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多元化》课件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美术教案+说课稿】人美版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化》

【美术教案+说课稿】人美版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化》

【美术教案+说课稿】人美版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化》02教案部分《绘画的多元化》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课一、课题绘画的多元化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欣赏多元化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多元化的思维艺术特点,认识绘画多元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交流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和艺术特点,提高鉴赏能力,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认知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理性地把握和面对绘画多元化的现状。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正确认识,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感知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主张。

能否自由表达自己对艺术的审美感受。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

七、教具准备:PPT、课本、范作等。

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抛出问题--世界文化的发展变迁,时代的潮流给绘画艺术带来了哪些变化,以及哪些多元化的发展,引出课题《绘画的多元化》。

(二)初步赏析教师带领学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比较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利比亚女先知》两幅壁画作品。

以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大胆表达对作品的初步感知,通过教师的总结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方式也是不同的。

(三)深入探究教师从个性特征和审美情趣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和观点的创作的艺术手法不同,带领学生从教材内容上继续欣赏《春山游骑图》、《村道》、《星月夜》,进而总结由于的国度、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艺术作品上彰显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审美情趣。

(四)交流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本后两页的内容研究讨论现代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风格。

通过交流,了解现代绘画艺术风格更加地多种多样,创作和空间表达不同。

马格利特的油画《委任状》和毕加索的《梦》的作品,写实手法奇特有趣。

(完整)八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课件人美版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八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课件人美版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一、绘画的多元化
你能发现这两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作品用勾线平涂法 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 纯的美,服饰华美绮丽 ,富于装饰色彩。
朝元图 元代 (永乐宫壁画 局部)
• 《朝元图》为道教壁画,表现的是一群神 仙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始天尊的情景,这是其中的一个 局部。中国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气 质闲雅,面部平和庄重;线条潇洒飘逸, 色彩绚丽辉煌。
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2、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 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二、古代文明的绘画特点:
欧洲壁画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
作品用明暗法造型,形象写实,立体感强,观之如同在墙壁上开窗,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般。
开花的苹果树 蒙德里安(荷兰)
依然是树的主题, 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 边缘。形象被进一步简 化至碎面,而几乎成为 图案的象征。
一体,构图十一号(油画) 1950 波 没洛有克真实(物象),只有画家在画布上滴洒颜料构成的
点线交织、斑驳陆离的画面效果。
这是用科学的计 算方法制造视幻效果创 作的绘画。
作者通过严格的级 差变化作画,使观众产 生平面上凸起半个圆的 视觉感受。
性,如人体解剖和
透视法则等。技法 2、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 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不是烟斗的烟斗 马格利特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 三、现代绘画的艺术特点:
上更注重色彩的协
调和自然。 原来埃及壁画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去创作,因此壁画不仅精致、漂亮,而且完整、圆满。
维加·吉思基之二 瓦萨里(法国)
小结:

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性》教学课件1

初中美术《绘画的多元性》教学课件1
亚洲—— 中国、古巴比伦 非洲—— 欧洲—— 美洲—— ……
步入不同时代的艺术时空,让我们去发现、去了解
逝去的文明……
亚洲—— 中国、古巴比伦 非洲—— 古埃及 欧洲—— 美洲—— ……
步入不同时代的艺术时空,让我们去发现、去了解
逝去的文明……
亚洲—— 中国、古巴比伦 非洲—— 古埃及 欧洲—— 古希腊 美洲—— ……
《创世纪》的问世 ,使当世最伟大的 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成为与达芬奇并峙 的最伟大的画家。 在37岁时,他被世 人尊为“神圣的米 开朗基罗”。
亚当被创造出来了:一个有成熟的健美体格的美少年,他那洋溢着青 春的生命刚刚从睡幻中苏醒,还不能站立起来行动,等待着万能的造 物主给他以力量。上帝耶和华被画成一位慈祥的老人,扶着天使们飞 来,把有着无限力量的手伸向亚当,而亚当将在握住上帝之手的刹那 获得生命和力量,作者以此表现出对解放人的力量的强烈渴望

格尔尼卡 毕加索 1937年 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作 1907年
毕 加 索 作
吉 他 与 乐 谱 格 里 斯 作
毕加索最初的综 合立体派作品是从 1912年开始的,当时 他和布拉克在他们的 作品里加上一些贴上 去的纸片,尤其是从 报纸期刊上剪下来的 数字和字母,糊墙纸 或一些木材纹理的模 仿品。《吉他》是毕 加索1913年拼贴制作 的画,体现了最初尝 试的综合立体派的特 征。
波南帕克壁画 玛雅文化 玛雅贵族像
为什么会出现艺术的多元化?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 不同样式、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
佛教: 四川乐山大佛
基督教:教堂圣母像
伊斯兰教: 享利 斯坦尼尔 宣礼楼
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文化
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 教的艺术特征的?

绘画的多元化讲课稿

绘画的多元化讲课稿

1、将下面作品按表现方式进分类,说一说这样分类的原因。 2、想一想为什么西方现代派绘画作品会如此多元?
再现客观对象绘画
夸张变形的表现性绘画
抽象的表现性绘画
西方产生现代派绘画产生多元化的原因是什么?
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出现后,在创 作主张和表现手法上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时代要求 艺术家本身
创新 创作背景 艺术观念
绘画的多元化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比分析绘画作品,发现中西方绘 画的不同之处,并能总结出产生差异的 原因。
2、欣赏19世纪中后期西方现代派绘画作品, 了解西方现代绘画多元化的表现及形成 原因。
3、认识绘画多元化,学会用多元化的艺术 视角去欣赏作品。
小组讨论:
你能发现这两幅壁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吗?(从造型、色彩、风格方面思考)
同样的风景题材,表现方法、风格特点及艺 术追求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样的题材,画家的 作品面貌会如此多元呢?
中西方绘画产生多元化的原因? (从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艺术创作主张方面分析)
艺术多元的重要原 因就是艺术家所处 的国度、民族、历 史、文化背景不同, 并且每个人都富有 独特的个性特征与 审美追求。
创作手法
1、P4-7页你喜欢那幅作品,说一说原因。
2、对自己不太了解或许不太喜欢的艺术 作品,你会怎么评价?
3、谈谈你对绘画多元化的理解。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教案
备课时间:2.26 授课时间:3.2
教学内容:绘画的多元化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绘画的年貌是多元的。

中国传动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是:一个用线造型,呈现出平面装饰的风格;一个用明暗色彩造型,追求写实,逼真的效果。

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明白绘画多元化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2.过程与方法
比较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和共同点,用分组思考讨论等方法探讨西方现代绘画的多样风格。

3.情感价值和价值观
通过深入了解多样的艺术风格,学生学会用多元的艺术视角去欣赏,通过讨论,交流,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教学重点:中西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西方现代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绘画的多元化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绘画多元化的原因
课程小结:本课采用启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由浅入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便于学生接受。

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
获,诠释“多元化”的意义。

课后反思:学生对作品了理解还不够深刻,要解决好重点和难点,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把问题设计好,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多运用对
比的手法,便于学生接受。

教案《绘画的多元化》

教案《绘画的多元化》

第一章:绘画的基本概念与要素1.1 介绍绘画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绘画的基本要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1.3 分析绘画中的构图原则:对称、平衡、对比、和谐等第二章:绘画材料与工具的选择2.1 介绍常见的绘画材料:铅笔、墨水、水彩、油画颜料等2.2 探讨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3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第三章:观察与创作3.1 学习如何观察物体,培养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绘能力3.2 学习绘画中的透视原理,掌握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技巧3.3 结合观察和技巧,进行创作练习,完成一幅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绘画作品第四章:绘画风格与流派4.1 介绍常见的绘画风格:写实、抽象、印象派、立体派等4.2 分析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4.3 探索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和表达方式第五章:绘画的创意与想象5.1 学习如何激发创意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5.2 学习如何将创意融入绘画创作中,形成独特风格5.3 进行创意绘画练习,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独特想象力的绘画作品第六章:人物绘画技巧6.1 介绍人物绘画的基本步骤:构图、草图、细化、上色等6.2 学习如何描绘人物的比例、动态和表情6.3 通过实践,完成一幅人物绘画作品,展现对人物绘画技巧的掌握第七章:风景绘画技巧7.1 介绍风景绘画的基本步骤:构图、草图、细化、上色等7.2 学习如何描绘自然景观的比例、空间感和氛围7.3 通过实践,完成一幅风景绘画作品,展现对风景绘画技巧的掌握第八章:静物绘画技巧8.1 介绍静物绘画的基本步骤:构图、草图、细化、上色等8.2 学习如何描绘静物的比例、质感和光影效果8.3 通过实践,完成一幅静物绘画作品,展现对静物绘画技巧的掌握第九章:绘画中的光影表现9.1 学习光影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光影的来源、光影的表现效果等9.2 学习如何运用光影来增强绘画作品的立体感和动态感9.3 通过实践,运用光影技巧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展现对光影表现技巧的掌握第十章:绘画作品的评价与欣赏10.1 学习绘画作品的评价标准:技巧、创意、表达等10.2 学习如何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力10.3 进行绘画作品的评价和欣赏练习,提升对绘画作品的认知和欣赏水平教案《绘画的多元化》第十一章:绘画与文化的交融11.1 探讨绘画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了解不同文化对绘画风格的影响11.2 学习传统文化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如民间艺术、传统服饰等11.3 结合个人兴趣,创作一幅融合文化元素的绘画作品第十二章:绘画与情感的表达12.1 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释放途径12.2 分析情感表达在绘画中的技巧:色彩、线条、构图等12.3 创作一幅表达个人情感的绘画作品,展现内心的情感世界第十三章:绘画与自然的互动13.1 学习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和绘画灵感13.2 学习如何将自然元素融入绘画创作中,形成自然与绘画的互动13.3 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运用观察和技巧,创作一幅自然主题的绘画作品第十四章:绘画与社会的联系14.1 探讨绘画与社会现象的关系,了解社会对绘画创作的影响14.2 学习如何通过绘画反映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观察力和批判思维14.3 结合社会主题,创作一幅具有社会意义的绘画作品第十五章:绘画的多元化探索15.1 学习如何突破传统绘画方式的局限,探索绘画的多元化表现形式15.2 学习综合材料的运用,如拼贴、综合绘画等,丰富绘画创作手段15.3 进行绘画的多元化探索实践,创作出具有创新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展现个人的绘画才华和创造力。

绘画的多元化1优秀教案

绘画的多元化1优秀教案

美术〔第1课〕课题:《绘画的多元化》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执笔:孙裕平审批:授课时间:第周1、《朝元图》和《利比亚女先知》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这三方面找一找它们的区别。

2、由什么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3、《春山游骑图》、《村道》和《星月夜》这三幅同样为风景题材的作品,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二〕西方多元化艺术风格欣赏:下面这些作品与古典绘画很不一样,它们的面貌独特、风格迥异,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

请同学们看一看,它们都是怎样表达的:4、第6页《红色的和谐》有什么美感?5、第6页《委任状》画面感觉很荒唐,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提示:要答复这个问题你必须弄懂什么是“委任状〞〕6、第6页《蜻蜓》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叫“蜻蜓〞?7、第6页《梦》这幅作品画家表现梦的奇妙之处在哪里?8、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出现后,在创作主张和表现手法上发生了哪些剧烈的变化?■合作探究:1、小讨论:对以上问题按照组号讨论交流,组内形成共识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在展示阶段答复下列问题,代表答复的不完整时组员可以补充。

2、大讨论:对小讨论里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大讨论,如无讨论如下问题:为什么同样的题材,画家的作品面貌会如此多元呢?可以结合作品思考并答复。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展示提升:1、在组内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提出问题,尽量做到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时机。

2、抽查两个组发表独到见解■欣赏拓展:欣赏课件不同的现代艺术作品:《不是烟斗的烟斗》;《开花的苹果树》;《一体,构图十一号》;《维加•吉思基之二》【课堂作业】:今天我们欣赏了很多绘画作品,我知道艺术是多元的,那么对自己不太喜欢或者不太了解的作品你会怎样评价?用简单的文字写出来。

【评价总结】:艺术是多元的,这是因为艺术家生活的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

对于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们都可以去学习、欣赏。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权力。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本节课是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主题为《绘画的多元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了解绘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中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创造出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了解绘画的多元化,包括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绘画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创作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内容1. 绘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多元化•介绍不同文化背景对绘画的影响,如中国绘画、西方绘画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特点和风格,如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特点、西方绘画的透视技巧等。

2. 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介绍不同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如印象派、表现主义等。

•分析不同艺术流派的绘画特点,如印象派的光影效果、表现主义的情绪表达等。

3. 绘画欣赏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观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鼓励学生进行绘画评论,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创作个性化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从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出发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对绘画的影响,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的绘画特点和技巧。

3.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呈现自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作品。

•引导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画廊或美术馆,亲身体验绘画作品的欣赏与感受。

4. 创作实践•给学生提供创作的材料和主题,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绘画创作。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提供技巧和建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动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学习。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他正在校园里扶起摔倒的 同学。
他正在社区里为社区居民 免费看病。
他正在路旁为人们免费补 胎。
他正在整理自己的衣物送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 人,哪里需要帮助,哪里 就有他的身影。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 叔叔这样的人,把爱的阳 光洒满人间。
让我们也加入到学雷 锋的行列中去,让雷锋叔 叔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 精神发扬光大。只要我们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将变得更加美好。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文动画
会读的字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fēng shū céng nìng wō mài
探究讨论
如果同样是人物题材的内容,表现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画家用形象奇特的组 合制造幻象。画面整体是 奇特的荒谬的构成,令人 感到一女子骑马走在树林 中,身影忽现又忽被树遮 挡的效果。
委任状(油画) 1965 马格利特(比利时)
用非写实的奇特手法将 头部画成“开裂”的,令人 感到入睡者的灵魂离开她的 头,游走到梦境中去了。
读词语
雷锋 叔叔 冒着 泥泞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迷路 足迹 洒下 汗滴 踏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会写的字
冒雷需迈迷迹 叔锋滴洒泥泞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向雷锋同志学习!
寻找身边的雷锋
校园里
敬老院
街道边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 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 了雷锋。

【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名校精品】(范文大全)

【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名校精品】(范文大全)

【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名校精品】(范文大全)第一篇:【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案【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的面貌是多元化的,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

了解西方的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明白绘画的多元化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是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必然会受到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与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用填表格法归纳其特征,用独立思考、师生探究、课堂抢答、游戏猜一猜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深入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培养学生具有包容的胸怀与开阔的视野。

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美感,从而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一、抢答游戏导入。

导入: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不可小觑的,有时他们的见识和观点让人始料未及,是这样吗?今天老师就以抢答题的形式考考大家,以下哪幅作品是名家之作?二、欣赏评论。

欣赏《朝元图》《利比亚女先知》。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两画不同之处。

3、教师以表格形式总结两幅画的不同,并告知学生两幅画的差异即是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4、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壁画作品在绘画的对象、表现形式(造型、色彩、风格等)上有会这么多不同?5、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由于各国,各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因此,绘画风格、方式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艺术的多元化。

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艺术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教案《绘画的多元化》

教案《绘画的多元化》

第一课《绘画旳多元化》教学课题:《绘画旳多元化》教学类别:欣赏课教学学时:1学时教材分析:一、教学指引思想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旳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旳审美选择是不同旳,因而,艺术不也许有统一旳审美原则。

多种形式风格旳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旳爱慕,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旳多元化。

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旳某些特点,如作品旳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旳理解和结识。

使学生对社会艺术旳多元化有所理解和结识。

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旳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足结识到,作为社会大伙庭旳成员之一,必须具有一定旳一般知识。

这些一般知识是一种人旳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旳基础,也是人际交往旳基础。

一般知识波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

对典型美术作品旳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种公民所应当具有旳一般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以不同步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流派艺术旳简介、欣赏与综合分析为主线,试图对艺术多元化形成旳因素和对多元化旳立场取向进行摸索。

三、教学内容与目旳1、知识与能力目旳(显性内容与目旳)通过欣赏,初步理解作品旳创作主题和体现手法,理解所体现旳创作思想。

理解世界各国旳绘画均有其独特旳面貌,就像各民族均有自己特殊旳语言文字同样。

理解绘画作品独特旳思维艺术创作主张2、过程与措施目旳通过度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旳现象和对现代艺术旳欣赏,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旳发展而发生旳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旳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感受各自旳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种开放旳、自由旳、坦诚旳氛围中体现自己旳审美感受,刊登自我旳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内容与目旳)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旳态度,养成爱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旳生存状态旳人文精神。

培养丰富旳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艺术多元化旳结识。

对不同民族、不同步期以及同步期同民族地区不同流派绘画作品旳欣赏,充足体会艺术旳多元并存特点,并能对旳结识和看待不同旳艺术流派之间旳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西班牙)
该画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
的女人,凄惨的命运和感情由 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 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 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 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
抽象表现主义
西班牙共和国的哀歌第108号 马瑟韦尔
体现了画家对青
年时期亲身经历的西 班牙内战的缅怀,他 用黑色来作画,几何 化的团块和结构,具 有一种纪念碑式的沉 稳厚重之感,渗透出 悲剧情怀。
抽象主义绘画
从这幅类似于黄金比率的 小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画家 的理想,那就是试图建立一种 完美的秩序。黑色的纵线与横 线把画面分割成若干个不同比 例的小长方块,他对这些小方 块的空间探索似乎到了吹毛求 疵的地步,如何在视觉上平衡 这些小空间是他努力营造的理 想。
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 蒙德里安(荷兰)
你想到了吗?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 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 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
因此,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 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 多元化。
二、为什么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同样的风景题材,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星月夜(油画) 1889 凡·高(荷兰)
画家以充满激情
的笔法、夸张的造型 和强烈的色彩表现景 物,使观者明显地感 受到画家奔放的内心 世界。
探பைடு நூலகம்讨论
如果同样是人物题材的内容,表现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画家用形象奇特的组 合制造幻象。画面整体是 奇特的荒谬的构成,令人 感到一女子骑马走在树林 中,身影忽现又忽被树遮 挡的效果。
你能发现这幅作品与上幅作品的相同地方吗?
裂开的黑 1991 王怀庆
“建构”是王怀庆走向 平面的第一步。在“建构” 过程中,他面对的仍然是 一个对象世界,不同的只 是从“构成”视角将这个 “对象世界”的空间意象 淡化,只呈现一种“结构 关系”和“结构”本身的 美感。
立体画派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
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风格特点
朝元图
中国 元代 永乐宫壁画
勾线平涂法
华丽 装饰感强
平面单纯
利比亚女先知
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米开朗基罗
明暗法
色彩丰富
形象写实 立体感强 栩栩如生
这三幅壁画作品 在表现形式上又有什 么不同?
欧洲壁画
上帝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作品突出写实
性,如人体解剖和 透视法则等。技法 上更注重色彩的协 调和自然。
四、欣赏不同的现代艺术作品
马蒂斯不受客 观事物色彩的束缚, 将墙和餐桌都画成 一种红色,桌布和 墙壁的图案相同, 使二者连成一片, 给观者造成一种平 面的、和谐的视觉 感受。
红色的和谐(油画) 1908 马蒂斯(法国)
不是烟斗的烟斗 马格利特
• 画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上帝与亚当的手指接触,而将智慧 传与了人类。
• 亚当被创造出来了:一个有成熟的健美体格的美少年, 他那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刚刚从睡幻中苏醒,还不能站立起 来行动,等待着万能的造物主给他以力量。上帝耶和华被 画成一位慈祥的老人,扶着天使们飞来,把有着无限力量 的手伸向亚当,而亚当将在握住上帝之手的刹那获得生命 和力量,作者以此表现出对解放人的力量的强烈渴望。米 开朗基罗以亚当的躯体为中心,亚当悠闲的斜靠著,伸手 去接触那赐予生命的上帝,亚当的左手似将移动,充满著 被控制的感觉,而上帝则主动上前伸出右手食指。
《绘画的多元化》课件
作品用勾线平 涂法造型,形象追 求平面单纯的美, 服饰华美绮丽,富 于装饰色彩。
朝元图 元代 (永乐宫壁画 局部)
作品用明暗法造 型,形象写实,立体 感强,观之如同在墙 壁上开窗,看到栩栩 如生的人物一般。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作品名称
基本信息 造型 色彩
画家根据游 山感受作画,引 导观众随着画面 布局由近及远地 饱览阳春秀色, 体会画家游历于 山水之间的惬意 心情。
春山游骑图(中国画) 明代 周臣
村道(油画) 1689 霍贝玛(荷兰)
真实再现客观世界
的绘画。应用科学透视 法表现乡村小道,真实 地描绘出画家在固定视 点观察到的景物,使人 充分感受天地的开阔和 深远。
艺术多元的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 所处的国度、民族、历史、文化背景 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富有独特的个性 特征与审美追求。
三、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 出现后,在创作主张和表现手法上发 生着剧烈的变化。
超现实主义
永恒的记忆 达利(西班牙)
这是一幅另人震惊的作品,
这里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 沉静,没有人影,也没有鸟兽, 在一片荒凉的旷野上,只有几个 软绵绵的钟表,或挂在枯枝上, 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一个不明 物上。在这幅作品中,一切事物 不近情理,却又表现了可知的物 体。表现人们心中的幻觉或梦想, 创造出了一种现实与臆想、具体 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
委任状(油画) 1965 马格利特(比利时)
用非写实的奇特手法将 头部画成“开裂”的,令人 感到入睡者的灵魂离开她的 头,游走到梦境中去了。
梦(油画) 1932 毕加索(西班牙)
这是真实再现客观对 象的绘画。人物、景物、 阳光极其写实。
蜻蜓(油画) 1884 列宾(俄国)
为什么同样的题材,画家的作品面貌会如此多元呢?
从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写实 地再现客观对象的绘画,有夸张变形 的表现性绘画,有抽象表现性绘画。 它们与传统之间以及它们自身之间是 有差异的,其影响遍及世界。
正如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
文字一样,世界各国的艺术都有其独特 的面貌。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和
形式取决于不同民族特定的自然条件、 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 思维方式和艺术创作主张。
中国壁画
飞天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继 承了传统绘画的 变形手法,巧妙 地塑造了各种各 样的人物形象。 时代不同,审美 观点不同,变形 的程度和方法也 不一样。
埃及壁画
冥神-奥赛里斯与法老王
这件作品既不 像欧洲人那样根据 物象去画,也不像 中国画家依照想象 去画。原来埃及壁 画是根据实际的目 的和用途去创作, 因此壁画不仅精致、 漂亮,而且完整、 圆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