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级物理中考试卷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2.小刚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如图所示。

(1)需要的测量工具:体重计、刻度尺、______。

(2)请帮他设计实验步骤:______(3)小刚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记录数据,请帮他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

(取g=10N/kg)重心上升高度h/m 质量m/kg拉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J拉上去的次数时间t/s功率P/W0.460______510______【答案】秒表使用体重计测量小刚的体重;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引体向上下鄂上升的高度;用秒表测量连续5次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小刚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240 120【解析】【分析】【详解】(1)[1]要测量功率需要测量时间,实验器材还需要秒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5章《电功和电热》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1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5章《电功和电热》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1
35.(2020•益阳)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当电路正常工作且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产生的热量多;若通过R1的电流为1A,通电时间为10s时,阻值为10Ω的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J。
36.(2020•泸州)小聪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聪家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kW;小聪家有一个规格为“220V 1000W”的用电器,可能是(选填“台灯”、“电饭锅”或“电视机”)。当电路中只有这一用电器正常工作10min,电能表的转盘转了转。
6.(2020•锦州)在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填“笔尖”或“笔尾”)金属体。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灯不亮,用试电笔接触A、B、C三点,氖管均发光,接触D点氖管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7.(2020•柳州)电流流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选填“热”或“磁”)效应。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导体中的电流以及通电有关。
12.(2020•内江)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将10Ω的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5min内产生的热量为J。
13.(2020•葫芦岛)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R1=10Ω.闭合开关S1、S2,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通电5min,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J.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电压表示数从1.5V变化到3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Ω。
28.(2020•湘潭)如图是小明家电能表的表盘。小明将家中所有其他用电器关闭,只让暖风机单独工作,观察到1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次。暖风机在这1min内消耗的电能为kW•h.它的实际功率是W。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解析】【分析】【详解】(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G⋅2F=2G⋅3L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4G⋅2F,3G⋅3L而4G⋅2F<3G⋅3L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4×0.5N×3×0.5cm=3N×12×4×0.5cm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考点2019年各地中考题汇编: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考点2019年各地中考题汇编: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3. (2019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 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答案:(1)放大(2)75(3)右(4)左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凸透镜成像规律.(1)由题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60.0 cm-50.0 cm=10.0 cm.由题图乙可知,u=15 cm,v=30 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f<u<2f,v>2f,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2)若将题图乙中的凸透镜移到55厘米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2f,光屏也应移到距凸透镜2f处,即要将光屏移到75 cm处,此时像距v=u=20 cm,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3)若在题图乙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新的像将成在光屏的后方,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实像.(4)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吹气,A点左侧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烛焰右侧的空气会将烛焰压向左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判断需要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故将光屏向左侧移动.21.(2019无锡)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_____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1)长度最短10.0(2)缩小35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凸透镜及其成像的相关知识.(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太阳光的方向与尺长度的方向平行时,尺在地面上的影子最短.由题图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 cm-0 cm=10.0 cm.(2)由题图乙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由题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20 cm处,u=50 cm-20 cm=30 cm,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v=65 cm-50 cm=15 cm;根据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15 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15 cm+20 cm =35 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0. (2019南通)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________.甲乙(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 刻度处,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0.0不变(2)右放大烛焰摇晃,物距改变,使得像距随之改变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焦距为10.0 cm.当把小灯泡放在焦点处,从焦点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因而移动光屏时,光斑大小始终等于透镜的口径;(2)蜡烛放在15 cm 处,物距为15 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则像距应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题图中光屏到透镜距离恰为2倍焦距,需要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烛焰摇晃,物距会发生改变,像距也随之改变,但现在光屏与透镜的位置固定,故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26. (2019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发光体F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的清晰实像,________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3)接着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不移动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答案:(1)将三者聚拢对齐(2)缩小照相机(3)远离解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1)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将三者聚拢对齐;(2)物距大于2f,像距在f和2f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是这一原理的应用;(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时,像向后移动,成在光屏的后面,为了使像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使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________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蜡烛向上移动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移动解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体垂直于主光轴移动时,像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反,故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火焰向下移动,则蜡烛火焰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以将蜡烛向上移动或者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移动.10.(2019徐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A. 是放大的B. 是缩小的C. 是等大的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说明此时的物距u>2f,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原来的一半,有三种情况:①当物距u>4f时,则调整后的物距仍然大于2f,则成倒立、缩小、实像;②当物距u=4f时,则调整后的物距等于2f,则成倒立、等大、实像;③当物距4f>u>2f时,则调整后的物距大于f且小于2f,则成倒立、放大、实像.综上所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性,选项D符合题意.13.(2019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答案:15缩小解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距透镜15 cm处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5 cm,即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此时u>2f(40 cm>30 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 )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

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 的物体G 挂在A 点,两只钩码挂在B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将物体G 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将物体G 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 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

(331.010kg/m ρ=⨯水,g =10N/kg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物体的重力G /N 物体被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420.11.50.2(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物体的重力G /N 物体被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420.11.50.2(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N ,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 ,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2)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他这样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相等”)(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匀速 2.4 24 83.3 % 偏大 增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实验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所以其为2.4N ,即拉力的大小为2.4N 。

[3]由图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根数为3根,当钩码上升8cm ,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的距离为8cm×3=24cm[4]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W 有=Gh =6N×0.08m=0.48J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总功W 总=Fs =2.4N×0.24m=0.576J则机械效率0.48J83.3%0.576JW W η===有总 (2)[5]实验中,若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造成拉力比实际的拉力小,因为静止时绳子与滑轮间没有摩擦,那么求出的总功也会偏小,而有用功的大小不变,那么机械效率会偏大。

(3)[6]实验中仅增大钩码的个数,那么有用功随之增大,而额外功不变,那么机械效率会增大。

2.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杆秤作了科学的说明。

某物理小组探究如图所示的一杆秤,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杆秤上标有刻度,提纽在B 点,秤钩在A 点,O 点为刻度的起点(为零刻度点,在B 点左侧)。

用刻度尺量出OA =l 1,OB =l 2。

(1)秤钩不挂重物时,秤砣挂在O 点时杆秤平衡,则重心C 应在B 点的__________侧(选填“左”、“右”或“不确定”)。

设该杆秤秤砣的质量为m ,则杆秤自身重力(不含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积是__________。

(2)物理小组利用空瓶(空瓶质量比秤砣质量小一些)、细线和原有秤砣测出原秤砣的质量。

方法是:用细线系在空瓶上并置于__________点,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杆秤恰能平衡,相当于新做了一个秤砣,再把它挂在秤钩上,移动原秤砣位置至杆秤平衡,秤杆上的读数即为原秤砣质量。

(3)物理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如果杠杆受两个阻力,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 动l 动=F 阻l 阻+F ′阻l′阻,如图所示”。

则上一问中实际上只要有刻度尺利用科学推理也可测得秤砣质量,方法是:设想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原秤砣甲、乙,将甲置于A 点,乙置于B 点右侧某点,杆秤恰好平衡。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量出长度l 1、l 2后,只须从B 点起向右量出长度__________,该位置杆秤上的读数即为秤砣的质量m 。

【答案】右 2mgl O 1l【解析】【分析】【详解】(1)[1][2]由于O 点是刻度的起点,即秤钩上不挂重物时,秤砣的位置应该在O 点,提起B ,杆秤平衡,把秤砣作用在杆秤上的力看成动力,则阻力就是杆秤的重力作用点(重心)应该在B 点的右侧;且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gl 2=G 杆秤×力臂(2)[3]做一个新秤砣的方法就是采用等交换替代法,由于秤砣放在O 点处时能与杆秤的自重相平衡,那么如果我们也在O 点用细线系一个小瓶,向里面加入适量的沙子,待杆秤平衡时,小瓶与沙子所起的作用就与秤砣的作用一样,故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2.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次数F1/N l1/cm F2/N l2/cm11102522101203215310(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同时______。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

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g取10N/kg)【答案】左 2 C 1.5【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0.1kg10N/kg1NG mg==⨯=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1N331N2n L L⨯⨯=⨯⨯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3)[3][4]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A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B BC CF L F L=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1N31.5N4B BCCF L LFL L⨯⨯===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表一: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150152501335010请你回答:(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这种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表二: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风速v/(m/s)5101520输出功率P/kW8072015001100表三: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3)风能是清洁能源,也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4)风速10m/s 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风速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高,他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时间 转换法 越大 可再生 电磁感应现象 60% 错误 风速越大发电效率越低 【解析】 【分析】 【详解】(1)[1]因提升高度要相同,通过提升时间,可知提升速度的大小,则由W mgh P mgv t t=== 可知输出功率的大小,故比较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2]转换法可将不可测的量转换为可测的量进行测量,也可将不易测准的量转换为可测准的量,提高测量精度。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填空题2020年中考题汇编1.(2020•贵港)如图所示,在3N的拉力F作用下,重为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匀速移动了0.4m,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拉力所做的功是J,功率是W。

2.(2020•广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20s,那么重力做功J,拉力的功率是W(g =10N/kg)。

3.(2020•徐州)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既可以,又可以改变施力的,若用它将900N的物体匀速吊起5m高,拉力为4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2020•益阳)一辆重型卡车正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卡车的牵引力为1.0×104N.卡车行驶1min后发动机做的功是J,发动机做功的功率为。

5.(2020•金昌)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6N的物体,物体上升0.4m所用时间为4s。

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2020•常州)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小明在50s内将重450N的物体匀速吊起10m高,已知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处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2020•恩施州)如图所示,有斜面长为l、高为h的斜坡和物块等器材,同学们一起探究使用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是否省功,应测量的数值有物块重G、斜面高h、和斜面长1。

8.(2020•吉林)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F把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拉力F所做的功为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9.(2020•长春)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动滑轮将物体A、B匀速竖直提升相同高度。

已知G A=2G B,两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相等。

忽略绳重和摩擦,拉力做功W甲:W乙=。

若在A、B下方均增加重为G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相同高度,则机械效率η甲η乙(选填“>”、“=”或“<”)。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2.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可绕O点旋转,A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拉力F/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机械效率η/%s/cm1 1.0 0.5 10 3022.00.951574.1(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1)将杠杆的中点O 挂在支架上后,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2)杠杆平衡后,小明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 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 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取下B 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 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4)接着小明把支点选到B 点,如图丙,在A 点挂一个钩码,在C 点挂3个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丁,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如果把钩码由A 移至B ,两次实验A 点竖直移动相同距离,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将____,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3 先变小后变大 没有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0.5 66.7% 不变 变大 【解析】 【分析】【详解】(1)[1]将杠杆的中点O 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2)[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 ,一个钩码重为G ,因为1122Fl F l =所以232G L nG L ⨯=⨯解得n =3,所以在A 处挂3个钩码。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绳自由端的拉力F/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η/%1 1.00.510302 2.00.951574.1(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30cm310cmsnh===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111111N0.1m100%100%100%66.7%0.5N0.3mW G hW F sη⨯=⨯=⨯=⨯≈⨯有1有1总(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小明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2)小明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①如图乙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BC,其长为L,O点为其重心,其所受重力300N;OA=4L,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N;②如图丙所示,C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九年级物理卷子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卷子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卷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苏科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 30 分,每题 3 分)1.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A. m/sB. kg/m³C. N/m²D. N/kg2.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 小李用吸管吸饮料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B.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C. 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D.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4.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B. 只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C.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5.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₁,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₁;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₂,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 F₂,则()A. p₁>p₂,F₁>F₂B. p₁<p₂,F₁<F₂C. p₁<p₂,F₁>F₂D. p₁>p₂,F₁<F₂6. 把重 8N、体积为1.0×10⁻³m³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A. 漂浮,F 浮 = 8NB. 悬浮,F 浮 = 8NC. 漂浮,F 浮 = 10ND. 沉在水底,F 浮 = 10N7. 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镊子B. 天平C. 瓶盖起子D. 定滑轮8.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上升了 1m。

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B. 做的有用功是 800JC. 拉力 F 的功率是 80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9. 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C. 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D. 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1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分别装满密度为ρ₁、ρ₂的液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解析】【分析】【详解】(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G⋅2F=2G⋅3L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4G⋅2F,3G⋅3L而4G⋅2F<3G⋅3L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4×0.5N×3×0.5cm=3N×12×4×0.5cm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2)如图乙所示,在A 处挂三个钩码,在B 处挂2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杠杆A 、B 处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格,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3)如图丙,取下B 处钩码,改在C 处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 为____N (每个钩码重0.5N );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仍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拉力F 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4)杠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图丁是脚踩式垃圾桶的结构简图,则杠杆DEF 是_______(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此种杠杆的好处是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09年中考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2页为选择题,共24分,3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76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0.9165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石油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难度0.884.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0%)C.可见光是电磁波D.超声波是电磁波(24%)5.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6.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7.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9.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1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铜棒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流表上.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A.电熨斗B.电动机C.电磁继电器D.发电机11.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没有价值,没有可探究性)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霜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4.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g.15.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则小车的速度为▲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J,功率为▲W.16.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17.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N,木箱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20.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g 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22.某照明灯额定电压是36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24Ω,则照明灯的额定电流是▲A.如果电源电压是48V,为使照明灯正常发光,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23.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供夜晚路灯照明.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kg的煤放出的热量相当;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 的路灯工作60h,那么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煤的热值为3.0×107J/kg).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5、26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4.(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5.(6分)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1)石柱的重力;(2)石柱的密度;(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6.(8分)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牌电烤箱额定电压22 0V额定功率高温挡1100W低温挡440W 电源频率50求:(1)电烤箱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 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 1的阻值;(3)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 1的功率. 27.(5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 极,右侧为S 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 极,下面为S 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 极,中部为S 极).(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 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主要器材: ▲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 (1分) 28.(7分)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 ”字样).(1)如图甲所示,小丽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更换小灯泡B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 V 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Hz其值为 ▲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 29.(6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 ▲ 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 /N钩码移动距离 h /m拉力 F /N测力计移动距离s /m机械效率η/% 1 A 点 1.50.10.70.30 71.42B 点2.0 0.151.2 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 ;② ▲ . 30.(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 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升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 .30%B .40%C .60%D .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3.凝华放出14.水平右52.415.0.5 150 5 16.靠拢小17. 200 增大18.串灯泡亮度电流19.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20.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变大21.1.8 上浮22.1.5 8 23.化学0.9 28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24.本题每小题2分,共6分,答案见下图.评分说明:(甲图)重力和拉力各1分;(乙图)每根线1分;(丙图)在正确位置画出像1分,像用虚线表示1分.25.本题共6分26.本题共8分.25、26题评分说明:(1)解答中无计算过程,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2)解题方法正确,但与参考答案不同的,可参照评分建议相应给分;27.本题共5分.(1)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1分)(2)1 (1分)(3)小磁针(1分)将小磁针置于磁环周围不同处(1分)多次观察小磁针稳定后两极的指向情况,从而判断出磁环磁极的位置(1分)评分说明:其他说法只要合理均给分.28.本题共7分.(1)见右图(2分)(2)C (2分)(3)2.5 0. 24 0.6(每空1分,共3分)评分说明:在(1)中连接错误导线上打“×”1分,改正1分.29.本题共6分.(1)0.5 66.7 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每空1分,共3分)(2)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每空1分,共3分)30.本题共10分.(1)比热容(1分)(2)D (2分)(3)B(2分)(4)描点作图(2分,其中描点正确1分,用平滑曲线正确连接1分)120(1分,数值在119~121以内均正确)(5)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每空1分,共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