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合集下载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缓冲液和培养基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重要试剂,它们的配方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缓冲液和培养基的配方及其用途。

一、缓冲液配方1.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常被用于细胞培养和生物化学实验中,它的使用范围很广。

常用的磷酸盐缓冲液有PBS(磷酸盐缓冲盐水),配方如下:-NaCl8g-KCl0.2g-Na2HPO41.42g-KH2PO40.24g将以上物质溶解在1L的去离子水中,pH值调到7.4,即可得到1×PBS缓冲液。

2. Tris缓冲液Tris缓冲液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被用作DNA和RNA电泳的产物混合液。

常用的Tris缓冲液有Tris-HCl缓冲液和Tris-acetate缓冲液。

以下是Tris-HCl缓冲液的配方:- Tris 12.1 g-HCl(10M,pH7.6)10mL将Tris和HCl分别溶解在800 mL去离子水中,然后添加水调至1 L,pH值调节到目标值即可。

Tris-acetate缓冲液的配方与Tris-HCl相似,只是在Tris-HCl的基础上添加乙酸。

3. Glycine缓冲液Glycine缓冲液常被用于电泳实验中,用于电泳缓冲液和电泳媒介液的制备。

以下是Glycine缓冲液的配方:- Glycine 3 g- Tris 4.8 g-SDS0.207g-EDTA0.37g将以上物质溶解在1 L的去离子水中,pH值调至8.3,即可得到1×Glycine缓冲液。

1.LB培养基LB培养基是最常用的细菌培养基之一,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以下是LB培养基的配方:- Tryptone 10 g- Yeast extract 5 g-NaCl10g将以上物质溶解在1L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溶解,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即可得到LB培养基。

2.M9培养基M9培养基是一种缺乏氮、氨基酸和碳的最小培养基,常被用于重组DNA的传输。

几种主要培养基配方

几种主要培养基配方

几种主要培养基配方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中,培养基是一种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和繁殖的人工培养介质。

培养基配方的选择取决于所培养的生物的特性和需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主要培养基配方:1.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是一种透明液体,主要由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组成。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溶解性。

液体培养基可以用于菌苗投放、菌种产生等实验。

常见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包括:-LB培养基:由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盐酸混合而成。

适用于大多数细菌的培养。

-TB培养基:类似于LB培养基,但含有甘油和磷酸盐缓冲液。

适用于产生大量细胞质或蛋白质的生物学实验。

-BHI培养基:由脑心肝提取物和酵母提取物组成。

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培养。

-TSB培养基:由胨、酵母提取物和盐溶液混合而成。

适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培养。

2.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将适当的凝固剂添加到液体培养基中,形成固体状态。

它用于细菌、真菌和许多其他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常见的固体培养基配方包括:-培养基琼脂:由琼脂和液体培养基配方混合而成。

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布置气体:含有牛血、蔗糖和琼脂的培养基。

适用于肺炎球菌和其他嗜血菌的培养。

-罗盘琼脂:含有羊血、肉蔗糖和琼脂的培养基。

适用于嗜肺军团菌的培养。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由马铃薯汁、葡萄糖和琼脂组成。

适用于真菌的培养。

3.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种能够选择特定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它包含了一些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成分,以便于所需微生物的分离。

常见的选择性培养基配方包括:- 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含有胆盐、素碱和结晶紫的培养基。

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培养。

-EMB琼脂培养基:含有艾希希氏菌靛蓝和素碱的培养基。

适用于弧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培养。

- Pseudomonas琼脂培养基:含有铜硫酸、锌酸和金属钠的培养基。

适用于绿脓杆菌的培养。

4.部分定义培养基部分定义培养基是一种含有部分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配制

常用培养基配制
2.Sambrook, J.,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second edition,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A1.2-A2.12, 2001.
限制-修饰
rRNA
核糖体核糖核酸
RT
逆转录
RT-PCR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SAM
S-腺苷蛋氨酸
SAP
虾碱性磷酸酶
SDA
链置换扩增
/升
终1 X浓度
Na2HPO4x7H2O
64 g
47.8 mM
KH2PO4
15 g
22 mM
NaCl
2.5 g
8.6 mM
NH4
5 g
18.7 mM
添加剂
/升
终1 X浓度
抗生素(如果需要)
氨苄青霉素
50 µg/ml
氯霉素
20 µg/ml
卡那霉素
30 µg/ml
四环素
12 µg/ml
半乳糖苷(如果需要)
2.Sambrook, J.,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second edition,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A1.2-A2.12, 2001.
0.1% (w/v)
H2O
至1升
稀释溶液的pH至8.3
5X Tris-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SDS电泳缓冲液
/升
终1 X浓度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LB液体培养基:加950ml蒸馏水溶解,用5N氢氧化钠调pH至7.0,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保存。

LB固体培养基:每升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2g琼脂粉,高压灭菌后保存。

SOB液体培养基Bacto-蛋白胨 20g酵母抽提物 5gNaCl 0.5g加950 ml水溶解,加入250mmol/L KCl 溶液10ml,用5 N NaOH调pH至7.0,定容至1000 ml,高压灭菌后保存。

使用前加入5ml经灭菌的2mol/LMgCl2。

SOC液体培养基SOB中加入经灭菌的葡萄糖溶液至终浓度为20mmol/L。

麦康凯固体培养基每1000ml水中加52g培养基粉,煮沸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

NA固体培养基加950ml蒸馏水溶解,调pH至7.0,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保存。

TB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各组分溶解后高压灭菌。

冷却到60℃,再加100ml灭菌的170mmol/L KH2PO4/ 0.72 mol/L K2HPO4的溶液。

高压灭菌或用0.22um的滤膜过滤除菌。

溶液Ⅰ葡萄糖 2.25 g 50mmol/L1mol/L Tris·Cl(pH8.0) 6.25ml 20mmol/L0.5mol/L EDTA(pH8.0) 5ml 10mmol/L调pH至8.0后,用水定容至250 ml,高压灭菌后保存。

溶液Ⅱ10 mol/L NaOH 2ml10% SDS 10ml用水定容至100 ml,现配现用。

溶液Ⅲ5 mol/L 醋酸钾 60ml冰醋酸 11.5ml水 28.5ml高压灭菌后保存。

高盐TE缓冲液10mmol/L Tris.Cl, pH 8.0*0.1mmol/L EDTA, pH 8.0*1mol/L NaCl于室温保存(可在几年内保持稳定)CTAB抽提液2%(w/v)CTAB(古立烷基三乙基溴化铵)100mmol/L Tris.Cl,pH 8.0 *1.4mol/L NaCl于室温保存(可在几年内保持稳定)CTAB/NaCl 溶液(10% CTAB/0.7mol/L NaCl)在80ml H2O中溶解4.1g NaCl,缓慢加入10一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同时加热并搅拌。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细胞培养基是为了在体外维持细胞生长和增殖所设计的一种营养液。

细胞培养基的配方要求提供细胞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激素,并提供适当的pH和离子平衡。

同时,缓冲液也是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稳定细胞培养基的pH,维持细胞正常的生长环境。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1.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无2. RPMI 1640 Medium (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Medium) -细胞培养基配方:-RPMI1640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4-(2-羟乙基)-1-哌嗪乙烷磺酸)溶液,浓度为25mM,用于稳定pH。

3. MEM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 缓冲液:盐酸/NaOH缓冲体系,通常用NaHCO3/N-2-羟乙基piperazine-N'-2-乙磺酸(HEPES)缓冲。

4. 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HBSS)-细胞培养基配方:-HBSS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缓冲液:无5. L-15 Medium (Leibovitz's L-15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L-15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6. DMEM/F12 Mediu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and Ham's F-12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F12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emb培养基配方

emb培养基配方

emb培养基配方
为了正确培养细菌或细胞,需要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包括营养成分,
缓冲剂和各种添加剂。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复合培养基Emb的配方。

配方:
1.营养成分
-心脏脲液(心脏提取物和脲):促进细菌或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蛋白胨:提供氨基酸和碳源,支持生物体的代谢。

-酵母提取物:提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满足微生物的特殊需求。

-葡萄糖:能提供细菌或细胞的能量,促进生长。

-水解酪蛋白:提供氨基酸和碳源。

2.缓冲剂
-磷酸盐缓冲液:维持pH值的稳定性,使培养基保持在适宜的酸碱度。

3.添加剂
-硑粉:增加培养基的凝胶性,以固定细菌或细胞。

-小苏打:中和培养基中的酸性物质,使pH保持在适宜范围。

-矿物油:用于创建一个氧气不可透过的屏障,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
厌氧条件。

-红色亚甲基色素:用于鉴别一些微生物的生长。

有利于减少真菌和
细菌混合培养。

以上是Emb培养基的基本配方,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和添加剂以支持
细菌或细胞的生长。

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还可以对配方进行调整和定制。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培养基时,应严格控制各组分的比例和浓度,以
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注意无菌操作和储存条件,以避
免培养基受到污染和降解。

Emb培养基在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革
兰氏阴性杆菌的培养和鉴别。

根据需要,可以对培养基进行不同的改进和
调整,以满足特定微生物的生长要求和实验目的。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整理版)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整理版)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一、DNA电泳相关:1、DNA电泳缓冲液:(1)Tris-乙酸(TAE)缓冲液:TAE较为常用,且价格低,但其缓冲能力较弱。

所以TAE电泳需要蠕动泵使两极贮液槽进行液体循环,而且TAE需要经常更新;且要加入EDTA,目的在于鳌合二价离子,抑制DNase,以保护DNA。

① TAE使用液:1×:40mmol/L Tris-乙酸1mmol/L EDTA② TAE贮存液(每L):50×:242g Tris碱57.1ml 冰乙酸100ml 0.5mol/L EDTA(pH8.0)(2)Tris-硼酸(TBE)缓冲液:① TBE使用液:0.5×:0.045mol/L Tris-硼酸1mmol/L EDTA② TBE贮存液(每L):5×:54g Tris碱27.5ml 硼酸20ml 0.5mol/L EDTA(pH8.0)(3)Tris-磷酸(TPE)缓冲液:① TPE使用液:1×:90mmol/L Tris-磷酸2mmol/L EDTA② TPE贮存液(每L):10×:108g Tris碱15.5ml 85%磷酸40ml 0.5mol/L EDTA(pH8.0)2、1%(线性DNA分子大小为400-6000)琼脂糖凝胶DNA电泳操作过程:①制胶:按要求取1g琼脂糖加入1×TAE(或0.5×TAE)电泳缓冲液100ml,置于三角瓶中,在沸水浴或微波炉中加热至琼脂糖溶解(一般中低火温,3-5min即可);②溶液冷却至60℃,加入EB至0.5μg/ml(2-3ml即可),充分混匀;③迅速倒入备好的胶模中;④凝胶完全凝固后,小心移去梳子和封口胶带,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⑤加入能没过胶面1mm深的电泳缓冲液(TAE);⑥DNA样品与加样缓冲液(溴酚蓝)混合后,用微量移液吸头加样;⑦盖上电泳槽并通电,使DNA向正极移动(黑极→红极),1-5V/cm(80V电压左右)进行电泳(30min 左右);⑧电泳完毕,切断电源,取出凝胶于紫外投射光源下观察并拍照。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LB液体培养基:Bacto-蛋白胨10g酵母抽提物5g氯化钠10g加950ml蒸馏水溶解,用5N氢氧化钠调pH至7.0,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保存。

LB固体培养基:每升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2g琼脂粉,高压灭菌后保存。

SOB液体培养基Bacto-蛋白胨20g酵母抽提物5gNaCl 0.5g加950 ml水溶解,加入250mmol/L KCl 溶液10ml,用5 N NaOH调pH至7.0,定容至1000 ml,高压灭菌后保存。

使用前加入5ml经灭菌的2mol/LMgCl2。

SOC液体培养基SOB中加入经灭菌的葡萄糖溶液至终浓度为20mmol/L。

麦康凯固体培养基每1000ml水中加52g培养基粉,煮沸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

NA固体培养基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蛋白胨蔗糖琼脂粉5g 10g 15g加950ml蒸馏水溶解,调pH至7.0,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保存。

TB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Bacto-蛋白胨12g酵母抽提物24g甘油4ml各组分溶解后高压灭菌。

冷却到60℃,再加100ml灭菌的170mmol/L KH2PO4/ 0.72 mol/L K2HPO4的溶液。

高压灭菌或用0.22um的滤膜过滤除菌。

溶液Ⅰ葡萄糖2.25 g 50mmol/L1mol/L Tris·Cl(pH8.0) 6.25ml 20mmol/L0.5mol/L EDTA(pH8.0) 5ml 10mmol/L调pH至8.0后,用水定容至250 ml,高压灭菌后保存。

溶液Ⅱ10 mol/L NaOH 2ml10% SDS 10ml用水定容至100 ml,现配现用。

溶液Ⅲ5 mol/L 醋酸钾60ml冰醋酸11.5ml水28.5ml高压灭菌后保存。

高盐TE缓冲液10mmol/L Tris.Cl, pH 8.0*0.1mmol/L EDTA, pH 8.0*1mol/L NaCl于室温保存(可在几年内保持稳定)CTAB抽提液2%(w/v)CTAB(古立烷基三乙基溴化铵)100mmol/L Tris.Cl,pH 8.0 *1.4mol/L NaCl于室温保存(可在几年内保持稳定)CTAB/NaCl 溶液(10% CTAB/0.7mol/L NaCl)在80ml H2O中溶解4.1g NaCl,缓慢加入10一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同时加热并搅拌。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细胞培养基是一种含有适当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液体或凝胶,用于维持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和缓冲液如下:一、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1. 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是最常用的细胞培养基之一,适用于多种种类的细胞培养。

-基本配方:-高糖DMEM:添加25mM葡萄糖-低糖DMEM:添加5.5mM葡萄糖-高氨基酸DMEM:添加高浓度的氨基酸,以促进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2.RPMI1640-适用于淋巴细胞和一些肿瘤细胞的培养。

-基本配方:-高糖RPMI1640:添加25mM葡萄糖-低糖RPMI1640:添加5.5mM葡萄糖-高氨基酸RPMI1640:添加高浓度的氨基酸。

3. MEM(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是最早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基。

-基本配方:-高糖MEM:添加25mM葡萄糖-低糖MEM:添加5.5mM葡萄糖4. Ham's F-10-适用于肿瘤细胞和一些原代细胞的培养。

-基本配方:- 高糖Ham's F-10:添加25mM葡萄糖- 低糖Ham's F-10:添加5.5mM葡萄糖5.L-15-适用于多种种类的细胞培养。

-基本配方:- L-15培养基:必须在CO2-free环境下使用。

二、常用的缓冲液:1. 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0.1MPBS的配方:-8gNaCl-0.2gKCl-1.44gNa2HPO4-0.24gKH2PO4-1L去离子水-调pH至7.42.HEPES缓冲液-基本配方:-119mMNaCl-5mMKCl-0.8mMMgSO4-0.4mMKH2PO4-2.4mMNaHCO3-20mMHEPES(pH7.4)-0.6mMCaCl23. Tris缓冲液-基本配方:- 25mM Tris- 192mM glycine-10%甘油-0.1%SDS-pH8.34. Hanks平衡盐液 (HBSS)-基本配方:-8gNaCl-0.4gKCl-0.146gKH2PO4-0.2gMgSO4-0.06gMgCl2-0.35gNaHCO3-0.06gNa2HPO4-pH7.45. Tris-EDTA-基本配方:- 1M Tris-HCl,pH 8.0-0.5MEDTA,pH8.0以上是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和缓冲液的一些例子,不同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基和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成分(mg/L)MD800 MD801 MD802 MD803 四水硝酸钙100 100 100 100 氯化钾400 400 400 400 无水硫酸镁48.84 48.84 48.84 48.84 氯化钠6000 6000 6000 5850 磷酸氢二钠800 800 —800 L-精氨酸200 200 200 200 L-天门冬酰胺50 50 50 50 L-天门冬氨酸20 20 20 20 L-胱氨酸盐酸盐65.15 65.15 65.15 65.15 L-谷氨酸20 20 20 20 L-谷氨酰胺300 300 300 300甘氨酸10 10 10 10L-组氨酸15 15 15 15 L-羟脯氨酸20 20 20 20 L-异亮氨酸50 50 50 50L-亮氨酸50 50 50 50 L-赖氨酸盐酸盐40 40 40 40 L-蛋氨酸15 15 15 15 L-苯丙氨酸15 15 15 15L-脯氨酸20 20 20 20L-丝氨酸30 30 30 30L-苏氨酸20 20 20 20L-色氨酸 5 5 5 5L-酪氨酸20 20 20 20L-缬氨酸20 20 20 20D-葡萄糖2000 2000 2000 2000 谷胱甘肽(还原型)1 1 1 1 HEPES ———5957.5酚红 5 —— 5维生素H 0.2 0.2 0.2 0.2 D-泛酸钙0.25 0.25 0.25 0.25 氯化胆碱3 3 3 3 叶酸 1 1 1 1i-肌醇35 35 35 35烟酰胺 1 1 1 1 对氨基苯甲酸 1 1 1 1 盐酸吡哆醇 1 1 1 1 核黄素0.2 0.2 0.2 0.2 盐酸硫胺 1 1 1 1 维生素B120.005 0.005 0.005 0.005pH(无碳酸氢钠)7.5±0.3 7.5±0.3 8.0±0.3 6.7±0.3 pH(加碳酸氢钠)7.8±0.3 7.8±0.3 8.2±0.3 7.0±0.3 渗透压(无碳酸氢钠)237±5% 235±5% 235±5% 260±5% 渗透压(加碳酸氢钠)279±5%280±5% 280±5% 292±5%成分(mg/L)MD600 MD601 MD602 MD603 MD604 MD605 MD606 MD607 MD608 氯化钙200 140 —200 140 200 —200 200 氯化钾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无水硫酸镁97.67 97.67 97.67 97.67 97.67 97.67 97.67 97.67 97.67 磷酸二氢钾—60 ——60 ————氯化钠6800 8000 6800 6800 8000 6800 6800 6800 6800 无水磷酸二氢钠121.74 —121.74 121.74 —121.74 121.74 121.74 —磷酸氢二钠—47.88 ——47.88 ————L-丙氨酸———8.9 8.9 ————L-精氨酸盐酸盐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L-天门冬酰胺———13.2 13.2 ————L-天门冬氨酸———13.2 13.2 ————L-胱氨酸盐酸盐31.29 31.29 31.29 31.29 31.29 31 31 31.29 31.29 L-谷氨酸———14.7 14.7 ————L-谷氨酰胺292 292 292 292 292 ——292 292 甘氨酸———7.5 7.5 ————L-组氨酸盐酸盐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L-异亮氨酸52 52 52 52 52 52 52 52 52L-亮氨酸52 52 52 52 52 52 52 —52L-赖氨酸盐酸盐72.5 72.5 72.5 72.5 72.5 72.5 72.5 —72.5 L-蛋氨酸15 15 15 15 15 15 15 —15L-苯丙氨酸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L-脯氨酸———11.5 11.5 ————L-丝氨酸———10.5 10.5 ————L-苏氨酸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L-色氨酸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L-酪氨酸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L-缬氨酸46 46 46 46 46 46 46 46 46D-葡萄糖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酚红10 10 10 10 10 6 6 10 10 丁二酸钠—————100 100 ——丁二酸—————75 75 ——D-泛酸钙 1 1 1 1 1 1 1 1 1重酒石酸胆碱————— 1.8 1.8 ——氯化胆碱 1 1 1 1 1 —— 1 1叶酸 1 1 1 1 1 1 1 1 1i-肌醇 2 2 2 2 2 2 2 2 2烟酰胺 1 1 1 1 1 1 1 1 1盐酸吡哆醛 1 1 1 1 1 1 1 1 1核黄素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盐酸硫胺 1 1 1 1 1 1 1 1 1pH(无碳酸氢钠)5.9±0.3 6.2±0.3 5.1±0.3 5.1±0.3 6.3±0.3 4.2±0.3 4.3±0.3 5.9±0.3 6.6±0.3 pH(加碳酸氢钠)7.6±0.3 7.1±0.3 6.8±0.3 7.5±0.3 7.2±0.3 7.3±0.3 6.7±0.3 7.5±0.3 7.8±0.3 渗透压(无碳酸氢钠)250±5%282±5%265±5%250±5%287±5%251±5%267±5%250±5%240±5%渗透压(加碳酸氢钠)295±5%285±5%300±5%294±5%300±5%289±5%299±5%290±5%281±5%DMEM/F12细胞培养基成分(mg/L)MD206 MD207 成分(mg/L)MD206 MD207 无水氯化钙116.6 116.6 L-色氨酸9.02 9.02 五水硫酸铜0.0013 0.0013 L-酪氨酸38.4 38.4 九水硝酸铁0.05 0.05 L-缬氨酸52.85 52.85 七水硫酸亚铁0.417 0.417 D-葡萄糖3151 3151 氯化钾311.8 311.8 HEPES 3574.5 —氯化镁28.64 28.64 次黄嘌呤 2 2 无水硫酸镁48.84 48.84 亚油酸0.042 0.042 氯化钠6999.5 6999.5 硫辛酸0.105 0.105 无水磷酸二氢钠54.35 54.35 酚红8.1 8.1 磷酸氢二钠71.02 71.02 1,4-丁二胺二盐酸盐0.081 0.081 七水硫酸锌0.432 0.432 丙酮酸钠55 55 L-精氨酸盐酸盐147.5 147.5 维生素H 0.0035 0.0035 L-胱氨酸盐酸盐31.29 31.29 D-泛酸钙 2.24 2.24 L-谷氨酰胺365 365 氯化胆碱8.988.98甘氨酸18.75 18.75 叶酸 2.65 2.65 L-组氨酸盐酸盐31.48 31.48 i-肌醇12.6 12.6 L-异亮氨酸54.47 54.47 烟酰胺 2.02 2.02 L-亮氨酸59.05 59.05 盐酸吡哆醛2 2 L-赖氨酸盐酸盐91.25 91.25 盐酸吡哆醇0.031 0.031 L-蛋氨酸17.24 17.24 核黄素0.219 0.219 L-苯丙氨酸35.48 35.48 盐酸硫胺 2.17 2.17L-丝氨酸26.25 26.25 胸苷0.365 0.365L-苏氨酸53.45 53.45 维生素B120.68 0.68L-丙氨酸 4.45 4.45L-天门冬酰胺7.5 7.5 pH(无碳酸氢钠)5.8±0.3 5.8±0.3 L-天门冬氨酸 6.65 6.65 pH(加碳酸氢钠)6.8±0.3 6.9±0.3 L-半胱氨酸盐酸盐17.56 17.56 渗透压(无碳酸氢钠)279±5% 277±5% L-谷氨酸7.35 7.35 渗透压(加碳酸氢钠)299±5% 300±5% L-脯氨酸17.25 17.25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通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其缓冲液

通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其缓冲液
36
36
36
36
36
L-缬氨酸
46
46
46
46
46
46
46
46
46
D-葡萄糖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酚红
10
10
10
10
10
6
6
10
10
丁二酸钠





100
100


丁二酸





75
75


D-泛酸钙
1
1
1
1
1
1
1
1
1
重酒石酸胆碱





1.8

72.5
L-蛋氨酸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L-苯丙氨酸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L-脯氨酸



11.5
11.5




L-丝氨酸



10.5
10.5




L-苏氨酸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L-色氨酸
10
10
10

细胞培养基常用的添加成份及使用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基常用的添加成份及使用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基常用的添加成份及使用注意事项
酚红在细胞培养基中用作pH值的指示剂。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酚红的指示作用判断培养基的pH值,但低血清或是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中酚红的含量与普通细胞培养基中的酚红含量不同,不能通过肉眼观察或通过经验来判定pH值,建议使用pH计进行测定。

酚红通常对含血清的细胞培养基生产的生物制品质量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也可通过纯化技术去除,但酚红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中可能带来胞内钠/钾失衡,影响细胞生长。

碳酸氢钠在细胞培养基中主要是作为缓冲系统,此外还具有调节渗透压的作用。

通常产品使用说明中的碳酸氢钠推荐量是一个标准、安全量,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所得。

但是由于不同的细胞系(株)不同,同一株细胞适应环境也可能不同(细胞耐受性不同等),且存在的地域性水质差异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稍作改动,但使用者需做相应的检测(理化及细胞生产试验等)。

HEPES是一种非离子缓冲液,在pH 7.2 ~7.4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在高浓度时对一些细胞可能有毒。

HEPES缓冲液可与低水平的碳酸钠(0.34g /L)共用,以抵消因额外加入HEPES引起的渗透压增加。

其安全浓度范围是10~25mmol/L。

丙酮酸钠可以作为细胞培养中的替代碳源,尽管细胞更倾向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但是在没有葡萄糖的条件下,细胞也可以代谢丙酮酸钠。

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4 ℃下放置1周可分解50 %,使用中最好单独配制,置-20 ℃冰箱中保存,使用前加入细胞培养液中。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1640细胞培养基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MEM细胞培养基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DMEM/F12细胞培养基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IMDM细胞培养基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BME 细胞培养基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199 细胞培养基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Hanks'平衡盐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Earle's平衡盐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Dulbecco's磷酸盐缓冲盐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1 / 1。

微生物培养常用培养基配方

微生物培养常用培养基配方

溶液名称用途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染色法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染色法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染色法结晶紫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碘液革兰氏染色法沙黄复染液革兰氏染色法石炭酸品红染色液耐酸性染色法(萋-倪染色法)3%盐酸-乙醇耐酸性染色法(萋-倪染色法)复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柯氏染色液柯氏染色法奥尔特氏染色液奥尔特氏荚膜染色法瑞氏染色液瑞士染色法鞭毛染色法染色液(甲液)鞭毛染色法鞭毛染色法鞭毛染色法染色液(乙液)鞭毛染色法鞭毛染色法碱性复红染色液碱性复红染色法甲基红实验甲基红(MR)实验氧化酶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过氧化物酶试验磷酸盐缓冲液(储存液)磷酸盐溶液(稀释液)明胶磷酸盐缓冲液乳酸-苯酚溶液检查真菌形态硝酸盐还原试剂(甲液)硝酸盐还原试剂(乙液)靛基质试剂(柯凡客试剂)靛基质试剂(欧-波试剂)美蓝95%乙醇0.01%氢氧化钠溶液结晶紫95%乙醇1%草酸水溶液碘碘化钾蒸馏水沙黄95%乙醇蒸馏水碱性品红95%乙醇5%酚水溶液浓盐酸95%乙醇0.5%沙黄液0.5%孔雀绿液沙黄蒸馏水瑞氏色素甲醇单宁酸氯化高铁蒸馏水1%氢氧化钠溶液15%甲醛溶液硝酸银蒸馏水浓氢氧化铵溶液碱性复红溶液甲基红试剂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1%α-萘酚-乙醇溶液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1%α-萘酚-乙醇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2%茶酚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磷酸二氢钾1mol/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储存液稀释至1000ML 明胶蒸馏水苯酚乳酸甘油蒸馏水对氨基苯磺酸乙酸甲萘胺乙酸对二甲氨基甲醛戊醇浓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浓盐酸。

实验室常用细胞表征及处理方法(实战版)

实验室常用细胞表征及处理方法(实战版)

实验室常⽤细胞表征及处理⽅法(实战版)实验室常⽤细胞表征及处理⽅法⼀、细胞培养1.1细胞培养基配⽅普通细胞所需要的培养基配⽅主要为:购买的培养基+10 %⾎清(⼩⽜或者胎⽜)+1%双抗。

(常⽤的双抗及胰酶建议直接购买)1.2细胞传代1.2.1洗涤:将培养瓶内的旧培养液吸出,加⼊2~3ml PBS缓冲液洗涤2-3次,摇晃使其均匀铺满整个平⾯,清洗细胞,随后吸弃PBS液以除去残留的⾎清和死细胞。

1.2.2消化:加⼊适量(盖满细胞层表⾯即可,25cm2的培养瓶加⼊0.5-0.6mL 即可,75 cm2加⼊1.0mL)的0.25%胰蛋⽩酶液,轻轻摇晃,普通细胞⼀般需要60s左右,特别难以消化的细胞可以放在37℃孵箱孵育适当的时间,如Hela细胞⼤约需要30s-40s,翻转培养瓶。

然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待细胞开始收缩成圆形、细胞间的连接明显消失,细胞间出现明显的空隙,即可终⽌消化(若细胞成⽚收缩,倒去消化液)。

若存在细胞团,可以轻轻拍打培养瓶侧壁,尽量消化完全,不然传代后会出现较多的细胞团,再次消化会⾮常困难。

1.2.3终⽌消化:在培养瓶中加⼊1-3ml培养液(胰酶遇⾎清会终⽌其活性)以终⽌消化。

⽤吸管反复吹打洗瓶壁上的细胞,边⾓部分特别注意多次吹打。

可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吹打的程度,(轻轻摇动培养瓶,观察细胞是否完全脱壁),最后形成单细胞悬浮液。

将单细胞悬液移⼊15ml离⼼管内,离⼼1000r×5min,弃去上清液,加⼊5ml 培养基进⾏吹打重悬(也可不⽤离⼼,直接把单细胞悬液分装于新的培养瓶⾥,补加适量培养基)。

⼩培养瓶需5ml左右培养基,直径60mm培养⽫5-7ml,以上均应视细胞的数⽬⽽定,细胞多,可适当加多些培养基)。

1.2.4.传代:取上述步骤所得单细胞悬液,进⾏细胞悬液计数,然后按所需密度接种到其它培养瓶中。

标注上代数、⽇期及操作⼈。

注:本实验所需的PBS液、DMEM细胞培养液及0.25%胰蛋⽩酶液均需37℃预热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
L-组氨酸盐酸盐
21.88
21.88
氯化胆碱
0.50
0.50
L-羟脯氨酸
10.00
10.00
叶酸
0.01
0.01
L-异亮氨酸
40.00
40.00
i-肌醇
0.05
0.05
L-亮氨酸
60.00
60.00
维生素K3
0.01
0.01
L-赖氨酸盐酸盐
70.00
70.00
烟酸
0.025
0.025
L-蛋氨酸
L-亮氨酸
59.05
59.05
盐酸吡哆醛
2
2
L-赖氨酸盐酸盐
91.25
91.25
盐酸吡哆醇
0.031
0.031
L-蛋氨酸
17.24
17.24
核黄素
0.219
0.219
L-苯丙氨酸
35.48
35.48
盐酸硫胺
2.17
2.17
L-丝氨酸
26.25
26.25
胸苷
0.365
0.365
L-苏氨酸
53.45
53.45
L-谷氨酰胺
292
292
292
292
292


292
292
甘氨酸



7.5
7.5




L-组氨酸盐酸盐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L-异亮氨酸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L-亮氨酸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L-赖氨酸盐酸盐
72.5
72.5
72.5
72.5
72.5
72.5
72.5
MD500
MD501
氯化钙
200.00
140.00
D-葡萄糖
1000.00
1000.00
九水硝酸铁
0.70
0.70
谷胱甘肽(还原型)
0.05
0.05
氯化钾
400.00
400.00
盐酸鸟嘌呤
0.30
0.30
无水硫酸镁
97.67
97.67
次黄嘌呤
0.30
0.30
磷酸二氢钾

60.00
酚红
20.00
20.00
1640细胞培养基
成分(mg/L)
MD800
MD801
MD802
MD803
四水硝酸钙
100
100
100
100
氯化钾
400
400
400
400
无水硫酸镁
48.84
48.84
48.84
48.84
氯化钠
6000
6000
6000
5850
磷酸氢二钠
800
800

800
L-精氨酸
200
200
200
200
L-天门冬酰胺
50
50
50
50
L-天门冬氨酸
20
20
20
20
L-胱氨酸盐酸盐
65.15
65.15
65.15
65.15
L-谷氨酸
20
20
20
20
L-谷氨酰胺
300
300
300
300
甘氨酸
10
10
10
10
L-组氨酸
15
15
15
15
L-羟脯氨酸
20
20
20
20
L-异亮氨酸
50
50
50
50
L-亮氨酸
50
50
50
50
L-赖氨酸盐酸盐
pH(加碳酸氢钠)
7.7±0.3
7.4±0.3
7.6±0.3
7.3±0.3
渗透压(无碳酸氢钠)
250±5%
280±5%
245±5%
243±5%
渗透压(加碳酸氢钠)
300±5%
290±5%
285±5%
295±5%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199细胞培养基
成分(mg/L)
MD500
MD501
成分(mg/L)

5957.5
酚红
5


5
维生素H
0.2
0.2
0.2
0.2
D-泛酸钙
0.25
0.25
0.25
0.25
氯化胆碱
3
3
3
3
叶酸
1
1
1
1
i-肌醇
35
35
35
35
烟酰胺
1
1
1
1
对氨基苯甲酸
1
1
1
1
盐酸吡哆醇
1
1
1
1
核黄素
0.2
0.2
0.2
0.2
盐酸硫胺
1
1
1
1
维生素B12
0.005
0.005
0.005
0.005
氯化钠
6800.00
8000.00
D-核糖
0.50
0.50
无水磷酸二氢钠
121.74

乙酸钠
50.00
50.00
磷酸氢二钠

47.70
胸腺嘧啶
0.30
0.30
L-丙氨酸
25.00
25.00
吐温80
20.00
20.00
L-精氨酸盐酸盐
70.00
70.00
尿嘧啶
0.30
0.30
L-天门冬氨酸
30.00
30.00
250±5%
240±5%
渗透压(加碳酸氢钠)
295±5%
285±5%
300±5%
294±5%
300±5%
289±5%
299±5%
290±5%
281±5%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DMEM/F12细胞培养基
成分(mg/L)
MD206
MD207
成分(mg/L)
MD206
MD207
无水氯化钙
116.6
维生素B12
0.68
0.68
L-丙氨酸
4.45
4.45
L-天门冬酰胺
7.5
7.5
pH(无碳酸氢钠)
5.8±0.3
5.8±0.3
L-天门冬氨酸
6.65
6.65
pH(加碳酸氢钠)
6.8±0.3
6.9±0.3
L-半胱氨酸盐酸盐
17.56
17.56
渗透压(无碳酸氢钠)
279±5%
277±5%
L-谷氨酸
7.35
6800
无水氯化镁


93.68

磷酸氢二钠

47.88


无水磷酸二氢钠
121.74

121.74
121.74
L-精氨酸盐酸盐
21
21
21
21
L-胱氨酸盐酸盐
15.65
15.65
15.65
15.65
L-谷氨酰胺
292
292
292

L-组氨酸盐酸盐
15
15
15
15
L-异亮氨酸
26
26
26
26
L-亮氨酸
94
氯化钠
4505
D-葡萄糖
4500
无水磷酸二氢钠
108.7
酚红
15
五水亚硒酸钠
0.0173
HEPES
5958
L-丙氨酸
25
丙酮酸钠
110
L-精氨酸盐酸盐
84
维生素H
0.013
L-天门冬酰胺
25
烟酰胺
4
L-天门冬氨酸
30
盐酸吡哆醛
4
L-胱氨酸盐酸盐
91.24
D-泛酸钙
4
L-谷氨酸
75
核黄素
0.4
L-谷氨酰胺
48.84
48.84
亚油酸
0.042
0.042
氯化钠
6999.5
6999.5
硫辛酸
0.105
0.105
无水磷酸二氢钠
54.35
54.35
酚红
8.1
8.1
磷酸氢二钠
71.02
71.02
1,4-丁二胺二盐酸盐
0.081
0.081
七水硫酸锌
0.432
0.432
丙酮酸钠
55
55
L-精氨酸盐酸盐
147.5
147.5

72.5
L-蛋氨酸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L-苯丙氨酸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L-脯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