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最新版)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163fa783d049649b66582f.png)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7 页岩爆的预防及处理(1)岩爆产生条件①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②围岩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属坚硬脆性介质,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③具有足够的上覆岩体厚度,一般均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④无地下水,岩体干燥;⑤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⑥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一般不会发生岩爆。
(2)岩爆的特点隧洞内的岩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②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常见的岩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为多;岩爆在开挖后陆续出现,多在爆破后的2~3小时,24小时内最为明显,延续时间一般1~2个月,有的延长1年以上,事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③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大者可多达几十吨重。
石块由母岩弹出,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脱落,脱落面多与岩壁平行。
④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第 2 页共 7 页状剥落的裂隙出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于表部岩爆;在强度较低的岩体,则在离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离产生,造成向洞内临空面冲击力量最大,这种岩爆属于深部冲击型。
(3)岩爆的现场预测预报①地形地貌分析法及地质分析法认真查看其地形地貌,对该区的地形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高山峡谷地区,谷地为应力高度集中区,另外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初步确定辅助洞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地应力集中和地应力偏大的地段。
依据地质理论,在地壳运动的活动区有较高的地应力,在地区上升剧烈,河谷深切,剥蚀作用很强的地区,自重应力也较大。
煤矿开采的岩爆灾害控制与防治
![煤矿开采的岩爆灾害控制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6e320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a.png)
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
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 的岩爆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 急组织、救援流程和资源调配 方案。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岩爆 灾害发生后的救援过程,检验 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 总结和改进,不断完善应急预 案。
建立灾害防治技术体系
引进先进的岩爆灾害监测技术, 实时监测矿区岩石应力变化和岩 体稳定性,及时发现潜在的灾害
实施应力解除和卸压爆破
应力解除
通过在采掘工作面前方的围岩中钻孔 、切割等方式,释放应力,降低岩爆 发生的可能性。
卸压爆破
在采掘工作面附近进行爆破,使围岩 产生裂隙,降低岩体内部的应力水平 ,预防岩爆的发生。
采用注浆和加固技术
注浆技术
通过将浆液注入围岩中,使岩体得到加固和填充,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防止岩爆的发生。
02 岩爆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CHAPTER
岩爆灾害的监测技术
声学监测
通过安装声学传感器监测岩爆产 生的声音,判断岩爆发生的可能
性。
应力监测
利用应力传感器监测煤岩体的应力 变化,预测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微震监测
利用微震监测技术监测煤岩体的微 震活动,分析岩爆发生的规律。
岩爆灾害的预警系统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 别岩爆发生的特征和规律 ,建立预警模型。
特征
岩爆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 的特点,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岩爆灾害的危害性
01
02
03
人员安全威胁
岩爆灾害发生时,岩石崩 塌会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 严重伤害,甚至威胁生命 。
生产中断
岩爆灾害发生后,煤矿生 产往往需要中断,以进行 灾后救援和清理工作,导 致生产效率降低。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20210312061610)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20210312061610)](https://img.taocdn.com/s3/m/488efebdaf1ffc4fff47ac88.png)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隧道发生了中等岩爆,为确顺利施工,结合隧道开挖对岩爆的防治经验,现对岩爆的防治、处理措施交底如下,请现场领工员和施工人员参考。
一、岩爆基本特点:1、岩爆在发生前,并无明显的预兆,虽然经过仔细找顶,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对施工安全威胁极大。
2、岩爆时,石块由母岩弹出,呈现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
3、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附近,个别距开挖工作面较远;岩爆发生的时间,多在爆破后2~3 小时内,有的部位还可产生二次岩爆,一般在爆破后10~12 小时内。
二、处理岩爆的基本原则:先防后治一般情况下,对隧道岩爆应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岩爆的发生机率,减小岩爆强度。
对于岩爆较严重的部位,要先处理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三、岩爆的防治措施1、岩爆的预防措施1)切实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保证洞室轮廓规则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并严格控制装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2)爆破后立即对围岩喷洒高压水,软化岩石,减弱岩爆强度。
3)加强机械找顶和人工来回找顶。
4)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办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超前小导坑掘进法、打应力释放孔等方法,将岩石原始应力释放。
2、岩爆的处理措施1)对岩爆部位加强找顶工作,只有当找顶彻底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测量画弧和钻眼作业。
2)加强对岩爆部位的支护,必须先打安全锚杆(必要时再挂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浆封闭,再进行开挖作业,这样才能使锚杆在爆破前有充分的凝固时间和防止石块掉落。
在锚杆安装好后再在锚杆之间钻适量的空眼,以减小岩爆二次发生的机率和强度。
3)岩爆严重时,台车上的人员要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然后由有经验的人在有人陪同下对岩爆部位进行找顶处理。
找顶从上而下,上层找好铺完架子后再进行下层找顶。
一定要等找顶工作彻底后,所有人员才能进入掌子面进行作业。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90fb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f.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岩爆(rockburst)是岩石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灾害,指在开采过程中岩石突然破裂、碎裂、甚至爆炸的现象。
岩爆既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也对矿山设备和工程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了预防和处理岩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本文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出发,从预防、诊断到处理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岩爆的预防1. 了解岩石状况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是岩爆的直接因素,此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地应力、介质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矿山的地质、地球物理、地应力、地震活动等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给出矿山岩石的性质及变形响应规律,进而预测和评估矿山出现岩爆的可能性。
2. 选择合适的开采工艺开采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开采面的形成和稳定性。
传统的采矿技术一般采用爆破矿石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岩层破碎、应力集中,从而对矿山产生威胁。
现代开采技术中提倡非爆破技术,如钻孔拱形控制、梁片法、裂缝注浆等技术,能够保持岩体的完整性,使地质应力不易集中,降低岩爆的发生概率。
3. 建立预警监测系统组建岩爆预警监测系统有助于及早了解岩爆危险程度,防范和减轻岩爆事故的损失。
监测系统应包括固定监测点和移动监测仪器,如震动仪、位移仪、应变计、温度计等,采取实时监测、在线数据处理并及时报警和预测预警方式。
这样可以使采矿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岩爆事故的风险。
二、岩爆的诊断1. 进行边坡观察边坡岩体坍落常常是岩爆的开始,早期通过观察岩体表面变形和颜色的变化,发现陡峭的岩壁和混沌不清的草地、烟雾等特征,能够提早发现岩爆的可能性,进行防范和治理措施。
2. 实施地震勘测地震勘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岩爆诊断方法,可以通过岩层测震、岩石波速测试等手段,对矿山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矿场挖掘方案。
3. 进行地应力测试地应力测量能够测定矿山中的地应力分布特征,为评估矿山开采面和仓面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提供决策依据,对预防岩爆、保障矿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本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93d2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8.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本岩爆是一种地质灾害,发生于地下的岩石层断裂、破碎和迅速释放能量的过程。
岩爆不仅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还对地下工程的安全建设和矿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处理岩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预防岩爆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察:在地下工程和矿山开采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下岩石的结构、性质和力学特性,特别是对可能存在岩爆危险的区域进行认真评估。
2.合理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合理设计地下工程或矿山开采方案,避免或降低岩爆的发生概率。
例如,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减少一次性爆破的规模,降低对岩石的破坏程度。
3.支护措施:对于可能存在岩爆危险的地层,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增强岩体的稳定性。
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锚杆锚索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钢架支护等。
4.监测系统:在地下工程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地下岩体的变形和应力变化,预警可能发生的岩爆。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应变计、振动监测仪、声波监测仪等。
处理岩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撤离人员:一旦发生岩爆,首要任务是迅速撤离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在地下工程和矿山中应建立完善的疏散通道和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岩爆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2.修复和补救:在岩爆发生后,及时对地下工程和矿山设施进行修复和补救,恢复其正常运行。
这需要对受损的设施进行评估和修理,并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护措施。
3.事故调查和分析:对岩爆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寻找事故的原因,总结教训,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地下工程和矿山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加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岩爆事故的发生。
防范岩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的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岩爆事故的发生,保障地下工程和矿山的安全运行。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ced6603169a4517723a3d8.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1)岩爆产生条件①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②围岩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属坚硬脆性介质,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③具有足够的上覆岩体厚度,一般均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④无地下水,岩体干燥;⑤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⑥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一般不会发生岩爆。
(2)岩爆的特点隧洞内的岩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②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常见的岩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为多;岩爆在开挖后陆续出现,多在爆破后的2~3小时,24小时内最为明显,延续时间一般1~2个月,有的延长1年以上,事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③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大者可多达几十吨重。
石块由母岩弹出,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脱落,脱落面多与岩壁平行。
④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状剥落的裂隙出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于表部岩爆;在强度较低的岩体,则在离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离产生,造成向洞内临空面冲击力量最大,这种岩爆属于深部冲击型。
(3)岩爆的现场预测预报①地形地貌分析法及地质分析法认真查看其地形地貌,对该区的地形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高山峡谷地区,谷地为应力高度集中区,另外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初步确定辅助洞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地应力集中和地应力偏大的地段。
依据地质理论,在地壳运动的活动区有较高的地应力,在地区上升剧烈,河谷深切,剥蚀作用很强的地区,自重应力也较大。
②AE法(声发射法)AE法主要利用岩石临近破坏前有声发射现象这一结果,通过声波探测器对岩石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基本参量是能率E和大事件数频度N,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体内部的破裂程度和应力增长速度。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af8e56ce2f0066f433223e.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岩爆的预防及处理(1)岩爆产生条件①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②围岩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属坚硬脆性介质,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③具有足够的上覆岩体厚度,一般均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④无地下水,岩体干燥;⑤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⑥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一般不会发生岩爆。
(2)岩爆的特点隧洞内的岩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②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常见的岩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为多;岩爆在开挖后陆续出现,多在爆破后的2~3小时,24小时内最为明显,延续时间一般1~2个月,有的延长1年以上,事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③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大者可多达几十吨重。
石块由母岩弹出,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脱落,脱落面多与岩壁平行。
④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状剥落的裂隙出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于表部岩爆;在强度较低的岩体,则在离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离产生,造成向洞内临空面冲击力量,这种岩爆属于深部冲击型。
(3)岩爆的现场预测预报①地形地貌分析法及地质分析法认真查看其地形地貌,对该区的地形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高山峡谷地区,谷地为应力高度集中区,另外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初步确定辅助洞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地应力集中和地应力偏大的地段。
依据地质理论,在地壳运动的活动区有较高的地应力,在地区上升剧烈,河谷深切,剥蚀作用很强的地区,自重应力也较大。
②AE法(声发射法)AE法主要利用岩石临近破坏前有声发射现象这一结果,通过声波探测器对岩石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基本参量是能率E和大事件数频度N,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体内部的破裂程度和应力增长速度。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4cad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是指在岩体中发生的爆炸现象,通常是由于岩石中的内部或外部应力超出其承受能力而引起的。
岩爆现象的出现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岩溃、切割和崩塌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预防和处理岩爆问题至关重要。
预防岩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勘察:对于需要建设或者开采的山体,必须先做好细致的勘察工作,及时发现存在岩爆隐患的地方。
2. 分析参数:在勘察的基础上,应进行岩石力学和参数分析,评估岩体稳定性,找出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
3. 加固处理:对于已经发现有岩爆隐患的地方,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爆破、注浆、锚杆等方式,提高岩体整体的承载能力。
4. 冲洗排水:在岩体中存在水体,将会极大地加剧岩体稳定性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冲洗排水,防止水坑、泉眼等地方集水。
处理岩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查:对发生岩爆的地方进行详细勘查,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伤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隔离:在岩爆发生的地方进行隔离,禁止人员靠近,以免再次发生意外。
3. 处理: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加固、疏堵浚通等方式进行处理,以确保安全。
4. 报告:对于一起岩爆事故,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对事故进行现场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其他隐患。
总之,预防岩爆是关键,而处理岩爆后的救援和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的工作、生产中要时刻关注岩石结构的变化,减少岩爆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矿山岩爆预防与控制培训
![矿山岩爆预防与控制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3e13f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b.png)
施工方法选择
根据岩体的地质条件和岩爆发生 的可能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步开挖、 分阶段支护等措施,以降低岩爆
发生的可能性。
优化爆破参数,控制爆破对岩体 的扰动,降低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
监测预警系统
在矿山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岩体 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防止岩爆的发生或减轻其影响。
案例分析:原因、过程与后果
原因分析
岩爆通常是由于地下开采过程中 ,岩体应力平衡被破坏,导致岩
体发生突然破裂和能量释放。
过程描述
岩爆发生时,岩石以爆炸形式瞬 间释放能量,产生强烈震动、冲
击波和飞石。
后果概述
岩爆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矿洞塌陷等严重后果,对矿山
生产和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从案例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加强监测预警
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岩体应 力变化,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
岩爆。
合理规划采掘顺序
优化采矿设计,合理安排采掘 顺序,避免因局部集中开采导 致岩体应力失衡。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岩 爆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对岩 爆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保在 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岩爆的分类
根据岩爆发生的机理和特点,可以 分为冲击型、爆炸型和崩落型三种 类型。
岩爆发生的条件
岩爆发生需要具备高地应力、岩体 完整性和足够的储存能量等条件。
岩爆的危害
01
02
03
人员伤亡
岩爆发生时会产生强烈的 冲击波和飞石,对现场人 员造成严重威胁。
岩爆的防治措施
![岩爆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8e2807e87101f69e3195c9.png)
岩爆防治措施终南山隧道西线Ⅱ、Ⅲ号工区均发生了中等岩爆,为确保西线安全顺利贯通,结合东、西线隧道开挖对岩爆的防治经验,现对岩爆的防治措施交底如下,请现场领工员和项目队遵照执行。
一、岩爆基本特点:1、岩爆在发生前,并无明显的预兆,虽然经过仔细找顶,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对施工安全威胁极大。
2、岩爆时,石块由母岩弹出,呈现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
3、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附近,个别距开挖工作面较远;岩爆发生的时间,多在爆破后2~3小时内,有的部位还可产生二次岩爆,一般在爆破后10~12小时内。
二、处理岩爆的基本原则:先防后治一般情况下,对隧道岩爆应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岩爆的发生机率,减小岩爆强度。
对于岩爆较严重的部位,要先处理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三、岩爆的防治措施1、岩爆的预防措施1)切实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保证洞室轮廓规则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并严格控制装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2)爆破后立即对围岩喷洒高压水,软化岩石,减弱岩爆强度。
3)加强机械找顶和人工来回找顶。
4)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办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超前小导坑掘进法、打应力释放孔等方法,将岩石原始应力释放。
2、岩爆的处理措施1)对岩爆部位加强找顶工作,只有当找顶彻底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测量画弧和钻眼作业。
2)加强对岩爆部位的支护,必须先打安全锚杆(必要时再挂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浆封闭,再进行开挖作业,这样才能使锚杆在爆破前有充分的凝固时间和防止石块掉落。
在锚杆安装好后再在锚杆之间钻适量的空眼,以减小岩爆二次发生的机率和强度。
3)岩爆严重时,台车上的人员要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然后由有经验的人在有人陪同下对岩爆部位进行找顶处理。
找顶从上而下,上层找好铺完架子后再进行下层找顶。
一定要等找顶工作彻底后,所有人员才能进入掌子面进行作业。
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0fd1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4.png)
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范文一、引言岩爆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岩石围岩受到外力或内力作用而发生的瞬间破碎和喷射现象。
岩爆不仅给施工工程造成严重的危害,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岩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和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岩爆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岩爆事故的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
2. 原则:-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科学施工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岩爆事故的发生。
- 综合施策: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应对岩爆事故的应急处置。
- 紧急救援: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紧急救援,及时救治伤员,并进行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置。
- 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岩爆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流动和人员协调。
三、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和职责1. 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负责决策和协调整个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 指挥部:负责指导和协调现场应急工作的组织机构。
- 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援队、事故处理队、消防队、安全监督队等,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救援工作。
2. 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决策应急预案、协调各方资源、指导现场救援工作等。
- 指挥部:负责指导救援行动、协调各救援队伍、汇报情况等。
- 救援队伍:- 医疗救援队:负责伤员的急救和转运工作。
- 事故处理队:负责现场事故勘察、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处理。
- 消防队:负责灭火和疏散人员等工作。
- 安全监督队: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和事故预防工作。
四、预防岩爆事故的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和安全。
3. 加强岩石围岩的预处理工作,采取支护措施,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4. 对潜在的岩爆风险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024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
![2024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efe4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9.png)
2024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____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隧道施工中的岩爆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我们制定了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岩爆事故。
二、岩爆的概念与特征岩爆是指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下的岩石爆裂产生能量的释放。
岩爆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三、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的目标1. 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2. 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3. 减少岩爆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与职责安排1. 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和监督现场应急救援行动;2. 技术专家组:负责现场情况评估、风险分析和应急措施制定;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设备拆除等;4. 监控与通信组:负责监控现场情况、传达指挥部指令和保障通信畅通。
五、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岩体勘察与预测,分析岩石的稳定性和岩层的压力状态。
(2)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对岩体的冲击和破坏。
(3)采取防护措施,如搭设防爆网、加固支撑等,减少岩层的塌方和喷射。
2. 监测与预警(1)设置岩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岩体变化和压力情况。
(2)建立岩爆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工人撤离现场。
3. 应急响应(1)发生岩爆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和救援工作。
(3)指挥部与现场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并下达应急指令。
(4)现场人员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设备拆除等工作,并确保自身安全。
4. 救援与恢复(1)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通行畅通。
(2)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治疗和护理,尽力挽救生命。
(3)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本(2篇)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2b71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7.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本岩爆是地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指的是岩石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突然破裂、崩落和喷射的现象。
岩爆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还会给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地质工程中,预防和处理岩爆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预防岩爆1. 确定地质探测方案在工程实施前,需要对工程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层构造、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等。
根据勘探结果确定合理的地质探测方案,确保探测数据准确可靠。
2. 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对于易发生岩爆的地质区域,应避免采用露天开挖等高风险的施工方法,而采用横向开拓、钻孔爆破等安全可靠的方法进行施工。
3. 建立合理的支护体系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建立合理的支护体系是防止岩爆的重要手段。
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如钢支撑、锚杆、锚网等,确保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是引发岩爆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岩石稳定性的影响,可以有效预防岩爆的发生。
二、处理岩爆1. 及时疏散人员一旦发生岩爆,首先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调动救援力量。
2. 进行现场评估发生岩爆后,需要进行现场评估,了解岩爆损坏范围和影响程度。
评估包括对岩层稳定性的检查、裂隙发育情况的分析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3. 加固岩体对于岩爆后出现的裂隙和破坏,需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岩爆发生。
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注浆、喷射混凝土、锚杆加固等。
4. 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岩爆发生后,可能会对原有的施工方案产生影响。
根据岩爆的情况重新评估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5. 加强监测和预警为了及时掌握地下工程的安全状况,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采用合适的地质监测技术,如测振仪、岩体声发射监测等,实时监测岩石的变化,并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文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c664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8.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范文岩爆是指在地下工程中,由于地下岩体的不稳定性引起的爆炸性崩塌现象。
岩爆的发生对人员和设备都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因此岩爆的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岩爆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岩爆的原因岩爆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岩石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是岩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岩石的强度、固结度、岩体结构等都会影响岩爆的发生。
2. 地下水位和水压:地下水位和水压的波动也是岩爆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下水会使岩体中的岩层饱和,降低其强度,进而导致岩体的不稳定性增加。
3. 工程挖掘:地下工程的开挖也会引发岩爆。
工程挖掘过程中,存在爆破和机械冲击等施工活动,这些活动会对岩体进行破坏和削弱,导致岩爆的发生。
二、岩爆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岩爆事件的发生,采取以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1. 岩体勘察和评估:在进行地下工程之前,必须对岩体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
通过对岩石的强度、固结度、岩体结构等进行评估,可以判断岩体的稳定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针对不同岩体条件的施工方法、使用合适的爆破参数等。
3. 悉心的支护设计: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对岩体进行加固,是预防岩爆的重要环节。
合适的支护设计可以增加岩体的稳定性,减少岩爆的发生。
4. 及时的检测和监测:对地下岩体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监测可以发现岩体变形和破坏的迹象,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岩爆的发生。
5. 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预防岩爆的基础。
建立健全的地下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减少岩爆事件的发生。
三、岩爆的处理方法当岩爆事件发生时,需要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保护人员安全:岩爆事件发生后,首要任务是保护人员的安全。
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做好相关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抢险和救援:在岩爆事件发生后,需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救援工作。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30cb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d.png)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一、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
岩爆不仅会对施工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隧道施工中预防和处理岩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岩爆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岩爆的原因分析岩爆是指岩石在受到应力作用下,由于松散结构、裂纹和应力集中等因素,发生突然破裂和剥落的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岩爆通常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地应力超限:地下深处的岩石受到的应力很大,当超过其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岩爆。
2.岩石结构松散:某些岩层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松散性,容易发生破裂和剥落,进而引发岩爆。
3.应力集中: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规则的空洞、深层土体破裂等情况。
这些情况会导致岩爆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以上是岩爆发生的主要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对我们制定预防和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三、岩爆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预防岩爆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地质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各种岩石的特性、组成和力学性质。
这将有助于我们预测岩爆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合理的钻探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钻孔技术,确保岩石的质量和结构稳定。
同时,选择合适的钻孔方向和钻孔距离,避免造成应力集中。
3.加固支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加固支护措施,如钢筋混凝土衬砌、锚杆支护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岩壁的稳定性,减少岩爆的风险。
4.合理的爆破方案:合理的爆破方案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震动,减轻岩石的破坏程度,降低岩爆的发生几率。
以上是岩爆预防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岩爆的发生。
四、岩爆处理方法当岩爆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岩爆处理方法:1.疏导通风:及时清理岩石碎片和尘土,确保通风畅通。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施工人员的呼吸道安全。
岩爆的预防及处(三篇)
![岩爆的预防及处(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5f75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a.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1)岩爆产生条件①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②围岩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属坚硬脆性介质,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③具有足够的上覆岩体厚度,一般均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④无地下水,岩体干燥;⑤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⑥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一般不会发生岩爆。
(2)岩爆的特点隧洞内的岩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②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常见的岩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为多;岩爆在开挖后陆续出现,多在爆破后的2~3小时,24小时内最为明显,延续时间一般1~2个月,有的延长1年以上,事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③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大者可多达几十吨重。
石块由母岩弹出,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脱落,脱落面多与岩壁平行。
④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状剥落的裂隙出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于表部岩爆;在强度较低的岩体,则在离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离产生,造成向洞内临空面冲击力量最大,这种岩爆属于深部冲击型。
(3)岩爆的现场预测预报①地形地貌分析法及地质分析法认真查看其地形地貌,对该区的地形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高山峡谷地区,谷地为应力高度集中区,另外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初步确定辅助洞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地应力集中和地应力偏大的地段。
依据地质理论,在地壳运动的活动区有较高的地应力,在地区上升剧烈,河谷深切,剥蚀作用很强的地区,自重应力也较大。
②AE法(声发射法)AE法主要利用岩石临近破坏前有声发射现象这一结果,通过声波探测器对岩石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基本参量是能率E和大事件数频度N,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体内部的破裂程度和应力增长速度。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1bdd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2.png)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岩爆是指在地下工程中,由于地层开挖引起的地下压力增大,导致地层破裂并向地表喷发的一种地质灾害。
岩爆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大、危害范围广等特点,严重威胁到地下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预防和处理岩爆问题对于地下工程的安全非常重要。
下面将就岩爆的预防及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岩爆的预防1.认识地质条件:在进行地下工程前,必须详细了解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岩层性质、裂隙发育情况等。
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易发生岩爆的特殊地质体,例如含有高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等特征的岩块。
2.合理的开挖方法: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对于预防岩爆非常重要。
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岩性特征选择开挖方法,选择合适的预支护措施,如钻孔爆破、机械掘进等。
3.合理的支护设计:在地下工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岩体的稳定性来设计合理的支护措施,以提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采用锚杆、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等预支护方式,同时增加固结应力,增强地下开挖区域的稳定性。
4.合理的施工措施: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岩爆的发生概率。
例如,在开挖过程中控制振动和冲击力度,减少岩层的破碎和裂隙扩展;合理控制开挖工作面的长度,以减小岩体的应力集中。
5.有效的监测系统:安装完善的岩爆监测系统,对地下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地应力测量、应力杆、岩石声波监测等。
二、岩爆的处理1.采取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岩爆,首先要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
例如安排人员撤离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等。
2.加固和修复:发生岩爆后,需要对受损地区进行加固和修复工作。
加固手段可以包括加密锚杆、喷射混凝土等,以增加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分析岩体稳定性:对于发生岩爆的地区,应进行细致的岩体稳定性分析,找出岩爆发生的原因。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开挖和支护方法,以提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
4.加强监测和预警:在岩体稳定性较差的地区,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2024年岩爆的预防及处理
![2024年岩爆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17c4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f.png)
2024年岩爆的预防及处理引言:岩爆是一种危险的地质灾害,常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岩爆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2024年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一、岩爆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机制1. 岩爆的定义岩爆是指在地下矿井或隧道中,由于地应力破坏岩体结构,导致岩体大规模剥落、坍塌和碎裂,从而产生极大能量和冲击波,引发爆炸性的地质灾害。
岩爆具有突发性、剧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对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岩爆的形成机制岩爆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地应力:地下岩体受到地质构造和覆岩荷载的作用产生内部应力,当这些应力超过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岩体就会发生破坏;(2) 岩体结构: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决定了它的抗拉强度和稳定性,结构破碎和岩层滑动容易导致岩体剥离和坍塌;(3) 地质构造:地下岩层的构造断裂、层面滑动、岩层的交接等地质构造缺陷是岩爆的多发区域;(4) 采矿活动:采矿活动会改变地下地质应力分布和岩层稳定性,增加岩爆的风险。
二、岩爆的预测与监测方法1. 岩爆的预测方法岩爆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学调查、地应力测量、岩体声波监测、振动监测和岩体应力监测等。
通过对地下岩体的物理特性和地质构造的分析,以及对地下地应力和岩体应力的监测,可以预测出潜在的岩爆危险区域。
2. 岩爆的监测方法岩爆的监测方法包括地面监测和井下监测两种方式。
地面监测主要是通过对采矿工作面周边地表形变的监测,以及地震波的监测来判断岩爆的危险性。
井下监测主要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在井下监测岩体的位移、应力和振动等参数的变化,从而及时发现岩爆的迹象。
三、岩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岩爆的预防措施(1) 合理规划和设计:在矿井或隧道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岩体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支护措施,减少岩爆的风险。
(2) 加强地质勘探:在施工前对地下岩体进行详细勘探,了解地质构造和岩体性质,找出潜在的岩爆危险区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fba2e9f242336c1fb95e6b.png)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隧道发生了中等岩爆,为确顺利施工,结合隧道开挖对岩爆的防治经验,现对岩爆的防治、处理措施交底如下,请现场领工员和施工人员参考。
一、岩爆基本特点:1、岩爆在发生前,并无明显的预兆,虽然经过仔细找顶,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对施工安全威胁极大。
2、岩爆时,石块由母岩弹出,呈现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
3、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附近,个别距开挖工作面较远;岩爆发生的时间,多在爆破后2~3小时内,有的部位还可产生二次岩爆,一般在爆破后10~12小时内。
二、处理岩爆的基本原则:先防后治一般情况下,对隧道岩爆应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岩爆的发生机率,减小岩爆强度。
对于岩爆较严重的部位,要先处理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三、岩爆的防治措施1、岩爆的预防措施1)切实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保证洞室轮廓规则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并严格控制装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2)爆破后立即对围岩喷洒高压水,软化岩石,减弱岩爆强度。
3)加强机械找顶和人工来回找顶。
4)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办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超前小导坑掘进法、打应力释放孔等方法,将岩石原始应力释放。
2、岩爆的处理措施1)对岩爆部位加强找顶工作,只有当找顶彻底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测量画弧和钻眼作业。
2)加强对岩爆部位的支护,必须先打安全锚杆(必要时再挂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浆封闭,再进行开挖作业,这样才能使锚杆在爆破前有充分的凝固时间和防止石块掉落。
在锚杆安装好后再在锚杆之间钻适量的空眼,以减小岩爆二次发生的机率和强度。
3)岩爆严重时,台车上的人员要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然后由有经验的人在有人陪同下对岩爆部位进行找顶处理。
找顶从上而下,上层找好铺完架子后再进行下层找顶。
一定要等找顶工作彻底后,所有人员才能进入掌子面进行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46
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最新版)
(1)岩爆产生条件
①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
②围岩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属坚硬脆性介质,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
③具有足够的上覆岩体厚度,一般均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
④无地下水,岩体干燥;
⑤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⑥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一般不会发生岩爆。
(2)岩爆的特点
隧洞内的岩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②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常见的岩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为多;岩爆在开挖后陆续出现,多在爆破后的2~3小时,24小时内最为明显,延续时间一般1~2个月,有的延长1年以上,事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③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大者可多达几十吨重。
石块由母岩弹出,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脱落,脱落面多与岩壁平行。
④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状剥落的裂隙出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于表部岩爆;在强度较低的岩体,则在离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离产生,造成向洞内临空面冲击力量最大,这种岩爆属于深部冲击型。
(3)岩爆的现场预测预报
①地形地貌分析法及地质分析法
认真查看其地形地貌,对该区的地形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高山峡谷地区,谷地为应力高度集中区,另外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初步确定辅助洞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地应力集中和地应力偏大的地段。
依据地质理论,在地壳运动的活动区有较高的地应力,在地区上升剧烈,河谷深切,剥蚀作用很强的地区,自重应力也较大。
②AE法(声发射法)
AE法主要利用岩石临近破坏前有声发射现象这一结果,通过声波探测器对岩石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基本参量是能率E 和大事件数频度N,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体内部的破裂程度和应力增长速度。
这种预报方法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
③钻屑法(岩芯饼化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岩石钻孔进行,可在进行超前预报钻孔的同时,对钻出的岩屑和取出的岩芯进行分析;对强度较低的岩石,根据钻出岩屑体积大小与理论钻孔体积大小的比值来判断岩爆趋势。
在钻孔过程中有时还可以获得如爆裂声、磨察声和卡钻现象等辅助信息来判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④地温法
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若地温接近正常埋深地温,说明地下水渗流弱,围岩干燥无水,则产生岩爆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几种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综合应用,相辅相成互相印证,方能对岩爆的发生进行准确的预报。
(4)岩爆防治措施
①改善围岩应力
这种方法主要是降低围岩应力是围岩应力小于围岩强度,避免岩爆的发生。
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在洞身开挖爆破时,采用“短进尺、多循环”,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选择合适的开挖断面形式,也可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应力解除法:通过打设超前钻孔或在超前钻孔中进行松动爆破,在围岩内部造成一个破坏带,即形成一个低弹区,从而使动壁和掌
子面应力降低,使高应力转移至围岩深部,施工时可在掌子面上打设5~6个超前钻孔,深15~20m左右,既可以起到超前钻探地质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释放掌子面应力的作用。
超前钻孔的布置形式及参数与地质预测预报孔相同。
②改善围岩性质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对工作面附近隧道岩壁喷水或钻孔注水来促进围岩软化,从而消除或减缓岩爆程度。
但这种方法在隧道施工中一般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③对围岩进行加强支护和超前支护加固
其作用有两个:
改善掌子面及1~2倍洞径洞段内围岩的应力状态,由于支护的作用不但改变了应力大小的分布,而且还使洞壁从单维应力状态变为三维应力状态。
拟采用的加固办法有:锚杆和超前锚杆支护、锚喷砼支护、钢纤维喷砼支护、钢支撑,二次衬砌。
这种方法是施工中最为常用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在易发生岩爆的地段,要采取锚杆、超前锚杆支
护、锚喷砼支护、钢纤维喷砼支护、钢支撑等多种支护方法有效的组合在一起来防止岩爆的发生。
(5)岩爆段施工技术
针对隧道的地质特征,在施工中可能出现岩爆的地段应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强有力的施工支护,确保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将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危害降到最低。
在高应力地段施工中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①在施工前,针对已有勘测资料,首先进行概念模型建模及数学模型建模工作,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运算、反演分析以及对隧道不同开挖工序的模拟,初步确定施工区域地应力的数量级以及施工过程中哪些部位及里程容易出现岩爆现象,优化施工开挖和支护顺序,为施工中岩爆的防治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地应力的大小。
采用上述超前钻探、声反射、地温探测方法,同时利用隧道内地质编录观察岩石特性,将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判断可能发生岩爆高地应力的范围。
③打设超前钻孔转移隧道掌子面的高地应力或注水降低围岩表面张力超前钻孔可以利用钻探孔,在掌子面上利用地质钻机或液压钻孔台车打设超前钻孔,钻孔直径为45mm,每循环可布置4~8个孔,深度5~10m,必要时也可以打设部分径向应力释放孔,钻孔方向应垂直岩面,间距数十厘米,深度1~3m不等。
必要时,若预测到的地应力较高,可在超前探孔中进行松动爆破或将完整岩体用小炮震裂,或向孔内压水,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出现。
④在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工作,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现场观察、通过对辅助洞拱顶下沉、两维收敛以及锚杆测力计、多点位移计读数的变化,可以定量化地预测滞后发生的深部冲击型岩爆,用于指导开挖和支护的施工,以确保安全。
⑤在开挖过程中采用“短进尺、多循环”,同时利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用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并使开挖断面尽可能规则,减小局部应力集中发生的可能性。
在岩爆地段的开挖进尺严格控制在2.5m以内。
⑥加强施工支护工作
支护的方法是在爆破后立即向拱部及侧壁喷射钢纤维或塑料纤维混凝土,再加设锚杆及钢筋网。
必要时还要架设钢拱架和打设超前锚杆进行支护。
衬砌工作要紧跟开挖工序进行,以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的时间,减少岩爆的发生和确保人身安全,必要时可采取跳段衬砌。
同时应准备好临时钢木排架等,在听到爆裂响声后,立即进行支护,以防发生事故。
⑦对发生岩爆的地段,可采取在岩壁切槽的方法来释放应力。
以降低岩爆的强度。
⑧在岩爆地段施工对人员和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以保证施工安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