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绘画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画
[宋] 苏 轼 《枯木竹石图》 绘干扭枝曲的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虽笔墨不多,却有孤傲 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单击添改文字
米友仁 《米氏云 山》
宫廷画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据《画继》作 者邓椿记述,宋徽宗亲自主持画院,讲求 “形似”和“法度”,法度是要学习传统, 形似是要真切细致地再现客观事物。宋徽宗 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展精工细刻的 作风。宣和画院的上述画风在南宋绍兴画院 继续得到发展,画家追求形象的逼真,构图 的提炼。总的说来,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 度的“写实”,有的美术史家把两宋宫廷绘 画称为“东方写实艺术的巅峰” 。
宫廷画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
宫廷画
崔白
双喜图
三、风俗人物画
宋代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发达,开始 出现表现城市和市民生活的风俗人物画,改变 了以往人物画仅画佛道、帝王、仕女、历史人 物画的现象。宋代风俗画题材的出现,是中国 绘画表现现实生活的一大进步,表现城乡一般 民众的生活与理想,扩大了绘画表现的对象。
导语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彩墨争辉, 情景交融的新时期,上下延续了300多年, 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 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文人士大夫 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相互影响、 吸收、渗透,构成了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 面貌。
源自文库
两宋绘画特点
一、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与绘 画作品的极大丰富
二、绘画艺术的商品化
四、统治者利用绘画粉饰太平
五、文化方面:宋代“右文”政策的影响——国家的权威
与社会秩序依赖于文化与教育的支持。
六、宋代“心学”——格物致知的影响
七、宫廷绘画的兴盛:设立“翰林图画院”,徽宗时又设“画学”,内
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考试入学后学习绘画外, 还要学习《说文》、《尔雅》等文学古籍,以提高文化修养。
三、风俗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百 子 戏 春 图
秋 庭 戏 婴 图
婴 戏 图
村童闹学
单击添改文字
大 傩 图
货 郎 图
五瑞图
特点
雅俗共赏 俗中有雅 雅中有俗
写真与写意并行
形成原因
一、五代时,尤其是南唐、西蜀等国在绘画艺术上的 发展 二、文人为躲避战乱,隐居乡间,描摹山河 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吕少卿;《略论两宋风俗画的美学涵义》;《艺苑》;2008年第一期。
2、常欣;《五代两宋绘画中的 写意因素分析》;《四川文物》;2010年 第5期;第100-106页。 3、陈功,李慧;《山水画在五代两宋勃兴探因》;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2007 年第 4 期;第124-126页。 4、吕少卿;《论两宋画院画家的“风俗情结”与两宋风俗画的“宫廷赞 助”》;《艺苑》;2010年第1期;第18-24页 5、石训,朱保书主编;《中国宋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林素梅;《心境:理学思想与两宋绘画的关系》;《艺术百家》; 2008年第7期;第56-57页。 7、吕少卿;《论两宋风俗画兴盛的社会学与哲学渊源》;《南京艺术学院 报》;2011年第5期;第60-65页。 8、顾平;《宋代文化思潮对两宋绘画艺术的影响》;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04年第1期;第6-11页。
西苑雅集图 局部
宋
马远
《西苑雅集图 》 表现了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等16人 在附马王冼家中吟诗作画休闲娱乐的情景。此图为观米芾题 诗。
文人画
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 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 其次,他抬高了画家王维的历史地位,表现出将文 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画工)分开来的愿望:“吴生 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 谢龙樊。” 再次,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 求形似的画工风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绘画实践上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可以看到 他的美学实践,另外文同的墨竹图与苏轼共同开创 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
三、画院制度的完善
四、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文学化 时期
两宋绘画主要类别
一、文人画 二、宫廷画 三、民间画
一、文人画
唐代出现的文人画,从北宋 中后期以后形成巨大的艺术潮流。当 时对绘画的收藏、品评和延纳画家作 画已在上层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 更有不少文人亲身参加绘画实践,像 诗词一样用以寄兴抒怀,在题材选择、 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上,都有自己的 独特要求。他们在画幅上题字咏诗渐 次增多,开辟了乢画题跋的新天地, 并能自觉地将乢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 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 艺术的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