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近年高考试题研究报告
近年湖南高考数学概率问题考查分析
式. 对等可能性 事件 的概率 、 互斥事 件 的概率 、 独立 事件
的概率 、 事件在 次独立重复试验 中恰发生k次 的概率 、 离散型随机 变量分 布和数学期 望 、 方差 、 样方法 等 内 抽 容都进行 了考 查. 第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主要 有 以下几点 : 了解随
第二 , 概率 统计 试题 主要 考查 基 本概 念 和基 本 公
试是 否合格互 不影 响. : I) 求 ( 至少 有 1 面试合格 的 人 概率 ; U) ( 没有人 签约的概率.
分析 : 率 应 用 题 应 首 先 弄 清 关 键 词 语 , 到 “ 概 碰 至 少” “ 多 ” 类 的词 语 可 考 虑 用 对 立 事 件 来 处 理 . 题 、至 之 本 主要 考查 概 率 知 识 , 记 住 相 互 独 立 事 件 同时 发 生 时 概 要
率 运 算 的 重要 手 段 .
学观点组织 材料 . 题对 知识 的考查 倾 向 于理解 和应 试
用, 特别 是知识 的综合 和灵活运用 , 这样 的问题没有 现 成 的模式或方法可 以套用 , 这就需要 在教育教学过 程 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 能力.
一
(0 6 20 年湖 南 ) 高校 有 甲、 某 乙两个 数 学建 模兴趣 班 , 中甲班 4 人 , 其 0 乙班 5 0人. 现分析 两个班 的一 次考 试成绩 , 算得 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9 分 , O 乙班 的平 均成绩 是 8 分, 1 则该校数学建模兴趣班 的平均成绩是 分. 解析 : 该校数学建模 兴趣 班 的平 均成绩 为 8 ( , 5 分) 本题 目要求学生会求样本平 均数 , 用样本 平均数 去估计
战略 战术. 一般说 , 在求复 杂事件 的概率 时通常有 两
2013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考查统计分析
2013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考查统计分析①桑哲②【摘要】本文对2013年的18套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的名句名篇,从赋分、体裁、所属年代、汉字分布、篇数和句数、考查形式、出处、作者等8个方面进行了专项统计,并与2007年~2012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近几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一考点的命题原则和备考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考语文卷;名句名篇;默写【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自2002年语文高考恢复对名句名篇的考查,至今已延续了12年。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7年、2009年、2010年、201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总数均为18套;2008年多一份四川延考卷、一份汉语文卷,为20套;2011年、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总数均为17套。
2007年~2013年,除2007年的浙江卷、2008年的汉语文卷没有对名句名篇默写进行专项考查外,我国高考语文试卷全部专项考查了名句名篇的默写。
为了解语文高考对名句名篇考查的具体情况,本研究对2013年的18套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的名句名篇进行了专项统计,并与2007年~2012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近几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命题原则和备考要点进行了探讨。
一、2013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考查的分类统计本研究分别统计了2013年的18套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名句名篇的赋分、体裁、所属年代、汉字分布、篇数和句数、考查形式、出处、作者等多项信息,总结了这些题项所体现出来的命题原则和规律。
2007年~2013年,高考语文卷对名句名篇的考查篇数相对稳定,句数基本相当,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7年~2013年高考语文卷所考查名言名句的句数、篇数统计试卷数句数篇数2007年18119492008年20150562009年18137542010年18133562011年17126572012年17133562013年18138561.赋分在我们所统计的2007年~2013年的12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名句名篇的题项赋分从3分到8分不等。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地理试题评析(张燕)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地理试题评析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张燕一、总体印象平和:风格稳健、设问常规,难度略降、平稳过渡;新颖:取材生活、创新情境,坚持原创、确保公平;探究:主题式、多层次,强化区分、利于选拔;素养: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空间能力、地图能力、综合思维、可持续发展,深化课改、引领教学。
试题特色:选择题44分,依托四组材料设计试题,多视角,重逻辑,合理区分;必考题46分,主题区域背景“一中一外”,多层次,重内涵,体现探究;选考题10分,联系实际案例分析问题,扣主题,重基础,难度趋同。
试题结构:人文地理:工业区位与产业转移、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区域产业发展的四个层次的问题等;(48分)自然地理: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外力作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垂直)分异规律、区域自然环境及生态景观;(42分)区域地理: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上的有76分之多;必修I、II、III 的比例为41:24:38,重视区域。
综观整套试题,具有“平和稳重有新意,联系实际接地气,分析究理重逻辑,激发潜能可持续”的特点。
体现出选拔性考试“立德树人”的宗旨,注重了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精当,设问构思精巧,合理区分。
与2015年相比,今年试卷的图表偏少,学生最怕的地球运动考题没有出现,但文字阅读量偏大,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要求较高,开放性试题设问形式新颖,试题难度有所降低,特别非选择题总体设问方式比较常规,入题容易。
整套试题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全面,突出主干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地理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仍然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1-3 顺德(珠三角)产业发展与转移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4-6 荷兰(欧洲)城市(群)规划或区域规划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7-9 天津(华北)河海沉积作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0-11 川西(西南)垂直带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6 广西(西南)农业地域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7 勘察加(北亚)垂直带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覆盖1-3 顺德(珠三角)4-6 荷兰(欧洲)7-9 天津(华北)10-11 川西(西南)36 广西(西南)37 勘察加(北亚)试题注重基础,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考查,对地理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008--2013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内容效度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2008--2013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内容效度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全国性教育考试,也是目前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考试之一。
在高考中,英语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英语阅读理解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之一,考察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备受关注,而其中的内容效度问题也长期存在。
考生和教师们都普遍感到,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难度水平与其他省份相比过于困难,而试题涉及的内容也常常与实际应用场景不符。
如何对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中的内容效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高考试题提供参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高考英语阅读试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否确切、具体、实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试题改进方案,为高考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和整理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选择3年(2008-2010)或5年(2008-2013)的试题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对试题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试题材料的出处、难度、实用性等特点,了解试题的实际内容和难度水平。
3. 通过对试题的难度和实用性进行量化分析,对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试题改进方案。
4.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等进行定性分析,结合试题改进方案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
5.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论,并对后续研究做出展望。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针对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中存在的内容效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和高考英语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私奉献研究高考试题
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研究高考试题,反思备考工作杨红一、对2005、2006、2007年北京卷试题的整体分析(一)试题特点1.试题整体难度适当,三年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地理学科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难。
2004年0.43、2005年0.49、2006年0.43、2007年预测0.48。
2.强调基本概念的考查,突出对基础主干知识整体、综合把握程度的考查。
考查的概念不是停留在背诵概念的词义上,而是着重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地理图像形式多样,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与考生所见过图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创新和提升。
4.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热点,彰显地理价值理念。
试卷整体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时代气息浓厚,重在用学科知识解释现实问题,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地理价值理念体现充分。
5.试题答案回归教材,知识落点明确。
答案源于课本,回归课本,对今后指导学生研读教材,规范答题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6.三科综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试题命制,体现了文科综合考试的实质意义。
(二)知识内容1.知识落点全部在高中地理,初中地理成为高中地理的平台。
通过自主命题3年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初中地理知识所占比重逐渐减少,试题更加侧重高中地理“理”的分析,强调的是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规律,初中地理的“地”更多地成为高中地理知识的平台和底衬。
这种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北京卷考试说明》所强调的“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查”这一目标。
2.灵活考查主干知识,引领教学方向。
近3年地理卷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全部为主干知识,涉及了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所有单元知识,覆盖面广,没有超纲,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近2年更加强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三)能力考查1.重视对考生理解文字、图表、数据等信息能力的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2013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答卷评析
万方数据
2014年
第53卷第4期
数学通报
57
应为z>0);(4)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如仅对
厂(z)的单调性进行讨论,而未点明厂(z)有无极
值);(5)分类讨论不清.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
熹”);(3)用特殊点求出抛物线E的方程,但未加
上U
以检验;(4)运算能力较弱(如联立方程出错).数 据显示本题全省的平均分仅为3.38分(满分13
R).
度”,这是大部分一线教师在高考结束后对数学试
卷做出的第一时间的评价.然而,揭榜的数学成 绩却如同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即刻打破这片平 静,引起一片哗然.根据阅卷组的统计,全省理科 数学平均分不足80分,文科数学平均分不足 66分. 一方面,试卷稳中有变,人手容易,被认为是
一份值得研读的好卷子;另一方面,试卷考查的结
(I)求证:点Pi(i∈N。,1≤i≤9)都在同一 条抛物线上,并求该抛物线E的方程; (U)过点C作直线l与抛物线E交于不同的 两点M,N,若△OCM与△OCN的面积之比为 4:l,求直线z的方程. 问题(1)书写不规范,乱用字母(如将直线
“怎么算”“怎么写”. 例3
(理19)如图,在四棱柱AB必
C
2014年
第53卷
第4期
(oJ>O,o<9<兀)的周期为7【,图象的一个对称中
心为(下71.,0).将函数厂(z)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
、t
/
弦值为昔,求是的值;
,
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到
(1lI)现将与四棱柱ABCDA,B。C。D,形状
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四棱柱拼成一个新的四棱 柱.规定:若拼成的新四棱柱形状和大小完全相 同,则视为同一种拼接方案.问:共有几种不同的 拼接方案?在这些拼接成的新四棱柱中,记其中 最小的表面积为,(志),写出厂(是)的解析式。(直 接写出答案,不必说明理由) 问题 (1)平几知识掌握不佳(如对“CD上
张艳-意图推断题别样考法
意图推断题别样考法华图教育张艳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是目前各类公务员考试最青睐的题型,主旨题侧重于考查思维的集中度,而意图题侧重考查思维的发散能力,两种思维的完美结合正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应该具备的。
意图题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到文章强调的重点,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引申和推测,但是从近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多地市联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题型在选项设计和答案设定上体现了诸多变化,一方面,很多意图题选项的设计完全不具备引申的特征,往往四个选项都是如此,另一方面,答案往往会被设定为未引申的项。
这些新的变化使得学员对传统解题思路产生了怀疑,其实,这是意图题的一种变型形式,本质上仍然需要引申和推测,只是引申和推测的结果指向了文章谈论的话题或者主体,这也是目前公务员考试比较流行的新考法,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现结合几个例题进行思路上的讲解。
【例题1】纵观各国货币发展历史,货币国际化虽然给所在国带来一定风险,但却远远低于所带来的好处。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就意味着在出国旅行、消费、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较为便利地用本币进行支付,不必经过繁琐的汇兑程序;从政府的角度看,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相对于别的国家征收了“铸币税”,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
这段文字意在()A 揭示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B 说明实现货币国际化的结果C 提醒货币国际化潜藏的危险D 剖析货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解析】这个题目通过提问方式“意在”,可以快速辨别题型为“意图推断题”,简单看一下四个选项会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没有引申的痕迹,这时候必须结合文段的内容加以判别。
阅读文段,文章的组织架构体现了层层推进的逻辑关系,先说“好处大于风险”,接下来从两个角度加以佐证(老百姓角度和政府角度),最后得出结论“货币走向国际化”。
因此,整个文章是在围绕“货币国际化”展开论述的,而且重点介绍了其为何如此的原因。
基于批判性思维考查的高考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部分试题为例
基于批判性思维考查的高考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部分试题为例一、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关口之一,对于每一位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
而生物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考生物学试题中也开始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部分试题为例,对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生物学试题特点进行分析。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考查的生物学试题特点1. 强调材料分析能力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学试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材料题。
这些材料题需要考生通过分析给出的实验结果、数据和文字材料,进行综合判断和推理。
这种类型的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记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举个例子,在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一道材料题中,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生态实验数据,判断种群A和种群B在生态位分布上的差异,并解释可能的原因。
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自主进行推理和分析。
2. 注重生物学实践能力高考生物学试题开始强调对生物学实践的考查,而不只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生物学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生物学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中,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记录、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等能力。
在批判性思维的框架下,生物学实践能力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举个例子,在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一道实践题中,要求考生利用玫瑰花叶片观察到的色素变化,设计实验证明这些变化与光合作用有关。
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以及对生物学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强调科学伦理和责任意识生物学作为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科学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科学伦理和责任意识。
近年来,高考生物学试题中开始强调对生物科技、生物工程等热点问题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考查。
举个例子,在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一道题目中,要求考生分析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近年高考英语写作试题中的文化渗透现象及策略研究——以2013—2019年高考英语江苏卷为例
1162020年35期总第527期ENGLISH ON CAMPUS近年高考英语写作试题中的文化渗透现象及策略研究——以2013—2019年高考英语江苏卷为例文/夏静依一、 新课标中的文化意识目标近年来,在全球化发展的力量驱动下,我国的教育课程标准对师生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要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细观新课标对文化意识目标的分类,不难发现,当代高中英语教育对文化培养的要求从2013年只强调“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延伸到了2017年新课标中的五条具体的多维度的文化要求,即:1. 能用自身知识为中外文化的异同提供可能的解释;2. 提高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流时,能够注意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3. 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国际视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4. 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有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能够用所学的英语描述、比较中外文化现象。
从以上要求来看,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提倡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视角。
而就目前英语高考的分数配置比重来看,作文是全卷中单项赋分最高的题目;从写作的考查要求来看,学生在写作中需要有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差异的分析,更要以中国学生的角度来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对当代师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因此,将写作课堂转化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战场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让学生用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武装自己、迎接外国文化带来的新挑战,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坚定民族自信。
二、 高考写作题材中的文化指向分析1. 研究对象。
本文笔者以2013至2019年的高考英语江苏卷为研究样本,选取这七份试题中的七篇作文素材为研究语料,对其进行文化指向数据分析。
2011年3月吕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学科试题分析
2011年3月吕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学科试题分析2011年3月吕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学科试题分析李青娥一、试题分析:(一)总体评价:本次政治学科试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突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讨论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高考文科政治的能力要求,贯彻了高考试题命制的“三贴近”原则。
整套试卷所涉及考点均出自《新课标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坚持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另外,整套试卷以恰当分值考察了新教材的新增知识及新的理论观点,实现了教材知识的平稳过渡,保持了"稳中有变,稳中出新"的基本原则,实现了选拔性考查的目的。
(二)试题特点:1、试题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模块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近几年新课标考试分值大体相同。
本次试题仍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题内容关注近年热点,取材紧扣时代脉搏,结合了社会稳定热点及新社会热点命题,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断攀升的房价、亚运城开辟游行示威区等。
较多地关注了国计民生,具有一定的人文和时代气息。
还用哲学的观点对经济和文化生活知识进行了考查,突出了对逻辑性思维的训练,但四个模块知识所占分值不同:如第12、13、14、15题及38题(1)(2)问是对必修Ⅰ《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的考查,占30分;第20、21、22、23题及38题(3)问题是对必修Ⅳ《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的考查,占30分;第16、17、18题及39题(1)问是对必修Ⅱ《政治生活》知识的考查,占24分;第19题及39题(2)问是对必修Ⅲ的《文化生活》知识的考查,占16分。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_基于SEC模式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_基于SEC模式摘要:本研究以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为对象,探讨其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运用SEC模式(即“情感、认知和社会情境”模式)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情感维度上与课程标准整体一致,但在认知和社会情境维度存在一些差异。
因此,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了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一致性研究;SEC模式;课程标准;解决策略一、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程标准则是教育部对于各科目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规范的文件。
然而,在实际教学与考试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与课程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以期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SEC模式的介绍SEC模式是人类情感研究的经典模式,涉及情感(Sensation)、认知(Cognition)和社会情境(Situation)三个维度。
情感维度主要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绪反应;认知维度则关注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社会情境则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
本研究将采用SEC模式进行分析,以探究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一致性情况。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将试题分别归类到SEC模式的三个维度上进行分析。
具体方法包括试题分析和文本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4.1 情感维度的一致性情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情感体验、情感表达以及情感认知等方面有所提升。
通过对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发现试题在情感维度上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一致。
试题中呈现了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并要求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达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从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入手来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轨迹一、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分析2008——2009——2010(一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注:蓝色字为与往年比有变化的题目。
1.全国卷Ⅰ2.全国卷Ⅱ3.全国新Ⅰ30分Ⅰ30分Ⅰ70分一、12分一、12分甲必考题1.字音1.字音一、9分2.成语2.成语1——3.社科文3.语病3.语病二、古诗文阅读4.连贯4.连贯(一文言文(19分二、9分二、9分4——6.(9分5—7.自科文5—7.社科文7.文译(10分三、9分三、9分(二古诗鉴赏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9.(11分Ⅱ120分Ⅱ120分(三名篇名句四、23分四、23分10.(6分11.译句(10分11.译句(10分乙选考题12.古诗(8分12.古诗(8分三、文学类阅读13.名句(5分13.名句(5分11.小说(25分五、22分五、22分四、实用类阅读14—17.散文14—17.散文12.人物传记(25分六、15分六、15分Ⅱ80分18.用词4分18.运用实词4分五、语言运用(20分19.补写文句5分19.运用虚词5分13.成语运用20.仿写文句6分20.文句仿写6分14.辩析病句七、60分七、60分15.表达连贯21.作文21.作文16.补写文句图画材料作文现实材料作文17.文句仿写猫不捕鼠关于“浅阅读”六、60分18.作文组合材料作文人才成长4.安徽卷5.山东卷6.天津卷7.湖南卷Ⅰ66分Ⅰ36分Ⅰ33分Ⅰ33分一、9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分2.字形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9分3.标点3.近义词3.成语7.文译10分4.词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8分5.语病二、9分5.选诗句10.名句5分二、9分5—7.自科文二、22分三、25分6—8.社科文三、12分6—9.文言文(12 11—14.小说三、12分8—11.文言文Ⅱ117分10.文译(10分Ⅱ84分9—12.文言文Ⅱ117分11.古诗(7分四、24分Ⅱ114分四、19分12.文译(9分15.字形(3分四、24分12.译句(8分12.名句(6分16.成语(3分13.译句(10分13.古诗(6分四、阅读(12分17.连贯(3分14.古诗(8分14.名句(5分(一社科文18.语病(5分15.名句(6分五、8分13——15.(12分19.词语填空(5分五、12分15—17.社科文五、阅读20.文句补写(5分16.概括文段4分六、(18分(二散文五、60分17.仿写文句(4分18—21.散文16—19.(22分21.作文18.表达得体(4分七、(12分六、选做题哲理诗材料作文六、18分(选做22.选对联(3分20.阅读延伸(6分23.压段(3分21.新闻短评(6分生长环境19—22.(一小说19—22.(二报道七、60分24.图文转换(6分七、60分21.作文八、60分21.作文名言材料作文25.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光明和阴影“我生活的世界”早8.湖北卷9.四川卷10.江西卷11.重庆卷Ⅰ36分Ⅰ30分Ⅰ36分Ⅰ30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一、15分1.字音1.字音1.字音1.字音字形2.字形2.字形2.字形2.成语3.用词3.用词3.成语3.标点4.语病4.语病4.语病4.连贯5.标点二、9分5.连贯二、12分5—7.社科文二、9分二、9分6—9.社科文三、9分6—8.社科文5—7.自科文三、9分8—10.文言文三、12分三、9分10—12.文言文9—12.文言文8—10.文言文Ⅱ114分Ⅱ120分Ⅱ114分Ⅱ120分四、24分四、23分四、24分四、22分13.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3.文译(10分11.断句文译(10 14.古诗(8分12.古诗(8分14.古诗(6分12.古诗(6分15.名句(6分13.名句(5分15.文识名句(8分13.文识名句(6分五、18分五、22分五、21分五、22分16—19.散文14—17.散文16—19.散文14—17.散文六、12分六、15分六、9分六、16分20.化诗为文(4分18.压缩语段(5分20.压缩语段(4分18.修改语病(4分21.写开场白(4分19.化诗为文(6分21.图文转换(5分19.改写句式(4 22.图文转换(4分20.文句仿写(4分20.写对联(4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23.作文21.作文22.作文22.作文组合材料题作文哲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幻想”“点线面体”《找回童年》《难题》12.福建卷2.文言文(15分13.广2.成语东卷14.江苏2.成语卷152.字形.浙江卷150分3.古诗(6分Ⅰ3.语病24分150分3.提关键词Ⅰ3.用词24分一、古诗文(27分二、名著经典(16分一、12分4.连贯一、15分4.作家作品、一、18分4.语病1.名句名篇(6分1.字音1.字音1.字音表达(一名著阅读二、35分二、19分5.压段7——8.(10分5—8.文言文5—8文言文6.修辞(4分(二经典阅读Ⅱ126分三、10分7.写海报(5分9.(6分9.断句文译(10分9——10.古诗鉴赏二、现代文阅读(32三、现代文(24分10.古诗(7分四、8分(一8—11社科文(一社科文11.名句(6分10.名篇名句(二12—16散文10——12.(9分三、(16分五、文学类(23分三、古诗文阅读(34(二选考(15分(甲散文13—15 12—15.社科文11—14.散文(一文言文17—21(18分(乙社科文13—15四、选读(15分六、社科文(15分(二22—23古诗(6四、语言文字(13分16—18.文学类15——17(三24.论语(416.连贯、语病(3 19—21.实用类四、古诗文默写(617.概括简述(10分五、12分六、70分25.名句六、写作(70分22.看图写话(6分18.作文七、60分17.作文23.节目主持(6分命题作文25.作文典故材料作文六、60分“绿色生活”命题作文“格林童话的诞生”25.作文附加题《角色转换之间》命题作文一、文言文10分《与你为邻》二、名著阅读15分三、分析概括15分16.辽宁卷17.上海卷18.北京卷Ⅰ阅读题70分Ⅰ80分Ⅰ27分甲、必考题一、16分一、15分一、现代文(9分1—6社科文1.字音1—3.社科文二、20分2.成语二、古诗文(36分7—12.散文3.语病4—6文言文(9分三、6分4.文学常识7.文译(10分13.名句5.连贯8——9.古诗(11分四、8分二、12分10.名篇名句(6分乙、选考题14—16.古诗6—9.文言文三、文学类25分五、17分11.散文17—21文言文(1Ⅱ123分四、实用类25分六、13分三、30分12.社科文22—26文言文(2 10.阅读延伸(10分Ⅱ表达题80分11.断句(5分五、语言文字(20分Ⅱ70分12.名句(8分13.成语28.作文13.古诗鉴赏(7分14.语病组合材料作文四、(8分15.连贯“数罟不入洿池”14——15.社科文16.用词五、(25分17.仿写16——19.散文六、60分六、60分21.作文20.作文哲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取与舍”《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全国卷Ⅰ全国卷Ⅱ重庆卷Ⅰ30分Ⅰ30分Ⅰ30分一、12分一、12分一、12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成语2.成语2.字形3.语病3.语病3.用词4.连贯4.连贯4.语病二、9分二、9分二、9分5—7.社科文5—7.社科文5—7.自科文三、9分三、9分三、9分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10.文言文Ⅱ120分Ⅱ120分Ⅱ120分四、23分四、23分四、22分11.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1.断句文译(10分12.古诗(8分12.古诗(8分12.古诗(6分13.名句(5分13.名句(5分13.名句作家作品6五、22分五、22分五、22分14—17.散文14—17.散文14—17.散文六、15分六、15分六、16分18.用词4分18.用词4分18.解读寓意(4分19.看图写话5分19.联词成话5分19.文句补写(4分20.仿写6分20.仿写6分20.文句改写(4分七、60分七、60分21.病句标点(4分21.作文21.作文七、60分寓言材料作文组合材料作文21.作文兔子学游泳发明创造命题作文“我与故事”安徽卷山东卷天津卷湖南卷Ⅰ66分Ⅰ36分Ⅰ33分Ⅰ33分一、9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分2.标点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9分3.近义词3.近义词3.成语7.文译10分4.成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8分5.语病二、9分5.对联10.名句5分二、9分5—7.社科文二、9分三、25分6—8.社科文三、12分6—8.自科文11—14.小说三、12分8—11.文言文三、22分Ⅱ84分9—12.文言文Ⅱ117分9—11.文言文(9分四、24分Ⅱ114分四、19分Ⅱ117分15.字形四、24分12.译句(8分12.文译(9分16.成语13.译句(10分13.古诗(6分13.明义(4分17.语病14.古诗(8分14.名句(5分四、13分18.看图写话15.名句(6分五、8分14.古诗(5分19.写对联五、12分15—17.自科文15.名句(6分20.文句补写16.概括文段4分六、(18分五、(17分五、60分17.续写文句(4分18—21.散文16—19.散文21.作文18.看图写话(4分七、(12分话题材料作文六、18分(选做22.找关键词3分六、14分“弯道超越”19—22.(一散文19—22.(二访谈录23.作家作品补写文句4分21.文章赏析七、60分24.写推广语、启示七、60分21.作文八、60分21.作文命题作文25.话题题文命题作文“见证”“我说90后”踮起脚尖湖北卷四川卷江西卷Ⅰ36分Ⅰ30分Ⅰ36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字形2.字形2.近义词3.用词3.用词3.成语4.语病4.语病4.语病5.标点二、9分5.连贯二、12分5—7.自科文二、9分6—9.自科文三、9分6—8.社科文三、9分8—10.文言文三、12分10—12.文言文9—12.文言文Ⅱ114分Ⅱ120分Ⅱ114分四、24分四、23分四、24分13.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3.文译(10分14.古诗(8分12.古诗(8分14.古诗(6分15.名句(6分13.名句(5分15.文识名句(8分五、18分五、22分五、21分16—19.散文14—17.小说16—19.散文六、12分六、15分六、9分20.文句补写(4分18.看图写话(6分20.文句改写(4分21.概括文意(4分19.找关键词(4分21.情境写话(5分22.评价书名(4分20.文句仿写(5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23.作文21.作文22.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现实材料作文“站在_____的门口”“熟悉”“兔首拍卖”福建卷广东卷江苏卷浙江卷150分Ⅰ24分150分Ⅰ24分一、古诗文(27分一、12分一、15分一、18分1—5 1.字音1.字音1.字音(一名句2.成语2.语病2.字形(二文言文(15分3.语病3.下定义3.用词(三古诗(6分4.连贯4.句式4.语病二、名著经典(16分二、35分二、19分5.连贯6—8 5—8.文言文5—8文言文6.写解说词(一文学名著10Ⅱ126分三、10分7.语境写话(二文化经典6 9.断句文译(10分9.古诗二、现代文阅读(32 分三、现代文(12分10.古诗(7分四、8分(一8—11社科文9—11社科文11.名句(6分10.名句(二12—16小说四、选读15分三、16分五、文学类(23分三、古诗文阅读(34分(甲散文12—14 12—15.社科文11—14。
高三生物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5篇)
高三生物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5篇)高三生物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篇1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精心部署和科学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创历史新高。
我所教的两个班理综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得益于张艳、于晖两位班主任的狠抓严管,兢兢业业,得益于高三生物备课组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回顾高三这一年,大小考试数不胜数,成绩有好有坏,在教学中有经验有教训。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未雨绸缪,齐心协力,精心备课,提高效率高三生物小组是一个和谐团结的小组。
高三备课组在李健梅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树立了整体作战的思想,研究了大纲和考试说明,分析了近年来高考题型、结构、内容、难度的变化,特别是新课标试卷。
全组教师在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制定复习计划。
主要分为章节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在梳理单元内部的知识脉动。
第二轮复习,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必修选修教材分为专题,重点构建跨章节知识联系,强调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三轮复习重点是综合模拟训练。
之后我们布置了课件制作,一轮学习计划的复习,训练题的准备。
所有老师都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完美完成工作。
备课即是新授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高三复习课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制约因素。
所以全组老师经常一起研究考纲,做到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讨论突破难点的方法,一起筛选典型例题,一起探讨典型例题的化讲解方式;一起探讨系统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模式;一起探讨作业中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课代表反馈自己所交班级的学生对即将要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既保持步调一致,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又具有针对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二、一轮复习,精心布置,重视基础,突破难点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
有一大堆内容等着我们去做。
千头万绪抓根本。
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
【教育资料】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学习精品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本人应邀,对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的语文试卷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需要声明,本人所作的分析,是学术性和经验性兼而有之,不敢妄称任何意义上的权威性。
本人悬揣之所以被选中参与此项勾当的因由,大抵有以下六点:1.本人从小到大,语文成绩一路比较优秀,卒赖其助,考入天下语文垓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于是就仿佛古代小说中误入敌阵的草莽英雄一般——左冲右突,最终还是被困在了垓心。
2.本人在北大中文系混得硕士学位后,曾先后在北京两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北京二中和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担任过语文教师。
虽然这已经是十年前的老新闻,但据说对于本人终生甚至对于整个中国语文发展事业,都产生了很坏的消极影响。
3.本人蒙北大含泪招回,继而又赐予博士学位头衔之后,不思专心报效,竟乃越俎代庖,大肆干涉语文改革大业。
编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先被领导指定为高考命题必读之学习材料,后又遭九路围攻十二次清剿,以致世人多目我为改革激进派。
4.本人又尾随钱理群、温儒敏等导师,参与编撰《新语文读本》等中学语文读物和《高等语文》等大学语文读物。
在此过程中坚决反对用欧美式、港台式的殖民、被殖民思想改造我中华民族的语文景观,主张“批评要尖锐,改革要谨慎”的渐进式路线,因此又被视为改革的稳健派或者是保守派。
5.近年来多次参与高考语文命题和阅卷事宜,对语文试卷多有臧否,流毒渐广,合当择时以捧棒二术杀之。
6.以文学研究者身份,鼓吹文学跟语言一家亲,在各种媒体上叫嚣“文学危急!汉语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妄图以语文卫道士的螳臂,阻挡English和Internet全球化的历史车轮,其结果必然是日落西山红霞飞,徒唤奈何把营归。
因此,本人以下所作分析,便可心安理得地归类于“一家之言”,不必背着“常青指路”的重担,误了青年男女的前程。
噫,何其轻松乎哉也么哥!正是:分析之前假撇清,强盗先礼而后兵。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分析:现在的语文试卷是150分满分。
近五年高考英语研究报告
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年考纲与真题研究成果汇编高三英语组参与人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王怀宽张玉敏苏娜李丽李松韩雪杨子梅胡跃美余云娟王永仙平朝兴朱葆红于玮张蕴席晓丽赵天山庞爱考陈慧轩赵磊陈凤霞郭倩闫俊艳温立超张瑛李哲一.高考复习目标以新方略教材为蓝本,夯实基础知识,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全面排查和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高中所学英语基础知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查缺补漏,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扩展,归类辨析。
抓好词汇,语法教学,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应试技巧,进一步落实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通过高考模拟调适心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
力争通过高考复习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高考能力要求,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二.学科学习规范英语学科学习环节的几点规范要求:1. 预习要求:先预习小蓝每单元单词和短语。
尽可能掌握单词的发音、词意与词性。
如果学有余力,可以查阅工具书了解单词及短语更多的词条和引申意。
再做配套练习。
尽力完成大蓝上面的题目。
不会做的或没有把握的划出重点符号,上课重点去听。
2. 温馨提示:英语是一门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在预习的时候要尽可能增加多角度的预习方式,比如多听、多朗读等。
课前两分钟:工具准备:课本、笔记本、工具书、文具、习题本;3. 精神准备:坚持课前读、背上一节课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子,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4. 上课要求:注意力集中,紧跟老师的步伐;做好课堂笔记,要记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式的用法。
调动多种感官,上课要边听、边说、边记,争取当堂记住重点内容。
5. 复习要求:及时复习,背诵巩固;大声朗读,增强语感;广泛阅读,扩大词汇。
6. 作业要求:书写认真;书面整洁;字母压线写;独立作业;规定时间限时训练;切忌照着抄,要自己背着写。
7. 积累与总结:学好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
背单词是基础的基础,不可偷懒。
2013年全国高考英语写作题分析研究
高 中英语 课程 标准 第七 级 的写作要 求是 “ 能 写 出常 见体 裁 的应用 文 , 例 如信 函和一般 通知 等 ” , 第 八 级 的写 作要 求是 “ 能根 据文 字及 图表 提供 的信 息写 短 文或 报告 ” , 第 九 级 的 写作 要 求 是 “ 能用 英 文 书 写 摘要 、 报告 、 通 知 和 公 务信 函等 ” , 因此 本 文 将 应 用 文也 纳人 体裁 分析 维度 。
卷是 记叙 文和议 论文 结合 , 广东 卷 是散 文 和议论 文
结合 , 重 庆卷 为议论 文 和应用 文结合 。
表 1 2 0 1 3 年 高 考 英 语 写 作 试 题 体裁 统计
新课 标卷 和全 国卷 的写 作试 题相 同 . 故 本文 的研 究
一
、
在我国, 高考 英语 写作 的命 题 一 向都 是整 个 社 会 高度 关 心 的热点 , 考 题 一 经公 布 , 几 乎 无 不 被 热 烈讨论 。写作在 高考 英语 中占有较 大 的 比重 . 但 在 全 国英 语 高 考 测 试 中 , 学 生 英 语 写 作 的 得 分 却 不 高 。写 作 落后之 现 状 是 否 源 于 基 础 英 语 教 育 及 高 考 英语 测试 的误 导 ?本文 将 对 2 0 1 3年 全 国高 考 英
[ 摘
要] 对2 0 1 3 年全 国各省高考英语卷 中的写作命题 内容进行分析发现 , 2 0 1 3 年全 国高考英语 写
作命题的总体质量较高,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 有的 交际情景设置不够 自然. 有的开放性有待提 高。为进一
步提 高高考 写作命题 质 量 , 提 出关于 高考英语 写作 的命 题 建 议 : 体 裁 方 面应 增加 议 论 文 的 比例 , 减 少应 用 文 的 比例 ; 题材 方 面应 更具 多样性 , 加 大社会 生 活方 面话题 的 比例 : 命 题 形式 方 面可 以更加 丰 富 , 轮 流使 用
近三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近三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范海燕
【期刊名称】《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17(024)012
【摘要】江苏省新课程高考自08年以来仅剩3届,试卷的结构、模式、特点、理念虽早已定型,但也在悄悄"变脸",正在向新的高考模式转型,以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研究高考,才能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范海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学 221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近三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的分析及2014备考建议
2.近三年江苏高考第14题的命题分析和备考建议
3.近三年江苏高考第13题的命题策略分析和备考建议
4.近三年江苏高考第14题的命题分析和备考建议
5.近三年江苏高考第13题的命题策略分析和备考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新高考之读后续写——动作描写的有效教学
浅谈新高考之读后续写——动作描写的有效教学发布时间:2022-12-10T16:29:37.7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2月1期作者:吴玲[导读] 在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了新高考英语题型的变化和调整,其中的写作部分增加了读后续写的篇章,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给当前英语教学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教师必须关注对学生综合水平的重点训练。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动作描写是其中重难点内容,可以更好地丰富续写内容,但也对学生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有较高要求。
针对上述现象,就需要全面掌握新高考中英语读后续写概况,分析其强化教学的意义,最终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吴玲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摘要】在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了新高考英语题型的变化和调整,其中的写作部分增加了读后续写的篇章,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给当前英语教学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教师必须关注对学生综合水平的重点训练。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动作描写是其中重难点内容,可以更好地丰富续写内容,但也对学生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有较高要求。
针对上述现象,就需要全面掌握新高考中英语读后续写概况,分析其强化教学的意义,最终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读后续写;动作描写;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2-113-02引言:随着高考改革工作的不断落实,高中院校的课堂教育工作也必须要进行优化和调整,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和训练,尽可能提升学生对新高考的适应性。
高考英语中的读后续写是新题型,需要学生顺延给定文段的逻辑和内容进行续写衔接,形成了读写的综合性考察,且部分地方的读后续写考试中取消了对续写的提示词,进一步增加了这种题型的考核难度。
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当设置专题模块来进行读后续写的教学,帮助学生熟悉续写考核,并形成文段素材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6年生物高考试题研究报告
高三教师张艳
通过对12-16年全国新课标生物试卷的研究,我发现考查的内容给考生和教师传递的最重要信息是:“回归学生课本、回归常规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提倡朴实无华”。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绝大多数高考试题是教材知识点的再现或者是变了形的说法,每个问题的解题依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 因此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师生还是应将视角立足于教材中。
同时要注重拓展视野,贴近生产生活。
另外试题单独对《考试大纲》规定实验的考查很少,更多侧重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试题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加强了在知识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描述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具体来看16年试卷考查的范围包括:体液、神经调节共15分,遗传18分,关于DNA6分,种群密度6分,选修一考查的是果酒果醋的制作15分;整个卷面大大增加了关于代谢方面知识的考查,两道大题18分,还考查了色素提取的实验6分,以及细胞分化的知识,使得必修一所占分值达到30分,而大题中没有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以往大约8-10分。
从具体出题的角度看,越来越注重课本中的细节,如第1、4、5题很多学生会选错,以为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包括叶绿体中的色素只能吸收可见光,不能利用紫外光和红外光、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等,都是由于课本知识不熟悉,特别是还应该注意对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加以了解,如15年考题中出现的端粒酶,就是有关细胞衰老的原因,小字部分内容;再比如15年选一关于胡萝卜素的种类,属于课本中的课题背景知识;而今年考题中的紫外光和红外光的波长,是在课文的学科交叉部分,除此之外,我发现近几年,几乎都会有一道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的选择题,也就是第六章看似简单,实际很重要。
从试题的难度来看,越来越注重基础,比如今年的遗传题,大题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选择是关于伴性遗传,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不偏不怪,难度要大大低于12,13
年的试题,使学生不再两极分化,看到遗传题就放弃。
另外,通过29,30俩题还可以看出,得高分还必须具备读图,或者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用简练全面的语言来概括,如乙酰胆碱合成中循环使用的物质、试管中的颜色不同的原因,都需要考虑全面且表达清晰,才能得分。
总体来看,生物试题考查的范围基本是在以下几个主干模块::代谢,遗传,调节,生态,核酸等细胞的成分结构,细胞的生命历程,难度在逐渐降低,但是更多的注重细节。
容易让考生得分,但是不易得高分,也就是这种题的区分度比较好。
通过这次试卷研究对我以后复习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启示,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把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1.立足教材,注重基础。
将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掌握主干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多训练、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各种方式“吃透”教材。
2.合纵连横,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打好扎实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培养,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相关知识的交汇点,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提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生物学悟性,提高科学素养。
3.注重解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平时要加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对文字表达能力,高考改卷是踩点给分的,尽量描述准确和规范,要具体和全面,能加上的知识点就尽量加上。
4.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的概念、原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在概念、原理的教学中,要注重事实、资料对概念、原理的支撑,同时,要注意事例教学与原理教学之间的关系,要从事例引向原理,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归纳,同时,将一些解题的方式、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方法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5.关注生产生活,社会热点。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多动手、活学活用。
生物实验试题的分值逐年提高,比重大,不仅仅限于教材中的实验,素材来自生活,生产和高新科技。
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
6、重视图表、文字、信息的转换,正确提练出有价值信息
图文转换,图表转换,表文转换等信息转换类试题在测试题中占了相当比重,也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考查的,平时教学中有针对性加强图表与文字信息的转换训练,培养学生读图、读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无疑是必要的。
7、强化训练,增强答题用语的专业性
针对学生会答题但却往往答不准确、答不到位,甚至答题用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情况,平时教学与训练中首先教师课堂用语必须专业准确,其次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经常强调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并经常强化训练,平时检测时严格要求,宁可矫枉过正也绝不“手软”送分。
最后通过做适量的精选的习题和考试狠抓落实,对错题不仅更正,还要学生做出书面分析,并建立纠错本。
一轮复习占用时间不能过长,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为二轮、三轮复习留够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在二轮复习中,精心设计专题复习计划,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
同时针对主干知识创设微专题,提高复习效率;又提高了能力。
在高三复习的后一阶段,就要进行理科综合训练,要主动与物理、化学教师沟通,从题型训练,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