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课题10能量流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课题10能量流动
(总初级生产量GP)
能量的传递:沿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能量的散失:热能等
研究意义及实际应用:生态农业
【教学反思】
例举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焚烧秸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播放延庆新闻。
回顾高
课堂训练,时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不循环
2、逐级递减(“十分之一”定律)
能量流动:生产者同化固定固定
能量的输入:太阳能化学能
课题:10能量流动
教学目标:例举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食物链,举例说出研究能量流动的方法,概述能量流动的概念;2、逐步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描述能量流动的特点,得出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建构生态系统能量守恒的数学模型;、尝试运用生态学知识解释生产及生活实践中有关能量流动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分析“赛达伯格湖”研究数据,建构起能量守恒的数学模型,阐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环节一教学引入
教师提问:
我们在研究能量流动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某一条具体的食物链来进行研究。
例如:碱草羊草原狼
苜蓿中华鼢鼠草原鹰
教师提问:
例举的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5、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有哪些去路?
引导学生根据林德曼的研究数据,填充老师所发的表格后,尝试自己(或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6、按照大家对数据的整理、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违背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吗?你能否列出其等量关系?
7、能量能不能从下一个营养级反向流向上一个营养级?为什么?
引导学生在分析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能量流动的概念。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 念 落 实1.能量流动概念剖析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1)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 。

(2)消费者的能量来自 的能量。

3.能量去路分析(以初级消费者为例)(1)摄入量(a )= + ,其中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2)同化量(b )=+ 。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①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流向的能量(f)+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下一营养级(i)。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能量(f)+下一营养级摄入量(i)+的能量(j)。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j)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被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

(4)合并(2)(3)中等式,总结同化量(b)的去路可用下图表示,即同化量=消耗量+流向的能量+流向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4.能量流动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

一般为。

◉方法规律能量流动过程中相关“最值”计算在食物链(网)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诊断·加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三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的能量。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5)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学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核心概念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2.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含有机污水的湿地----。

3.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上一营养级×100%。

4.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可循环)、(传递效率10%~20%)。

5.生态农业的意义: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大大提高能量的。

6.农田中除杂草、除害虫的目的:。

7.同化量的计算:①同化量= -②同化量= +③同化量= + +二、易错易混思考1.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需要能量的不断输入。

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一只狼抓住一只兔子,能同化其10%~20%的能量。

4.营养级越高,其个体越大,营养级总能量越少。

5.农田中施加有机肥,使其能量流向生产者庄稼。

6.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某些重金属或有害物质含量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浓度增加。

7.一头牛排出粪便10KJ,一只蜣螂摄入并同化7KJ,这只蜣螂从牛身上同化获得7KJ 能量。

8.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9.能量金字塔均为正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多为倒置金字塔。

1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决定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11.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12.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其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速物种循环。

1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14.营寄生生活的细菌,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消费者。

15.细菌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16.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17.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8.在一条食物链中只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19.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能量的一部分。

20.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一轮复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班级 姓名考纲要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复习要求1、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思考:某生态农业园有一个无公害农田基地、一个无公害养牛基地和一个大棚温室,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生态园的收益? (提示:可以从能量的去路、种间竞争、变“废”为宝等方面思考)基础自查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课本必看P94)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 和 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的输入 ①来源: ②方式:③输入总能量: ④能量变化: (2)能量的传递(3)先绘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再完成下列各题: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热能呼吸被捕食未被利用未被捕食碎屑未被食入被食入未被同化①能量流动的起点:②能量流动的途径:③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④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⑤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课本必看95)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________流向高营养级。

2.逐级递减:①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______________而散失部分热能。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被_________________分解利用。

③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

例题:计算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效率。

然后归纳公式。

归纳公式: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课本必看P96)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例如: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思考题解析:某生态农业园有一个无公害农田基地、一个无公害养牛基地和一个大棚温室,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生态园的收益?(提示:可以从能量的去路、种间竞争、变“废”为宝等方面思考)1.从能量的去路分析,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少大棚作物______________,提高作物产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铧强中学易航宇一、考纲分析本节复习课内容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新课程考纲对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要求均为Ⅱ,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能量流动”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常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结合,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侧重能量的去路、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

复习时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点,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所学的能量流动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例题分析,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升识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科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2)分析“提高有机生态农业园收益”的措施,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复习重、难点1。

复习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 复习难点(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2)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通过必修3新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能量流动的过程,但学生掌握的是彼此相对孤立的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点,知识网络的构建还不完善,而且距离学生新课的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知识有所遗忘,所以,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同时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高三学生已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2025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九单元 第52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5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九单元 第52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整合 必备知识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 量(e)=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 的能量(f)+次级消费者摄入量(i) +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j)。
整合 必备知识
提醒 ①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 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利用。 ②某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 分解者的能量,比如兔子吃草,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流向分解者的 能量。 ③植物光合作用与同化量的关系: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同化量,净光 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净光合作用=光合作 用-呼吸作用)。
整合 必备知识
判断正误
(3)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2021·辽宁,19)( √ ) (4)果蔬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 )
提示 果蔬等植物获取的物质来自无机物,获取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5)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其同化的能量越少,原因是其通过呼吸作
用消耗的能量太多( × )
依据泥鳅可以利用残饵、鱼粪为食以及循环经济原理,技术人员将稻田养河
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稻护蟹,蟹吃饵料、杂 草,泥鳅吃残饵、蟹粪,泥鳅粪肥田的“稻—蟹—泥鳅”农田生态系统,科
研人员比较了三种农田模式的产量,结果如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45 m2的稻田中水稻、河蟹及泥鳅产量分析
评价 迁移应用
1234
项目
能量 [105J/(m2·a)]
生产者 固定
90
来自陆地的 植物残体
42
初级消费 者摄入
84
初级消费 者同化
13.5
初级消费者呼 吸消耗
3
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因此可知,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中的 能量,即90×105 J/(m2·a)+42×105 J/(m2·a)=132×105 J/(m2·a),A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① 每个营养级因为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被下一 个营养级所利用;
② 各营养级中有一部分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能量金字塔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由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 由低到高绘制的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如把各个营养级的数量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 是否也是正金字塔?有没有例外?
数量金字塔

昆虫 树
能量金字塔
若干 只鸟
>110树00昆虫
1树
数量金字塔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规律总结: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需要确
定相关的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一 般从两个方面考虑:
1、知低营养级 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乘20%计算
求高营养级
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乘10%计算
2、知高营养级 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除20%计算
求低营养级需做多能量:选最源自食物链,按除10%计算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 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
呼吸作用
生产者
生长发育 和繁殖
初级消费者
枯枝 落叶
分解者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在 第 二 营 养 级 中
初级消费者

同化


利 遗体 用于生长发 用 残骸 育繁殖
呼 吸 作 用
的 变
呼 吸 作
散失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考点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4.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

(3)被分解者利用。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或“<”)。

易错提醒(1)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①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量;D 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②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④生长、发育和繁殖量=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2)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三去”模型①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量。

②四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未利用。

③如果是分析能量的最终去向,只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三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

下图表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的去向,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吗?为什么?提示不是。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轮复习教案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轮复习教案

课题: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教学目标: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Ⅱ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预习案:1.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1 、○2 、○3 和○4 的过程。

(2)过程①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5 ; ②起点:从○6 固定太阳能开始,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③途径:○7 ; ④特点:○8 :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9 ,也不能○10 ; ○11 :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12 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3 。

(3)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14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1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16 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的循环的过程。

(2)特点:○17 、反复利用、○18 ;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19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3.实例—碳循环(1)存在形式:○20 和碳酸盐; (2)循环形式:○21 (主要);(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22 作用、○23 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24 和○25 实现; 4.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26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27 的平衡。

(2)影响: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28 ,导致海平面○29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5.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气、无机氮化物、有机氮化物在自然界相互转化过程的总称。

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有机氮化物的合成、氨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

氮循环主要是通过生物,其中微生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纲要求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意义,以及相关的计算。

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D:应用)。

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D:应用)。

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3.教学疑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

教学方法以练为主,通过练掌握具体细节知识教学课时1个课时教学过程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的单向流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逐级递减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一、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二、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三、总值: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动的总能量四、过程: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散失的是三大功能类群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方框大小、箭头大小的含义(一)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后的四个去向呼吸散失①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残落物、遗体③自身储存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④五、特点(一)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呼吸作用而散失部分热能(二)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传递效率10%~20%(形象地用能量金字塔表示)能量金字塔始终为正金字塔,都遵循10%~20%传递效率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可能为正金字塔,也可能为倒金字塔,上下营养级之间无固定数量关系。

六、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l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

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0.05% B.0.5% C.0.25% D.0.025%2.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②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③流人到次级消费者体内④流人到分解者体内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应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作为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少的能量4.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 B.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C.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 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5.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太阳能辐射到系统内生产者上的能量B.生态系统中能量几乎全部来自太阳能C.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6.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经食物链的各营养级时其特点是A.逐级递减和循环流动 B.逐级递增和单向流动C.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 D.逐级递增和循环流动7.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a,全部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a>b=c8.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A.0.1% B.1% C.0.8% D.8%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铧强中学易航宇
一、考纲分析
本节复习课内容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新课程考纲对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要求均为Ⅱ,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能量流动”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常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结合,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侧重能量的去路、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

复习时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点,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所学的能量流动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例题分析,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升识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科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分析“提高有机生态农业园收益”的措施,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
意义,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复习重、难点
1. 复习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 复习难点(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2)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3新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能量流动的过程,但学生掌握的是彼此相对孤立的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点,知识网络的构建还不完善,而且距离学生新课的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知识有所遗忘,所以,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同时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高三学生已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比较抽象,所以多举实例,配以图表分析,构建物理模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在高一新课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拓展,采用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基础知识让学生自主复习,填写导学案,知识的内化转移到课堂中完成。

另外,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以及通过自主梳理,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但还不完善,仍需设计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忆、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等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实现个性化教学。

其模式是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学案辅助在课后自主完成,学生通过填写学案完成基础知识梳,提出疑问反馈给教师。

知识的内化在课堂中经师生、生生协助而完成,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提高复习课效率。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课前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学案,再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六、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复习→自主完成学案,提出疑问→教师评阅学案,关注出现的问题(2)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展示分享学生学习成果→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共同整合完善提高生态园收益的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剖析疑惑点,构建物理模型突破重难点“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课堂反馈练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七、教学过程
课堂:
归纳总结构建网络例题:计算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
量传递的效率:


学生归纳能量传递效率的公式。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传递效率是两
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物种;是同
化量之比,而不是摄入量。

教师介绍能量金字塔,请学生结合
能量金字塔解释为何生态系统的营养级
一般不超过5个?
能量传递效率的“极值”计算。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

例题分析
教师列举第三个措施:专家还建议适量
引入蛇,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

原理是
什么?请小组代表解释原理。

教师点评:应该选择蛇所处最短食物
链,从高营养级分析到低营养级。

教师列举第四个措施:对作物秸秆如何
处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
利用率。

教师补充:还可以用来培养食用菌。

通过刚才的分析应用,研究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意义?
比如:对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再比如:对农田除草、灭虫、灭鼠,使
能量多流向牛,体现什么意义。

教师提示,
(能量是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沿着
食物链食物网传递,那么有机物是由哪
些物质合成,分解产生的产物又有哪些
去向呢?这是物质循环的有关内容,同
学们下来先自主复习。


分析、计算
归纳公式,进一步理解能
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和能量
流动逐级递减。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一
步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实现知识的应用。

小组讨论、给出答案,其
他同学可以给出不同答
案。

给出答案,体会研究能量
流动的实际作用。

学会应
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
问题。

分析、归纳出研究能量流
动的实践意义。

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理
解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应用能量。

联系实际,师生互
动。

完善能量传递效
率公式的归纳,分
析,清楚关键点,易
错点。

突破难点。

联系实际,师生互
动。

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
是逐级递减的。

提升思维、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的能力。

及时反馈、落实。

生生互动,实现课堂
的多样化教学
知识迁移,用已有知
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联系实际,提高学生
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

从实例分析,理解研
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
义,符合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主动构建知识网络。

承上启下,联系前后
知识,引导学生从全
局观分析、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高考演练引导学生练习思考、分析、讨论,展示
答案,进一步巩固知识,
发现问题。

及时巩固,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解题能力。

检验学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讲要求课后完成相应作业
并对学习内容反思和总结
生的学习效果
八、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九、教学反思(待续)
课后练习:
1.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
2.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
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
态系统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 ,B ,C。

4.图中有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

丙和丁的关系是。

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 kJ的能量。

5.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鼬
固定的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太阳能
2.45×101
1.05×1097.50×108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只/hm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