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1a81140b4e767f5acfce5f.png)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1、站在泰山顶上主题一:登临泰山学习内容:以登临泰山为线索,展示泰山的壮美及其灿烂的文化教材分析:教材中主要以图片来展示泰山的壮美。
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安泰山、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让学生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感悟泰山的美。
2使学生初步了解其他名山。
活动准备收集泰山有关图片,查阅泰山的有关资料并整理。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节假日给随你们的父母去过哪些地方?生:······师:本课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什么?生:山,是泰山。
水,是黄河。
人,圣人孔子。
师:我们这一单元来学习:“一山一水一圣人”。
这节我们先来了解美丽壮观的泰山。
板书课题:登临泰山二、泰山简介播放泰山景观课件。
师:看过录像,你想说些什么?生:······师:小结,同学们了解的真多。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代帝王封禅和民众朝拜,给泰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泰山成为华夏文化的缩影。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得资料,交流一下。
三、交流资料了解泰山1、小组之间交流。
2、交流后小组推荐班上展示。
3、出示“五岳独尊”课件。
师:谁能说一说对他的了解。
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了解或观察进行交流。
播放“泰山佛光”课件。
师:这是什么景观吗?生:······资料:泰山佛光是待定奇观之一。
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飘渺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映在里面,恰似佛像头上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1bf0875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0.png)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让学生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本文的教学设计分为两个课时,本篇为第二个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山东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和文化常识,对于泰山、黄河和孔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山东的文化底蕴。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山东文化和历史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实践活动:通过制作文化卡片、表演短剧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化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2.准备文化卡片制作材料,短剧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个课时学到的知识,为新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泰山、黄河和孔子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山东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泰山、黄河或孔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你还知道山东的哪些名人?”、“山东的文化特点有哪些?”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单元说课稿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单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0b14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0.png)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以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为背景,通过介绍山东的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旨在让学生了解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山东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补充。
此外,学生对山东的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具有浓厚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认识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掌握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的相关知识。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自豪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为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山东的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让学生深刻感受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魅力。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e841e4431b90d6d85c706.png)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一课站在泰山山顶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分析:本课包括登临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俩个主题活动。
以登临泰山为线索,展示泰山的壮美及其灿烂的文化。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电脑。
书籍资料报纸杂志第一课时学生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对一水的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
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知道此句来历最。
一山一水一圣人多山多水多才子先学习泰山投影旅游地图学生分组游览泰山。
总体认识泰山的风认识泰山的多样的自然景观。
旭日东升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晚霞夕照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
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谁持彩笔染长空,几处深黄几处红。
”“清泉泻万仞,落日御千峰。
”泰山佛光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
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
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五年级品社一单一课《一山一水一圣人》教案
![五年级品社一单一课《一山一水一圣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8670aa300a6c30c229f73.png)
1. 欣赏图片 ,小组派代表 发言, 其他同学补充பைடு நூலகம்感 受 受受。
小组自由展示
四、活动总结 泰山古老的历史, 不仅仅表现 在泰山本身具有的大量名胜古迹, 而且表现在泰山地区的文化。 泰山 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大汶口 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均离泰山很 近。古老的泰山,群峰拱岱,古迹 遍布, 文物荟萃, 在漫长的岁月中, 渗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从而 使泰山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因此,它不愧是东方文化的发源 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驰名中 外的的游览胜地, 是天然的历史博 物馆。 课下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 办一期泰山风光展览。 五、课后延伸 下节课我们要对泰山进行更深入 地研究, 同学们还要要根据自己爱 好的收集资料。 谈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学科:社会 年级:五年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测题 交流泰山文化,交流名山大川知识
教学反思
教
学
5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五岳之尊”的 壮美自然风光、云海、日出„„仿佛 还在眼前, 但有人说在中国众多高山 大川中,泰山比不上华山奇、比不上 黄山美, 那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心中它 享有“尊”者之称呢?这节课我们来 了解泰山文化。 二、活动一,我喜欢 我选择
伟,景色秀美,居五岳之首,故时 他学生补充 。 被称为“五岳之长” “五岳独尊” “五岳独家”
2、出示“泰山佛光”图片,小组
一山一水一圣人 说课稿
![一山一水一圣人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2149c084254b35eefd3445.png)
《一山一水一圣人》说课稿宋庄小学于涛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说课。
一、单元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个单元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状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大山名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知道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
本单元由“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寻迹孔子故里”三个主题组成。
二、单元设计思路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主题活动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了解黄河及其在生产、生活和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初步了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3、培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及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知识结构,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黄河的风貌特征,培养学生对黄河的浓厚感情。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2b94d376baf1ffc4fadd1.png)
教案科目:品德与社会年级:五年级下册姓名:赵洪光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青州市永兴希望小学赵洪光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单元内容分析】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1.登临泰山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
阅读古代诗人的诗作,让学生将对泰山美景的感受写到空白处。
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设计拓展练习,让学生收集其他名山资料,相互交流。
第二课来到黄河岸边1.我看到了母亲河设计学生来到黄河的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2.母亲河哺育了我以探究的形式组织教科书。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探究了解黄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在历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
3.为了“母亲”微笑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黄河沿岸水土流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召开主题班会或写倡议书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拓展练习,学生收集我国其它河流的资料,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第三课寻找孔子的故里1.至圣先师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为什么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通过学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贡献。
2.孔子的影响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
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
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
【单元设计思路】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案_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案_](https://img.taocdn.com/s3/m/65e38368804d2b160a4ec007.png)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学习目标:1、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交流(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板书:一山(……)一水(……)一圣人(……)二、欣赏泰山播放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图片(教学的图片从四个方面准备: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以上资料也可让学生分组准备。
生:看完后谈感受。
三、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2、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投影泰山旅游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谈泰山的文化。
3、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点进行分类.学会如何整理资料(板书设计泰山文化调查表)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泰山奇石文化遗址其他寺院楼阁亭坊塔桥梁秦泰山石刻经石峪唐摩崖石刻宗教活动祭祀象形石头石敢当大汶口遗址文物繁多四、学习提升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泰山(写诗歌、手抄报、……)五、开展活动:祖国名山知多少板书:祖国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新疆三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主要是介绍华山黄山峨眉山等天下名山,可以以一座座山为主介绍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基本国情。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搜集介绍自己喜欢的山、熟悉的山。
四、总结延伸。
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第二课、来到黄河岸边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65f47f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3.png)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学内容,通过介绍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让学生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基础,对家乡的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他们对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补充。
同时,学生对圣贤孔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培养他们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以及孔子及其思想。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
2.案例教学法:以孔子为例,让学生了解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图片,以及孔子的图片。
2.视频:准备相关介绍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视频资料。
3.资料:收集有关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资料,以及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介绍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让学生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泰山、黄河或孔子,深入了解并总结他们的特点和意义。
4.巩固(10分钟)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1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d677d75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d.png)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材,通过介绍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课的主题是“山东的山水圣人”,分别介绍了泰山、黄河、孔子等山东的代表性元素。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对于家乡的山山水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孔子等圣人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加深理解。
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学习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提高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2.难点:对于孔子等圣人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2.准备泰山、黄河、孔子等的相关资料。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让学生了解山东的代表性景观和人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自己家乡的山水圣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社下册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社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2ae68ddccda38376baf1f.png)
教案科目:品德与社会年级:五年级下册姓名:秦剑时间:2011年12月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内容分析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1.登临泰山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
阅读古代诗人的诗作,让学生将对泰山美景的感受写到空白处。
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设计拓展练习,让学生收集其他名山资料,相互交流。
第二课来到黄河岸边1.我看到了母亲河设计学生来到黄河的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2.母亲河哺育了我以探究的形式组织教科书。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探究了解黄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在历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
3.为了‚母亲‛微笑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黄河沿岸水土流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召开主题班会或写倡议书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拓展练习,学生收集我国其它河流的资料,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第三课寻找孔子的故里1.至圣先师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为什么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通过学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贡献。
2.孔子的影响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
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
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
设计思路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五下品社第一单元教案
![五下品社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0a60b03d8ce2f00662397.png)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1.站在泰山顶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及相关的古老文明。
2、让学生初步了解其他名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提高了进行专题研究能力。
活动准备:收集泰山有关图片、查阅、整理有关资料。
课型:新授课时:四课时登临泰山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什么?(板书课题)“一山”就是指东岳泰山,今天就让我们登临泰山,了解泰山。
二、了解泰山(师播放展示泰山景观的录像)指名简介有关搜集的泰山的资料。
师:你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生:我是从网上查到的,从相关资料书中查阅的……课前,我已经让大家收集一些泰山的资料,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三、欣赏泰山指名出示搜集的有关图片。
“四大景观““十八盘”师生共同交流。
学生交流、谈感受古代诗人登泰山石留下了许多名句和文章,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交流补充。
四、活动总结五、课后延伸师:下节课我们要对泰山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同学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更广泛地收集各方面资料,为下面的专题研究做好准备。
作业设计:泰山的壮美景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写下来。
源远流长泰山文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泰山及祖国名山,感受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感受祖国山河之美。
2.让学生学习专题研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泰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五岳之尊”的壮美自然风光,但有人说中国众多名山大川,奇美者不甚枚举,那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泰山能独享有“尊者之称呢?二、活动一:我喜欢,我选择1.自由看课本,了解课本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泰山文化。
2.分小组了解、研究泰山。
三、活动二:磨刀不误砍柴工各小组制定“专题研究计划表”(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四、活动三:泰山文化研究交流会小组汇报。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90d7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5.png)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课,主要介绍山东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教材通过讲述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等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品德与社会方面,还需要通过课程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学生通过之前的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东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增强地域认同感。
2.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山东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山东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PPT,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引导。
3.准备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资料,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详细介绍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等元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说课稿1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86fc38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8.png)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一山一水一圣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这三大地标性的人物和景观。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旨在让学生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山东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知道他们分别代表了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知道他们分别代表了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文化的内涵,培养他们传承文化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山东民歌《泰山颂》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山东泰山、黄河和孔子的资料,课堂上进行分享。
3.课堂讲解: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详细讲解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使学生了解他们分别代表了山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4.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山东的文化,让学生深入思考。
5.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单元内容分析】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1.登临泰山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
阅读古代诗人的诗作,让学生将对泰山美景的感受写到空白处。
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设计拓展练习,让学生收集其他名山资料,相互交流。
第二课来到黄河岸边1.我看到了母亲河设计学生来到黄河的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2.母亲河哺育了我以探究的形式组织教科书。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探究了解黄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在历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
3.为了“母亲”微笑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黄河沿岸水土流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召开主题班会或写倡议书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拓展练习,学生收集我国其它河流的资料,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第三课寻找孔子的故里1.至圣先师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为什么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通过学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贡献。
2.孔子的影响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
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
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
【单元设计思路】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单元分析】本单元有三个活动构成: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寻迹孔子故里。
目的在于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爱国的情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热爱爱国的情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
【单元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知道我国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其他名山。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的情感。
【重难点目标】站在泰山顶峰是教学的重点。
在黄河岸边是学习难点【教学时间】 12课时1.站在泰山顶峰4课时2.来到黄河岸边4课时3.寻迹孔子故里4课时【教学准备】电脑以及资料1.1.站在泰山顶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分析:本课包括登临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俩个主题活动。
以登临泰山为线索,展示泰山的壮美及其灿烂的文化。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准备:电脑。
书籍资料报纸杂志第一课时登临泰山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交流(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板书:一山(……)一水(……)一圣人(……)把学生的答案都写出来,然后一起讨论确定答案。
(学生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
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二、基本部分1、播放泰山投影旅游地图(1)学生分组游览泰山。
总体认识泰山的风格。
讨论: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你想说些什么?(2)投影有关景观图片。
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
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3)师:你了解泰山吗?生:回答(……)在学生回答后补充小结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
(4)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5)教师总结二、欣赏泰山播放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图片(教学的图片从四个方面准备: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以上资料也可让学生分组准备。
生:看完后谈感受。
三、活动总结第二课时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但人们心目中泰山为五岳之尊,大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2、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投影泰山旅游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谈泰山的文化。
3、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点进行分类.学会如何整理资料(板书设计泰山文化调查表)1认真阅读搜集的资料2根据研究的问题对资料进行适当取舍3按资料的不同类别进行分类4分析比较资料,找出异同,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5归纳出问题的结论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泰山奇石文化遗址其他寺院楼阁亭坊塔桥梁秦泰山石刻经石峪唐摩崖石刻宗教活动祭祀象形石头石敢当大汶口遗址文物繁多诗词传说4、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和教材提供资料填写表格,并介绍这些代表景点、作品得出结论.更真切的了解泰山喜欢泰山敬重泰山.5、课后欣赏:泰山挑山工雨中登泰山等文学作品。
关于泰山的诗句第三课时一、导入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
古今往来有许许多多的诗人和文学家写下了赞美泰山的名句和文章,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生:……二、探究过程活动一:诵读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此诗内容活动二:阅读: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内都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青色的泰山。
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好像是为神灵所特意创造,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会聚在泰山了,山势崇高,遮断阳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边还是昏黑的夜晚。
遥看层积的白云在生出,自己的胸怀像经受了一次洗涤:极尽目力眺望,远处归鸟的影子也投入了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这样朝下远望,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
交流搜集其他有关泰山的诗词。
了解泰山的伟大。
三、学习提升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泰山(写诗歌、手抄报、……)四、课后延伸调查了解我们家乡的山祖国名山第四课时一、导入背诵望岳二、个人展示:1、请学生介绍我们家乡的山。
学习千佛山英雄山的知识板书:济南名山:千佛山英雄山华山腊山鹊山2、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资料来了解千佛山也和泰山一样从风景与文化方面学习,了解我们的千佛山文化。
了解我们济南的历史。
三、开展活动:祖国名山知多少板书:祖国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新疆三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主要是介绍华山黄山峨眉山等天下名山,可以以一座座山为主介绍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基本国情。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搜集介绍自己喜欢的山、熟悉的山。
四、总结延伸。
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1.2.来到黄河岸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行为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学习难点: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
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二、创设情境,感知探究1、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2.课件展示黄河奔流图,播放歌曲《黄水谣》。
出示《黄水谣》的歌词。
朗读《黄水谣》歌词。
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讨论提出的问题。
3、观看课件,感受黄河奔流向东方的雄壮气势。
三、小组合作,布置任务1.布置任务。
师述:“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
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2、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4)变“害河”为“利河”;(5)拯救母亲河。
3、在各组间巡视,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以确保探究、调查任务的完成。
4、谈谈你的收获。
四、课外探究,激发情感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课堂上制定的计划进行资料和图片的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
2、师述:“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
现在,我们先一起去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
”(1)引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出示中国地形图,在地图上找黄河的发源地。
(3)出示黄河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