘性液体,稍具特异臭味。本品有吸湿性,吸收二氧化碳放出胺臭味。本品可与甲醇、乙醇任意混合,但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或苯。

粉剂:白色或黄褐色(视赋形剂不同而不同)干燥的流动性粉末或颗粒,具有吸湿性,有特异臭味。

2.2 鉴别

2.2.1 试剂和材料

A.氢氧化钾

B.高锰酸钾

C.硫酸溶液:6+100

D.硝酸溶液:10+100

E.雷氏盐甲醇溶液:20g/L;

称取2g雷氏盐,溶于100ml甲醇,过滤,该溶液配成48h后不能再用。

F. 碘化汞钾溶液:称取1.36g二氯化汞,加60ml水溶解,另取5g 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将两种溶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ml。

G. 氨水溶液:4+10

H. 硝酸银溶液:17g/L

I. 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围PH4.5-PH8.0(红-蓝)

J.淀粉-碘化钾试纸

2.2.2 水剂鉴别

1)取0.5g样品,加50mL水,摇匀后取5mL,加入3mL雷氏盐

甲醇试液,产生红色沉淀。

2)取0.5g样品,加10mL水,摇匀后取5mL,加入2滴碘化汞钾

试液,产生浅黄色沉淀。

3)取0.5g样品,加5mL水摇匀,加2g氢氧化钾,高锰酸钾数粒,

加热时放出氨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本品的水溶液显示氯化物的鉴别反应。取适量本品,加氨水溶液

使成碱性,分成两份。一份加稀硝酸使成酸性,加硝酸银试液产生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出的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又生成;另一份中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加入高锰酸钾结晶数粒,在电炉上加热放出氯气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在通风橱进行)。

2.2.3 粉剂鉴别

称取2g样品,加20ml水溶解,过滤,取滤液按水剂的规定进行鉴别。

2.3 六次甲基四胺鉴别

2.3.1 试剂和材料

1.氢氧化钾

2.硫酸溶液:6+100

3.氨制硝酸银溶液:称取1.0g硝酸银,置于100ml烧杯中,加20ml水溶解,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氨水溶液,至棕色沉淀几乎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4.红色石蕊试纸

2.3.2 水剂鉴别

称取0.5g样品,加10ml水溶解,加10ml硫酸溶液,于电炉上加热,煮沸,用沾有氨制硝酸银溶液的试纸检验产生的蒸汽,观察试纸得的颜色。若试纸颜色不变黑,说明样品中不含有六次甲基四胺。若试纸变黑,则加入2g氢氧化钾,继续加热产生的蒸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甲醛和氨产生,判定样品中含有六次甲基四胺。

2.3.3 粉剂鉴别

称取2g样品,加20ml水溶解,过滤,弃去滤渣,其他按水剂方法进行鉴别。

注:样品中不得检出六次甲基四胺。

2.4 氯化胆碱含量测定

2.4.1 离子色谱法

2.4.1.1 方法提要

氯化胆碱粉剂样品在加热和震荡条件下用水提取,定量溶解并过滤。水剂样品直接定量稀释。将提取液或稀释液再稀释至合适浓度,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柱将氯化胆碱与其他阳离子分离,用带抑制器的电导检测器检测,外表法定量。

2.4.2 试剂和材料

1)水,一级

2)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1.00 mol/L

3)氯化胆碱标准样品:含量≥99.0%

2.4.5 仪器

1)恒温水浴锅

2)电动振荡器

3)微孔滤膜过滤器

4)高效液相色谱仪:具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柱和带有连续自动再生膜/叠片式抑制器的电导检测器

5)电热干燥箱

6)容量瓶100ml,250ml

7)微量注射器:25ul

8)医用注射器,5ml

9)一次性针头过滤器,有机系,孔径0.45um

10)天平,万分之一

2.4.6 色谱操作条件

2.4.7 分析步骤

1)氯化胆碱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称取0.1g已在105℃干燥2h的氯化胆碱标准样品,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为氯化胆碱标准贮备液:1mg/ml

量取氯化胆碱标准贮备液1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水剂的测定

称取0.7g样品,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该溶液1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实验溶液。

打开仪器高压泵、柱温箱、检测器、主机电源,启动高压泵,排气。调节流量,冲洗色谱柱,待基线平稳后开始进样。

用注射器取适量实验溶液,过滤,滤液置于样品瓶中。用微量注射器注入20ul样品于色谱仪,进行测定。连续重复进样,直至所测氯化胆碱峰面积平行,取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3)粉剂的测定

称取约1g经105℃干燥2h的氯化胆碱粉剂,精确至

0.0002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约200ml水,摇匀,在(70±3)℃恒温水浴上加热15min,在电动振荡器上震荡10min,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用干燥的滤纸和漏斗过滤,弃去初滤液,移取续滤液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实验溶液。用注射器取适量实验溶液,过滤,滤液置于样品瓶中。用微量注射器注入20ul样品于色谱仪,进行测定。连续重复进样,直至所测氯化胆碱峰面积平行,取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氯化胆碱标准工作溶液的测定

取与实验室样品相同进样量的氯化胆碱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测定,连续重复进样,直至所测氯化胆碱峰面积平行,取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4.8 结果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氯化胆碱含量ω1,数值以%表示

AM0X0n×10-6

ω1= *100

A0M

式中:

A—实验溶液中氯化胆碱的峰面积

A0—氯化胆碱标准工作溶液中氯化胆碱的面积

n--试料的稀释倍数

M--试料的质量,g

M0--氯化胆碱标准工作溶液中氯化胆碱标准样品的数值,ug

X0--氯化胆碱标准样品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2.4.9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差值不大于1.0%

2.5 雷氏盐重量法

2.5.1 原理

氯化胆碱与雷氏盐反应生成晶形沉淀,用重量法测定氯化胆碱含量。

2.5.2 试剂和材料

1)盐酸溶液:1+4

2)氢氧化钠溶液:400g/L

3)雷氏盐甲醇溶液:20g/L

4)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5)冰水

2.5.3 仪器

1)玻璃砂芯坩埚:滤板孔径(4-7)um

2)电热干燥箱:可控温在(105±2)℃

3)磁力搅拌器

4)真空泵

5)抽滤瓶

6)天平,万分之一

7)容量瓶,100ml

8)高型烧杯:100ml

9)恒温水浴锅

10)具塞锥形瓶:250ml

11)电动振荡器

12)表面皿

13)电炉

2.5.4 分析步骤

1)水剂的测定

称取0.7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该溶液10ml于高型烧杯中,加1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溶液调制紫红色(PH5-PH6),于冰水浴中冷却至5℃以下,继续保持在冰水浴中,在搅拌下,缓慢滴加15ml雷氏盐甲醇溶液,继续搅拌反应30min,再静置化30min。将沉淀转移至预先已于(105±2)℃以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玻璃砂芯坩埚中,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沉淀3-4次,每次用水约10ml。将装有沉淀的玻璃砂芯坩埚移入(105±2)℃电热干燥箱,干燥2h,取出,于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沉淀质量应在0.1-0.2g之间,可适当调整取样量)

在测定的同时,对不加实验室样品而是用相同数量溶剂的溶液,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做空白试验。

2)粉剂的测定

称取约1g经105℃干燥2h的氯化胆碱粉剂,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约70ml水,摇匀,在(70±3)℃恒温水浴上加热15min,在电动振荡器上震荡10min,将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用干燥的滤纸和漏斗过滤,弃去初滤液,移取续滤液25ml置于100ml高型烧杯中,加3ml氢氧化钠溶液,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微沸5min,冷却,再用水冲洗表面皿及烧杯壁。加1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按水剂规定进行测定。

2.5.5 结果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氯化胆碱含量ω2,数值以%表示

m2-m1

ω1= ×10 ×0.33045 ×100

M

式中:

m2—沉淀质量的数值,g

m1—空白试验沉淀质量的数值,g

m—试料质量的数值,g

0.33045—氯化胆碱摩尔质量与雷氏盐-氯化胆碱沉淀产物摩尔质量的比值

10—试料的稀释倍数

2.6 PH值的测定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将电极擦干,量取适量样品于50ml 小烧杯中使电极插入液面以下15mm,但不触碰烧杯底部。设定温度至溶液温度,进行测量。待PH计读数稳定后读取数值。将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擦干插入保护套。

2.7 乙二醇含量的测定

2.7.1 原理

高碘酸(或高碘酸盐)将乙二醇氧化,生成的碘酸(或碘酸盐)及过量的高碘酸(或高碘酸盐)均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乙二醇的量可由空白试验和试样试验中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差值来求得。

2.7.2 试剂和材料

a.高碘酸钠(或高碘酸钾)溶液:4g/L

b.硫酸溶液:(1+20);

c.碘化钾;

d.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e.淀粉指示液:5g/L溶液。

2.7.3 仪器

a.天平,万分之一

b.碘量瓶,250ml

c.滴定管,50ml碱式,棕色

2.7.4 分析步骤

称取4.5g样品(若样品中乙二醇含量少,可酌情增加)(称准

至0.0002g),置于250mL碘量瓶中,精确加入25mL高碘酸钠(或高碘酸钾)试液,加25mL硫酸溶液,暗处室温放置30min,加入50mL水,2g碘化钾,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无色即为终点。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实验室样品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

2.7.5 结果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乙二醇含量ω3,数值以%表示

cM(V1-V2)×10-3

ω3=×100

m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mol/L;

V1─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试样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乙二醇摩尔质量数值,g/mol; M=31.04

m─试样质量,g

2.7.6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大于0.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8 总游离胺/氨[以(CH3)N计]含量的测定

2.8.1 原理

样品中游离铵盐、三甲胺等经碱化蒸馏使氨逸出,用过量的盐酸

吸收后,以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反滴定,计算总游离胺/氨的含量。

2.8.2 试剂和材料

1)硫酸溶液:1+8

2)氢氧化钠溶液:400g/L

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

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02mol/L

5)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6)广泛PH试纸

2.8.3 仪器

A.水蒸气发生器:1L

B.圆底烧瓶:1L

C.单球防溅球管

D.滴液漏斗

E.球泡型冷凝管

F.接收器

G.电热套

H.具塞锥形瓶;250ml

将上述仪器组装成一套蒸馏装置,各部件之间用橡皮塞或橡皮管,或采用磨砂玻璃接口,磨砂玻璃借口应用弹簧夹子夹住,以保证不漏。若有老化或损坏现象的橡皮管或橡皮塞,应予更换。

2.8.4 分析步骤

1)试样处理

称取约1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总游离胺/氨的量为

10-20mg),水剂试样置于圆底烧瓶中,加水至体积约300ml;粉剂试样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100ml水,充分混摇,用脱脂棉或滤纸过滤于圆底烧瓶中,用水多次洗涤滤渣,蒋洗液合并至圆底烧瓶中,是体积为300ml。

2)测定步骤

按上图组装仪器,,准确量取50ml盐酸溶液,置于接收器中,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之下,必要时加水调节。

加20ml氢氧化钠溶液于滴液漏斗中,开启漏斗活塞,当漏斗中氢氧化钠溶液剩余2ml时,关闭活塞。

向水蒸气发生瓶中加水至总容积的2/3,加2ml硫酸溶液,使呈酸性。开启水蒸汽发生器的加热装置,加热至沸,使水蒸气进入圆底烧瓶,调节调压器控制水蒸气进入量,使圆底烧瓶保持微沸,当蒸馏液收集至约100ml时,稍稍移动接收器,使导出管靠在接收器器壁

上,用广泛PH 试纸检验流出液,流出液呈中性时,移去热源,用水冲洗冷凝管及其扩大的球泡,洗涤液收集在接收器中,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灰绿色为终点。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实验室样品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

2.8.5 结果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总游离胺/氨[以(CH3)N计]含量ω4,数值以%表示

C(V0-V)M×10-3

ω4= ×100

m

式中:

V0—空白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ml

V—试料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的准确数值,mol/L

m —试料的质量,g

M—三甲胺摩尔质量数值,g/mol

2.8.6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大于0.03%,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9 灰分的测定

2.9.1 试剂和溶液

a.硫酸;

b.盐酸溶液:(1+1)溶液。

2.9.2 仪器设备

a.马福炉800±25℃

b.电炉

2.9.3 分析步骤

用盐酸溶液浸泡瓷坩埚24h,洗净烘干。

称取2g样品(称准至0.0002g)于已在(800±25)℃恒重过的瓷坩埚中,在电炉上缓慢加热至无烟,冷却后,加0.5mL硫酸,在电炉上缓慢加热至试样全部炭化,然后将坩埚移入高温炉中,在(800±25)℃下灼烧1h,取出坩埚,在空气中冷却1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在灼烧30min,称量至恒重。

2.9.4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灰分ω5,数值以%计

ω5=(m3/m)×100

式中:

m3—残渣质量的数值,g

m—试料质量的数值,g

2.9.5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大于0.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10 重金属(以Pb计)含量的测定

2.10.1 原理

在弱酸性条件下,试样中的重金属与硫化氢作用生成棕黑色沉

淀,经与同法处理的铅标准溶液比浊,做限量试验。

2.10.2 试剂

a.硝酸

b.硫酸

c.盐酸溶液:5%

d.氨水溶液:10%

e.乙酸溶液:60g/L

f.硫化钠溶液:50g/L 当溶液变色或出现浑浊时应重新配置

g.铅标准溶液:0.01mg/L,临用前配制

h.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3

i.酚酞指示液

2.10.3 仪器

A.电炉

B.马弗炉:可控温在450℃

C.比色管,50ml

D.瓷坩埚

2.10.4 分析步骤

1)水剂的测定

称取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用40ml水溶解,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2ml乙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为实验溶液。在另一比色管中加2ml铅标准溶液,加40ml水,2ml乙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比色液。

向实验溶液和表尊比色液总分别加1滴硫化钠溶液,混匀,在暗处放置5min.在白色背景下轴向观察,实验溶液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2)粉剂的测定

称取1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置于瓷坩埚中,在电炉上低温碳化,冷却,加1ml硝酸和0.5ml硫酸,浸润,继续于电炉上缓慢加热至白烟散尽,移入450℃高温炉中灼烧2h,冷却,加4ml 盐酸溶液溶解,过滤,用少量水洗涤坩埚和滤器,洗滤液一并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30ml,加1滴酚酞指示液,用氨水调节PH 至中性,加5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混匀,用水稀释至刻度,为实验溶液。然后按水剂规定惊醒测定。

2.11 干燥减量的测定

2.11.1 分析步骤

称取4g样品(称准至0.0002g),置于已在(105±2)℃下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入恒温干燥箱于(105±2)℃下烘2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

8.3.3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ω6,数值以%计,

ω6=[(m-m4)/m]×100

式中:

m4—干燥后试料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2.11.3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12 细度的测定

2.12.1 原理

使用规定网眼的试验筛对已知量的试样进行筛分,测定其通过该网眼的质量来表示其细度。

2.12.2 仪器设备

试验筛(符合GB 6003的规定),筛孔直径850μm

2.12.3 分析步骤

称取10g样品(称准至0.01g),置于试验筛中进行筛分,将筛下物称量(称准至0.01g)。

2.12.4 结果计算

以过筛率表示的细度ω7,数值以%计

ω7=(m5/m)×100

式中:

m5—筛下物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2.12.5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大于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注意事项

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标准状态:现行)

犐犆犛65.120 犅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17481—2008 代替GB/T17481—1998 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犮犺狅犾犻狀犲犮犺狅狉犻犱犲犻狀狆狉犲犿犻狓 2008 04 09发布2008 07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 言 本标准是GB/T17481—1998《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的修订版。 本标准代替GB/T17481—1998。 本标准与GB/T17481—199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补充了离子色谱法为第一测定法(仲裁法)、原标准的雷氏盐分光光度法作为第二测定法; ———离子色谱法主要参考Metrohm文献制定,方法的范围、称样量、试样提取条件进行了改进; ———雷氏盐分光光度法增加了“方法的检出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上海市饲料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小敏、辛盛鹏、粟胜兰、凤懋熙、杨先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481—1998。

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离子色谱检验方法和雷氏盐分光光度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离子色谱检验方法为仲裁法。离子色谱法定量限为0.05g/kg;雷氏盐分光光度法定量限为2.5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1992,neqISO3696:1987) GB/T14699.1 饲料 采样(GB/T14699.1—2005,ISO6497:2002,IDT) GB/T20195 动物饲料 试样的制备(GB/T20195—2006,ISO6498:1998,IDT) 3 方法1:离子色谱检验方法(仲裁法) 3.1 原理 用纯水提取样品中氯化胆碱,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 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2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 3.2.1 水:GB/T6682,一级。 3.2.2 丙酮:色谱纯。 3.2.3 嘧啶二羧酸(C7H5NO4)。 3.2.4 流动相:0.6000g柠檬酸+0.1250g嘧啶二羧酸加水300mL,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150mL丙酮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 3.2.5 氯化胆碱标准溶液 3.2.5.1 氯化胆碱标准贮备溶液 精确称取氯化胆碱标准品(含量≥99.5%)0.100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其浓度为1000μg/mL,保存在4℃冰箱中,有效期为一个月。 3.2.5.2 氯化胆碱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准确移取一定量氯化胆碱贮备液(3.2.5.1),用水稀释成浓度为25.0μg/mL的标准工作液,以上溶液应当日配制和使用。 3.3 仪器与设备 3.3.1 恒温水浴锅。 3.3.2 振荡器:往复式。 3.3.3 色谱仪:具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柱配电导检测器。 3.3.4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3.4 试样的制备 按GB/T14699.1采样,按GB/T20195制备试样,磨碎,通过0.42mm孔筛,混匀,装入密闭容器中,避光低温保存备用。

电位器检测流程

电位器检测流程 一、目的规格电位器质量检验流程,保证产品出货质量。 二、检验方式全检。 三、检验流程 (一)数量检查电位器个数是否与来料单一致。 (二)外观 1、检验设备:无 2、检验方法及要求:检查电位器外壳是否有划痕、裂纹、破损等机械损伤;检查电位器引出线是否有破损,插头是否松动。 3、判定:外壳无明显划痕、裂纹、破损,插头不松动为合格。 (三)电阻检验 1、检验设备:万用表。 2、检验方法及要求:1)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位器两个固定端间电阻值(即两端的引出端间电阻值),与标称阻值 (10KΩ10%)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同时旋动转轴,其值应固定不变。如果阻值无穷大,则此电位器已损坏。2)测量其中心端与电阻体的接触情况,即两端与中心端之间电阻值。测量过程中,慢慢旋转转轴,注意观察万用表的读数,正常情况:随着转轴的转动,读数均匀平稳地增加或减小,当中心端滑到首端或末

端,电阻值为0或标称阻值。若出现跳动、跌落或不通等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3、判定:转轴旋转时有平滑感;两端电阻值达到标称阻值;电位器的滑动阻值随转轴旋转而变化,最大阻值达到标称阻值,最小阻值达到零阻值,判定为合格。 (四)性能测试 1、检验设备:24V直流电源、推进器 2、检验方法及要求:推进器放入水槽中,将电位器与推进器连接,开启电源开关,反复缓慢旋转电位器转轴,观察推进器是否均匀变速,电位器转轴旋至两端时,推进器是否停止或转速最大。 3、判定:旋转电位器转轴,推进器均匀变速,电位器转轴旋至两端时,推进器停止或转速最大,判定为合格。 四、注意事项性能测试时,每次测试完一个电位器,必须关掉测试电源之后再进行更换。产品名称:产品型号:送检数量:测试数量:送检日期:测试日期:检验依据:《电位器质量检验标准及流程》样品编号外观两端阻值滑动阻值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备注检验:________审核:________核准:________

氯化胆碱测定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三甲胺盐酸水溶液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的氯化胆碱水剂及其粉剂制品。 方法一非水滴定法 2.1 原理 在非水溶液介质中,氯化胆碱与乙酸汞反应生成氯化汞沉淀,用高氯酸标准 溶液定量滴定电离出的氯化汞,根据消耗高氯酸的体积计算氯化胆碱的含量。 3.1 试剂和溶液 ,加100ml温热的冰乙酸溶解.本溶液应置于棕色瓶内,密闭保存); 称取0.2g结晶紫,加100ml冰乙酸; 4.1 仪器设备 4.1.1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4.1.2 三角瓶;250 ml 4.1.3 酸式滴定管:50ml 5.1 测定步骤 称取约0.3g试样(精确至0.0002g),加20冰乙酸,2ml乙酸酐,10ml乙酸汞溶液和两滴结晶紫指示液,摇匀.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6.1结果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氯化胆碱含量(X1)按下式计算: (V-V0)×C×0.1396 X1(%)= ×100 m 式中: C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试样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0 —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 —试样的质量,g 0.1396 —与1.00ml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胆碱的质量.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 7.1 质量记录 《容量分析原始记录》 方法二雷氏盐重量法 2.2 原理 氯化胆碱能与雷氏盐反应生成粉红色沉淀,用稀酸,强碱消除可能存在的干 扰因素,在冰水浴环境下缓慢加入雷氏盐甲醇溶液,与氯化胆碱生成沉淀,根据 沉淀的质量可测定氯化胆碱的含量。 3.2试剂和溶液 3.2.1 硫酸:C(1/2H 2SO 4 )=2mol/L 3.2.2 硫酸:C(1/2H 2SO 4 )=10mol/L 3.2.4 氢氧化钠:40%(W/V) 3.2.5 甲基红指示剂 3.2.6 雷氏盐甲醇溶液:2%(要求现配现用) 4.2 仪器设备 4.2.1 电动振荡器 4.2.2 真空汞 4.2.3 抽滤瓶和G4坩埚 4.2.4 电烘箱:能控制温度在105±2℃ 4.2.5 电热水浴锅 5.2 测定步骤 称取经105±2℃干燥恒重的粉样1g(准确至0.0001g)于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70ml置于7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5min取出于振荡器上振荡10min 冷却至室温,定容。干过滤,弃去初滤液约20ml,吸取滤液10ml置于100ml的高型烧杯中,加2mol/L的硫酸10ml并盖一倒置的漏斗,放电炉上煮沸,保持微沸5min。冷却,加5ml氢氧化钠(2.4)煮沸5min,冷却后用水冲洗漏斗和烧杯内壁,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10mol/L的硫酸调节 PH至4-6,将烧杯放冰箱中

中国氯化胆碱市场现状分析(上海环盟)

第一节中国氯化胆碱市场概述 (2) 一、我国氯化胆碱市场总体概况 (2) 二、我国氯化胆碱行业发展阶段 (2) 三、我国氯化胆碱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4) 第二节2012-2017年9月我国氯化胆碱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4)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5)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6) 四、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6) 第三节2012-2017年9月中国氯化胆碱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7) 第四节2012-2017年9月中国氯化胆碱产品产量统计分析 (8) 第五节2012-2017年9月中国氯化胆碱产品销量统计分析 (8) 1

第一节中国氯化胆碱市场概述 一、我国氯化胆碱市场总体概况 氯化胆碱是我国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开发应用较早,产量和用量较大的品种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研制生产,八十年代生产厂家增多,但用量不大,基本处于推广应用阶段,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饲养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氯化胆碱用量增长较快,生产厂家增多,生产规模变大。胆碱是畜禽等动物机体内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卵磷脂和乙酰胆碱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部分。胆碱是以氯化胆碱的形式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我国氯化胆碱行业发展阶段 自从Strecker于1849年从动物胆汁中分离出胆碱以来,到1930年Best确立了胆碱的营养作用后,胆碱及其衍生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广泛用于食品和饲料中,其中90%用作饲料添加剂。 随着中国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近20年氯化胆碱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市场进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市场成长期(2000年以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国外几家氯化胆碱生产企业。90年代,中国也陆续出现了氯化胆碱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由于国外产品和国内产品的高额差价(可达到6000~8000元/吨),国内出现大量的胆碱企业。氯化胆碱产业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从1994年起,国内对氯化胆碱及其盐的出口就远大于进口了。 2、恶性竞争期(2000年以后) 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以及简单的生产工艺,氯化胆碱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其中山东和河北沧州为两大主要集中产地。产量增加导致了价格一路下降,以及行业标准(HG2941-1999)的漏洞,使一些利欲熏心的胆碱企业掺假。而众多饲料企业,尤其是中小饲料企业,缺乏有力的监控手段,更加加剧了胆碱产品质量 2

郭占苗课题一二电阻器与电位器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一般指电阻器、电容器、线圈、变压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可控硅和集成电路等。我们将学习这些元器件的用途,主要性能参数、规格型号以及检查这些元器件质量好坏的基本知识,下面分别作说明。 课题一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阻作用 电荷在物体里运动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叫电阻,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叫做电阻器。它是电子产品中一种必不可少、用得最多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分压、分流、限流、偏置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与其它元件配合,组成耦合、滤波、反馈、补偿等各种不同功能的电路。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电阻器的分类、主要参数、标志方法和测试方法等基本知识。 二、电阻器分类与符号 1、电阻器分类 电阻按照阻值的变化特性分类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

2、电阻器符号 3、常见电阻器图片 光敏电阻 湿敏电阻

金属氧化膜电阻RY 水泥型线绕电阻 碳膜电阻RT 说明:通常,底色为蓝色的是金属膜电阻;底色为灰色的是氧化膜电阻;底色为米黄色或者土黄色的是碳膜电阻。

三、电阻器型号命名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见表1.1

四、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1.标称值和允许误差: (1)标称阻值:国家规定出一系列的阻值作为产品的标准,这就是电阻器的标称阻值。

(2)允许误差:电阻的实际阻值不可能做到与它的标称值完全一样,两者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最大的允许误差除以该电阻的标称值所得的百分数就叫电阻的误差。 对于误差,国家也规定出一个系列。普通电阻的误差可分为±5%、±10%、±20%三种,在标志上分别以Ⅰ、Ⅱ、Ⅲ误差等级表示。在电路图中电阻器旁边所标的阻值就是标称阻值。使用者在设计电路时计算得出的电阻器阻值不是标称值时,可选择和它相接近的标称电阻值。 电阻的误差通常分别用六个字母表示: 字母 D F G J K M 误差±% 0.5 1 2 5 10 20 还有I ,II,III表示误差等级。 2.额定功率:当电流通过电阻时,要消耗一定的功率,这部分功率变成热量使电阻温度升高,为保证电阻正常使用而不被烧坏,它所承受的功率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度,这个最大的限度就称为电阻的额定功率。 一般可分为1/8、1/4、1/2、1、2、5、10W等。额定功率大的电阻器体积就大,在一般半导体收音机或功放等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一)综合标准 GB/T 10647-2008 饲料工业术语 GB 10648-1999 饲料标签 GB13078-2001(2003年1号修改单) 饲料卫生标准 GB 13078.1-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 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 .GB 13078.3—2007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 GB/T 16764-2006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 GB/T 18695-2002 饲料加工设备术语 GB/T18823-2002(2003年1号修改单)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 19081-2003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20192-2006 环模制粒机通用技术规范 GB/T 20803-2006 饲料配料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 21035-2007 饲料安全性评价喂养致畸试验 GB/T 21543-2008 饲料添加剂调味剂通用要求 .GB 21693-2008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 GB/T 22487-2008 水产饲料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试验规程 GB/T 22488-2008 水产饲料安全性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规程 NY 929-2005 饲料中锌的允许量 NY/T932-2005 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 NY/T 1023-2006 饲料加工成套设备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024-2006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031-2006 饲料安全性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 NY/T 1444-2007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NY/T 1448-2007 饲料辐照杀菌技术规范 NY/T1554-2007 饲料粉碎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SBJ 05-1993 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 (二)方法标准 GB/T 5917.1-2008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 5918-2008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 6432-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 6433-2006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GB/T 6434-2006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 GB/T 6435-2006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 6436-2002 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 6437-2002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 6438-2007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1 GB/T 6439-2007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GB 8381-2008 饲料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半定量薄层色谱法 GB/T 8381.2-2005 饲料中志贺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 8381.4-2005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簿层色谱法 GB/T 8381.6-2005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簿层色谱法GB/T 8381.7-2005 饲料中喹乙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8622-2006 饲料用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氯化胆碱有什么用途

氯化胆碱为白色吸湿性结晶,无味,有鱼腥臭。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苯和二硫化碳。现用于治疗脂肪肝和肝硬化,也可作为禽畜饲料添加剂。那么氯化胆碱具体还有哪些用途呢?下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用途 1、组织培养基、饲料添加剂,临床用于抗脂肪肝剂。 2、用于治疗脂肪肝和肝硬化,也用作饲料添加剂,能刺激卵巢多产蛋、产仔及禽畜、鱼类等增重 3、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预防肝脏、肾脏中的脂肪积累及其组织变性;可促进氨基酸的再组合;可提高氨基酸,尤其是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在体内的利用率。 4、氯化胆碱还是一种植物光合作用促进剂,对增加产量有明显的效果。小麦、水稻在孕穗期喷施可促进小穗分化,多结穗粒,灌浆期喷施可加快灌浆速度,穗粒饱满,千粒重增加2~5克。亦可用于玉米、甘蔗、甘薯、马铃薯、萝卜、洋葱、棉花、烟草、蔬菜、葡萄、芒果等增加产量,在不同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下效果稳定;块根等地下部分生长作物在膨大初期每亩用60%水剂10~20毫升(有效成分6~12克),加水30升稀释(1500~3000倍),喷施2--3次,膨大

增产效果明显;观赏植物杜鹃花、一品红、天竺葵、木槿等调节生长;小麦、大麦、燕麦抗倒伏。 5、氯化胆碱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畜禽器官内的脂肪沉积和组织变性。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与合成。能增强畜禽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禽类产蛋率。 6、是一种高效的营养增补剂及祛脂剂。 二、贮存方式 1、氯化胆碱水剂贮存温度不应低于-12℃,以避免结晶后堵塞管道。 2、氯化胆碱粉剂贮存在筒仓中应使用除湿设备以防产品吸潮。氯化胆碱粉剂吸潮后将会导致产品变湿并结块从而导致导管堵塞。植物载体型氯化胆碱粉剂长期吸湿后则有可能有发酵现象。 以上就是有关氯化胆碱用途及储存方式的一些相关介绍,希望对您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有所帮助。

氯化胆碱

氯化胆碱 一、氯化胆碱的性质: 分子式:HOCH2CH2N(CH3)3Cl;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139.63;熔点(℃):302~305(分解);CAS号:67-48-1;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6640;性状:吸湿性晶体。二、氯化胆碱的主要用途: 氯化胆碱用于治疗动物脂肪肝和肝硬化,也作为禽畜资料添加剂,能刺激卵巢多产蛋、产仔及禽畜、鱼类等增重。固体产品又分为硅石型和植物载体之分。植物载体型氯化胆碱是将某些植物如玉米芯粉、甜菜渣粉同液态氯化胆碱相混合,使之吸附,经干燥处理后所形成的粉末状固体产品。硅石型氯化胆碱是用白色硅石粉末同液态氯化胆碱混合,充分吸附后无需干燥所得的产品,液态氯化胆碱可直接喷洒到饲料上,粉状氯化胆碱可与饲料拌合使用。 三、氯化胆碱的生产方法: 氯化胆碱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环氧乙烷法; 二、是氯乙醇法。 四、氯化胆碱拟采用生产方案: 氯化胆碱生产拟采用环氧乙烷法:三甲胺盐酸盐与环氧乙烷生成氯化胆碱。 五、氯化胆碱生产工艺流程:

1、循环反应阶段:将盐酸盐由盐酸盐储罐输入管道反 应器,并通过转子流量计将环氧乙烷储罐中的环氧乙烷输入管道反应器,加入盐酸盐中进行反应,离心泵将反应后的盐酸盐抽至冷却器中冷却,通过缓冲器再输入下一组冷却器中进行冷却,然后输回盐酸储罐中重新打入管道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再由离心泵将盐酸盐抽至冷却器,循环进入反应过程,残余气体抽入吸收塔处理,如此反复循环9~11个小时,将盐酸盐制成粗胆碱,检测PH值9~11、三甲胺残留物低于150ppm,输进蒸发器,进入蒸发成品阶段。(注:连续法制 备氯化胆碱溶液的三甲胺盐酸盐与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分别 用泵连续送入反应器,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为 1-1.5h。反应在搅拌下进行,生成物连续引出,使反应器内的液面保持稳定。反应器引出的氯化胆碱粗产品进入汽提塔,从塔底获得60-80%氯化胆碱液体产品。) 循环反应阶段主要设备:盐酸盐储罐、管道反应器、粗胆碱储罐。配套设备为环氧乙烷储罐,转子流量计、离心泵、冷却器、缓冲器、吸收塔。 2、蒸发成品阶段:将粗胆碱输入蒸发器,将蒸汽输入 蒸发器加热,蒸发的水分经冷却器进入集水罐,蒸发器中去掉多余水分的粗胆碱制成氯化胆碱水剂,输入缓冲罐中汇集。再输入成品计量储罐。 发成品阶段主要设备:蒸发器、缓冲罐、成品计量储罐。

氯化胆碱操作规程复习进程

氯化胆碱操作规程

氯 化 胆 碱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山东康泰化工有限公司年月日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氯化胆碱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生产的氯化胆碱检验操作的管理。 职责:QC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规程: 1.采样 饲料级氯化胆碱水剂以每一釜一次投料生产的产品唯一批,粉剂间歇干燥工艺以每一釜生产的产品量为一批,连续干燥工艺以同一个混料批的产品量为一批,进行采样。 取样人员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去现场采样。水剂取样前先缓慢打开取样阀,放空,置换取样瓶(塑料瓶)三次,废液导入废液桶。然后取样,取样后立即盖上取样瓶盖,关好取样阀,盖好废液桶盖。 粉剂取样时采用固体取样器(采样探子)自采样袋中心垂直插入3/4处取样,每袋采样量不少以100g,将所取样品快速混匀,用四分法缩分。从中取出500g,分装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密封袋内。

将取得的样品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时间和取样人。 将水剂样品密封保存在干燥、避光处。粉剂样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2 氯化胆碱检验 2.1 性状 水剂:无色透明的粘性液体,稍具特异臭味。本品有吸湿性,吸收二氧化碳放出胺臭味。本品可与甲醇、乙醇任意混合,但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或苯。 粉剂:白色或黄褐色(视赋形剂不同而不同)干燥的流动性粉末或颗粒,具有吸湿性,有特异臭味。 2.2 鉴别 2.2.1 试剂和材料 A.氢氧化钾 B.高锰酸钾 C.硫酸溶液:6+100 D.硝酸溶液:10+100 E.雷氏盐甲醇溶液:20g/L; 称取2g雷氏盐,溶于100ml甲醇,过滤,该溶液配成48h后不能再用。 F. 碘化汞钾溶液:称取1.36g二氯化汞,加60ml水溶解,另取 5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将两种溶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ml。

电位器检测流程

电位器质量检验标准及流程 一、目的 规格电位器质量检验流程,保证产品出货质量。 二、检验方式 全检。 三、检验流程 (一)数量 检查电位器个数是否与来料单一致。 (二)外观 1、检验设备:无 2、检验方法及要求:检查电位器外壳是否有划痕、裂纹、破损等机械损伤;检查电 位器引出线是否有破损,插头是否松动。 3、判定:外壳无明显划痕、裂纹、破损,插头不松动为合格。 (三)电阻检验 1、检验设备:万用表。 2、检验方法及要求: 1)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位器两个固定端间电阻值(即两端的引出端间电阻值),与标称阻值(10KΩ±10%)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同时旋动转轴,其值应固定 不变。如果阻值无穷大,则此电位器已损坏。 2)测量其中心端与电阻体的接触情况,即两端与中心端之间电阻值。测量过程中,慢慢旋转转轴,注意观察万用表的读数,正常情况:随着转轴的转动,读数均 匀平稳地增加或减小,当中心端滑到首端或末端,电阻值为0或标称阻值。若 出现跳动、跌落或不通等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3、判定:转轴旋转时有平滑感;两端电阻值达到标称阻值;电位器的滑动阻值随 转轴旋转而变化,最大阻值达到标称阻值,最小阻值达到零阻值,判定为合格。(四)性能测试 1、检验设备:24V直流电源、推进器 2、检验方法及要求:推进器放入水槽中,将电位器与推进器连接,开启电源开关, 反复缓慢旋转电位器转轴,观察推进器是否均匀变速,电位器转轴旋至两端时,推进器是否停止或转速最大。 3、判定:旋转电位器转轴,推进器均匀变速,电位器转轴旋至两端时,推进器停止 或转速最大,判定为合格。 四、注意事项 性能测试时,每次测试完一个电位器,必须关掉测试电源之后再进行更换。

氯化胆碱过瘤胃技术研究进展

氯化胆碱过瘤胃技术的研究进展 徐杨 过瘤胃技术(rumen protected technique)就是将一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氯化胆碱、脂肪和氨基酸等)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如微胶囊化),使其保护起来,减少在反当动物瘤胃内发酵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后再被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目的的一种技术。使用过瘤胃技术降低了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增加了其在小肠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了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此外,有些物质经微胶囊化后可掩盖自身的异味,或由原先不易加工的气体液体转化为稳定的固体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针对不同的芯材和用途,选用一种或几种复合的壁材进行包覆。 微胶囊的概念 囊心在饲料生产中,凡饲料中的必要成分或需要添加的材料,如果改变了原来的状态并保持原有的特性均可作为囊心,它是利用和开发微胶囊技术的目的性物质。如液体芯材粉末油,故态芯材香料、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酶制剂和活菌制剂、防腐剂、胆碱、抗氧化剂和药物等。此外微胶囊的芯材除主料外还可以加入附加剂,如稳定剂、阻滞剂。 包裹囊心的物质称为壁材,它的种类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胶囊的理化性质。饲料微胶囊的壁材首先应无毒无刺激性,性质稳定,不与芯材发生反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能完全包裹囊心物,同时具有符合要求的黏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等,并能乳化囊心产生稳定的乳化体系。常用的壁材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肠溶性三类,根据化学性可分为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 一过瘤胃技术常用的方法 通常将过瘤胃技术分为两种,即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有界面聚合法、喷雾干燥法、空气悬浮法以及相分离凝聚法等。 二对液态氯化胆碱固化所选择的载体 液态氯化胆碱和白炭黑最佳混合比例为1:1时,制得的微丸适合进行过瘤胃保护包被。 三不同壁材对氯化胆碱包被效果影响 乙基纤维素(EC)、壳聚糖(CS)和丙烯酸树脂IV三种材料为主要壁材,通过实验通过空气悬浮法制备多种不同壁材组合的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并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液法对过瘤胃氯化胆碱的有效释放率进行检测,考查不同包衣壁材组合对过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项目二电阻器和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本项目学习目标】 ●知道电阻器和电位器的作用及种类; ●能描述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参数及参数标注方法,并正确识别其参数; ●会正确识别各种电阻器及功用; ●能正确筛选和检测各种电阻器、电位器; ●能正确识别贴片电阻器参数。

任务一电阻器的认识 任务描述 在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护中,会发现电路板上有很多电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每一种元器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这些元器件,才能使这些元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使电子产品能正常工作,所以我们先来认识一种叫电阻器的元件,它是电子产品中的主要元器件之一。 任务分析 电阻器的种类多,外部特征各有不同,只有通过对电阻器表面的型号、参数的识别,才能灵活地使用各种电阻器,发挥电阻器在电路中应有的功能。本任务就是通过观察电阻器的实物和图片,知道电阻器的作用、种类、参数及参数标注方法。 任务实施 物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利用了这种阻碍作用做成的元件称为电阻器,电阻器在电路中具有分流、分压、绥冲、负载、保护、检测等作用。 活动一认识电阻器型号命名及电阻器种类、符号 根据国标GB2471-81规定,固定电阻器型号命名由四个部分构成,如下所示:

例如:RJ71为精密金属膜固定电阻器、 RX81为高压线绕固定电阻器、RTG6为高功率碳膜固定电阻器。 常用电阻器种类及在电路中的符号见表2-1。 表2-1 常用电阻器种类、符号 碳膜 电阻器 金属膜 电阻器 金属氧化 膜电阻器 有机实芯 电阻器

气敏电阻器

在电子产品中还有如下两种电阻器:

氯化胆碱的研究

1 胆碱的理化特性 胆碱是一种季胺碱,化学名称为氢氧化β-羟乙基三甲胺,分子量为127.16,分子中的甲基团占37.14%。纯净胆碱为无色、粘滞、微带鱼腥味、吸湿性很强的碱性液体,其无水物为白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胆碱有极强的亲水性,与疏水离子(六硝基二苯胺)形成离子对,含离子对的复合物可被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浸提出来,这一过程常被用于选择分离生物组织中微量胆碱。 2 胆碱与其它营养素的关系 尽管生物体内的胆碱可由乙醇胺甲基化合成,但胆碱的去甲基产物为二甲基甘氨酸,并不是二甲基乙醇胺。胆碱在肝脏线粒体中被氧化成甜菜醛,然后进一步被氧化成甜菜碱,甜菜碱和高半胱氨酸在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蛋氨酸和二甲基甘氨酸。因此,在生物体内胆碱以甜菜碱的形式提供不稳态甲基。所谓不稳态甲基,是指在体内从一种化合物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的甲基,也称活性甲基。除胆碱之外,蛋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均可提供活性甲基。 2.1 胆碱与蛋氨酸、硫酸盐的关系 机体对蛋氨酸和胆碱本身的需要一旦被满足,对不稳态甲基的需要可通过蛋氨酸或胆碱来提供,即胆碱能节省正常用于甲基转移的蛋氨酸,但不能节省用于蛋白质合成的蛋氨酸。由于基础日粮蛋氨酸水平不同,添加不同水平胆碱的试验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总的说来,当日粮胆碱水平低时,添加蛋氨酸可产生显著应答;与之相似,当日粮蛋氨酸在临界需要量水平时,添加胆碱也可使生产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有关胆碱和硫酸盐的研究,多以胆碱和硫酸盐能否节约蛋氨酸以及日粮不同蛋氨酸和硫水平对胆碱添加效果的影响为主要内容。禽可利用无机硫来满足其对总硫需要量的一部分,在纯合日粮中,鸡对添加无机硫的反应取决于日粮含硫氨基酸水平,日粮蛋氨酸水平越高,鸡对添加硫酸盐的反应越小。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即使含硫氨基酸缺乏,鸡对硫酸盐的添加也不产生应答。 一般认为,为了研究胆碱对蛋氨酸的节约作用,日粮中应有充足的硫,因为硫的缺乏将增加蛋氨酸需要量。同样,为研究硫酸盐对日粮含硫氨基酸的节约作用,日粮中应有充足的胆碱,否则更多的蛋氨酸将被用于满足动物对甲基的需要。 2.2 胆碱与甜菜碱、肉碱的关系 作为甲基供体,胆碱和甜菜碱可在等分子基础上相互代替,虽然甜菜碱的分子结构中有3个甲基,但在甲基反应过程中它只能提供1个甲基,其它部分则经过氧化,最终转化为甘氨酸。在一项研究不同胆碱水平日粮添加甜菜碱效果的试验中发现,在缺乏胆碱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氯化胆碱,肉仔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几乎与氯化胆碱的添加量呈线性关系;但在基础日粮和不同胆碱水平的试验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对鸡的生产性能不产生影响。一般认为,用于最大生长所需要的胆碱,其三分之二必需以胆碱形式提供,其余三分之一可由甜菜碱来满足,即在满足机体对胆碱的基本需要之上,甜菜碱可以节约用作甲基供体的胆碱。肉碱即L-β-羟基-γ三甲基氨基丁酸,是由赖氨酸衍生而成的兼性化合物,分布于机体的各个组织,线粒体内含量最多。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在肝脏及其它组织的线粒体中进行的。脂肪酸氧化在动物脂肪酸分解代谢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细胞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氧化的重要跨膜转运载体。胆碱可能通过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活性甲基供体的甲基代谢间接参与肉碱合成。Daily Ⅲ等研究发现,鼠组织中肉碱水平随日粮胆碱水平升高而升高的同时,鼠组织中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许多研究还显示,在缺乏胆碱的饲料中添加胆碱可显著提高鼠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肉碱水平。 2.3 胆碱与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 维生素B12和叶酸参与胆碱合成、代谢和甲基转移,因此,在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条件下,胆碱需要量增加。 胆碱缺乏可造成肝脏叶酸衍生物含量显著减少及其比例的变化。当蛋氨酸缺乏时,这种减少就更为突出。同样,缺乏叶酸也会引起肝组织中胆碱含量下降。当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含750 mg/kg胆碱时(经甲醇洗涤,去除豆粕中的大部分胆碱),肉仔鸡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1.3 mg叶酸时呈最大生长量;当日粮含有1 300 mg/kg胆碱时,叶酸需要量则为1.2 mg/kg。 维生素B12除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外,还参与胆碱合成。30日龄以上大鼠采食无蛋氨酸和所有已知甲

氯化胆碱的介绍

胆碱是人类和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B族维生素的一种或维生素B4。其人工合成形式为氯化胆碱,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产品。氯化胆碱用途: 1.胆碱对鸡禽类尤为重要。它合成的氨基酸和卵磷脂输送到鸡禽体内各部,能防止脂肪在肝肾蓄积,加速鸡禽的生长,提高产蛋率和孵化率。 2.试验进一步证明胆碱缺乏会使草鱼血浆总脂、胆因醇磷酯含量明显偏低,从而影响草鱼生长。 3.貂、猪、兔、牛等家畜。饲料中缺少胆碱时,会使家畜发育不良,皮毛粗糙骨骼软,降低生长,体弱多病。 氯化胆碱的分类: 一、70%、75%浓度的液体氯化胆碱 70%、75%浓度的液体氯化胆碱既是饲料和食品的添加剂,也是基础工业原料,在饲料工业,高产的大型全价料厂家可使用液体氯化胆碱。该溶液经自动计量

系统通过特制喷洒装置加入到混合料中,使用液体氯化胆碱的优势在于运输方便,添加容易,有利于提高饲料质量和降低成本。 70%、75%氯化胆碱液体参数 分子式[HOCH2CH2N(CH3)3]Cl 系统名称(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外观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的粘性液体,稍具特异臭味。 指标CC70 分析方法 氯化胆碱含量%, W/W 大于等于70.0 HG2941-1999 PH 6.5-8 HG2941-1999 乙二醇%, W/W 小于等于0.50 HG2941-1999 氯乙醇(以CL计)%, W/W 小于等于0.20 HG2941-1999 三甲胺%, W/W 小于等于0.100 HG2941-1999 灼烧残渣ASH %, W/W 小于等于0.20 HG2941-1999 重金属(以PB计) %, W/W 小于等于0.002 HG2941-1999 理化性质见安全数据表 包装聚乙烯全塑桶(200kg/桶)或槽车 二、植物载体氯化胆碱 植物载体氯化胆碱的特点 1、有较强的吸湿性,往往含量越高吸潮越快。 2、有流动性 3、同一种载体的胆碱,颜色浅的产品说明所使用的合成胆碱液体纯度高色泽无色。反之深色,说明干燥时使用的液体颜色深,其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铁离子。

婴儿配方奶粉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婴儿配方奶粉(领跑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婴儿配方奶粉(领跑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牛乳、牦牛乳粉或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乳糖、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脱脂粉、植物油(菜籽油、棕榈仁油、葵花籽油、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加入适量的矿物质(柠檬酸钠、氯化钾、柠檬酸钾、碳酸钙、磷酸三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碘酸钾、硫酸镁、亚硒酸钠)、维生素[维生素A(醋酸视黄酯)、维生素D(胆钙化醇)、维生素E(dl-ɑ-醋酸生育酚)、维生素C(L-抗坏血酸)、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12(氰钴胺)、维生素K(植物甲萘醌)、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D-泛酸钙)、生物素(D-生物素)、肌醇、胆碱(氯化胆碱)和牛磺酸)]、及其他成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左旋肉碱、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核苷酸(5’-单磷酸腺苷、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5’-尿苷酸二钠、5’-胞苷酸二钠)、酪蛋白磷酸肽和益生菌(乳双歧杆菌Bi-07、动物双歧杆菌Bb-12)],经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充氮包装等工序制成的适合于0~6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奶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 188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GB 1886.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尿苷酸二钠 GB 1886.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肌苷酸二钠 GB 1886.1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 190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腺苷 GB 190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胞苷酸二钠 GB 190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 GB 1903.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左旋肉碱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CHOLINE CHLORIDE 氯化胆碱基础知识

CHOLINE CHLORIDE FOR ACTIVE SUBSTANCE Introduction Choline was first isolated from pig bile by Strecker in 1849. Choline’s role in nutrition was not known until the 1930’s, following 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by Banting and Best (1922). Choline chlorid e is the salt of Choline hydroxid e, a quaternary saturated amino alcohol, and HCl. Choline chlorid e in its anhydrous form is very hygroscopic, hence the product is typically commercialized either as a solution in water or as a powder. There are different Choline salts used for this purpose, but Choline chlorid e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Chemical formula C 5H14NO?Cl Classification Water-soluble vitamin-like substance Molecular weight 139,63 g/mol Alternative names IUPAC: ethanaminim, 3-hydroxy-N,N,N-trimethyl-, chloride CAS No. 67-48-1 Key natural sources Dried brewer’s yeasts, liver, meat (especially pork), egg yolk, legumes including soybean and peanut and in the germ of cereals. Biological functions Choline serves a series of critical functions in the body. a. Improves fat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b. Serves as a source of methyl d onors for methionine regeneration from homocysteine; c. Builds and maintains cell wall structure; d. supports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e. serves as a source of osmolytes that regulate cell volume. Benefits to the animal Improves animal growth through fat metabolism. After a two-step enzymatic oxidation, cholin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d onor of methyl groups, important for regenerating methionine. Choline is essential for the body, in case there is choline deficit the body will synthesize d e novo choline from glycine or serine. Signs of deficiency Common: fatty liver; reduced growth. Poultry: perosis. Swine: splayed stance (piglets). Ruminants: reduced milk production, milk fat level and protein yield; ketosis;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Young ruminants have a dietary need for choline. Fish: haemorrhagic kidney and intestine. Pets: see common signs.

原料品质管理办法

3.原料品质管理办法 原料取样原则 (1)取样注意安全。 (2)取样必须携带有关取样器、透明塑料样品袋、记号笔等工具。 (3)样品之采取应力求随机、广泛、以期具有代表性。 (4)抽取样品不可太少,尽量减少误差,并且留样以备检查。 (5)若每批原料数量太大,应酌予分批并分别取样。 (6)应视供应商及运送者的信誉,实际的品质及运送状况弹性调整抽样次数。 (7)抽样过程中应用眼观、手抓、鼻嗅等感官检查品质,发现品质变异时立即处理。 30%取样检验 3.2.1固体原料 汽运包装原料(添加剂原料除外)到厂,应对所有外围包装袋 抽取(顶部须上车抽取)样品,包装玉米原则上应会同供应商 打开侧厢板进行抽样检查,散装玉米则用散装取样器分至少五 个不同位置抽取样品,取样点不少于30%包装袋,样品重量不 少于1公斤。 3.2.2添加剂类和液体原料 (1)对添加剂类和液体原料(氨基酸、氯化胆碱、油等)则按来货 总包/桶数的开方数取样。 (2)液体原料应以液体取样器取样,样品数量以一批一袋(大约1 公斤)为原则。 (3)油罐车转运之液体原料应自上方开口取样。 (4)用液体取标器或透明管。 (5)若有怀疑时应于不同深度取样。 3.2.3样品标示和检测 (1)取样所得样品,每袋皆应用“原料取样卡”标示,并依规定尽 速送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 (2)每车原料中所抽取样品,外观品质若无异常,则将样品混合好, 在“原料取样卡”上记录车号、供应商名。若发现部分包装袋 内原料异常(如颜色,气味,霉味等)则应用记号笔在异常袋 上作记号,同时将正常与异常原料分装在不同的样品袋,记录 车号、供应商名,计算异常袋数占取样总袋数的百分率。全部 样品带回化验室,以备进一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