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阐述红色经典著作概况和意义
![阐述红色经典著作概况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f231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a.png)
阐述红色经典著作概况和意义
摘要:
一、红色经典著作的概况
二、红色经典著作的意义
正文:
一、红色经典著作的概况
红色经典著作是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它们以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
这些作品既有小说、散文,也有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红色经典著作的意义
1.弘扬革命精神:红色经典著作通过讲述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事迹,极大地弘扬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传承革命文化:红色经典著作展现了我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貌,为后人传承了宝贵的革命文化。
3.增强民族凝聚力:红色经典著作描绘了我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历史画卷,有力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著作传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读者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5.艺术价值:红色经典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法,展现了革命战争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画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红色经典著作既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也是革命文化的传承载体。
爱国主义红色经典故事
![爱国主义红色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7cea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8.png)
爱国主义红色经典故事摘要:一、红色经典故事的背景和意义二、红色经典故事的代表人物和事迹三、红色经典故事的影响力及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四、当代社会传承红色经典故事的途径和意义正文:【一】红色经典故事的背景和意义红色经典故事是指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大量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斗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它们不仅是我国革命文化的瑰宝,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资源。
【二】红色经典故事的代表人物和事迹1.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牺牲时未满19岁。
2.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曾担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
3.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4.小萝卜头:共和国年纪最小的烈士,宋振中,在监狱中度过童年,终年不到10岁。
【三】红色经典故事的影响力及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红色经典故事的影响力深远,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国家、民族献出一切。
这些故事传递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红色经典故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让我们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他们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教育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四】当代社会传承红色经典故事的途径和意义1.图书:出版红色经典故事图书,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感人的故事。
2.影视作品:将红色经典故事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让更多人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红色旅游景点,让人们参观学习,了解革命历史。
4.教育活动: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故事分享会等,让红色经典故事走进校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861123943323968011c92a5.png)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研究生:于海娟指导教师:王卫平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了最为广泛而有力的传播。
它对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是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重建的艰辛与情感结构中怀旧色彩的彰显,以及商业意识、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一浪接一浪的冲击,"红色经典"开始被加以改编,也因此得以逐渐重返文化舞台。
尽管"红色经典"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局限,但在当下,它仍然成为多元文化构建中备受青睐的亮点, 再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尊崇。
针对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从"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关于"红色经典"的�1�7�1�7编、"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与局限这样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折,力图进一步推进对于"红色经典"的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红色经典"在五六十年代的影响力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概括,并分析它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原因。
第二部分对"红色经典"的改编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其得失。
第三部分探讨"红色经典" 在当下还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并清晰地指出其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历史价值改编当代意义引言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红太阳"歌曲专辑在音乐市场上的出现和流行,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为题材,高举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突然又从沉睡中焕发了活力,占领了一片广阔的出版和阅读市场,这些重新热起来的作品被称为"红色�1�7�1�7典",随着这些作品不断地被改编、搬上荧屏,文艺评论界相关的文艺争论也逐渐升温。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839f7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0.png)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文献,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岩》等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红色经典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优良品德。
这些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塑造描绘了众多勇敢、忠诚、智慧和正义的英雄形象,弘扬了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他们追求真爱、崇尚自由、关心社会公正,反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次,红色经典通过其精湛的艺术形式和生动的表现手法,使广大人民深受感动,从而让革命精神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中融入血脉。
这些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和情节,以其激荡人心的传奇故事和情感表达,引发了广大民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比如,在《水浒传》中,宋江和他的好汉们以其反抗压迫、保卫家园的英勇行动,激发了人们的正义感和爱国情怀,鼓舞了人们追求正义与公平的决心。
再次,红色经典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这些作品所传递的积极思想和人类精神,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们不仅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还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美育意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
比如,在《红岩》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员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为人民付出的英勇事迹,激发了人们对真理、正义和民族复兴的追求,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价值的认同和支持。
最后,红色经典作为青年学生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教材,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途。
通过学习红色经典,青年学生可以接受良好的思想启蒙和道德教育,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培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9562b2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b.png)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的鲜明标志和丰厚遗产。
弘扬红色文化,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中不断前进的重要途径。
其次,红色文化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底蕴。
最后,红色文化是培养和凝聚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径。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力量。
在新时代,我们要把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广泛宣传和普及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红色文化的历史和价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同时,我们要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产品,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
总之,弘扬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历史职责和时代使命,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始终坚持和发扬红色文化,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400字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926ce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5.png)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400字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文艺作品,具有浓郁的革命情怀和社会主义精神。
这些经典作品包括文学、电影、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它们对于塑造中国人民革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红色经典具有传承革命传统的意义。
红色经典通过讲述革命英雄、英勇斗争的故事,传递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对革命先烈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这不仅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到传统革命精神的力量,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红色经典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共同拥有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正能量。
红色经典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革命斗争的伟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先导作用,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红色经典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感人的情节,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触动和思考,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注重公德、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再次,红色经典有助于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的历史性任务和时代要求,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红色经典通过展示革命斗争的艰苦与卓越,英雄人物的伟大奉献,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经典作品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红色经典以其激励人心的精神内核,鼓舞着人们不断奋斗,不畏困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红色经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们传承革命传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色经典朗诵篇
![红色经典朗诵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b3e7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d.png)
红色经典朗诵篇一、引言红色经典朗诵篇是指那些具有鲜明红色主题、内容丰富、富有感情表达的经典朗诵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以红色经典为背景,通过朗诵的方式,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往。
红色经典朗诵篇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了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二、红色经典朗诵的意义2.1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经典朗诵作为一种文艺表演形式,通过朗诵经典作品,传承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红色基因。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也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往。
通过朗诵这些作品,可以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
2.2 培养爱国情怀红色经典朗诵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通过朗诵这些作品,可以激发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这些作品以英雄人物和革命历史为背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
通过朗诵这些作品,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爱国情怀的力量,培养和加强对祖国的热爱。
2.3 培养审美情操红色经典朗诵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
这些作品在朗诵的过程中,通过声音、语调、节奏等手段,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将文字转化为声音,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
通过欣赏和朗诵这些作品,可以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操。
3.1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对长沙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这首诗以其激情洋溢、意境深远的特点,成为了红色经典朗诵的经典之作。
朗诵这首诗,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毛泽东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3.2 《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首革命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成为了红色经典朗诵的代表作品。
红色经典的实现意义
![红色经典的实现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657be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9.png)
红色经典的实现意义
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一批具有鲜明革命性质的文艺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意识和斗志,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红色经典的实现意义在于:
1. 提高革命意识。
红色经典描绘了革命英雄的壮举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激励了人们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提高了人民的革命意识。
2. 弘扬正义精神。
红色经典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强调了革命斗争中的正义和信念,让人们知道何谓真正的英雄和勇气是从哪里来的。
3. 传承优秀文化。
红色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高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特点,并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
4. 激励民族自强。
红色经典追溯了中国封建主义的黑暗历史,唤起了人们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红色经典对于革命、文化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心得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bfaf1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5.png)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心得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近现代以来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红色经典影片是指那些以描绘革命斗争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它们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关系、红色经典影片对于塑造国家认同感的作用以及红色经典影片对于观众思想启迪方面展开讨论。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红色经典影片是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转型的电影作品。
这些影片通过真实而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英勇斗争,向观众传递了革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红色经典影片也反映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变革的期待和追求。
红色经典影片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和思想理念的阐释。
这些影片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展示革命斗争中的艰辛和牺牲,向观众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同时,红色经典影片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坚定信念和智慧解决问题。
近现代中国发展与红色经典影片密不可分。
这些影片记录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困难。
它们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辉煌。
红色经典影片对于塑造国家认同感的作用红色经典影片在塑造国家认同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影片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和英勇斗争,向观众传递了中国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耀感。
观众在观看这些影片时,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加强了他们对于国家的认同。
红色经典影片也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
这些英雄人物以其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斗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楷模。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5b35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3.png)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朝鲜战争的胜利,祖国的统一,而且在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意义
1、朝鲜战争:红色经典在朝鲜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它表示了胜利的精神,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友爱、团结齐心。
2、祖国统一:红色经典也象征着中国新疆、西藏、革命地区统一国家的意义,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端。
二、文化意义
1、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寓意了倡导祖国和民族的精神,预示着大吉大利,无论生活在何处都会引发热情的祝福,被收入古时的文学故事之内。
2、社会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红色经典也是极具礼仪性质的,红色是拜访者的象征,表达着热情洋溢的心情。
三、节日意义
红色经典在节日里也有特殊的意义,比如端午节,女儿节,爆竹节等都是以红色为主色,并且红色的装饰有时候也可以令节日气氛更加欢乐热烈。
四、美学意义
红色也有着强烈的美学含义,它不仅能够震撼人的心灵,而且可以唤起欢乐的气氛,增添朝气和活力,还可以让人联想到坚强担当、胜利希望等多种色彩。
此外,在中国文字、国画和中国结等传统文化现象中,红色经典也是重要的表达元素,可以彰显人们的内心感情。
总之,红色经典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节日、美学等多方面的意义,既能够提升民族团结精神,又可以开启一帆晴风,使人们可以展现自己的乐观和勇气,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abc80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a.png)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意义重大。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光辉历程和英雄人物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激励人民、凝聚力量、传承文化、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激励人民,弘扬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他们的精神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奋斗前进。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贡献,从而激励人们增强自信心、振奋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凝聚力量,增强国家凝聚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集中体现。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增强国家凝聚力,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鼓舞士气,增强民族自豪感。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精神象征。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加自豪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历史责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宣传红色经典
![宣传红色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f2c16c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b.png)
红色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社会,宣传红色经典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宣传红色经典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红色经典作品如《长征》、《红岩》、《铁道游击队》等,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递着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无穷智慧。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还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人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其次,宣传红色经典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红色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团结、友爱、互助等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宣传红色经典,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同时,这些作品还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宣传红色经典还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红色经典作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还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红色经典,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和进步。
同时,这些作品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为了更好地宣传红色经典,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红色经典作品。
其次,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经典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可以通过文艺演出等形式,将红色经典作品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总之,宣传红色经典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红色经典作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典耀中华征文1000字围绕红色经典
![典耀中华征文1000字围绕红色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829264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1.png)
,探究红色经典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红色经典的背景和内涵1. 红色经典的定义及来源红色经典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其包括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成为了我国文学的精髓,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典范。
2. 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这些作品都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们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极富魅力,不仅能够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更能够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制度。
3. 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在现代文学领域中,这些作品虽然历经千年,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思想启示和文学享受。
它们的语言优美、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给人以启迪和震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1. 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红色经典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对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红色经典所体现的“忠、孝、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其对于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3. 民族精神的弘扬红色经典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对于当代我国人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影响。
三、红色经典的启示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传承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是什么?1. 红色经典给我们的启示在当代,我们应该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进而实现自身的美好生活。
2. 红色经典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当代社会应该重视红色经典的研究,深刻领会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从中找到对当代社会有益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红色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对于当代社会,其内涵和价值在道德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d87644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7.png)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红色经典在当下具有多重意义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当下意义:
1. 政治象征: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经典文献和理论,如《红色宝典》、《红色经典文库》等。
这些著作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红色经典在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被广泛用于党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引领等方面。
2. 思想传承:红色经典是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红色经典作为传统思想的重要源泉,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经典著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原则和理论,对于指导中国的发展道路、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持党的纯洁性至关重要。
3. 历史记忆:红色经典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和记录,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抗战和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奋斗。
在当下,红色经典作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们了解和铭记过去,对于保持历史记忆、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和传承革命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文化价值:红色经典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这些经典著作中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于丰富中国文化、激发创造力和塑造文化认同都有积极的影响。
红色经典在文化领域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红色经典在当下具有政治象征、思想传承、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等多重意义。
它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经典著作,对于指导中国的发展、继承革命传统、保持历史记忆和丰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小说的接受现状及意义
![红色经典小说的接受现状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8130c3231126edb6f1a101e.png)
红色经典小说的接受现状及意义04级汉语言文学李思红色经典小说(以下称红色经典)特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七年的文学,它是中国现代农民革命史诗的激情写作,又称为革命叙事,是文学“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物。
在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他称这段时期为理想主义文学时期。
基本特点是现实性,能反映整个时代风貌,气势雄浑。
不仅情节有趣、充满英雄传奇色彩,思想也积极乐观,并反映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
它“是以理想主义的艺术思维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全面去梳理和营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并以史诗性的庞大气魄感染和凝聚新一代中国人对于现代政治革命理念的价值认同。
”[1]不管后代对红色经典的批判如何强烈,不管它的文学艺术性如何缺乏,它的存在对我们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整个文学史及唤起民族记忆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当下环境中的红色经典当下环境红色经典思想教育在学校渐趋空白,学生学习革命烈士爱国精神和了解共和国成立史已经不如以前浓烈。
同时社会影视改编中出现一股改编红色经典的热潮和风气,《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多次被搬上荧幕。
但其内容却与原著出现很大差距,一般都趋向于娱乐性、低俗化,爱情取代了革命而成为中心,反响也并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股改编热,一些专家学者已提出了反对意见,并给出了改编红色经典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原著基本的主题、人物关系、故事结构;尊重原著的价值导向;创作改编从现实出发,尊重原著的时代背景。
戏剧理论家郭汉城说:“现在的一些改编者把人性卑微化,认为只有七情六欲才是人性,英雄的人性就是七情六欲,这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是‘自毁精神长城’。
”作为审美意识的某种反映,并非改编一定不行,而是得把握一个度。
,红色经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经典。
它不仅仅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还承载着整整一代人的生命经验,包含着一种质朴的、丰厚的道德情感。
因此,每一个改编,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是一次历史意识、道德信心和生活趣味的考验。
宣传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宣传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5e05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9.png)
宣传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宣传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
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积淀。
宣传红色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红色文化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核心,蕴含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
宣传红色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宣传红色文化,可以引导人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道德建设。
4. 加强社会凝聚力: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史见证。
通过宣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推动全社会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
5. 增加教育实践意义:宣传红色文化可以通过红色旅游景点、红色革命基地等形式,提供教育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亲身体验、思想交流和历史学习机会,以实践的方式传承红色文化。
总而言之,宣传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增加教育实践意义。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进我国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进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da2b2f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7.png)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经典的红色小说,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成为坚强、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
小说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1. 鼓舞人民斗志: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共产主义战士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广大人民斗志,激励了一代人的奋斗精神。
2. 弘扬民族精神: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代表了民族精神的最高点,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了民族自豪感的源泉,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3. 描绘时代画卷:小说以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时期,描绘了时代画卷,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为人们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4. 启示人们珍惜生命: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告诉读者们生命的可贵和珍贵。
在小说中,保尔·柯察金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但他从未放弃对生命的青睐,他珍惜生命,勇敢面对挑战,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色经典现实意义突出,能够有效地鼓舞人民斗志,弘扬民族精神,描绘时代画卷,启示人们珍惜生命,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经典小说。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2d9b15bed5b9f3f90f1c49.png)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文艺观象)《人民日报》(2016年05月27日24 版)对话人: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评论家)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少衡(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核心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它也是当下的,原作仍在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并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翻唱●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它把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和蔑视的普通民众塑造成英雄,这区别于“五四”时的俯视和怜悯平民,平视加仰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红色经典表现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其追求和创造的超越一己之利的高远艺术境界,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当今的文学写作缺乏的,需要学习和汲取的,特别是挣脱“经济力”的束缚时,更需要在红色经典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当今活跃在文艺创作一线的作家、艺术家,都受到过红色经典的影响,它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创作的传统和资源之一,与诞生红色经典的那个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相比,当代中国也在发生着深刻巨变,也应该能够产生新的经典之作张江:近年来,围绕红色经典展开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
这主要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可以说,红色经典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
这体现在,红色经典原作还在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同时,它也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翻唱。
就此而言,我们对“红色经典”的讨论,事实上就具备了历史与当下双重观照的意义。
红色经典并未褪色仲呈祥: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的红色经典,在发表和出版之后的不同时期,一印再印,长销不衰,而且,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之后,仍然广受不同代际人们的欢迎。
这种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文艺经典作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过时,更不会因为岁月的更替而褪色。
读红色经典的意义
![读红色经典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6bf433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c.png)
读红色经典的意义
红色经典就像一曲催人奋进的乐曲,重现党领导全国人民穿越时代波涛的历史,让人读后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强调红色经典阅读,主要在于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信仰永不褪色。
大家都清楚红色经典的闪光点,书里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价值。
仅仅是知道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拿起来阅读,才能真正受到裨益。
在多元化的时代浪潮下,我们的内心信仰受到更多的不同价值观冲刷,夯实信仰的地基就是不断输入信仰的力量。
因此,红色经典的阅读很重要也很必要,让我们在红色价值的熏陶下,笃定地向未来前行。
阅读红色经典有助于感受红色精神,汲取爱国、爱乡、爱人民的精神营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文艺观象)《人民日报》(2016年05月27日24 版)对话人: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评论家)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少衡(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核心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它也是当下的,原作仍在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并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翻唱●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它把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和蔑视的普通民众塑造成英雄,这区别于“五四”时的俯视和怜悯平民,平视加仰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红色经典表现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其追求和创造的超越一己之利的高远艺术境界,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当今的文学写作缺乏的,需要学习和汲取的,特别是挣脱“经济力”的束缚时,更需要在红色经典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当今活跃在文艺创作一线的作家、艺术家,都受到过红色经典的影响,它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创作的传统和资源之一,与诞生红色经典的那个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相比,当代中国也在发生着深刻巨变,也应该能够产生新的经典之作张江:近年来,围绕红色经典展开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
这主要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可以说,红色经典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
这体现在,红色经典原作还在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同时,它也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翻唱。
就此而言,我们对“红色经典”的讨论,事实上就具备了历史与当下双重观照的意义。
红色经典并未褪色仲呈祥: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的红色经典,在发表和出版之后的不同时期,一印再印,长销不衰,而且,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之后,仍然广受不同代际人们的欢迎。
这种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文艺经典作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过时,更不会因为岁月的更替而褪色。
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实例,是歌剧《白毛女》的重排与巡演。
这个诞生于70年前延安的民族歌剧经典,从延安开演,中经太原、、、、、、、长春直至北京,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白毛女》旋风”。
不久前,据此拍摄的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电影也在全国上映,受到广大观众好评。
一部民族歌剧经典,历经70春秋,久演不衰;主演从王昆到郭兰英,到彭丽媛,再到雷佳,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而且,由民族歌剧到京剧,到芭蕾舞剧,再到不少地方戏曲,竞相移植上演。
铁的事实证明:这部经典作品所昭示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既“各美其美”——传承民族秧歌民族戏曲审美优势,又“美人之美”——借鉴西方歌剧审美经验并进而“美美与共”,兼容创新形成民族歌剧新范式的创作。
现实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也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
红色经典中以审美方式呈现的“历史镜鉴”,弥足珍贵。
《白毛女》的主要编剧之一、著名诗人贺敬之就深刻指出:那种颠覆《白毛女》反对阶级压迫主题、胡诌“杨白劳与黄世仁两方只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欠债还钱是正理”的历史虚无主义极为有害。
《白毛女》这部经典正是以艺术力量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
当中国老艺术家采风团到海南访问红色娘子军旧址,当地人民把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簇拥起来,嘘寒问暖,奔走相告:“吴琼花回家啦!”原来,谢晋导演为拍摄电影《红色娘子军》,带着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祝希娟到这里深入生活,与红色娘子军的老战士及当地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从而令祝希娟在影片中饰演的吴琼花形象大获成功,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自此,不仅电影《红色娘子军》成为海南岛的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而且祝希娟塑造的吴琼花艺术形象也深入民心,成为中国激励人民跟着共产党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动力。
这里,发人深思的是:红色娘子军在海南实际活动的历史时长不过一年零数月,而吴琼花则使娘子军的影响不断。
于此足见“文学力量的推动”的重要性,足见文艺经典绝不过时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张江:在我看来,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还有受众,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
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
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时代需要的和稀缺的。
阎浩岗:经历了时间淘洗,红色经典始终被那么多人喜爱,且历久不衰。
那么,它是否具有超越意识形态、超越特定时空阈限的精神内涵呢?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它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
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
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
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
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
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
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
“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生命和个人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
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
《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
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因而,时过境迁之后,读者可以批评红色经典的各种局限,却难以忘怀它,我们不应忽略它的存在。
从红色经典中汲取文学养分张江:具体到文艺自身的发展,红色经典不但是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不可回避的存在,而且对当下的文艺创作也不乏启示意义。
当过多的宫廷权谋霸占银屏,一己情爱充斥歌坛,穿越玄幻独领风骚之际,回头翻看一下红色经典,从这些作品中汲取一些营养,对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不乏积极意义。
赵慧平:在我看来,当今的文学要发展,不应忽视也无法忽视红色经典的存在。
文学之事,从来不仅仅是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形式技巧之事,它是生命的一种审美存在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它是人的心灵之事,营造的是人的精神家园,它聚敛的是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向往,对假恶丑的厌恶与抛弃,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对现实生活境界的升华。
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群先进分子的精神世界的文学呈现,表现的是一个时代民族的心灵和审美理想,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存在和审美符号。
虽然它与今天的文学有了时代的差异,但文学的发展由传承到创新的规律,使它必然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获得的文学经验和成果已经构成了当今文学的基因与传统。
这样看来,仅从一个视角和标准评价红色经典是远远不够的。
当今的文学写作应该也完全能够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养分。
文学写作无论是咏物还是感怀,都是需要境界的。
“境界说”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范畴,作者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作品就会营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在红色经典中,将人民大众作为文学的主人是时代文学的追求,这种对社会历史必然要求的回应,是时代文学的进步。
在表现人民大众追求理想生活的乐观精神、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友爱互助的奉献精神时,红色经典也表现出作者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
当年红色经典追求和创造的超越一己之利的高远艺术境界,是那个时代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当今的文学写作缺乏的,需要学习和汲取。
文学写作不会在真空中存在,它必然要受到各种力量的制约。
如果说红色经典受到了一定的政治干预,那么当今的文学写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力”的操纵。
我们的文学世界里时常失去理想、信仰、乐观、进取、诚信、友爱、优美、崇高、典雅,却让自私、享乐、权谋、诡计、暴力、仇杀、乱伦、荒诞、无耻、丑恶泛滥。
这里并不是彻底肯定或者否定某一年代的文学,而是主张要以科学的态度,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视角观照不同时代的文学,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自觉的文学精神,繁荣中国当代文学。
在当今挣脱“经济力”对文学的束缚时,需要在红色经典中积极地汲取已经获得的那些宝贵的精神营养。
这里还要指出的一点是,红色经典是现代汉语的文学写作达到历史高度的代表作,它对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它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方式,它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丰富与雅正,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文学在一个时代的文学符号。
当代生活是写作新经典的源泉张江:大时代方有大作品。
与催生红色经典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相比,我们今天身处的时代虽已没有了战火硝烟,但这仍然是一个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大时代。
它所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的震荡丝毫不逊于革命战争年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时代应该也能够产生新的经典之作。
杨少衡:我觉得当下创作作为当代生活的一种反映,其素材、课题和认识等等,都产生并依赖于当代生活。
当下创作中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精神的代表性作品才可能成为新经典,被人们记住,留传于世。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生活是产生新经典的源泉。
当代生活景象无疑极其丰富而复杂。
与人们所称的红色经典所产生的那个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与战争年代比较,当代中国虽属和平发展,却也在发生着深刻巨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史所罕见。
中国走出近代史上贫穷、落后、屈辱的境地,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社会形态也在迅速转型。
发展与转型同时给中国带来了各种问题与压力,新形势下的国际环境既提供机遇,也充满挑战。
中国人民正在以自己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直面挑战,向着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前行。
这样一种生活景象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资源,也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
我生活在福建,这里不属中心区域,生活却也同样发生着巨变。
一个遍布丘陵的省份,以往被山岭分割出众多方言区域,20年前行路还处处艰难,如今高速公路和高铁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