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龙与中国文化
![龙与中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ba05283680203d8ce2f2454.png)
龙与中国文化【摘要】龙是中国最神圣的动物神,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虽然在其他国家也有龙的相关神话和崇拜习俗,但是龙的文化只有在中国发展的最为完善。
在西方的大多数国家,龙甚至是被作为邪恶的象征,而且西方龙的形象也与中国龙的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中国历来被称为“龙的故乡”或“龙的国度”,也只有中国人能被称为“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为久远的文化现象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
从七八千年前到21世纪,龙崇拜经久不衰,其延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
从古代的帝王到平民百姓,都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拜倒在龙的脚下,其崇拜之广,崇拜人数之多,世所罕见。
我们有理由相信,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民俗等都有巨大的影响。
【关键字】龙文化图腾神灵崇拜王权一、龙的起源要说龙的起源,首先要讲到图腾崇拜,龙最早是作为一种图腾出现的。
图腾崇拜是早期人类的观念停留在“人类社会——自然界”二元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类早期的本能活动主要有“求食”、“求偶”和“求安”三种。
“求食”和“求偶”本能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因而创造各种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求安”本能活动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因而创造各种精神文化。
在洪荒的远古,人类生存环境恶劣,随时面临死亡的危胁,尤其是猛兽的侵袭。
为了在生存斗争中求得自身的安全,原始时代的人们除了采用积极地方法抵御各种威胁之外,还采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求得安全。
这种方式不是跪拜祈求,而是结亲或认亲,于某种动物结为亲属,或认某种动物为祖先,于是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有很多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有虎图腾,狼图腾,蛇图腾等等。
但是,我们又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龙这种动物。
那么,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学术界,大多数证据表明龙是以蛇为原形构造出来的。
第一,第二……。
综上,我们认为龙是在蛇图腾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而蛇在世界许多民族中,是比较普遍的图腾之一。
解析“龙的传人”
![解析“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97b1d55287c24028915fc398.png)
解析“龙的传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华夏民族的先民,一般是崇拜龙的图腾。
他们将龙的形象画在氏族的旗帜上,作为氏族的族微,成为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族习俗信仰,从而形成一种稳定氏族人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所以华夏民族的后裔子孙,都自认为是“龙的传人”。
但是,“龙的传人”依据是什么?起源又在哪里?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
一、一个尚待揭开的“千古之谜”“龙的传人”起源在哪里?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二是长江流域的云贵高原;三是双源说,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时都是“龙的传人”发源地。
笔者认为:“龙的传人”可能起源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龙的基调是蛇。
”他进一步指出:龙的形象构成,最初可能是有个以蛇为图腾的氏族大部落,逐步兼并了许多以其它动物为图腾的小部落,融化了其它图腾的某些因素之后,于是便添上了兽类的脚,鱼的鳞和须、马的头和鬃、鹿的角、狗的爪、鸟的翼,化合成为龙。
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表明,“龙的传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一场人类大迁徙的过程。
原来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古人类,由于长江三峡被打开,洪水泛滥,致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向高地山区转移。
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先是与蛇类为伍,后来又与山里的野兽打交道。
从此他们的心目中,除了蛇的形象以外,又增加一些兽类形象的特征,把这些特征加在蛇的身上,终于化合成了龙的形象。
虽然客观世界没有龙的实体,但作为原始人的主观意识确信无疑。
从蛇的形象变异和深化,说明华夏民族崇拜龙的图腾,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们对单纯蛇的形象不断美化和完善,说明了龙的图腾是集体创作共同智慧的结晶。
早在二亿年前的三迭纪末,地球上的古中华大地的地形是东高西低。
三峡地区的隆起,大约是在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中,沿着当年海底岩石褶皱,形成的巫山十二峰,山顶上至今还遗留有海底古生物的化石,它向人们描写了一幅幅三峡地区横空出世的壮举。
为什么说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
![为什么说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bef7c92df78a6529647d5336.png)
为什么说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篇一:为什么说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这一说法,比之炎黄后裔,更有广泛的历史基础。
有羲皇故里之称的甘肃天水,是伏羲女娲的出生地。
位于市区的伏羲庙,元代始建,明代重修,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庙。
伏羲塑像通体黄色,身披鳞片似的绿色树叶,双手上下握黑色圆形八卦于胸前,卦内含阴阳鱼图。
伏羲的眉毛、胡须、头发浓黑厚重,跣足坐于绿色基石之上,两脚踩波浪纹,足下是全身布满条纹、头上有角的蜷卧龙马。
整个塑像体态魁梧,神情和蔼,目光平视,给人以平易、自然、善良、朴实、智慧的感觉。
伏羲庙以北20公里的三阳川,还有一座卦台山,高高耸立于渭水与葫芦河交汇之地。
相传伏羲就是在这座山上观天察地,始画八卦。
四周还有龙马洞、洗脚石等景点。
卦台山以北30公里,秦安县境内,有女娲祠庙、女娲洞,以及风台、风谷、风茔(相传女娲风姓,且生于风峪,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娲皇故里石碑至今犹存。
在华夏,类似亚当夏娃的古老的传说,也曾发生在伏羲、女娲上。
史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相传一个漆黑的夜晚,突如其来的洪水,湮灭了整个世界。
伏羲女娲兄妹赤脚跑到高高的昆仑山巅,才幸免于难。
为了人类不致绝种,兄妹成婚,遂繁衍了中华民族。
谈及伏羲,就不能不谈到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溯本求源,中华龙最早源于我国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太昊伏羲氏部落图腾徽号。
论及华夏文明,其渊源又上溯到三皇五帝。
而三皇五帝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伏羲皇。
并且只有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被尊为中华祖龙。
相传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足迹而孕生的。
因为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
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当然是龙。
于是,伏羲便生就一副龙颜。
古籍里称其龟齿龙唇、鼻龙状、牛首龙身。
他受龙图,画八卦,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然后结网罟、造甲历、作乐章。
以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等功绩而著名的女娲氏,也是一条龙,一条女龙。
解读中华龙文化的演化内涵和意义
![解读中华龙文化的演化内涵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e8e07d528ea81c758f5780e.png)
解读中华龙文化的演化内涵和意义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
发生于六千年前的中华龙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历史,中华民族对初生生命的崇拜,中华民族对生命创造力的崇拜。
从“生龙”和“卫龙”到“神龙”的演化历史表明,有着六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成为横亘世界人类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唯一伟大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华龙文化的高贵气质。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中国的龙文化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在皇宫各处都装饰着龙的形象。
用“龙”字做姓名也很常见,如《三国演义》中的武将赵云,字子龙,称“常山赵子龙”。
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等等。
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的东起山海关渤海边的“老龙头”。
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
有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家中到处都装饰着龙,乃至于真龙听说后,特去拜访叶公,而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落荒而逃。
原来叶公好龙是假的(他只是喜欢假龙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每家每户每天都必须使用的“(水)龙头”。
在遍布中国各地的寺庙中,龙的形象总是必不可少的。
“龙凤呈祥”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辞。
“龙飞凤舞”则是赞誉中华文化之瑰宝——书法中狂草的艺术之美。
“龙腾虎跃”是表示朝气蓬勃的景象。
“车水马龙”则是表示市场繁荣的景象。
而在《易经》的不同卦象中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则是讲自然和社会事物的演化过程中的不同特点,这里龙是一切自然和社会事物演化运动过程的代名词。
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则命名为“雪龙”号;中国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芯片命名为“龙芯”。
中华龙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凡是世界上华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到龙的身影。
特别是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庆祝节目。
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神话谈
![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神话谈](https://img.taocdn.com/s3/m/52714c2fa5e9856a56126053.png)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因血缘关系组成不同的氏族与部落。
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这些各自独立的部族如百川归海般融入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异口同声地坚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又称自己为华夏民族。
这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
一炎指的是炎帝,亦称神农氏,姜姓,位于三皇之末;黄指的是黄帝,亦称轩辕氏,姬姓,居于五帝之首。
炎与黄的关系在《国语·晋语四》中载:“昔少典娶于有氏,是曰安登,生子二人,一为黄帝之先,袭少典氏;一为炎帝。
”无论炎帝和黄帝是兄弟或曰叔侄,他们都属于少典氏的血脉后裔。
据研究,炎帝时代距今6000年左右,炎帝神农氏及其后裔所统治时代都称为炎帝时神话之前,已有女娲抟土造人神话:“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在神话记载中,炎帝有名的孙子有两个,一个是伯陵,他生了三个后代,在《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
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
始为侯。
”另一个是灵恝,《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炎帝最有名的后代是蚩尤,《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载:“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兄弟八十人。
”而在《独异志》卷中云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或言“兄弟七十二人”(《述异记》卷上),他为家族的利益带领几十个兄弟及其后裔和黄帝决战。
这是炎黄战争的一部分。
炎帝后裔失败后离开了中原,在西南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互人国。
黄帝打败了炎帝及其后裔,取代了神农氏做了天子,称为黄帝,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多年。
黄帝的香火要比炎帝旺。
在《帝王代,其统治部落有九代之久,达520年。
炎帝有两个妻子,其一为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b9817981168884868662d694.png)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相传,轩辕黄帝经过五十三战,打败了蚩尤,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个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
黄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
开始,黄帝手下的谋臣建议不再搞新图腾。
理由是黄帝功德无量,天底下无人能比得上。
就沿用黄帝部落的图腾,一统天下。
黄帝说:“万不可这样作,各大小部落都拥戴我为尊长。
我怎么能辜负群民重望,独断专行,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呢?”接着黄帝又说:“蚩尤所干的一切,对兄弟部落的行为,我们万万做不得。
”黄帝叫仓颉写了个通知,要求原来各大小部落把使用过的图腾,全部献出来,再由原来各大小部落选派一个代表,前来黄帝宫,共同商议制定新图腾。
谁知,通知一发出,各个大小部落都送来了本部落原先使用过的图腾。
一下子就摆了成百个。
其中蛇图腾、鹰图腾、马图腾、鱼图腾、熊、豹、羊、象、狗等各种各样的图腾。
这下可把黄帝难住了。
究竟采用哪个图腾好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黄帝召来身边的谋臣,常先、大鸿、风后、力牧、仓颉等。
征求他们的意见。
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各抒已见,有人同意用这个图腾,有人主张用那个图腾。
最后,仍然没有定下来。
大鸿着急地说:“黄帝心思太多了,随便用一个图腾就对了,何必这样挑来选去,太麻烦了。
”黄帝耐心地说:“这是一个新统一起来的大部落,不那么简单,处处都要谨慎从事,绝不能草率。
一定要照顾原来各大小部落的情绪,要搞一个有团结象征的图腾。
不然,又有分裂的可能。
”众谋臣听了黄帝这一席话,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称赞。
唯有大鸿赶忙纠正他的话说:“我是带兵打仗的,对图腾这些事不懂,刚才说的话全当没说。
”大家一听都笑了。
制定新图腾的事,黄帝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
有天夜里,天下暴雨,吼雷闪电,黄帝发现电光一闪,一条明亮的光线,一闪而过,深深映在黄帝脑海里。
第二天,黄帝单独叫来仓颉和风后,把他昨夜看到的霹雷闪电的形象,向仓颉和风后讲述了一遍。
— 1/2 —— 1/2 —然后,黄帝指着各大小部落的图腾说:“我看为了照顾各个部落的情绪,咱们参照各部落图腾的特点,应该制定这样一个图腾:蛇的身,鱼的鳞,马的头,狮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须,鹰的爪,狗的尾。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代表着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代表着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b12e6f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7.png)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代表着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在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小编整理了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代表着什么,欢迎参考借鉴。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
那么,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真龙,当然也概括不出它的具体形象。
据说它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这样稀奇古怪的特征给龙的存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捏黄土造出来的。
女娲创造了人类,那么女娲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
什么是图腾呢?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
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
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娲、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
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
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
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
在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龙作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的很多证据。
最原始的龙的形象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
它蛇身鱼形,是仰韶文化居民和后来夏人的图腾形象。
在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有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
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墨绿色的工艺品玉龙。
大量的实例证明,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68bc891203d8ce2f00662343.png)
的
,树立民族
和
,高举
。
旗帜,锐意
2、要弘扬伟大的
进取、
3、今天为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
。 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
国之志变成
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见
为什么祖国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1、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 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 同心声。 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 拒的历史潮流。 3、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你找到 了吗 !?
台湾和香港、澳门一样,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哪些历史资料证明台湾自古就 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信自己!你 是最棒的!
① 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台湾。 ② 1642年,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1662年,民族英雄郑 成功驱逐荷虏,收复了台湾。 ③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福建省。 ④ 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收回台湾。 ⑤ 1949年,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跑到台湾,使 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解决台湾问题坚持的原则和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 承诺放弃武力。
你仿佛看到了诗人爷爷站在 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他心 里在想什么呢?
《乡 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 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 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冯时:我们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冯时:我们为什么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66340b8dccbff121dc368339.png)
冯时:我们为什么是“龙的传人”冯时:我们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冯时发现,如果以房宿距星作为连接点而把七宿诸星依次连缀,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连缀方式,其所呈现的形象,都与卜辞及金文“龙”字的形象完全相同■ “原来,‘龙’字本身就是一幅星图!”■ 推荐此文,更多了解我们的文明人类学家已经发现,距今一万年前,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与西亚的新月沃地之所以最早进入农业时代。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个地区分布着大量可以被驯化的作物与动物,人类完成了对它们的驯化。
但是,仅仅驯化了稻、麦、牛、羊等等,并不能完全支持农业的发生。
“先人还必须精确地掌握农业时间。
”冯时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原始农业的出现必须以人们对于时间的掌握作为保证,没有理由相信,一个对时间茫然无知的民族可以创造出发达的农业文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天文观测。
在这个意义上,天文学同样决定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与人类的生存。
”这位创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并提出中国文字多源论的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在过去30多年里,以一个个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向世人揭示了天文学何以在东亚这片热土成为中国文化之源。
天文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石他告诉人们,“龙的传人”之“龙”,并非传说中的奇异动物,而是实实在在每日从人们头上掠过的星象。
通过对“龙”等星象的观测,中华先人完成了时空定位,踏上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征程。
轰动世界的西水坡星象图浩淼太空群星灿烂,其中的北极、北斗和位于太阳视运动轨迹(黄道)及天球赤道一带的28个星座,即二十八宿,为先人观测天文、确定农业时间,提供了理想坐标。
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仰望星空,人们会发现以北极为轴,天旋地转。
为便于观测,先人将二十八宿分成四份,按方位名之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北宫玄武”、“南宫朱雀”,它们与北斗“拴系”,再与北极对应,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天运行,成为观象授时的坐标体系。
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这龙到底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这龙到底指的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d77f456561252d380eb6edf.png)
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这龙到底指的是什么?展开全文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现在的说法有很多种。
有的说在神话故事里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而女娲是人首蛇身,所以我们自然就是“龙的传人”。
也有人说是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
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
而华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自然也就是“龙的传人”了。
当然还有人说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中的它身子长,有鳞爪,能兴云降雨。
同时又是鳞虫之长。
能隐,能显,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因为它神通广大,人们敬仰它,久之就自称为“龙的传人”了。
那么以上的这些的这些说法对吗?个人认为或许有一定的原因,但应该不是主因。
因为在民间的传说里,龙的地位并不高。
比如在《西游记》里,四海龙王要服从于天庭的管理,孙悟空只是一个太乙散仙就可以欺负他们。
在《封神演义》里面,一个哪吒就可以大闹龙宫。
毫无疑问,这样的龙并不值得我骄傲!那么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呢?我觉得,这个龙应该是一种代指,其实真正指的是阳气,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元气,是代指老子所说的道。
《史记·老子列传》说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归去之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用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这是说老子象龙一样。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就是元气。
在《老子想尔注》里在,认为"道"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所以在宋真宗时,把老子的诞辰命名为"真元节"。
真元是指真正的元气。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历史上孔子多次求学于老子,他是老子的学生。
老子西出函关,化胡为佛,佛祖是他的徒弟。
龙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酌志飞扬】
![龙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酌志飞扬】](https://img.taocdn.com/s3/m/be74a54f852458fb770b56a4.png)
龙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龙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而龙文化与我国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又有着紧密的关系。
过去对此论述不多,今将此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一、龙的起源与阴阳五行的起源都和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关系关于龙的起源,闻一多先生曾提出“原始图腾崇拜说”。
虽然对此说的理解尚多分歧,但此说对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很很有利的,也是应该肯定的。
当然,关于龙的起源,仍然还是一个学术问题,是可以讨论的。
最近周崇发对闻一多说提出质疑,认为中华龙的真正起源是原始农业保护神。
因为农业生产需要风调雨顺,抵御自然灾害,于是先民们把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风雨雷电都奉为神灵,并被推上最显的位置。
龙的形象与语音符号,都与此有关。
如龙字的发音是摹拟雷声;龙的形体则是闪电形状幻想而产生的,其中加上了与农业极为有关的水,联想出水族的鱼、鳄、牛、的特征,从而成了披鳞带甲、吞吐云雾的龙。
(据《新华每日电讯》2001·1·30·戴劲松、郭嘉轩文)我只看到一则简短的报导,其详不得而知。
而《说苑·辨物篇》说:“神龙,能为高,能为下……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一存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
”这是说龙取象于闪电。
又隆与龙通。
声相类也。
因此周崇发之说也不无道理。
至少他论及了龙在这方面的特点。
虽然中华民族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但都无不与原始农业生产有关。
因此它与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并不矛盾。
“蛇乘龙”——阴阳说与天文历法的关系之一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梓慎论阴阳,讲到蛇乘龙之说,是讲阴阳与天文、历法的关系。
龙的传人——精选推荐
![龙的传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f35043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c.png)
龙的传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以龙为最受崇敬的图腾,寓意极其深刻,相传至今,从未间断,中华民族也被誉为龙的传人。
[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深刻,地位是多么重要。
龙威严而亲和,至尊而可近,骨傲而谦和,聪颖和智慧;龙英姿勃发,勤于腾飞,是民族与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之神。
可以说,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的向征。
「龙」究竟是什么样子?中国人所画的龙,头上有角,身上有鳞,眼睛突出,嘴巴很大,有胡须,有四足,身很长,尾很短。
画龙的人,只画龙头不画龙尾,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有神秘之感。
龙有神通,变化莫测,能大能小,能隐能现。
龙的种类繁多,有金龙、白龙、青龙、黑龙,有胎生的龙,有卵生的龙,有湿生的龙,有化生的龙,又有虬龙、应龙、蛟龙、骧龙,又有天龙、地龙、王龙、人龙,又有鱼化龙、马化龙、象化龙、蛤蟆化龙等等。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
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
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
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
中国人也经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传说中的龙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
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
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
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的传人课件
![龙的传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74a7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c.png)
03
龙的传人的习俗与民间信仰
龙的传人的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标志着一年的开始,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之一。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挂 灯笼、放鞭炮等。
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踏青节,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人们会到祖先墓地献上鲜花、纸钱等物品,并拜祭祖先。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节日。人们会赏月、 吃月饼、赏花灯等。
龙在世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东方文化
在东方文化中,龙通常被视为一种神秘、神圣的生物,具有强大的能力和智慧。 它常常被描绘为一种能够控制天气、雨水的生物,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和规律。
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被视为一种邪恶的生物,代表着黑暗、邪恶和破坏。这种 观念可能源于基督教文化中的恶魔形象,或是由于对东方文化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
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和传承龙的传人文化,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 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龙的传人在当代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
1 2 3
艺术创作
龙的传人形象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创新,如雕塑、绘画、影视作品等,丰富了中华 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产业
龙的传人形象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中,如服装 、玩具、工艺品等,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
国际传播
加强龙的传人文化的国际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 值。
05
总结与展望
对龙的传人的认识与思考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团 结、奋进、祈福等文化内涵,龙 的传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承者
和延续者。
龙的形象和传说反映了中国人的 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龙的传人 体现了中国人对勇敢、智慧、仁
《龙的传人》ppt课件
![《龙的传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802d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a.png)
04
龙的传人对现代社会的影 响
龙的传人对文化的影响
龙文化的传承
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 的历史和象征意义,龙的 传人代表着对这一文化的 继承和发扬。
文化认同感
龙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 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化交流与传播
龙的传人通过文化交流活 动,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 界各地,促进文化多样性 和相互理解。
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传播渠道,将龙的文化传播到更广泛 的受众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发掘文化价值
深入研究龙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发掘其在教育、旅游、创意产业等方 面的潜力,推动龙的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龙的传人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01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龙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通过加强与国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02
日本文化强调忠诚、荣誉和面子等,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仁义礼
智等。
社会结构
03
日本文化中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与中国文化有所不同,但两
者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06
龙的传人的未来展望
保护和传承龙的传人文化的重要性
保持文化独特性
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和象征意义,保护和传承龙的文化有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 独特性和丰富性。
据史书记载,龙的传人源于古代华夏民族的先祖黄帝和炎帝,他们被 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龙的传人的起源。
龙的传人的文化内涵
龙文化的传承
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 位,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信仰、艺术和民俗等多个方面, 传承至今。
龙文化的内涵
龙文化蕴含着吉祥、繁荣、力量 和独立等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龙的传人》ppt课件
![《龙的传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2fed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4.png)
龙纹样的应用
龙纹样的起源
龙纹样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起源于古代的龙文化。在古 代,龙纹样被广泛用于装饰和工艺品制作,代表着吉祥和 富贵。
龙纹样的种类
龙纹样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如云龙纹、拐子龙纹、草龙纹 等。每种龙纹样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建筑、服饰、家具等领域。
龙纹样的寓意
龙纹样的寓意丰富多样,如云龙纹代表祥云、好运;拐子 龙纹代表长寿、吉祥;草龙纹则代表丰收、富饶等。
龙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等
01
绘画作品
以龙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通常
采用国画技法,以水墨和彩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展现出龙的神秘和威严。
02 03
雕塑作品
以龙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在中国传统雕塑中也有很多。这些雕塑作品通常 采用石雕、木雕、一种神秘的生物, 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其形象 通常包括蛇的身体、鹰的爪子、 鹿的角、鱼的鳞片和狮子的牙齿。
龙的形象演变
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态也在 不断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 文化背景下,龙的形象设计也呈
现出不同的特点。
龙的形象寓意
龙的形象寓意着吉祥、富贵和权 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皇 家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
例如,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祭祖扫墓,而在一些地方,人们会用龙形的装饰品 来装饰墓地,寓意着保佑祖先安息和家族繁荣。在中秋节期间,一些地方则会举 办舞龙灯的活动,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06
龙的传人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龙的传人与中国梦
龙的传人与中国梦的关联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龙的传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 责任。
内涵和价值。
THANKS
龙——中国不屈的精神
![龙——中国不屈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4120cfe1d15abe23482f4ddc.png)
龙——中国不屈的精神从古至今,华夏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自称。
是的,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一) 龙——华夏文明的图腾从夏商周时代开始,龙似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
从远古时代出土的陶瓷中,总能看见龙的图腾,龙与中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历代人民的想象中,龙是神秘的,是神圣的,是人民敬仰的神兽。
神话传说里,它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法力无边。
它代表着中华民族骨气里的不屈服,奋勇向上,勇往直前的开始。
(二)龙——中国不屈的精神一九三一年,中华人民开启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在此之前,中国被迫签订了各种条约,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刺痛着中华母亲的心。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的发生,终于让全中华人民的心连在一起。
百姓们所见国共合作,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中华解放的希望。
一次次奋勇杀敌,一次次勇闯前线,中国勇士们用鲜血谱写着中华人民的不屈。
经过长时间的抗战,中华民族坚贞的品质已经炼成,不畏的气质已在骨子里形成。
终于,在历经重重艰险之后,中国终于将日军赶出了中国。
抗日战争的洗礼,让中国挣脱了“东亚病夫”的名号,用血泪证明了自己的铮铮铁骨。
(三)龙——中国走向复兴的明证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崛起开始了。
持之以恒的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事业更创佳绩;坚贞不屈的钱学森,在中国导弹事业上卓有成效;沉着冷静的杨利伟,在太空事业上圆了多少人的飞天梦……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故事感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上都烙印着不可磨灭的龙的图案。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有中国龙的脚印;那太空响亮的东方红,是中国龙的啸声;蜿蜒不屈的长城,是中国龙的身躯。
多少年来,龙的传人不断地书写着中国新的传奇;多少年来,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着更美的中国!龙,你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源远流长;龙,你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坚韧执着。
在中国龙精神的引领下,中华民族定将走向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龙是什么时候开始象征皇权的?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龙是什么时候开始象征皇权的?](https://img.taocdn.com/s3/m/78a7c660e45c3b3567ec8bf6.png)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龙是什么时候开始象征皇权的?本文导读: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祥瑞”、“神圣”、“强大”等一系列充满阳刚之气的正能量,我们中国人也自称是“龙的传人”。
那么,龙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龙的形象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但龙的崇拜并没有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而消失。
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的图腾观念逐渐消失,但龙的崇拜并没有减弱,而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出现了新的内涵。
尤其是进入封建社会后,龙已经演变成皇帝的象征,比如汉高祖刘邦,为了增加其神秘色彩和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就被历史学家们有意描述为龙的后代。
《汉书高帝纪》这样记载:刘邦的母亲有一次在地里干活累了,就躺在水塘边上睡着了,梦到了天神。
当时天上雷电交加,乌云蔽日,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到田间去接刘夫人,远远看见好像有一条蛟龙盘在她身上。
之后不久,刘夫人怀孕,就生下了汉高祖刘邦。
这段“史料”在今天看来实在是荒诞不经,史学家为了给皇帝附会上龙的关系,也真是拼了,甚至搞得有几分刘邦非刘太公亲生的意思。
由于龙是古代图腾,并且有着许多神话传说与神力,所以它不仅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获得了所有人的无条件支持,并支配着所有人的信仰。
封建帝王利用龙在民间信仰的强大威慑力和习惯性崇拜,将龙这个本属于所有民族的“共同祖先”,作为他们自家的祖先。
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龙”,所以头上戴着龙冠,身上穿着绣龙的袍子,脚上有龙靴,坐在龙椅上,出行坐龙辇,睡觉是龙床,甚至宫殿中的雕梁也都是龙形图案。
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在阶级社会中,龙与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但它还没有完全切断与人民的联系。
它对人民的巨大影响被皇帝有所容忍。
比如民间的“舞龙”、“赛龙舟”这些活动,在中国历史悠久,一直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和庆祝项目。
汉代的《春秋繁露》就有了有关舞龙的记载,竹子、木头、纸、布可以制作龙灯,更原始的还有用草扎成的龙。
人们崇拜龙并认为它具有行云布雨的强大功能。
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16f412ca195f312b3069a500.png)
“龙的传人”中的“龙”不是指具体的动物,而是指龙所具有的奔腾不息、勇往
直前的一种精神,代表着阳刚之气。
查下字典会发现,“传人”这个词它没
有表示子孙后代的含义,而是技能、风尚、习俗、文化内
涵的传承者。
在祖先的眼里,龙是天的象征,代表着健康、善良、远大、生生不息。
《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上有不少民族消亡了。
而中
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经历了多次自然及敌人的严酷斗争后,仍能日益繁荣。
因为我们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龙是我们民族文化
的图腾。
,就是一群继承了龙文化的人,一代一代通过龙的形象,向
世人传达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大无畏精神。
龙的精神主要是龙具有一种强大的隐忍力量,能够勇敢
奋进,开拓进取的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约公元前6000~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始产生图腾崇拜。
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
有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由半坡长鱼纹演变来的,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蛇状长鱼。
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
那么,“龙”这种神奇的动物,为什么能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呢?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真龙,当然也概括不出它的具体形象。
据说它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这样稀奇古怪的特征给龙的存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原来,龙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
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亲族关系。
这种动物或植物就被该氏族视作他们的象征或保护者,这就是图腾。
在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龙作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的很多证据。
最原始的龙的形象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
它蛇身鱼形,是仰韶文化居民和后来夏人的图腾形象。
在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有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墨绿色的工艺品玉龙。
大量的实例证明,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从半坡到夏墟的原始的龙纹来看,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蛇状的长鱼。
有的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由半坡长鱼纹演变过的。
仰韶文化古人和夏人为什么把这种蛇状的长鱼作为他们的图腾呢?可能是他们常常面临洪水灾害,都希望人类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自由
自在地生活,于是就把龙鱼当成他们的保护神来崇拜。
有的学者认为,“龙”在古代确实存在,只不过它没有人们说的那样神奇罢了。
有些鳄的外形,都与传说中的“龙”很相似。
它们天生就有一些奇异的功能,如能敏锐地预知晴雨,每当下雨之前,常常怒吼如雷。
古代先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把它们视为神兽,拜它为雷神、雨神、鼓神等。
有的学者认为,远古人类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和种种野兽打交道,但它们从没见过“龙”这种最神秘、最具威胁性的动物,所以十分害怕它,从而崇拜它,把它看作是地神、水神、战神等,使得“龙”也就越来越神奇。
不管“龙”到底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但千百年来,“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一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
在神州辽阔的大地上,处处都是龙的崇拜。
龙袍神话中的龙千变万化,能够呼风唤雨,上天入海。
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
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
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笛,等等。
以龙为名的建筑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龙”,是中华民族权威和神灵的象征,我们以我们是“龙的传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