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完整)
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
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一、引言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是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准确的测量和监控,可以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方法、工具和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工程测量1.测量方法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方法。
静态测量适用于需要准确测量的地形、建筑物、道路等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动态测量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工程项目,主要采用GPS、激光测距仪等现代化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2.测量工具针对不同的测量目标和环境,工程测量所用的工具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全站仪、测距仪、GPS定位设备、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附属设备,如三脚架、测量杆、电脑等。
3.测量流程工程测量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测量方法、准备测量工具、实施测量、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制定测量报告等步骤。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控量测1.监控方法监控量测通常包括结构监测、环境监测和工程施工监测等内容。
结构监测主要是对工程结构的变形、振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般采用动态监测和静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一般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工程施工监测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和参数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监控工具监控量测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一般包括传感器、监测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监控平台等设备。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监控目标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点和布设。
3.监控流程监控量测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监控目标、选择监控方法、准备监控工具、实施监控、处理监控数据、分析监控结果、制定监控报告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技术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技术方案一、前言隧道工程是大型地下工程的代表之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监测和量测工作。
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监控量测工作,需要合理选择监测与量测手段和技术方案,做到科学管理、全面监控,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二、隧道施工监测与量测手段在隧道施工中,要实现对于隧道内部和周围环境的监控和量测,需要用到各种手段。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监测与量测手段。
1. GP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是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利用GPS技术,能够实现地面控制点的精确定位,以及隧道中、上、下部分的变形监测。
2. 传感器监测技术传感器监测技术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如应变传感器、挠度传感器、垂直位移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对隧道中、上、下部位的变形和应力进行监测。
3. 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进行影像、光学和遥感测量,获取隧道周边区域的信息,进行隧道周围环境的监测。
三、隧道施工监测与量测技术方案隧道施工监测与量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隧道的具体情况和所处地环境,采用合理的监控与量测手段,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环保、质量等问题进行全面监控。
1. 预报警报系统预报警报系统是针对隧道内部、周边环境的变形和应力,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实现预警和警报的系统。
通过对于隧道的监控和预测,及时发现隧道工程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2. 数据监控系统数据监控系统是指将各种监测和量测手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数据监控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及时获得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以实现对隧道施工的全面监控。
该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报警的功能。
3. 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是利用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实时观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隧道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变形,提供实时数据信息。
TBM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TBM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简介在地下工程中,隧道掘进机(TBM)是一种很常见的设备。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TBM的监控量测。
本文档将介绍TBM监控量测的施工方案,包括监控内容、监测仪器以及监测过程。
监控内容TBM监控量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监测:对TBM以及周围地质的位移进行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
位移监测可以帮助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地质灾害。
2.应力监测:对TBM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应力进行监测。
应力监测可以帮助评估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及时排除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3.挠度监测:对隧道结构的挠度进行监测,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
挠度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的变形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4.温度监测:对TBM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
温度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隧道的热载荷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监测仪器为了实现对TBM的监控量测,需要使用以下监测仪器:1.全站仪:用于进行位移监测和挠度监测。
全站仪可以精确地测量TBM以及周围地质的位移和挠度,为后续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应力计:用于进行应力监测。
应力计可以测量TBM所受到的应力大小,为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3.温度计:用于进行温度监测。
温度计可以测量TBM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为工程的热载荷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并处理监测仪器所获取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可以将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存储,为工程师提供及时的监测结果。
监测过程TBM监控量测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布设监测点:在TBM施工的关键位置布设监测点。
监测点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对TBM和周围地质的综合监测需求,以便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
2.安装监测仪器:在监测点上安装监测仪器,包括全站仪、应力计和温度计等。
监测仪器的安装要求精确,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器对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测量及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它可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的具体方案。
1.方案准备阶段在开始道路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的测量规划和设计。
首先,确定施工的位置和范围。
其次,制定测量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包括道路宽度、坡度、标高等参数的测量。
最后,确定监控设备的配置和安置位置。
2.测量设备的采购和准备根据施工测量的具体要求,配置相应的测量设备。
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电子经纬仪、GPS等。
同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精度,并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施工测量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进行实地测量。
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道路线形、标高、坡度等参数的测量。
同时,进行道路纵断面、横断面等断面测量,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要求。
4.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
根据测量设计要求,确定监控设备的位置和角度,并进行调试。
确保监控设备能够准确、稳定地记录施工过程,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
5.施工监控阶段通过监控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包括挖土量、填土量、施工时间等,以便后期统计和分析。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比对测量数据和设计要求,评估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并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7.报告和总结在施工结束之后,编写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数据、监控记录、问题和隐患分析等内容。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进行道路施工的测量和监控量测工作。
它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
同时,也为后期的道路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引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控量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监控量测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监控量测概述监控量测是指通过仪器设备对工程施工过程或工程结构物体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定量的监测和记录,以便掌握实际情况并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工作过程。
监控量测可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监测,比如变形、应力、温度等,帮助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状况、确保安全和质量。
三、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制定3.1 目标确定在制定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监控的具体目标。
要明确监控的对象、参数、监测周期、监控要求等内容,确保监控工作有针对性。
3.2 设备选择根据监控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和仪器。
包括变形计、温度计、应力计等各类仪器设备,确保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监控方案设计根据监控目标和设备选择,制定详细的监控方案设计,包括监控点的设置、监测频率、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确保监控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并能够满足监控的目的。
四、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实施4.1 监控点设置根据监控方案设计,设置监控点,并安装监测设备。
确保监控点位置合理,能够有效监测到需要关注的参数。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定期对监控点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4.3 监控报告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控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报告中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论、问题建议等内容,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五、总结与展望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控量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量测领域将迎来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2)2.1监测控制标准 (3)2.2监测频率 (7)3监测方法 (7)3.1地表沉降 (7)3.2地面建筑沉降与倾斜 (8)3.3桩(坡)顶水平位移 (9)3.4桩体变形 (10)3.5土体侧向位移 (10)3.6钻孔桩内力 (11)3.7土压力 (11)3.8孔隙水压力 (12)3.9锚索(土钉)内力 (12)3.10地下水位 (13)3.11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 (14)3.12拱顶下沉 (14)3.13隧道周边位移 (15)3.14围岩压力 (16)3.15钢支撑内力 (17)4监测反馈程序 (17)4.1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17)4.2监测管理体系 (18)4.3提交的监测成果 (19)1 监测目的为确保XX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为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和明挖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围护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征选择监测项目,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表1。
明挖段测点布置见图1、图2、图3、图4,暗挖段测点布置见图5。
2.1 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监控量测方案
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SG-4标段工程螺山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广珠铁路四标段工程指挥部第二工程队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日螺山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我单位施工管段隧道工程埋深较浅,围岩较差,隧道断面大、主要为土和风化强风化的岩层,施工中变形必须严格控制,根据设计图推荐施工方法,也很难确定十分精确的沉降和收敛值。
因此,监控量测将成为隧道施工的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
设计中所推荐的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总的来说也是新奥法的延伸和推广,新奥法实质是一种现代先进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方法,监控量测是新奥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奥法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监控量测意义和目的监控量测工作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眼睛,不但可以为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确保施工的安全,还可为隧道设计理论的发展积累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隧道地质及断面比较复杂,为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认真进行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是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为优化施工设计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为科研工作提供第一手的信息,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浅埋大跨度隧道的修建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积累资料,也可为今后的设计提供类比依据等。
2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螺山隧道工程部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执行,对监控量测出现的重大异常信息的进行分析处理。
隧道进出口工区技术室全面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以及日常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对收据进行分析,根据日常数据分析结果,确定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和二次衬砌施工时间,对监测中出现的重大异常现象进行信息反馈。
监控量测组织结构见下图:“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3 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根据广珠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有关监测项目的设计,监测内容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种。
地铁站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成都市地铁2号线XXXXXXXXXXXXXX XXX地铁车站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中铁XXX集团有限公司XXX项目经理部二○一X年X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车站工程监控量测的内容 (4)2.1 项目概况 (4)2.2 施工监测的目的 (4)2.3 施工监测的内容 (4)第三章施工监测施作方法 (6)3.1 周边环境监测 (7)3.2. 车站结构监测 (10)3.3. 数据分析 (13)第四章监控成果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绪论随着我国的经济发民,各大城市大规模的修建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的优势显现,是现代化城市交通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下铁道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地铁土建施工中,又分为明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盖挖法施工,而监控量测作为必要的手段存在于各个施工过程。
明挖法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更是成为了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铁迅速发展的同时,但也涌现了大量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如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地表沉降可能危及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安全的问题,地下工程本身的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地下工程施工的关键。
针对地下工程的特点: 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结构埋深较大、围岩稳定性难以判断,地铁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建立起一套地铁监测信息系统,保证了监测数据反馈指导设计与施工的畅通,为解决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监控量测是施工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监视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的基础。
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掌握洞内的施工动态,依靠反馈信息修正设计参数和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以XXXXX为例,详细介绍了车站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及施作的效果,并对周边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沉降监测、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建筑物倾斜监测、建筑物裂缝监测、地下管线监测);车站结构监测(包括: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及沉降监测、钢支撑轴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桩体变形监测、基底回弹监测、孔隙水压力量测)作了详细介绍。
监控测量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气象,水文地质情况 (2)三.执行标准 (3)四.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组织情况 (4)五. 报警值及监测频率取值 (5)监测项目警戒值 (15)监测频率取值 (27))六.各监测项目实施办法 (16)基坑内、外观察巡视检查 (16)桩顶水平位移 (17)桩体变形 (18)围护桩侧向土压力 (19)围护桩内力 (19)土体侧向变形 (20)地下水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孔隙水压力 (20)地面沉降 (20)建筑物的沉降、倾斜 (21)立柱沉降和位移 (25)支撑轴力监测 (25)七.监测信息管理反馈 (30)监控量测报表的内容 (30)监控量测报表报送的对象和时限 (31)<监测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31)应急预案 (33)监测点保护措施 (33)八.总结 (33)附件一、仪器鉴定证书附件二、人员资质证书附件三、监测点布置图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土建工程YDK46++段(监控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我单位负责西安市地铁三号线YDK46+~YDK49+之间的二站三区间的主体与附属结构。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港务南路~下双寨区间(YDK46+~YDK47+)土建工程:该区间总长1146m,全部为高架桥梁,桥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矩形承台,实体墩身。
2、下双寨站(YDK47+~YDK47+)土建工程:车站设计采用“建-桥合一”地上三层侧式高架车站,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体总长度为118m,标准段宽度为,车站总高度为,车站下道路净高为。
车站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墩柱采用实心矩形墩,结构梁、板、墙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3、下双寨~新筑新城区间(YDK47+~YDK48+)土建工程:该区间总长1075m,全部为高架桥梁,桥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矩形承台,实体墩身。
监控量测方案
监控量测方案施工监测流程施工监测流程施工监测流程1.2施工监测目的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及时反馈设计,调整和修改设计参数,以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监测基坑面,测点的数量可根据施工安全的需要和实际可能适当增加或减少,监测的数据必须反馈于设计,以便对支护的力学性态及安全度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3对管线的调查(探测)(1)地下管线调查是要求全面地反映地下管线情况,包括从地下到地面,然后按要求进行测绘。
对施工范围内(施工现场辐射30m)所有管线均进行调查和探测。
(2)地下管线的明显点主要采用调查的方法进行定位,隐蔽点则采用雷达探测仪或测位仪进行探测定位。
如隐蔽点需埋设传感器,可进行开挖测定,但埋设后应恢复原状。
(3)各类管线的调查与测量项目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同时结合现场实际调查,对现场调查的所有管线,均须记录整理,编写专门的监测方案及管线改移方案。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方案进行。
(4)现有设施的位置根据现有记录给出;如无记录,应按规定测绘;调查施工现场辐射30m范围内附近管线设施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记录描述。
1.4监测实施方法1.4.1围护结构裂缝及渗漏水观察目测,并对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照像并素描。
所有观测记录存入计算机监测系统。
1.4.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量测(1)沉降点布设:沿基坑外两侧60m范围,测点间距20m。
(2)监测频率:围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外10m内1~2次/2d,基坑外10~20m内1次/2d,基坑外20~30m内1次/3d,基坑外30m外1次/周。
(3)数据处理:将各沉降测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
1.4.3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观测(1)沉降点布设:将沉降测点布置于管线的顶部。
每5~15m布设一个。
管线保护测点在开挖处管线外露的部分视现场情况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
(2)监测频率:围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外10m内1~2次/2d,基坑外10~20m内1次/2d,基坑外20~30m内1次/3d,基坑外30m外1次/周,或按业主、管线管理方的要求的频率监测。
(完整word版)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
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箱梁在悬浇施工中,由于受自重、温度、外荷载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挠度,同时,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产生标高变化,并随着悬臂长度的加大而增加。
为了使成桥后的线形达到或接近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在悬浇过程中对已浇筑或准备浇筑的梁段的各工况的沉降、位移进行监控测量,并以此随时调整悬浇的立模标高、浇筑后各块段的标高,使最终合拢后标高与设计标高差小于L/5000(10mm)。
1、监控原理监控的主要内容有:主梁挠度、中轴线偏差、裂纹观察等。
施工控制阶段分为挂篮前移立模完毕、试压前后、浇注完成和预应力张拉后,均应对各测点进行量测。
施工监测控制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
施工监控流程为:梁体各测点布设→控制阶段量测各测点的标高、墩柱水平位移、应力等观测变量→计算分析→预报下一节段施工参数→确定梁体端面竖向位移、→理想的梁体线形、应力变化→施工输出→进入下一节段施工监控。
图1:施工监测控制基本原理2、监测方案⑴、施工测量网的建立根据现有的测量控制网导线点ST01、ST02、ST03、9IIB237组成大地四边形作为控制网,对主桥上部结构进行测量控制和复核,箱梁顶面布置施工控制点。
监控测量控制网ST01ST02ST03QIIB237右幅2#墩右幅3#墩右幅4#墩右幅5#墩左幅2#墩左幅3#墩左幅4#墩左幅5#墩图2:控制网示意图⑵、测点的布置①0号块高程测点布置在0号块上布置高程观测点用以控制顶板的设计标高,同时也作为以后各现浇节段高程观测的基准点。
每个0号块的顶板各布置9个观测点, 观测点位置如图3所示。
观测点用专门制作的钢筋或普通螺栓直接焊接在顶板钢筋上。
②各现浇节段的高程观测点布置每个节段各设2个测点,对称布置在翼板与腹板外交点,离待浇块件前端15cm 。
两座跨线桥的左、右幅桥梁均按上述要求进行结构位移监测。
通过控制网来精确测定局部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局部控制点用来控制各个梁段挠度观测点和后视点,局部控制点在施工完成一定数量梁段或重要环节时经过校准,以保证局部控制点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观测承台控制点标高变化,监测基础沉降和墩柱压缩变形。
监控量测方案
吕临支线ZNTJ-2标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现场监控量测是判断围岩和隧道的稳定状态、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生产、进行施工管理和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标段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时修正支护参数,使支护参数与地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围岩与支护体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并在施工中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达到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合理控制投资的目的。
在隧道正洞洞身支护完成后,尤其是仰拱施工完毕后,喷锚支护已闭合成环,及时进行全断面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指导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1量测项目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1。
表1.1 监控量测项目2量测断面间距施工中将按照设计文件设置量测断面并布点。
本标段结合本隧道具体情况,初步拟定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与每断面测点数量见表2.1。
表2.1 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
3量测断面布置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各布置一个拱顶下沉测点和一条水平净空收敛量测基线,测点布置见图3.1。
对支护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表面外观状况等。
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见表3.2,实际量测频率从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4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与要求见表4.1。
为确保量测精度和加快量测速度,本标段在隧道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中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无接触围岩量测技术。
它具有快速、准确、灵活方便等优点。
表3.2 量测频率表量测方法:无接触法围岩量测观测方案见图4.2。
测量人员按量测频率要求对隧道断面上布设的观测点进行全自动多测回全圆观测,得到这些点的收敛信息。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监控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
本隧按新奥法设计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二、量测项目隧道现场监控项目及内容见下表。
测试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在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否则进行判断,是由于人为破坏、测点松动或需要进行重测。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测点布置见下图。
测点布置示意图⑴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围岩状态观察: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渗漏水等。
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等。
⑵净空变形量测根据变形值、变形速度、变形收敛情况等用以判断围岩稳定性、初期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二次衬砌时间。
测点布置:初期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φ40mm、深200mm的孔,用1:1砂浆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待砂浆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量测方法:采用φWRM型收敛计监测。
⑶拱顶下沉量测监测拱顶的绝对下沉值,掌握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
测点大小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容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容易被破坏。
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顶,受通风管限制或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1.监测方案9.1.1 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周围环境隧道结构的施工安全,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测点的设置、日常量测工作和数据的处理信息反馈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监测主要目的如下:(1)、掌握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隧道整体的稳定性;(2)、通过量测取得第一手资料(量测数据),根据各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确定后续工序的安排;(3)、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其结果反馈到隧道支护设计中;(4)、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9.1.2 监测项目的选择为全面收集掌握区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及洞内钻爆开挖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合本区间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监控量测项目:(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3)、拱顶下沉监测★(4)、周边净空收敛位移监测★(5)、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和噪声监测★(6)、围岩内部位移监测(7)、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监测(8)、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监测(9)、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10)、锚杆内力、抗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注:★为重点监测项目1.2.监测方法(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隧道开挖后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描述,确定围岩类别,对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
根据开挖后围岩的结构、构造的产状、隧道内渗水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并按《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中的打分法判定工作面的稳定状况。
整理出地质素描图,每次开挖爆破后即进行此项工作。
(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根据所埋设的测点和量测频率要求,对每个测点进行量测并逐点作好记录,对量测数据描绘散点图,并进行回归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监控量测的意义本纠倾工程是一项技术难度大、影响因素多的技术密集型工作,建筑物的回倾实质是基础各个部分的沉降在不断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进行精确的科学计算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使信息化施工显得格外重要,因而现场监测工程师要密切关注倾斜建筑物变形,并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项目部,项目部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对下一步的施工程序做出科学决策,确保倾斜建筑物“线性、平稳、安全”的回归。
目前,对高层建筑物,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的同时就做出了相应的变形监测设计。
因此,对于纠倾加固工程,在借鉴原有变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本项目部建立一整套属于自己的监测系统,以保证信息化施工过程中需求的大量信息。
工程建筑物按其变形类型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种:①静态变形,静态变形是时间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形,如定期沉降监测、倾斜监测等。
②动态变形,指在外力(如风、阳光等)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
对于时间变化描述其观测结果表示其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如温度引起的变形。
由于纠倾加固工程,针对的是建筑物变形随时间发展的不良结果,而与外力作用的变形没有关系,所以一般只作静态变形观测,但应考虑建筑物的动态变形对静态变形的影响。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对象包含建筑物本身(基础与上部结构)、建筑物地基及其场地等。
从建筑物纠倾工程的角度讲,主要是建筑本身的变形观测。
二、监控量测内容1、倾斜监测1.1、测点布置如图1-1、1-2所示,704#南侧6组观测点,在房顶墙角上各布置1组观测点,各单元间布置2组观测点;北侧3组观测点,分别位于房顶墙角及北侧中间;704#东西两侧各2组观测点,分别位于房顶墙角处。
共计13组倾斜观测点(每组观测点均由同一平面内上下两个十字反光片组成)。
709#的倾斜观测点分别位于房顶墙角处,共计8组观测点。
采用强力胶水将十字反光片统一粘贴至女儿墙外侧柱子的顶部与底部。
反光片图1.2、监测频率通过房屋建筑监测规范的要求,纵横向位移2mm/d为预警值,纵横向位移5mm/d 为控制值,回倾后倾斜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开始掏土及注浆施工时采取全过程实时监控,其他工序采取早晚监控。
1.3、测量仪器的选用本项目采用高精度免棱镜全站仪及铅锤配合进行倾斜监测。
全站仪图 4kg掉锤图1.4、监控量测的方法建筑物倾斜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墙、柱以及整体发生倾斜,其监测方法采用全站仪,通过倾斜观测可以了解当前建筑物的倾斜状况。
其中最直接的是悬吊锤球的方法,根据其偏值可以直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但是由于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需要采用投影法、前方交汇或测水平角的方法来配合测定它们的倾斜。
有时也采用气泡式倾斜仪测量法测量基础的倾斜,但由于受建筑物结构本身垂直度的影响,测出的倾斜率与建筑物整体实际倾斜率有一定出入。
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倾斜观测,必须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进行。
1.4.1 投影法(1)、全站仪位置的确定测量建筑物的倾斜率时,全站仪安放的位置至墙、柱及建筑物的距离L应大于墙、柱及建筑物的宽度。
(2)、数据测读1-3投影法简图如图1-3所示,全站仪瞄准建筑物的顶部M点,测出视准轴至M点的高程及水平距离,后测出视准轴到N点的高程及水平距离向下投影得M’点,然后算出N—M’的距离a;及M点所对应位置的倾斜率。
1.4.2 铅锤法采用铅锤法对建筑物的倾斜监测是一种直观的监测方法。
在倾斜屋顶的拐角处用钢丝悬挂4kg的铅锤,将钢丝的一端固定于屋顶墙角处,铅锤距离地面10cm,等铅锤稳定后将其放下与地面接触后,测量锤尖到墙根的测距。
由于该方法精度和效率较低,只做为辅助监测。
1-4铅垂法简图2、沉降观测法2.1、测点布置如图1-1、1-2 所示,沉降观测点布置在距地面60cm的墙、柱上,704#外侧布点8个,内侧4个,共计12个。
709#外侧布点6个,内侧2个,共计8个。
施工过程中有需要加密监测的位置,组织布点监测。
沉降观测点2.2、监测频率通过房屋建筑监测规范的要求,纵横向位移2mm/d为预警值,纵横向位移5mm/d为控制值。
开始掏土及注浆施工时采取全过程实时监控,其它工序采取早晚监控。
2.3、测量仪器的选用本项目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配套的精密水准尺及静力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静力水准仪精密水准仪2.4、监控量测的方法2.4.1 水准测量(1)高程控制网布设在纠偏建筑物影响范围之外,布设几个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观测点与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
水准基点在远离纠偏建筑物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墙体或基础上布设,工作基点在纠偏建筑影响范围外且方便观测的地方布设。
各类水准点避开交通道路、管线等易遭到破坏和受影响的位置,使用时进行稳定性检验。
水准网及水准点布置要求与地面沉降布置相同。
工作基点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联测,每3个月复测一次,监测出现异常时必须先复查工作基点,特殊情况加密复测频率。
(2)、水准网及水准点布置要求,工作基点按照《一等水准测量规范》联测,每15天复测一次,监测出现异常时必须先复查工作基点,特殊情况加密复测频率。
沉降监测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中的一级精度要求,观测点测站高差误差不超过±0.15毫米,观测路线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不超过±0.3 mm,最远测点相对于起始点的高程误差不超过±1.0毫米。
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静力水准仪和铟钢瓦尺测量,读数精确到0.01毫米。
观测前对水准仪进行检验和校正,各次观测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观测方法和测量仪器,并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2.4.2 静力水准仪观测法(1)安装位置静力水准仪分别安置在704#、709#一层内,704#楼12台,709#楼9台,共21台。
(2)工作原理静力水准仪利用连通液的原理,多支通过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的储液罐的液面总是在同一水平面,通过测量连通储液罐的液面高度,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相对差异沉降。
假设共有 1 … n 个观测点。
各个观测点之间已用连通管连通。
安装完毕后初始状态时各测点的安装高程分别为………,各测点的液面高度分别为………。
对于初始状态,显然有:+ =…..+ =…+ =+ (1)当第次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各测点由于沉降的而引起的变化量分别为:△...△... △...△,各测点的液面高度变化为:.........由于液面的高度还是相同的,因此有:(+△)+=…(+△)+=…(+△)+=(+△)+ (2) 第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相对沉降量为:=△-△只要能够测出各点不同时间的液面高度值,即可计算出各点在不同时刻的相对差异沉降值。
安装完毕待液面稳定后,可以先对传感器调零,此时各个液面的初始高度值(偏差值)均为零,即只需读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偏差值,相减即可立即求出各点之间的差异沉降。
(3)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测量出各沉降测试点标高。
通过标高数据,确定沉降观测点安装孔(φ400mm)开挖深度,确保沉降观测点与基准点标高一致(即在同一水平面上),基准点也可略低于沉降观测点(一般为全量程30%左右),以充分利用其量程范围。
将各沉降测试点之间挖一条沟槽,用以埋设连通管。
准备好安装时要用到的扳手,生料带,注水工具,液、气管(φ1418铝塑管),防冻液(冰点-25℃),硅油,气管接头(φ1418、1/2搭接、一头带内丝、铜质),纯净水,PVC钢丝软管,读数仪,水平尺。
将防冻液跟纯净水按3:1的比例调配好。
2)、根据各测试点的距离,剪切好适当长度的液、气管,将其套上钢丝软管,并将液、气口裹好生料带。
用液管和接头将所有液位沉降计液口接通(接头带内丝端接液口,另一端接水管),用堵头封闭液位沉降计的气口和末端液口。
3)、在输入防冻液时,把首、尾两端沉降计的气口打开,将其形成高低差,往高端沉降计(首端)输液口进行灌注已调配好的防冻液,另一端则排气(注意只能一直从选定的一端灌注防冻液,否则连通管内的空气无法排尽),灌注适量防冻液后,把液位沉降计、液管同时一起放入安装孔内、沟槽中,用地脚螺栓将液位沉降计固定好,并用水平尺确定其水平,打开其它液位沉降计气口。
在液位表面倒上适量硅油,防止液体水气蒸发。
4)、用读数仪读出各液位沉降计的读数,来判断各液位沉降计是否处于要求的合适位置(基准点和各沉降观测点的液位沉降计液位浮至全量程的中间值即可,若基准点是略低于各沉降观测点全量程30%左右,就只使各沉降观测点的液位沉降计液位浮至全量程中间值偏下15%左右,基准点高于中间值偏上15%左右),若不够,则填加至要求液位为至。
5)、加液完备后,用气管和接头将各液位沉降计气口连接通(接头带内丝端接气口,另一端接气管)。
将首端液位沉降计的气口、输液口及尾端液位沉降计的气口用堵头封闭,检查液、气管各连接头密封情况是否完好,必须保证其完全密封。
6)、连接好各液位沉降计数据线。
并用PVC钢丝软管护套好,布于布管沟槽内7)、装好液位沉降计的保护罩,对安装孔和布管沟槽进行回填至碾压面,并压实。
记录好各液位沉降计埋设位置、编号、天气、埋设人员。
8)、制作标示牌,插在液位沉降计安装位置及其连通管布管位置,以作标示。
在液位沉降计上方填筑层较薄的情况下,仪器附近1m范围内土方或碎石应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碾压。
并派专人负责看管。
以防液位沉降计及总线因施工或自然因素而破坏。
9)、校零、取初值进行校零,并存档。
做好静力水准仪安装台帐。
10)、根据测试要求进行测试若连通液位沉降计用自动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校零后,将电源、数据总线对接于总线接口数据采集模块接线端子,设定自动采集。
3、结构构件变形监测建筑物纠倾,一般都是在地基或基础上做工作,无论采用何种纠倾措施,都很难保证建筑物的回倾完全线性,这就必然会引起上部结构构件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如果应力集中的程度超过了结构构件自身的承受能力,势必发生开裂,甚至损坏,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
因此,在建筑物纠倾工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上部结构构件因纠倾发生开裂、损坏等现象。
为确定建筑物在纠倾过程中上部结构的完好无损,可以在梁、柱、墙等主要受力部件的最薄弱部位粘贴应变片,随时观测它们的变形,并计算由纠倾引起的次生附加应力。
一旦发现产生了较大的次生应力,应马上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调整,以尽可能减小结构构件的应力集中。
3.1、测点布置如图1-1、1-2所示,应力监测点主要布置于屋内一楼的梁、柱、墙上。
704#布置应力监测点15个;709#布置应力监测点11个,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破坏或读数失效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或更换。
3.2、监测频率开始掏土及注浆施工时采取全过程实时监测,其它工序采取早晚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