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生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生理学试卷简答题1、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一共有三种方法:一、寄予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
在这种方式中,受体既是信号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其受激活后通过构象的改变使孔道开放,阴阳黎姿即可进入细胞。
二、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细胞(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要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蒋保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功能。
主要有两种通路,1、CAMP信号通路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三、基于酶偶连受体的信号传导。
当胞外配基与酶偶连受体(跨膜蛋白)结合时,即激活受体胞内段酶活性,这条通路的特点是不需要信号偶联蛋白,没有第二信使的产生。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点位形成的机理是什么?答:当动作电位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体时),末梢细胞膜产生除极,引起对Ca+的通透性增加,膜外的ca+内流进入胞质,胞质中ca+增加,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方向移动,并与前膜融合、破裂,以胞吐的形式降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这里ca+起着神经递质是否过程的触发因子和信使分子的作用.释放出的神经递质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对不同的离子通透性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突触后效应,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这是如果突触前末梢若有少量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则突触后膜产生了局部除极,也就是产生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而如果突触前末梢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时,就会使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小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小脑对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性运动云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说来前庭小脑:主要是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它直接与前庭神经核发生连接。
保持身体的平衡脊髓小脑:a。
小脑前叶,接受视听信息的传入。
b。
后叶的中间区,不仅接受脊髓传入还接受桥核来的反映大脑皮质运动区活动的传入。
皮质小脑:接受经桥核来的,由大脑皮质广大区域(感觉皮质、运动皮质和联络区)传来的信息。
锥体外系
此外,在内髓板内有板内核,在第三脑室室周灰质内有
正中核,在背侧丘脑外面有丘脑网状核。
狭义上的锥体外系主要指纹状体,包括纹状体( 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红核、黑质及底丘脑
核,总称基底节。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主要包括:
1、皮质一纹状体系 2、皮质一脑桥一小脑系两个系统。
纹状体系
大脑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皮质细胞发出的纤维,直
接地或通过背侧丘脑(丘脑)间地终止于尾状核和豆
状核壳核。锥体系也发侧支至这两个核。尾状核和豆状
核壳核壳发出的纤维终止于苍白球。苍白球发出的纤维 终止于红核、黑质、底丘脑和脑干的网状结构。
由红核发出纤维,左右相互交叉后形成红核脊髓束;由
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有一部分交叉至对侧,其余的走
在同侧,组成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直 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下达的神经冲动最 后经脊神经到骨骼肌。
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
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 精细的随意运动。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
调肌的活动等,在保持肌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
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腹中核
腹后核
丘脑
丘脑被“Y”形纤维板——内髓板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 侧核3部分。其中外侧核又可分为背、腹两层: 腹层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又称腹外侧核)和腹 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
脑桥一小脑系
由大脑皮质额叶起始的纤维组成额桥束;由顶、枕、
颞叶起始的纤维组成顶枕颞桥束;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
、大脑脚底的两侧,进入脑桥终止于同侧脑桥核。脑桥 核发出的纤维越过中线,经对侧小脑中脚进入小脑,主
椎体系与椎体外系
雅安二医院急诊科
张亮杰
一、什么是椎体系?
•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 直接路径。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 所组成。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 于脑干者称为皮质脑干束,继续下降进入 脊髓者称为皮质脊髓束。因此锥体系统 (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 束两部分。
• • • • • • • • • •
发生于神经系统中锥体外系的 相关疾病主要包括: (1)帕金森病及各类帕金森综合征; (2)小舞蹈病; (3)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或称Huntington (4)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 (5) 肌紧张异常; (6)秽语抽动综合征; (7)迟发性运动障碍; (8)投掷样舞动; (9) 阵发性手足徐动征或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征、 扭转痉挛等。
脑桥一小脑系
• 由大脑皮质额叶起始的纤维组成额桥束;由顶、枕、颞叶 起始的纤维组成顶枕颞桥束;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 脚底的两侧,进入脑桥终止于同侧脑桥核。脑桥核发出的 纤维越过中线,经对侧小脑中脚进入小脑,主要终止于新 小脑皮质。小脑皮质发出纤维,终于齿状核。齿状核发出 的纤维经小脑上脚经被盖交叉后终于对侧的红核和背侧丘 脑的腹中间和腹前核。由红核发出的纤维经被盖前交叉后 组成红核脊髓束,下行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下达的神 经冲动最后经脊神经至骨骼肌。由丘脑腹中间核和腹前核 发出的纤维至大脑皮质运动区,形成皮质一脑桥一小脑一 皮质环路。
• 新纹状体病变则引起另外一组肌张力减低,运动 过多综合征。例如亨廷顿氏舞蹈病时纹状体神经 显著变性,壳、尾状核及黑质中γ-氨基丁酸 (GABA)显著减少,基底节中可催化GABA合成的谷 氨酸脱羧酶亦显著减少,GABA为抑制性介质, 其缺乏可致多动症,基底节多巴胺含量增高、乙 酰胆碱减少均可诱发多动症状,故亨廷顿氏舞蹈 病可用阻滞多巴胺受体的药物(如氟哌啶醇、三 氟拉嗪、奋乃静)、增加中枢GABA的药物(如 异烟肼)及加强乙酰胆碱的药物(如氯化胆碱) 治疗。
锥体系是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
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质脑干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质脊髓束。
因此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目录1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编辑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1.锥体系是指由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髓前角的皮层脊髓束和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
锥体系的皮层起源主要是大脑皮层4区,10%~2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锥体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2.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系。
主要作用是调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维持机体姿势平衡。
词条标签:椎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包括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
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运动和反射性运动等。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
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的活动等,在保持肌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狭义上的锥体外系主要指纹状体,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基底节。
快速导航词条图册中文名锥体外系总称基底节包括纹状体外文名Extrapyramidal system 狭义指纹状体种系古老目录1锥体外系2词条图册1锥体外系编辑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体外系,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等。
锥体系锥体束锥体外系及锥体外束的区别
锥体系、锥体束、锥体外系及锥体外束的区别锥体系锥体系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
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质脑干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质脊髓束。
因此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系与椎体外系对比1.锥体系是指由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髓前角的皮层脊髓束和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
锥体系的皮层起源主要是大脑皮层4区,10%~2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锥体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2.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系。
主要作用是调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维持机体姿势平衡。
锥体束锥体束是下行运动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种。
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
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强直性麻痹)及锥体束征等。
锥体外系1.简介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体外系,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运动和反射性运动等。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
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的活动等,在保持肌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系统解剖(图文)运动传导通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神经传导通路来实现。
(一)锥体系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大量的神经元轴突组成了下行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在下行的过程中通过延髓锥体,故名为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皮质脊髓束,下行至脑干内止于躯体运动核的纤维称皮质核束。
锥体系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所发出的轴突分别参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
锥体系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1.皮质核束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大脑皮质内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即上运动神经元(含胞体和轴突),经内囊膝部下降至脑干,大部分纤维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躯体运动核,但面神经核的下部(支配睑裂以下面肌的核群)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组成脑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即下运动神经元,支配眼外肌、咀嚼肌、面肌、舌肌和咽喉肌等。
脑神经或皮质核束损伤引起相应骨骼肌瘫痪,临床上分两种:①核上瘫,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引起的某些骨骼肌瘫痪。
当一侧皮质束损伤,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的下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骨骼肌,不出现瘫痪。
而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因只受对侧皮质核束控制,故其所支配骨骼肌出现瘫痪,表现为对侧睑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的舌肌瘫痪。
②核下瘫,指由脑神经运动核及其所发出的纤维损伤,导致所支配的同侧骨骼肌瘫痪。
2.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中脑的大脑脚、脑桥腹侧部,至延髓形成锥体。
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形成锥体交叉。
交叉后的纤维沿脊髓侧索下降,称皮质脊髓侧束,纤维沿途止于脊髓各节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在延髓未交叉的纤维,沿同侧的前索下降称皮质脊髓前束,它逐渐交叉终于对侧脊髓颈、胸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骨骼肌。
瘫痪的类型及病因讲解
小脑系统
• 小脑有中间的蚓部和两个半球组成,蚓部是躯干的代表区, 半球是肢体代表区,小脑不发出运动冲动,而是通过传入 纤维和传出纤维与脊髓、前庭、脑干、基底节和大脑皮质 等部位联系,达到对运动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瘫痪的分类
一、按瘫痪的病因:神经源性瘫痪 肌源性瘫痪 神经肌肉接点性瘫痪
• 4.中部颈髓与下部颈髓损伤:上肢有根型麻痹(迟缓性瘫痪、肌张力低、腱 反射低或消失)及同侧下肢锥体束征。颈髓病变单纯表现偏瘫罕见,多为四 肢瘫,程度可以不等,一侧重另侧轻。
偏瘫的病程与病因
• 一、隐袭性进行性偏瘫 • 二、突发性偏瘫 • 三、反复发作性偏瘫 • 四、癔病性偏瘫
隐袭性进行性偏瘫
二、按瘫痪的程度:完全性瘫痪 不完全性瘫痪
三、按瘫痪时的肌张力状态:迟缓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
四、按瘫痪的分布:偏瘫、截瘫、四肢瘫、单瘫 五、按运动传导通路上不同部位的病变:上运动神经元性
下运动神经元性
• 偏瘫的临床类型 • 偏瘫病变的定位诊断 • 偏瘫的病程和病因
偏瘫
偏瘫的临床类型
• 一、意识障碍性偏瘫:
• 2.皮质性偏瘫时上肢瘫痪明显,远端为著。如果出现皮质刺激现象则有癫痫 发作。顶叶病变时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其特征是浅感觉正常,而实体觉、位 置觉、两点辨别觉出现明显障碍。右侧皮质性病变时常伴有失语、失用、失 认等症状(右利手)。双侧皮质性偏瘫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这些都说 明大脑皮质的广泛性损害。
• Guillain-Barre综合征:表现为截瘫者少见,多数 为四肢瘫,伴有主观感觉障碍为主,脑脊液有蛋 白细胞分离现象
上运动神经元性弛缓性截瘫的病因
• 1.外伤 • 2.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 3.脊髓血管病变
锥体外系反应概述
据报道硝苯地平、桂利嗪、氟桂利嗪、左旋多巴、利血平(大剂量)均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4、其他
多潘立酮、西咪替丁、卡马西平、喷托维林(咳必清)、乙胺丁醇等也偶见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编辑本段引起椎体外系反应的药物
1、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碳酸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一般而言,本类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最高,并且与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个体有关。
2、甲氧氯普胺
与用药剂量和时间有关,如将剂量控制在每日30mg以下,短期使用,发生率可显著减少。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运动。小脑半球与大脑皮层有双向性的联系,即小脑一方面接受大脑皮层下行的控制,同时也发出纤维返回到大脑皮层。小脑的传出纤维主要发自齿状核,它们一部分止于红核,经红核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而大部分纤维止于丘脑,由此发出纤维返回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起调节作用。这个大、小脑皮层间的环路在人类最为发达。小脑损伤后的病人,随意动作的力量、方向、速度和范围均不能很好地控制,表现为乏力、乏平衡、乏协调的症状。即四肢乏力,行走摇晃不稳;当病人闭双目、两脚并扰站立时,就无法维持自身的平衡;协调动作也发生障碍,拮抗肌作轮替动作时,协调障碍明显,这称为意向性协调障碍,也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纹状体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该系统病理损伤的主要表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运动过多而肌紧张的综合征,如舞蹈病和手足搐动症;另一类为具有运动过少而肌紧张过强的综合征,如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
编辑本段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尤常见。有多种常用药具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的药物,如非那根、咳必清、阿托品、胃复安、甲硝唑、西米替丁、氯丙嗪、奋乃静等。这些药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锥体外系兴奋作用,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锥体外系的控制失调,使得椎体外系兴奋性增强,结果由锥体外系控制的肌力和肌紧张度失控,从而引起一系列与肌力和肌紧张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轻易加大用药剂量,更不要随意买药来服用。如果出现异常就要与医生及时取得联系。
椎体系与锥体外系
表现为屈肌和伸肌的肌张力增 高一致, 检查时呈齿轮状或
铅管状。通常不伴有瘫痪,病 理反射阴性。可有不自主运动 如静止性震颤、舞蹈症、手足 徐动症和扭转痉挛等。体征变 化不恒定,不自主运动常在睡 眠时消失。
何为锥体外系: 在锥体系之外,另有连系大脑皮质 与脑、脊神经运动核的躯体运动传 导途径,统称为锥体外系。临床上, 锥体外系仅指皮层下某些核团(尾 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等) 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调节系统。目 前认为这些核团不仅接受大脑皮层 下行纤维的联系,同时还经过丘脑
主要是发动和管理骨骼肌的随意 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 的协调性。
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 前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 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 核的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
目前知道,80%~90%的锥体束 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之间有一个 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接替,亦即是 多突触的联系。只有10%~20% 的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发生直接 的单突触联系。电生理研究指出, 这种单突触联系在支配前肢的运 动神经元比支配后肢的运动神经
功能是协调一致的。锥体外系结 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 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 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 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 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 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 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锥体 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
协调肌的活动等,在保持肌的协调 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 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两者在完成复杂运动的功能上,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可以认 为,只有在锥体外系对骨骼肌 保持稳定,并给以适宜的肌张 力和协调的情况下,锥体系才 能执行随意的精细活动。
2 锥体外系反应:为神经系统的 组成部分,若发生病变可致肌张 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症状,常见 临床表现有:①急性肌张力障碍, 患者呈现扭转痉挛和(或)痉挛性 斜颈症状;②肌阵挛,患者出现 单个肢体肌阵挛发作和(或)颈强 直发作现象;
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
-22-
舌下神经瘫(核下瘫)
• 舌下神经核上瘫,舌 向前伸时,舌尖偏向 病灶的对侧(健侧), 但舌肌不萎缩。 • 舌下神经核下瘫时, 患侧舌肌瘫痪、伸舌 时舌偏向患侧,核下 瘫时间长久时,就会 出现舌肌萎缩。
-15-
运动传导路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的异同点
-16-
运动传导路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出现部位 肌张力 瘫 痪 浅反射 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损 对 侧 增 高 硬(痉挛性)瘫 减弱或消失 亢 进 出 现 早期不明显
皮质脊髓侧束 (交叉纤 维)
本侧的脊髓 前角运动外 侧核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前束 (不交叉 纤维)
双侧的脊髓 前角运动内 侧核 (下运动神经元)
脊 神 经
双侧躯 干骨骼 肌运动
皮 质 脊 髓 束 路 径
-10-
运动传导路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
经内囊膝、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延髓锥体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同 侧 降 低 软(弛缓性)瘫 消 失 消 失 不出现 明 显
硬软分上下, 左右看交叉
-17-
皮 质 脊 髓 束
-18-
运动传导路
皮 质 核 束
-19-
运动系统损害表现及定位
瘫痪:指肌力的减弱或丧失。瘫痪是由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上、下)。 分类:按照瘫痪程度:完全性瘫痪 不完全性瘫痪 按照瘫痪性质: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硬瘫)和下运动神经元 瘫痪(周围性、软瘫)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 腱反射↓ 肌肉萎缩 无病理征 如脊髓前角刺激 性病变可伴肌束震颤 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和失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各部位损害时瘫痪特点: 1)脊髓前角细胞:表现为节段性、迟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见于脊 脊髓灰质炎或MND 2)前根:节段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见于髓外肿瘤压迫、颈椎病 (神经根型) 3)神经丛:累及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引起迟缓性瘫痪、感觉及自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 4)周围神经:该神经支配区迟缓性瘫痪,同时伴有感觉及自主神经障碍 或者疼痛
2021年自考《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三)
2021年自考《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三)一、名词解释1、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1分),神经纤元胞体和树突在一起,在新鲜的标本上,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因含类脂质,颜色发亮,故称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在脑和脊髓中,除皮质外的其他部位,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中成灰质团块,称神经核。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称神经节。
3、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4、神经递质:突触传递过程中,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5、突触延搁: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必须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其作用于后膜引起EPSP,总和后才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传递需较长时间的特性即为突触延搁。
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8、突触后抑制:是指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因超极化而兴奋性降低所引起的抑制过程。
9、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通过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10、回返性抑制: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11、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央的广泛区域, 神经纤维交织成网, 其间散布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 称脑干网状结构。
12、内囊:指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上下投射的纤维束。
13、基底神经核:为大脑半球基底部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运动
精品课件
4
面N核下部、舌下N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 损伤:
精品课件
5
皮质脊髓束
精品课件
6
皮质脊髓束
精品课件
7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脑神经运动核及发出的神经轴突
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 后共同通路
是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途径
精品课件
8
下运动神经元作用
在锥体系中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神 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突 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 肌的随意运动。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由 于肌失去神经支配,肌张力降低,呈弛缓 性瘫痪;肌因营养障碍而萎缩;因为所有 反射弧都中断,浅、深反射均消失;无病 理反射。
临床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麻 痹,伴有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深反射 亢进;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 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 征);因 为下运动神经元正常,病程早期肌不出现萎缩
精品课件
23
中脑的常见综合症
精品课件
24
Weber综合征
又称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包 括中枢性面瘫和舌瘫)。病变位于中脑大 脑脚底腹侧部,损害锥体束和动眼神经。 发生交叉性瘫。常见病因:颞叶肿瘤、硬 膜下血肿伴发的天幕疝压迫大脑脚(特别 是颞叶肿瘤或血肿引起的钩回疝)、颅底 动脉瘤。
2. 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因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而得名
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比较(表2-8)
精品课件
14
瘫痪-分类&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资料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锥体束:是下行运动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
其中部分纤维下行到脊髓,直接或经中继后间接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称为皮质脊髓束;另一部分纤维止于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称为皮质核束。
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强直性麻痹)及锥体束征等。
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
当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不属于病理。
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包括类型:1、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轻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指侧掌关节处。
正常反应为各趾向跖面屈曲,若拇指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为椎体束受损的体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等。
2、Oppenheim征(奥本海姆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on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Gonda征(冈达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6、Schaffer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7、掌下颌反射:用尖锐物体刺划手掌大鱼际皮肤时,出现同侧下颏部的肌肉反射性收缩。
正常人7%出现,当锥体束损伤时出现。
锥体束征阳性:提示锥体束损伤。
一侧阳性:代表同侧椎体束损伤或高位中枢的损伤。
两侧阳性:代表下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病变,双侧失去上位抑制。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路:
1、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中央 前回的上2/3及旁中央小叶前 份,其轴突集中构成锥体系 中的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 肢的上份,至中脑的大脑脚 底中3/5的外侧部,进入延脑 后形成延脑锥体,在锥体下 端的锥体交叉其大部份 (75%)纤维交叉至对侧构 成皮质脊髓侧束,在白质侧 索内下行,其余的不交叉纤 维构成同侧白质内的皮质脊 髓前束,
延脑丘系交叉平面:
薄束及核、楔束及核: 丘系交叉:本体感觉交叉。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舌下神经及核:管理舌肌运动。 脊髓丘脑束: 皮质脊髓束: 半横断损伤后表现: ①同侧半身深感觉消失。 ②对侧半身浅感觉消失。 ③双侧三叉神经眼支管理的皮肤痛、 温觉消失。 ④舌下神经核下瘫。 ⑤对侧上、下肢硬瘫。
锥体外系:
一、锥体系的概念: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下行传导纤维,它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
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小脑,脑干网状结构,前庭神经 核等一系列结构。
二、锥体外系的特点:
①、锥体外系的起源非常广泛,包括了几乎整个大脑皮质,但主要是来 自额叶和顶叶的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的纤维。 ②、信息传递过程中常由多级神经元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 ③、不引起主观运动,主要作用是调整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习 惯性动作和姿势。
思
考
题:
患者XXX 性别男 年龄42 因头部外伤入院。 检查结果: ①、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 Hoffmann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 ②、口角歪向右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③、左侧半身的痛、温觉和本体感觉消失。 ④、左侧面部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⑤、右侧面部痛、温觉消失。 2、请问病变位于何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
锥体系
锥体系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
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层延髓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层脊髓束。
因此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
目前知道,80%~90%的锥体束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之间有一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接替,亦即是多突触的联系。
只有10%~20%的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发生直接的单突触联系。
电生理研究指出,这种单突触联系在支配前肢的运动神经元比支配后肢的运动神经元多,而且支配肢体远端的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又比支配近端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多。
由此可见,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受大脑皮层单突触联系支配也愈多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1.锥体系是指由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髓前角的皮层脊髓束和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
锥体系的皮层起源主要是大脑皮层4区,10%~2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锥体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2.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系。
主要作用是调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
1下运动神经元,2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3锥体外系统,4小脑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引起的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也叫中枢性瘫痪。
特点。
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肌张力增高的特点,上肢的屈肌比伸肌肌张力高,下肢的伸肌比屈肌肌张力高。
因此,作被动运动检查肌张力时。
伸直上肢及弯曲下肢所遇的阻力大,被动运动快比被动运动慢阻力大。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锥体束:是运动,包括脊髓束和核束。
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皮质的锥体,故称为锥体束。
其中纤维下行到,直接或经中继后间接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称为皮质脊髓束;另一部分纤维止于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称为皮质核束。
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强直性麻痹)及锥体束征等。
锥体束征:为损害出现的。
当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不属于病理。
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
包括类型:1、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轻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指侧掌关节处。
正常反应为各趾向跖面屈曲,若拇指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为椎体束受损的体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等。
2、Oppenheim征(奥本海姆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on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Gonda征(冈达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6、Schaffer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7、掌下颌反射:用尖锐物体刺划手掌大鱼际皮肤时,出现同侧下颏部的肌肉反射性收缩。
正常人7%出现,当损伤时出现。
锥体束征阳性:提示锥体束损伤。
一侧阳性:代表同侧椎体束损伤或高位中枢的损伤。
两侧阳性:代表下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病变,双侧失去上位抑制。
一侧椎体束阳性时,还需做运动感觉等检查,以定性定位评估病变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锥体束:是下行运动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
其中部分纤维下行到脊髓,直接或经中继后间接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称为皮质脊髓束;另一部分纤维止于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称为皮质核束。
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强直性麻痹)及锥体束征等。
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
当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不属于病理。
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包括类型:
1、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轻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指侧掌关节处。
正常反应为各趾向跖面屈曲,若拇指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为椎体束受损的体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等。
2、Oppenheim征(奥本海姆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on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Gonda征(冈达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6、Schaffer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7、掌下颌反射:用尖锐物体刺划手掌大鱼际皮肤时,出现同侧下颏部的肌肉反射性收缩。
正常人7%出现,当锥体束损伤时出现。
锥体束征阳性:提示锥体束损伤。
一侧阳性:代表同侧椎体束损伤或高位中枢的损伤。
两侧阳性:代表下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病变,双侧失去上位抑制。
一侧椎体束阳性时,还需做运动感觉等检查,以定性定位评估病变位置。
锥体外系: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
这种调节功能有赖于其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当多巴胺减少或乙酰胆碱相对增多时,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这就是锥体外系反应。
结构信息:人体控制运动的神经细胞和传导纤维主要分为锥体系(由大脑皮质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中的传导纤维组成)和锥体外系。
除锥体束外的所有其它运动神经核和运动传导束为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发自大脑皮层后,它们在下行途中先与纹状体发生联系,然后经过多次换元后才抵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层也与小脑皮层之间所形成的大脑、小脑环路,对于调节和影响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十分重要。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
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这些运动神经核团之间不但有错综复杂的纤维联系,还接受大脑皮层运动区或抑制区的纤维,经新旧纹状体、丘脑又返回到大脑皮质运动区而形成有去有回的环路。
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生理功能:
(1)为锥体系的随意运动做准备;
(2)调节肌张力;
(3)维持躯体的运动姿势;
(4)与随意运动相伴随的不自主运动有关;
(5)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反射起控制作用。
由于锥体外系的上述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姿势、肌张力及协调肌肉运动,以协助随意运动的完成,当其发生病变时直接间接影响到随意运动,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总的来说,可概括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症候群和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症候群两大类。
而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则属于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症候群的锥体外系疾病。
传导通道:
一、皮层纹状体通路
由大脑皮层(主要来自额叶和顶叶)发出的纤维到纹状体,由它发出纤维到中脑的红核,黑质等处,黑质发出纤维到脑桥、延髓的网状结构,最后抵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二、皮层、脑桥、小脑通路
从各大脑皮层(额叶,颞叶,枕叶)发出的纤维到脑桥核,换元后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脑桥臂止于小脑皮层,然后由小脑皮层发出纤维经齿状核(小脑深部的核团)、红核下行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系统:锥体外系主要包括皮质一纹状体系和皮质一脑桥一小脑系两个系统。
皮质一纹状体系:大脑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皮质细胞发出的纤维,直接地或通过背侧丘脑间接地终止于尾状核和豆状核壳核。
锥体系也发侧支至这两个核。
尾状核和豆状核壳核壳发出的纤维终止于苍白球。
苍白球发出的纤维终止于红核、黑质、底丘脑和脑干的网状结构。
由红核发出纤维,左右相互交叉后形成红核脊髓束;由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有一部分交叉至对侧,其余的走在同侧,组成网状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下达的神经冲动最后经脊神经到骨骼肌。
皮质一脑桥一小脑系:由大脑皮质额叶起始的纤维组成额桥束;由顶、枕、颞叶起始的纤维组成顶枕颞桥束;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的两侧,进入脑桥终止于同侧脑桥核。
脑桥核发出的纤维越过中线,经对侧小脑中脚进入小脑,主要终止于新小脑皮质。
小脑皮质发出纤维,终于齿状核。
齿状核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上脚经被盖交叉后终于对侧的红核和背侧丘脑的腹中间和腹前核。
由红核发出的纤维经被盖前交叉后组成红核脊髓束,下行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下达的神经冲动最后经脊神经至骨骼肌。
由丘脑腹中间核和腹前核发出的纤维至大脑皮质运动区(4区和6区),形成皮质一脑桥一小脑一皮质环路。
锥体外系: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种系发生上属神经系统的古老部分。
主要功能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身体姿势,掌管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如行路的双臂摆动、模仿、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某些防御性反应运动等)。
在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时,锥体外系与锥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肢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当的肌张力及协调的条件下,锥体系才能支配精确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损害表现为痉挛性瘫痪,而锥体外系损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肌强直、运动缓慢,而非真正的瘫痪。
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 ):发生于神经系统中锥体外系的疾病。
主要表现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和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
相关疾病主要包括:
(1)帕金森病及各类帕金森综合征;
(2)小舞蹈病;
(3)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或称Huntington
(4)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
(5)肌紧张异常;
(6)秽语抽动综合征;
(7)迟发性运动障碍;
(8)投掷样舞动;
(9)阵发性手足徐动征或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征、扭转痉挛等。
临床表现与治疗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肌张力障碍和运动障碍。
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
锥体外系疾病所产生的肌张力减低,常与不自主运动(运动过多)并存。
病人表现为不规则且无节律的连续活动和缓慢复杂的不随意运动。
这种动作于清醒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加,安静时减少,睡眠时消失。
典型病例为舞蹈症。
而另一组则以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为特征。
典型病例为帕金森氏综合征。
运动障碍及肌张力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在人脑内纹状体中含有多种神经递质,其中以多巴胺和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醛酸(HVA)含量最高,还含有高浓度的乙酰胆碱、γ-氨酪酸、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脑内有两个主要的上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最大的为黑质纹状体束,其神经元位于黑质致密部,主要功能与动作的发动、控制有关。
另一个为中脑边缘脑通路。
多巴胺是纹状体的乙酰胆碱系统抑制性介质,而乙酰胆碱呈纹状体兴奋性介质,两种介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若黑质发生病变,则上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阻断,多巴胺的减少或丧失使纹状体失去抑制作用,乙酰胆碱兴奋性作用相对增强,临床上表现震颤。
实验表明,电刺激苍白球或丘脑可在帕金森氏综合征病人引起特征性的静止性震颤。
故帕金森氏综合征可用左旋多巴加脱羧酶抑制剂及抗胆碱能药治疗。
手术破坏丘脑外侧腹核,运动皮质或苍白球也能中断静止性震颤。
新纹状体病变则引起另外一组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
例如亨廷顿氏舞蹈病时纹状体神经显著变性,壳、尾状核及黑质中γ-氨基丁酸(GABA)显著减少,基底节中可催化GABA 合成的谷氨酸脱羧酶亦显著减少,GABA为抑制性介质,其缺乏可致多动症,基底节多巴胺含量增高、乙酰胆碱减少均可诱发多动症状,故亨廷顿氏舞蹈病可用阻滞多巴胺受体的药物(如氟哌啶醇、三氟拉嗪、奋乃静)、增加中枢GABA的药物(如异烟肼)及加强乙酰胆碱的药物(如氯化胆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