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尸厥 • 按病因病机命名有:寒厥、热厥、煎厥、
薄厥、气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 和暑厥等
历史沿革
《内经》关于厥的论述主要为二种情况 1.指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2.指手足逆冷,并认为厥证是气机逆乱, 气血运行悖逆所致。 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有关手足逆 冷为厥的观点。《伤寒论·厥阴篇》: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血厥虚证,则与急、慢性失血或津液过 分丢失有关,对于女子尤其要关注月经 的情况,月经过多是临床常见原因之一。
(二)辨虚实
实者:气壅息粗、面红、口噤拳握,舌 红或苔黄腻,脉象有力,临床表现为亢 奋有余;
虚者:气息微弱、面色淡白,张口自汗, 肤冷肢凉,舌胖或淡,脉象无力,临床 表现为不足、虚弱。
(三)辨气血
• 暑厥者,若暑热较盛,气阴耗竭,以致 阴阳离决而死。
预防与调护
• 气厥、血厥实证患者,应避免一切不 良刺激,使其心情舒畅。对于情绪容 易激动,思想狭隘者,平时注意加强 思想修养,以免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
• 气厥、血厥虚证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充足的睡眠,勿使过度疲劳或饥 饿等。
• 痰厥、食厥患者应及时清除痰及食物 以防窒息。
病机总结
• 厥证的病位在肝、心; • 气机的调畅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 • 厥证的基本病机:突然气机逆乱,升降乖戾,
气血运行失常; •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虚者多为气血不足,不能
上荣心脑,神明失养所致;实者多为气盛有余, 气逆上冲,壅塞清窍;或血随气逆或夹痰夹食, 壅滞于上,蔽阻清窍所致。
类证鉴别
一、厥证与中风 中风以口眼歪斜、言语蹇涩、半身
气厥实证及痰厥可先用搐鼻散取嚏, 继而气厥实证用苏合香丸化服,痰厥实 证频服竹沥水并另饲猴枣散。血厥实证 可吞服羚羊角粉(便秘可用大黄粉通腑 导滞,引血下行)。
虚证,宜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或独参 汤灌服。若为急性失血或失血较重者, 则应补充血容量,输血等。
(三)醒后治疗,注重调气
实证:疏理气机,交通上下。 虚证:气虚下陷-----益气升阳;
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气滞血瘀
• 主症特点:口唇青紫,皮肤瘀斑,腹胀, 舌暗紫,脉沉细而涩。
• 治法:理气救逆,活血化瘀法。 • 方药:四逆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或用
丹参注射液。
病例分析
梁××,女,28岁年。 素性暴躁,常怀抑郁,稍不遂意, 辄负气相争。时值与其兄嫂争吵,突然 昏倒,口噤拳握,牙关紧闭,呼吸气粗, 胸膈喘满,四肢厥冷,苔薄白,脉沉弦。 家属急送医院就诊。
• 治法:和中消导。 • 方药:昏厥时若在食后未久,严重者可
先予以洗胃,患者若能配合可用盐汤等 方法探吐以祛实邪;再以神术散合保和 丸加减治之。
演变与预后
厥证预后取决于邪之轻重、气血阴阳 亏损的程度、救治及时与否、治疗是 否得当。
• 气厥、血厥实证治疗及时,经活血降 逆顺气,窍开气畅,多可转危为安;
厥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郑敏宇
概述
定义
• 厥证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省人 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 临床表现:可伴有四肢逆冷、或四肢不 温。轻者可于短时间内苏醒,苏醒后除 感疲乏、口干、头晕外,无失语、瘫痪、 口眼喎斜等后遗症;重者可一厥不醒而 死亡。
命名
• 首先见于《内经》 • 按其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命名有:暴厥、
• 治法:回阳固脱。 • 方药: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
结合病因辨证
热毒炽盛
• 主症特点:壮热、口渴、烦躁,便结, 舌红,苔黄腻,脉沉细而数。
• 治法:清热解毒。 • 方药: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或承气汤类
加减。
心气不足
• 主症特点:怔忡不安,气促,舌淡,脉 细而促或结代。
• 治法:补养心气。 •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或用生脉注射液、
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 虽然厥证与中风均可出现卒然昏仆,但 厥证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二、厥证与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精神恍惚,甚 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 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 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的病证。 病有宿根,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病状 相似。虽然厥证与痫证均有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的症状,但厥证一般无两目上 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猪羊 叫声的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 厥证的致病原因主要有情志刺激、饮食 不节和体虚久病;
▪ 共同病机特点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 戾,气血运行失常。
一、情志失调,肝气逆乱。
• 素体气盛有余之人,骤因惊骇,情志过极,肝 气不疏,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闭塞清窍,而 发本证;
• 若元气偏虚之人,因陡遇恐吓,“恐则气下”, 清阳不升,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神明失养 也可发本证;
治疗
原则:回阳、救阴、固脱、醒神为先 常用药物:回阳----参附注射液;
救阴----增液注射液; 固脱----参附青或枳实注射液; 醒神----清开灵注射液。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气阴耗伤证
• 主症特点:神萎。面色苍白、气短、口 渴、汗出。疲之微烦,四肢欠温,舌红 或淡红,脉细数无力。
• 治法:益气养阴。 • 方药:生脉散加减。或用参麦注射液或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诱因 详问病史、体质情况、发病时的诱因,有 助于分辨病情轻重与虚实: 气厥、血厥实证大多形体壮实,气盛有 余,而发病又多与精神刺激密切相关; 痰厥则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湿盛或宿有 痰喘之疾者;
食厥则多发于暴饮暴食之后;
气厥虚证,多发于体质素虚,且有过度 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等诱因;
➢检测血清电介质、血糖、血常规及心电 图检查,了解起病原因及虚实之所在;
➢如有必要尚可做心脏超声波、颅脑CT、 脑电图等,以排除其它心脏器质性疾病、 颅脑肿瘤、癫痫等;
➢有出血现象的,尽可能估算出血量的多 少,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二、治疗要点
发时回厥醒神; 醒后辨证论治,调治气血。
• 实证:气厥,顺气开郁; 血厥,活血顺气; 痰厥,行气豁痰; 食厥,和中消导。
气厥、血厥的实证均可由情志波动而引 发,发病时二者均有卒然昏仆。
气厥实证常由情志过极导致且有反复发 作的特点,发作表现为口噤拳握,呼吸 气粗,或四肢厥冷。
血厥实证则多见于肝阳偏亢之人,平时 常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发作表现为牙关 紧闭,面赤唇紫,头痛头晕。
(四)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确诊者必须首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即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
• 治法:补气回阳。 • 方药:四味回阳饮。
(二)血厥
1、实证
• 主症特点:每因情绪激动、恼怒烦劳而 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 赤唇紫。舌红,脉弦或沉弦。
• 治法:平肝熄风,理气通瘀。 • 方药:羚羊钩藤汤、通瘀煎加减。
2、虚证
• 主症特点: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 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肤冷,目陷口张, 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常发生于创伤、吐衄、便血之后,或妇 女暴崩之后,或大汗吐下之后。
1) 本患者目前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
2) 请根据上述病史,着重分析辨证依据;
3) 发作时和缓解后的治疗原则,并为患 者开一张症情缓解后的处方(包括选 用主方名、组成、剂量、特殊煎服 法)。
4) 若并见面赤唇紫,舌质黯红,脉弦涩。 此时的病机变化是什么?诊断是什么? 应选何方为主治疗?
谢谢
• 治法:补气养血。 • 方药:先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三)痰厥
• 主症特点:突然昏厥,喉有痰声,呕吐 涎沫,胸膈满闷,呼吸气粗。舌苔白腻, 脉沉滑。或患者形体肥胖,平素恣食肥 甘,常咳喘,唾痰涎史。
• 治法:行气豁痰。 • 方药:导痰汤加味。
(四)食厥
• 主症特点:暴饮过食之后,突然昏厥, 气息窒塞,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实。
• 痰厥、食厥之证,痰食不盛,发现治 疗及时,经吸痰、探吐导滞、气机顺 畅也可转复;
• 暑厥者冒暑不盛,气阴津血未绝,及 时祛暑,并以益气生津养阴,也可向 愈。
• 气厥、血厥之虚证,失治误治,或失血 过多,气血极度耗伤,则病情危笃,易 于亡阳、亡阴而致一厥而死;
• 痰厥、食厥之证,若痰食较盛,壅塞气 道,阻遏气机,未能去除,以致清窍闭 塞而亡;
生脉注射液。
(二)真阴衰竭证
• 主症特点:神恍惊悸,面色潮红,汗出 如油,口渴欲饮,饮不解渴。身热心烦, 四肢温暖。舌光剥干枯无苔,脉虚速或 结代。
• 治法:育阴潜阳。 •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萸肉30g。或用参
脉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
(三)阳气暴脱证
• 主症特点: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四肢 绝冷,冷汗淋漓。气微唇绀,体温不升, 舌淡,脉微弱欲绝或不能触及。
《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论》认识到厥证某 些证型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卫生宝鉴》初步将杂病厥冷和外感厥冷 进行了鉴别;
《景岳全书》以虚实论治厥证且对暑厥、 酒厥大有发挥,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医家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把中风与厥证 从临床表现上进行了鉴别。
范围
厥证常伴发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 中。本篇讨论的厥证则以内科杂病中突 然发生的一时性的昏厥为主证,伴有或 不伴有四肢逆冷。西医学中的血管抑制 性昏厥、阿-斯氏综合症,高血压脑病、 癔病、剧烈咳嗽或排尿后引起的昏厥及 部分失血、血糖过低等患者出现厥证表 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 若平时嗜食酒酪肥甘,损伤脾胃,以致聚湿生 痰,痰湿素盛或宿有痰喘之疾者,因恼怒等因 素,痰浊随气一时上壅,清阳被阻则也易发为 厥证。
三、体虚久病,心脑失养。
体质虚弱或多种慢性病日久耗气伤血: 偏于气虚者常因疲劳、睡眠不足、饥饿、惊恐 等诱因进一步耗伤中气,使清阳不升,一时间 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厥证; 偏于血虚者,多因急慢性失血或热病失治、误 治致大汗,吐下太过,津液过于亡失,津血亏 虚,不能上荣,神明无主,而引起厥证。
• 虚证:气厥,补气回阳; 血厥,补养气血。
具体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救治,注意体位 厥证往往突然起病,病情相对危急
而重。因此,及时救治很重要,如条件 许可的话,实证宜平卧位或头高脚低; 虚证宜头低脚高位。wk.baidu.com时须松开患者衣 领、腰带,躺在空气流通处,使气道通 畅。
(二)回厥醒神,宜分虚实
血虚者--------益气生血。
三、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气厥
1、实证
• 主症特点:突然昏倒,四肢厥冷,口 噤拳握,呼吸气粗,多由精神刺激而 诱发。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 治法:顺气降逆开郁。 •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2、虚证
• 主症特点: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 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微。患者 素体虚弱,多由惊恐或过度劳倦、饥饿 受寒所诱发。
• 素体肝阳偏亢之人,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 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而引起厥证。 此即《内经》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 上,使人薄厥”。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伤。
• 因于暴饮暴食或过饱之后,饮食积滞,停于中 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脾失升清,上下痞 隔,发为厥证;
• 因暴饮过食,骤逢恼怒,气逆夹食而致气机升 降受阻,壅塞清窍发为本证;
• 失血或伤津亡液者宜及时补充液体或输 血
• 厥证患者平时须饮食有节,少食肥甘酒 酪之品
• 加强体质锻炼,积极治疗各种可能引起 厥证的原发病
〔附〕厥 脱
定义
厥脱证非单纯之厥证或脱证,是指 邪毒内陷或内伤脏气或亡津失血所致的 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
起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临床 表现常见神志淡漠,但欲寐或烦躁不安 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潮红或发绀, 四肢厥冷,汗出不止,气息微弱或气促 息粗等,脉沉细无力或脉微细欲绝。
薄厥、气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 和暑厥等
历史沿革
《内经》关于厥的论述主要为二种情况 1.指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2.指手足逆冷,并认为厥证是气机逆乱, 气血运行悖逆所致。 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有关手足逆 冷为厥的观点。《伤寒论·厥阴篇》: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血厥虚证,则与急、慢性失血或津液过 分丢失有关,对于女子尤其要关注月经 的情况,月经过多是临床常见原因之一。
(二)辨虚实
实者:气壅息粗、面红、口噤拳握,舌 红或苔黄腻,脉象有力,临床表现为亢 奋有余;
虚者:气息微弱、面色淡白,张口自汗, 肤冷肢凉,舌胖或淡,脉象无力,临床 表现为不足、虚弱。
(三)辨气血
• 暑厥者,若暑热较盛,气阴耗竭,以致 阴阳离决而死。
预防与调护
• 气厥、血厥实证患者,应避免一切不 良刺激,使其心情舒畅。对于情绪容 易激动,思想狭隘者,平时注意加强 思想修养,以免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
• 气厥、血厥虚证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充足的睡眠,勿使过度疲劳或饥 饿等。
• 痰厥、食厥患者应及时清除痰及食物 以防窒息。
病机总结
• 厥证的病位在肝、心; • 气机的调畅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 • 厥证的基本病机:突然气机逆乱,升降乖戾,
气血运行失常; •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虚者多为气血不足,不能
上荣心脑,神明失养所致;实者多为气盛有余, 气逆上冲,壅塞清窍;或血随气逆或夹痰夹食, 壅滞于上,蔽阻清窍所致。
类证鉴别
一、厥证与中风 中风以口眼歪斜、言语蹇涩、半身
气厥实证及痰厥可先用搐鼻散取嚏, 继而气厥实证用苏合香丸化服,痰厥实 证频服竹沥水并另饲猴枣散。血厥实证 可吞服羚羊角粉(便秘可用大黄粉通腑 导滞,引血下行)。
虚证,宜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或独参 汤灌服。若为急性失血或失血较重者, 则应补充血容量,输血等。
(三)醒后治疗,注重调气
实证:疏理气机,交通上下。 虚证:气虚下陷-----益气升阳;
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气滞血瘀
• 主症特点:口唇青紫,皮肤瘀斑,腹胀, 舌暗紫,脉沉细而涩。
• 治法:理气救逆,活血化瘀法。 • 方药:四逆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或用
丹参注射液。
病例分析
梁××,女,28岁年。 素性暴躁,常怀抑郁,稍不遂意, 辄负气相争。时值与其兄嫂争吵,突然 昏倒,口噤拳握,牙关紧闭,呼吸气粗, 胸膈喘满,四肢厥冷,苔薄白,脉沉弦。 家属急送医院就诊。
• 治法:和中消导。 • 方药:昏厥时若在食后未久,严重者可
先予以洗胃,患者若能配合可用盐汤等 方法探吐以祛实邪;再以神术散合保和 丸加减治之。
演变与预后
厥证预后取决于邪之轻重、气血阴阳 亏损的程度、救治及时与否、治疗是 否得当。
• 气厥、血厥实证治疗及时,经活血降 逆顺气,窍开气畅,多可转危为安;
厥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郑敏宇
概述
定义
• 厥证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省人 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 临床表现:可伴有四肢逆冷、或四肢不 温。轻者可于短时间内苏醒,苏醒后除 感疲乏、口干、头晕外,无失语、瘫痪、 口眼喎斜等后遗症;重者可一厥不醒而 死亡。
命名
• 首先见于《内经》 • 按其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命名有:暴厥、
• 治法:回阳固脱。 • 方药: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
结合病因辨证
热毒炽盛
• 主症特点:壮热、口渴、烦躁,便结, 舌红,苔黄腻,脉沉细而数。
• 治法:清热解毒。 • 方药: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或承气汤类
加减。
心气不足
• 主症特点:怔忡不安,气促,舌淡,脉 细而促或结代。
• 治法:补养心气。 •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或用生脉注射液、
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 虽然厥证与中风均可出现卒然昏仆,但 厥证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二、厥证与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精神恍惚,甚 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 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 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的病证。 病有宿根,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病状 相似。虽然厥证与痫证均有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的症状,但厥证一般无两目上 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猪羊 叫声的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 厥证的致病原因主要有情志刺激、饮食 不节和体虚久病;
▪ 共同病机特点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 戾,气血运行失常。
一、情志失调,肝气逆乱。
• 素体气盛有余之人,骤因惊骇,情志过极,肝 气不疏,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闭塞清窍,而 发本证;
• 若元气偏虚之人,因陡遇恐吓,“恐则气下”, 清阳不升,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神明失养 也可发本证;
治疗
原则:回阳、救阴、固脱、醒神为先 常用药物:回阳----参附注射液;
救阴----增液注射液; 固脱----参附青或枳实注射液; 醒神----清开灵注射液。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气阴耗伤证
• 主症特点:神萎。面色苍白、气短、口 渴、汗出。疲之微烦,四肢欠温,舌红 或淡红,脉细数无力。
• 治法:益气养阴。 • 方药:生脉散加减。或用参麦注射液或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诱因 详问病史、体质情况、发病时的诱因,有 助于分辨病情轻重与虚实: 气厥、血厥实证大多形体壮实,气盛有 余,而发病又多与精神刺激密切相关; 痰厥则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湿盛或宿有 痰喘之疾者;
食厥则多发于暴饮暴食之后;
气厥虚证,多发于体质素虚,且有过度 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等诱因;
➢检测血清电介质、血糖、血常规及心电 图检查,了解起病原因及虚实之所在;
➢如有必要尚可做心脏超声波、颅脑CT、 脑电图等,以排除其它心脏器质性疾病、 颅脑肿瘤、癫痫等;
➢有出血现象的,尽可能估算出血量的多 少,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二、治疗要点
发时回厥醒神; 醒后辨证论治,调治气血。
• 实证:气厥,顺气开郁; 血厥,活血顺气; 痰厥,行气豁痰; 食厥,和中消导。
气厥、血厥的实证均可由情志波动而引 发,发病时二者均有卒然昏仆。
气厥实证常由情志过极导致且有反复发 作的特点,发作表现为口噤拳握,呼吸 气粗,或四肢厥冷。
血厥实证则多见于肝阳偏亢之人,平时 常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发作表现为牙关 紧闭,面赤唇紫,头痛头晕。
(四)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确诊者必须首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即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
• 治法:补气回阳。 • 方药:四味回阳饮。
(二)血厥
1、实证
• 主症特点:每因情绪激动、恼怒烦劳而 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 赤唇紫。舌红,脉弦或沉弦。
• 治法:平肝熄风,理气通瘀。 • 方药:羚羊钩藤汤、通瘀煎加减。
2、虚证
• 主症特点: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 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肤冷,目陷口张, 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常发生于创伤、吐衄、便血之后,或妇 女暴崩之后,或大汗吐下之后。
1) 本患者目前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
2) 请根据上述病史,着重分析辨证依据;
3) 发作时和缓解后的治疗原则,并为患 者开一张症情缓解后的处方(包括选 用主方名、组成、剂量、特殊煎服 法)。
4) 若并见面赤唇紫,舌质黯红,脉弦涩。 此时的病机变化是什么?诊断是什么? 应选何方为主治疗?
谢谢
• 治法:补气养血。 • 方药:先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三)痰厥
• 主症特点:突然昏厥,喉有痰声,呕吐 涎沫,胸膈满闷,呼吸气粗。舌苔白腻, 脉沉滑。或患者形体肥胖,平素恣食肥 甘,常咳喘,唾痰涎史。
• 治法:行气豁痰。 • 方药:导痰汤加味。
(四)食厥
• 主症特点:暴饮过食之后,突然昏厥, 气息窒塞,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实。
• 痰厥、食厥之证,痰食不盛,发现治 疗及时,经吸痰、探吐导滞、气机顺 畅也可转复;
• 暑厥者冒暑不盛,气阴津血未绝,及 时祛暑,并以益气生津养阴,也可向 愈。
• 气厥、血厥之虚证,失治误治,或失血 过多,气血极度耗伤,则病情危笃,易 于亡阳、亡阴而致一厥而死;
• 痰厥、食厥之证,若痰食较盛,壅塞气 道,阻遏气机,未能去除,以致清窍闭 塞而亡;
生脉注射液。
(二)真阴衰竭证
• 主症特点:神恍惊悸,面色潮红,汗出 如油,口渴欲饮,饮不解渴。身热心烦, 四肢温暖。舌光剥干枯无苔,脉虚速或 结代。
• 治法:育阴潜阳。 •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萸肉30g。或用参
脉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
(三)阳气暴脱证
• 主症特点: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四肢 绝冷,冷汗淋漓。气微唇绀,体温不升, 舌淡,脉微弱欲绝或不能触及。
《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论》认识到厥证某 些证型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卫生宝鉴》初步将杂病厥冷和外感厥冷 进行了鉴别;
《景岳全书》以虚实论治厥证且对暑厥、 酒厥大有发挥,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医家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把中风与厥证 从临床表现上进行了鉴别。
范围
厥证常伴发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 中。本篇讨论的厥证则以内科杂病中突 然发生的一时性的昏厥为主证,伴有或 不伴有四肢逆冷。西医学中的血管抑制 性昏厥、阿-斯氏综合症,高血压脑病、 癔病、剧烈咳嗽或排尿后引起的昏厥及 部分失血、血糖过低等患者出现厥证表 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 若平时嗜食酒酪肥甘,损伤脾胃,以致聚湿生 痰,痰湿素盛或宿有痰喘之疾者,因恼怒等因 素,痰浊随气一时上壅,清阳被阻则也易发为 厥证。
三、体虚久病,心脑失养。
体质虚弱或多种慢性病日久耗气伤血: 偏于气虚者常因疲劳、睡眠不足、饥饿、惊恐 等诱因进一步耗伤中气,使清阳不升,一时间 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厥证; 偏于血虚者,多因急慢性失血或热病失治、误 治致大汗,吐下太过,津液过于亡失,津血亏 虚,不能上荣,神明无主,而引起厥证。
• 虚证:气厥,补气回阳; 血厥,补养气血。
具体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救治,注意体位 厥证往往突然起病,病情相对危急
而重。因此,及时救治很重要,如条件 许可的话,实证宜平卧位或头高脚低; 虚证宜头低脚高位。wk.baidu.com时须松开患者衣 领、腰带,躺在空气流通处,使气道通 畅。
(二)回厥醒神,宜分虚实
血虚者--------益气生血。
三、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气厥
1、实证
• 主症特点:突然昏倒,四肢厥冷,口 噤拳握,呼吸气粗,多由精神刺激而 诱发。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 治法:顺气降逆开郁。 •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2、虚证
• 主症特点: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 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微。患者 素体虚弱,多由惊恐或过度劳倦、饥饿 受寒所诱发。
• 素体肝阳偏亢之人,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 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而引起厥证。 此即《内经》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 上,使人薄厥”。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伤。
• 因于暴饮暴食或过饱之后,饮食积滞,停于中 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脾失升清,上下痞 隔,发为厥证;
• 因暴饮过食,骤逢恼怒,气逆夹食而致气机升 降受阻,壅塞清窍发为本证;
• 失血或伤津亡液者宜及时补充液体或输 血
• 厥证患者平时须饮食有节,少食肥甘酒 酪之品
• 加强体质锻炼,积极治疗各种可能引起 厥证的原发病
〔附〕厥 脱
定义
厥脱证非单纯之厥证或脱证,是指 邪毒内陷或内伤脏气或亡津失血所致的 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
起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临床 表现常见神志淡漠,但欲寐或烦躁不安 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潮红或发绀, 四肢厥冷,汗出不止,气息微弱或气促 息粗等,脉沉细无力或脉微细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