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九龙坡区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试行)

九龙坡区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人大常委会公告(2009)21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意见》(九龙坡委发〔2014〕7号),进一步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适用于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本区产业规划,在本区注册纳税的市场主体和工作(居住)的自然人。
第二章高新技术第三条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2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市级和区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奖励。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且年区级财政贡献额50万元以上的,从认定之年起3年内比照其区级财政贡献额增量部分,分别按50%、40%、30%的比例给予扶持。
对新引进的高技术服务企业,经审定后两年内研发、检测、实验设备(不包括空调、电脑等办公设备)投资额50万元(含)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10%的比例给予补助,累计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政府投资项目不予补助,政府补助项目扣除补助部分进行补助)。
每年新认定和重点扶持一批科技企业,对新认定的科技企业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对重点科技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扶持。
第四条鼓励企业新产品研发。
对新认定的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市级优秀重点新产品(或市级重点新产品研发补助),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奖励。
对已列入国家或市级新产品项目计划,通过市级及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并已投放市场实现销售的,从鉴定年的1月1日起,国家级新产品3年内、市级新产品2年内按新产品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60%计算给予财政补贴;企业开发多个新产品获财政补贴资金的,每项新产品财政补贴资金不超过2000万元;每年度单户企业新产品财政补贴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2024科技创新券兑现申请指南

2024年度科技创新券兑现申请指南一、申请内容对服务机构已接收科技创新券并完成科研活动干脆相关科技服务事项后的兑现。
二、设定依据(一)《深圳市科技创新券实施方法(试行)》,深科技创新规〔2024〕1号;(二)《深圳市科技安排项目管理方法》,深科技创新规〔2024〕9号;(三)《深圳市创客专项资金管理方法》,深财规〔2024〕10号。
三、支持强度与方式支持强度:有数量限制,受市创客专项资金年度总额限制,采纳事后资助方式。
支持方式:单位申报、部门审核、托付审计、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一)创新券兑现需满意下面全部条件:1.申请单位是深圳市科技创新券已入库服务机构,根据相关规定与持券单位签订了科技服务合同、接收了创新券并按服务合同约定完成了相关科技服务事项;2.科技创新券仅支持2024年1月1日(含)之后签订的科技服务合同(协议);科技创新券支持的服务内容以合同签订日期所在年度审核入库的服务内容为准:表1.2024年度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及服务机构资质表2.2024年度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及服务机构资质3.服务协议(合同)的双方应无任何投资与被投资,隶属、共建、产权纽带等影响公允公正市场交易的关联关系;4.企业持创新券缴费的科技服务项目的兑现金额,原则上不超过服务总费用的50%,实际资助金额以创新券兑现金额为准。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兑现:1.未按要求供应兑现申请材料(如自筹资金财务凭证、服务证明材料等)的项目,不予兑现;2.未按服务内容要求运用创新券的项目,不予兑现;3.科技服务合同(协议)签订日期和科技服务项目完成日期不在资助期限,不予兑现;4.持券单位与服务机构存在投资与被投资,隶属、共建、产权纽带等影响公允公正市场交易,不予兑现;5.服务机构供应的间接服务(如外包服务),不予兑现;6.已申请或取得其他市级财政资金的项目,不予兑现;7.供应虚假材料,骗取财政资金的项目,不予兑现,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盘活科技资源,降低创新创业主体科研创新投入成本,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32号)、《省小微企业创新券管理使用办法》(科字〔〕80号)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创新券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创新创业个人(团队)共享使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与服务的一种“有价凭证”,主要用于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创新载体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补助。
第三条科技创新券资金________于县财政科技经费,年终结余资金结转下一年度滚动使用,并根据其使用绩效,增加经费额度。
科技创新券资金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循公开普惠、诚实申领、科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科技创新券实行实名制及登记备案制,每张科技创新券编号唯一,不得转让、买卖、赠送、重复使用和兑换现金,遗失不补。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成立县科技创新券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科技创新券的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监督审批,研究确定科技创新券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财政、科技、统计等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任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科技创新券的设计、运行监管、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编制,并会同相关部门拟订科技创新券实施细则,负责科技创新券的申请、审核、发放、兑现,完成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县财政局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县统计局负责整理上一年度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范围的企业名单及实现产值数额、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名单及研发经费支出额、规模以上企业名单及主营业务收入数额、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统计监测体系单项指标全县排名前5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等,反馈给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11号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11号各区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渝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有关单位:《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已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第5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2月15日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庆市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资助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坚持“权责清晰、配置科学、管理透明、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原则,适用于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管理与实施主体第四条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由市科技局、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科技咨询专家、第三方机构共同完成。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和科技咨询专家应当在“重庆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管理系统)中注册备案,且达到社会信用等级和科研信用等级的相关要求。
申报项目的企业原则上应符合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标准,并在“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入库注册。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人奖励实施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人奖励实施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渝府发〔2000〕5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公布日期】2000.01.31【实施日期】2000.01.3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人奖励实施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0]5号)万州、黔江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人奖励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0年一月三十一日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人奖励实施办法第一条根据《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对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决策人给予奖励的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所称管理决策人,是指对实施某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起决策作用的单位负责人(如企业的厂长、经理等),包括因工作调动、离退休等原因不在原工作岗位上的原管理决策人。
第四条本实施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应符合《条例》规定的范围和原则。
第五条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成果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连续3年至5年,每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净收入(缴纳所得税后)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资金,对在实施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决策人给予奖励。
其奖励总额超过该实施转化项目年净收入20%的,由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相应组织讨论决定。
年净收入由地税部门核定。
第六条成果实施单位应当根据本实施办法第五条及《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内部奖励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本实施办法第五条及《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本单位得到落实。
第七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前,成果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本实施办法第五条及《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本单位相应的奖励管理办法,拟定该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决策人奖励方案。
奖励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成果转化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前的经济效益基数、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后的预期经济效益指标、年新增净收入核算办法、奖励年限、奖励额度、奖金分配办法、管理决策人奖励名单等。
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以下简称“创新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以下简称“双高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创新券是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设立和发放,无偿资助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或购买科技服务的一种凭证。
创新券以奖励性后补助方式兑现。
第三条创新券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筹管理。
市科委是创新券组织实施部门,负责创新券的政策制定、决策指导、年度预算、兑现拨付、监督审批,研究确定创新券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重大事项。
市财政局负责创新券资金拨付、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区县(含万盛经开区)由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创新券申领工作在线跟踪和监督服务。
市科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利用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型企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开展创新券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创新券为电子券,每张券编号唯一,实行自愿申领、自主使用、事后兑现。
创新券有效期一年,逾期自动作废。
第五条创新券包括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券、双高企业培育创新券、挂牌成长创新券三类。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券主要用于购买研究开发、委托检验检测(国家规定的强制检测和法定检测等除外)、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券面总额为2万元。
双高企业培育创新券主要用于开展研发活动和购买科技服务。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券面总额为20万元;首次达到牛羚企业、瞪羚企业标准的,券面总额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
挂牌成长创新券主要用于开展研发活动和购买科技服务。
申请在重庆科技创新板、新三板挂牌的,券面总额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
第六条创新券的申领主体为科技型企业,应当符合《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渝科委发〔2017〕36号)有关规定,且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失信行为记录。
(26)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管理办法(试行)2016-04-25

附件: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结题管理,强化目标任务导向,按照《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渝科委发〔2015〕68号)、《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渝财教〔2015〕275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列入市级科技计划且签订项目任务书的项目,重点对项目结题工作进行规范。
第三条项目结题应当以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根据专项类别不同可分为审核验收、评审验收两种结题验收形式。
所有计划/专项的一般项目实行审核验收,按照“提交申请——审核验收——结题销号”的流程一次性办结。
其它项目实行评审验收,按照“提交申请——处室审核——评审验收——结题销号”的流程实施。
第四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项目任务书约定的项目完成时限内向市科委项目管理处室提交结题申请,并将相应的项目结题材料一并上传至“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结题材料主要包括:1. 项目结题申请表。
2. 项目执行自评估报告。
3. 项目技术报告。
4. 成果证明材料(PDF扫描格式)。
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应当以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检测/评估报告为主,应用成果证明材料应当以应用主体提供的应用报告为主。
5.其它附件材料。
第五条建立项目目标任务审核制度。
市科委项目管理处室在收到结题申请后,应当对照项目任务书的考核指标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并根据项目层级确定项目结题形式。
对审核验收项目,经项目管理处室审核通过的,报发展计划处销号。
每年11月底前,由各项目管理处室采取网络或会议方式,对本处室该年度已结题项目的完成情况集中进行一次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论(优、良、差)进行信用管理。
对评审验收项目,经项目管理处室审核后,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提交至下一流程组织评审验收,处室审核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处室审核未通过的项目,项目管理处室应当及时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在指定时限内进行整改,整改时限最多不超过6个月,整改后经处室审核合格的方可进入下一步流程;整改后仍未达到验收标准的,应当及时终止。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实施细则》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136号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科技局,有关单位:为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科技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市科技局在认真总结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12月24日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培育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以及《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科发区〔2019〕26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科技型企业,是指在本市辖区范围内注册成立,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注重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经自愿申请和审核通过后,入库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系统(以下简称"企业系统")培育的居民企业。
第三条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坚持企业自主评价、软件评估筛选与政府组织认定相结合,由全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实施。
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委员会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中共委员会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使用方式,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创新供需有效对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科技创新券(以下简称“创新券”)是指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向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服务而发放的配额凭证。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科技服务机构是指经科学技术厅认定提供科技服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
第四条按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藏财教〔2018〕76号)规定,创新券专项资金由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支出,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择优支持、科学管理、公开透明、据实列支的原则。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科学技术厅负责创新券的政策制定、决策指导、年度预算、监督审批、兑现拨付、绩效评价及研究确定创新券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第六条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创新券的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创新券发放和兑现,对创新券接收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
第七条区内能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化科技服务的单位为创新券接收机构,负责接收创新券并提供相应科技服务,统计创新券服务业务信息,提交创新券科技服务工作总结等。
第三章支持对象第八条创新券适用的服务范围: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标准要求必须开展的强制检测和法定检测等活动,不纳入创新券的支持范围。
第九条创新券申领对象为在我区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9.14•【字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科技局,在渝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规范科技计划项目责任主体的诚信管理,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制定了《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09月14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诚信承诺与审核第三章信用记录与评级第四章信用激励与惩戒第五章信用申诉与核查第六章保障与监督第七章附则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规范科技计划项目责任主体的诚信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国科监〔2019〕323号)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以下简称“诚信管理”),是指对参与需求征集、指南编制、推荐申报、立项评审、过程执行、结题验收、监督检查、绩效评价以及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与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通过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进行诚信承诺、信用记录、分类定级,并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管理行为。
科技计划项目,是指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资助,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组织实施的各类专项项目。
第三条诚信管理坚持以信任为前提,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统一标准、分级分类,强化监督、奖惩并举的原则,着力培育诚信意识,营造诚信氛围,构建符合科研规律、适应创新需求的科研诚信体系。
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

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9.08•【字号】渝文备〔2017〕411号•【施行日期】2016.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渝文备〔2017〕411号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科委,各有关单位:为规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8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重庆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联合制定了《重庆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反馈。
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6年9月8日重庆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支持范围与方式第三章规划的编制第四章实施方案及项目的编制第五章专项资金的拨付和执行第六章监督与绩效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81号,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用于支持我市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改善我市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支持基层科技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市科委共同负责管理。
第四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中央引导、市级统筹、整合资源、完善体系、绩效导向、激励相容”的原则。
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管理和服务实施细则

附件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管理和服务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扶持和鼓励科技型企业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依托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重庆科技型企业培育库(以下简称“培育库”),为自愿入库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入库申报、统计分析、科技创新券、科技金融等各类科技管理服务,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生长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我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
第三条各区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区县科技型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审核和推荐。
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区县推荐的科技型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复核抽查和日常管理。
第四条自愿申请入库的科技型企业应当依法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符合国家政策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资产状况和知识产权清晰,会计核算健全,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支出归集规范。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企业有一定数量的R&D人员和R&D经费支出,其中:大中型企业当年R&D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例≥3%,― 1 ―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
小型企业当年R&D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例≥5%,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
微型企业当年R&D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例≥10%,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
上述“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执行。
2.拥有高层次科技人才1名及以上。
3.拥有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的,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1项及以上,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重大新产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新药、新型医疗器械、农业机械、动植物新品种、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3项及以上)等。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的管理,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应用和推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试行)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科委)的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管理的科技成果范围:(一)为了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新颖性(指科技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指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或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指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生物品种、新设计、新方法等以及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环境科学、科学管理与软科学方面的能够直接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成果。
(二)研究周期较长的重大科技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有独立应用价值或学术意义的阶段性科技成果。
(三)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或产品),其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原技术(产品)的水平,或对引进技术有较大的改进,其工艺、原材料等条件均适合于在我国生产、应用和推广的科技成果。
(四)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新的科技成果,包括在推广应用和技术开发过程中,对原科技成果有重大发展、创新或在此过程中取得的必须的配套技术成果。
(五)为阐明某种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包括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属于应用基础的非定向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对科技发展和生产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调查、考察、标准、计量、科技情况与科技管理理论研究成果。
第三条科技成果实行分级管理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负责统一领导全市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管理市级以上的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市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实施细则

市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市级科技创新券工作,加强和规范科技创新券管理,提高科技创新券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本市科技创新券相关政策,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科技创新券,是指由市级政府提供的一种政策性支持工具,旨在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开展研发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条科技创新券的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确保政策效果最大化。
第四条市科技局负责市级科技创新券的政策制定、管理协调和监督评估工作。
区科技局负责本区域内科技创新券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科技创新券的发放和使用第五条科技创新券的发放对象包括本市注册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
第六条科技创新券采用电子券形式,通过市科技局指定的平台发放。
第七条科技创新券有效期为两年,自领取之日起计算。
第八条科技创新券可用于支付企业研发费用、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等。
第九条企业年度使用科技创新券总额不超过其年度研发费用总额的30%。
第十条科技创新券不可转让、不可提现、不可兑换现金。
三、科技创新券的申请和审核第十一条企业通过市科技局指定的平台在线提交科技创新券申请。
第十二条区科技局负责对企业提交的科技创新券申请进行初审,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十三条市科技局负责对通过初审的科技创新券申请进行终审,审核通过的企业予以发放科技创新券。
四、科技创新券的监督和评估第十四条市科技局定期对科技创新券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区科技局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券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协调和咨询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券的使用效益。
第十六条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报告科技创新券使用情况。
五、违规处理(一)提供虚假材料或信息;(二)转让、提现或兑换现金;(三)使用科技创新券进行非法活动;(四)其他违反本细则规定的行为。
六、附则第十八条本细则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11.10•【字号】渝科局发〔2020〕129号•【施行日期】2020.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完善科技奖励工作机制,我局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20年11月10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市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受理、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市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为重庆市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组织。
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在渝注册的组织。
成果应主要在重庆完成或者在重庆应用。
第三条市科学技术奖是重庆市政府授予个人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一节科技突出贡献奖第四条《办法》第十条第一款(一)所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是指候选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第五条《办法》第十条第一款(二)所称“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是指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技术发明,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引起该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对促进重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整理省级科技创新券制度试点实施方案

整理省级科技创新券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嘿,各位客官,今儿个我来给大家详细捋一捋这个省级科技创新券制度试点实施方案。
咱们就直接开整,保证语言自然流畅,让您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
咱们得明确一下科技创新券的定义和作用。
科技创新券,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为了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发放的一种“优惠券”。
企业可以用这个券去购买科研服务,减少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那么,下面咱们就开始吧。
一、方案目标1.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3.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二、实施范围1.试点范围:全省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2.试点领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实施方案1.制定科技创新券政策政府出台科技创新券政策,明确发放对象、发放额度、使用范围、兑付方式等。
2.设立科技创新券管理平台搭建一个线上管理平台,用于科技创新券的申请、发放、使用和兑付。
3.确定科技创新券发放对象和额度(1)企业: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市场前景等因素,确定发放额度。
(2)高校、科研机构:根据科研实力、产学研合作成果等因素,确定发放额度。
4.明确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1)科研设备租赁、测试、分析等服务。
(2)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评估、技术咨询等服务。
(3)人才培养、技术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
5.科技创新券兑付方式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服务后,可向政府申请兑付。
兑付方式如下:(1)直接兑付: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服务后,直接向政府申请兑付。
(2)差额兑付: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服务后,差额部分由企业自付。
6.加强科技创新券监管(1)政府设立科技创新券监管机构,对发放、使用、兑付等环节进行监督。
(2)建立科技创新券使用效果评价体系,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四、方案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科技创新券政策、发放对象、发放额度、使用范围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1.12.29•【字号】渝发改规范〔2021〕16号•【施行日期】2022.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区县(开发区)发展改革部门:《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2021年12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立项第三章项目审批第四章项目支持第五章项目管理第六章附则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财政引导作用,集聚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能力提升项目,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发改高技〔2014〕2545号)、《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21〕12号)、《重庆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渝府办发〔2021〕47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是指符合国家战略部署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本领域本行业科技进步前沿方向,成果能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的项目。
主要包括:(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含列入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国家指导的市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批准建设的国家实验室项目;(二)重大创新平台能力提升项目,是指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外,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的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创新平台能力提升项目。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经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经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3.24•【字号】•【施行日期】2017.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经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各经济板块管委会,经开区各部门,有关单位:《南岸区经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3月24日南岸区经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工商注册登记和税务登记在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本办法简称“南岸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本办法简称“经开区”)范围内,并依法经营的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
第二条对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企业,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5万元。
第三条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2亿元、5亿元、1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
第四条当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上年营业收入必须1000万元及以上),较上年增幅达到2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8万元,较上年增幅达到3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10万元,较上年增幅达到4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15万元。
当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较上年增幅达到2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15万元,较上年增幅达到3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20万元,较上年增幅达到4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30万元。
当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较上年增幅达到2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30万元,较上年增幅达到3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40万元,较上年增幅达到40%及以上的给予扶持资金60万元。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
•【公布日期】2018.11.08
•【字号】
•【施行日期】2018.11.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
正文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经研究,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
2018年11月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以下简称“创新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以下简称“双高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创新券是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设立和发放,无偿资助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或购买科技服务的一种凭证。
创新券以奖励性后补助方式兑现。
第三条创新券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筹管理。
市科委是创新券组织实施部门,负责创新券的政策制定、决策指导、年度预算、兑现拨付、监督审批,研究确定创新券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重大事项。
市财政局负责创新券资金拨付、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区县(含万盛经开区)由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创新券申领工作在线跟踪和监督服务。
市科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利用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型企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开展创新券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创新券为电子券,每张券编号唯一,实行自愿申领、自主使用、事后兑现。
创新券有效期一年,逾期自动作废。
第五条创新券包括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券、双高企业培
1
育创新券、挂牌成长创新券三类。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券主要用于购买研究开发、委托检验检测(国家规定的强制检测和法定检测等除外)、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券面总额为2万元。
双高企业培育创新券主要用于开展研发活动和购买科技服务。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券面总额为20万元;首次达到牛羚企业、瞪羚企业标准的,券面总额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
挂牌成长创新券主要用于开展研发活动和购买科技服务。
申请在重庆科技创新板、新三板挂牌的,券面总额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
第六条创新券的申领主体为科技型企业,应当符合《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渝科委发〔2017〕36号)有关规定,且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失信行为记录。
再次申领创新券,须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前一年度,且于第一季度在管理系统完成入库信息更新。
第七条科技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申领创新券。
所有科技型企业均可申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券;未获得过双高企业培育创新券补助总额2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可申领双高企业培育创新券;双高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为A—C档的企业可以申领挂牌成长创新券。
同一类型的创新券,每年只能申领一次。
第八条创新券的申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发布通知。
市科委根据年度创新券工作计划,适时发布申领通知。
(二)在线申领。
科技型企业登陆管理系统,在规定时限内在线申领。
第九条创新券可以拆分使用,由科技型企业向接券机构单向流通,但不得买卖、转让、赠送等。
第十条接券机构是指在本市辖区范围内依法成立一年以上,通过接收创新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研究开发、委托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挂牌上市等科技服务的专业机构。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机构:
(一)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能够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服务的高等学校。
(二)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并纳入国家R&D经费统计调查范围,能够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服务的科研院所。
(三)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能够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服务的新型研发机构。
(四)经市级及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或备案,能够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五)具有有效CMA或CNAS资质,能够为企业提供委托检验检测服务的检测机构。
3
(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代理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
(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新三板、重庆科技创新板挂牌代理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接券机构应当在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注册登记、上传相关资质证明材料;按照内容清晰、价格明确的要求,公布科技服务产品信息;应当建立创新券接券管理制度,接收、兑现创新券后,应当保留原始服务合同备查。
第十二条创新券按下列要求申请兑现:
(一)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券由接券机构申请兑现。
(二)双高企业培育创新券由科技型企业在首次成为双高企业后,与接券机构分别申请兑现。
其中:科技型企业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直接成为瞪羚企业的,兑现总额为20万元;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除外)首次成为牛羚企业的,牛羚企业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成为瞪羚企业的,兑现总额为10万元。
(三)挂牌成长创新券由科技型企业在首次挂牌后,与接券机构分别申请兑现。
首次在重庆科技创新板的,兑现总额为10万元;首次在新三板挂牌的,兑现总额为30万元。
第十三条创新券原则上每季度兑现一次。
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提交申请。
登录管理系统,在线填写《科技创新券兑
现申请表》,根据填报要求上传科技服务合同及相关证明材料,并将加盖单位印章的纸质材料送达市科委委托的第三方机构。
(二)核对确认。
第三方机构提出核对意见;市科委会同市财政局研究确定拟兑现创新券的单位名单和金额,并在市科委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三)资金拨付。
经公示无异议的,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共同下达创新券专项资金计划,一次性拨付资金。
第十四条获得创新券兑现资金的科技型企业和接券机构应当接受科技、财政等部门的监督。
市科委定期或不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对于在创新券使用和兑现过程中存在不端与失信行为的,可以停拨或追回财政资金,并纳入科技信用管理。
涉嫌违纪违法的,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渝科委发〔2016〕126号)同时废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