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bde88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c.png)
专题0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②步骤取材:称取5 g 新鲜绿叶 ↓研磨:剪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 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②步骤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 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滤纸条去角的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1~2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结果: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3.实验中的材料试剂及操作目的考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例一、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答案】 C【解析】甲图中看不到色素带,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甲图结果可能是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导致的,A项正确;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B项正确;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C项错误;丁结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破坏了叶绿素类物质造成的,因为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D项正确。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ppt课件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5d9379b0717fd5370cdc79.png)
Ⅰ、提取叶绿素
•
•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 结果如下表:
15
• 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说出主 要步骤
参考答案: 纸层析法 。 主要步骤:1.制备滤纸条; 2.画色素液 细线;
操作目的 使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高 有助于研磨充分和保护叶绿素
防止溶剂挥发,并充分溶解色素 使分离的色素分层,防止色素重叠 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便于观察 防止滤液溶解到层析液中,无法分离
12
实验拓展、能力提升 1、用毛细吸管划滤液细线时很难保证细且直,有什么解决办法? 2、课下搜集资料,探究其他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
7
设计实验
分离色素的原理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 色素相互分离。
8
实验步骤
两角
1cm
毛细吸管 细齐 直
一两
适量 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
9
分组实验,探究要点
1、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角,否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2、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浸到层析液中? 3、画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细且直,并待干后重复几次? 4、为什么装有滤液和层析液的试管一定要用棉塞塞严? 5、实验后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分别是什么颜色? 6、从上往下色素带顺序如何?各色素带宽窄如何?这些说明了什么?
13
典例分析 (2012上海)图6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
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A.红色 B.黄色 • C.绿色 DB.紫色
14
• 【实践应用】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276e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4.png)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3.学习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绿叶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2.色素的提取可采用溶剂浸提法,利用极性溶剂可溶解色素并使其析出;
3.色素的分离可采用色谱技术,利用相互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三、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搅拌棒搅拌植物材料,使其溶解均匀;
2.将混合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将收集的过滤液分成两部分,分别用超离心机分离沉淀和上清液;
4.取上清液,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四、实验结果:
1.在溶剂浸提法下,绿叶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并分为沉淀和上清
液两部分;
2.通过超离心机的处理,将色素沉淀进行分离;
3.使用色谱技术后,可得到单一的色素组分,通过比色计测定其最大
吸收波长。
五、实验讨论:
1.色素的提取效果可能受到植物材料浸提时间和酒精浓度的影响;
2.色素的相互溶解度差异是进行色谱分离的关键;
3.使用色谱技术可对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可靠。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溶剂浸提法和色谱技术,成功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并学习了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方法。
同时,通过色谱技术的应用,我们还能对色素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这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植物色素具有重
要意义。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5f15a02202768e9951e7386f.png)
A. ①②③④ C. ④②③①
B. ②④①③ D. ③②①④
捕获光能
色素
色素的种类与颜色:
色素 种类
含量
叶绿 约占 素 3/4
名称 叶绿素a 叶绿素b
颜色
吸收光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 黄绿色 光和蓝紫光
类胡 萝卜 素
约占 黄色
主要吸收蓝 紫光
画滤液细线 毛细吸管沿铅笔线画一条直的 滤液细线 .
色素分离
干燥后, 重复一两 次 将滤纸条轻轻插入 层析液 中
滤纸条上呈 现四条颜色、 宽度不同的 色素带
用培养皿盖住烧杯
胡萝卜素: 橙黄 色 叶黄素: 黄 色 叶绿素a: 蓝绿 色 叶绿素b: 黄绿 色
1.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研磨绿叶碎片需要
加入碳酸钙,目的是 ( B )
捕获光能
色素
色素的吸收光谱
延伸拓展
色素的分布: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色素的作用: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不同颜色的大棚对光和效率的影响: ① 无色透明大棚光和效率最高; ② 绿色塑料大棚光和效率最低。 ③ 在农业生产中,有些温室中悬挂红色或蓝 色光的灯,可有效提高蔬菜产量。
甲>乙>丙>丁
叶绿体中色素
实验目的:
提取和分离
1)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 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材料用具:
新鲜的绿叶、干燥的定性滤纸、无 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 钙、毛细吸管、研钵、剪刀、量筒 等。
一、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取材: 5g绿叶+剪碎+研钵 2.研磨: 二氧化硅+碳酸钙+10ml无水乙醇 3.过滤: 玻璃漏斗+单层尼龙布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afaa6312aaea998fcc220ea3.png)
实验原理: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纸层析法
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滤液中不 同的色素就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 定的化学能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能量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关系 ADP和Pi;
小结: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 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 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 需的酶。
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不同 的特点,想一想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 应选择什么颜色的玻璃、塑料薄膜或补充 光源?
无色最好,其次是红光或蓝紫光, 最次是绿光
1.研磨绿叶时要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
(C)
A.使各种色素溶解在丙酮中 B.使研磨充分
C.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D.加速研磨
2.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描
-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黄_绿__色,原因是_部__分__叶__绿__素__受__到__破_。坏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 __,原因是_叶__绿__素__不__溶__于__水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_深__绿_ 色__,原因是大__量__叶__绿__素__溶__于__乙__醇。中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剪角的目的:防止两侧色素扩散快,色素带不整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操作过程(图文)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操作过程(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2fd8ceaf45b307e9719732.png)
绿叶中色素的提与与分散真验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真验本理1、提与的本理:利用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无火乙醇而没有溶于火的本量.2、分散的本理:利用百般色素正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分歧,随着层析液正在滤纸上扩集的速度分歧.(纸层析法)两、手段央供1、举止绿叶中色素的提与战分散;2、商量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三、资料东西1、资料:新陈的绿叶(如菠菜、韭菜的绿叶).2、东西:剪刀、药匙、研钵、量筒、漏斗、试管、棉塞、僧龙纱布、盖玻片、试管架、搞燥的定性滤纸、铅笔、曲尺、烧杯、脱针的细线、滴管.3、试剂:无火乙醇、层析液、两氧化硅(石英沙)战碳酸钙.四、要领步调1、提与绿叶中的色素(1)与深绿色的动物叶片,洗洁,抹搞火分,并称与5g,剪成小块置于研钵中.(2)正在研钵中加进少许两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3),再加进6ml无火乙醇.(3)赶快、充分天研磨成糊状.(4)正在漏斗基部搁一小块单层僧龙纱布,将研磨液赶快倒进玻璃漏斗中举止过滤.将滤液支集到试管中,即时用棉塞将试管心塞宽.剪碎绿叶加两氧化硅、碳酸钙,(赶快)研磨成糊状再加进10ml无火乙醇过滤支集滤液,棉塞启心2、造备滤纸条(如下图)3、绘滤液细线(如下图)滤纸条:少6cm,宽1cm,用盖玻片一端蘸与滤液,沿铅笔线绘线,距一端1cm处用铅笔战曲尺等滤液细线风搞后,再绘下一讲细线,沉复绘一条细的横线. 2—3次.绘线央供:细、曲、齐.4、分散色素将3ml层析液倒进小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往下)沉沉拔出层析液中,随后用培植皿盖挡住小烧杯.注意:没有克没有及让滤液细线交触到层析液.5、瞅察与记录瞅察烧杯中滤纸条上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出现了几条色素戴,以及每条色素戴的颜色战宽度.将瞅察截止记录下去,并将层析截止的分散截止揭正在上头.“培植皿法”五、计划1、滤纸条上有几条分歧颜色的色戴?其排序何如?宽窄怎么样?那证明白什么?2、滤纸条上的绿叶细线为什么没有克没有及触及层析液?3、将有色素戴的滤纸条夹正在书籍里,几天后会出现什么局里?那证明白什么?4、到了春天叶色变黄、变白的本果是什么?注:无火乙醇-------------------溶解、提与色素两氧化硅(SiO2)--------研磨充分碳酸钙(CaCO3)--------预防色素损害层析液----------------------分散色素。
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2275cee10661ed9ad51f3e7.png)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1)各种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等)中形成溶液,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
(2)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通过扩散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2.实验过程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由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如图•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1、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
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
但SiO2.和CaCO3的加入量要少,否则滤液杂质多、混浊、颜色浅,实验效果差。
2、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保证色素的含量。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时间过长或研磨不充分都会导致色素的量太少而使实验失败。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均匀,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可以重复画二至三次)。
④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将得不到清晰的色素带。
3、注意事项①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这样可以减小边缘效应,使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②收集滤液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防止滤液挥发。
4、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的原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
5、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1)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2)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②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操作过程(图文)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操作过程(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e1b3a3a0116c175f0e486c.png)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一、 实验原理1、提取的原理:利用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而不溶于水的性质。
2、分离的原理:利用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
(纸层析法)二、目的要求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三、材料用具1、材料:新鲜的绿叶(如菠菜、韭菜的绿叶)。
2、用具:剪刀、药匙、研钵、量筒、漏斗、试管、棉塞、尼龙纱布、盖玻片、试管架、干燥的定性滤纸、铅笔、直尺、烧杯、穿针的细线、滴管。
3、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石英沙)和碳酸钙。
四、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取深绿色的植物叶片,洗净,抹干水分,并称取5g ,剪成小块置于研钵中。
(2)在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SiO 2)、碳酸钙(CaCO 3),再加入6ml 无水乙醇。
(3)迅速、充分地研磨成糊状。
(4)在漏斗基部放一小块单层尼龙纱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剪碎绿叶 加二氧化硅、碳酸钙, (迅速)研磨成糊状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 收集滤液,棉塞封口2、制备滤纸条(如下图)3、画滤液细线(如下图)滤纸条:长6cm ,宽1cm , 用盖玻片一端蘸取滤液,沿铅笔线画线, 距一端1cm 处用铅笔和直尺 等滤液细线风干后,再画下一道细线,重复 画一条细的横线。
2—3次。
画线要求:细、直、齐。
4、分离色素将3ml 层析液倒入小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住小烧杯。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5、观察与记录观察烧杯中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和宽度。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将层析结果的分离结果贴在上面。
“培养皿法” 五、讨论橙黄色 黄色蓝绿色 黄绿色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2、滤纸条上的绿叶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3、将有色素带的滤纸条夹在书里,几天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4、到了秋天叶色变黄、变红的原因是什么?注: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研磨充分二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防止色素破坏3层析液----------------------分离色素。
重点实验课(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重点实验课(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6716b11059eef8c75fbfb387.png)
①用毛细吸管吸收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
条直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结束
液细线 色素分离 ②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 微斜靠试管内壁,轻 轻插入层析液 ③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 观察结果 颜色不同的色素带,如图所示: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结束
2.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 以下操作: ①将 5 g 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 接进行研磨 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 ③为增强实验效果, 将滤液
一端 1 cm 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 细线画粗些
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结束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
①滤液细线不直。
②滤液细线过粗。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 解到层析液中。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二)
生物
(2) 研磨时加无水乙醇
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结束
过程
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
(1) 滤纸预先干燥处理 分 (2) 离 滤液细线要直、细、 匀 滤液细线干燥后再 画一两次 滤液细线不触及层 析液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d742fb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8.png)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介绍在植物中,绿叶中含有多种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不仅赋予植物独特的颜色,还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意义。
色素的提取方法绿叶中的色素提取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酒精提取法1.准备新鲜绿叶,将绿叶切碎并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的无水酒精,使绿叶完全浸没。
3.用研钵和研杵将绿叶捣碎,使色素溶于酒精中。
4.将溶液过滤,得到含有色素的酒精提取液。
氯仿提取法1.准备新鲜绿叶,将绿叶切碎并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的氯仿,使绿叶完全浸没。
3.用研钵和研杵将绿叶捣碎,使色素溶于氯仿中。
4.将溶液过滤,得到含有色素的氯仿提取液。
色素的分离方法绿叶中的色素可以通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色谱方法。
薄层色谱法1.准备薄层色谱板,将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
2.将提取液倒入色谱槽中,使其与色谱板接触。
3.将色谱槽盖上,让提取液在色谱板上上升。
4.当提取液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色谱板,用紫外灯照射,观察色斑的形成。
高效液相色谱法1.准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设置合适的流动相和柱温。
2.将提取液注入色谱柱中,启动高效液相色谱仪。
3.调整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使色素在柱中分离。
4.通过检测器检测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记录色素的峰值。
色素的应用与意义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还有一些实际的应用和意义。
科学研究1.研究绿叶中不同色素的组成和含量,了解植物的生理状态和代谢过程。
2.探索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机制,揭示植物的能量转化过程。
3.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色素的变化,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食品工业1.利用绿叶中的色素作为天然食品着色剂,替代合成着色剂,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2.研发绿叶色素的稳定性和应用性,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
医药领域1.绿叶中的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用于制备保健品和药物。
备战高考生物考点1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最新整理)
![备战高考生物考点1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4d8a6e69dc5022abea0090.png)
考点18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2.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考向一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分析1.下列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只能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B.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D.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不同【参考答案】C素a、叶绿素b,D错误。
解题必备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2.下列对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的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为材料是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答案】C【解析】未见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提取出色素或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使色素溶解在层析液里等。
若材料为黄化叶片,操作正确应见到胡萝卜素、叶黄素的色素带。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层析液挥发。
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所以光合色素提取液呈绿色。
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前方,是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5.4.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5.4.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1cb204d915f804d2b16c16a.png)
思考:
• 3.色素带的宽窄代表什么? 色素带越宽,代表色素含量越
多,反之越少
• 4.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布是怎样的?
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 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胡>黄>a>b
巩固练习
因为叶绿素中吸收最多的 是蓝紫光和红光
• 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 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
红色日光灯
现代温室大棚的“神器”
红色/蓝色LED灯
二氧化碳发生器
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外膜 内膜 基粒
类囊体 基质
★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类__囊__体__的__薄__膜__上__ ★酶分布在类__囊__体__薄__膜__和__基__质_ 上
D.色素分子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所以研磨过程中加
入丙酮是为了溶解色素
2.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 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 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
A. 蓝绿色 B. 黄绿色 C. 黄色 D. 橙黄色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D
叶绿素b
二、色素的作用
➢为什么植物的叶片通常呈绿色?
(2)分离原理: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_溶__解__度__的不同,溶解度__高__的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所以可以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
2.实验的步骤是怎样?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和记录
3.怎样提取色素?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哪些试剂?各自 具有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学院附中陈建志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前沿阵地,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本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对植物叶片颜色的影响,是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
本实验要求层次较高、操作难度较大、考查频率高的一个实验,但是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多数学生把握不够,操作不当。
分离后的色带或不全或色浅,辨认困难,实验效果皆不理想。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将有关操作作了调整。
1、教材中值得推敲的地方
实验选材和研磨教材推荐用菠菜为实验材料。
菠菜生长受季节的限制,有的季节很难采集。
另外菠菜叶片含水量较高,较多的水分子与丙酮分子接触,降低了丙酮对色素分子的萃取率,导致提取液中含色素分子少,进而影响实验结果。
教材中选用5克叶片.相对于仅需的几滴滤液来说,显然太多,也增加了研磨的时间和难度。
相对于5克叶片,5毫升丙酮又显太少。
丙酮极易挥发,实验中常出现叶片未研碎。
丙酮已挥发干的情况。
因为研磨不彻底,提取液中色素含量少。
研磨剂的配制学生只是按课本要求按顺序添加无水、乙醇、CaCO、3
SiO2,并不能很深刻的理解添加这些物质的原理和作用。
过滤装置课本要求用放置单层尼龙布的漏斗过滤滤液,但实际操作中这个方法耗时且费力。
画线方法由于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中很少用到毛细吸管,所以采用课本要求的方法划线,很难做到滤液细线细、直、均匀的要求。
色素分离装置分离色素是将滤纸条插入到
加入层析液的烧杯中,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还可以给烧杯加盖。
而实际操作很难做到滤纸条在烧杯中保持竖直,也不能有效减少层析液的挥发。
分离色素的方法课本是让色素在长形滤纸条上扩散分离,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实验改进
只要是新鲜、浓绿的叶片皆可选,但要对叶片作些处理。
将叶片用沸水处理,即将2克叶片置于沸水中煮20—40 秒(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破坏色素分子的结构)后。
立即捞出置于冷水中降温,再用吸水纸吸千水分.剪碎后放人研钵。
研磨剂的配制
试验设计:
1)分别在A 、B、C 三个研钵中加入 5 克剪碎的叶片
2) A 中加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 B 中加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水 C 中加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
3)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A黄绿色、B几乎无色、 C 深绿色);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色素可以溶于酒精但不溶于水。
通过分组对照,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提取色素过程中所添加的各种物质的作用。
过滤装置的改进将过滤用的尼龙布改为用棉花塞住漏斗口过滤,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而且过滤速度快,操作更为简单。
画线方法的研究这一步是本实验的一个操作难点,学生很难用毛细吸管画出细、直、均匀的滤液细线。
如果用钢笔沾色素、硬币边缘压线、盖玻片或者棉线画线等,则操作起来更容易。
色素分离装置的制作,用厚纸板作个烧杯盖,上面剪开 1.5 —2 厘米的缝隙,滤纸条只需要从层析缸上盖子的缝隙插入到层析液中,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缝隙数量不同的盖子做出调整。
分离色素的方法的创新1)用圆形滤纸片分离。
用圆形滤纸片分离,取平面培养皿 1 只,将一干燥的圆形定性滤纸盖在培养皿中,在圆形滤纸(直径为l0 cm )中央滴上2 ~ 3滴色素提取液,静置约1 min,在滤纸的中央点成圆形的色素
斑。
然后依次滴3~5滴层析液,每次间隔30 s 左右,然后盖上培养皿盖,几分钟后,观察结果会得到近似同心圆的 4 个色素环,由内而外分别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
2)用粉笔代替滤纸分离色素。
取一支干燥的白色粉笔,在距其大头一端 1 cm 处用含有色素液的细棉线刻出一圆环,待干后重复刻 2 ~ 3 次(最好两人合作);把粉笔大头一端放入层析缸中,观察现象,色素将
随着层析液在粉笔上扩散形成 4 个颜色不同的圆,最上圈是橙黄色(胡萝卜素),其次是黄色(叶黄素),再次是蓝绿色(叶绿素 a ),最下圈是黄绿色(叶绿素 b );待
4 条色素带明显后,取出粉笔,晾干保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掌握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理解各药剂在实验中的作用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技能目标
(1)合理组织语言,描述实验现象,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对实验现象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自主探究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要学生把理论知识联系并贯彻到实际活动中去,从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
(1)实验材料准备。
(2)推测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做到心中有数。
(3)实验分组。
将学生分成A、B两实验组。
每个实验组再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每个小组7 位同学。
2. 学生准备
(1)预习本实验。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步骤等。
( 2 )复习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四、教学内容安排
1.实验目的: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及用纸层析法分离实验。
2.材料用具:叶片(绿色、新鲜)、丙酮、95%乙醇、层析液、
二氧化硅、碳酸钙、研钵、小玻璃漏斗、尼龙布(棉花)、剪刀、小试管、药勺、量筒、天平、镊子、毛细吸管(盖玻片)、滤纸条、铅笔等。
3. 方法步骤:
实验分组:
注:(1)a V”表示操作或加入;“一”表示不加入。
(2)每个实验组的四个小组分别按上面四个方案进行操作。
(3)研磨要充分、迅速,研磨时用纸盖住研钵;
(4)收集滤液到试管中,一定要用棉塞塞住试管口。
实验流程:
㈣分离色素(纸层析
㈢划滤液细线
注、
㈤观察实验结果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黄素(黄色)
胡曹卜素 俺董色) 叶黄素
叶绿索丑 (蓝緑色) 叶塚素h
4. 合作探究:
① 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角,否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② 画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细且直,并待干后重复几次? ③ 如何在滤纸上得到4个色素同心环?请绘出实验装置图 ④ 材料不同制出的色素带有区别吗?
铅笔线
1cm
滤液细线
层析液3mL 装置I 无水乙醇5mL
S1O2少许 CaCOs 步许
层析液 装置II
⑤实验完成后填写下表:
5.实验结果及结论:
学生活动:小组间相互交流所得实验结果,组织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甲组滤液呈深绿色,乙组滤液呈黄绿色,丙组滤液几乎无色,丁组滤液呈深绿色。
教师活动:评价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叶绿体中色素的颜色,分析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展开讨论。
最后再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1)甲组结果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丙酮。
结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中,可以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得出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即该实验的原理。
(2)乙组与甲组结果的差异,由于未加入碳酸钙,叶绿素受到了破坏。
结论: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受到破坏。
(3)丙组与甲组结果的差异,由于色素不溶于蒸馏水。
结论:不能用蒸馏水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4)丁组与甲组结果的相同,说明色素也能够溶于乙醇中。
结论:乙醇也是有机溶剂,可以利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纸层析法分离结果显示:滤纸条上色素带排序(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黄、蓝绿、黄绿四个条带,推理分析应分别代表“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说明红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其他几种色素溶解度最大。
五、教学反思:
以前在指导学生进行本实验时,一直是每小组分别完成各自提取实验,然后自行进行相关探究,如不加CaCO会怎样?不加SiO2会怎么样等等,实验就比较费时,而且会浪费很多实验材料。
经过本次实验方法的调整改变后,实验进行的更加顺利了,对比效果更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