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五十种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培训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00a3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8.png)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13
贴敷疗法治疗疾病
n 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等肺系疾病, 每年农历三伏期间使用。
n 贴敷方法:取肺俞、心俞、膈俞3对背腧穴。喘息 严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嗽痰多 者加脾俞,咳嗽遗尿者加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 者加天突。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14
贴敷疗法禁忌症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19
熏洗法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忌用全身 熏洗。
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忌 用熏洗。
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 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洗。 4、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5、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 6、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7、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 讲
主要内容
毫针刺法 灸法 拔罐疗法 穴位贴敷 耳压疗法 熏洗疗法
基本操作方法 常见病应用 禁忌症 注意事项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2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 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 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感谢大家的聆听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24
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严防有强烈刺激 性的药物误入口、鼻、眼内。 2、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溃疡的药物需注意:
(1)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 (3)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 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精品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0ef1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f.png)
持续更新课件内容和教学方法
定期更新课件内容
结合行业最新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定期更新课件内容,保持课件 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尝试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员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其实际操作能 力。
CHAPTER 06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精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适宜技术概述 • 常见中医适宜技术介绍 • 临床应用与实践经验分享 • 安全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措施 •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01
中医适宜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安全、有效、简 便、经济为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注意事项
避免在皮肤破损、炎症等部位刮痧 ;注意刮痧禁忌症,如孕妇、血小 板减少等。
推拿按摩手法与技巧
推拿按摩手法
包括滚法、揉法、推法、拿法等多种 手法,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 用。
操作规范
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前需评估患者病情和体质, 避免在炎症、肿瘤等部位进行推拿按 摩;注意推拿按摩禁忌症,如骨折、 结核等。
立即停止操作,观察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清洁创面、涂擦药膏等。
拔罐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处理
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休息,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
消毒隔离和感染控制要求
0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针灸前必须做好针具、皮肤等的消毒工作,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02
一次性使用的针灸针具不得重复使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完整ppt课件下载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完整ppt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6d3247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a.png)
* 咳嗽的定义 * 咳嗽的分类及症状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咳嗽治疗中的优势 * 中医药适宜技术 的特点 * 咳嗽治疗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 * 咳嗽治疗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 急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 应用
环不良的问题。
增强免疫力:中医 药适宜技术可以通 过调理身体,提高 身体免疫力,增强 老年人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中医药 适宜技术可以通过 针灸、推拿等手法 ,有效缓解老年人 的疼痛症状。
改善睡眠:中医药 适宜技术可以通过 调理身体,改善睡 眠质量,缓解老年 人失眠等问题。
05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培训内容:针对 不同层次医生的 需求,开展中医 基础理论、针灸 推拿技术、中药 方剂等方面的培 训
培训方法:采用 面授、演示、实 践操作等多种方 式,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实践案例:介绍 一些成功案例, 如某医生在培训 后成功治疗某患 者的案例等
03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治疗 中章的节副应标题用
章节副标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国内外推广情况
国外推广:国际交流、技术 输出、学术合作
推广效果:普及程度提高、 临床应用广泛、患者受益
国内推广:政策支持、学术 推广、医院合作
未来展望:加强国际合作、 拓展技术领域、提高技术水
平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
适宜技术:针灸、 推拿、拔罐等
应用范围:基层 医疗机构、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等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感冒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针对 感冒症状,选取 相应的穴位进行 针灸治疗
中药汤剂:根据 感冒的不同阶段, 采用不同的中药 汤剂进行治疗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咳嗽治疗中的优势 * 中医药适宜技术 的特点 * 咳嗽治疗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 * 咳嗽治疗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 急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 应用
环不良的问题。
增强免疫力:中医 药适宜技术可以通 过调理身体,提高 身体免疫力,增强 老年人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中医药 适宜技术可以通过 针灸、推拿等手法 ,有效缓解老年人 的疼痛症状。
改善睡眠:中医药 适宜技术可以通过 调理身体,改善睡 眠质量,缓解老年 人失眠等问题。
05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培训内容:针对 不同层次医生的 需求,开展中医 基础理论、针灸 推拿技术、中药 方剂等方面的培 训
培训方法:采用 面授、演示、实 践操作等多种方 式,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实践案例:介绍 一些成功案例, 如某医生在培训 后成功治疗某患 者的案例等
03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治疗 中章的节副应标题用
章节副标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国内外推广情况
国外推广:国际交流、技术 输出、学术合作
推广效果:普及程度提高、 临床应用广泛、患者受益
国内推广:政策支持、学术 推广、医院合作
未来展望:加强国际合作、 拓展技术领域、提高技术水
平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
适宜技术:针灸、 推拿、拔罐等
应用范围:基层 医疗机构、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等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感冒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针对 感冒症状,选取 相应的穴位进行 针灸治疗
中药汤剂:根据 感冒的不同阶段, 采用不同的中药 汤剂进行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fb7f0126fff705cd170aac.png)
。
a
13
a
14
方法及建议处方
操作步骤: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 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 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简易处方:
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 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
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胸闷:交感、心、胸、肺、肾上腺
a
15
谢谢大家!
a
16
2、体表肿块及淋巴结肿大;
3、放化疗后乏力、恶心呕吐。
a
4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由于作用迅速、操作简便、易学易用、使用安全 ,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如今时代要求和形势所迫, 则应该“理、药、创、科”四个字更进一步。所谓 “理”即医理、药理、法则;“药”即药剂、药效 、新制剂(包括其剂型)上药典,以低毒或无毒的 药物和配剂获取可靠的疗效,为发达国家和社会所 认可;“创”即开创新思路、新方法,创新的剂型 和给药途径等;“科”即以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发 现代化的外治法,既全面继承传统又大胆探索和突 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a
2
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熏洗、拔罐、刮痧、针刀、敷贴、膏药、埋线、药浴、脐疗
、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涉及熏、蒸、烤、熨、洗、泥疗、蜡疗、
中医针法手术、各种膏药、药水、酊剂、各种诊疗仪器设备、自然疗法、意象疗法、养
生保健等。
a
3
治疗范围:
1、内科各种常见症状,如咳嗽、胸闷、心慌;
a
5
a
6
艾草
制成的艾条
其它 葱、蒜、附子、 核桃皮等。
a
7
a
8
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 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59e398f705cc17552709ea.png)
xx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常用中医养生保健穴(10个)
xx市中医医院
1
.
2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一)三棱针点刺治疗咽喉肿痛 1.选穴:少商、商阳、耳尖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3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二)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1.选穴:太阳、耳尖、眼穴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10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九)推拿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1.选穴:腰痛穴、委中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腰痛穴,配合病人活动腰部,患侧
委中放血;12小时后配合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拍、擦 等手法
11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十)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1.选穴:神阙、足三里、百会 2.方法:艾条灸
6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五)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1.选穴:肾俞、阿是穴 2.方法:在腰部施行滚法、按揉、拨法、斜扳法、拍法、
擦法,点委中穴。然后在腰部排罐。
7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六)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1.选穴:风池、大椎、肺俞、胃俞、大肠俞、曲泽、委中 2.方法:在背部和相关穴位刮痧
12
.
13
.
2019/11/4
14医适宜技术
(七)推拿治疗呃逆 1.选穴:耳中、攒竹、率谷 2.方法:耳中穴用掐揉法,攒竹、率谷穴用拇、中指按揉
9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八)推拿治疗落枕 1.选穴:后溪、落枕、风池、肩井、阿是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后溪、落枕,配合病人活动颈项;
12小时后配合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拿揉、拳叩等手法
——常用中医养生保健穴(10个)
xx市中医医院
1
.
2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一)三棱针点刺治疗咽喉肿痛 1.选穴:少商、商阳、耳尖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3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二)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1.选穴:太阳、耳尖、眼穴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10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九)推拿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1.选穴:腰痛穴、委中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腰痛穴,配合病人活动腰部,患侧
委中放血;12小时后配合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拍、擦 等手法
11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十)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1.选穴:神阙、足三里、百会 2.方法:艾条灸
6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五)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1.选穴:肾俞、阿是穴 2.方法:在腰部施行滚法、按揉、拨法、斜扳法、拍法、
擦法,点委中穴。然后在腰部排罐。
7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六)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1.选穴:风池、大椎、肺俞、胃俞、大肠俞、曲泽、委中 2.方法:在背部和相关穴位刮痧
12
.
13
.
2019/11/4
14医适宜技术
(七)推拿治疗呃逆 1.选穴:耳中、攒竹、率谷 2.方法:耳中穴用掐揉法,攒竹、率谷穴用拇、中指按揉
9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八)推拿治疗落枕 1.选穴:后溪、落枕、风池、肩井、阿是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后溪、落枕,配合病人活动颈项;
12小时后配合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拿揉、拳叩等手法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903f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f.png)
3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
主要症状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4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
7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主要症状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8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18
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 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19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2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 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 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 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12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 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
主要症状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4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
7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主要症状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8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18
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 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19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2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 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 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 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12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 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1051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e.png)
小儿感冒
中医药治疗小儿感冒以疏风解表、宣肺化痰为主 ,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小儿咳嗽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时采用宣肺化痰的方法,如 射干麻黄汤、定喘汤等。
04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安全性 与有效性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安全性
确保无不良反应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应通过科学的方法 和程序,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不良反应。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有效性应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 进行评估,如临床试验、病例报告等。
3
持续的疗效观察
即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已经通过临床试验等评价方 法证明了其有效性,仍需要进行持续的疗效观察 ,以确保其长期疗效。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
01
应定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评估,以了解其疗效、安全性以
及患者的满意度等信息。
中药煎煮等。
推广应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单位得 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 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
未来展望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被发掘和 应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 的贡献。
02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本技 能
中医药基础知识
总结词
掌握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 历程以及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操作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导 致的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停药、报告相关部门等措 施。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有效性
1 2
明确治疗目标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有效性应基于明确的治疗目标 ,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治疗相应的疾病。
科学的评价方法
中医药治疗小儿感冒以疏风解表、宣肺化痰为主 ,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小儿咳嗽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时采用宣肺化痰的方法,如 射干麻黄汤、定喘汤等。
04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安全性 与有效性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安全性
确保无不良反应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应通过科学的方法 和程序,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不良反应。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有效性应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 进行评估,如临床试验、病例报告等。
3
持续的疗效观察
即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已经通过临床试验等评价方 法证明了其有效性,仍需要进行持续的疗效观察 ,以确保其长期疗效。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
01
应定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评估,以了解其疗效、安全性以
及患者的满意度等信息。
中药煎煮等。
推广应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单位得 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 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
未来展望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被发掘和 应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 的贡献。
02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本技 能
中医药基础知识
总结词
掌握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 历程以及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操作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导 致的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停药、报告相关部门等措 施。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有效性
1 2
明确治疗目标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有效性应基于明确的治疗目标 ,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治疗相应的疾病。
科学的评价方法
50种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ppt课件
![50种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889b98f90f76c661371acd.png)
••强类直风性 湿脊 (柱 中低快成脊肺屈炎 枢热。骨索、伸原乏X毋瘤脊型无线因力细、柱)障:未,胞骨旁原横摩碍寒明盗瘤肉腺因突擦,性。汗(瘤体与产-腰脓-慢,良((-髂生L骶疡性体性恶肾5间滑部,神关重)性、隙囊压椎经节下;)前小炎痛间根炎降脊;列,;点盘受侵,髓腺转筋形明破牵犯血瘤)移膜成显坏拉骶沉、,--刺假。。;-髂加激关、;
(3)向椎体后缘突出,一般所谓椎间盘突出,实际皆属此型, 因为向椎体后方突出的髓核可压迫神经根,产生临床症状,故为 三类中最重要者。
PPT课件
30
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2.椎体后突出,根据突出部位,分三类: (1)单侧型 (2)双侧型 (3)中央型 3.依据髓核突出程度,可分为三型: (1)幼弱型(隐藏型) (2)成熟型(破裂型) (3)移行型(突出型)
PPT课件
5
•外伤史明显
诊 •腰部剧痛,行走不利,双手撑腰
断 •扭伤韧带(弯腰时加重,背伸无变化) 要 •小关节损伤(旋转痛加重) 点 •无放射痛症状,直抬腿阴性
•X线片无腰部骨折PPT课件6Fra bibliotek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2.药物治疗: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可用活血止痛汤 (或七厘散),外贴膏药。中后期宜和营通络、补益肝肾, 内服和营止痛汤、补肾壮筋汤等加减。
易致劳损。
PPT课件
10
病因病机
3、延误治疗或反复损伤:继发于急性腰扭伤或其它疾病。 4、腰脊柱先天性畸形:先天不足,结构异常,筋位不正,肌筋弛弱,常为
劳损的内在因素,如骶椎隐裂、游离棘突等。 5、寒湿外袭:腰部劳损,复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可使损与痹并病。
PPT课件
11
诊断要点
1、腰部疼痛: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 时重,缠绵难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雨 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腰部喜热怕冷局部皮肤感觉迟钝或粗糙感。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ppt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7982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 特点,而且治疗过程相对温和,疗效稳定。
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适 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融 入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实现
现代化转型。
国际化
中医适宜技术的价值和疗效逐渐 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 的国家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医适宜 技术。
腕踝针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失眠、焦虑等。
操作步骤
1.选定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指腹或镊子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用押手辅助刺手,运用指力和腕力,将 针尖刺入皮肤。2.用胶布固定针柄,轻轻按揉局部。3.根据病情和疗效要求,可留针数小时至数天不等。4.在 施术过程中,应保持针位稳定。
03
推拿技术
适应症
拔罐+刮痧联合应用可用 于治疗感冒、咳嗽、腰背 酸痛等病症。
注意事项
拔罐和刮痧都是刺激皮肤 的方法,需要注意避免过 度刺激和损伤皮肤。
艾灸+刮痧
联合应用
艾灸和刮痧可以联合应用 ,以提高治疗效果。
适应症
艾灸+刮痧联合应用可用 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慢性 盆腔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
注意事项
艾灸和刮痧都需要避免烫 伤和过度刺激,同时需要 注意刮痧的力度和艾灸的 时间控制。
05
三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优势
优势一:操作简便
拔罐
操作简单,只需将拔罐置于相 应穴位即可,无特殊技巧要求 ,且拔罐器具价格低廉、携带
方便。
刮痧
操作简便易学,只需掌握基本技 巧即可,刮痧板携带方便,不受 场地限制。
艾灸
操作相对简单,只需点燃艾条,置 于相应穴位上方即可,无特殊技巧 要求。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 特点,而且治疗过程相对温和,疗效稳定。
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适 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融 入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实现
现代化转型。
国际化
中医适宜技术的价值和疗效逐渐 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 的国家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医适宜 技术。
腕踝针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失眠、焦虑等。
操作步骤
1.选定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指腹或镊子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用押手辅助刺手,运用指力和腕力,将 针尖刺入皮肤。2.用胶布固定针柄,轻轻按揉局部。3.根据病情和疗效要求,可留针数小时至数天不等。4.在 施术过程中,应保持针位稳定。
03
推拿技术
适应症
拔罐+刮痧联合应用可用 于治疗感冒、咳嗽、腰背 酸痛等病症。
注意事项
拔罐和刮痧都是刺激皮肤 的方法,需要注意避免过 度刺激和损伤皮肤。
艾灸+刮痧
联合应用
艾灸和刮痧可以联合应用 ,以提高治疗效果。
适应症
艾灸+刮痧联合应用可用 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慢性 盆腔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
注意事项
艾灸和刮痧都需要避免烫 伤和过度刺激,同时需要 注意刮痧的力度和艾灸的 时间控制。
05
三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优势
优势一:操作简便
拔罐
操作简单,只需将拔罐置于相 应穴位即可,无特殊技巧要求 ,且拔罐器具价格低廉、携带
方便。
刮痧
操作简便易学,只需掌握基本技 巧即可,刮痧板携带方便,不受 场地限制。
艾灸
操作相对简单,只需点燃艾条,置 于相应穴位上方即可,无特殊技巧 要求。
中医药适宜技术ppt
![中医药适宜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851c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2.png)
详细描述
中药制剂在抗肿瘤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人 参皂苷、灵芝多糖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的作用。此外,中药制剂在抗病毒、心血管 疾病治疗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如丹参滴丸
、速效救心丸等。
中药提取物研究进展
要点一
总结词
中药提取物在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药提取物如紫锥菊、黄芪等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氧化作 用,对关节炎、哮喘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中 药提取物还广泛应用于抗衰老领域,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 ,延缓衰老过程。
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05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科研进展
针灸研究进展
总结词
针灸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内分 泌系统疾病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VS
详细描述
针灸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疼痛,如头 痛、关节炎等。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针 灸对脑卒中、帕金森病等有良好疗效。此 外,针灸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糖尿 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症状。
康复保健
中医药适宜技术还适用于康复保健领域,如中医推拿、针 灸、拔罐等,能够缓解疼痛、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中医药适宜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 用,如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运用,能够减轻症状、降低 死亡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02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分类
针灸技术
总结词
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与局
03
限性
优势
疗效显著
中医药适宜技术通常基于传统的中医 学理论,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 ,有时能取得比西医更为显著的疗效
。
价格相对低廉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讲义ppt课件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699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1.png)
注意事项
1.辨证:寒证、虚证适合 2.时间:下午、晚上适合 3.环境: 温暖适宜
3.艾灸治疗胎位不正
1.取穴:至阴(足太阳膀胱经) 2.定位:足小趾外侧,指甲角旁开0.1寸 2.操作:艾条灸
注意事项
1.时间:下午、晚上 2.患者体位:仰卧位 3.环境:不宜太热
4.敷脐疗法治疗慢性腹泻
选穴:少商、商阳、耳尖
少商
少商 (手太阴肺经井穴) 【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苏厥。
商阳 (手阳明大肠经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泻热。
耳尖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 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
【功效】疏散风热,聪耳通窍。
【主治】1.耳鸣,耳聋,聤耳。 2.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牙痛。 3.瘰疬,颊肿,痄腮。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丝竹空 SJ23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功效】散风清热,清头明目。
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功效】祛风扶正,通络止痛。
对虚寒腹痛有非常明显的疗效。
注意事项
1.明确疾病,辨证施治,正确选用和配制敷脐药物。 2.敷脐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现
局部溃疡,应停止敷脐,改用其他疗法。 3.敷脐疗法主要靠局部吸收产生治疗作用,治疗效
果较慢,对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免疫疾病的调节则 更慢, 需治疗一段方可产生治疗效果,早期更换治 疗方案是不科学的。 4.此法对有些病收效较慢,可配合药物内服、针灸、 推拿等疗法同时治疗,以提高疗效。
2024/8/7
6.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PPT课件PPT课件
![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4860cb58fb770bf78a55f3.png)
最新课件
22
喘证
喘证是一种以呼吸急促、困难,甚或张口抬肩,鼻
翼煽动,不能平卧,动则加重为主要临床症状特征的
疾患。
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病证,但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
病过程中。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肺系疾病的主
要证候,且可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西医学
诊断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
结核、肺气肿、矽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由其
成痰或素体痰湿偏盛,是喘病产生的内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痰 浊日盛,上干于肺,肺气壅阻,升降不利,发为喘促。若痰湿久郁化热,或肺火 素盛,痰受热蒸,则痰火交阻于肺,痰壅火迫,清肃之令不行,上逆为喘,如复 加外感诱发,可见痰浊与风寒邪热等内外合邪的错杂证候。若湿痰转从寒化,可 见寒饮伏肺,又因外邪袭表犯肺,引动伏饮,壅阻气道,发为喘促。
最新课件
18
7.虚哮
【病 机】 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临床表现】 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 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 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 沉细或细数。 【治 法】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处方举例】 平喘固本汤加减。 【成药举例】 如意定喘丸(片)、哮喘丸。
最新课件
14
3.风痰哮
【病 机】 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临床表现】 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 胸满,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 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舌苔厚浊,脉滑实。 【治 法】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处方举例】 三子养亲汤加味。
最新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31cf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2.png)
06
详细描述
中医外科适宜技术注重整体调理,不仅治疗疾 病本身,还通过改善患者体质和环境因素,达 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妇科适宜技术
总结词
经验丰富、历史悠久
详细描述
中医妇科适宜技术在长期的 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对于女性生殖健康和常 见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
果。
总结词
注重调理、改善体质
详细描述
中医妇科适宜技术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 更注重女性体质的调理,通过改善体质状 况,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课件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9
目
CONTENCT
录
• 中医适宜技术概述 • 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内容 • 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 • 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 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 中医适宜技术的典型案例分析
01
中医适宜技术概述
中医适宜技术的定义
总结词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符合中医诊疗特点的简 便、有效、安全的中医技术和方法。
艾灸技术
总结词
艾灸技术是通过燃烧艾叶对人 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 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
详细描述
艾灸技术可以温通经络、调和 气血,对于慢性虚寒性疾病、 脾胃不和等常见疾病有较好的 疗效。
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患者不可自行操作。
中药技术
总结词
中药技术是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 ,通过煎煮、外敷、熏蒸等多种
个体化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根据患者的个体 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性强,治疗效果显著。
中医适宜技术的局限
缺乏科学依据
部分中医适宜技术的原理和疗效缺乏科学依据, 难以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1.疼痛常在腰4、5和腰骶关节 2.局部压痛、叩击痛腰前屈、后伸、旋转痛、双侧腰肌绷紧、腰肌板硬,
在腰棘突两旁仔细逐个触摸时,可发现棘突侧偏,棘突不在一条线上。
治疗
1.手法复位 背法,二人背靠背,弯腰背起,以患足离地。使患者肌肉放松后先 左右摇摆3——5次,再上下抖3~5次即可。
急性腰扭伤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儿童老年患者较少见。
病因:由间接外力所致,腰部过度的后伸、前屈、扭转、弯腰超过了 腰部的正常的活动范围。
临床表现:明显外伤史。受伤时感到腰部格达的响声即产生腰一侧或两 侧剧烈的疼痛。不能伸直、屈伸、转侧、起坐困难、深呼吸、咳嗽症 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骨盆旋转阳性。
五十种常见病中医药适 宜技术
4 漏肩风 5 肘劳
腰痛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腰痛是广义的病名,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狭义的包括:急 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椎间关节错缝(骨膜嵌顿)腰肌纤维 组织炎,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 椎肿瘤,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弓的狭部不连和脊柱的滑脱, 腰椎的先天变异等。结核,骶椎隐裂,腰椎增生。
腰肌劳损
概述
慢性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 是指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疲劳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
引起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中医称为“风湿腰痛”、“肾虚腰痛”。 发病以中老年为多。
病因病机
引起腰部劳损的病因较多,劳逸失当,筋膜劳损,是腰部劳损的主要原因。 1.劳逸失当:久坐伤肉,久行伤筋,劳逸失当及长期腰部持力活动,积劳伤筋,
诊断要点
3、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 下肢牵擎疼痛等症状。
4、检查 A、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
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
诊断要点
4、检查 A、压痛点 B、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 C、X射线检查: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
病因病理
内因: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外因:外伤、劳损、受寒 腰椎间盘纤维环发
诊断要点
1、腰部疼痛: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 轻时重,缠绵难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 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腰部喜热怕冷局部皮肤感觉迟钝或粗糙感。
2、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在活动时有牵掣不适 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或 叉腰等动作,以减轻疼痛。
•外伤史明显
诊 •腰部剧痛,行走不利,双手撑腰
断 •扭伤韧带(弯腰时加重,背伸无变化) 要 •小关节损伤(旋转痛加重) 点 •无放射痛症状,直抬腿阴性
•X线片无腰部骨折
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2.药物治疗: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可用活血止痛汤
(或七厘散),外贴膏药。中后期宜和营通络、补益肝肾, 内服和营止痛汤、补肾壮筋汤等加减。 3.针灸治疗:常用人中、委中、水沟、后溪等穴,用泻法。 手针腰痛穴,强刺激,并嘱患者活动腰部,常有缓解疼痛作 用。 4.固定和功能锻炼:卧床休息,可防止继续损伤,减轻疼痛。 疼痛缓解后逐步作腰部的各种功能锻炼。
腰椎小关节错缝
定义:指腰椎与腰椎之间的上下小关节突 的接触面因扭转外力而发生微小离错,不 能自行复位而且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病因病机
腰部用力活动时,除肌肉、关节相互配合外还必须以呼吸来调节如搬抬重物时, 首先用气来充实腹部,将腹部变成实体后才有力量,用力大小以呼吸来调节,呼 吸与运动失调,就可伤及关节、肌肉。没有精神准备的突然动作均可致伤,如失 足落空、脚踩滑物、突然扭闪、弯腰拾物、抬搬重物,由于呼吸与肌肉的配合失 调,致使关节不稳而随外力方向扭向侧方,即成本病,损伤过程中常可听到“咔 叽”的小关节韧带撕裂声音。
2.药物治疗:内服:消肿镇痛胶囊、三七伤药片以舒筋活血 。 3.外用:膏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变或在 外因作用下,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 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脊 髓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为骨伤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20-40青 壮年,男性较多。多见于第四、五腰椎之 间及腰五骶一之间。
3.针灸治疗: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 关、足三里、华佗夹脊等穴。
4.练功活动:避免劳累,适当运动,加强腰背肌锻炼,宜作 按摩腰眼、风摆荷叶等腰部练功活动。
按语
1、手法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关键是要消除致病因素,即改变原来的腰部超负荷现象, 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尽可能变换体位,勿使过度疲劳。 3、睡硬板床,同时配合牵引及其它治疗,如理疗、热敷、熏洗等。 4、强腰背肌肉锻炼,节制房事。 5、腰部注意保暖,汗出不可当风,避免感受风、寒、湿、外邪侵袭。
筋膜受损,气血凝滞,发为本病。 2.肝肾亏虚:老年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骨髓空虚,筋失温养,筋骨懈惰,
易致劳损。
病因病机
3、延误治疗或反复损伤:继发于急性腰扭伤或其它疾病。 4、腰脊柱先天性畸形:先天不足,结构异常,筋位不正,肌筋弛弱,常为
劳损的内在因素,如骶椎隐裂、游离棘突等。 5、寒湿外袭:腰部劳损,复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可使损与痹并病。
异常发现。
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大致与腰部扭挫伤手法相同,手法以劳损部位 为主要对象。
2.药物治疗:治宜和营舒筋、通络止痛,选用和营止痛汤、 独活寄生汤或七厘胶囊,局部贴膏药。寒湿偏胜者,治宜温 经宣痹通络,可用羌活胜湿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或透骨利节 胶囊。对体质虚弱者,宜养气血、壮筋骨,可选服三痹汤或 健步虎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