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15–
人体形态学教材实验报告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1. 人体骨骼系统(1)观察人体骨骼标本,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分布。
(2)学习骨骼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掌握骨骼的主要功能。
(3)观察脊柱、骨盆等骨骼的形态特征,了解其生理意义。
2. 人体肌肉系统(1)观察人体肌肉标本,了解人体肌肉的组成和分布。
(2)学习肌肉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掌握肌肉的主要功能。
(3)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原理。
3. 人体消化系统(1)观察消化系统器官标本,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习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消化和吸收过程。
(3)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生理特点,了解其生理功能。
4. 人体呼吸系统(1)观察呼吸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习呼吸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呼吸过程。
(3)观察呼吸系统器官的生理特点,了解其生理功能。
5. 人体循环系统(1)观察循环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习循环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血液循环过程。
(3)观察循环系统器官的生理特点,了解其生理功能。
1. 观察骨骼系统(1)观察脊柱、骨盆等骨骼的形态特征,了解其生理意义。
(2)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原理。
2. 观察消化系统(1)观察消化系统器官标本,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消化和吸收过程。
3. 观察呼吸系统(1)观察呼吸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呼吸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呼吸过程。
4. 观察循环系统(1)观察循环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循环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血液循环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系统(1)脊柱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
(2)骨盆具有支持、保护和生殖功能。
(3)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课件-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_骨与骨连结标本测验
标本测验2
标本测验3
标本测验4
பைடு நூலகம்
标本测验5
标本测验6
标本测验7
标本测验8
标本测验9
标本测验10
标本测验11
标本测验12
标本测验13
标本测验14
标本测验15
标本测验16
标本测验17
标本测验18
标本测验19
标本测验20
标本测验21
标本测验22
标本测验23
37. 破裂孔 38. 卵园孔 39. 筛骨垂直板 40. 视神经管 41. 颈动脉管 42. 翼点 43. 内耳门 44. 眶上孔 45. 颈静脉孔 46. 下颌窝 47. 腭大孔 48. 冠突 49. 上矢状窦沟 50. 垂体窝
标本测验46
标本测验47
标本测验48
标本测验49
标本测验50
1. 横突孔 2. 齿突凹 3. 横突肋凹 4. 耳状面 5. 胸骨角 6. 后纵韧带 7. 月状面 8. 坐骨大切迹 9. 耻骨梳 10. 股骨大转子 11. 股骨内侧髁 12. 外踝 13. 骶棘韧带 14. 股骨头韧带 15. 半月板 16. 肩峰 17. 喙突 18. 关节盂
19. 肱骨大结节 20. 桡神经沟 21. 肱骨小头 22. 肱骨滑车 23. 鹰嘴窝 24. 尺骨茎突 25. 桡骨头 26. 桡骨粗隆 27. 桡骨茎突 28. 桡骨关节凹 29. 盂唇 30. 桡骨环状韧带 31. 髋臼唇 32. 滑车切迹 33. 枕骨大孔 34. 鸡冠 35. 下颌孔 36. 蝶鞍
标本测验24
标本测验25
标本测验26
标本测验27
标本测验28
标本测验29
标本测验30
标本测验31
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的系统观察和测量,加深对人体解剖学、人体工程学等知识的理解,掌握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河南省某高校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五、实验仪器1. 人体测量尺2. 身高坐高计3. 直角规4. 量角器5. 拉力计6. 肌肉厚度测量仪7. 人体脂肪测量仪六、实验内容1.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 身高:测量站立时头顶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 肩宽:测量两肩峰外侧缘的距离。
- 臂长:测量肩峰至手腕的距离。
- 胸围:测量胸廓最大横径。
- 腰围:测量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周长。
- 臀围:测量臀部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股围:测量大腿根部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膝围:测量膝关节处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足长:测量足跟至最长脚趾尖的距离。
2.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 肌肉厚度:测量不同部位肌肉的厚度,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等。
- 肌肉力量:测量不同部位肌肉的力量,如握力、背力、腿力等。
3.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 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测量全身脂肪含量。
4. 人体形态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个体差异,如体型、肌肉发达程度、脂肪分布等。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对象准备:实验对象需脱掉外套,保持身体清洁。
3.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按照测量方法,逐一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
4.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按照测量方法,逐一测量人体各部位肌肉厚度和力量。
5.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全身脂肪含量测量。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7.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八、实验结果1.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结果- 平均身高:165.2cm- 平均肩宽:40.3cm- 平均臂长:70.5cm- 平均胸围:85.2cm- 平均腰围:73.8cm- 平均臀围:90.5cm- 平均股围:55.2cm- 平均膝围:43.7cm- 平均足长:25.2cm2.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结果- 肱二头肌厚度:4.2cm- 肱三头肌厚度:3.8cm- 股四头肌厚度:5.2cm3.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结果- 全身脂肪含量:25%4. 人体形态分析- 本组实验对象中,体型以正常体型为主,肌肉发达程度中等,脂肪分布较为均匀。
人体部位观察实验
人体部位观察实验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物机体,由许多不同的部位组成。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体构造和功能,观察实验是一种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通过观察人体不同部位的特征和运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以头部、肢体和五官为例,进行人体部位观察实验。
一、头部观察实验头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包括头颅、面部和头发等。
在观察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仔细观察头部的不同特征。
1. 头颅:首先,观察头颅的整体形状和大小。
注意观察颅骨的特征,如额骨、颧骨和颞骨等。
还可以通过触摸确认头部的硬度和平滑度。
2. 面部:然后,观察面部的不同特征。
注意观察眼睛、鼻子和嘴巴等五官的形状和位置。
此外,还可以观察面部肌肉的活动,如眉毛的皱起和嘴角的上扬等。
3. 头发:最后,观察头发的颜色、长度和质地等。
可以观察头发的生长方向和脱落情况,以及头皮的状态。
二、肢体观察实验肢体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包括上肢和下肢。
通过观察肢体的特征和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活动能力和协调性。
1. 上肢:观察上肢的形状和大小。
注意观察手指的长度、灵活性和力量等。
还可以观察手掌的纹路和皮肤的柔软度。
2. 下肢:然后,观察下肢的特征。
注意观察脚趾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以及足弓的形状。
还可以观察脚底的皮肤的厚度和纹理等。
3. 运动观察:此外,可以观察肢体的一些基本运动,如抓握、拇指对掌和跳跃等。
通过观察肢体的运动,我们可以了解肌肉的协调和力量的发挥。
三、五官观察实验五官是人体感知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舌头等。
通过观察五官的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感官能力和交流能力。
1. 眼睛:观察眼睛的形状和大小,注意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等。
还可以观察眼睑的运动和眼球的活动范围。
2. 耳朵:然后,观察耳朵的特征。
注意观察耳廓、耳孔和耳垂等。
可以通过触摸确认耳朵的柔软度和灵敏度。
3. 鼻子:接着,观察鼻子的形状和大小。
注意观察鼻孔的开合和鼻翼的扩张等。
10比较形态学实验消化腺的比较形态学——【比较人体形态学 精品讲义】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基本病变要点
• 肉眼形态 • 肝脏体积缩小,被膜皱缩。 • 表面和切面呈黄绿色。 • 病程长者应见到大小不等结节。多数散在灰黄色颗粒, 粟粒至绿豆大,境界清楚,微向表面凸起。
/Organ/Search?q=%E8%82%9 D%E7%82%8E
比较形态学实验 –消化腺的比较形态学
彭慧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 penghuiqin501@ (教学楼B409 88208341)
1
作业
• 大体(病变描写) • 亚急性重型肝炎(125)* • 门脉性肝硬化(126)* • 肝癌伴肝硬化(131)*
• 镜检切片(病变图并描述病变要点) • 门脉性肝硬变(49)* • 肝硬化伴肝细胞肝癌*(76)
• 假小叶内的肝细胞可有变性,坏死及增生的肝细胞。中 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
• 可见再生的肝细胞结节: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体积 大,胞浆丰富,略呈嗜碱性,核大深染,可有双核。
• 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 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门脉性肝硬化
坏死后性肝硬化
• 肉眼形态
• 肝体积缩小,质地变硬,以左叶为甚。 与门脉性肝硬化不同之处在于肝脏变形 明显,结节大小悬殊,最大结节直径可 达5~6cm,切面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宽, 且厚薄不均。
胆汁性肝硬化
• 肉眼形态
• 肝体积增大,黄绿色,表面平滑或细颗粒状,切面结节常不明显。
• /Organ/Search?q=%E8%82%9D%E7%A1%A C%E5%8C%96
原发性肝癌
• 肉眼形态
• 1)肝脏体积显著增大。 • 2)肝内可见大小不等灰白色结节,无包膜,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
现象。 • ③ 残留的肝细胞不见再生现象。 • ④ 小叶内及汇管区常有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比较人体形态学—2——【比较人体形态学 精品讲义】
细胞水肿 脂肪变
玻璃样变
大体标本
组织切片
肝细胞水肿(5) 肝脂肪变(6)
肾小管上皮水肿(9) 示教:肝细胞气球样变性(46)
肝细胞脂肪变性(10)*
虎斑心(7) (注意:与脂肪心(8)区别)
胸膜纤维板玻璃样变(9) 示教:肾小球及肾小动脉玻璃 样变性(43)
胸膜增厚及玻璃样变(10)
粘液样变 纤维腺瘤粘液样变性(11)
萎缩
• 概念 • 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由于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 减少致体积缩小。
• 分类 • 生理性萎缩 • 病理性萎缩 • 营养不良性萎缩-------脑萎缩 • 废用性萎缩----------骨折后肢体 • 去神经性萎缩----------麻风肢体 •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 • 内分泌性萎缩------- 腺垂体肿瘤所致肾上腺萎缩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 病变主要分布于皮质区的近曲小管,近曲小管增 粗,上皮细胞肿大并突向管腔,致管腔狭窄而不 规则。 •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肾近曲小管的胞浆内充满大量 红染、粗大、均匀分布、边界不太清晰的颗粒。 胞核改变不明显。
肾皮质迷路 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 ① 近端小管曲部 ② 远端小管曲部
• 间叶组织化生
• 骨与软骨化生…..
示教: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肠化)
细胞和组织的可逆性损伤(变性)
• 掌握细胞水肿、脂肪变的好发器官及形态学特征, 并了解它们的发生原因和原理。
• 掌握玻璃样变、了解淀粉样变、黏液样变与钙化 的类型、病变特点、发生部位及出现意义。
细胞和组织的可逆性损伤(变性)--实习内容
细胞水肿
• 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 肉眼形态 • 水肿的组织、器官体积有不同程度增大; • 颜色苍白、浑浊、无光泽; • 被膜紧张。
人体形态学调研报告
人体形态学调研报告人体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形状、大小、比例和组织结构的科学。
它对人体的外观特征进行分类和测量,并通过统计数据和综合分析来研究人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本报告主要通过调查和分析的方式对人体形态学进行研究。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我们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我们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和不同地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调研对象,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减少误差,并保证数据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人体形态特征的分类和测量根据人体的外观特征,我们将人体形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测量:1.身高:我们测量了调研对象的身高,并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身高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男性的身高普遍高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小身高越矮。
2.体重:我们测量了调研对象的体重,并通过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来评估体重是否合理。
结果显示,过重和肥胖的人群比例高于理想体重的人群。
3.体型:我们根据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将体型分为正常、偏瘦、偏胖和肥胖几个类别。
结果显示,偏胖和肥胖的人群比例明显增加,而偏瘦的人群比例减少。
三、人体形态发展的规律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人体形态发展的规律:1.性别差异:男女在身高和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的身高普遍高于女性,而女性的体重普遍低于男性。
2.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逐渐增加,但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开始缓慢下降。
而体重在青少年时期呈上升趋势,成年后开始稳定。
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体形态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人体较为瘦长,而北方地区的人体较为健壮。
四、人体形态的影响因素人体形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与调研对象的访谈和调查,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因素对人体形态的影响比较大:1.遗传因素:人体形态的一部分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例如身高、体型和肤色等。
因此,遗传因素对人体形态的影响比较大。
人体成形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成形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人体各部位成形的特点;3. 分析人体各部位成形的影响因素;4. 为人体美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内容1. 人体头部成形分析(1)实验方法:观察人体头部各部位比例关系,分析头部成形特点;(2)实验结果:头部成形具有以下特点:五官分布均匀,头颅比例适中,脸型协调。
2. 人体躯干成形分析(1)实验方法:观察人体躯干各部位比例关系,分析躯干成形特点;(2)实验结果:躯干成形具有以下特点:身高与肩宽、腰围比例协调,胸部、腰部、臀部线条流畅。
3. 人体四肢成形分析(1)实验方法:观察人体四肢各部位比例关系,分析四肢成形特点;(2)实验结果:四肢成形具有以下特点:上肢长度与肩宽、下肢长度与身高比例协调,关节灵活,肌肉线条明显。
4. 人体比例分析(1)实验方法:运用人体比例常数,分析人体各部位比例关系;(2)实验结果:人体比例常数包括:头身比、肩宽与头身比、腰围与头身比等,人体各部位比例关系需遵循这些常数。
三、实验分析1. 人体成形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人体成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身高、体型、五官等;(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营养、锻炼等也会影响人体成形;(3)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体成形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2. 人体成形的美学价值(1)协调性:人体各部位比例协调,给人以和谐之美;(2)均衡性:人体各部位在视觉上保持均衡,给人以稳定之感;(3)线条美:人体线条流畅,富有动感,给人以优美之感。
四、实验结论1. 人体成形具有特定的规律,各部位比例关系需遵循一定的常数;2. 人体成形受到遗传、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 人体成形具有美学价值,对人体美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五、实验建议1. 加强对人体成形规律的研究,为人体美学设计提供更科学的依据;2. 关注人体成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人体美学设计的针对性;3. 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创新人体美学设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学需求。
实验三 形态测量实验
实验三形态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人体测量各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人体测量的操作方法;学习生长发育水平和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原理】通过人体测量的结果,客观评价个体或群体生长发育、身体成分等。
对于科学指导锻炼、运动员选材、体质研究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器材】带尺、测径规、皮褶厚度仪等【方法与步骤】一、学生相互进行体重、身高、胸围和呼吸差、肩宽、骨盆宽、四肢围度和长度、皮褶厚度等的测量并记录;二、对测量数据进行生长发育、身体成分等的评价。
1、身体质量指数轻体重: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BMI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2、呼吸差:反映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和功能。
一般为6~8cm,优秀运动员>12cm。
3、腰臀比:正常范围:男性0.85-0.9;女性0.75-0.80,腰臀比过高表明内脏脂肪分布较多,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及心血管疾患疾病的风险高。
4、上臂围差:上臂围差=上臂屈曲位—上臂伸展位上臂肌肉越发达,收缩与放松时围度差就越大5、体密度:男性:15~18岁体密度=1.0977-0.00146X≥19岁体密度=1.0913-0.00146X女性:15~18岁体密度=1.0931-0.00160X≥19岁体密度=1.0879-0.00133XX=肩胛下部皮褶厚度(㎜)+上臂部皮褶厚度(㎜)6、体脂百分比:体脂%=4.57÷体密度—4.142 (Brozek 公式)7、脂肪重量脂肪重量=体重(公斤)×体脂%8、去脂体重净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公斤)—脂肪重量(公斤)9、肥瘦标准评价注:12、括号内数值为腹部(mm)三、注意事项:(一)人体测量:1、应当强调测量的科学性。
2、测量仪器、方法、要求应统一化和标准化。
3、测量前仔细校正仪器4、测试者需脱去鞋袜,并尽量裸露身体。
《比较人体形态学》课件:Histology Review
Zona reticularis
Medulla Medullary vein
Central vein
31
Chromaffin cell (嗜铬细胞)
Neurons(神经元细胞)
Testis and epididymis (睾丸 附睾)
epididymis testis
Tunica Albuginea(白 膜)
Dermis
Meissner’s corpuscle:Wedge-shaped Schwann cell
interdigitate forms a multilaminar stack.
sweat gland
Duct portion secretory portion
sweat gland
secretory portion(分泌部) Duct portion(导管部)
various follicles
Thyroglobulin(colloid) (甲状腺球蛋白)
➢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单 层立方上皮)
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 Parafollicular cell(滤泡旁细胞)
Adrenal gland 肾上腺
Sustentacular(or sertoli) cell
Elongated pyramidal cells,resting on the basement membrane and reaching to the lumen.
▪Medullary sinuses (髓窦)
Lymphatic vessel
Spleen
➢Red pulp ▪Splentic cord ▪Splentic sinusoid ➢White pulp ▪Lymphatic sheath central artery ▪Splenic nodule
实训一人体形态评定
5.评定女性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女家属陪同。
第5页,共17页。
一、体表标志点
头及躯干: 颈点:第七颈椎棘突后端的中心点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柄上缘中部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
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下缘 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连线与胸骨中心线相交点 腰点:第五腰椎棘突后端的中心点
二、人体姿势的评定-正常后面观
双内踝高度一致,胫骨无弯曲,双腘窝同一水平线上,双骨盆同高,脊柱无 侧弯,双肩峰、肩胛下角平行,头颈无侧倾或旋转
铅垂线通过标志点:枕骨粗隆→脊柱棘突→臀裂→双膝关节内侧中心→双踝关节 内侧中心
足有无内外翻畸形,扁平足;双侧胫骨是否同高,胫骨是否弯曲;膝关节有无内外翻,双 侧腓骨头高度是否一致;双侧股骨大转子高度是否同高;观察骨盆,双侧髂嵴是否在同 一高度;脊柱有无侧弯;双侧肩胛骨是否与脊柱距离相等,是否同高,头颈部有无偏斜, 旋转或向前。
股骨大转子:髂嵴下一掌宽浅凹中,旋转下肢可触及皮下转动 股骨内外上髁:股骨远端内外侧明显突起 内踝:胫骨远端内侧明显突起
外踝:腓骨远端外侧明显突起
第8页,共17页。
二、人体姿势的评定
评定的内容:头颈、肩胛骨、脊柱、骨盆、髋关 节、膝关节、足
被检查者姿势:充分暴露,光脚自然站立,两眼平 视
第9页,共17页。
第6页,共17页。
一、体表标志点
上肢: 肩峰:肩胛冈最外侧的中心点 肱骨内外上髁:肱骨远端两侧突起 尺骨鹰嘴:尺骨上端膨大突起,屈肘时形成明显隆起 桡骨茎突:桡骨远端手腕外侧最尖端点 尺骨茎突:尺骨远端手腕内侧最尖端点
第7页,共17页。
一、体表标志点
下肢:
实验一人体形态评定
实验一人体形态评定一、目的与任务(一)掌握体表标志点(二)掌握身体姿势的评定方法。
(三)掌握截肢残端长度与围度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方法与手段(一)身体姿势评定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受试者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3、评定者从前面、后面观、侧面对受试者进行姿势评定(二)身体长度的测量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评定者使用测量设备测量肢体长度(1)上肢 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手长(2)下肢 下支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长(3)身体残端的长度测量使用器材:卡尺(三)身体围度的测量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评定者使用测量设备测量肢体围度(1)上肢 上臂围度、前臂围度(2)下肢 大腿围度、小腿围度(3)躯干 头围、颈围、胸围、腹围、腰围、腰臀比(4)身体残端的维度测量使用器材:软皮尺(四)身高受试者穿贴身衣物,使用器材:身高测量仪(五)体重使用器材:电子秤三、实验教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教学组织教师先示范,学生后操作。
每一项内容介绍完、操作完,再开始下一项内容的介绍。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为评定者,一人为评定对象,由评定者操作完成后交换角色,相互练习。
五、实验教学类型基本型六、实验教学的要求与注意事项(一)熟练掌握全身体表标志。
在学习本章时应复习解剖学课程,特别是运动系统。
(二)掌握正常与异常身体姿势的区别。
(三)要求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
实验二关节活动度评定一、目的与任务(一)掌握运用量角器对上肢、下肢、脊柱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参考值。
(二)熟悉测量结果的记录、分析和测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三)了解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目的。
二、实验方法与手段受试者处于舒适度位置;充分暴露带测量关节;固定待测关节近端,被活动该关节,了解可能的活动范围和有无抵抗感;将待测关节置于起始位;将量角器的轴心对准被测量关节运动的轴心,固定臂与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长轴平行;记录关节起始位的角度;测关节主动、被动运动的最大活动范围。
人体骨骼形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掌握骨骼的分类、形态特点以及功能,为进一步学习人体解剖学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解剖显微镜、解剖器械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对照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总体形态结构。
2. 对骨骼进行分类,观察各类骨骼的形态特点。
3. 通过解剖显微镜观察骨骼的微观结构。
4. 分析骨骼的功能。
四、实验步骤1.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对照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总体形态结构。
(1)观察长骨:如股骨、肱骨等,了解其一体两端的特点。
(2)观察短骨:如腕骨、跗骨等,了解其近似立方体的特点。
(3)观察扁骨:如颅骨、肋骨等,了解其板状的特点。
(4)观察不规则骨:如髋骨、蝶骨等,了解其形状不规则的特点。
2. 对骨骼进行分类,观察各类骨骼的形态特点。
(1)长骨:观察骨干、端、关节面等部位的结构特点。
(2)短骨:观察其立方体的形态特点。
(3)扁骨:观察其板状的结构特点。
(4)不规则骨:观察其形状不规则的特点。
3. 通过解剖显微镜观察骨骼的微观结构。
(1)观察骨皮质:了解其致密、坚硬的特点。
(2)观察骨松质:了解其海绵状的结构特点。
(3)观察骨髓:了解其红骨髓和黄骨髓的区别。
4. 分析骨骼的功能。
(1)支撑功能: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撑起全身的器官和组织。
(2)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作用,实现人体的运动。
(3)保护功能:骨骼对内脏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4)造血功能: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的总体形态结构:人体骨骼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各类骨骼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2. 各类骨骼的形态特点:(1)长骨:一体两端,骨干呈柱状,中空的管腔称为髓腔,内含骨髓。
两端膨大名端或骺,骨端有光滑的关节面。
(2)短骨:近似立方体,主要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较轻微的部位。
(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腔的壁,对腔内的脏器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髋骨、蝶骨等。
实验一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
3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讨论 身高-坐高测量仪、体重秤、 计算器、皮尺(1.5米)。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观察脊柱形状、胸廓形状、腿的形状、足弓。 2、测量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呼吸差、颈围和四肢围度、四肢长度、肩宽、骨盘宽、跟腱长 。 3、依表观察体征并评价。 4、计算各指数并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9、跟腱长 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骨结节的距离,跟腱长对与球类及跳跃、奔跑的运动非常重要。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9、常用指数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100%,反映身高与体重关系,指数大,则体重相对就大。 比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 ,反映胸廓发育情况,指数越大,则胸廓越大。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反映人体躯干长度,指数越大,则躯干越长。 肺活量指数:肺活量/身高,反映肺活量的大小,指数越大,则肺活量越大。 体重、身高、胸围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7、四肢长度 上肢长:肩峰外侧缘中点至中指间的距离。 下肢长:髂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大腿长:股骨大转子尖至股骨外上缘上点的距离 小腿长+足高:指胫骨內髁上缘至脚支撑面的距离 肩臂长:两手中指指尖之间在水平位的最大直线距离。
身体形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康复评定技术》实训一人体形态的评定
人体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 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 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 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 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 肋。
骨性标志
(2)检查方法: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枕骨粗隆→ 脊柱棘突→臀裂→双膝关节内侧中心→双踝关节 内侧中心。
2. 后面观
(一)正常姿势
(3)观察内容:从足部观察开始,足有无内外 翻畸形、扁平足;双侧胫骨是否弯曲;膝关节 有无内外翻,双侧腓骨头高度是否一致;双侧 股骨大转子是否同高;观察骨盆,双侧髂嵴是 否在同一个高度;脊柱有无弯曲;双侧肩胛骨 是否与脊柱距离相等,是否同高,是否一侧呈 翼状;头颈部有否偏、旋转或向前。
(一)正常姿势
1. 侧面观
(一)正常姿势
(1)正常所见:足纵弓正常,膝关节0°~5°屈 曲,髋关节0°,骨盆无旋转。正常人脊柱从 侧面观察有四个生理弯曲,头、耳和肩峰在同 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线上。
(2)检查方法: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外耳孔 →肩峰→大转子→膝关节前面(髌骨后方)→ 外踝前约2cm。
(1)成人身高
我国成人男女理想体重计算公式:
体重(千克)=身高(cm)-100(165cm以下) 体重(千克)=身高(cm)-105(166~175cm) 体重(千克)=身高(cm)-110(176~185cm)
在理想体重上下10%范围内为正常,超过理 想体重10%以上为超重,超过20%以上为肥胖。
实训一,作业
实训一、人体形态的评定
一、人体正常形态的标志
1. 眶下缘中点与两侧耳屏上缘处同一水平面。
一、人体正常形态的标志
2.左、右 髂前上棘 应处同一水平面。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实训目的】掌握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掌握人体长度的测最技术。
掌握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
了解残肢的测量技术。
【实训意义】人体形态评定是定量测量人体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通过人体形态的评定,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及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如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复位后肢体的长度、截肢后肢体的长度等,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常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人体长度的侧量技术、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实训原理】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水平、营养状况,都可以通过人体形态的发育表现出来,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测量和评价,包括体格、体型、身体姿势及身体组成,其中四肢和躯干的测量是制订辅助器具的依据,体重的测量是了解身体素质的基础指标之一。
【实训对象】1.正常人体。
2.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关节挛缩的患者。
3.截肢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软皮尺、卡尺、体重秤。
【学时】2学时。
【实训内容与方法】一、人体形态评定流程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2.人体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
3.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头、下领骨是否对称、舰关节是否外旋或内旋、膝是否外翻或内翻、胫骨是否外旋或内旋等〕。
4.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
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头部是否偏斜,脊柱是否侧弯、两肩峰、肩脚骨高度是否一致)。
5.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躁,五点应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
二、四肢长度测量流程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
1.将两侧肢体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确认体表的骨性标志。
2.利用体表的骨性标志来测量肢体或残肢的长度。
3.上肢长度的测量(1)受枪者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衬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2)测量从脚峰外侧端到挠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4比较形态学实验炎症——【比较人体形态学 精品讲义】
•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极少,不易找到,细胞圆形,核形态不规则,常被嗜 碱性颗粒遮盖以致看不清,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蓝色颗粒。
• 淋巴细胞:细胞有大有小,以小淋巴细胞为多,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 一侧常有凹痕,胞质少,呈天蓝色。
• 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 的防御反应。
• 病理分类:任何炎症中都有变质、渗出、增生等改 变,但每一种炎症往往以变质、渗出、增生中的某 一种改变为主,据此将炎症分为:
• 变质性炎症 • 渗出性炎症 • 增生性炎症
渗出性炎症--实习内容
大体标本
组织切片
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性心外膜炎(43)
流行性乙型脑炎(49,P177)
变质性炎症
• 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 生比较轻微的炎症,多见于急性炎症。 • 常见于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多由某 些重症感染和中毒引起。
• 阿米巴肝脓肿(48,P177 )
• 肝细胞液化性坏死
• 流行性乙型脑炎(49,P177)
• 神经组织局灶性液化性坏死
绒毛心
化脓性炎症
• 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 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多由化脓菌感染引起。
• 根据发生原因和部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 表面化脓和积脓:发生在浆膜或粘膜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中性粒细胞主要向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的炎细 胞浸润,也不发生组织坏死。
• 蜂窝织炎: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见于皮下组 织、粘膜下、肌肉和阑尾等。表现为炎区组织间隙有明 显水肿和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组织切片–血涂片(P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第1周)
1. 肠道病变
(1)髓样肿胀期 眼观 镜检
(发病第1周)
(2)坏死期(发病第2周) 眼观 镜检
(3)溃疡期(发病第3周) 长轴与肠腔平行,不形成肠管狭窄 深达肌层,出血穿孔
眼观 钱币状 镜检
(3)溃疡期(发病第3周) 长轴与肠腔平行,不形成肠管狭窄 深达肌层,出血穿孔
二 伤 寒(typhoid fever)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族 经消化道感染
(二)发病机理
进入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
1.伤寒的潜伏期
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进而可相继发展为毒血症、败血症。
2.高峰期:
伤寒杆菌再次释放入血,使原已致敏的肠壁强烈的过敏反应,以 至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中毒症状, 如高热、脾肿大,皮肤玖瑰疹和白细胞减少等。
大体标本观察:
• 1-150,2-150 肠伤寒(髓样肿胀期); • 1-151,2-151 肠伤寒(溃疡期); • 1-152,2-152 细菌性痢疾; • 1-153,2-153 肠阿米巴病; • 1-48,2-48 肝阿米巴“脓肿” ; • 1-154,2-154 血吸虫性肝硬化; • 1-50,2-50 肠血吸虫病;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病变主要累及大肠,特别是乙状结肠和直肠 病变更为严重。
1.急性细菌性痢疾
眼观:
粘膜上皮出现坏死,大量纤维素渗出,后者 与坏死的粘膜组织、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和细菌一起形成假膜及地图状溃疡。
This is an example of pseudomembranous enterocolitis. The mucosal surface of the colon seen here is hyperemic and is partially covered by a yellow-green exudate.
镜下:假膜形成
镜下: 表浅溃疡形成Fra bibliotek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但肠道病变和症状 不明显。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成人罕见。
3.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肠粘膜溃疡形成与组织修复常交替进行,有些粘 膜溃疡愈合,有的尚未完全愈合或又发生新的渍疡。 形成息肉。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病变严重者可造 成肠腔狭窄。
变的区别。 5.掌握肺原发综合征、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
形态特点,结核结节镜下表现的特点。
实验内容
• 镜检切片观察: • No.56 肠伤寒(髓样肿胀期); • No.58 细菌性痢疾; • No.69 肝血吸虫病; • No.55 流行性乙型脑炎; • No.60 化脓性脑膜炎; • No.61 粟粒性肺结核 ; • No.63 干酪性肺炎 。
This is another example of 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 this time in the ileum. A greenish-yellow exudate covers most of the mucosal surface.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from C. difficile infection. A, Gross photograph showing plaques of yellow fibrin and inflammatory debris adherent to a reddened colonic mucosa. B, Low-power micrograph showing superficial erosion of the mucosa and an adherent pseudomembrane of fibrin, mucus, and inflammatory debris.
一、 细菌性痢疾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痢疾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有四种,即志贺氏 、福氏、鲍氏和宋氏痢疾杆菌。在我国,福氏和宋氏痢疾 杆菌引起的菌痢较常见。
菌痢病人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含菌粪便污 染饮水、食物、用具或手,再经口而传染。苍蝇对本病的 传播起重要媒介作用。
菌痢病人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
1-49,2-49 流行性乙型脑炎 ; 1-46,2-46 化脓性脑膜炎 ; 1-109,2-109 肺原发综合征; 1-110,2-110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1-111,2-111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1-14,2-14 肺结核球; 1-112,2-112 硅肺伴结核 1-113,2-113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
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15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毛峥嵘 博士,副教授 浙江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maozr@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肠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常 见并发症。
2.掌握肠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特点。 3.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变特
点以及临床病理联系。 4.掌握血吸虫性肝硬变的病变特点及结节性肝硬
伤寒菌引起的炎症属急性增生性炎,病变以巨 噬细胞增生为特点。
巨噬细胞来自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组织细胞和血液中 的单核细胞,有活跃的吞噬能力,胞浆中常有吞噬的 伤寒杆菌。淋巴细胞、红细胞和坏死细胞碎屑,这种 细胞被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伤 寒肉芽肿(伤寒小结),具有病理诊断意义。
1. 肠道病变
眼观 钱币状 镜检
2.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变
(1)肠系膜淋巴结:回肠下段附近的淋巴结群常 明显肿大。镜检:淋巴窦扩张,其中充满大量吞噬活 跃的巨噬细胞,可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形成。
(2)脾脏:肿大,包膜紧张,暗红色,质软,切 面可刮下多量脾髓,脾小体不明显。镜检:有伤寒肉 芽肿和灶性坏死形成。
3. 恢复期:
体内免疫力逐渐增强,血液内和组织中的细菌也逐渐被杀灭,病 变随之愈合而告疾病痊愈,并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伤寒病变主要在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突出 表现在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脾 和骨髓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同时由于 细菌及其内毒素的作用,全身许多器官也可受 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