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城乡区域规划(完整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按规划地域的结构特征来划分 ❖ 1)枢纽区的区域规划 ❖ 最主要类型即为城市地区的区域规划,以大城市为中心,包
括周围若干中小城市或城镇区域。 ❖ 这类规划主要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型问题为核心,
全面协调区域发展和合理配置区域空间,同时解决好区域内 各城市(镇)的合理分工协作,尤其以提高大城市或特大城 市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大城市发展质量为首要目标。
❖ 1996年在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 划(1996-2000)中提出了中国七大经济区的新方 案
❖ 十一五期间八大经济区构想: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 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
❖ 二、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和空间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的动态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
❖ 4、区域规划的新发展 ❖ 在迈入新世纪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日益加大,在各
种地方力量、非政府力量日渐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区域规划 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各国对区 域规划也越来越重视。
三、我国区域规划发展
❖ 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 基本建设而开展的。
❖ 进入1980年代后,随着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各国经济在 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整合,一些超地区、吵过架组织逐步兴起, 使得对区域的研究多五彩缤纷;全球经济活动的整合唤起了 区域规划的复兴,但此时的区域规划继承了新自由主义思想 里平等、环境保护等社会学、环境学思想,不在单纯地从经 济的角度考虑区域规划。
❖ 三、区域与城市 城市和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城市是区域 增长、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 其发展的基础。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在国家或地区一定 地域范围内的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任务 和作用,即城市职能。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
❖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 ❖ 二、国外区域规划发展 ❖ 三、中国区域规划发展
一、区域规划概念 通过对区域发展规律的认识而描绘未来较全
面或长远的发展蓝图。
❖ 二、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
❖ 1989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思想, 标志着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至今已有100年 的历史,各国区域规划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进程是密切相关的。
度的不同,将区域划分为三大类——单一特征的区 域、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总体区域。
❖ 中国在“七五”计划(1986-1990)期间提出了地区经济的梯度开发思想,以沿 海为基地,以其经济技术优势开发内地资源,进而再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形成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
环渤海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及沿海经济区 中部五省经济区 东南沿海经济区 大西南经济区 西北经济区 沿江经济带
❖ 作业:以你家乡所在地位调查对象,对其区 域发展进行SWOT分析。
❖ 要求:字数:1500字以上,A4纸wk.baidu.com写,下周 四(11月6日)上交。
❖ 2、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发展战略是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
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是区域规 划的关键性内容。区域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方针、战 略模式、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 ❖ 3、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 等多方面内容。 ❖ 我国现阶段的区域规划多侧重于产业结构研究。 ❖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的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在产业部门和具体地 域上。
❖ 2)均质区的区域规划 ❖ 均质区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指标基本一
致,可根据其内部结构的特征来进一步 细分为工业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地区区 域规划、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等,并根 据其特征确定规划的重点内容。
❖ 2、根据区域的行政管理属性来划分 ❖ 1)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的区域规划
❖ 2、根据区域的行政管理属性来划分 ❖ 1)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的区域规划 ❖ 2)按区域发展轴线编制的跨行政区的
❖ 中心位置——在相对封闭的区域,中心位置 起主导作用。
❖ 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 展的区域,不必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如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
❖ 门户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 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 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 端。港口城市的最典型的门户位置。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
❖ 一、区域规划的类型 ❖ 二、区域规划的内容
一、区域规划的类型
❖ 早期的区域规划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城 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另一类是以整治落后地区和 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 随着区域规划的发展和完善,对区域规划的 任务和作用的理解也不短完善,根据区域规 划自身的特点,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 行区域规划类型的分类。
经济社会综合体; 地理学——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是区域特点的
地理空间范围,整个地球是由不同地域层次和范围 的区域组成的。
❖ 按照分类指标,区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 ①按照区域的物质内容划分——自然区域和社会经济
区域; ②按照区域的内在结构特征——均质区和枢纽区; ③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
❖ 1、区域规划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末-1940年代)
❖ 工业革命使城市集聚和中心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它带来了一 些突出的矛盾,如区域内的居民点体系分布、公用基础设施 变得无序和混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地区差异扩大等,因 此“田园城市”的思想要求突破城市界限,将城市与周围乡 村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问题,为区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体现了最朴素的区域规划思想。
❖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后区域规划的理念逐渐清晰, 1930年,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区域整体发展 理论;1933年,“雅典宪章”承认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存 在着基本的统一性。
❖ 2、区域规划的繁荣(1940年代中期-1960年代末)
❖ 区域规划的大量开展是在二战之后,特别是西欧,如1944 年英国艾伯克隆比(P.Abercrombe)主持编制了大伦敦区 域规划;联邦德国1945年开始着手编制上至国家,下至各 个州、县的区域规划;法国先后有计划地开发整治了罗纳河 流域、北阿尔卑斯山区以及濒临大西洋的阿基坦地区;日本 编制了全国性的综合开发计划;瑞典斯德哥尔摩于1952年 编制了综合规划。这些区域规划对国家,城市经济恢复起到 了建设性的作用。
❖ 4、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是区域规划相对传统 和成熟的内容,但传统区域规划相对而言更关注区 域城镇体系的发展,而乡村居民点体系相对忽视。 近年的区域规划更关注城乡统筹,将城乡居民点体 系作为区域人居环境体系加以整体考虑。
区域规划
江苏省“三圈、四沿”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示意图
二、区域规划的内容
区域规划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资 源配置的总体部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 规划工作不能将规划区域的所有发展问题全 部囊括进来,只能根据区域规划的综合性和 战略性特点,确定区域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我国自1980年以来的区规划实践的 概括,基本可以归纳出区域规划的以下主要 内容:
❖ 此外,这时期区域规划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工业区位 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聚团理论、倒U字形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生产综合体理论等相继被提出并在很多国家 得到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区域规划的深度和应用价值大大加 强。
❖ 3、区域规划的一度衰落和复兴(1970年代初-20世纪末)
❖ 1970年代后,城市规划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度呈 现衰弱状态;
❖ 1、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和发展定位
❖ 准确评价区域发展条件是合理确定区域发展 方向的重要基础,可以明确区域未来发展的 有利条件和不理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 区域发展条件的评价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 进行评价,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中 应用较多的是“SWOT”分析方法,即通过分 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 作为确定区域发展战略的依据。
❖ “一五”(1953-1957年)期间开展的城市规划和区 域规划有很多结合我国国情不够的问题,但仍为以后 城市和工业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958-1960年,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在全国较广泛开 展,由于受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区域 规划也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倾向。
❖ 1960年代初,因为错误总结教训,作出暂不搞规划的 决定,国家主管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被撤,各 地的区域规划工作也随之停顿下来。
2.非基本活动: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经济部 门。
❖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区域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
❖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都和 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人口分布 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 大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比小城市更要紧密,因此,大城市 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 经过三年的调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由于对战争 的可能性估计不当,1964年提出把建设重点放在 “三线地区”,强调工业布局“靠山、分散、进 洞”,接着是十年动乱,这使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 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低潮期;
❖ 1970年代末期后,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来,区域规划工作出现了又一次发展高潮;
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 服务。
❖ 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 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 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 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3)地理位置
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 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 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有利的结合即 有利的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 然。
❖ 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 度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
世界百万级城市的纬度分布 (1920—1970)
我国城市数量已达655个 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122个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指出,60年 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 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 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中心作用、辐射和带动 作用、聚集与扩散作用、创新功能、龙头作 用等功能。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全部 经济活动,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划 分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两部分。
1.基本活动: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经济 活动,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会带动城市费 基础活动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乘数效 应”。
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是在 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究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 对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物资 和自然能量。 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以及开 采条件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区域经济基础
❖ 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 城市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
第12章 城乡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新类型
第一节 区域
❖ 一、区域的概念 ❖ 二、区域的特征 ❖ 三、区域与城市
❖ 一、区域的概念
政治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区域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
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的
❖ 随着19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 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土规划和管理职能摇摆不定, 国土规划发展进入低谷,1996年,国土规划工作完 全停顿;
❖ 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国土规 划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了新一 轮的国土规划工作;
❖ 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区域规划被放在 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认为区域规划是区域调 控的重要依据,是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 力的规划,不是纯粹的指导性和预测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