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工艺步骤
脱胎漆器工艺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神奇的脱胎漆器工艺步骤。
你可别小瞧这脱胎漆器,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玩意儿呢!它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从无到有,经历了好多道精细的工序。
先来说说这第一道工序,得准备个好模子呀!就好像盖房子得先有个牢固的框架一样。
模子做得好,后面的一切才能顺顺利利的呀。
这模子的材料也有讲究,得选合适的,不然怎么能托住那美丽的漆器呢。
接着呢,就是上漆啦!一层又一层的漆,就像给模子穿上了一件件华丽的衣裳。
这漆可不是随随便便涂上去就行的,得均匀,得仔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就好像给小姑娘化妆,得精心打扮,才能出落得漂漂亮亮呀。
等漆干了,就到了关键的脱胎环节啦!哎呀呀,这可真是个神奇的过程。
就像是小鸡从蛋壳里破壳而出一样,把模子去掉,留下那精美的漆器胎体。
这时候,你就能看到一个初步成型的宝贝啦。
然后呢,就是各种修饰啦!要打磨得光滑细腻,不能有一点儿粗糙的地方。
这就像是给美玉雕琢一样,要把那些不完美的地方都去掉,让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再给它画上漂亮的图案呀!这图案可不能乱画,得有艺术感,得和整个漆器相得益彰。
想想看,要是画得乱七八糟的,那多难看呀!所以这画师可得有真本事。
最后一道工序也不能马虎呀,得给它上一层保护的涂层,让它能长久地保存下去。
这就像是给宝贝穿上了一层铠甲,能抵御时间的侵蚀呢。
你说这脱胎漆器工艺是不是特别神奇?每一道工序都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需要工匠们用心去对待。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好的呀,得有耐心,有技术,还得有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手艺,那可都是宝贝呀!咱得好好传承下去,不能让它们失传了呀。
你想想,如果以后的人都看不到这么精美的脱胎漆器,那该多可惜呀!所以呀,我们都要重视这些传统工艺,让它们在我们这个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总之,脱胎漆器工艺就是这么神奇,这么美妙。
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亲眼看看这些美丽的作品是怎么诞生的呀!。
宜春特产——脱胎漆器
宜春特产——脱胎漆器脱胎漆器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
传统的脱胎漆器是用漆灰作为粘剂,将生漆与石膏粉、桐油、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调成湖状漆灰,并把漆灰涂在夏布上,然后将夏布表在制好的模型上,待其阴干后将坯胎脱下,即所谓脱胎。
坯胎经数道复杂的手工操作程序,最后抛光装饰而成。
推光漆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其制作是用猪胆作添加剂,仅少数漆工能掌握这一加工过程。
黑推光漆产品光可鉴人,如黑色宝石,色泽深沉、含蓄。
传统的装饰方法以漆刻为主,如线刻擦锡就是其中一种,此种工艺为全国漆器行业独一无二的装饰方法。
脱胎漆器具有造型美观、色泽明丽、图案装饰多样、风格古朴典雅、经济适用、不怕烫、不怕浸、不易破裂等特点而闻名国内外。
宜春脱胎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设有作坊进行生产,清代作坊数量大增,至民国时期,脱胎漆器的生产已初具规模,花色品种大大增加,装饰工艺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据《江西省情汇要》(3-132页)记载“宜春脱胎漆器明代就设有作坊,清康熙年间作坊大增,1909年曾在南洋赛会上获银质奖”。
南洋即现在的新加坡,南洋赛会是当时一种国际性的博览会。
由于过去使用不锈钢等制品少,而脱胎漆器有不易摔坏等特点,被军队等喜欢,几乎每一个军人都使用过。
而且全国当时也仅有福建、四川等几个省有此行业,因此名震海内外。
抗日战争期间,在宜春的垛子背(即现在的重桂路)这一条长不足200米的小街上,就有漆器店13家,每家都在店后设有作坊从事漆器生产,从业人员达70余人。
由于漆器产销两旺,生意兴隆,剁子背也就成了宜春脱胎漆器生产和销售的中心。
当时,剁子背的漆器店有:邹华通、易荣泰、邹和圣、王春泰、陈洪盛、万华利、彭新兴、杨绍一、何汉根、吴德义、华昌、国光、东南美,各家出售的主要产品有帽筒、果盒、茶叶瓶、花瓶、烟盒、手杖、饭碗、肥皂盒、印泥盒、像框、砚台盒、托盘等20多个类别,100多个花色品种。
每个店铺的店面都不宽,设有货柜、货架,陈列的漆器产品总是抹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光可鉴人。
福建脱胎漆器艺术简介
福建脱胎漆器历史:福州三宝之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福州漆器始于南宋。
据传清乾隆年间,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经朽烂,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
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
简介:福州脱胎漆器,质地坚固轻巧,装饰精细,色泽鲜艳,结实耐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
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
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
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脱胎漆器是以漆的色泽来装饰的。
传统的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色料、晕金漆画、嵌银上彩、锦纹、嵌螺甸、仿古铜等。
后来发展了宝石闪光(即赤宝砂、绿宝砂)、仿彩窑变、匏纹、暗花、仿青铜器、雕填、浮堆等技法和多种漆艺技法综合运用的磨漆画品种,并将漆技艺同玉、石、牙、木雕结合起来,使漆器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
福州脱胎漆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实用和艺术欣赏两大类。
实用的有:花瓶、咖啡具、食具、烟具、文具、茶具以及围屏、挂联、挂框、盘架、插屏等漆器家具;有脱胎人物、动物、博古和仿古制品等欣赏陈列品等,花色品种达3000多种。
脱胎漆器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其运用范围已扩大到工业品上。
工艺流程:“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
”这是郭沫若先生对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轻”的写照;福州脱胎漆器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
这是福州脱胎漆器特殊的制作工艺所决定的。
第一节工艺
第一节漆器工艺利用天然大漆为主要涂料制作漆器工艺品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福州漆器是以麻布、木料、兽皮、竹子、陶瓷、合成材料等为坯胎,经过上漆灰、打磨、髹漆、研磨、纹饰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的。
以天然漆制作的产品轻巧耐用、造型美观、漆面光滑如镜、装饰华丽典雅,具有耐酸、耐碱、耐热、耐水、耐腐蚀、电绝缘等特点。
其中以麻布脱制的脱胎漆器最为著称。
一、脱胎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是渊源于中国二千多年的传统漆艺,在汉唐“夹 胎”技法的基础上创造而成的具有独特地方风格的品种。
福州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祖居福州城内杨桥头河沿10号。
早年开设作坊制售漆器产品。
清乾隆年间,沈绍安在衙门修理匾额时,见其表层髹漆已斑驳不堪,而漆灰和夏布裱成的坯骨依然很牢固,由此钻研自宋以来已经失传的“夹 胎”技法。
遂请人塑造几尊泥神像,外用很细的夏布或丝绸涂上生漆逐层裱在泥像上,入荫房干固后,再从底部打一个小孔泡入水中,泥像溶化后,余下的布胎质地坚固、轻巧异常、造型清晰,故而称之“脱胎”。
脱胎漆器初期主要制作茶箱、烟箱、妆奁、首饰盒、提盒、观音佛像等。
由于价格昂贵,销售对象仅限于富裕人家。
沈绍安创制脱胎漆器后,又发展金银彩髹(绘)技术。
把金银箔研成粉,调漆后再掺入彩色漆,便可根据需要调出一系列明快的浅色彩。
彩髹技法分厚料与薄料二种;厚料以髹刷上漆,磨研而成,稳重深沉;薄料技艺为沈绍安所创造,并以手掌薄拍漆色上彩,具有明亮华丽的效果。
沈绍安漆艺传到第五代沈正镐、沈正恂兄弟时,为沈家“黄金时代”。
鸦片战争之后,福州辟为五口通商口岸,脱胎漆器也由内销逐渐转向外销。
为适应市场需要,开始模仿西式造型,先后生产烟具、茶具、咖啡具、手提杖、花瓶及日用餐具等。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沈正镐选送《莲花盘》、《茶叶箱》脱胎漆器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头等金牌与得奖执照。
光绪三十年,在福州创立福建省工艺传习所,设漆器制造科,招收40名学员,从日本聘请教师,培养造就李芝卿等一批漆艺专业人才。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流程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流程一、制作材料1.木材:脱胎漆器的主要材料为木材,因为木材具有结实、耐用的特点,适合制作器物。
一般选择优质的茶花木或樟子松作为脱胎漆器的材料。
2.漆液:脱胎漆器所使用的漆液是由桐油、硝石、石灰、雄黄、白土等天然原料制成的。
这些原料经过精心的配比和加工,使得漆液具有优异的耐磨、防水、防腐等特性。
3.饰料:脱胎漆器的饰面多采用彩绘、贴金、镶嵌等工艺进行装饰,所以需要各种颜料、金箔等饰料作为装饰材料。
二、工艺工序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历经数十道工序,其中髹饰技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流程和髹饰技艺流程。
1.木料加工:首先,需要将选好的木料进行切割、裁割,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成需要的器物原型。
2.打磨和上胶:经过木料加工后,需要对器物表面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然后在器物表面刷上一层木胶,以增加漆器的附着力和坚固度。
3.底漆涂刷:在经过打磨和上胶后的器物表面,需要上一层底漆,让木器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坚韧。
4.彩绘或镶嵌:在经过底漆处理后的器物表面,如果需要彩绘或镶嵌装饰的话,就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相关工艺。
5.上漆:在底漆处理完成后,就需要开始上漆,将漆液均匀地涂刷在器物表面,经过数次上漆、磨光后,让器物表面呈现出水滑一般的光泽。
6.髹饰:经过上漆和磨光处理的器物表面,就需要进行髹饰工艺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脱胎漆器的髹饰技艺流程。
三、髹饰技艺流程1.髹底:首先,需要在经过上漆和磨光处理后的器物表面,上一层髹底,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坚固。
2.雕饰:在髹底处理完成后,就需要对器物表面进行雕饰了。
雕饰是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经过熟练的匠人依据设计要求,在器物表面进行精细的雕刻。
3.贴金:在经过雕饰后,如果需要在器物表面进行贴金装饰,就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相关工艺。
贴金需要将金箔粘贴在器物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和处理后,使其呈现出光亮的金色。
4.彩绘:在经过相关装饰工序后,如果需要对器物表面进行彩绘,就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相关工艺。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脱胎漆器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下面将介绍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脱胎漆器的第一步是选择高质量的木材,如梓木或榉木,并将其削成所需要的形状。
然后,将木器进行上胎,即在表面涂上数层纯正漆,待漆干后再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是“雕刻”。
雕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漆工的效果。
雕刻师傅会
根据设计稿在木器表面雕刻出所需的图案和纹饰,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
第三步是“贴胎”。
将雕刻好的木器进行贴胎工艺,即在漆器表面贴上纤细的胎金箔或色泽单一
的箔,以及水晶叶和金箔,这是漆器雕塑的一种特殊技术。
第四步是“上漆”。
上漆是整个脱胎漆器制作工艺的关键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漆师来进行。
漆
师会在木器表面不断涂刷天然漆,用拭子将漆面抹平并擦净,在阳光下进行晒漆,直至完全干透。
最后一步是“修光”。
经过多次上漆和晒漆,脱胎漆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艺。
最后需要对漆面
进行打磨和修光,使其变得更加光滑、细腻,从而展现出漆器的华丽和质感。
总的来说,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这些工艺流程既考验了工匠的技艺,又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福建)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艺术简介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中国古代汉族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
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福州脱胎漆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福州脱胎漆器作品,早期多为佛像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向自然形、仿生形等方面发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二、历史溯源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
福州脱胎漆器的首创者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漆艺人沈绍安(1767年-1835年)。
福州“脱胎漆器”是沈绍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了解了失传已久的汉代“夹纻”技法的基本材料成分,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还原,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它的原理与传统的“夹纻”技术息息相关。
“夹纻”制作技术“夹纻”制作技术,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寺庙大佛,多用“夹贮”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篦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後,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胎体成型工艺》课程设计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一胎体成型工艺》课程设计b课程目标:此课程的设置目标在于将传统漆器脱胎技艺以现代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习者,课程将繁复的传统技艺分解成两大课程单元并若干具体工序,按部就班地将复杂的脱胎漆工艺以简单明了、直观易懂的方式作层层讲解与示范,帮助学习者掌握这一古老传承技艺。
教学重点:1,胎膜的翻制工艺;2,漆的干燥原理以及干漆设备的使用;教学难点:1,优先课时内教学实施的准确性;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具体技艺的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力的平衡;3,学生对实践内容的完整吸收与转化。
2,课程计划脱胎漆器胎体成型工艺第一单元、传统脱胎技艺的历史流变综述本单元从史上可考的战汉麻布夹芝漆器作为叙述起点,综述内容包括夹芭漆器失传至干漆重布胎漆器的流变,以及重布胎漆器至布心纸胎漆器直至纯纸胎漆器的脱胎漆器演变历史,通过提供文献以及图片范例,帮助学习者完成传统脱胎漆器历史沿革的基本认知,对传统脱胎漆器形成初步概念;同时提供传统脱胎漆器在现代的延续发展信息,帮助学习者全面认知这一古老技艺。
第二单元、脱胎漆器造型确立这是关于胎体造型的可行性研究段落。
脱胎造型取决于模制造型结构的合理性,其中需要特别注意造型的脱胎合理性,其次还包括胎体分段的合理设计,准确的造型必须是合理而可操作的,因此造型的不合理勾连、不合理分模手法,都会影响脱胎胎体造型的准确性和最终器物的美感,这一阶段帮助学习者理解脱模原理,准确选择脱模造型。
说明:第一、第二单元对应课程的第一章内容。
第三单元、胎体成型的材料和工具准备当原模选择完毕,在开始胎体成型之前,需要了解脱胎造型所必须的连接材料和工具,其中包括底漆的性状、胎布的选择、纤维空间填充材料、灰体的调制、涂刷嵌填工具、打磨工具等等,这一阶段帮助学习者了解工具材料,并帮助准备和选择,为下一单元的正式制作提供基本保障。
第四单元、脱胎漆器胎体成型工艺本单元训练胎体的模制成型方法、脱模和胎体连接并胎体定型,内容包括胎模造型、生漆麻布裱底、裱贴面嵌漆灰、脱模和撑胎定型等,涉及脱胎漆器胎体成型工艺的根本内容,是整个大单元课程的主体。
脱胎漆器的工艺原理
脱胎漆器的工艺原理脱胎漆器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漆艺技法,通过多次涂刷、晾干和磨光,将多层漆涂抹于木制器物上,最终形成一种坚固、平滑且光亮的漆层。
脱胎漆器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木制器物的处理、漆料的制备、上漆的过程以及后续的抛光和修复。
首先,木制器物的处理是脱胎漆器的基础。
通常使用榉木、楠木等材料作为器物的基底,经过雕刻、修整、抛光等工序,使其表面平整且符合设计要求。
木制器物需要特殊处理,以防止其吸湿膨胀变形,并加强对漆涂层的支撑力,使其更加耐用。
第二,漆料的制备是脱胎漆器工艺的核心。
漆料一般由漆树的乳液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漆树的乳液是漆器的主要成分,它通过特殊的提炼和加工工艺获得。
漆料的配制要求科学精准,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漆树乳液、颜料和调合剂混合,以达到所需的颜色和性能要求。
漆料的制备过程需要密切控制温度、湿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确保漆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附着力。
第三,上漆的过程是脱胎漆器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漆料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高温炙烤,以加速漆料的干燥和固化。
然后,使用细麻布等工具均匀涂抹漆料于木制器物的表面,这个步骤称为“打胎”。
在打胎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涂刷的角度、速度、力度等要素,以确保漆层的均匀和光滑。
每次涂刷后,需要将器物晾放一段时间,以待漆层干燥。
第四,脱胎漆器还需要经过多次的磨光和修复。
在漆层干燥后,使用细砂纸等工具对漆层进行磨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粗糙感。
磨光后,重新上漆并晾干,以便达到更加光滑的效果。
在整个过程中,修复漆层的损伤也是重要步骤,当漆层出现划痕或缺陷时,需要进行修复,使漆层保持完整且光亮。
总之,脱胎漆器工艺通过多次涂刷、晾干和磨光,使多层漆涂层在木制器物表面形成一种坚固、平滑且光亮的漆层。
整个过程需掌握好漆料的制备、打胎的技巧以及后续的磨光和修复,才能制作出具有高质量、美观且持久的脱胎漆器。
传统脱胎漆器工艺流程
传统脱胎漆器工艺流程脱胎漆器是中国传统的漆器工艺,在漆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精心制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脱胎漆器的工艺流程。
首先,脱胎漆器的制作需要用到柞蚕丝胎。
柞蚕丝胎是漆器的骨架,其制作是漆器制作的首要步骤。
师傅会将柞蚕丝纺成丝线,再经过特殊的编织工艺,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胎体。
然后,将胎体涂上多层纸浆,经过砂纸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接下来,是上底漆。
底漆是保护胎体的关键,它需要经过多次上漆、烘干、打磨的循环,以增加其韧性和抗震能力。
底漆含有硝基漆,使漆器表面更加坚硬耐用。
同时,师傅还会根据漆器的形状和图案,采用不同颜色的底漆,为后续的装饰奠定基础。
然后,是彩绘。
在彩绘这一步骤中,师傅会根据设计稿,使用颜料和毛笔,为漆器上色。
彩绘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的表现,使漆器更加美观。
同样,彩绘也需要多次上色、烘干、打磨,以保证色彩的饱满和稳定性。
然后,是描金。
描金是为了增加漆器的华丽度和珍贵感。
师傅会将金粉研磨成非常细腻的粉末,然后使用特制的胶水,将要描金的部分涂抹上一层薄薄的胶水。
再将金粉轻轻撒在胶水上,使其粘附在漆器上。
描金的过程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金粉的均匀铺散。
最后,是上面漆。
上面漆是保护脱胎漆器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可以增加漆器的光泽度和耐用性。
师傅会将天然漆涂抹在漆器表面,然后经过烘干和打磨,以使其光滑坚硬。
整个传统脱胎漆器工艺流程繁琐且耗时,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精细制作。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以保证脱胎漆器的质量和美观。
脱胎漆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宜春脱胎漆器
宜春脱胎漆器Yichun Bodiless Lacquer Ware宜春脱胎漆器始于明,盛于清康熙后期,民国时期则发展到相当规模,素以轻巧玲珑、色泽秀丽、经济实惠闻名于世。
据1985年版《江西省情记要》:“宜春脱胎漆器,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参加国际南洋(今新加坡)赛会,获得…双龙‟银质奖。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在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上,被评为特等奖,扬名国内外,为江西著名手工艺品之一。
”传统的脱胎漆器是用漆灰作为黏剂,将生漆与石膏粉、桐油、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调成糊状漆灰,并把漆灰涂在夏布上,然后将夏布裱在制好的模型上,待其阴干后将坯胎脱下,即所谓脱胎。
坯胎经十几道复杂的手工操作程序,最后抛光装饰而成。
推光漆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其制作是用猪胆作添加剂。
黑推光漆产品光可鉴人,如黑色宝石,色泽深沉、含蓄。
民国时期的宜春脱胎漆器较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手工艺作坊达20余家,从业人员100多人。
漆器店有邹华通、易荣泰、邹和圣、王春泰、陈洪盛、万华利等十几家,多集中在重桂路、中山路。
产品有笔筒、果盒、花瓶、烟盒、茶叶罐、手杖、饭碗、肥皂盒、印泥盒、像框、砚台盒、托盘等20多个类别,100多个花色品种。
邹华通漆器店曾聘请了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漆刻老艺人乐如瑚进行雕刻装饰。
乐如瑚师傅擅长雕刻山水、兰、竹等,刀法娴熟,线条精炼,刚柔相济,其作品既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实用器皿,又是玲珑精致的工艺品。
为了维护漆器行业利益,宜春漆器还成立了“华吴会”(华吴,相传是漆器行业的祖师),凡从事漆器业的,均得参加这个组织,每年聚会一次,共议漆器行业大计。
明清时期宜春漆器的工艺水平如何,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可考证的资料和有纪年的实物。
从清中晚期大量寿屏采用平光推漆来看,当时平光推漆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最近发现的清代漆器茶叶罐,使人们对清代宜春漆器的工艺水平有了更为直的了解。
此器为圆柱形,王春泰号造,制作精美,三处图案、两处铭文。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流程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流程福州脱胎漆器是中国福建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脱胎漆器是以木工为主体,配以雕刻、螺钿、彩绘等多种工艺而成的一种漆器。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漆器制作历经“胎制”、“髹漆”、“饰花”等工序,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漆器作品。
一、胎制福州脱胎漆器的胎制是漆器制作的首要工序。
漆器的胎子主要是用竹篾制成,然后再用藤器将其捆扎成型。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每一根竹篾的制作都需要对竹篾材料的质地和长度有准确的把握。
接下来,将这些捆扎好的胎子放在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数日时间,等到胎子完全干透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序。
二、髹漆在胎制完成之后,下一步是对胎子进行髹漆。
髹漆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漆,是通过漆树的漆油提炼而成的。
在髹漆的过程中,需要将漆料熬煮,然后搅拌均匀,然后再刷在胎子的表面。
这个过程需要技巧和耐心,因为漆料的厚薄要均匀,且要确保没有留下空隙或者是滴漆的现象。
经过多次的髹漆,漆器的表面才能变得平滑、光亮。
三、饰花饰花是福州脱胎漆器制作中最为考验工匠技术的环节。
饰花主要是通过雕刻和彩绘来完成的。
首先,工匠需要根据设计图案在漆器表面划线,然后再用雕刀对这些线条进行镂刻。
雕刻时需要精准和轻巧,一不小心就会将漆器弄坏。
彩绘则需要用颜料和翎毛等工具,少一道错漏,一点虚粉。
一经划错,就需推倒重来,而且往往一件漆器上的图案非常复杂繁琐,因此一个完整的饰花工序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
四、抛光饰花完成后,漆器的外表面会比较粗糙,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抛光。
抛光是用研磨材料对漆器进行擦拭,使其变得光滑。
但这一步骤也需要非常谨慎,因为一旦抛光不当将会损坏漆器的表面。
五、着色在整个制作过程完成之后,如果需要对漆器进行着色,那么就需要进行着色的工艺。
着色主要是通过染料或者颜料进行处理,使漆器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
脱胎漆器
夹纻在日本则被叫做干漆造,是一种在漆器制作的技法,始于战国时代的楚国,于汉朝逐渐成熟,早年主要用于佛像制作,洛阳白马寺及日本东大寺法华堂、兴福寺、唐招提寺的佛像便是利用此种技法,虽然制作耗时,但历久弥新,漆的透明会更清晰。
脱胎漆器的做法是先利用土、灰泥制成内胎,在其上借由漆的可塑性及麻布的张力,将麻布跟漆层交互重叠,待干固后,将内胎除去,最后只剩下漆和布的结合体,因而器体相当轻盈,还有坚韧、历久、易于造型等优点
6-1风物特产1
第六章福建风物特产第一节福州风物特产福建风物特产按产地分:福州厦门泉州宁德南平漳州龙岩三明莆田一、福州风物特产1.福州三宝:福州地区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制作脱胎漆器、纸伞、角梳等的传统工艺技术,又称特艺。
其中,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誉为中国工艺品“三宝”。
(1)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郭沫若赞誉“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2.福州纸伞历史悠久,一把优质的纸伞可在撑开、收回一万多次后仍不变形,在水里浸泡二十四小时不变质,在近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质。
3.福州角梳采用中国南方水牛角和北方的绵羊角为原料。
需经过二十五道工序.福州角梳是中国传统的名牌产品,曾在巴拿马、芝加哥、加拿大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过,荣获金牌奖和金盾奖。
2.“榕城三绝”: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
(1)脱胎漆器(同上)(2)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叶腊石)为材料,分为田坑、水坑、山坑等3大类120多个品种。
(3)软木画以质地松软的栓树皮为材料,3.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蜜饯、芙蓉李、茉莉花茶、鱼露(虾油)、笋丝、蟛蜞酱(蟛蜞盐)、肉松等。
(1)橄榄:别称为“青果”,是福州特产,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2)福桔:福州名果之一,福桔皮、核、络都具有药效,制成的桔饼有化痰镇咳、温胃健脾的效用。
(3)龙眼:福建六大名果之一,(4)荔枝:福建名果之一,唐以后历为贡品,(5)芙蓉李、永泰李干:李果色泽丰润(6)茉莉花茶:福州是我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和生产区,福州茉莉花茶生产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7)肉松:是福州人传统的佐餐佳品,至今已有130多年的生产历史。
肉松由瘦猪肉、白糖、红糟、酱油、熟油等制成的细丝状肉绒。
鼎日有油酥肉松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
第二节厦门风物特产珠绣、漆线雕、彩塑、瓷塑、药酒、鼓浪屿馅饼、黄金肉松、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香菇肉酱、海产干货、各种亚热带瓜果等。
当代福州脱胎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究
当代福州脱胎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究在中国传统工艺中,福州脱胎漆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备受推崇。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脱胎漆器的传统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以推动脱胎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本文将就当代福州脱胎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探究,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工艺。
一、脱胎漆器的历史和特点福州脱胎漆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
脱胎漆器以其精巧细腻的雕刻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装饰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漆器之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木胎制作、漆工涂染、雕刻、装饰和烤漆等环节。
木胎制作是脱胎漆器的基础,选用上等硬木,经过多道工序制作成各种器型。
漆工涂染是漆器制作的核心环节,需要经过多次刷涂和晾晒,使漆器表面呈现均匀细腻的漆层。
雕刻和装饰是脱胎漆器的精髓,工匠需要根据器型和题材精心雕刻各种图案和纹样,使漆器更加艳丽美观。
经过烤漆和抛光等工序,脱胎漆器才能呈现出光洁润滑的表面,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等特性。
脱胎漆器的特点是色彩艳丽、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用途广泛。
其图案和纹饰多取材于自然和民间故事,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脱胎漆器不仅可以用于餐桌、茶几等实用器皿,还可以作为礼品、工艺品赠送亲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脱胎漆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脱胎漆器的传统工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 市场需求下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传统的脱胎漆器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下降。
一些年轻人对脱胎漆器缺乏了解和认同,不愿意购买和使用。
2. 技艺传承困难: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传授,而随着老一辈工匠的逐渐离世和年轻人的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使得技艺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脱胎漆器
脱胎洋红金锦纹饰方瓶
高45厘米,底径22*20厘米
这件作品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精品之一,瓶身为方形,瓶面施以绚丽夺目的洋红透明漆和金箔,光亮如镜,故名“洋红金锦纹饰方瓶”。
这件作品采用脱胎漆艺成形,打金底,髹洋红透明漆,推光后,在方瓶表面装饰造型生动、色彩绚丽的浮纹,贴金箔,阴干而成,具有华丽辉煌、灿烂夺目的效果。
鎏金脱胎“长信宫灯”
高33厘米,底径21*20厘米
这件作品是仿照中国汉代青铜器“西汉长信宫灯”制作而成的。
西汉长信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
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组成。
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灯罩
由两片弧形板合拢而成,可活动,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
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
该作为泥塑翻脱成型,施底漆工艺后,采用髹漆工艺装饰,使该作产生深沉古朴、瑰丽神奇、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仿青铜兽形油灯
高18.5厘米,底径9*16厘米
这件作品采用漆仿青铜的技艺制作而成,由蹲兽、灯座、灯盖三部分组成。
蹲兽造型浑圆、神态活灵活现,背负灯座,可任意转向,灯罩顶部有云纹穹隆形盖,内有圆管状烟道连于兽身,导烟炱于兽腹,设计十分讲究。
这件作品用樟木雕刻,经底漆工艺后,应用漆仿青铜技艺,髹上青铜漆色,将干时,用刷沾瓦灰扫器面,使其去光泽,干后,再用不同深浅青铜色,视情髹抹,衬出阴阳,使形神兼备,古朴浑厚。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制作流程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制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制作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在开始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制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脱胎漆器——精选推荐
脱胎漆器
脱胎换⾻,⽻化成蝶。
脱胎漆器
Bodiless Lacquerware
图中这个⾦鱼缸,盆内⿊漆漆,⽔不见底,鱼⼉红⽩相间,活灵活现。
游在上⽅的鱼⼉,优雅地摆动尾巴、鱼鳍,仿佛游丝可辨。
⽽潜在⽔底的⼩⾦鱼,则略显暗淡⼀些。
然⽽这⼀切,皆是“幻象”,这仅仅只是⼀件漆器,盆内⽆⽔,也⽆鱼。
逼真的“活鱼”,让猫也看⾛了眼,故这件作品得名:⽓死猫,哈哈!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件看似“厚重”的器物,拿在⼿上,竟然轻如菊花。
这就是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是在中国古代“夹纻”技术基础上,经过技艺改造⽽制成。
所谓“夹纻”,就是⽤泥或⽯膏塑胎,将夏布贴于胎上,再⽤漆反复涂刷夏布。
阴⼲之后,夏布变轻变硬,然后⽤硬物敲击外壳,将⾥⾯的胎体震落,只留夏布空胎。
清朝⼀个叫沈绍安的漆匠,在修补⼀个破庙牌匾时,发现⽊头全都腐朽了,⽽⽤漆灰⿇布做成的底坯,却完好⽆损。
于是他⼤胆创新,将这种近乎失传的“夹纻”技术改造后,⽤在了漆器上,“脱胎漆器”就此诞⽣。
整个塑胎和脱胎的过程,⼯序复杂,多达上百道。
刷漆、阴⼲,⼲后还要填补洞孔,反复如此。
为了防⽌漆变⾊,从取材开始就有所讲究。
产⾃云贵等地的天然⽣漆为最佳选择。
刷漆时,为了防⽌变⾊,经常要⼿不停⽌地⼯作⼀整天,饿了,也只能让旁⼈喂⾷。
通常⼀件半⼈⾼的漆器制作,要花费⼀个多⽉以上,⽽且整个过程要耗费巨⼤精⼒。
最后⼀道⼯序是髹饰,即给器物纹饰。
常⽤朱漆描⾦、嵌银上彩、彩漆晕⾦、嵌螺甸等多种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脱胎漆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情况详见表1-2。
表1-21981~1985年福建脱胎漆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一览表
届 别年份奖 别作 品 名 称作 者
第一届1981银杯飞马牌脱胎漆器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历经长期发展,福州脱胎漆器品类繁多,首居于全国漆器行业。从坯胎质地看,有布质、木质、陶质、金属和塑料胎;从功能与用途看,有欣赏陈设类、生活实用类和旅游纪念品类;从品种看,有瓶、盘、盒、具、屏、联、框、架箱、几、案、柜等,计18类、3000多种;从装饰技法上看,分彩髹、彩画印锦、台花、雕填、镶嵌、暗花、针刻、闪光、变图、仿彩等;从制作工艺看,在胎、坯完成后,要经过漆灰地、打磨、髹漆、装饰等工序,总共要经过四五十道、甚至上百道的手工操作。1959年后,木坯工序、漆作工序中的碾料、喷漆、打磨、退光及装饰工序中的印锦料的滚轧都实现了机械化,漆画描线复印化,台花刻剔腐蚀化,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进入70年代,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实行用钙塑制作坯胎,实现坯胎现代化、产品普及化。同时应该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美术院校毕业生充实到脱胎漆器行业,大大提高创作设计水平,创作许多优秀产品。
脱胎制品经过髹饰后,不但华美,而且轻巧,遂形成福州独有的漆器工艺美术品。当时脱胎漆器工大、期长、量少、价昂、产量有限。福州木雕人物,颇有地方特色,把木雕人物移为髹漆的坯胎,只要在木料上选用适于髹漆的,不但花工少、产量高、成本廉,还可以弥补脱胎造像的某些局限性。当时,木胎漆器人物有寿仙、渔翁、弥勒、观音、关公、财神、土地公等,销路也好。
福建科技年鉴(2年鉴(1997)
武平县志(1988~2000)
福建年鉴(2007)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漆器生产急剧下降。1970年6月,福州市工艺美术局被撤销,最具特色的名牌老厂——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被砍掉。1972年,福建漆艺家奉命赴湖南长沙复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漆器。同年12月,国务院拨款105万元批准恢复第二脱胎漆器厂。1974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漆器复制工作完成,共复制100多件,忠实地再现了原物器型、髹漆、装饰,传达出西汉漆器的风貌,这是福建漆器行业最大规模的复制工作。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脱胎漆器外销也随之日增。除传统产品之外,也制作外国人适需的洋器皿,如烟具、酒具、咖啡具、西式花瓶等。清末,沈家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等,研究出“薄料”,取“泥金”、“泥银”调合入漆颜色,成功地把漆表色彩变得艳丽辉煌,华美无比。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沈正镐首次送脱胎漆器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得头等金牌,福州脱胎漆器崭露头角。继之,沈家的正镐、正恂、正愉和幼兰等的优秀作品,先后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美国费拉得裴亚等国际博览会展出,多次荣获各种奖牌,声誉大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沈正镐创作《松瓶》、《桃盘》二件精品进贡朝廷,受赐“四等商勋、五品顶戴”。翌年又贡《鹿竹三脚圆桌》等,复得御赐官衔。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福州孤儿院举办工艺传习所,其中漆器专业招收学徒40多人,培养了一批新秀。宣统二年(1910年),沈正镐与泥塑艺人张振奎合作创制《松鹤瓶》、《鳌鱼蟠桃盘》、《普陀岩观音》等参加南京的“南洋劝业会”展览。这次除获奖外,沈正镐、沈正恂又得赐“一等商勋、四品顶戴”的荣誉官衔。这以后,福州脱胎漆器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到民国22年(1933年)前后达到全盛。据民国24年福建省年鉴统计,当时福州脱胎漆器业有45家,从业者235名,年销额达25万元。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海路被封锁,社会动荡,业主无法雇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技术逐渐下降。抗战胜利后,美、英市场一度繁荣,脱胎漆器销路大增,一些手工业者大做“猪血货”,(即在地底过程以猪血灰充生漆灰),产量大增而质量大降。不久,国民党政府又发动内战,才复苏的漆器业又断了生路,行业店号纷纷倒闭、转业,工人被解雇,就连“兰记”这样著名店号,也解雇20余名。技艺能手们被迫转业,有的从农,有的拉车,有的修马路、打石子,甚至有些艺人在贫病交加中死亡。
第四届1984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漆画《鹌鹑方盒》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第四届1984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飞天伎乐图大圆盘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
第五届1985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国际列车漆器装饰设备件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第五届1985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浮花图案长单盒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1959年国庆前夕,福州脱胎漆器行业的艺人与设计人员通力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包括接待厅、宴会厅的内部装饰进行设计创新。福建厅的装饰陈设,以漆器为特色,结合福建各地特艺品,采用传统形式和工艺手法,以淡雅,秀丽的色调,进行设计布置,不论是漆器的大屏风、挂屏、挂框、几案、橱架、漆木沙发,还是漆器器皿、陈设品、欣赏品等,都表现出典雅纯朴、舒适安详、和谐宁静的气氛,把福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一时期,身怀绝技的李芝卿系统总结前人漆器装饰技法,创造出100多块髹饰样板,色纹奇巧,变化多端,如分为沉花闪光、描花犀皮起皱、流花漆彩缥变、浮花铁锈铜斑、台花锡箔嵌丝以及漆粒细砂、冰裂蛇断等7类。其中沉花、描花、流花、浮花、台花被漆器行业誉为李芝卿的“五朵金花”,对福建漆器有重大影响,其100多块髹饰样板被福建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他独创的仿制古铜器锈斑色彩、纹样,非常精巧、准确逼真,如现藏福建省博物馆的漆仿《司母戊大方鼎》,是他仿制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李芝卿还与周怀松、林荫煊合编《建漆髹饰述要》讲义;周怀松著有《福州脱胎漆器髹饰集要》一书。艺人高秀泉对描金彩绘、墨绘、厚彩晕金、单色晕金、暗花、淡敷、薄彩等技法,均有很高造诣,为漆画与漆器造型设计做出很大贡献。1962年11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参观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后题词赞励:“漆从西蜀来,胎自福州脱。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或细等毫芒,或巨逾丘壑。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繁花着手春,硕果随意悦。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勿以地为牢,精进不强辍。日新又日新,时空两超越。”对具有轻巧绚丽、美观大方、色彩鲜亮、光润洁秀和经久耐用、耐酸碱、不退色、不变形等特点的福州脱胎漆器,外国人赞叹不已,称为“东方珍品”。特别赞赏福州髹饰漆“乌退光”乌黑锃亮,誉为“珍贵的黑宝石”。
1950~1955年福建省脱胎漆器生产及从业人员情况详见表1-1。
表1-11950~1955年福建省脱胎漆器生产及从业人员情况表
年 度生产总值(万元)出口总值(万元)从业人员(人)
19502.61 147
按标题 按内容
共[309]本书,[35510.9]万字
书名:[二轻工业志]检索词:[]
返回封页 上一节 下一节
详细内容:
一、脱胎漆器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闽侯县漆工沈绍安为衙署修匾额,发现匾额之木已朽,而用夏布漆灰糊裱的部分完好;受其启发,绍安钻研利用漆灰夏布脱模成型,类似“夹纻”的“脱胎”技法。开初的脱胎法是用“漆、灰、布”裱于泥模上,干固后,泡水、溶泥、泥泄,遂脱模。这种技法,实际上是古代夹法的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脱胎漆器业开始恢复发展。1952年,人民政府首先扶持较有名气的“沈绍安兰记漆器店”成立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公司(实为工厂),国家拨给资金,调配干部。同年,沈绍安族裔沈忠英、沈玲瑜献出祖传较大型的脱胎漆器遗品《蟠桃盘》、《松鹤瓶》等十多件精品,经过重新髹饰,交国家博物馆收藏,曾被选送出国展出。传世精品中有《荷叶瓶》、《竹根瓶》、《提篮仙女》三件,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1954年,省文化局组织漆器行业的技艺高手李芝卿、高秀全等十人成立漆器研究小组,从事设计、创新。同时,将福州西郊、北郊、小岭、勤工路、文藻山、城隍顶等处的生产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生产合作社。1955年,脱胎漆器行业职工由1950年147人增到656人。这时,大多数漆器技工已经归队。此后,又陆续成立第五、第六生产合作社。
1957年1月,福州市脱胎漆器第一、第二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脱胎漆器一厂。第二年5月,又将第三、四、五、六社逐步过渡为合作工厂。不久五、六厂并入一厂,三、四厂与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厂合并改制为地方国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把原以第七社为基础的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工场、漆器原坯厂等合并为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厂(集体所有制性质)。
19513.17 199
195210.11 199
195319.26 415
195420.2615.19535
195540.1231.40656
1956年下半年,在漆器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邀集李芝卿、高秀泉、沈忠英、沈幼兰等高手专研漆器。同年10月,成立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只设置漆器专业,李芝卿任漆艺教师,收初中毕业生50名,以培养“漆专”人才。同月,漆器公司的“设计室”上调为市“特种工艺管理处”处属设计室,又成立“化验室”,进行漆性的化验、分析、研究。这时,又全面调整漆器业工人工资,由平均27元提高到37元,使90%以上技工受益;评定职称时,其中39名技术能手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