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类油层
测井技术在低孔渗储层开发中的应用
射 孔 与 压 力 测 试 一 体 化 技 术
将压力测试与射孔进行联合作业,通过投送装置或管柱将测试仪送入目的 层上方,在负压射孔的理想条件下,直接进行地层压力、温度的测试,取 得最直接的油藏参数,评价地层产液能力。
现日油 m3 11.4 7.8 转水井 4.1
现日气 m3 1409 670 转水井 510
砂比 %
30 20 10 0 盐22- 斜49 盐22- 斜48 盐22- 斜47 盐22- 斜46
平均砂比高于其它3口井12%以上,说明该工艺能够为储层压裂改造提供易 于裂缝延伸的射孔孔道,提高了压裂改造的效果。
51
62 64
5
5-5.5 6
3.7
4.4 2.75
滨660区块应用情况
滨660区块是属于高压低渗难动储区块,原单井平均产油 2.66m3/d 。 针对该区块高压粉细砂岩的储层特性,需进行压裂措施改造,滨660-斜7 井、滨660-6井采用定方位射孔工艺,通过施工后产能跟踪,滨660-6井 日稳产产液14m3,产油7.1m3,自喷30余天,滨660-斜7井压裂后初期日 产25m3,目前稳产产液17.2m3,产油10m3,两口井对比邻井(使用普通 射孔工艺施工),见到了显著效果。
负压射孔与压力测试一体化技术已推广应用68口井,特别是在史深100
区块、王55区块,纯26区块、高89等区块应用中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射孔与压力测试一体化技术应用 东辛采油厂 现河采油厂 纯梁采油厂 开发中心
莱 113 区 块
莱 17 区 块
莱 9 区 块
史 深 100 区 块
河 11160 斜
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敏感指数(小 数)
伊利石、伊利 石/蒙混层 相对含量(%) 蒙脱石含量(%)
<20
20-40
40-60
>60
<1
1-2
2-4
4-6
储层评价参数体系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对渗流的影响,从孔隙结 构、渗流及流体特征和储层敏感性等三个方面初步筛 选9项评价参数,见下表:
低渗透储层评价参数表
参数分类 评价参数 最大喉道半径 主流喉道半径 平均喉道半径 喉道均质系数 可动流体饱和度 流体及渗流特征 参数 敏感性参数 启动压力梯度 物理意义 反映排驱压力大小 对渗流起主要作用的喉道半径平均值 岩石总体喉道大小 喉道均一程度 流体流动有效空间大小 体现渗流非线性程度和渗流能力
低渗透油藏分类 和评价方法
2009.3.
1、 问题的提出
原来 我们把渗透率为(0.1~50)×10-3μm2的储层统称为低 渗透油层。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可以进一步把低渗透 油层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50~10)×103μm2。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10-3μm2。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层,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103μm2。
孔隙结构参数
原油粘度
粘土含量 伊蒙混层含量
流体性质
对储层有效渗流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 影响储集层水敏特性的参数
对9项参数逐一进行统计归纳分析,进一 步精选出5项参数作为评价分类的依据,各项 参数分界标准如下:
分类参数界限汇总表
参数 一类 二类 界限 三类 四类
主流喉道半径(微米) 可动流体饱和度(%)
孔隙结构参数分类表
界限
食用油等级标识
食用油等级标识一看质量等级:食用油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橄榄油是个特例,分为初榨橄榄油:特级、中级,精炼橄榄油,混合橄榄油),一二级食用油澄清透明,香味、口感较淡,烹饪时油烟较少,三四级食用油香味口感较浓,油烟较大,购买时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食用油的质量好坏了。
二看加工工艺:食用油按原料的加工工艺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两种。
压榨油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通常又分冷榨油和热榨油。
冷榨油一般都会在包装上标注,没标注的就是热榨油;浸出油是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等工艺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价格也相对便宜。
国家要求在售食用油外包装上要对食用油等级和加工工艺要进行明确标识,并对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以及原料的产地进行明确标识。
购买时,要留心查看。
注重食品安全,来历不明的散装油不要选。
三看营养成分:食用油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脂肪,脂肪中最应关注的是脂肪酸构成比,它是构成食用油不同特性的主要原因。
脂肪酸通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以ω-9油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以ω-6亚油酸和ω-3脂肪酸为主)。
饱和脂肪酸(动物油含40%-60%,植物油含10%-20%)可升高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不好的脂肪酸,需要控制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疾病有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中ω-3脂肪酸优势更强,可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用油是以α-亚麻酸为主,可代谢衍生为对心脏和大脑有益的EPA和DHA。
不同脂肪酸的常见油脂来源见下图。
由于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深海鱼、坚果、植物油)有限,容易造成摄入不足。
油一级二级三级什么意思
油一级二级三级什么意思
按照国标要求,食用油根据”精炼”的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四级的很少见,市场上是以一级、二级、三级为主。
一级和二级这类油的精炼程度比较高,并且经过复杂的处理工艺,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
颜色清亮无味,卖相好看,低温下不易变成固体。
杂质少,烟点较高,做菜时油烟少。
三级和四级这类油的精炼程度较低,通常只是经过脱胶和脱酸处理。
成品油的颜色较深,并且有明显的原料味道,比如,大豆油有豆腥味。
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本的营养成分,如胡萝卜素、维生素等。
一二三类油层
油藏的分类是以成藏的环境和成藏的物性条件等来划分的。
在一个油藏之内才能划分“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
大庆油田从北向南发育有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田、杏树岗油田、高台子油田、葡萄花油田、太平屯油田、敖包油田等。
每个油田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是不一样的,因而储集层性质也是不一样的,从上到下钻遇有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其中萨尔图、葡萄花油层多以河流相沉积为主,高台子油层以三角洲水下沉积为主。
在一个油田之内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各油层之间差异较大,一般分为“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
但各油田的划分标准因成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以喇嘛甸油田为例说明一下“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的划分原则:1、一类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的葡Ⅰ1-2油层,属泛滥平原相辫状河沉积体,这个层岩石颗粒较粗,中砂含量在50%以上,粒度中值0.13-0.21mm,孔隙中值在0.1mm左右,有效渗透率在400-500 mD,空气渗透率为1300-1700mD,大于2米的有效厚度层钻遇率为90%以上,我们称它为一类油层。
2、二类油层大面积分布的中低渗透层,萨Ⅱ1-2、萨Ⅲ1-3、萨Ⅲ4-7,属大型河流三角洲分流沉积体,砂体分布以长条状、枝状型为主,这样的层岩石颗粒较Ⅰ1-2细,中砂含量10-20%,粒度中值0.09-0.16mm,孔隙中值0.16mm,有效渗透率在200-300mD,空气渗透率为500-900mD,大于2米的有效厚度层钻遇率为60%以上,我们称它为二类油层。
3、三类油层榨长条状的零星分布的油层(除上述四个油层以外的其它萨、葡、高油层),有效渗透率一般小于200mD,空气渗透率小于500 mD,岩石颗粒更细,中砂含量小于10%,粒度中值0.07-0.13mm,岩石孔隙中值小于0.06mm,这类油层均为小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和三角洲水下沉积体,俗称三类油层。
豆油等级划分标准
豆油等级划分标准豆油的等级划分主要受到国家标准或地区性标准的规定。
以下是中国豆油等级划分标准的一个简要示例。
请注意,具体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情况下需要查阅相应的标准文件。
中国豆油等级划分标准(示例):1. 一级豆油:•外观:清澈透明,无杂质。
•色泽:淡黄色。
•气味:正常,无异味。
•酸价:≤ 0.2mgKOH/g。
•过氧化值:≤ 8meq/kg。
•游离脂肪酸:≤ 0.1%。
•杂质:无。
2. 二级豆油:•外观:澄清,无杂质。
•色泽:淡黄色。
•气味:正常,无异味。
•酸价:≤ 0.4mgKOH/g。
•过氧化值:≤ 12meq/kg。
•游离脂肪酸:≤ 0.2%。
•杂质:符合规定。
3. 三级豆油:•外观:澄清,轻微杂质。
•色泽:淡黄色。
•气味:正常,轻微异味。
•酸价:≤ 0.6mgKOH/g。
•过氧化值:≤ 16meq/kg。
•游离脂肪酸:≤ 0.3%。
•杂质:符合规定。
4. 四级豆油:•外观:澄清,有轻微杂质。
•色泽:淡黄色。
•气味:正常,轻微异味。
•酸价:≤ 0.8mgKOH/g。
•过氧化值:≤ 20meq/kg。
•游离脂肪酸:≤ 0.4%。
•杂质:符合规定。
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豆油的等级划分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提取工艺、储存条件等。
在实际生产和贸易中,通常需要遵循相应的国家或地区的食用油质量标准。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及其含义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及其含义
在食用油中,GB开头的是国家标准,Q开头的是企业标准,GB/Q指国家强制性标准,GB/T指国家推荐性标准。
市面上食用油的种类很多,有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芝麻油、橄榄油等。
GB和GB/Q是国家标准,也是最低标准,一般的企业标准会高于国家标准。
食用油的等级是根据精炼程度把食用油分成了一二三四级。
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杂质也会越来越少,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等也会损失越大。
一级、二级的油:精炼程度比较高,含杂质少,油比较清亮,烟点高,烹调油烟少,所以比较适合炒菜,但也不适合长时间煎炸。
三级、四级的油:精炼程度低,杂质多,同时功能活性成分也多,颜色没有那么好看,烟点低,不适合用来高温加热(油烟较大),但可用于做汤、炖菜、调馅等。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都可以放心去选择。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压榨工艺,另一种是浸出工艺,压榨工艺是通过机械把油脂从物料中挤压出来,而浸出工艺是经过化学手段将物料中的油脂提炼出来,所以很多人认为压榨的食用油一定比浸出的好。
但根据我国《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加工助剂“正己烷”在最终的食品检测中是不允许检测出来的。
所以,无论是压榨油还是浸出油,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并且符合质量标准的油,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食用油标准哪个是最好的
食用油标准哪个是最好的精炼程度较高一些的是一级和二级油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是比较高的,这两个等级的食用油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除臭等处理,其特点为:色泽较浅,无味,烟点高,低温下不容易固化等特点,经过一系列的精炼工序后的一级油和二级油中的有害成分含量较少,如:经过精炼的菜籽油可以除去芥子油苷,但是,除去有害成分的同时,食用油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会大打折扣,如:大豆油在精炼脱色的过程中会损失掉其中的胡萝卜素。
精炼程度较低些的是三级和四级油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比较低,仅仅经过了简单的脱胶、脱酸等程序,其特点为:色泽较深,烟点较低,烹饪时产生的油烟比较大,而且,由于其精炼程度较低,三级油和四级油的杂质也比较多,但是,相比于一级油和二级油来说,三级油和四级油中的营养成分保存较为完整,保留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等。
食用油的级别是越高越好吗?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级别的食用油都是安全健康的,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选择都与他们的饮食偏好和烹饪食物有关,当消费者喜欢风味比较醇厚的食用油的时候,建议选择三级油和四级油,当消费者平时烹饪的食物比较清淡的时候,建议选择一级油和二级油。
在产品标准中,对气味和口味的要求是:一级油和二级油无味,或者味道比较清淡,三级油和四级油具有其原材料的风味,没有异味。
通常,一级和二级植物油的品质很好,但是随着加工技术的射弩,植物油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E,固醇,磷脂等)很少保留在产品中,尽管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多,但是它们的功能特性却不容忽视,它们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三级油和四级油中的这些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一些。
食用油的等级代表的是其精炼程度,并不是其营养价值,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选择,一级油和二级油纯度较高、含有的杂质较少,可用于高温烹饪,如:炒菜等等,但不适合长期油炸,三级油和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但可用于煲汤和炖菜,或用在馅料调味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烹饪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三类油层聚驱油井压裂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0 . 2 D[ “ 。
喇嘛甸 油 田喇 8 -1 8 2 三 类油 层注 聚试 验 区2 0 0 7 年3 月开 始 注聚 , 开 采高 Ⅱ 1 -1 8 油层 , 中心区 采用 五点法 面积 井 网。 注 采 井距 1 5 0 m, 平均单 井发 育砂岩 厚 度1 5 . 4 m, 有 效 厚度6 . 2 m, 有 效渗 透率 0 . 1 9 2 D, 共有 注入 井 l 2 口, 单采 井 1 3 口。 由于试验 区油层 具有 有效 厚度 小 、 表外 储层发 育 、 渗透率 低 、 油层 发育 薄 、 相 变复 杂 及储层 非 均质 性强 等特 点 , 并 且井 网 四向一 类连通 率 只有 1 7 . 1 %, 砂 体 一类 连通率2 3 . 5 %, 因此实 施压裂 改造是改 善三类 油层聚 驱效果 的有 效手段 。 截 止2 0 1 2 年1 2 月, 试验 区累 计实 施油 井压 裂6口, 见效 井5 口, 见 效率 8 3 . 3 %。 =、 影 响三 类油 层压 裂效 果的 主 要因 素 储层砂 体 的沉 积环 境 试 验 区G1 I 1 -1 8 油 层 属于 三角 洲沉 积 , 主 要 以三 角洲 内外 前缘 相沉 积 为 主, 砂体 构成 复杂 , 油层平 面形 态为厚 、 薄、 分叉 等多 种组合 , 这种 复杂性有 利于 对 剩余 油分 布状 况的认 识 和进行 压裂 挖潜 , 油 井压 裂效果 一般 较好 。 试验 区压 裂6 l l 油井 中, 有 效期最 短2 个月 , 最 长2 3 个月。 平均 有效 期 1 5 . 2 个月 , 压 裂井 累 计 增 油5 6 1 2 t , 平均 日增 油 1 2 . 1 t , 单井 日增 油2 . 4 t ( 表1 ) 。 表 1试 验 区6 1压裂 油 井有 效期 和累 计增 油统 计表
石油课堂油层的概念及油层单元划分
石油课堂油层的概念及油层单元划分1油层的概念油层广义是指储集层内含有油气的岩层;在地质上又把它进一步划分为单油层、隔层、夹层、油层组、油砂体等。
2单油层单油层是指上下有泥岩分隔的具有含油条件的砂岩、粉砂岩等岩层。
3油层组油层组是油层分布状态、油层性质基本相同,是在一套相似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油层的组合。
4隔层隔层是油层剖面中渗透率相对很低或不渗透的岩层。
在注水开发的油田中可以利用隔层来封隔开上、下不同层系的油层而防止注入水发生相互窜通。
5夹层夹层是指在较厚的油层内部有一段很薄的不渗透泥岩,或是有一段在物性上与油层本身相比渗透率较低的物性夹层,它是油田开发中后期调整挖潜的对象。
6油层厚度油层厚度一般是指某井某层段的砂岩(岩层)的厚度或油层组整体厚度。
7有效厚度有效厚度是指某一油层(或油层组)在现有开采工艺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具有工业价值的原油的油层厚度。
它比油层厚度小,单位为米。
8地层系数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乘积称为地层系数。
它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方案调整、挖潜等参考的非常重要的参数,是油层(单井、区块等)产油能力的主要参考(标志)。
9单油层油层的划分与旋回的划分等级是对应的,旋回划分是以岩性组合为依据,目的在于提供单层对比的标准;油层划分是以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为依据,目的是为研究开发层系、部署井网提供地质基础。
一般将油层单元分为单油层、砂岩组、油层组和含油层系四个级别。
单油层是砂岩组内单一砂岩层,其岩性、储油物性基本一致,且单油层具有一定厚度和一定的分布范围,单油层间应有泥岩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是组合含油层系的最小单元,相当于沉积韵律中较粗的部分。
10砂岩组(复油层)砂岩组是油层组内含油砂岩集中发育的层段,由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岩组内的油层其岩性特征基本一致,上下均有比较稳定的泥岩隔层,相当于三级旋回中粗粒岩石集中部分。
11油层组油层组是同一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的油层组合,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油层的岩性、物性和分布状况基本相同,具有同一水动力系统,各油层组间有较厚、稳定、非渗透的隔层隔开,可作为开发层系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二级沉积旋回中岩性较粗的部分。
基础油的分类说起W前面数字-35就为温度
首先开始从基础油的分类说起:一: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 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
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聚合法。
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
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
但PAO边界润滑性差。
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I、II、III类基础油属于矿物油,IV、V类基础油属于合成油,但是在上面关于III类基础油的介绍中提及“某些III 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而壳牌所采用的XHVI 基础油(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就是这些III类油的代表,XHVI基础油其性能 (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和酯类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在抗高温性上灰壳肯定不如以PAO为代表的美孚一号和以酯类为代表的法国MOTUL全合成润滑油。
食用油一二三级标准
食用油一二三级标准《食用油一级标准》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食用油还有标准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食用油的一级标准。
一级食用油呀,就像是我们班考试得第一名的同学一样,是特别棒的!它的颜色很清亮,就像清澈的小溪水。
味道也很纯正,没有奇怪的味道。
比如说玉米油,要是达到了一级标准,那做出来的菜可香啦!妈妈用一级标准的玉米油给我炸鸡翅,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外酥里嫩,好吃得不得了!所以呀,我们买食用油的时候,要看看是不是一级标准的,这样才能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饭菜哟!2.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食用油的一级标准。
你们看,一级食用油是非常干净透明的,就好像一块透明的水晶。
而且它闻起来香香的,没有一点怪味。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家买了一级的花生油,用它炒菜的时候,整个厨房都充满了浓浓的花生香味。
炒出来的青菜也特别绿,特别好看,吃起来可美味啦!一级食用油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小魔法师,能把普通的食材变得超级好吃。
所以,大家要记得选一级食用油哦!3.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食用油的一级标准。
一级食用油呀,那可是食用油里的“明星”。
它的品质可好啦!颜色清清爽爽的,一点杂质都没有。
就像我最爱喝的橙汁,如果里面有杂质,肯定就不好喝啦。
一级食用油也是这样,干干净净的才好。
还有哦,用一级食用油做出来的点心,又香又好吃。
上次妈妈用一级的大豆油做了蛋糕,我一口气吃了好几块呢!小朋友们,以后让爸爸妈妈买一级食用油,好不好?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食用油的一级标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一级食用油看起来亮晶晶的,像星星一样。
它的味道也特别好闻,就像花园里的花香。
比如说芝麻油,如果是一级的,那拌凉菜可香啦!每次家里吃凉拌黄瓜,只要放上一级芝麻油,我都能多吃一碗饭。
所以,我们要选这种又好看又好闻的一级食用油,这样我们就能吃得更健康啦!5.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食用油的一级标准。
一级食用油啊,就像是童话里的仙女魔法水,特别神奇。
它很纯净,没有一点脏东西。
基础油基本知识
部分环烷基型白油技术指标:
KN4006
V10℃
6.019
倾点,℃
《-29
闪点,℃
》185
KN4008 8.236 《-25 》200
KN4010 10.36 《-17
》210
光亮基础油
150BS制备:
石油馏分经溶剂精制、白土补充精制或加氢
补充精制工艺生产出的光亮基础油 。 150BS用途:
150BS光亮油是一种重要的高粘度润滑油基础 油,主要应用于调制内燃机油、齿轮油,可降低 昂贵的稠化剂用量。
95
230
500SN 95-107
95
235
II类基础油
II类基础油:
双龙S-150N
V40℃
28-32
闪点,℃ 不低于
205
双龙S-500N 85-100 230
III类基础油
III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 基础油相比,属高粘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 称作非常规基础油。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 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 很高的粘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N46 41.4-5பைடு நூலகம்.6
N68 61.2-74.8
闪点,℃
(不低于) 80
150
150
160
160
N100 90-110
180
I类:深度精制油
60SN V40℃ 9-10 粘度指数 (不小于) 100
闪点,℃ (不低于) 140
75SN 13-15
100
175
150SN 28-32
100
200
400SN 73-85
区别:
杏一~三区西部三类油层分类初步探讨
(1)油层 分类标 准 2005-2006年研 究院 开展 了油层分 类 研 究 工作 ,修 改确 定 了油 层分 类 的标准 。2008年 在以往 工作 的 基 础上 ,通过 对 喇萨 杏油 田砂 体发 育特 征进 行 系统分 析 ,针 对 原 分类 标准 在执行 中存在 的问题 ,对 油层分 类标准进 行 了进 一 步 的完 善 :根 据聚 类分 析等数 理统 计学 方法 ,在 分类 参数 中增 加 了油 层总钻 遇率 及表 外储 层 钻遇 率 占总钻遇 率 的 比例两 个 辅 助判 别 参 数 ,将 三类 油 层 分 为 两 类 ,即 3a、3b;2012年 再 次 对 油层 分类标 准进 行修订 ,将 三类 油层分 为三类 ,即 ⅢA、mB、 11I C,主要判 定参 数为沉 积环境 、主要砂 体类 型、主 要砂体 钻遇 率 和单 层碾平有 效厚度 。
1 三 类油 层 重新 分类 的必 要性
3 重新 分 类以往 的油层分 类标准 ,杏北开 发 区油层分为一 类油 层 和 三类 油 层 ,一类 油 层包括 葡 I 1一 葡 I 3,其余 油 层为 三类 油 层 。目前 杏北 开发 区 油 区一 类油 层除 了杏 七区 的西 部 、中部 及 东部 I块 、Ⅱ块 均进 行 了三次 采油 ,一类 油层 三次 采油 调 整 空 间越 来越 小 。杏 北开 发 区三 类油 层三 次采 油试 验 已经开 始 , 而 对于 三次 采 油来 说 ,不 同地 质条件 的 油层 ,要 求 与之相 适应 的 三次采 油驱替 方式和 驱替液 配方 ,原有 的分类 标准 已经不 能 满 足 当前 的生产 需要 。因此有必要 对三 类油 层重新进行 分类 研 究 ,进 而 对杏 北开 发 区各 类油 层的潜 力做 出正确 评价 和认 识 , 指 导开发 方式 的选择和 开发政策 的制定 。
二、三类油层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效果认识
2014年第2期内蒙古石油化工41二、三类油层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效果认识于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1)摘要:二、三类油层利用化学驱井网进行水驱剩余油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投产效果,但由于二类油层顶部剩余油挖潜效果差和前期茏统注水影响,含水上升较快。
通过对注水井分层注水,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周期注水改善“三高”井区开发效果,进一步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控制在0.5%以内的较好水平,为今后二、三类油层水驱综合调整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二、三类油层;剩余油;挖潜中图分类号:TE32十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2—0041一021剩余油挖潜思路二类油层剩余油多存在于厚油层顶部和河道砂体变差部位,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注采大孔道低效循环。
通过精细堵水、堵压结合,注水井通过细分调整、周期注水(高低渗透层间油的互换),改善油层动用状况,通过深度调剖技术实现层内剩余油挖潜。
三类油层剩余油类型为层间干扰、注采不完善和滞留区型,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薄差层动用水平低。
通过细分提高薄差层动用、通过水力割缝和分层酸化技术改善低产液井开发效果,通过细分与浅调剖结合提高厚油层内低水淹层动用。
2剩余油挖潜做法及效果2.1注水井方案调整是剩余油挖潜的基础2.1.1分层注水原则实践证明,段内小层数、油层厚度和层问非均质性是层段合理分级的重要参数,在“7788”细分注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二、三类油层细分标准:①隔层有良好的延伸性和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厚度在1.5m 以上;②二类油层渗透率高及单层厚度大的强吸水层尽量细分单卡,控制注水,小层数控制在3个以内,层段内突进系数小于1.5,层段间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6;③三类油层层段内小层数控制在6个以内,薄差层、表外层尽量单独划分在同一段内,加强注水;层段内砂岩厚度不小于2.O m 。
关于二三类油层的解释
“二类油层、三类油层”,油藏的分类是以成藏的环境和成藏的物性条件等来划分的。
在一个油藏之内才能划分“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
大庆油田从北向南发育有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田、杏树岗油田、高台子油田、葡萄花油田、太平屯油田、敖包油田等。
每个油田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是不一样的,因而储集层性质也是不一样的,从上到下钻遇有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其中萨尔图、葡萄花油层多以河流相沉积为主,高台子油层以三角洲水下沉积为主。
在一个油田之内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各油层之间差异较大,一般分为“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
但各油田的划分标准因成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以喇嘛甸油田为例说明一下“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的划分原则:1、一类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的葡Ⅰ1-2油层,属泛滥平原相辫状河沉积体,这个层岩石颗粒较粗,中砂含量在50%以上,粒度中值0.13-0.21mm,孔隙中值在0.1mm左右,有效渗透率在400-500µm2,空气渗透率为1300-1700µm2,大于2米的有效厚度层钻遇率为90%以上,我们称它为一类油层。
2、二类油层大面积分布的中低渗透层,萨Ⅱ1-2、萨Ⅲ1-3、萨Ⅲ4-7,属大型河流三角洲分流沉积体,砂体分布以长条状、枝状型为主,这样的层岩石颗粒较葡Ⅰ1-2细,中砂含量10-20%,粒度中值0.09-0.16mm,孔隙中值0.16mm,有效渗透率在200-300µm2,空气渗透率为500-900µm2,大于2米的有效厚度层钻遇率为60%以上,我们称它为二类油层。
3、三类油层榨长条状的零星分布的油层(除上述四个油层以外的其它萨、葡、高油层),有效渗透率一般小于200µm2,空气渗透率小于500µm2,岩石颗粒更细,中砂含量小于10%,粒度中值0.07-0.13mm,岩石孔隙中值小于0.06mm,这类油层均为小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和三角洲水下沉积体,俗称三类油层。
食用油标准:食用油为何分四个等级
食用油标准:食用油为何分四个等级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除了橄榄油和特种油脂之外,按照其精炼程度,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
不同级别的食用油各项成分和质量的限定值不同,在用途上也有所区别。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
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如菜油中的芥子甙等可被脱去,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如大豆油中的胡萝卜素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流失。
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
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大豆油中甚至还有较大的豆腥味。
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
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只要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选用。
一、二级油的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少,可用于较高温度的烹调,如炒菜等,但也不适合长时间煎炸;三、四级油不适合用来高温加热,但可用于做汤和炖菜,或用来调馅等。
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烹调需要和喜好进行选择。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I类 (MVI) <90% 80--<120 >0.03%II类 (HVI) ≥90% 80--<120 <0.03%III类(VHVI) ≥90% ≥120 <0.03%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超高粘度指数:≥140 划分‘SN’油的粘度以 40℃运动粘度很高粘度指数: 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运动粘度高粘度指数: 90--120中粘度指数: 40--90低粘度指数:﹤40通用基础油粘度牌号Ⅰ类基础油粘度牌号粘度等级75 100 150 200 30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运动粘度(40℃) 12.0-﹤16.019.0-﹤24.028.0-﹤34.035.0-﹤42.050.0-﹤62.062.0-﹤74.074.0-﹤90.090.0-﹤110.0110.0-﹤120.0120.0-﹤135.0135.0-﹤160.0160.0-﹤180.0Ⅱ、Ⅲ类基础油粘度牌号粘度等级 2 4 5 6 8 10 12 14 16 20(90BS) 26(120BS) 30(150BS)运动粘度(100℃)1.5-﹤2.53.5-﹤4.54.5-﹤5.55.5-﹤6.57.5-﹤9.09.0-﹤11.011.0-﹤13.013.0-﹤15.015.0-﹤17.017.0-﹤22.022.0-﹤28.028.0-﹤3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藏的分类是以成藏的环境和成藏的物性条件等来划分的。
在一个油藏之内才能划分“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
大庆油田从北向南发育有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田、杏树岗油田、高台子油田、葡萄花油田、太平屯油田、敖包油田等。
每个油田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是不一样的,因而储集层性质也是不一样的,从上到下钻遇有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其中萨尔图、葡萄花油层多以河流相沉积为主,高台子油层以三角洲水下沉积为主。
在一个油田之内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各油层之间差异较大,一般分为“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
但各油田的划分标准因成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以喇嘛甸油田为例说明一下“一类油层、二类油层、三类油层”的划分原则:1、一类油层
大面积稳定分布的葡Ⅰ1-2油层,属泛滥平原相辫状河沉积体,这个层岩石颗粒较粗,中砂含量在50%以上,粒度中值0.13-0.21mm,孔隙中值在0.1mm左右,有效渗透率在400-500 mD,空气渗透率为1300-1700mD,大于2米的有效厚度层钻遇率为90%以上,我们称它为一类油层。
2、二类油层
大面积分布的中低渗透层,萨Ⅱ1-2、萨Ⅲ1-3、萨Ⅲ4-7,属大型河流三角洲分流沉积体,砂体分布以长条状、枝状型为主,这样的层岩石颗粒较Ⅰ1-2细,中砂含量10-20%,粒度中值0.09-0.16mm,孔隙中值0.16mm,有效渗透率在200-300mD,空气渗透率为500-900mD,大于2米的有效厚度层钻遇率为60%以上,我们称它为二类油层。
3、三类油层
榨长条状的零星分布的油层(除上述四个油层以外的其它萨、葡、高油层),有效渗透率一般小于200mD,空气渗透率小于500 mD,岩石颗粒更细,中砂含量小于10%,粒度中值0.07-0.13mm,岩石孔隙中值小于0.06mm,这类油层均为小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和三角洲水下沉积体,俗称三类油层。
附:喇嘛甸油田油层从上到下钻遇有八个油层组(萨Ⅰ、萨Ⅱ、萨Ⅲ、葡Ⅰ、葡Ⅱ、高Ⅰ、高Ⅱ、高Ⅲ),37个砂岩组,97个小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