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脱胎漆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标题 按内容
共[309]本书,[35510.9]万字

书名:[二轻工业志]检索词:[]
返回封页 上一节 下一节
详细内容:
一、脱胎漆器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闽侯县漆工沈绍安为衙署修匾额,发现匾额之木已朽,而用夏布漆灰糊裱的部分完好;受其启发,绍安钻研利用漆灰夏布脱模成型,类似“夹纻”的“脱胎”技法。开初的脱胎法是用“漆、灰、布”裱于泥模上,干固后,泡水、溶泥、泥泄,遂脱模。这种技法,实际上是古代夹法的恢复。
脱胎制品经过髹饰后,不但华美,而且轻巧,遂形成福州独有的漆器工艺美术品。当时脱胎漆器工大、期长、量少、价昂、产量有限。福州木雕人物,颇有地方特色,把木雕人物移为髹漆的坯胎,只要在木料上选用适于髹漆的,不但花工少、产量高、成本廉,还可以弥补脱胎造像的某些局限性。当时,木胎漆器人物有寿仙、渔翁、弥勒、观音、关公、财神、土地公等,销路也好。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脱胎漆器外销也随之日增。除传统产品之外,也制作外国人适需的洋器皿,如烟具、酒具、咖啡具、西式花瓶等。清末,沈家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等,研究出“薄料”,取“泥金”、“泥银”调合入漆颜色,成功地把漆表色彩变得艳丽辉煌,华美无比。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沈正镐首次送脱胎漆器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得头等金牌,福州脱胎漆器崭露头角。继之,沈家的正镐、正恂、正愉和幼兰等的优秀作品,先后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美国费拉得裴亚等国际博览会展出,多次荣获各种奖牌,声誉大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沈正镐创作《松瓶》、《桃盘》二件精品进贡朝廷,受赐“四等商勋、五品顶戴”。翌年又贡《鹿竹三脚圆桌》等,复得御赐官衔。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福州孤儿院举办工艺传习所,其中漆器专业招收学徒40多人,培养了一批新秀。宣统二年(1910年),沈正镐与泥塑艺人张振奎合作创制《松鹤瓶》、《鳌鱼蟠桃盘》、《普陀岩观音》等参加南京的“南洋劝业会”展览。这次除获奖外,沈正镐、沈正恂又得赐“一等商勋、四品顶戴”的荣誉官衔。这以后,福州脱胎漆器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到民国22年(1933年)前后达到全盛。据民国24年福建省年鉴统计,当时福州脱胎漆器业有45家,从业者235名,年销额达25万元。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海路被封锁,社会动荡,业主无法雇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技术逐渐下降。抗战胜利后,美、英市场一度繁荣

,脱胎漆器销路大增,一些手工业者大做“猪血货”,(即在地底过程以猪血灰充生漆灰),产量大增而质量大降。不久,国民党政府又发动内战,才复苏的漆器业又断了生路,行业店号纷纷倒闭、转业,工人被解雇,就连“兰记”这样著名店号,也解雇20余名。技艺能手们被迫转业,有的从农,有的拉车,有的修马路、打石子,甚至有些艺人在贫病交加中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脱胎漆器业开始恢复发展。1952年,人民政府首先扶持较有名气的“沈绍安兰记漆器店”成立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公司(实为工厂),国家拨给资金,调配干部。同年,沈绍安族裔沈忠英、沈玲瑜献出祖传较大型的脱胎漆器遗品《蟠桃盘》、《松鹤瓶》等十多件精品,经过重新髹饰,交国家博物馆收藏,曾被选送出国展出。传世精品中有《荷叶瓶》、《竹根瓶》、《提篮仙女》三件,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1954年,省文化局组织漆器行业的技艺高手李芝卿、高秀全等十人成立漆器研究小组,从事设计、创新。同时,将福州西郊、北郊、小岭、勤工路、文藻山、城隍顶等处的生产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生产合作社。1955年,脱胎漆器行业职工由1950年147人增到656人。这时,大多数漆器技工已经归队。此后,又陆续成立第五、第六生产合作社。
1950~1955年福建省脱胎漆器生产及从业人员情况详见表1-1。


 表1-11950~1955年福建省脱胎漆器生产及从业人员情况表

年 度生产总值(万元)出口总值(万元)从业人员(人)
19502.61 147
19513.17 199
195210.11 199
195319.26 415
195420.2615.19535
195540.1231.40656


1956年下半年,在漆器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邀集李芝卿、高秀泉、沈忠英、沈幼兰等高手专研漆器。同年10月,成立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只设置漆器专业,李芝卿任漆艺教师,收初中毕业生50名,以培养“漆专”人才。同月,漆器公司的“设计室”上调为市“特种工艺管理处”处属设计室,又成立“化验室”,进行漆性的化验、分析、研究。这时,又全面调整漆器业工人工资,由平均27元提高到37元,使90%以上技工受益;评定职称时,其中39名技术能手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称号。
1957年1月,福州市脱胎漆器第一、第二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脱胎漆器一厂。第二年5月,又将第三、四、五、六社逐步过渡为合作工厂。不久五、六厂并入一厂,三、四厂与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厂合并改制为地方国

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把原以第七社为基础的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工场、漆器原坯厂等合并为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厂(集体所有制性质)。
1959年国庆前夕,福州脱胎漆器行业的艺人与设计人员通力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包括接待厅、宴会厅的内部装饰进行设计创新。福建厅的装饰陈设,以漆器为特色,结合福建各地特艺品,采用传统形式和工艺手法,以淡雅,秀丽的色调,进行设计布置,不论是漆器的大屏风、挂屏、挂框、几案、橱架、漆木沙发,还是漆器器皿、陈设品、欣赏品等,都表现出典雅纯朴、舒适安详、和谐宁静的气氛,把福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一时期,身怀绝技的李芝卿系统总结前人漆器装饰技法,创造出100多块髹饰样板,色纹奇巧,变化多端,如分为沉花闪光、描花犀皮起皱、流花漆彩缥变、浮花铁锈铜斑、台花锡箔嵌丝以及漆粒细砂、冰裂蛇断等7类。其中沉花、描花、流花、浮花、台花被漆器行业誉为李芝卿的“五朵金花”,对福建漆器有重大影响,其100多块髹饰样板被福建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他独创的仿制古铜器锈斑色彩、纹样,非常精巧、准确逼真,如现藏福建省博物馆的漆仿《司母戊大方鼎》,是他仿制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李芝卿还与周怀松、林荫煊合编《建漆髹饰述要》讲义;周怀松著有《福州脱胎漆器髹饰集要》一书。艺人高秀泉对描金彩绘、墨绘、厚彩晕金、单色晕金、暗花、淡敷、薄彩等技法,均有很高造诣,为漆画与漆器造型设计做出很大贡献。1962年11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参观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后题词赞励:“漆从西蜀来,胎自福州脱。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或细等毫芒,或巨逾丘壑。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繁花着手春,硕果随意悦。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勿以地为牢,精进不强辍。日新又日新,时空两超越。”对具有轻巧绚丽、美观大方、色彩鲜亮、光润洁秀和经久耐用、耐酸碱、不退色、不变形等特点的福州脱胎漆器,外国人赞叹不已,称为“东方珍品”。特别赞赏福州髹饰漆“乌退光”乌黑锃亮,誉为“珍贵的黑宝石”。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漆器生产急剧下降。1970年6月,福州市工艺美术局被撤销,最具特色的名牌老厂——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被砍掉。1972年,福建漆艺家奉命赴湖南长沙复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漆器。同年12月,国务院拨款105万元批准恢复第二脱胎漆器厂。1974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漆器复制工作完成,共复制100多件,忠实地再现

了原物器型、髹漆、装饰,传达出西汉漆器的风貌,这是福建漆器行业最大规模的复制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内外市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促使福建漆器行业得到较快发展,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4年,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为香港宝莲寺创作的脱胎漆器《四大天王》高2.8米,创脱胎漆器佛像新高度。中国工艺美术家林廷群擅长“夹纻脱胎法”,所制器皿,精密吻合。其代表作《南瓜盒》、《八果盘》等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东方特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维韫精通脱胎漆器雕塑、脱胎、髹饰等多种工艺,脱胎漆器《九狮大鼎炉》、《巨狮》等作品,技艺精湛,深受好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细钿擅长台花技法,他的一对2米高的脱胎紫推光《雕填暗花牡丹瓶》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另一对3米高脱胎深红推光“雕填螺甸暗花缠枝牡丹瓶”造型美观,气势雄伟,1986年,选送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陈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时中擅长漆画、漆器创作,其脱胎《梅花方瓶》获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1991年,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制作的《力士金刚》高3.1米,再创佛象新高度。1994年,福州脱胎漆器又被选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和台湾厅。
历经长期发展,福州脱胎漆器品类繁多,首居于全国漆器行业。从坯胎质地看,有布质、木质、陶质、金属和塑料胎;从功能与用途看,有欣赏陈设类、生活实用类和旅游纪念品类;从品种看,有瓶、盘、盒、具、屏、联、框、架箱、几、案、柜等,计18类、3000多种;从装饰技法上看,分彩髹、彩画印锦、台花、雕填、镶嵌、暗花、针刻、闪光、变图、仿彩等;从制作工艺看,在胎、坯完成后,要经过漆灰地、打磨、髹漆、装饰等工序,总共要经过四五十道、甚至上百道的手工操作。1959年后,木坯工序、漆作工序中的碾料、喷漆、打磨、退光及装饰工序中的印锦料的滚轧都实现了机械化,漆画描线复印化,台花刻剔腐蚀化,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进入70年代,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实行用钙塑制作坯胎,实现坯胎现代化、产品普及化。同时应该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美术院校毕业生充实到脱胎漆器行业,大大提高创作设计水平,创作许多优秀产品。
福建脱胎漆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情况详见表1-2。


 表1-21981~1985年福建脱胎漆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一览表

届 别年份奖 别作 品 名 称作 者

第一届1981银杯飞马牌脱胎漆器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第二届1981银杯地球牌脱胎漆器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第三届1983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釉变花瓶式七件文具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第三届1983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漆画《双猫》福州漆器研究所
第四届1984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闪光文房四宝福州漆器研究所
第四届1984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漆画《鹌鹑方盒》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第四届1984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飞天伎乐图大圆盘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
第五届1985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国际列车漆器装饰设备件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第五届1985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浮花图案长单盒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福建科技年鉴(2007)
福建科技年鉴(2006)
晋江年鉴(1997)
武平县志(1988~2000)
福建年鉴(2007)
福建年鉴(2006)
福建年鉴(2005)
物资志
长乐市志
福建史志(2007)

福建科技年鉴(2007)
福建科技年鉴(2006)
晋江年鉴(1997)
武平县志(1988~2000)
福建年鉴(2007)
福建年鉴(2006)
福建年鉴(2005)
物资志
长乐市志
福建史志(2007)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6 /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信息中心制作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梅峰路10号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21190号
Mail:fjdfzadmin@
TEL:05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