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宋画到底好在哪里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清明上河图,又称《清明上河图卷》,是中国宋代绘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生活题材画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全卷长5.28米,高0.24米,由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
本文将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赏析,欣赏它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以及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1. 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作为绘画艺术的杰作,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画面精细入微,绘画技法独特,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场景,使观者恍若置身于北宋时期的都市之中。
其次,作品采用了透视法,画面布局合理,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
再者,画中所描绘的各个细节都十分生动,可以看到人物的衣饰、交通工具、建筑物等丰富的细节,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这些都使得《清明上河图》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历史文化内涵《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美景图,更是一幅展现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
作品的内容丰富多样,呈现了当时汴京城繁忙的市井景象。
可以看到市井里有商人、贩夫走卒、官员,还有一些普通百姓在进行各种日常活动。
画中的建筑物也包括了宫殿、楼台、府邸等,展现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
同时,画面中的桥梁、江河以及运输工具也表现出了汴京城繁荣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
这些都使得《清明上河图》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历史资料。
3. 艺术与历史的结合《清明上河图》成功地将艺术与历史结合在一起。
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盛景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城市文化。
既有观赏艺术作品的享受,又能获得对历史的了解,从而丰富了观者的知识和视野。
同时,作为一幅长卷画,观者可以逐幅欣赏,感受到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增加了艺术欣赏的体验和趣味。
4. 影响与传承《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它不仅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史料,也在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来的艺术家都以《清明上河图》为参照和借鉴,创作出了更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艺术作品。
宋高清团扇辑录鉴赏——山水卷
宋高清团扇辑录鉴赏——山水卷宋画之美,美在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画散落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中国、美国、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私人等200多个收藏机构。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
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
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北宋王诜玉楼春思图此图画水殿楼阁、渔舟、古松和江亭,本幅无名款,清代梁清标题签为王诜之作,然而将此作与王氏传世作品对照,并无多少相同之处。
惟据图上小楷书“鱼游春水”一阕,词意与画意吻合,从书法风格考察,可能为宋高宗赵构以后宫廷常见的书体,故推测此画系同时代所绘,是宋代画院的佳作。
画上钤有“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
▲北宋夏明远楼阁图▲宋佚名长桥卧波图图中高架平湖的木桥刻画精微,与波澜不兴的水纹相映成趣。
画面大片的空白使得作品兼具坚实与空灵之美,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给观者以“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想象空间。
▲北宋燕文贵江邨图▲南宋夏圭烟岫林居图该图为《宋元集锦册》之一,左下方署有“夏圭”二字款,钤有明清收藏家项元汴、高士奇等藏印共五方,曾经《书画鉴影》著录。
全图笔墨苍润,水墨淋漓,构图洗练,层次分明,为夏圭小景画精作。
▲北宋王诜莲塘泛舟图水阁以细笔勾勒,刻画精微,设色淡雅,虽大不盈尺却美仑美奂。
此图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继承了北宋画院的传统,而莲塘的迷濛与空灵增添了画面亦真亦幻的抒情效果。
▲南宋李嵩水末孤亭图▲北宋许道宁云关雪栈图图绘山野雪景,天色阴沉,近景危岩寒林,一人赶着牲口,走在山涧的栈道上。
山腰有几间茅屋点缀。
栈道虬曲伸进山中,给人以深远之感。
论述宋朝南北山水画的异同
一.论述宋朝南北山水画的异同宋朝的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进展的顶峰,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
宋朝绘画运用多彩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制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宋朝的山水画在绘画艺术上有着许多重要的创作。
山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乐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尽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北宋统一了封建割据造成的割裂和隔膜,在一段时刻内维持着相对安宁的局面,商业手工业迅速进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严格界限,显现空前未有的繁荣。
宋初100余年间大体遵循五代绘画传统。
院体花鸟画以黄家富贵体为标准,道释画中以吴家样阻碍最大,山水画以院外画家成绩最高宋朝山水画取得了空前的的进展。
李成,范宽,许道宁,燕文贵等山水画画家。
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
与北宋山水画相较,南宋山水画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显现了新的转变。
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后来被称为“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他们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将北宋雄浑壮阔的全景式描述演化为南宋精致简练,“水墨苍劲”的诗意挥洒。
在山水画从北宋风格向南宋风格的转变中,李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南宋的山水画风格事实上是以李唐个人的风格为基础的。
二.主张:反对追求的宋朝,力主“作画贵有”,以为运笔技术书画同法;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大体功与实践技术,克服“墨戏”的陋习;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郁,韵味转变增强;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取得深化,涵盖更为普遍。
阻碍阻碍阻碍阻碍:赵氏通过批评“近世”、提倡“”,从而确立了艺术思维的。
作为价值学原那么,赵孟頫既保护了的人格趣味,又了的游戏态度;作为原那么,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类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在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宋代美术鉴赏
宋代美术鉴赏摘要】美术,自远古时期起,便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记录下了整部宏伟的人类发展史,从茹毛饮血石器时代的壁画,到初现文明的古埃及时期,金字塔内的浮雕,再到遥远东方的强盛帝国大唐。
那艳丽的唐三彩影响至今,到如今,当下黄金时代种类繁多的各类画派的作品。
这些由人类精神世界,结合世间万般色彩所创造出的艺术,对当今人们了解历史过程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数量巨大的美术作品流传于世,故在此文章中,主要讲述的是其中一小段,即:中国宋代美术。
【关键词】宋代美术;文人意趣;山水一、宋代美术起源与特点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是继承了民族精神,又融合了自身对艺术探索改革的思想而前进的,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时期中,对美术意境追求之高,精致的时期,便是中国宋代时期,正如历史学家陈寅格所说: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与赵宋之世。
由此可鉴,宋代的文化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
宋朝,于公元960年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战乱纷争的局面,在国家逐渐统一的情况下,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并繁荣起来,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这两个条件的形成,为宋代美术的兴盛提供了其所需要的土壤,宋朝的创立者,开国皇帝宋太祖,他倡导简朴所以社会上盛行简朴之风,从而使宋代美术也深受影响,相比汉唐时期以崇尚军功,奢靡之风的美术作品,宋代则一改以往,以纯真质朴的山水市井为中心,成为宋朝的时代印记。
宋朝的山水画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李成和范宽。
其二人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时期的山水作品,意境极高,严谨细腻。
后世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无论国内国外基本上都临摹过宋朝时代的山水画,其中,这一时代最典型的就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中的主体部分是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图纸,山上乱石千韧,给人一种威严的压迫感,山头上灌木丛生,立足于绝境中依旧生机盎然,在这危崖之下,一群驮队沿着小道匆忙的赶路,透着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当下的孤独,远处,一缕烟丝般的瀑布一泻千丈,仿佛是在给驮队践行,在这幅画中,对景物的描写极为生动逼真,刻画出了山石的浑厚苍劲之感。
宋朝绘画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宋朝绘画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宋朝绘画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宋朝绘画艺术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朝绘画在艺术形式、题材选择和笔墨运用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与特点,使得宋朝绘画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首先,宋朝绘画注重写意。
相较于以前的较为写实的手法,宋朝绘画更加强调对于主题和对象的理解和表达。
宋代画家在绘画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思考和情感,通过笔墨的运用形成了更加准确和精炼的表达方式。
例如,宋代的绢本画作常常能够通过简洁的构图和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丰富的形象,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的内涵。
其次,宋朝绘画崇尚文人情怀。
在宋朝社会,文人士人地位显赫,他们常常对山水、花鸟和人物等题材情有独钟。
宋代画家们喜欢以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以此抒发对于现实世界的批评和反思。
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于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快乐,这使得宋代绘画具有了更为独特的审美意义。
再次,宋朝绘画注重墨韵的运用。
宋代画家普遍采用“淡静”的笔墨风格,强调墨色的均匀和流动性。
他们将墨色运用到极致,通过墨韵的变化和层次的转化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氛围。
这种墨韵的处理方式能够让作品更富有诗意和抒情性,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也使得画作更加具有时代的特点。
最后,宋朝绘画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
宋代画家们在绘画艺术的表现上更加注重笔墨的技巧和运气。
他们通过对笔墨的技巧性运用,使得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山水画中,画家们善于通过各种技法来表现山的高低、岩的陡峭和水的流动,使得画作更加栩栩如生。
而在花鸟画中,宋代画家们则注重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感,通过构图和笔法的运用,使得画作更具有张力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宋朝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从注重写意、崇尚文人情怀、墨韵的运用,到笔墨技巧的精湛应用,宋代画家们通过绘画作品传承和创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使得绘画艺术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作者:魏光磊来源:《神州》2012年第28期摘要:工笔花鸟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体现出了浓郁的传统生活气息,而且以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思想在当今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代的院体花鸟画经历了百年的孕育,蕴含了高雅的品质,成为了工笔花鸟的鼎盛时期。
画家们有着高超的写生技巧,注重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对生活有着很大的热情。
他们的表现手法独特,风格柔媚富丽,被后来的画家吸收和应用。
宋代花鸟画在艺术风格上大大超过了唐代,它所描绘的花果珍禽草木,生动逼真,色彩典雅,姿态优美,在传神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意境;审美情趣;构图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起初花鸟画是在人物画的背景中描绘的,起着陪衬的作用,经过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到了宋时期,花鸟画达到了一种超越个人一时情感的境界,除了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时代审美情趣影响之外,另外,宫廷画院的设立起了关键作用,使花鸟画逐渐成熟并且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其风格独特,表现手法微妙逼真,整个画面生动传神,在画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体会到画家对画投入的极大热情和情感,是用真情来表达自然中的勃勃生机。
一、宋代花鸟画超凡脱俗的意境美中国传统的绘画主要讲究的是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术的重要范畴,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常以意境美取悦于人。
写景是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触景生情到寓情于景,最后达到情和景的交融的境界。
中国画的意境,并不是我们主观的思想,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描写,应该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的新源”在生活里、自然里所取得的审美的体现,是艺术家对自然的一种感悟,是观察景色时产生的一种情调。
宋时期花鸟画采用简单的布局,细微精湛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宁静自然,构成了意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北宋画家催白的代表作品《双喜图》,画面描绘了深秋园林景象,疾风劲吹,树枝摇动着,有双鹊飞来,其中一只鸟于枝上对着树下一只野兔叫,兔子蹲在地上回首逗趣,动态传神。
宋代字画的美学特点
宋代字画的美学特点1. 说起宋代的字画,那可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它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美学特点。
2. 宋代的画风讲究"形神兼备",画个鸟儿不光要画得像,还得把那神韵画出来。
就像画只老鹰,光是看着都能感觉到它那威风凛凛的气势,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中飞出来似的!3. 说到构图,宋画可有意思了。
画家们特别喜欢"留白",就像现在的人拍照喜欢美颜一样,宋代画家也有自己的"美颜术"。
一幅山水画,该空的地方就大胆地空着,让人看了直觉得耳目一新。
4. 宋代的画讲究工整细腻,那些画工们简直像是在显微镜下作画似的!你瞧瞧那些花鸟画,连鸟儿羽毛上的纹路都清清楚楚,花瓣上的露珠仿佛下一秒就要滴下来。
5. 色彩运用上,宋画讲究含蓄。
不像咱们现在喜欢五颜六色,人家用墨色就能把整个世界的美都展现出来。
淡淡的,素素的,看着特别耐看,就像是个温婉的古代美人。
6. 宋代的字体艺术也是一绝!那些书法家写出来的字,有棱有角的,像是从石头上劈出来的一样。
再看那些行书,写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看得人心旷神怡。
7. 宋代画家特别注重写实,画只猫都得把猫的胡须画得一根不差。
听说有个画家专门养了一只猫,天天盯着猫看,就为了把猫画得更像。
这敬业精神,现在想想都觉得佩服!8. 题材方面可丰富了,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应有尽有。
最有意思的是,画家们还喜欢在画上题诗,让整幅画既有看头又有读头。
9. 宋代的画还特别讲究意境。
比如画个竹子,不光是把竹子画得像,还得把那种傲霜斗雪的气节画出来。
这就像是在画里藏了个哲理,让人看了直想琢磨。
10. 技法上,宋画讲究"双钩填彩"。
说白了就是先用墨线勾勒轮廓,再往里面填色。
这活儿可不简单,手抖一下就得重画,比现在玩手机游戏还费劲!11. 宋代画家还特别重视写生。
不管画山水还是花鸟,都得亲眼看过才行。
有的画家为了画好一幅山水画,能在山里待上好几个月,这认真劲儿真是没谁了!12. 要说宋代字画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融在里面了。
北宋院体画的特点美学特征是什么
北宋院体画的特点美学特征是什么院体画在宋朝最为鼎盛,宋朝前期各朝亦有一定数量的宫廷画师。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北宋院体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北宋院体画的特点宋代院体画不仅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繁荣时期,同时为中国艺术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微宗时期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名声大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画家,为中国艺术文化遗产留下宝贵的财富,功不可没。
宋微宗不仅是位皇帝,而且还是位伟大的艺术家和鉴赏家,是宋时艺术的引路者和开拓者,并使翰林画院成为朝野上下的热点。
可惜被奸贼所害,成了敌国的战俘。
宋微宗注重画家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古代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为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宋微宗把画院全面改观,这时期的院体画叫“宣和画”,以花鸟画为主,其特征是细腻准确,幽雅含蓄,富有诗情画意,以形写神的特点。
在技法和审美取向上都与当时文人相融合。
宋代院体画有了诗意的注入,立即有了灵魂,使画面体现生命力,活灵活现,让观众百看不厌。
为了充分表达诗的意境,翰林画家们在构图和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强调构图的完美性,叙事性的内容着眼在“事”,构图的'目的性是把情节展现清楚,就像一个人讲话一样要表达什么内容,不但要讲清楚,而且要有品味,有文化内涵。
以诗意的内容着眼在“意”,通过某种场景来传达如诗一般的意境,一幅画只有一个意境,那就是要有个中心点,表现的主题要明确,所以宋代院体画很讲究虚实、主次关系。
画面注重取舍,与立意无关的一律不要,并保留空白,留以想象。
看到宋代院体画,会感到清爽、干净,不纳闷,有韵味,这就是它耐看的特点。
宋代院体画代表人物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黄二体是指徐熙和黄筌的两种不同绘画风格,当时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谈到院体画务必提到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黄家代表西蜀宫廷画院工整华丽的一派,徐家代表江南院外潇洒清逸的一派,就绘画风格而论,没有高低之分,正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论的“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但从总的艺术水平及皇家审美标准而言,还是有差异的。
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范宽高雅精湛十五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范宽高雅精湛十五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宋代绘画峰峦深厚的气势,气象萧疏的景象,构图大气逼人,用笔自然严谨,气势磅礴,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题记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1126年靖康之变后,金国军队兵临汴梁,次年灭亡。
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
尤其是宋徽宗时期,设立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山水画家较多,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李成,关陕画派范宽。
宋后期的水墨山水画以米芾最为著名。
还有李公麟、郭熙等人,他们擅长用多层烘染和画点点的排列,使积墨、破墨等技法,达到云山蒙笼,烟雾缭绕的效果。
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范宽主要绘画作品有:《雪山萧寺图》《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烟岚秋晓图卷》《金碧峰图》《溪山独钓图卷》《江村草阁图》《临流独坐图》《雪山楼观图》《雪山萧寺图》《秋山清穆图》《群峰秀岭图》《秋林飞瀑图》《云山秋霁图》《万山飞雪图》等。
下面我们一起赏析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绘画作品。
范宽(950—1032),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
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
他者目光:自然的宋画自在的宋人
他者目光:自然的宋画自在的宋人作者:赵龙来源:《艺术大观》2019年第04期摘要:中国绘画从来都不缺乏表现力,缺乏的是观者对中国画的欣赏角度。
中国绘画擅长从创作者的内心去切入,在一定的情感状态下,将环境与物像联合起来,融入情感的表达。
自然与自我这两个重要命题中取之自然,表现自我情感状态,山水之间更能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自在;自然;情感一、他者的宋画宋代是个伟大的朝代,他对于文化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封建王朝时代无出其右,他的超脱与自然是令后世的人难以理解的,也令人无法想象的。
从唐代到宋代,经历五代的动乱,宋代却将唐代所创造出来的富丽繁华,艳丽多姿的风格,统统抛却,另起炉灶,生发出具有独特风格,也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审美格局。
欣赏宋画很难以一种功利的眼光去觀照它,它带来的不是入仕之后的寄怀,而是出仕之后的洒脱。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现今能够看到的绘画中,反而是宋画最为洒脱。
倪瓒曾说:“余作画,不求形似,逸笔草草,聊以自娱。
[1]”将绘画视作无功利的衍生品,宋人已然超出元人数倍,宋人对于自然的体悟和对于绘画的表现,与那个时期盛行的程朱理学形成了天然的对照关系。
细细品味宋画发觉,宋朝人是追求自然的表达,而这个自然不是人造的自然,是来自天与地之间的融合,心灵与万物的共鸣带来的。
个体在宋代的绘画中,则尽量被弱化为构成万物的小部分。
遗憾的是这种理念在宋朝之后的艺术家的创作体验中并不明显,并试图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个体化起来。
这种转换是人对于自身的认知增强,对于自然的忽视。
割裂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变为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二、以我观画的体悟宋代的绘画中对于内心的追问不曾停息,将绘画的主旨体验建立在对于内心的洞察和感悟上。
黄庭坚说道:“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
”说明了心境在宋代绘画中的地位,同时心境的表达所带来的,不是对物像拘束,而是对于物像的超脱。
物体的具体形象在宋人的观念中,显得并不重要,意境的表达才是最为具体的感觉体验。
宋画审美理念
宋画审美理念
宋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深邃的审美理念。
宋画的审美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意境之美:宋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意境。
画家们通过简练的线条、淡雅的色彩,以及留白的手法,营造出清新脱俗、意蕴深远的艺术境界。
这种追求意境美的理念,影响了后世绘画的发展。
2.气韵生动:宋画强调“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即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生命的力量和动态的美。
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宋画都追求一种生动活泼、自然和谐的气韵。
3.自然和谐:宋画在表现自然景观时,注重山水之间的和谐统一,人景关系的和谐共生。
画家们在作品中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4.笔墨韵味:宋画讲究笔墨的变化和韵味,画家们通过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出事物的质感、空间感和时间感。
笔墨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5.文人精神:宋画与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
许多画家同时也是诗人、书法家和文人,他们的画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考,反映出文人对道德、哲理的探究和对美的事物的执着追求。
6.审美多样性:宋代绘画的审美是多元的,既有雄浑壮丽的山水,也有精致细腻的花鸟;既有庄重的人物画像,也有幽默的生活场景。
这种多样性体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7.创新与传承:宋代画家在传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审美风格。
这种创新精神使得宋画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
宋画的审美理念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意义
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意义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宋代绘画艺术兼收并蓄,既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又开创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以写实为主宋代绘画艺术注重写实,追求真实的描绘。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动物等物象的再现,将客观事物还原为真实的形态和内在的精神特征。
同时也注重具象与写意的统一,尤其是将写意发挥到极致,使画面达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精神意蕴。
二、注重意境宋代绘画艺术不仅着眼于客观的物象形态,更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意境和艺术追求。
画家们通过构思和巧妙使用一些线条、色彩和构图手法,使画面中融入一种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呈现出高雅、淡泊、清新、雅致的追求。
三、主张质朴自然宋代绘画艺术追求质朴自然,强调大自然的美以及物象的生动表现。
画家们不仅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描摹,也注重在作品中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和韵律美。
通过极简的笔触、淡墨迷离的墨色和丰富的韵律感,展现出了画家张扬个性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四、弘扬民俗文化宋代绘画艺术受到庶民文化的影响,画家们注重民俗文化的表达和弘扬。
在宋代绘画艺术中,农村田园、民间传说、俗语俚语等都成为了画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出宋代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展现出画家对于庶民生活的深入洞察和对人性的感悟。
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绘画艺术不仅保留了唐代以来的传统,还融合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展现出了中国诗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首先,宋代绘画艺术为后世的绘画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它运用新的绘画技法、注重表现意境和思想,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精神。
其次,宋代绘画艺术的创作和理念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宋代绘画艺术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意识到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现代绘画艺术也需要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社会和人类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溯源︱两宋山水画之艺术成就
溯源︱两宋山水画之艺术成就公元960 年, 赵匡胤夺取政权, 建立了宋朝。
自宋太宗赵匡胤起, 几乎各朝皇帝都有书画的爱好, 特别是宋徽宗赵佶艺术才华卓越。
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 直接促成了宫廷绘画和士大夫绘画的活跃与发展, 社会进步, 经济繁荣, 带动了文化科学的繁荣, 因此宋代绘画到了开宗立派的时代, 并开创和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语言和审美规范, 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宋·李唐万壑松风图绢本墨色187.5×13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画家分为三大类: 宫廷画家、士大夫文人画家和民间职业画家。
宫廷画家在皇帝和贵族的倡导下创建的, 宫廷画又称“院体画”一般指宫廷画家崇尚写实, 风格富丽工细的绘画形式。
“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 画家重视文学修养, 强调人品、学问、才能和思想等方面, 绘画多为寄情山水树石及梅兰竹菊, 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 风格清新空灵自然, 朴实平淡。
宋代经济的发展, 民间职业画家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曾出现书画夜市和画家的行会组织。
山水画在唐代以前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 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画种。
隋朝时期, 独幅山水画出现了如展子虔的《游春图》。
独幅山水画, 由于是山水画发展初期, 构图简单, 用笔单调, 有线无墨, 后经唐五代画家不断探索, 使山水画技法逐步完善, 发展到宋代已达高峰。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和它的深刻性, 主要在于画家“外师造化”, 对山川自然的观察, 对大好山河一草一木的赞美, 用绘画表达审美情操。
宋代山水画发展到成熟时期, 用笔、用墨、用色上出现了如“淡墨清岚”, “米点落茄”, “青绿巧整”, “水墨苍劲”以及“熔金碧于水墨于一体”等等多种画法。
北宋·郭熙早春图绢本墨色158.3×10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之前, “界画”是山水画题材日益扩大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画料, 作品描绘的大多是殿阁楼台, 舟船车舆, 桥梁闸口等, 场面细节刻划精妙, 用笔准确工整。
[美术鉴赏论文]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
[美术鉴赏论文]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篇一: 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摘要: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
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通过下面对一些主要画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可以了解山水画在北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关键字:山水画表现手法寒林雪景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
出现了李成、范宽、燕文贵,惠崇等划时代的杰出画家。
范宽得助于终南,太化;高克明“喜游山水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不少山水画家都有自己特色,燕文贵画山水楼观,号“燕家景致”;许道宁擅长寒林,平远,野水,表现山峰峭拔,林木劲硬的风貌。
燕文贵曾在汴梁大街买画,许道宁在汴梁买药时画山水招揽顾客,他们有都与都市世俗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1.李成李成,字咸熙。
擅长画寒林平远之景,在宋初极负盛名,被誉为“古今第一”,但他为人矜持,不轻易为王公贵族作画,因此其画颇为难得。
开封祖国寺附近的宋家药铺门首因有他所画的山水壁画,被誉为“山水宋家”。
李成的山水画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而自成一格。
他擅长用幽淡多层次的水墨画平远开旷的景色,世称“惜墨如金”;又以爽利秀润的笔锋画寒林枝杈,俗谓之“蟹爪”。
《情恋萧寺图》《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
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
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
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
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
宋代小品画的特点
宋代小品画的特点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
其中,小品画是一类蕴含深刻哲学内涵的绘画作品。
小品画强调意境与与情趣,讲究“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成为了宋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着重探讨宋代小品画的特点,从绘画技巧、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笔墨运用宋代小品画注重笔墨运用,强调“笔笔生动,墨墨有香”,使得画作具有丰富的形态韵味。
宋代文人画家善用“脱墨”技法,即先在画面上涂抹墨汁,再用笔在上面画线,使得线条上下浓淡有致、形态丰满多变。
此外,宋代小品画还强调进墨与出墨的运用,画面层次分明、宛转流畅。
二、题材丰富宋代小品画的题材同样丰富多彩。
透过画家的精湛技艺,观众能够感受到画作背后所透露的文化内涵。
宋代小品画主题多为“四时之景”、“人物生活”、“风景寓情”等日常生活场景,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
在这些日常场景的描绘中,艺术家们消解了墨守成规的观念束缚,自由创作,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气息。
三、风格独特宋代小品画的风格添加了一些精巧的技法,例如“写意”,即意动笔动,以笔描绘,而非严格的形似写实。
这样的写意创作手法,对于传达画家的意境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写意技法,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表现画面中所描绘的小品情境,深化人们对作品的体会。
四、情感表达宋代小品画所描绘的主题不仅仅是视觉的表现,它展现出绘画艺术所能够传达出的情感和思想。
画家常常通过其笔下的画面传达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
在小品中,画家旨在通过绘画来传达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世界的观察。
这样的情感表达,可以让人更好地对画家的意境有所领略。
总之,宋代小品画以其追求意境与情趣、形神兼备、生动的笔墨运用以及复杂多变的题材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宋代绘画历史上,小品画居于重要的位置,一直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发展。
宋代绘画的特点
宋代绘画的特点
答:宋代绘画在其独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在题材选择的多样性、绘画技法的丰富性以及不同风格的美学追求上,主要的特点有:
1、宋代绘画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精致、写实之情,这一时期绘画得以进一步分科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
2、题材的多样性决定了绘画技法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加丰富,着色表现从重彩独领天下分化为工笔渲淡技法和文人倾向的白描画法、减笔法等多种绘画手段。
3、由于绘画表现的技法和题材的多样性,使绘画的审美趋势发生扩展,宋代绘画的美学追求也表现为写实性、纯艺术化、注重传神表现、具有文人化的倾向。
4、宋代绘画艺术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
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宋朝绘画的艺术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述,分为绘画体裁、文人参与绘画、宫廷绘画和职业画家。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山水画、花鸟画、士大夫文人画等各种形式异彩纷呈,又各自形成体系,构成宋代绘画繁荣的面貌,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独特风格。
宋代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呈多元化趋势向高度成熟发展,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和高峰。
在宋代,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技艺和表现形式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以下是对宋代山水画的美术赏析:
1. 构图与布局:宋代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山水的远近、虚实、疏密等手法,创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画家善于运用“透视法”和“计白当黑”等技法,使得画面层次丰富,有深度。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布局十分精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和取舍,使得画面简洁而富有诗意。
2. 笔墨与线条: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画家们运用各种笔法,如“披麻皴”、“斧劈皴”、“云烟皴”等,表现出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质感。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线条极富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刚柔等变化,表现出景物的动态和生命力。
3. 色彩与调色:宋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十分讲究,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色彩,表现出自然景物的丰富多彩。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调色十分精细,画家们通过在墨中加入不同量的水分和颜色,调制出各种深浅、浓淡的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4. 意境与情感:宋代山水画不仅仅是表现自然景物,更是表达了画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宋代山水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与天地同呼吸的境界。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总之,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它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宋代山水画的赏析,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宋代花鸟画赏析
宋代花鸟画赏析千百年来,中国绘画史上最光辉灿烂、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莫过于宋代绘画了。
它标志着中国绘画由五代之后呈现出衰退与沉寂而进入另一发展阶段。
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花鸟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尤以花鸟画为甚。
从传世作品来看,无论宫廷贵族,文人雅士还是民间艺人,所绘花鸟鱼虫,均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画风工写结合,多用水墨,敷色鲜丽明亮,注重物体结构和动态神韵,并富于诗意和笔墨情趣。
其题材广泛,有池塘游鱼、竹石芭蕉、禽鸟花卉、草虫、蔬果、耕牛、牧放、闲适、歌舞、戏婴等。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花鸟画逐渐摆脱了勾线填色的形式,追求“意足不求颜色似”的效果,讲求诗意,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恬淡、幽雅和文人趣味。
其一,花鸟画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形成于五代,在北宋中期开始兴盛起来。
当时主要描写自然界花鸟虫鱼,以此来寄托文人们的思想感情。
另外,它还常常被文人作为一种自我表白的手段,抒发个人的胸臆和怀抱。
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柳宗元的《小桃》、《黄鹂》,郭熙的《寒鸦图》等等。
这些作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寓于对花鸟的观察、描绘中,使画面洋溢着一股生气。
第二,工笔花鸟画。
北宋时期是工笔花鸟画最为成熟的时期。
由于朝廷的喜爱,画院制度的形成,使得绘画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画院内设有专门的科目和职责,同时,选拔了一批较高素养的画家。
画院中集中了众多的名家,他们将绘画作为毕生的事业,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佳作。
仅张择端存世的《清明上河图》,即是一幅杰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这一时期,花鸟画创作,既继承了唐代的勾勒填色的传统技法,又发展了五代的没骨技法。
“咫尺应须论万里,纵横自可穷千毫”。
宋代花鸟画,能够成为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正是因为它在写生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而且,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推陈出新,在花鸟画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尤其是写意花鸟画的极大发展,标志着中国画创作已经完全走向了自觉。
宋画的“雅”之美
宋画的“雅”之美喜欢中国书画的人都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画太俗,那画还行,不是行画。
那画很高雅,富有逸气。
当然,现在不光是中国书画,看其它画种也常用这词评论。
“俗”我们都知道了,就是画的烂,毫无新意,毫无笔墨,画得很漂亮,大众化。
那么,“雅”是什么?什么逸气,妙品,神品,能品等等,听的头晕,可能画了几十年还没搞明白,看那些理论文章,越看越糊涂。
与其这样,还不如看作品。
中国画之“雅”体现在画上,是个什么味道?现代人的画就别看了。
中国画美的意境看宋画就行了,宋画就是“雅”的集大成者,是绝对的代表。
宋画的意境空灵,一花一飞禽,一水一轻舟,都透着一种宁静与空明。
核心是“静”。
宋画体现的是一种含蓄之美:简单、轻柔、淡。
一山一水一抔素雪,一草一木一段羁旅,都表现的是身处困顿而依然满溢心中的浪漫情怀,是一种至真的诉求,也是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你或许看过很多画,历经很多事,烦不胜烦。
但一看宋画心就静了下来:而且是万籁俱寂,宇宙洪荒。
人就像一棵小草,在那巨大无比的时空里,随风而去,无比渺小,微不足道。
宋画就有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感染力。
宋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起源、以及“皴”法的形成、梅兰竹菊入画以及墨竹的画法,均发端于五代而成熟于宋代。
宋代也是我国“绘画的文学时期”和“文人画”的形成时期,它的品味,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画的审美理想,至今也无太大的变化。
宋画思想艺术的价值观,不仅是中国画的核心美学追求,也对亚洲诸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凡是亚洲人的艺术品,都受宋画趣味的影响。
它是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发酵池与生发之地。
不知道什么是“雅”,看懂宋画就明白了,不用再读更多的说明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宋画到底好在哪里?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画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地的200多个所在,即便是终身研究宋画的80岁耶鲁学者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或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石守谦,都不曾见过现存宋画的全部。
宋画好在哪里?不同的专家给人不同的指点,有的叫人如坠五里迷雾,有的让人思接千载、有所意会。
国家文物局2001年主持编纂的教材《中国书画》中写道:“宋代的遗存远胜以往任何朝代……因而在感觉上,宋人离我们就不像唐代那样的遥远。
”画家黄宾虹(1865—1955)自题山水道:“北宋画多浓墨,如行夜山,以沉着浑厚为宗,不事纤巧,自成大家。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
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
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过去大家熟的是宋词,现在热的是宋画。
宋画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
画家认真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从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到1279年陆秀夫负帝昺投海而死,两宋将近320年。
在其全盛之时,GDP总量占世界一半还多。
虽历经战乱,家国几度沉浮,文化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北宋初年,宫中即设翰林图画院,旧时西蜀和南唐的画家都是其中骨干。
《图画见闻志》和《画继》记载的北宋画家有386人,《南宋院画录》记录的画院画家为96人。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 Gernet)有言,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中国社会史》)。
历史学家陈寅恪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2000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第二千年百大人物”(Life's 100 Most Important People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宋代有两人入选:朱熹排第45位,范宽排第59位。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
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的美学特征。
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宋画惟理”,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
很难说宋代画家画的是亲眼所见还是脑中所想,他们不再像前朝画家那样费力描写一棵树或一块石,而是将笔墨用在表现一种统一又真实的境界上。
关于这种画法,范宽的领悟是:“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宣和画谱》)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教授石慢说,李成的山水画带他进入了一个世界,“一方面是寂寞的,一方面又是壮观的”。
“纸寿千年”,今天就连宋画因为年代久远而纸绢发黄的样子,也成为一种美学样式。
如果有谁把照片拍出昏黄的韵味,朋友们会说:这是马远。
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你见过宋画。
当代名气最大的宋画,莫过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说,国外汉学家看到的第一张宋画大多是它。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巨型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博物之美。
但这幅国宝级北宋风俗画并不是宋画的最高代表。
高居翰认为:“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郭熙《林泉高致》)的山水画。
宋代的山水传统,以北宋初年的李成、范宽、关仝三大家为宗。
书画鉴赏家郭若虚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图画见闻志·卷一·论三家山水》)继起者又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等人,各有所长。
宋画中,有宫廷画师专为皇帝和达官贵人画像,现存美国弗利尔博物馆和耶鲁大学博物馆的北宋王涣、冯平、朱贯、杜衍画像即为当时真实写照;有生动的禅宗人物画超越正统佛像而散播影响力,如1238年无准禅师赠予日本僧人一谷的《禅宗无准大师像》;也有人物在山水中静坐慢行,将自然作为情绪的衬托,如马麟的《静听松风图》。
画院画家曾专心描绘俗世故事画和界画,城市兴起后,描述市井生活的图卷流行一时,有高元亨的《从驾两军角觗戏场图》、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叶仁遇的《维扬春市图》等。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人所熟知,从市郊到汴河再到都城汴京街景,高处鸟瞰、移步换景。
全卷总计人物500多,牲畜超过50只,船只、车轿各20有余,其史料价值为一时之冠。
花鸟动物画起初有黄筌、徐熙两派,以黄体为正宗,到宋徽宗亲创粗笔水墨花鸟,更加主流和严谨。
徽宗时,画学正式纳入科考,形成中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
台湾作家蒋勋戏称“宋徽宗是故宫精神上的第一任院长”,徽宗也是一位出色的花鸟画家,他的《瑞鹤图》和《柳鸦芦雁图》现在分别是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北宋中后期文人画兴起,苏轼、文同、黄庭坚、李公麟、米芾以王维和顾恺之为先驱,即兴创作,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
他们技巧自在,精神复古,也是从他们开始,“替绘画开启了一种类似寄情寓兴的功能”(《图说中国绘画史》)。
南宋的画家,一部分仍沿袭北宋大师的创作路径,以细腻的皴法表现壮阔的山川形势;另一部分转向偏角山水,以局部代全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梅兰竹菊确立在文人画题材中的地位,也是在南宋完成的。
作为商品的宋画,在后世奇货可居,仿制宋画一直是流行风尚和生财之道。
所以,虽然宋代的书画和文献充足,专家们对宋画的鉴定还是把握不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对宋画的购买需求旺盛,上海遂成为作伪产业的中心,此时生产的大量伪作让美国人交了不少学费,也为中国艺术史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班宗华在宋画国际会议的报告中专门讲到其中的细节:从1890—1920年大约30年间,很多人都希望得到恩斯特·费诺罗萨(1853—1908)、劳伦斯·比尼昂(1869—1943)、福开森(1866—1945)所提到的那类绘画,其中宋画最受欢迎。
查尔斯·朗·弗利尔(1854—1919)在给一位中国代理人的信中写道:“我只购买宋朝及更早时期的绘画。
”弗利尔的确得到了一些断为宋代的作品,但是大部分所谓的“宋画”其实是由明清两代宫廷画师和职业画师伪造的。
石守谦感慨“一代代年轻人离中国的传统越来越远”。
2014年11月,正在苏州展示静物油画的陈丹青,也坦白地对澎湃新闻的记者说:“我把北宋的画册一放到面前就知道,我肯定画不出来。
”宋画口诀宋代风俗苏汉臣,清明上河张择端。
白描五马李公麟,写意减笔人梁楷。
林泉高致论郭熙,米氏山水两父子。
千里江山王希孟,小景惠崇赵令穰。
早期山水一文武,秀气李成范宽老。
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称四家。
马夏山水大剪裁,半边一角融诗情。
花鸟崔白与赵佶,宗教高益武宗元。
宋画十一大藏家台北故宫博物院X件(有两种说法:一是有宋画943件,二是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镇馆之宝:[宋]范宽《溪山行旅图》故宫博物院254件镇馆之宝:[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海博物馆72件镇馆之宝:[宋]赵佶《柳鸦芦雁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53件镇馆之宝:[宋]范宽(传)《雪山楼阁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50件镇馆之宝:[五代]董源(传)《溪岸图》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41件镇馆之宝:[宋]巨然《溪山兰若图》辽宁省博物馆39件镇馆之宝:[宋]赵佶《瑞鹤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25件镇馆之宝:[五代]石恪(传)《二祖调心图》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18件镇馆之宝:[宋]佚名《八公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18件镇馆之宝:[宋]郭熙(传)《溪山秋霁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17件镇馆之宝:[宋]佚名《伏生授经图》宋画“门下走狗”谈郑板桥崇敬自号青藤居士的徐渭,自刻一枚印章: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今日,钱锺书、张爱玲、王小波、金庸身后,都有自称“门下走狗”的文化人,他们绝对是真爱。
宋画门下,同样有钟爱了一生的“门下走狗”,他们是迄今最优秀的宋画研究者——2014年10月31日,在浙江大学召开的宋画国际学术会议上,十二人向一千多名现场听众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根据南唐中主李景设定的皇位继承人序列和画中人物位置和幼弟年龄,判断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约绘于南唐保大末年。
画中战笔描、屏中屏的空间手法、连续性的时间表述法均为周文矩的新创。
纽约大学艺术史研究生院艾尔萨·梅隆·布鲁斯讲座教授乔迅郭忠恕《雪霁江行图》中的人物风格受长安地区影响,并可归于宋太祖时期活跃于开封的画家赵光辅。
无论作者是郭忠恕、王士元还是赵光辅,《雪霁江行图》中的人物所体现的都是赵光辅的风格。
维斯理学院艺术史系副教授刘和平郭忠恕《雪霁江行图》与赵干《江行初雪图》密切相关,两者共同探讨“流放山水”的视觉语言,确立“雪中江行”为一个独立山水主题,并用绘画向我们展示江行者和渔夫、流放和隐逸、江南和中原、南唐和北宋之间的互动关系。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艺术与建筑史系教授石慢文同《墨竹图》是文人画发展的里程碑。
文同通过使用庄子的思想和书法的审美在画家和主题之间建立新的关系,使苏轼和其他文人画家得以进一步推广其观点,即绘画是一门能够表达自我的艺术。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艺术史系副教授李慧漱郭熙的“小景”不但有助于深化了解郭熙宏观与微观相互引发变通的宇宙山水观,并且为唐朝松石山水以来的南北宋山水画的变革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的角度。
台湾史语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石守谦近年所出河北、山西之瓷枕及墓葬壁画等考古资料,表明了山水画观众由士人扩及一般庶民的现象。
1234年金亡之后至1300年的蒙元统治初期,金代士人山水画历经再兴的过程,并成为后来赵孟頫探索山水画新方向时借镜与反思的对象。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艺术史系荣休教授孟久丽近几个世纪所流行的很多孔子画像可追溯到宋朝,并在阴刻石碑和雕版印刷书籍中广泛出现。
正面图像或雕像通常被用于寺庙里的仪式,尤其被用来体现孔子谥官为“文宣王”的地位,其他画像则表现他在一生中所担任过的不同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