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事记(1999-20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旗帜下集结和谐阳光下绽放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事记(1999-2009)
1999年
1999年1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会议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提出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

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高校后勤为什么要改和怎样改的问题,陈至立部长从高校的现状指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上海会议的召开,使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冲锋号。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高校积极行动起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迅速在全国全面展开。

1999年12月,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组成“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部际协调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指导、协调和督办工作,多次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

部际协调办公室研究确定2000年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规划;二是基本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规范剥离;三是以学生公寓和相应后勤服务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整个改革。

2000年
2000年1月5日,在四川省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七届二次理事长、秘书长扩大会议,传达国务院办公厅于1999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交流第三次全教会与上海会议后全国各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情况与典型经验。

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0]1号),对于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新阶段,之前为自由探索阶段,之后为全面推进阶段。

文件提出: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色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分两步实施。

2000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0]25号)。

对从高校行政部门分离出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实行独立核算的后勤经济实体,提出了八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为2002年年底前。

2000年5月29日,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在苏州大学召开东部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讨及经验交流会就后勤实体模式问题、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后勤集团走向问题和后勤资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2000年12月19日,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陈至立部长在会上指出:后勤社会化改革态度要坚定,力度要大,重点是加快学生公寓的建设并提出打主体攻坚战问题。

会议认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史机遇难得,有利条件很多,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李岚清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发出战斗令: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政策的提出和依据。

教育部人事司发布文件(人发[2000]59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0条:按照“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本实施意见实行后新聘用(聘任)的教职工,严格按照聘用(聘任)合同管理的规定,在聘期内双方履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期满后双方可根据自愿的原则续聘或不再续聘。

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本实施意见实行前原学校教职工中的落聘、待聘人员,采取校内转岗聘任等办法,以及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到其它大学、高职、专科学校或中小学任教,形成合同的梯次流动。

对少数因身体原因等不适合继续工作的教职工,可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2001年
2001年6月26日,后勤管理分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全国百所大学后勤经济实体论坛”,讨论了后勤实体如何扩大规模、理顺产权关系、机制创新、法人注册和规范经营等问题。

2001年7月22日,全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部”在深圳大学成立,全国52所高校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章程》,第一次常委会选举迟广庆为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作《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形势,开创高校物业管理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提出了校园物业管理要树立三个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协同管理的管理理念、优质优价的经营理念。

2001年12月8日,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李岚清副总理在会议上,再一次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提出西部高校后勤怎样改的问题。

陈至立部长要求改革要把握方向,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保证改革顺利健康地推进。

2002年
2002年1月9日,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第七届理事会换届会议,通过新的章程,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决定第八届理事会由武汉理工大学为主办单位。

2002年9月,中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出台第一个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通知,为杜绝高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2年12月24日,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李岚清副总理、陈至立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李岚清副总理讲话中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完成了三年改革预期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绩,通过改革,高校后勤服务的容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显著改善,不仅有力地支撑这几年的高校扩招,增强了高校办学的活力,为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带动了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了高校所在地区经济的增长,成为扩大内需的新的增长点,也促进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2003年
2003年1月4日,后勤管理分会在海口召开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交流研讨会,传达贯彻国务院第四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精神,探讨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问题。

2003年4月19日,后勤管理分会在南昌召开了“全国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和食堂创建与管理研讨会”。

会后,开始在全国高校推动标准化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创建工作。

2003年7月1日,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创建开通,并同时创办了《中国院校后勤信息》月刊。

之后,中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专业部、中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部委托该网创办了《中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通讯》、《中国高校物业管理通讯》月刊。

2003年7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52号),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0]25号)规定的有关税收政策,继续执行到2005年底。

2003年7月25日,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学生公寓专业部”在青岛成立,来自26个省、市、区代表200多人出席大会(海南、西藏、青海、湖南4省区因故未能出席,代表人数按照高校10%比例推荐)。

会议选举了“寓专部”委员、常委、正副主任、正副秘书长,通过了工作条例及工作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为主办单位。

2003年9月24日,在北京举办了高校后勤系统ISO9000质量认证研讨培训班。

ISO9000质量认证工作开始在高校后勤系统推广。

2003年10月24日,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在贵阳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后勤实体(集团)发展战略论坛”,就高校后勤实体(集团)良性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进行了重点探讨。

此次会议对高校后勤实体(集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12月23日,后勤管理分会在南宁举办了“全国高校后勤资产管理运营和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操作实务高级研修班”。

该研修班使高校后勤对产权制度及其改革、后勤资产运营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

2004年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召开。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于3月20日至2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300多所高校的50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教育部和国资委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来自十几所高校的代表介绍了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种典型模式,给代表们起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各地代表消除了此前存在的迷茫和动摇的情绪,对于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仙灵大学城和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校园和后勤服务设施。

教育部等五部委要求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工作。

4月27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3月12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食堂管理,维护高校稳定的紧急通知》(国办发电〔2004〕6号)精神,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学生食堂价格。

通知指出,最近一个时期,一些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波动、上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关系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涉及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必须进一步清醒认识搞好高校学生食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并改进对学生食堂的管理与监督,切实承担起稳定食堂价格与质量的责任。

各地有关部门和高校,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高校学生食堂工作,争取政府领导同志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部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

6月7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对学生住宿管理。

通知指出,近期以来,一些高校出现学生住宿场所发生治安伤害事件。

通知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对学生住宿管理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学生宿舍和公寓中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管理机制与规章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学生宿舍和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加强学生校外租房的管理。

高校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包括学生住宿管理在内的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负总责,要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抓安全保卫工作。

全国各省高校后勤系统发起对口支援西藏大学活动。

6月20日,全国各省市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一行35人,代表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及各省市区研究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全国支持西藏”的号召,赴西藏对西藏大学后勤进行对口支援。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负责人宣读了各省市高校后勤研究会支援西藏大学后勤首批名单和金额,并代表研究会提出下一步援藏要求,并希望各省市高校研究会要进一步组织落实,争取给西藏大学后勤更多的支援。

西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庆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全国各省市高校后勤对藏大的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谢。

代表们表示回去以后将按照秘书处的要求,使后续援藏款迅速到位。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8月9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高校后勤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汇聚呼和浩特,交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做了主题发言,指出,推进改革工作,必须首先理清两个思路,一是改革的基本思路,二是推进改革的工作思路。

他提出了七项工作建议:研究解决难点问题、认真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引导高校抓好后勤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组织开展集中采购、成立高校后勤协会、建立高校后勤信息网站,组成全
国高校后勤信息网络和开展人员培训。

大家认为: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要解决好“等”与“闯”的认识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消极的“等”文件、“等”政策,而是要瞄准改革的最终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全国第一家由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学校零产权的后勤企业成立。

8月28日,苏州大学教育服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是完全按照《公司法》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108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员工出资,学校对该公司实行零产权,并以原后勤集团领导班子为基础由员工推荐11名出资代表人作为公司股东。

公司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形成了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是全国第一家由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学校零产权的后勤企业,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有代表性的意义。

“21世纪中国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构想”研究报告结题。

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组经过一年多调研,2004年11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迎宾馆会议中心,举行了“21世纪中国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构想”研究报告结题发布会。

研究报告分四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估价和问题分析;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理论思考和总体构想;当前构建新体系的主要任务;深化改革和构建新体系的政策措施。

当前,深化改革必须要有强大的外力推动,政府应当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提出改革的方向、任务和制定全国性的政策措施。

与会同志的积极评价研究报告,认为该报告将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下一步改革规划和指导高校后勤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合同能源管理”引起高校强烈凡响。

12月3日至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和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节能工作研讨交流暨世行项目推介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就“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节能项目中的应用和商务运作模式,以及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在电梯、空调制冷、灯光照明、电量控制和锅炉采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讲解及案例分析。

学校代表对这种不用学校投资而能为学校带来节能技术、设备和资金,又能有效降低学校每年大量能源消耗的节能新机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此模式非常适合高校。

通过此次会议使大家认识到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多赢模式对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个好事;同时,开展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对全国高校后勤实体来说将迎来巨大的商机。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要求各省总结高校后勤改革经验。

为了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振奋精神,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争取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的跨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向全国各省教育部门下发了《关于报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总结及改革典型经验的通知》,要求各地首先要针对辖区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包括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及学生公寓与食堂2003—2008年建设规划执行方面的成绩、措施、经验、问题、建议,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同时,提供地方政府和教育厅(教委)制定的有特色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其次要推荐具体高校的突出改革成绩和典型经验,其中包括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采取的具体模式、高校后勤实体企业化建设情况以及高校后勤市场建设。

最后,收集总结有关后勤部门规范分离、企业化建设和后勤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数据。

各地按时上报了有关材料。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开始筹备。

2005年是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

为了系统回顾学会为推动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广泛宣传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生动展现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工作的时代风采,与时俱进,努力把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经教育部同意,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决定开展20周年隆重纪念活动;并筹备编辑出版大型画册《纪念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一路辉煌一路歌——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就集萃》。

2005年
2005年3月26日—27日,《全国高校后勤实体(集团)发展战略暨后勤产业发展论坛》在苏州举行。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李保民,著名连锁商业经营策划专家李生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八位高校后勤企业负责人介绍了近几年来各自在改革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体会。

此次会议对高校后勤产业化、集约化运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月26日,教育部发出“教发[2005]19号”文《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

该文从科学、合理、节约用地、校园规划、校园建设、学校日常工作等各个方面要求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切实做好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工作。

2005年7月30日,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探讨交流学生公寓服务与思想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体制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学生公寓专业部与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在哈尔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创新与思想文化建设交流研讨及展示展播”活动。

2005年8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商贸管理专业部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她是由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烽雅精英(超市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陕西省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集团、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福州大学后勤集团等12家发起单位,联合了全国有关高校、后勤联合体、商贸超市企业,以自愿加入的方式组建成功的。

现有会员144人,常务委员44人。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中国高等教育》第22期上发表了题为《加快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依然是高等学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长篇论述,全面总结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和取得的丰富经验,指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必须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创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的辉煌。

8月29日—9月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在教育部网站“在线访谈”谈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并答网友问,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基本思路、最终目标、主要任务以及网友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交流。

2005年10月28日,在后勤管理分会长沙召开“全国推进节约型高校构建工作交流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能源效率中心主任朱跃中作了《我国能源形势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报告。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宣布决定共同成立“建设节约型高校推进工作办公室”。

该办公室近期的工作任务有三项:1.为高校推荐“建设节约型高校协作单位”;2.开展高校优秀节能示范案例评选;3.推进工作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汇总、搜集、整理节能服务产品及有关信息,尽快建立起“高校节能信息查寻目录”供各高校参考。

2005年10月,全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部2005年年会暨换届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北京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对本次大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会上第一届物专会主任迟广庆作工作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副总经理石德辉作章程修改报告;并由裴建勋秘书长宣读了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下午,代表经进行分组讨论。

会议进行了换届,产生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

2005年11月4日,浙江大学新宇集团和对外经贸大学合作管理学生公寓的签约仪式在对外经贸大学正式举行。

本次合作管理中涉及的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公寓包括:原有老式公寓14幢,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以及对外经贸大学05年新近建成的面积约9.3万平方米的大型单体式公寓楼(虹远楼)。

本次合作的达成是一次成功的跨地域性合作尝试,它不仅标志着新宇集团业务发展从此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坚实一步,而且也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11月,《探索中的跨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材料选编》一书出版。

该书是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后勤改革处从全国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送教育部的数百所高等院校五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材料中精选出近70所院校的典型案例编辑而成,由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编印成册,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各种典型模式及最新经验总结。

12月4日至12月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论坛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隆重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全国政协教科文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首届理事长刘忠德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张晋峰等领导先后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年来所做的贡献。

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解决当前高校后勤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社会化改革。

”他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目标,是要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他从三个方面肯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主要有五条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努力使后勤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二是坚持政府主导、高校主动、社会参与、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分步实施的方针,冷静分析,沉着对待,稳妥推进;三是坚持健全市场推动和企业方式运作机制的改革方向。

剥离后勤服务实体,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建立市场监督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四是坚持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改革与管理的工作重点,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