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品质检查知识(新)

合集下载

感官检验的概念

感官检验的概念

感官检验的概念1. 哎呀,说起感官检验,咱们可得好好聊聊!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科学,说白了就是用咱们的眼睛、鼻子、舌头、耳朵和手来检查东西好不好。

听起来简单吧?可别小看这个,它可是食品安全的"守门员"呢!2.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水果店,看到一个红彤彤的苹果。

你会怎么做?肯定是先用眼睛看看,再闻闻味道,然后摸摸手感,最后可能还会尝一小口。

瞧,你不知不觉就做了一次感官检验!3. 感官检验就像是咱们的超能力,让我们变身成为食品侦探。

用眼睛看颜色和外形,用鼻子闻香味,用舌头尝味道,用耳朵听声音比如脆不脆,用手摸质地。

这五个感官就是我们的"神器",缺一不可!4.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吃东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哎呀,你这就不懂了。

感官检验可是有专业标准的,不是随随便便吃一口就完事儿了。

就像品酒师,人家喝酒可不是为了醉,而是在用专业的感官来评判酒的品质。

5. 来,咱们来个小游戏。

假设你是个感官检验员,现在要检验一块巧克力。

你会怎么做?先用眼睛看看颜色是不是均匀,有没有奇怪的斑点。

再用鼻子闻闻,有没有香浓的可可味。

然后用手摸摸,感受它是不是光滑细腻。

最后才放进嘴里,品味它是不是香甜可口,入口即化。

这就是一次完整的感官检验!6. 感官检验可不是个人喜好,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比如说,一个专业的检验员会说:"这个巧克力的色泽呈现均匀的深棕色,表面光滑无斑点,具有浓郁的可可香气,入口即化,口感细腻,甜度适中。

"听起来是不是很专业?7. 有趣的是,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感官检验标准。

比如检验啤酒,还得听听开瓶时的"咔嚓"声;检验西瓜,还得拍拍看是不是声音清脆。

这些小技巧,可都是感官检验的"独门绝技"啊!8. 感官检验虽然重要,但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说,有些食品添加剂是无色无味的,单靠感官可检测不出来。

感官检验法——感官检验的种类

感官检验法——感官检验的种类
感官检验法——感官检验的种类
感官检测的分类
一.按检验使用的感官分类 1.视觉检验 2.嗅觉检验 3.味觉检验 4.触觉检验 5.听觉检验 二.按分析目的不同分类 1.分析型感官检验 2.偏爱型感官检验
一.按检验使用的感官分类
• 1.视觉检验法 • 视觉检验法是用人的眼睛对农产品的外观形态、色泽和透明度
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听觉检验
拍一拍,仔细听西瓜的响声,凭借拍打声 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
二、按分析目的不同分类
• 由于分析目的不同,感官分析可以分为二大类型:


1.分析型感官检验(客观检验 又称识别性
检验)

2.偏爱型感官检验(嗜好检验、主观检验)
1.分析型感官检验
• 分析型感官检验是把人的感官作为一种分析仪器,来测定农 产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农产品之间的差异。如农产品的质量检 验、产品评优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谢 谢 / THANKS
• 参与评价的人员:人数 10~25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 在分析型感官检验中,为了降低个人感觉之间差异的影响,提
高检测的重现性,以获得高精度的测定结果, • 必须注意:
(1)评价基准的标准化 (2)实验条件的规范化 (3)评价员的素质
2.偏爱型感官检验
• 偏爱型感官检验是以样品为工具,来了解人的感官反 应及倾向,又称嗜好型感官检验。它完全是人的主观行为。 在新产品开发及市场调查中调查人们对感官特性的需要和 可接受性时常应用这种检验。
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 浮。
2.嗅觉检验法
• 嗅觉检验法是用人的鼻子对农产品的气味进行识别,评价农产 品质量(如纯度、新鲜度或劣变程度)的方法。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指南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指南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指南感官鉴定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来检查食品的外形、色泽、滋味以及食品的稠度。

此项鉴定是任何检验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且是作各种分析方法之前进行的,所以感官鉴定也是很重要的一项。

a)嗅觉鉴定 Scent appraisal(sense of smell)人的嗅觉是相当灵敏的。

固然嗅觉最灵敏的还是警犬,有时候用普通的方法和仪器是不能分析的,而用嗅觉检验可以发现。

比如:猪肉、鱼类的蛋白质在分解的最初阶段,用普通方法是测不出来的,但用我们的鼻子嗅,可嗅到一股氨味(因为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是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生成氨和α—酮酸);又如,油脂在酸败时各种指标变化不大,但可嗅到哈喇味。

我们说不管是氨味还是油脂的哈味,它们都是食品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这种挥发物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低挥发的慢,气味就轻,普通在测定气味时,稍稍加热即可。

例如:①我们在测定液体样品时,可取几滴放在干净的手心上搓,再闻气味看是否有异常气味②测定固体深部样品气味时,用新削的竹签刺入食物深处,然后拔出来即将嗅闻。

此外普通检查时按顺序从气味轻的到浓的进行,否则不许确。

b)视觉检查 Vision appraisal所谓视觉检查是用眼睛来判断食品的性质,在不少场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食物的外形、色泽对评价食品的质量、新鲜的程度、有无受污染的关系很大。

例如:根据果蔬的颜色我们可以判断水果与蔬菜的成熟度。

又比如:根据配酒的颜色可以判断是什么酒。

视觉检查普通都在白日进行,因为晚上灯光可使食品外观造成假象。

并且在检查时,要注意检查整个外形,比如①检查罐头时,看它的外形有无鼓罐、凹罐现象;②对于鱼类、肉类检查时,可看它的颜色是否正常;③瓶装液体应该把瓶子倒过来看是否有杂质和沉淀物;④对于桶装的液体检查时,首先取出一部分放到透明的玻璃管中透过光线观察有没有异常现象。

c)味觉检查 (20—40℃先检查低浓度→高浓度)味觉检查时要注意食品的温度,因为味觉器官的灵敏度与食品的温度有密切关系。

感官分析基础知识一PPT课件

感官分析基础知识一PPT课件

是感官评定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结果的三个必备要 素。
➢ 只有在控制得当的外部环境条件中,经过精心制备的
.
20
样品和参与试验的评价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可靠而重现
感官评定条件
➢ 影响因素:
感官评定室:评定室的环境、灯光、室内空气、样 品制备场所、入口和出口。
样品:所使用的器具,样品筛选、制备、记数、编 号及提供的方式
.
17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2. 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
主要适用于新产品的研制,确定产品之间差别的性 质,质量控制,提供与仪器检验数据相对比的感官数 据,识别和描述某一特殊样品。使用这种检验的结果 处理没有简单的统计方法,它是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来 处理的,这种处理方式可用来揭示产品之间和评价员之 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验(尤其是评分试验和顺序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这 种影响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是在比较两个与客观顺序无关的刺激时,常常会过 高地评价最初的刺激或第一个刺激,造成所谓的第一 类误差或第二类误差; 二是在鉴评员较难判断样品间差别时,往往多次选择 放在特定位置上的样品。如在三点试验法中选择摆放 . 在中间的样品,在五中取二39试验法中,则选择位于两
.
5
发展趋势
➢ 传统的感官分析仅提供定性和模糊的描述。这就需 要将感官分析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两者 相关性数据库模型,借助仪器辅助进行感官评价, 对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的相关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的感官分析方法标准的研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用仪器取代人,用智能感官模拟人的感(耳、眼、
鼻、舌和大脑)进行感官评价,如模拟人的嗅觉的 电子鼻、模拟人的味觉的电子舌等。
感官评价员:评定样品时所使用的方法步骤。

水产品感官检验—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水产品感官检验—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2.食品已明显腐败、变质或含有过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含量过高或霉变)时,不得品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供直接食用,必须加工复制或在其他条件下处理的,可提 出限定加工条件和限定食用及销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食品某些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略低于卫生标准,而新鲜度、病原体,有毒有害物 质含量均符合卫生标准时,可提出要求在某种条件下供人食用。
5.感官检验结论必须明确,不得含糊不清。在进行感官检验前,应掌握水产品的来 源、保管方法、贮存时间、原料组成、包装情况以及加工、运输、贮藏、经营过程中的 卫生情况等,为做出正确的感官检验结论提供必要的判断基础。
其他要求
1.进行感官检验的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素质, 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感官鉴 别经验。
2. 嗅觉鉴别方法
嗅觉鉴别方法应注意的事项。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 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 鉴别却能够发现。当水产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 同的异味产生。如油炸水产品产生氧化酸败而有哈喇味等。检 验人员检验前禁止吸烟。
3. 味觉鉴别方法 水产品质量味觉鉴别注意事项。感官鉴别中的味觉对于辨别食
2.检验人员自身的感觉器官机能良好,对色、香、味的变化有较强 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3.非食品专业人员在检查和鉴别感官性状时,除具有正常的感觉器 官外,还应对所检验的水产品有一般性的了解,或对该水产品正常的 色、香、味、形具有习惯性经验。水产品的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有 色泽、黏度、组织状态、气味、煮沸后肉汤等指标。
感官检验的原则要求
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因此,感官鉴别水产品的品质时, 要着眼于水产品各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性考评,尤其要注意感官检验的结果,必要时参 考检验数据,做全面分析,以期得出合理、客观、公正的结论。这里应遵循的原则是:

3感官检验全解

3感官检验全解
感官评定过程中,
其结果受客观条 件和主观条件的 影响。
农产品检验
食品感官分析的客观条件包
括外部环境条件和样品的制 备,主观条件则涉及到参与 感官评定试验人员的基本条 件和素质。 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鉴评员、样品制 备是食品感官鉴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 理想结果的三个必备要素。 只有在控制得当的外部环境条件中,经过精 心制备所试样品和参与试验的鉴评员的密切 配合,才能取得可靠而且重现性强的客观鉴 评结果。
农产品检验
其中有28张回答正确,查表中n=40 一栏,知26(5%)<28 =28(1%), 则在5%显著水平,两样品中有显著 差异,即去除异味效果显著.
二-三点检验和成对比较检验(单边)法检验表
答案 数目 ( n)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显著水平 5% 7 7 8 9 9 10 10 11 12 12 13 13 14 15 15 16 16 1% 7 8 9 10 10 11 12 12 13 14 14 15 15 16 17 17 18 0.1% 10 11 12 13 13 14 15 16 16 17 18 18 19 20 答案 数目 ( n)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显著水平 5%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6 26 1% 19 19 20 20 21 22 22 23 24 24 25 25 26 27 27 28 28 0.1% 20 21 22 22 23 24 24 25 26 26 27 27 28 29 29 30 31 答案 数目 ( n)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60 70 80 90 100 显著水平 5% 27 27 28 28 29 30 30 31 31 32 37 43 48 54 59 1% 29 29 30 31 31 32 32 33 34 34 40 46 51 57 63 0.1% 31 32 32 33 34 34 35 35 36 37 43 49 55 61 66

食品感官鉴定知识点

食品感官鉴定知识点

一,绪论1.感官鉴定技术是随着三点检验法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2.首个专业介绍感官知识感官技术应用的期刊叫做《感官研究》3.感官简评方法和理化分析之间的关系1.感官质量指标是理化、卫生质量的综合反映直观表现2.感官指标通常具有否决性3.理化质量和卫生质量作为内在质量指标构成感官质量的骨架,是塑造感官质量的物质基础4.当前的理化分析能不能代替感官简评为什么?答不能主要原因如下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及感官分析方法简便实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感知的产品性状,其理化性质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能够完全替代感官分析的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5测试仪器一般价格昂贵,而且仪器测试具有较强的专一性,仅限于有限指标的测定,很难获得感官分析的综合评价效果二感官的基础知识1.感觉的概念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会随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阈上刺激高于上限值的刺激阈下刺激低于下限值的刺激绝对阈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2.感觉的分类五大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3.四种基本味道酸甜苦咸4.感官的六个主要特征1、对周围环境和肌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4.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光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5.影响感觉的因素有五点: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作用阻碍作用6.其中生理因素即五种现象五个名词解释1.对比增强当两个刺激同时或连续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官时,由于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2.对比减弱若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成为对比减弱现象3.阻碍作用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4.相乘作用当两种刺激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

感官检验的方法

感官检验的方法

感官检验的方法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嗜好型感官检验两种:分析型感官检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或差别的方法。

比如:检验酒的杂味,判断用多少人造肉代替香肠中的动物肉人们才能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别,评定各种食品的外观、香味食感等特性都属于分析型感官检验。

嗜好型感官检验——根据消费者的嗜好程度评定食品特性的方法。

比如:饮料的甜度怎样算最好,电冰箱颜色怎样最好等。

弄清感官检验的目的,分清是利用人的感觉测定物质的特性(分析型)还是通过物质来测定人们嗜好度(嗜好型)是设计感官检验的出发点。

例如,对二种冰淇淋,如果要研究二者的差别,就可以把冰淇淋溶解或用水稀释,应在最容易检查出其差别的条件下进行检验,但如果要研究哪种冰淇淋受消费者欢迎,通常必须在一般能吃的状态下进行检验。

2、常用试验方法根据感官检验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常用的试验方法有以下六种:(1)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差别试验用于分辨样品之间的差别,其中包括 2个样品或者是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别试验。

差别试验是对样品进行选择性的比较,一般领先于其它试验,在许多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贮藏试验中,可以比较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食品的味觉、口感、鲜度等质量指标的影响。

又如在外包装试验中,可以判断哪种包装形式更受欢迎,而成本高的包装形式有时并不一定受消费者欢迎,都可以用差别试验检验。

差别试验的试验方法有:2点识别法、2点嗜好法、1:2点比较法、3点识别法、3点嗜好法等。

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

①2点比较法是比较两种试样,以此来区别两者或判断其优劣的方法。

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可按试验目的分为 2点识别法和 2点嗜好法。

2 点识别法是比较 X、Y 两种试样,根据人的感觉排列 X、Y的顺序,即区别两者的方法。

由于 X和 Y之间的顺序是客观存在的。

当人们的感觉判断的顺序和客观存在的顺序一致时,回答是正确的,否则回答是错误的,因此识别检验只需做单侧检验。

食品感官鉴定知识点

食品感官鉴定知识点

一,绪论1.感官鉴定技术是随着三点检验法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2.首个专业介绍感官知识感官技术应用的期刊叫做《感官研究》3.感官简评方法和理化分析之间的关系1.感官质量指标是理化、卫生质量的综合反映直观表现2.感官指标通常具有否决性3.理化质量和卫生质量作为内在质量指标构成感官质量的骨架,是塑造感官质量的物质基础4.当前的理化分析能不能代替感官简评为什么?答不能主要原因如下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及感官分析方法简便实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感知的产品性状,其理化性质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能够完全替代感官分析的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5测试仪器一般价格昂贵,而且仪器测试具有较强的专一性,仅限于有限指标的测定,很难获得感官分析的综合评价效果二感官的基础知识1.感觉的概念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会随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阈上刺激高于上限值的刺激阈下刺激低于下限值的刺激绝对阈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2.感觉的分类五大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3.四种基本味道酸甜苦咸4.感官的六个主要特征1、对周围环境和肌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4.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光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5.影响感觉的因素有五点: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作用阻碍作用6.其中生理因素即五种现象五个名词解释1.对比增强当两个刺激同时或连续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官时,由于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2.对比减弱若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成为对比减弱现象3.阻碍作用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4.相乘作用当两种刺激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

感官鉴定商品质量的基本方法

感官鉴定商品质量的基本方法

感官鉴定商品质量的基本方法1、视觉鉴别法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视觉鉴别应在白天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

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状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

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入无色的塑料或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这是判断食品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2、嗅觉辨别法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的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辨别能够发现。

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

如西瓜变质会有馊味,花生仁变质产生哈喇味等。

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需要稍稍加热,但最好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

食品气味的鉴别应当是先淡后浓,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鉴别前禁止吸烟。

3、味觉鉴别法感官鉴别中的味觉对于辨别食品品质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味觉器官不但能品尝到食品的滋味,而且对食品中极轻微的变化也能敏感地察觉。

味觉的敏感性与食品的温度有关,在进行食品的滋味鉴别时,最好使食品处于20-45℃,以免温度的变化会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

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在进行味觉感官评价时,应当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鉴别。

4、触觉鉴别法凭借触觉来鉴别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感官鉴别方法之一。

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时,常需鉴别其稠度等。

在感官测定食品的硬度或稠度时,要求温度应在15-20℃之间,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影响到食品状态的改变。

食品感官实用技术—常见食品感官鉴别

食品感官实用技术—常见食品感官鉴别

为球虫病。
在农贸市场上,常见有被农药毒死的鱼类出售。购买时,
鉴 别
要特别注意。毒死鱼要从以下方面鉴别:

(1)鱼嘴:正常鱼死亡后,闭合的嘴能自然拉开。毒死的鱼

,鱼嘴紧闭,不易自然拉开。

(2)鱼鳃:正常死的鲜鱼,其鳃色是鲜红或淡红。毒死的鱼
,鳃色为紫红或棕红。
(3)鱼鳍:正常死的鲜鱼,其膜鳍紧贴腹部。毒死的鱼,腹


多,则为烂鳃病。鳃丝排列不规则,有紫红色小点,鳃丝

末端有白色的虫体,则为中华鳃病。鳃丝表面成浅白色,
的 鱼
有凹凸不平的小点,则为车轮虫病或鳃隐鞭毛虫病。
(三)肠道颜色
将鱼剥开观察肠道,如果肠道全部或部分呈绛红色,粗
细不均匀,肉有米黄色粘液,则为肠病。如果青鱼肠道呈
白色,前端肿大,肠内壁有许多白色像棉花状的小结,则

地松脆,无泥沙,碎杆及夹杂物,无腥臭味。
的 质
(2)二级品:肉干完整,色泽较红,光亮差,无泥

沙,但有少量碎杆及夹杂物,无腥臭味。
吃海蜇头之前要注意检查,以免引起肠道疾病。检
查方法是,用两个手指头把海蜇头取起,如果易破裂
,肉质发酥,色泽发紫黑色,说明坏了,不能食用。


(1)色泽鉴别

良质海蜇皮——呈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湿
牡蛎,它的蛎体饱满或稍软,呈乳白色,体液澄清,
白色或淡灰色,有牡蛎固有的气味。质量差的牡蛎,
色泽发暗,体液浑浊,有异臭味,不能食用。
牡蛎采收时间一般均在蛎肉最肥满的冬春两季,北
方生产的牡蛎个头小,广东保安县生产的个头大。

别 蚶
蚶子又名瓦楞子,是我国的特产。由于蚶肉鲜嫩可

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方法

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方法

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方法食品感官检验方法是通过观察、嗅觉、味觉等感官来评价食品的品质和特性。

它是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从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章中,将介绍常见的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和相关的评价指标。

一、外观检验食品的外观是指其色泽、质地、形状等方面的特性。

通过对食品的外观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是否存在色泽不良、质地异常、形状不正等问题。

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食品的外观进行检验:1.视觉检验:通过肉眼观察食品的色泽、透明度、颗粒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对于果蔬类食品,可以检查其色泽是否鲜艳、透明度是否正常;对于面制品等可以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焦糊、裂纹等现象。

2.质地检验:通过手感来检验食品的质地。

例如,对于糕点类食品,可以用手指轻压表面,看是否有弹性、回弹性等;对于饼干类食品,可以用手掐碎后看是否有松散、脆硬等感觉。

3.形状检验:通过观察食品的形状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例如,对于肉类食品,可以检查其形状是否规整,有无裂缝;对于面制品等可以检查其形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等。

二、气味检验食品的气味是指其散发出的味道和气味。

通过对食品的气味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是否具有正常的气味特征,是否存在异味、变质等问题。

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食品的气味进行检验:1.嗅觉检验:通过嗅觉来检验食品的气味。

例如,对于鲜肉类食品,可以用鼻子闻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腥味;对于奶制品,可以用鼻子闻其是否有酸味等。

2.熏蒸法:将食品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打开容器,用鼻子嗅判断食品的气味。

例如,对于调味品等可以通过熏蒸法来检验食品的香味是否纯正。

三、口感检验食品的口感是指其在口中的感受,包括脆、软、酥、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食品的口感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口感特征,是否存在口感不佳、异物感等问题。

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食品的口感进行检验:1.咀嚼法:将食品放入口中进行咀嚼,通过口腔中的感受来判断食品的口感。

15第8章感官检验.

15第8章感官检验.

7
-
-
8
8
8
-
9
8
9
-
10
9
10
-
11
10
11
11
12
10
11
12
13
11
12
13
14
12
13
14
15
12
13
14
16
13
14
15
17
13
15
16
18
14
15
17
19
15
16
17
20
15
17
18
21
16
17
19
22
17
18
19
23
17
19
20
24
18
19
21
25
18
20
21
26
19
20
22
27
20
当对样品打分有困难时用分类法可确定 原材料品质的好坏级别。
对那些有着较具体的质量特征,且特征强 度变化明显的样品,采用评估法可以对原材 料进行分类,并可以得出具体的综合评分结 果。
2、生产过程中的检验 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包含了工艺条件的检
查、控制,半成品的检验。 检查样品与常规样或标准样,有无差异
表中n 值大于100 时,答案最少数按以下 公式计算,取最接近的整数值
X ( n 1)K n 2
式中,K 值为: 显著水平 5% 1% 0.1% 单边检验K 值 0.82 1.16 1.55 双边检验K 值 0.98 1.29 1.65
表一 成对比较法检验表(单边)

感官评价复习资料

感官评价复习资料

感官评价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感官评价:简单讲:以人的感官感知并测定产品特性或性质的方法。

准确讲:食品感官评价(分析)就是利用人体对食品进行分析鉴别的方法,即利用人体五官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对食品的各项指标如色、香、味、质地等做出评判,并用数字或符号或文字进行试验数据记录,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感官评价活动包括唤起,测量,分析,解释。

)2.分析型感官分析 : 把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测量分析仪器,来测定物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物品之间的差异等。

3.嗜好型感官分析 : 即根据消费者的嗜好程度评定食品特性的方法。

4.电子鼻和电子舌:即人工嗅觉和味觉系统-模拟人的嗅觉和味觉,得到的结果不是某种或几种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结果,而得到的是样品中气味和滋味的整体信息和总体评价--也称“指纹”技术(电子鼻由气敏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模式识别系统等组成;电子舌主要由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系统等组成。

)5.感觉的敏感性: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能力。

6.感觉阈;是指从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7.绝对感觉阈:以使人的感官产生一种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以引起人同种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为上限,那么上下限之间的刺激强度范围值。

8察觉阈值(感觉阈值下限或识别阈): 刚刚能引起明确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感觉阈值上限(极限阈值):刚好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10.差别阈值: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韦伯公式:差别阈与刺激量的比值为一常数。

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11.嗅觉疲劳: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种气味刺激而产生的适应现象。

12. 相对气味强度:气味感觉随气味物质浓度降低而增强的特性。

13.范氏试验:一种气体物质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术。

14.标度:用于记录或标识评价人员对食品样品的感官体验与分析结果的方法。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

食品感官分析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

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

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变。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4.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5.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感官

感官

概述1、感官评价的应用主要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新产品研发;市场和消费者研究。

(新产品开发、产品的改良/成本降低、确定产品的竞争能力、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确定产品的感官质量特性、原辅料的质量特性标准、产品在保质期内的质量稳定性、加工工艺、原辅料、理化指标与感官质量的关系、产品广告)2、感官质量包括哪些内容外观——颜色、表面质地、大小和形状、产品结构气味——嗅觉感应、鼻腔感觉风味——嗅觉感应、味觉感应、口腔感觉口感、质地——机械参数、几何参数、脂肪/水分参数强度——定量方面呈现的顺序——时间方面综合方面——总体感觉3、感官评价的概念是什么?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第一章1、感官:定义: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所组成的器官。

特点:(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敏感(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3)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4)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基础。

特点: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人的感觉不只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感觉虽然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2、感觉的类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感觉3、感觉阈的概念: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绝对阈:是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阈下(上)刺激:低于下限(高于上限)的刺激刺激阈(或察觉阈):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

差别值阈: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4、Weber定律:在一定的范围内,差别阈会随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差别阈与刺激量的比值为一常数。

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

统计试验方法
差异标度
识别试验
描述分析
识别试验
此试验要求鉴评员评定2个或2个以上的样品中是否存在感官差异。差异试验结果主要运用统计学的二项分布 参数检验。常用的方法:两点试验法、1-2点试验法、三点试验法、A非A试验法、五中取二试验法、选择试验法 和配偶试验法。
1两点试验法
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2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2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 的一种鉴评方法。它可用于2个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方向如何。
感官检验
评价食品质量的检验方法
目录
01 基本方法
02 统计试验方法
基本信息
感官检验又称“官能检验”,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用科学试验和统计方法来评价食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 有以下优点:
①通过对食品感官性状的综合性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食品质量有无异常,便于提早发现问题并进 行处理,避免对人造成危害。
2 1-2点检验法
先提供给鉴评员1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样品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员在后面提供 的2个样品中挑出与对照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它一般用于区别两个同类样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常用于风味较强、 刺激较强烈和产生余味持久的产品检验。
3三点试验法
同时提供3个编码样品,其中有2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其他2个产品的检验方法。它适 用于鉴别两个样品间的细微差异,也可以用于挑选和评价鉴评员或考核鉴评员的能力。其准确率为1/3。
鉴评员尽量完整地对形成样品感官特征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鉴评的检验方法。
谢谢观看
视觉检验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昏暗发生错觉。检验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 的完整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深浅色调等。在检验液态食品时,要将其注入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 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感官评估介绍

感官评估介绍
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刚吃过苦味的东西 , 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
只有基本味觉是由舌头感知其他香味 由鼻子识别
让我们关注一下嗅觉:
食品的味道和气味共同组成食品的风味特征,影响人类对食品的接 受性和喜好性,是进行感官评定时所使用的重要感觉之一。
Olfactory Bulb 嗅球
某个参数不同-已知差异的测
Triangle test
三角测试
VA

A
▲B
Duo-Trio test 两、三点测试
A vs B
Paired comparison test
成对比较测试
A
B C
Ranking test
D
梯度测试
15/26
三角测试:用于检测两个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Triangle test
• 品尝小组成员筛选和培训 :检测品尝员的感官区分能力( 求异测试 )
17/26
如何进行三角测试
• 邀请足够数量的品尝小组人员 -求异的三角测试 - 最少18人 -求同的三角测试 – 最少30人(可能的话40人)
• 确信参加的人员熟悉产品和测试的程序
• 使用正确的测试程序 - 每个品尝员每次测试的样品应少于4组 - 品尝员必须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品尝,必要的话可以重复; - 用灯光掩饰颜色方面的区别
方法: In/out测试:放行测试
u区别性测试 (用于检测样品是否不同)
方法:
未知差异的测试:三角测试;两、三点测试 已知差异的测试:成对比较测试;排序测试
u描述性测试(用于检测样品间的具体差异)
方法: 剖析测试:衡量评估每个感官属性的强度
12/26
In/ Out测 试 : 用 于 检 测 样 品 是 否 符 合 标 准

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一、感官检验的概念
什么叫食品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在心理学、生理学、统计
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是通过人 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 觉,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利用人体五种感官的刺激反应即感觉,如
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用符号 或文字作实验记录的数据,对食品的各项指 标,如色、香、味、形等作出评判,后对实 验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到结论的方法。
差别检验法
⒈成对比较检验法( 两点检验法) ⑴概念:随机出示两个样品,要求评价员进行比较,判定整个
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评价方法。分为差别成对比较法 (双边检验)和定向成对比较法(单边检验)。 ⑵应用:确定两种样品间是否有差别及差别的方向;确定两种 样品哪种受偏爱;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 ⑶优点:简单,不易产生感官疲劳 ⑷缺点:样品量很大时,无法比较 ⑸步骤:样品成对分发—评价员评价—向评价员提问 ⑹技术要点: ①样品AB和BA配对时出现次数相同,同时随机呈送给评价员 ②连续提供几个成对样品时,应减少样品使用量 ③避免倾向性提问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用于识别存在某样品中的 特殊感官指标。包括简单描述检验、定量描述 检验和感官剖面检验三种。
实 际 应 用检 验 目 的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检出与标准品有无差异
成对比较检验法(单边) 成对比较检验法(双边) 二-三点检验法 三点检验法 选择法 配偶法
检出与标准品差异的量
评分法 成对比较检验法 三点检验法
可用于:①筛选样品以安排更精确评价;②选 择样品;③消费者接受检查及确定偏爱顺序; ④选择与培训评价员。
2、评分检验法
⑴概念:按预先设定的评价基准,对样品的特 性或嗜好程度以数字标度进行评定,然后换 算成得分的一种评定方法。

感官品质检查知识

感官品质检查知识

感官品质检查知识虽然食品的成分含量可以用化学分析方法得出,但是一种食品是否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因不同地区的原料(奶、水质)等因素,其品质是否稳定,仅仅依靠化学分析是不够的。

把人当作一种分析仪器,依靠其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来进行检查,就是所谓的感官检查。

感官检查的目的,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工艺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查2、质量研究、原料更换的效果3、嗜好调查、市场预测4、新产品试制或仿制某一畅销产品一、检查员的选定1、分析型检查在原料接收、工艺检查、判定成品是否合格、检查几种试样的质量是否有差别时,要求检查员能对试样之间的微妙差异敏感,对于重复的样品也能准确的分析。

2、嗜好调查型检查以知道是否为一般人所喜欢为目的,不需要特别灵敏的感觉。

二、感官检查方法的常用类型1、两点识别法在给定的A、B两种试样中,选择与某种特别性能相适应的一种。

例如在改变砂糖用量的两种试样种选择甜的一种。

2、两点嗜好试验法对A、B两种试样加以比较,以判断哪一种好,哪一种受人喜爱。

3、三点比较法将A、B两种试样分为如(A、A、B)或(A、B、B)的三点一组,对各组进行品尝的检查人数相等。

选择三点中感觉相同的两点或感觉不同的一点。

4、三点嗜好试验法在三点比较的基础上,将选出的一个和另外两个进行比较,选出所喜爱的一方。

5、顺序法给以A、B••…n个试样,然后把对于某种特性的强弱或嗜好度按顺序记下的方法。

6、评分法分别对于所给试样的质量采用1—100分,1—10分或-5—+5分等数值尺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7、风味描述法对于食品香味、入口时的味、感觉的类型、强度、回味等全部效果加以综合考虑,对其式样、优缺点等加以讨论、总结。

三、感官检查方法的选定在食品感官检查中,方法的选定是关键项目之一。

在实施某一检查或试验时,根据使用目的按方法分类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按使用目的可分为:1、识别差异的方法[方法]两点识别法、两点嗜好试验法、三点比较法、三点嗜好试验法、五中取二法[利用]优劣的判定、品质管理、检查员能力判定、试制改进的研究[样品数]2个试样2、决定顺序的方法[方法]顺序法[利用]优劣的判定、嗜好调查、检查员能力判定、试制改进的研究[样品数]2-6个试样3、评价品质的方法[方法]评分法[利用]优劣的判定、嗜好调查、品质管理、检查员能力判定、试制改进的研究4、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风味描述法[利用]食品综合评价、检查员的教育训练、新产品试制、风味改进四、感官检查实施顺序决定试验目的选定检查员类型、人数决定试样数决定试验方法制作试验用表进行预备试验1进行正式试验I收集和分析数据I根据综合判定结果完成报告书五、感官检查的注意事项1、方法、人数选定:分析型试验的检查员以10-25名为宜,嗜好型试验的检查员以25-100名为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官品质检查知识
虽然食品的成分含量可以用化学分析方法得出,但是一种食品是否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因不同地区的原料(奶、水质)等因素,其品质是否稳定,仅仅依靠化学分析是不够的。

把人当作一种分析仪器,依靠其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来进行检查,就是所谓的感官检查。

感官检查的目的,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工艺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查
2、质量研究、原料更换的效果
3、嗜好调查、市场预测
4、新产品试制或仿制某一畅销产品
一、检查员的选定
1、分析型检查
在原料接收、工艺检查、判定成品是否合格、检查几种试样的质量是否有差别时,要求检查员能对试样之间的微妙差异敏感,对于重复的样品也能准确的分析。

2、嗜好调查型检查
以知道是否为一般人所喜欢为目的,不需要特别灵敏的感觉。

二、感官检查方法的常用类型
1、两点识别法
在给定的A、B两种试样中,选择与某种特别性能相适应的一种。

例如在改变砂糖用量的两种试样种选择甜的一种。

2、两点嗜好试验法
对A、B两种试样加以比较,以判断哪一种好,哪一种受人喜爱。

3、三点比较法
将A、B两种试样分为如(A、A、B)或(A、B、B)的三点一组,对各组进行品尝的检查人数相等。

选择三点中感觉相同的两点或感觉不同的一点。

4、三点嗜好试验法
在三点比较的基础上,将选出的一个和另外两个进行比较,选出所喜爱的
一方。

5、顺序法
给以A、B…..n个试样,然后把对于某种特性的强弱或嗜好度按顺序记下的方法。

6、评分法
分别对于所给试样的质量采用1—100分,1—10分或-5—+5分等数值尺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7、风味描述法
对于食品香味、入口时的味、感觉的类型、强度、回味等全部效果加以综合考虑,对其式样、优缺点等加以讨论、总结。

三、感官检查方法的选定
在食品感官检查中,方法的选定是关键项目之一。

在实施某一检查或试验时,根据使用目的按方法分类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按使用目的可分为:1、识别差异的方法
[方法] 两点识别法、两点嗜好试验法、三点比较法、三点嗜好试验法、五中取二法
[利用] 优劣的判定、品质管理、检查员能力判定、试制改进的研究
[样品数] 2个试样
2、决定顺序的方法
[方法] 顺序法
[利用] 优劣的判定、嗜好调查、检查员能力判定、试制改进的研究
[样品数] 2-6个试样
3、评价品质的方法
[方法] 评分法
[利用] 优劣的判定、嗜好调查、品质管理、检查员能力判定、试制改进的研究
4、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方法] 风味描述法
[利用] 食品综合评价、检查员的教育训练、新产品试制、风味改进
四、感官检查实施顺序
进行预备试验
进行正式试验
收集和分析数据
根据综合判定结果
完成报告书
五、感官检查的注意事项
1、方法、人数选定:分析型试验的检查员以10-25名为宜,嗜好型试验的检查员以25-100名为宜。

2、样品温度:品尝样品尽量保持温度一致。

对于酸甜度的最佳温度为30-50 O C,咸味的最佳温度为18-35 O C,苦味的最佳温度为10O C。

3、检查员身体状态:
1)、饥饿、睡眠不足等状态人员不适合进行品尝
2)、刚刚进过餐者,不适合进行品尝
3)、过去两小时,食用过腥辣食物者,不适合进行品尝
4)、过去两小时,饮用过饮料(水除外)或冰激淋者,不适合进行品尝
5)、过去24小时之内,吸烟、喝酒者,不适合进行品尝
4、品尝宗旨:
1)、观其色
2)、闻其香
3)、品其味
4)、写评价
5、疲劳适应
如长时间持续一种刺激,则味觉及嗅觉都会变弱,导致知觉丧失的现象。

防止方法:1)限制每日品尝的样品数量
2)连续实验时,应先进行不易引起疲劳的实验
3)在判断样品的间隙应安排休息时间
6、位置效应
在三点或五点试验法中,放在与试样质量无关的特定位置时,试样会出现一种选择次数特别多的倾向,称为位置效应。

如三点试验法里正中及五点试验法里两端位置的试样的选中几率较大。

防止方法:
1)、三点试验法采用平均型计划
即使用AAB\ABA\BAA\BBA\BAB\ABB的样品分组。

2)、五点试验法时,不应按直线排列,应按圆形排列。

7、对比效应
在味觉中第一种味使得第二种味变得更强或更弱一些的现象称为对比效应。

如先尝一下淡盐水,然后再尝砂糖溶液就会感到更甜。

防止方法:漱口
8、变调效应
先吃食品的味使后吃食品的味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调效应。

如尝了盐水后就是尝普通没有任何甜味的水也会感到甜。

防止方法:在每种食品品尝后应漱口,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品尝。

六、常用感官检查方法的解说、举例
显著性水平---当原假设是真而被拒绝的概率(或这种概率的最大值),也可
看作为得出这一结论所犯错误的可能性。

如5%显著性水平,指得出这一结论所犯错误的可能性有5%,即得出这一结论的可信度为95%。

1、三点识别试验法
例:检查员:30名
试验样品:A、以白砂糖为甜味剂的乳饮料
B、以30%糖浆代替白砂糖为甜味剂的乳饮料
试验目的:调查A、B样品之间是否有差别。

试验结果:
分析:查表判断
根据表一,N=30栏里标有15、17、19,由此表可以看出当判定人数达19人以上时显著水平为0.1%,达17人以上时显著水平为1%,达15人以上时显著水平为5%。

而在试验结果表里正解数为10,小于15,故在5%显著水平时两样品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一
2、顺序法 例: 检查员:10名
试验样品:A 、B 、C 样品
试验目的:品尝A 、B 、C 三种样品,并对整体评价的好坏顺序加以排列。

试验结果:
分析:根据表二,当判断者n=10,试验样品t=3时,Ti 值在15-25的范围之外时具有显著水平。

由试验结果可知,试验样品B 、A 的顺序合计皆在15-25的范围之外,且样品B 整体评价显著好,样品A 整体评价显著差。

注:在判断者对样品排出的顺序当中有相同秩次时,则取平均秩次。

如上述试验中判断者1的排序为A=B >C 时,其试验结果为:
判断者/试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顺序合计
Ti A 1.5 3 3 3 3 1 2 3 2 3 24.5 B 1.5 1 2 1 2 2 1 1 1 1 13.5 C
3
2
1
2
1
3
3
2
3
2
22
结果分析方法同上。

判断者
/试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顺序合计 Ti A 3 3 3 3 3 1 2 3 2 3 26 B 1 1 2 1 2 2 1 1 1 1 13 C
2
2
1
2
1
3
3
2
3
2
21
表二(5%显著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