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理解与应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需要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施。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探讨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在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整理重点资料的笔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的核心要点。

本文将针对课程与教学论的重点资料进行整理,帮助读者加深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教学原理的分类教学原理是指指导教学的准则和规范,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依据。

根据教学原理的不同特点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发展原理:强调教学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的发展。

2. 激励原理: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3. 认知原理: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结构,通过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4. 交往原理:强调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适用于知识传授和基础概念理解。

2.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适用于思维能力培养和问题解决。

3. 案例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用于应用性强的学科。

4.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用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和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教学论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应考虑学生的多方面表现,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泰罗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特征“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拉尔夫泰勒的贡献拉尔夫泰勒"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原理"的实质(深层价值取向):"技术兴趣(技术理性、工具理性)"。

核心是控制,对环境的控制它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划一性的模式。

学科结构运动代表人物:布鲁纳学术结构的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追求解放兴趣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派纳,著作《理解课程》,美国课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

是围绕"泰勒原理"展开的。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解放兴趣(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

"解放兴趣"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自称“教学论者”。

夸美纽:《大教学论》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确立。

原理(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

两层含义:第一,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

第二,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2)兴趣与自发原理(3)活动原理(4)直观原理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第一次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是——裴斯泰洛齐(瑞士),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赫尔巴特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一:明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一、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 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各个国家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 (1) 信息资源成为国家与地区重要的战略资源。

(2) 克服数字鸿沟、实现教育同权的措施。

(3) 信息多元化要求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2、 信息社会中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1) 信息技术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2) 信息素养成为个人就业的重要条件。

(3)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与范围. 二、 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1、 课程名称的变化: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2、 课程目标的变化: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3、 信息素养培育途径分析 (1) 信息技术课程的显性课程 (2) 信息技术课程的隐性课程 4、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试验启动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经历了教学大纲、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三个阶段。

5、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的理解。

(1)新课程,许多问题正在探索 (2)课程不断发展与变化 三、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位置 1、 不同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2、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位置分析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在2003年颁布。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 )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 学分.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重点整理-硕士博士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重点整理-硕士博士

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对“课程论”和“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分值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

国外学者提出: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包含模式、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国内学者提出: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从历史的角度看,早期课程问题是被放到教学论中研究的,但当下课程论已经逐步从教学论脱离出来。

不同的国家体制对课程与教学的管理体制不同,中央集权的国家,课程由中央政府控制,所以就会没那么重视课程论。

从教育角度看,课程与教学是紧密相连的。

课程解决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解决教育性是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研究课程问题时要关注教学,研究教学问题时要联系课程。

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价值问题(目的设定、意义判断、可行途径),技术问题(实现形式、活动程序、操作方法)解释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3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3.1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们主要基于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经验提炼而来。

春秋战国:儒家(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墨家、法家先秦时期:《礼记·学记》(儒家,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以儒家思想做为课程和教学的价值标准和思想前提古希腊:西方课程与教学思想(培养目标强调理性、课程设置重视和谐、教学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主张启发教学)的发源地。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演说家培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中世纪:基督教的课程与教学思想14-17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思想-身心和谐发展、尊重儿童天性、加强人文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3.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标志:17-19世纪,163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较为系统的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度的优越性,主张采取集体教学的新形势。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1、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种种课程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有三方面: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2、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看下)p73、什么是课程:p304、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

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

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活动。

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5、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一、外部因素:(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第二、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6、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

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7、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8、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材料分析)(1)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2)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它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精确、具体和可操作。

“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最新整理)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最新整理)

第六章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一.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1.形象性教学艺术的形象性表现在:(1)语言描述的形象化。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给学生生动的直观形象。

(2)体态语言的形象化。

教师运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活动。

(3)电化教学的形象化。

可以将时空艺术、视听艺术融为一体。

2.情感性情感性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显著特征。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1)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修养。

教师要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沉入课文,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

(2)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富有情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共振,引起情感共鸣。

3.创造性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常教常新,常教常异。

面对教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课文仍要有新的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能保持活力。

4.审美性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美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审美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修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应变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变化着的情景,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

应变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显著标志,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组织艺术?(一)导入艺术1.导入艺术的基本形式与方法(1)释题入课法。

有些文章透过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围绕课题提示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

比如《将相和》,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十分自然的引出课题,接着问: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吗?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运用释题入课,可以引发学生注意和发人深省。

(2)设置悬念法。

在新课开始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资料整理笔记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课程》一书的出版。

2、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3、查特斯的‘工作分析’: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4、‘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

‘八年研究’是‘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5、学科结构的两个基本涵义:○1它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它是一门学科;特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

6、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7、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施瓦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8、课程审议: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9、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1)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课程既包括儿童在社会生活中自然获得的未受指导的经验,也包括儿童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受指导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5个步骤:○1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3课程目标的获得○4课程目标的选择○5教育计划的制定。

10、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课程开发的方法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的过程有7个步骤:○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序排列次序○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解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它们。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内容、范包括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内容:1.显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又叫正式课程2.隐性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学科中心课程论 2人本主义课程论(学生中心) 3社会再造课学习、教授、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行为方式:1 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 2 激发动机,课堂管理等辅助方式(二)教学论1 世界上最早的叫教学论专著:《利记。

学记》2 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德)和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比较系统3 教学论流派: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基础课论学科,应用实践学科 ③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是中小学教育中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和建构的语文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一、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 1 蒙学教材:“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2 经学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3 《古文观止》 1953年,在普希金指导下因课文《红领内容涉及教学时间和效率,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及各自在教学中的作用,组成语文课的因素及分析 等教学方法 。

这场讨论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①推动了教学法改革 ②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但也产生了倾向性错误①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比较适宜,但对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一定适合 ②产生了形式主义倾向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语言文字 2语言文学 3语言文章4语言文化 5口头语和书面语 6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欢迎阅读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识记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课程》2.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工作分析: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3.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

(二)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识记1.教学论的首倡者:拉特克2.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爱弥尔》:卢梭4.教学的“形式阶段”:明了:清楚,明确的感知新教材联合:结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系统:把已建立起来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以形成具有逻辑性的、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方法:把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5.“三大新教学论流派”领会1.夸美纽斯的教学原理及其贡献与局限2.卢梭的“发现教学论”及其贡献与局限3.裴斯泰洛奇“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4.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5.杜威“问题解决教学”思想2.目标模式的涵义:以目标位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3.学习经验的涵义: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领会:1.“泰勒原理’基本内容:2.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3.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1)为达到既定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不许既能使学生有机会时间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4.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王本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序言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3. 教学论研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第二,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第三,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第四,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第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第六,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教学论的教育家。

4.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教育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 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A. 不能把学过和真正掌握画等号。

B.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

C. 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的基本方式。

D. 真正全面掌握是个长期的过程。

6.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A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B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C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 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 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把课程定义归纳为六大类型:课程:即1教学科目;2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预期的学习结果;4学习经验;5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社会改造。

3.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的设置,所以又被称作“分科课程”。

4. 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A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计划,它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实践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用主义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梳理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梳理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梳理1 课程意义1.1 课程的认识1.1.1 课程概念的几种界说(一)从课程的构成或属性层面来界定:1.课程是知识。

基本思想:学校课程的主要使命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课程即学科(科目)。

此种观点下课程的特点:(1)课程强调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科学系统的科学知识,分科开设。

(2)课程的体系使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组织的。

(3)课程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并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4)学习者对于课程是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

局限性和弊端: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专业化,关注知识而不关注使人教育背离了自身的宗旨。

2.课程是经验。

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基本思想:只有个体亲身的经历才称得上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自身所有——即经验。

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将学习对象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并实现自身的变化发展。

特点:(1)课程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种的体验。

(2)课程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

(3)课程是以学习者时间活动的形式实施。

(4)学习者本人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1.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一种预设性的课程关,揭示了课程的目标性和计划性,课程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通过有计划的实施而进行。

过分强调课程的计划性,也会导致教学的窄化和僵化。

2.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

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观。

课程成为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成为自我的“履历情境”。

相对而言,预成性课程倾向于以固定的、封闭的、可预见的学习结果为中心,生成性课程倾向于以开放的、活动的、很大程度上不可预见的学习过程为中心。

(三)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广义的课程: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共阅、泰勒模式1949 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 “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 “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怎样评价实践课程?优点:在实践课程开发理论中,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获得充分的尊重,课程开发过程不再被视为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过程。

缺点:由于“实践兴趣”缺乏自我反省的特性,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彻底解放,即使经过公开辩论和审议,人的思想倾向性也会受到蒙蔽。

四.概念重建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概念重建主义者”把自博比特、查斯特等人的早期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到“泰勒原理”的种种课程研究观点统称为“传统课程理念”。

对传统课程理念的深刻批判是“概念重建主义者”对课程理论的重要贡献。

“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至少存在三大缺陷:1. 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 ,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

2. 传统课程理论受“技术理性”的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通型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 、“反历史的” 。

3. 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 ,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是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

欢迎共阅(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1. 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以理论基础,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

2. 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

(三)“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解放兴趣”,即“解放理性”。

“解放核心”的核心是“自我反思” -------------- 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以达成解放。

五、课程的涵义及发展趋势(一)课程的涵义1、课程作为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测结果或学习的预先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把课程定义视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二)课程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阴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六、教学的涵义(一)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

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1、教学是教育学的统一。

首先,教不同于学,教是一种外化的过程,学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其次教与学之间互为基础、互为方向。

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交互主体的作用。

2、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一方面,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

七、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模式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规划课程实施、制定课程评价原则等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课程开发主要模式有两种: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一)目标模式目标模式亦称工艺学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

1.泰勒模式1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欢迎共阅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结果。

在这四个环节中, “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四个问题的关系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结果这四个问题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

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

泰勒模式评价优点:作为基本框架,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

囊括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个简洁明了的系统模式。

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

缺点:是非常理性的框架,带有科学至上的时代印记。

将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忽视了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追求“技术理性”,指向对师生的控制。

(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 是由英国着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系统确立起来的。

斯腾豪斯对过程模式的建构是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开始的。

1975 年?,斯腾豪斯出版着作《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系统建构了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课程开发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不宜从详细描述的目标开始,而应从程序原则与过程,然后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予以改进调整,此即“过程模式”。

强调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倡导“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空间。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控制者。

强调学生是积极的行动者,教育的功能则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自主行动。

过程模式的评价优点: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否定了目标模式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肯定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和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课程开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

缺点:过程模式虽诊明了目标模式的“病症,但在课程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时,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八、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们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归结为四种:“普遍性目标” 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课程教学领域,成为课程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特点: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优点: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局限: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表述模糊、容易产生歧义。

行为目标行为性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特点: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欢迎共阅优点: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便于教师将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便于准确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局限:①控制本位倾向,抑制了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②将“完整的人”及学习分割,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③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

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特点:过程性、情境性、开放性优点: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局限: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临诸多实践挑战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表现性目标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预期获得的行为,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际遇。

特点:描述性、多元性、情境性优点: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

比较:由“普遍性目标”取向和“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