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含量的2倍,还有胶原酶、碱性
磷酸酶和溶酶体等。中性粒细 胞颗粒中所含的酶与中性粒细
胞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返回
第一节
溶酶体是真核细胞中行使降解作用的细胞器,它在核糖 体上合成,然后进入内质网,再进入高尔基体进行包装, 形成初级溶酶体。其含有50多种酶,大部分溶酶体酶均为 酸性水解酶,包括脂酶、蛋白水解酶、核酸酶、磷酸酯酶、 糖苷酶和硫酸酯酶等。初级溶酶体与吞噬小体融合,二者 质膜发生融合,容纳消化物后形成次级溶酶体,此时水解 酶被激活,起分解、消化和杀死吞噬体内微生物的作用。 嗜酸粒细胞颗粒含有大多数的溶酶体酶。这些颗粒也含有 强力的磷脂酶 D 和高浓度的芳基硫酸酯酶 B ,后者能灭活 过敏性的慢反应物质,这可能是嗜酸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 的主要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2 DNA和RNA含量 正常成熟粒细胞和骨髓中幼稚白细胞 的DNA含量相同。急性白血病细胞DNA含量通常较正常白 细胞高,这与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数常为超二倍体有关。 在粒细胞的成熟过程中胞质嗜碱性逐渐减轻,反映RNA含 量逐渐减少。 3氨基酸 大多数氨基酸在粒细胞中的浓度较之血浆或红 细胞中高几倍,唯精氨酸的浓度较低,可能是由于粒细 胞内存在精氨酸酶之故。谷胱甘肽和其他非蛋白巯基成 分也存在于粒细胞中。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DNA 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的聚合。此酶在幼稚白细 胞最为活跃,其活性随细胞成熟而减弱。3H-TdR掺入 DNA 的改变与 DNA聚合酶活性下降相一致。中幼粒细胞是尚 能掺合 TdR至DNA中和进行核分裂的最晚期粒细胞。末端 脱氧核苷酸转移酶能在没有DNA模板时催化脱氧核苷酸的 聚合,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 变患者细胞中,其活性很高。
第二章——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标志着中性粒细胞从新生细胞以至衰老细胞的发育阶段。正常情况外周血以分 叶核为主,胞核常为2-5叶,杆状核较少。分叶核与杆状核比值为13:1
@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 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及应用细胞因子。分为轻、中、重三级。 1、再生性核左移 指核左移伴WBC增高。表示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 抵抗力强。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2、退行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WBC正常或减低。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 差。见于再障、粒细胞缺乏、伤寒。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空泡形成: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出现1个或数个空泡。是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
缺失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杜勒小体: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
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 、梨形,染成天蓝色。是胞质发育不成 熟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如肺炎、麻疹 、败血症、烧伤。
退行性变:细胞发生胞体肿胀、边缘不清晰、
白细胞计数(WBC)
WBC指单位容积内外周血各种白细胞的总和。 @显微镜计数法: 用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将全血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固 定白细胞。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在低倍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白细胞数量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白细胞总数。 @血液分析仪法
方法学评价 @显微镜计数(参考方法) 优点 校准血液分析仪、异常结果复合 缺点 费时、易受微量吸管、计数板质量,细胞 分布状态、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 @血液分析仪法 优点 计数细胞数量多、易标准化、准确度精确 度高 缺点 人为或病理因素可干扰计数(外周血抗凝 不充分、外周血出现有核细胞、巨大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红细胞碎片)
2019/4/2
临床基础检验学: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
0.1mm
计数原则
计数原则
总原则:循一定方向 压线细胞数上不数下 数左不数右
(1)压单线细胞 (2)压双线细胞 :以压外线为压线
【试剂】 红细胞稀释液:任选一种
1.Hayem稀释液:氯化钠1.0g、硫酸钠(含10个结晶 水)5.0g,氯化高汞0.5g,蒸馏水加至200mL,过滤 后使用。
氯化钠---调节渗透浓度 硫酸钠---提高比重防止红细胞粘连 氯化高汞---防腐剂,有毒
100
实际白细胞/L=
×校正前WBC
100+有核红细胞数
Hale Waihona Puke 八、细胞计数参考区间1.RBC
成年男性: (4~5.5)×1012/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医学决定水平:> 6.8×1012/L,< 3.5×1012/L
2.WBC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病例分析
• 男,54 岁,反复发作的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史5年,本次 无明显诱因上腹隐痛3天,伴发热38.6℃,全身乏力,不思 饮食,恶心、无呕吐,尿色如浓茶。查体:急性病容,咽 部微红,扁桃体不肿大,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上腹部 有轻度压痛,右侧为甚。
• 实验室检查:感染科就诊,检查血常规WBC 18.6 x 109/L , 检验人员镜检白细胞分类时,发现镜下白细胞没有仪器法 那么多,检验人员用手工方法给患者复查了白细胞,手工 方法 WBC 6.2 X 109/L ,一个患者,一样的血液,得到了两 个结果。到底相信哪个结果?为什么?
2.柠檬酸盐甲醛盐水 氯化钠 0.6g 调节渗透压 柠檬酸钠 1.0g 调节渗透压,抗凝 36%甲醛 1ml 防腐 蒸馏水加至100ml,过滤2次后使用。 3.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在医学检验的众多项目中,白细胞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白细胞就像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战士”,它们在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白细胞的检查,医生能够获取许多有关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白细胞并非是单一的细胞类型,而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每种类型的白细胞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们如同冲锋陷阵的“先锋部队”,在对抗细菌感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迅速增多,冲向感染部位,吞噬和消灭细菌。
因此,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时会变得活跃。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或遭受寄生虫侵袭时,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可能会上升。
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特定的血液疾病也可能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嗜碱性粒细胞虽然数量较少,但在免疫反应和过敏过程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它们参与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来调节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则是免疫系统中的“智慧军团”,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直接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B 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来发挥体液免疫的作用。
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对于诊断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疾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的数量可能会相对增多。
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能够清除衰老和受损的细胞、病原体等。
在某些慢性炎症和某些血液疾病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那么,如何进行白细胞检查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血常规检查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检验方法,通常通过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进行。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2017年练习题第三章白细胞检验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细胞直径8~9μ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3、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畸形E、中毒颗粒4、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类风湿性关节炎5、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时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时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7、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C、诊断黏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E、以上都不是10、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A、变异百分率评价法B、两差比值评价法C、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D、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E、常规考核标准11、关于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B、可完全代替显微镜分类法C、显微镜检查法仅作筛选,以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为准D、电阻法原理是目前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E、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1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13、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A、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15~30)×109/LB、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C、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D、急性失血时白细胞数增高E、冷水刺激后白细胞数增高14、血液检验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细胞比容E、血沉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B、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D、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17、关于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临床检验基础_白细胞计数
临床检验基础_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一项指标,用于评估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
本文将介绍白细胞计数的基本原理、检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一、基本原理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多种类型。
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每立方毫米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以10的乘方形式表示。
白细胞计数可以通过显微镜计数法或自动计数法来进行。
显微镜计数法是指将血液样本制成薄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手工计数。
自动计数法则是通过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自动计数和分析。
二、检验方法1. 显微镜计数法首先,取适量的患者血液样本,以乙醇溶液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样本均匀涂布在玻片上。
接着,将玻片放入染色剂溶液中染色,待染色完成后,利用显微镜逐个计数每个方格中的白细胞数量,最后乘以一个修正因子得出最终结果。
2. 自动计数法自动计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白细胞计数方法。
操作者将血液样本注入计数仪中,计数仪会自动对样本进行稀释、混匀、计数和分析。
最终,计数仪会给出每立方毫米的白细胞数量。
三、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在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在炎症反应的监测和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白细胞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
通过监测白细胞计数,可以及早发现炎症反应,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判断感染程度:感染是引起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增多一般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来评估感染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3. 监测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也可以用于评估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在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白细胞计数会偏低,如艾滋病、免疫缺陷病等。
4. 辅助诊断疾病: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这些疾病常常伴随着白细胞数量异常的变化,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临检基础第8讲(白细胞异常形态及血小板计数、形态)-20120921
中毒颗粒与正常颗粒
中毒颗粒与嗜碱粒细胞颗粒
中毒指数
含中毒颗粒的细胞在中性粒细胞中所占的比值 中毒指数愈大,中毒情况愈严重 1.0 极严重 0.75 重度 0.5 中度 <0.25 轻度
中性粒细胞异常改变
1、毒性变化 2、棒状小体 3、核象变化 4、核形异常 5、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或消失 6、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畸形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出现在: 严重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大面积烧伤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①细胞大小不均 (anisocytosis) ②中毒颗粒 (toxic granule) ③空泡形成 (vacuolation) ④杜勒小体 (döhle body) ⑤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卫星核的淋巴细胞
外周血液中浆细胞
常人外周血一般不出现 病理情况下可见:
多发性骨髓瘤(MM)外周血中可见少量病理性浆细胞 浆细胞白血病(PCL)患者外周血可出现较多(>20%)异 常浆细胞。
浆细胞
第三节 血小板检查
本节讲述:
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 血小板形态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胞体增大,直径16~25um,核分叶过多,常为5~9叶, 甚至10叶以上,各叶大小差别很大,核染色质疏松。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2)巨杆状核和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巨杆状核:胞体可大至30μm,胞核呈肥大杆状或特 长带状。 多分叶核:后者胞核分叶超过5叶 易见于:MA、MDS、白血病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2019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裂池细胞进入成熟池增多B、成熟池细胞进入储备池增多C、储备池细胞进入边缘池增多D、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E、循环池细胞进入组织固有池增多2、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B、细胞衰老C、细胞分裂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使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4、下列哪种细胞的毒性变化会出现中毒颗粒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幼红细胞D、单核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5、正常情况下,关于WBC变化规律改变,错误的是A、新生儿较高B、剧烈运动后降低C、进餐后增高D、上午较低E、妊娠期增高6、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7、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8、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 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 畸形E、中毒颗粒;■・・':'. .' 尸9、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活动性肺结核10、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1、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12、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1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 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7、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 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 小体E、退行性变18、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A、病情好转B、预后良好C、预后不良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19、白细胞数小于2乂1091,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重新采血复查B、取血量20P l,改为40p l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E、减低稀释倍数20、退行性核左移提示A、机体的反应性强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预后良好E、感染程度较轻21、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红细胞,WBC计数值为10X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A、4X109/LB、6X109/LC、8XIO9/LD、10X109/LE、12.5X109/L22、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二叶8、三叶C、四叶D、五叶E、六叶23、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E、链球菌感染24、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5、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2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 畸形B、Dohle 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27、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8、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尊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33、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34、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A、严重传染病、座疮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E、铅中毒、座疮35、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0、异型淋巴细胞E、吞噬小体36、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37、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38、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二、B1、A.分裂池B.成熟池C.储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A B C D E2、A.0.01〜0.05B.>7X109/LC.>10X109/LD.0.50〜0.70E. >0.05<1>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ABCDE<2>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ABCDE3、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C.结核D.伤寒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A B C D E<2>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ABCDE4、A.严寒或暴热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D.伤寒E.流行性感冒<1>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A B C D E<2> 、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高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docx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3、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5、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Alder-Reilly 畸形B、Dohle 小体C、棒状小体D、Mott 细胞E、棘形细胞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7、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
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 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 小体8、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9、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 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 小体E、退行性变10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1 、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 、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 、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13 、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3、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5、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7、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
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小体8、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9、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10、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1、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13、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
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及白细胞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及白细胞检验临床检验基础u血液检验:血常规、止凝血检验、血型与输血u尿液检验:尿常规、尿沉渣检验u粪便检验:粪便常规、粪便潜血试验u脑脊液检验u浆膜腔积液检验u阴道分泌物检验u精液及前列腺液检验u胃液检验:胃液的一般检查、胃液潜血试验、Hp检查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目的要求1. 掌握血液标本的采集的方法及评价、抗凝剂的选择与使用。
2.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方法与染色原理。
3. 熟悉血液标本的运输、保存与处理。
一、血液标本的类型1. 全血:静脉全血、动脉全血、末梢全血2. 血浆:主要用于凝血项目和生化项目的检测。
3. 血清:主要用于生化和免疫学项目的检测。
4.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染色体分析等。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添加剂原理临床用途真空采血管颜色促凝剂激活纤维蛋白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交联的纤维蛋白最终形成凝块急诊生化检查橘色分离胶离心后固化在血清和血凝块之间形成隔离层,使血清和血细胞完全分离生化、血库、血清学等相关试验黄色抗凝剂去除钙离子或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阻止血液凝固血液检验、红细胞沉降率、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凝血等检验紫色、蓝色、黑色、绿色、灰色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二、血液标本抗凝剂与添加剂抗凝剂抗凝原理临床用途真空采血管颜色枸橼酸钠 (1:4) /柠檬酸钠(1:9)与血液中的Ca 2+结合 形成可溶性螯合物, 阻止血液凝固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血栓与止血测定血液保养液黑色蓝 色乙二胺四乙酸与血液中的Ca 2+结合EDTA-形成可溶性螯合物,全血细胞分析紫 色K 2/Na 2/K 3阻止血液凝固肝素钠/肝素锂加强抗凝血酶Ⅲ灭活 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红细胞比容、微量 元素测定等绿 色草酸钠/NaF 与血液中的Ca 2+结合 形成草酸钙沉淀,阻 止血液凝固血糖、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灰 色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二、血液标本抗凝剂与添加剂采血部位 2014年出版的《中国临床实验室血液标本分析前标准共识》u 耳垂 (现已少用)。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2019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裂池细胞进入成熟池增多B、成熟池细胞进入储备池增多C、储备池细胞进入边缘池增多D、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E、循环池细胞进入组织固有池增多2、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B、细胞衰老C、细胞分裂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使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4、下列哪种细胞的毒性变化会出现中毒颗粒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幼红细胞D、单核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5、正常情况下,关于WBC变化规律改变,错误的是A、新生儿较高B、剧烈运动后降低C、进餐后增高D、上午较低E、妊娠期增高6、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7、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8、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畸形E、中毒颗粒9、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活动性肺结核10、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1、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12、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1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7、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18、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A、病情好转B、预后良好C、预后不良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19、白细胞数小于2×109/L,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重新采血复查B、取血量20μl,改为40μl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E、减低稀释倍数20、退行性核左移提示A、机体的反应性强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预后良好E、感染程度较轻21、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红细胞,WBC计数值为10×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A、4×109/LB、6×109/LC、8×109/LD、10×109/LE、12.5×109/L22、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二叶B、三叶C、四叶D、五叶E、六叶23、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E、链球菌感染24、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5、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2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27、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8、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33、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34、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A、严重传染病、痤疮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E、铅中毒、痤疮35、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D、异型淋巴细胞E、吞噬小体36、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37、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38、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二、B1、A.分裂池B.成熟池C.储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A B C D E2、A.0.01~0.05B.>7×109/LC.>10×109/LD.0.50~0.70E.>0.05<1>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A B C D E<2>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A B C D E3、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C.结核D.伤寒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A B C D E<2>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A B C D E4、A.严寒或暴热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D.伤寒E.流行性感冒<1>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A B C D E<2> 、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高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三章白细胞检查
2017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出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3、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畸形E、中毒颗粒4、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类风湿性关节炎5、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合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是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7、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9、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0、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11、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A、病情好转B、预后良好C、预后不良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12、白细胞数小于2×109/L,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重新采血复查B、取血量20μl,改为40μl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E、减低稀释倍数13、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B、细胞衰老C、细胞分裂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14、退行性核左移提示A、机体的反应性强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预后良好E、感染程度较轻15、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RBWBC计数值为10×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A、4×109/LB、6×109/LC、8×109/LD、10×109/LE、12.5×109/L16、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二叶B、三叶C、四叶D、五叶E、六叶17、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8、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19、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20、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21、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22、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3、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24、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25、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6、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27、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8、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29、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30、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31、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A、严重传染病、痤疮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E、铅中毒、痤疮32、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E、链球菌感染33、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D、异型淋巴细胞E、吞噬小体34、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35、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36、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37、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二、B1、A.分裂池B.成熟池C.储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A B C D E2、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C.结核D.伤寒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4>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A B C D E<5>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A B C D E3、A.严寒或暴热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D.伤寒E.流行性感冒<6>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检验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等疾病。
下面将从白细胞检查的意义、方法、结果分析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白细胞检查的意义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主要起着抵抗外界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因此,对白细胞进行检查可以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
白细胞检查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等项目,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等情况。
白细胞检查的方法白细胞检查通常通过血液检验来完成,检验方法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等。
其中,血常规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形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骨髓穿刺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检查方法,通过从骨髓中获取标本来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某些疑难病例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在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中,主要需要关注的指标包括白细胞总数、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形态特征等。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在4-10×10^9/L之间,其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最高。
如果白细胞总数偏高,可能表示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反之,白细胞总数偏低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注意事项在进行白细胞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避免检查前进食脂肪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其次,护士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最后,在解读检查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指标,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白细胞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重视白细胞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白细胞检查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H-J小体C、空泡变性D、退行性变E、毒性颗粒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C、诊断黏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E、以上都不是3、不符合典型的严重感染患者的外周血象的变化是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B、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及退行性变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性粒细胞常轻度增加E、单核细胞可见增多4、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A、变异百分率评价法B、两差比值评价法C、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D、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E、常规考核标准5、关于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B、可完全代替显微镜分类法C、显微镜检查法仅作筛选,以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为准D、电阻法原理是目前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E、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6、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7、嗜酸性粒细胞乙醇-伊红稀释液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A、破坏白细胞、红细胞,并促进嗜酸性颗粒着色B、保护嗜酸性粒细胞D、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E、染料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8、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A、过敏反应B、趋化作用C、胞饮作用D、脱颗粒作用E、以上都是9、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E、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6×109/L10、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1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A、肝和淋巴结B、脾和淋巴结C、骨髓和淋巴结D、淋巴结E、胸腺和淋巴结12、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13、中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受阻或发生变性后可形成A、中毒颗粒B、空泡C、杜勒小体D、核棘突E、核变性1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5、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1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17、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认为是A、细胞脂肪性变B、糖原颗粒变性C、染色不佳D、胞质溶解E、内质网变性18、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9、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A、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15~30)×109/LB、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C、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D、急性失血时白细胞数增高E、冷水刺激后白细胞数增高20、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小体21、血液检验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细胞比容E、血沉22、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3、关于白细胞核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A、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更幼稚细胞为核左移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E、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24、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25、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B、预后良好C、机体抵抗力好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E、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26、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7、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朗格汉斯细胞E、Th1细胞28、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29、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B、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D、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32、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3、中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A、造血功能衰退B、感染已近恢复期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预后良好34、关于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备考知识点:白细胞检查
临床检验根底考试备考知识点:白细胞检查临床检验根底考试备考知识点:白细胞检查导语:白细胞旧称白血球。
血液中的一类细胞。
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
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
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
白细胞一般有活泼的挪动才能。
我们白细胞检查是指什么吧。
1粒细胞起于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母细胞分化为原粒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2一个原粒细胞经过增殖发育,最终生成8~32个分叶核粒细胞。
此过程在骨髓中约需10d,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仅存6~10h,然后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3粒细胞在组织中可行驶防御功能1~2d,衰老的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其余从口腔,气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排出,同时,骨髓释放新生的粒细胞补充周围血而保持白细胞数量相对稳定4分裂池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才能5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计数6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7嗜碱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含有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响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8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过敏反响9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吞噬和清理功能,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与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10淋巴细胞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11 B淋巴细胞可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抗体,参与体液免疫12在胸腺,脾,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称为T淋巴细胞13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假设出现大量该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14血液检验中,白细胞计数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15正常人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为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变化16采用显微镜计数法进展白细胞计数时,通常汲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17正常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占1.5%~5% 18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以3叶核居多19感染,理化损伤,血液病,脾功能亢进,免疫性疾病可见中性粒细胞减低20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细胞21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响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22退行性左移是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23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那么称为核右移24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形成的原因是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25淋巴细胞数量减低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26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27Do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存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1~2um,亦可见于单核细胞28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的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6~25um,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甚至在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29瑞氏染色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质呈浅紫红色30瑞氏染色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呈蓝黑色31外周血小淋巴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32瑞氏染色单核细胞,直径10~20um,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33异型淋巴细胞按其形态学特征分为3型:1型(空泡型,浆细胞型),2型(不规那么型,单核细胞型)3型(幼稚型) 34淋巴细胞受电离辐射后出现形态学改变:核固缩,核破碎,双核,卫星核淋巴细胞(胞质中主核旁出现小核) 35火焰状浆细胞见于IgA型骨髓瘤血液分析^p 仪及其临床应用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p 仪检测原理包括血细胞计数原理(库尔特原理),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血红蛋白测定原理三种2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脱水,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35~450fl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3电阻抗法分析^p 血液时,位于90~160fl单个核细胞区的.细胞称为中间型细胞4血液分析^p 仪血红蛋白测定原理中,应在波长530~550____下比色5白细胞经过氧化物酶染色后,胞质内显示细胞化学反响,过氧化物酶活性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核嗜碱性粒细胞无过氧化物酶活性,这是血液分析^p 仪白细胞分类的根底6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35~450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三群,左侧峰又高又陡为淋巴细胞峰7正常白细胞直方图中,左右两峰间的谷较平坦,为单个核细胞峰8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凝集,宏大血小板,未溶解红细胞,疟原虫,冷凝集蛋白,脂类颗粒,异形淋巴细胞9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主要原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形淋巴细胞10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主要原因是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1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细胞,从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当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峰可左移或右移,或出现双峰12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在2~30fl范围内分布,呈左偏态分布,集中分布于2~15fl内,当有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聚集血小板时,直方图显示异常13ICSH分布的血液分析^p 仪评价方案包括:可比性,准确性,总重复性,精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14精细度分为批内,批间两种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检查【概要】三类五种1粒釣胞、「中性粒细胞何V:囂g)* I®性粒细胞⑹力協•唔碱性较细胞-单核细胞(M )-淋巴细胞(L)白细胞计数【定义】指测定单位体积的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原理】显微镜计数法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为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成熟红细胞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操作方法】显微镜计数法0.38ml稀释液+ 20 M血T混匀(棕褐色充池T静置2〜3min宀计数(低倍镜,四角4个大方格)T计算3 min1. 经验控制血涂片上WBC分布密度与WBC数量关系(1) 与红细胞数比较: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约为500〜1000 : 1。
(2) 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性。
2. 计数误差(1)技术误差:通过熟练操作、仪器校准而减小,甚至避免。
(2)固有误差:是计数室内每次血细胞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致的误差。
若白细胞数太低(v 3 X109/L),可增加计数量(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或减低稀释倍数,太高(>15 X109/L ),可增加稀释倍数。
(3)有核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与白细胞一同被计数,使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
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白细胞数/L =校正前白细胞数X ;TJU(Y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参考值】成人:(4 〜10 )X109/L。
新生儿: (15 〜20 )X10 9/L。
6个月-2 岁:(11 〜12 )X109/L〜儿童:(5 〜12 )X109/L【临床意义】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所以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一白细胞分类计数(DC)【检测原理】血滴制成徐片u>染邑讷谊分型求得各种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X白细胞分类计数% )。
【质量控制】1. 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因素(1)细胞分布不均:体尾交界最佳,“城垛”式移动。
【质量控制】主要因素(2)形态识别差异①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差异;②单核细胞和大淋巴细胞鉴别能力差异;③染色较差的涂片,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难以区分。
2. 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临床上如需观察细胞数量变化作为诊治指标时,应提高细胞计数量,如下表。
如表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白细胞数的关系白细胞总数(X109/L )应分类白细胞数(个)白细胞总数(X109/L )应分类白细胞数(个) V 450 〜10020 〜303004〜10100> 3040010 〜20200【参考值】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值【临床意义】骨詰音血干纽胞T粒■单票祖细胞-Ml粒T早、中、傾、杆械、分叶核粒细胞髓------------ ►V - 扌卜周ill —A(1)生理性增多:Nsg > 70%,绝对值〉7 X1O9/L称为增多。
2叶核占10%〜30% , 3叶核占40% - 50% , 4叶核占10%〜20% , 5叶核V 5%。
1 )年龄变化: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达(15〜30 )X109/L )。
第6〜9d减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4〜5岁两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2次交叉变化曲线,到青春期时与成人相同。
粘中69.苗两交哭2)日间变化: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在活动、进食后白细胞数较高。
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一日内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1倍。
3)运动、疼痛、情绪变化: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使白细胞轻度增高。
严寒、暴热使白细胞数高达15 X109/L或更高。
剧烈运动、剧痛、情绪激动使白细胞显著增高。
4 )妊娠与分娩: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 X109/L以上,妊娠最后1个月波动于(12〜17 )X 109/L,分娩时白细胞可达34 X10 9/L,分娩后2〜5d内恢复正常。
5)其他: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30% (包括N、L和M )。
中性粒事儿真多淋中6945两交叉安静休息早晨低其它情况均增高(2)病理性增多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增多白细胞大多为Nsg 或Nst。
①反应性增多四急一严一恶②异常增生性增多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
见于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白血病以成熟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
(3 )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 X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 X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见于:①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②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③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 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等;⑤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 增多: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参考上限(> 0.05 X109/L )。
(1)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
(2)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达20%以上,且多幼稚型。
口诀:过敏炎症骨髓增嗜碱粒白较罕见2. 减少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放疗、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急性期。
淋巴细胞1•生理性增多:绝对值成人〉4X109/L、儿童〉7.2 X109/L、4岁以下〉9 X109/L。
见于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2. 病理性增多: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
2)百日咳:淋巴细胞达30 X109/L,范围为(8〜70 )X109/L,以CD4阳性细胞为主。
3 )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前,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
4)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5 )药物:阿司匹林、氟哌啶醇、铅、左旋多巴、苯妥英等。
传单百日肾移植淋白药物淋增多淋少放射肾化脓3. 减低: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
单核细胞1•生理性增多: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超过0.8 X109/L。
儿童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达15%或更多,妊娠时生理性增高与N变化相平行。
2.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结核)、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
1)某些感染:WBC达20 X109/L以上,外周血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达30%以上,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
2)某些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可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
3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4 )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5 )胃肠道疾病:如酒精性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等。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原理】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白细胞,并将嗜酸性粒细胞着 色,然后滴入细胞计数盘中,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稀鏗 => 破坏 =>充泄计数 => 计算【操作方法】 0.38mlE 稀释液+ 20山血宀混匀宀充池宀静置 3〜5min 宀计数(低倍镜,两个池, 10个大方格 计算E/L 二 ------------------ X10 X20 XIO^ 10X105【试剂】保护剂乙醇、丙酮、乙二醇。
着色剂溴甲酚紫、伊红、固绿等。
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 E 着色物质碳酸钾、草酸铵。
抗凝剂枸橼酸钠、EDTA 。
防止乙醇和液体挥发剂甘油。
Stumf 1 miTL【参考值】成人(0.05〜0.5 )X109/L。
【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1)年龄变化:5岁以下儿童约为(0〜0.8 )X109/L ;5〜15 岁约为(0〜0.5 )X109/L。
(2)日间变化: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2.增多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 X109/L o(1 )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钩虫等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可达90%以上,使用驱虫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花粉症等。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常达10%以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后等。
(5)某些恶性肿瘤:癌肿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肺癌),是嗜酸性粒细胞对白细胞介素5(IL-5 )和肿瘤细胞因子的反应。
(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在恢复期时,暂时性增高。
但猩红热急性期,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酶能活化补体成分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包括伴有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等。
3. 减低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极期。
【注意事项】1. 时间: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最好固定时间,以排除日间生理变化。
操作应在30〜60分钟内完成,否则嗜酸性粒细胞逐渐被破坏或不易辨认,使结果偏低。
2. 混匀:嗜酸性粒细胞在稀释液中易发生聚集,要及时混匀。
又易于破碎,振荡不宜太猛烈。
白细胞形态检查【检测原理】血涂片经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作白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
实用标准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瑞氏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May-Gr u nwald法、Jenner法、Leishman 染色法【临床意义】正常白细胞形态细胞类型大小外细胞核细胞质5m )形核形染色质着色颗粒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0〜15圆形弯曲呈腊肠样,两端钝圆深紫红色,粗糙淡橘红色量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同上同上分为2〜5叶,以3叶为主同上同上同上嗜酸性粒11〜圆分为2叶,呈眼镜深紫红色,粗淡橘红最多粗大、圆面均匀,充满胞质,细胞16形样糙色鲜橘红色嗜碱性粒10〜圆核结构不清,分叶粗而不匀淡橘红最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