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763e335d5bbfd0a7856739e.png)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2.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5.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7.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8.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9.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0.脑死亡(brain death):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1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3.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4.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病理生理学完整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16ac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2.png)
可通过代谢异常等方式获取能量和合成生物大分子,以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遗传、环境和行为 习惯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主要涉及到胰岛素分泌和作 用异常以及糖代谢紊乱等方 面。
疾病诊断与治疗
要点一
疾病诊断
病理生理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疾病发生 、发展的机制研究,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
要点二
治疗策略
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 略,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新药研发与药物评价
新药研发
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帮 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单一病因与多因素病因
阐述单一病因疾病和多因素病因疾病 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解释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达等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信号转导与疾病
阐述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般病理生理变化
如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01
肝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肝炎、酒精和药物 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 涉及到肝细胞的损伤和纤维 化等方面。
02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 括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和凋 亡等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 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长期 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 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e986f4ba0d4a7302763a0f.png)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五章 缺氧
掌握缺氧的概念 ,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掌握四种类型的缺氧的概念、常 见 原因与机制及其血氧变化特点;熟悉缺氧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的 代 偿性反应及缺氧性细胞损伤;了解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反应及呼吸系统、 循 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代谢障碍;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缺氧的概念及常用的血氧指标 缺氧的概念;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乏氧性缺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血液性缺氧的原因、 血 氧变化特点及缺氧的机制;循环性缺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组 织性缺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三)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与损伤性变化,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与损伤性变 化,血液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与损伤性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组织细胞的 代 偿性反应与缺氧性细胞损伤。 (四)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DIC 常见的病因;DIC 的发病机制: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血管 内 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血调控失调;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促凝物 质 入血。 (四)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肝功能严重障碍、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障 碍。 (五)DIC 的分期与分型 DIC 的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DIC 的分型:按 DIC 发生的快慢分型、按 DIC 的代偿情况分型。 (六)DIC 的临床表现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七)DIC 诊断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和概念、原因与机制,熟悉其对机体的影响; 掌 握低容量性低钠血症、高血容量性低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 临 床表现特点;了解各种水、钠代谢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熟悉等渗性脱 水、 水肿的概念及各类水肿的特点。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与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了解 低 钾血症和高钾血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计划学时数: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水、钠代谢障碍 正常水、钠代谢(自学)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与机制、对机 体 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的概念、原因与 机 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概念、原因与 机 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与机制、对机 体 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原因与机制、对机体的影 响 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原因与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 治 的病理生理基础。 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 、原因与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自学):水肿的概念、分类;水肿的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 平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47fbcbbad51f01dc281f179.png)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健康: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3.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称为脱水。
5.低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6.高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7.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8.低血钾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9.高血钾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0.代谢性酸中毒: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11.呼吸性酸中毒: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12.代谢性碱中毒: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3.呼吸性碱中毒: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增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4.乳酸酸中毒:血浆中乳酸浓度增高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15.酮症酸中毒:血中酮体(β—羟丁酸及乙酰醋酸)含量增多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16.乏氧性缺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17.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18.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19.组织性缺氧: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20.缺氧: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21. 呼吸衰竭: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91e29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e.png)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的生理学分支,其研究内容涉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机体的代偿和调节等方面。
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通常会涉及一些重要的大题,下面是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参考。
1. 炎症反应: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其主要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炎症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2.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抗原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形式。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3.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机体为了回应损伤而进行的自我修复过程,其主要包括再生修复和瘢痕修复两种形式。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组织修复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4. 肿瘤发生和发展:肿瘤是一种由异常增殖的细胞构成的肿块,有恶性和良性之分。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肿瘤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转移和肿瘤相关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5. 血液循环疾病:血液循环疾病是指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血液循环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6.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功能的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7.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消化器官功能的疾病,如胃溃疡、胰腺炎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8. 生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病理生理学是与疾病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掌握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2c35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6.png)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是指研究疾病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疾病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发展
疾病的基本生理机制。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病理生理变化、病理生理失能、病理生理代偿和病理生理修复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变化,可以了解疾病对机体正常生理产生的影响,进而为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病理生理学与病理学和生理学密切相关,它在研究疾病发
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代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支持。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动物模型
和临床观察等多种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疾
病的发展过程,从而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
效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与机体正常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8f2b1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7.png)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科学,主要关注疾病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
以下是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
1. 循环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心脏病理生理学和血管病理生理学。
心脏病理生理学研究心脏疾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如心肌梗塞、心肌病等。
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血管病变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
2.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
主要关注气流限制、肺泡损伤和通气血流不匹配等问题。
3. 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如消化道出血、溃疡病等。
关注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紊乱。
4. 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泌尿系统疾病对尿液产生和排泄功能的影响,如肾炎、尿路结石等。
关注肾小球滤过、尿液浓缩和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的异常。
5.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对神经元和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如中风、帕金森病等。
关注神经细胞死亡、突触传递异常和神经电活动紊乱等问题。
6. 免疫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免疫系统疾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如自身免疫病、感染等。
关注免疫细胞的活化、抗原识别和免疫反应的紊乱。
7. 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激素分泌和调节功能的影响,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关注激素合成、分泌和靶器官反应的异常。
以上是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疾病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cafa02e58fb770bf78a55ee.png)
病理生理学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疾病全过程中患病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2.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因此,脑死亡成了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
3.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指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4.疾病: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因素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5.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加强病因的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又称高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7.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又称低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280mmol/L,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8.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称水中毒。
9.水肿(edema):是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常见病理过程。
10.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与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
10.缺氧(hypoxia):凡因氧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1.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物理溶解的O2 产生的张力(氧张力)12.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为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
病理生理学完整版
![病理生理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805f694afe04a1b171de57.png)
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一) 主要任务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二)地位桥梁学科正常人体患病人体疾病诊治形态结构解剖、组织病理解剖学功能代谢生理、生化病理生理学临床各科(三)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1. 疾病概论: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 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又称典型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概念要清楚第二节主要研究方法1. 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的自发性疾病临床观察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第二章疾病概论◆病因学◆发病学第一节健康与疾病健康(health)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疾病(disease)的概念: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symptom):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体征(sign): 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一、疾病发生的原因(一) 致病因素的概念: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二) 病因的分类1. 生物性因素: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毒力(toxicity):是指致病因素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的能力2.理化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噪声等★化学性因素:无机及有机物、动植物毒性物质3.营养性因素指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ff242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b.png)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疾病状态下发生的异常生理变化的学科。
在2024年的病理生理学大题中,可能会重点涉及以下内容:
1. 细胞损伤和细胞适应性:
- 细胞损伤种类:可包括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生物因素引起的损伤;
- 细胞适应性:如细胞肥大、细胞增生、细胞凋亡和细胞再生等。
2. 炎症和免疫反应:
- 炎症反应的机制和类型:如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和区别;
- 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异常:如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
3. 肿瘤生物学:
-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 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手段:如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代谢病和系统性疾病:
- 代谢病的发生机制:如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 系统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
5. 器官损伤和再生:
- 器官损伤的机制和修复过程:如心肌梗死后的修复和肝脏再生的机制;
- 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如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学的应用。
以上是可能在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中的重点内容总结,具体考试内容还需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护理学中的病理生理学知识
![护理学中的病理生理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c1203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7.png)
护理学中的病理生理学知识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其中,病理生理学作为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护理干预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应用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理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以及疾病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体发生疾病时的生理改变,通过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揭示疾病进展的过程,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引起的生理变化:疾病状态下,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心血管系统的血流改变、呼吸系统的通气功能变化等。
病理生理学通过对这些生理变化的研究,揭示疾病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 疾病的发展和进展机制: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发展过程,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深入,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3. 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护士可以通过病理生理学的知识,掌握疾病的生理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二、病理生理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意义病理生理学在护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它为护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使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从而能够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以下是病理生理学在护理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1. 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通过病理生理学的知识,护士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比如,判断病人的心肺功能是否正常,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提供护理干预的科学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护士了解疾病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为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护士可以根据疾病的生理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7a168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4.png)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指研究疾病产生与发展的本质特征、机制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与生物学和医学相关的领域。
2. 病理学(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发展、演变、诊断、预后及预防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3. 生理学(Physiology):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及其调节机制的功能活动、相互关系和整体功能的一门学科。
4. 机能障碍(Dysfunction):机能障碍是指生物体在正常情况下应有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或者发挥异常的状态。
5. 病因(Etiology):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各种内因和外因。
6. 生理病理(Physiopathology):生理病理是指正常生理条件下某种机能的失调状态。
7.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疾病所引起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生化学改变。
8. 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免疫病理学是指研究机体对病原体、自身组织或异位物质等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学科。
9.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因缺血引起的组织或器官损伤,在再灌注后加重或恶化的伤害过程。
10.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氧化应激是指氧化代谢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自由基、氧化物和抗氧化剂之间的失衡状态。
11. 炎症(Inflammation):炎症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生物反应,包括血管扩张、渗出、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修复等过程。
12. 组织修复(Tissue repair):组织修复是指在组织损伤后,机体通过不同机制的反应来恢复损伤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13. 管腔阻塞(Luminal obstruction):管腔阻塞是指管腔内存在一种物质,阻碍了管腔的正常通畅,导致组织器官营养不良或坏死等病理生理现象的发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23715d53186bceb19e8bbf3.png)
第一章绪论1.病理生理学[答案]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第二章疾病概论1.健康(health)[答案]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疾病(disease)[答案]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答案]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称为病因。
4.致病条件[答案]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致病条件。
5.诱因[答案]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
6.基因病(gene disease)[答案]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7.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答案]是指由于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8.受体病[答案]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称受体病。
9.脑死亡(brain death)[答案]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1.跨细胞液(transcellular fluid)[答案] 跨细胞液是组织间液中的极少部分分布于一些密闭腔隙(关节囊、颅腔、胸腔、腹腔等)中,是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为一特殊部分,也称第三间隙液。
1.a quaporins(AQP)[答案]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2.h ypovolemic hyponatremia[答案]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低渗性性脱水,其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病理生理学知识归纳
![病理生理学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30bbb3a6294dd88d1d26bac.png)
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20分钟,重点掌握)一、病理生理学的概念病理生理学(pathoph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二、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主要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三、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病理生理学是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需要用正常人的体中形态、功能、代谢的有关知识去分析、认识疾病。
病理生理学又同临床关系密切,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四、病理生理学的内容1.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概论。
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病理过程又称基本病理过程或典型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如发热、缺氧、酸碱平衡紊乱等。
3.病理生理学各论病理生理学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主要论述体内几个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教案第二节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0分钟,了解)1.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
是病理生理学的最主要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是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探讨疾病时机能和代谢变化,并可实验性治疗。
但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机械地用于临床,只有与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后才能被临床借鉴和参考。
2.临床观察应在不损伤病人的前提下,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和一些必要的临床实验研究,有时需要对病人长期随访来探讨疾病动态发展的规律。
3.疾病的流和病学调查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群体流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43d92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c.png)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体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和病理机制。
了解病理生理学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都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定义、分类、生理变化以及病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疾病是指人体在各种不同的原因和事物引起下的异常状态,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和生理变化、环境污染等。
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分类,可以分为遗传疾病、感染性疾病、营养代谢异常病、环境病理学和肿瘤疾病等。
a. 遗传疾病遗传疾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引起的病变,大多是由基因变异或基因缺失引起。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血友病、先天性耳聋、帕金森病等。
b.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变,其中包括肺炎、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水源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
c. 营养代谢异常病营养代谢异常病是指由于人体对某些特定营养物质的摄入或吸收异常,引起的病变,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糖尿病、肥胖病、高血脂症等。
d. 环境病理学环境病理学是指由环境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等引起的疾病。
这些污染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体健康的破坏,比如重金属中毒、放射性污染等。
e. 肿瘤疾病肿瘤疾病是指由人体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疾病。
其中恶性肿瘤的危害性较大,容易转移和侵蚀周围组织,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二、疾病的生理变化人体在患病状态下,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这些生理变化是身体为了对抗疾病产生的反应,并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a.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侵袭者的防御过程。
在感染性疾病发生时,人体免疫系统会立即开始对抗病原体,通过产生抗体、杀灭病原体等方式,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病原体的侵害。
b.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指身体对受损组织进行的修复过程。
一些疾病会对身体的各种系统和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此时身体会调动自身的组织修复机制来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如损伤后的伤口愈合过程。
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a7b464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c.png)
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病理生理学是指病理学和生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各种疾病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探讨。
一、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基本概念是将病理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研究疾病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机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
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包括病原体入侵机制、免疫系统的作用、炎症反应等。
2. 疾病的生理变化:主要研究疾病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包括疼痛、发热、代谢紊乱等。
3. 疾病的治疗机制:主要研究疾病的治疗机制,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4.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
5. 实验技术:主要介绍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包括动物模型建立、免疫学实验、生化实验等。
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讲授法: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疾病的生理变化等内容。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病理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讨论与研究: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疾病的治疗机制、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四、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意义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理生理学》课件
![《病理生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6521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f.png)
跨学科性、实验性、实践性、理 论性。
病理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探索 ,如希波克拉底的时代。
近代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 理生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 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病 理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 拓展。
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疾病防治
通过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为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因素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污染 、职业暴露等,都可能增加某些疾病 的风险。
疾病发生的机制
损伤与应激反应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会引 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 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以 修复损伤。
细胞与分子机制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和 分子水平的异常有关,如 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 达等。
信号转导异常
《病理生理学》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病理生理学概述 • 疾病发生机制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 病理生理学展望
01 病理生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 、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重点 探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功能和代 谢变化。
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对于维 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 要,信号转导异常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发展的过程
起始阶段
疾病开始时,损伤或异常可能导 致细胞或组织的功能障碍。
进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和异常可 能逐渐加重,导致更严重的病理
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
结局阶段
疾病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治愈、缓 解、稳定或恶化,这取决于疾病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51b5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7.png)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过程和疾病机制。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疾病诊断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病理生理学概述1.1 病理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1.2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3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2.1 细胞损伤的类型和机制2.2 细胞坏死和凋亡2.3 纤维化和再生第三章:炎症3.1 炎症的基本概念和类型3.2 炎症的发病机制3.3 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第四章:免疫病理4.1 免疫的基本概念和机制4.2 自身免疫性疾病4.3 过敏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第五章:遗传性疾病5.1 遗传性疾病的类型和机制5.2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举例5.3 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等形式,系统地介绍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疾病机制。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病理生理学知识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其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能力。
3. 临床实践:评估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6.1 教学评价方法定期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如提问、讨论等。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6.2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难度等方面的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1.肾病综合征不具有下列哪项特点AA.血尿 B.蛋白尿 C.严重水肿D.低蛋白血症 E.高脂血症2.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流旋涡形成C.血流缓慢 D.内膜损伤 E.高脂血症3.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粘液癌D.腺鳞癌 E.原位癌4.晚期胃癌,最常发生转移的远处淋巴结为E A.颈部B.腋窝 C.腹股沟D.左锁骨上 E.胃窦部小弯处5.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器官是BA.肝B.肺C.肾D.脑E.脾6.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 C A.栓塞B.血栓形成C.梗死D.机化E.软化7.高血压时,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D A.冠状动脉B.肾弓形动脉C.主动脉D.肾人球小动脉E.脑基底动脉8.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B A.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B.腺体肥大、增生,粘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C.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D.支气管壁瘢痕形成E.软骨片萎缩、纤维化、钙化和骨化9.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D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C.嗜酸性白细胞D.中性白细胞E.巨噬细胞10.乳腺癌最常发生于乳房的AA.外上象限B.外下象限C.内上象限D.内下象限E.中央部1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DA.病变黑及一个大叶B.纤维素性炎症C.可发生肺肉质变D.常发肺脓肿E.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12.某人,女,24岁,发热、头疼、乏力、食欲不振和末梢白细胞增多。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
数小时后,休克。
则该患者可能患有EA.神经炎B.肝炎C.肺炎D.肾炎E.细菌性痢疾13.某人,女,45岁,其兄因车祸亡,其悲痛万分,当下倒地身亡。
据说其有心脏病史。
则患者死因可能是BA.心力衰竭 B.心肌梗死C.心肌炎D.心外膜炎E.心内膜炎14.某患者长年咳嗽、痰多,则该患者可能患有AA.慢性支气管炎B.肺癌C.肺结核D.肺化脓E.脓胸15.对某病人进行检查时发现尿中蛋白每天超过4克,血中胆固醇和血脂均超标,则此病人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BA.肝硬化B.肾病综合征C.肝癌 D.高血压E.肝功衰16.某患者有低热、盗汗、咳漱、咯血等症状,则该患者可能患有 CA.胃出血B.肺出血C.浸润型肺结核D.食管癌E.以上都不可能17.某尸检发现,其肺体积增大边缘钝圆。
色灰白,质软而缺乏弹性,指压后遗留压痕。
则此人死因可能是DA.肺癌B.肺结核C.矽肺D.肺气肿E.以上都不可能18.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
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EA.胃出血B.肠出血 C. 肺淤血 D. 肝炎E. 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19、对动脉血压波动性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AA、颈动脉窦B、主动脉弓C、颈动脉体D、主动脉体E、心肺感受器20、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AA、8%B、15%C、20%D、60%E、40%21、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C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多巴胺E、5-羟色胺22、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肺通气。
血流比值为DA、0.084B、0.024C、0.48D、0.84E、0.2423、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EA、余气量B、补吸气量C、补呼气量D、深吸气量E、机能余气量24、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DA、杀菌B、激活胃蛋白酶原C、使蛋白质变性D、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E、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25、正常人胸膜腔内压总是负值。
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DA、呼气肌的收缩B、吸气肌的收缩C、肺内压低于大气压D、胸膜腔的密闭性E、呼吸道的阻力26.机体摄入并吸收的糖远超过它的消耗量时,主要转变为下列哪种物质而贮存起来D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D.蛋白质E.组织脂质27.下列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肌紧张增强B.腱反射亢进C.肌萎缩明显D.巴宾斯基征阳性E.浅反射减弱或消失28.运动失语症是哪一脑区受损所致AA.颞上回后部B.额中回后部C.额上回前部D.布洛卡三角区E.角回29.颅内压升高时D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血压降低C.心率减慢,血压降低D.心率减慢,血压升高E.心率和血压不变30、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A、调节内脏活动B、维持身体平衡C、维持姿势D、协调随意运动E、调节肌紧张31、在心肌状态和大动脉压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静脉回流量可以增加心室肌的AA、前负荷B、后负荷C、搏功D、代谢率E、前负荷和后负荷32、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AA、切割B、牵拉C、缺血D、痉挛E、炎症33、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A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静息期34、下列哪项为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C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E、小肠液35、在下列哪种疾病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降低EA、发热B、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亢进D、红细胞增多症E、甲状腺功能低下36、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BA、产生抗体B、吞噬异物C、参与止血D、释放细胞毒素E、释放组胺37、对脑和长骨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CA、生长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1.25二羟维生素D338、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BA、中性粒细胞B、嗜碱粒细胞C、嗜酸粒细胞D、淋巴细胞E、血小板39、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EA、全身动脉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囊内压D、囊内液体胶体渗透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40、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41、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C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B、口渴明显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D、尿少、尿比重高42、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D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磷D、低血钾43、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D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44、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BA、干扰素B、淋巴因子C、肿瘤坏死因子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45、下列哪项是DIC的直接原因 CA、血液高凝状态B、肝功能障碍C、血管内皮细胞受损D、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抑制46、成年人急性失血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 B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47、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A、多灌少流B、少灌多流C、多灌多流D、少灌少流48、下述哪项关于心肌肥大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DA、心肌肥大主要是心肌细胞体积增大B、心肌肥大是一种较经济和持久的代偿方式C、肥大心肌总的收缩力增加D、心肌肥大能有效地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49、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CA、血压高低B、血NPNC、内生肌酐清除率D、贫血程度50、影响气道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DA、气流形式B、气流速度C、呼吸道长度D、呼吸道口径E、呼吸时相1.血浆中主要的阴离子是 DA.HCO3-B.HPO42-C.SO42-D.Cl-E.蛋白质2.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CA.1000mlB.800mlC.500mlD.300mlE.100ml3.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 CA.3000~4000mlB.2500~3000mlC.2000~2500mlD.1500~2000mlE.1000~1500ml4.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范围约为CA.100~120mmol/LB.120~130 mmol/LC.130~150 mmol/LD.150~170 mmol/LE.170~190 mmol/L5.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DA.1.0~2.5 mmol/LB.2.0~3.0 mmol/LC.2.5~3.5 mmol/LD.3.5~5.0 mmol/LE.5.0~6.5 mmol/L6.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C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神经-内分泌系统D.肾、肺E.胃肠道7.大量体液丢失后滴注葡萄糖液会导致B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慢性水中毒E.血清钾升高8.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9.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A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10.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全身性水肿BA.心性水肿B.炎性水肿C.肾性水肿D.肝性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11.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最主要的原因是CA.静脉血栓形成B.左心衰竭C.右心衰竭D.纵隔肿瘤E.淋巴回流受阻1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对机体造成的最严重影响是AA.导致猝死B.组织坏死C.诱发出血D.管腔狭窄E.瘀血水肿13.下列对血栓结局的描述,正确的是DA.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故不会被血流冲走形成栓子B.大血栓不被溶解,只能被机化C.血栓形成后,阻塞的血管就永久失去血液流通D.陈旧的血栓可发生钙盐沉积而钙化,形成静脉石或动脉石。
E.血栓形成后无机盐沉淀的过程称为血栓机化。
14.以下较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DA.心脏B.肾脏C.脑D.肠E.脾脏15.长期慢性高血压病,全身微小动脉的主要病理变化是DA.钙化B.坏死C.粥样硬化D.玻璃样变性E.炎症16.急性炎症早期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A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淋巴细胞17.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D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18.SBE好发于原先有损害的瓣膜,最常见于A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B.三尖瓣先天性畸形C.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主动脉瓣D.心力衰竭E.肺心病19.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AA.主动脉B.冠状动脉C.肾动脉D.脑动脉E.下肢动脉20.对风湿性心脏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DA.心肌变性、坏死B.纤维蛋白性心外膜炎C.心瓣膜赘生物D.风湿小体E.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21.高血压病性脑出血最好发的血管是DA.大脑前动脉B.大脑后动脉C.大脑中动脉D.豆纹动脉E.基底动脉22.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BA.穿孔B.出血C.幽门狭窄D.癌变E.肠上皮化生23.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BA.固定不变B.动态平衡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不断改变24.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其血量约为BA.4000mlB.4200~4800 mlC.5000mlD.6000mlE.7000ml25.影响心搏出量的因素不包括E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B.动脉血压C.心肌收缩能力D.心率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26.自律性最高的是:AA.窦房结B.心房肌C.房室交界D.浦肯野纤维E.心室肌27.老年人的脉压比年轻人大,这主要是由于CA.老年人的心输出量较小B.老年人的循环血量较少C.老年人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降低D.老年人的小动脉硬化E.老年人的血液粘滞性高28.生理情况下,对动脉血压影响不大的因素是E A.外周阻力 B.心率 C.动脉弹性D.心输出量E.血液粘滞性29.基础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CA.体重B.身高C.体表面积D.环境温度E.心率30.昼夜体温变动的特点是AA.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B.午后4~6时体温最低C.上午8~10时体温最高D.昼夜间波动的幅度超过1℃E.体温昼夜的变化与生物节律无关31.下列哪种疾病状态下基础代谢率升高CA.肾病综合征B.甲状腺机能低下C.甲状腺机能亢进D.病理性饥饿E.垂体性肥胖症32.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D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大C.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D.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E.血浆蛋白尿的含量增多3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2005)BA.Na+ B.K+ C.Cl- D.Ca2+ E.Mg2+ 3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2005)C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35.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B A.NaCl B.白蛋白 C.球蛋白D.纤维蛋白 E.血红蛋白36.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部位主要是B A.肝 B.肾 C.脾 D.骨髓 E.血液37.冬天某人进入浴室后不久便突然晕倒,其血液动力学的原始因素是 CA.全身血管收缩 B.心输出量减少C.血管容量增加 D.血流速度加速E.血量减少38.成人失血100毫升时EA.血压升高,心率加快B.血压降低,心率加快C.血压升高,心率加慢D.血压降低,心率加慢E.心率和血压均无变化39.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C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D.醛固酮分泌增多E.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40.糖尿出现时,全血血糖浓度至少为 E A.83.33 mmol/L(1500 mg/d1)B.66.67 mmol/L(1 200 mg/d1) C.27.78 mmol/L(500 mg/d1) D.11.11 mmol/L(200 mg/d1)E.8.89 mmol/L(160 mg/d1)41.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CA.刺痛 B.快痛 C.定位不精确D.必有牵涉痛 E.对牵拉不敏感42.呈现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 的特殊体形,提示 C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B.生长素分泌过多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E.胰岛素分泌不足43.根据老年人的代谢特点,老年人的饮食应 CA.低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B.高蛋白、高脂肪、热量较高C.高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D.低蛋白、高脂肪、热量较低E.低蛋白、高脂肪、热量较高血症,继之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所以饮食应低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