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纲要》提出,教师应该培养幼儿对知识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技能。
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心理学家XXX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
”幼儿是自然
的探究者,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究周围的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
幼儿的科学探究,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满足自己内在成长的需要。
让孩子看看、听听、玩玩、想想、做做的活动中,变成他们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幼儿需要活动,对科学活动尤其感兴趣,乐于在科学活动中研究和探究。
幼儿科学教育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发
现、学会发展,这是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唤起孩子的兴趣,不能简单地教孩子怎么做,而应多让孩子自己思考怎么做,以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沉与浮”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几盆水放在室内地板上各个地方,让孩子自由地把各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探索、操作,发现哪些是沉,哪些是浮。
然后,发给每个幼儿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试试怎样使橡皮泥稳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
幼儿在反复的“玩”中,学会了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借助木头、小石碗、塑料袋使它浮起来。
孩子们个个找到了不同的方法,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原材料,充分让幼儿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经验,有了收获。
浅谈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鼓励幼儿提问和猜想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答案,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幼儿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
01
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
研究结论二
通过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可 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研究结论三
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和 支持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具 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展望
研究展望一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年 龄段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特 点,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
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 力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和 总结,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 造力
鼓励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的有效策略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 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期 是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其未来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教中的科学与探究能力培养

幼教中的科学与探究能力培养科学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与探究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的认知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教中的科学与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科学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参与科学与探究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他们学会用敏锐的感官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思考和提问来增进对事物的理解。
其次,科学与探究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尝试,学会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解决问题。
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培养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此外,科学与探究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团队精神,通过与同伴一起探索和解决问题,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要培养幼儿的科学与探究能力,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首先,教师应提供多样化和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实验器材和教具,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
其次,教师应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鼓励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幼儿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理解和分析实验结果,并从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和知识。
在幼教中,可以采用多种科学与探究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能力。
首先,可以进行观察和描述实验,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来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属性。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其次,可以进行分类和排序实验,帮助幼儿学习将事物按照一定的属性进行分类和排序。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物模型,让幼儿按照不同的特点将其分类。
此外,还可以进行问题解决实验,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幼儿进行实验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幼儿通过观察、提问、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培养方法:1. 提供探索材料和工具: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和摸索。
为了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探索材料和工具,比如放大镜、天平、实验器具等,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2. 提供观察和实验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幼儿提供观察和实验的机会,比如观察花朵的生长过程、观察天气变化等。
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幼儿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回答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3. 引导幼儿提问和思考:幼儿天生好奇,对于周围的事物总有一些问题想要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鼓励幼儿分享和交流: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可以组织幼儿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探究经验和成果。
通过分享和交流,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从其他幼儿的经验中学习。
5.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时,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科学探究中。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探索材料和工具、提供观察和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提问和思考、鼓励幼儿分享和交流,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幼儿教育中的科学与探索能力培养

幼儿教育中的科学与探索能力培养科学与探索能力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积极探索的态度,并提供科学相关的学习机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科学与探索能力的培养方法,旨在提供针对幼儿园教师和家庭教育者的指导。
一、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好奇心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动力。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1. 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为幼儿创建充满新鲜事物和刺激性的学习环境,例如观察窗、动植物区域或者实验室。
这些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主动探索。
2. 提供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提出问题,并倡导他们寻找答案的过程。
这样的问题可以是关于自然界、生活常识或者与他们身边环境相关的。
3. 鼓励观察与记录: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可以为幼儿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摄影机等。
帮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目标。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提供实践机会:提供幼儿进行实验和观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科学原理。
例如,通过植物种植实验,幼儿可以学习到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变化过程。
2. 鼓励提问和探索: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探索答案。
例如,幼儿可以设计实验来回答自己的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3. 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推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观察一张照片,并提出关于照片中事物的问题。
通过推理和讨论,幼儿可以培养出自己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三、结合游戏和实际操作幼儿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结合游戏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幼儿的科学与探索能力:1. 科学游戏:设计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科学实验是启迪儿童科学思维、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小学教育中,缺乏对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小学生在学科学时缺乏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成为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一、教学内容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应该贴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利用各种材料来进行科学实验。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或者身体感受,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例如,体验水的变化,可以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冰与水的实验;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可以进行气体的实验。
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孩子自主探究,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另外,科学实验教学内容应该有一定的阶段性。
一年级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洗净树叶的实验或者简单实验室用具的识别。
二年级可以进行更加具体的实验,如热胀冷缩实验或者吹气球实验。
三年级可以进行一些需要测量、计算和判断的实验,如测量温度的实验或者判断物体的密度。
四年级可以进行一些观察和实验室操作综合使用的实验,如颜色反应实验或者制作糖果实验。
五年级可以寓教于乐的进行一些化学实验,如漏斗分离实验或者制作泡沫实验。
六年级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和科学创新实验,如制作风筝或者制作太阳能车。
二、教学方法在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参与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老师应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
这可以让小组内的孩子们相互合作、交流,利用各自的优点来共同完成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其次,老师应该在学生实验前,提供一些知识的背景说明、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对实验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老师应该让小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
这可以让孩子们主动思考和寻找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能力科学探索和实验能力是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
通过科学探索和实验,幼儿可以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本文将从教育环境的打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践经验的分享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能力。
一、营造具有科学探索氛围的教育环境1. 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幼儿在科学探索和实验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素材支持。
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具有探索和实验价值的物品,如放大镜、磁铁、实验工具等。
此外,教室中的物品摆放和布置也需要具有科学氛围,例如放置植物、标本、实验成品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设立科学角落或实验室为了增加幼儿的科学探索和实验机会,学校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科学角落或实验室。
这个区域可以放置各种科学实验器材和教具,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
同时,教师可以在这里组织一些小型实验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通过问题导入、故事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太阳会升起”、“为什么火箭可以飞上天”等,让幼儿思考和猜测。
同时,还可在教室中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成果,让幼儿产生探索和实验的欲望。
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1. 探索性学习幼儿在科学探索和实验中需要通过自主观察、实践操作来获取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任务或情境,让幼儿观察、操作,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植物的观察和种植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的成长过程。
2. 合作学习科学探索和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
在合作学习中,幼儿可以相互交流、协助解决问题,培养彼此的思考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3. 师生互动教师在科学探索和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教师应重视发现和引导幼儿的思考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思辨,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浅谈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浅谈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探究是培养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是引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最佳素材。
通过观察、提问、实验等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这些现象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一、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现象,比如水能流动、树叶能飘落、冰能化掉、光能照亮等等。
这些现象看似平常,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幼儿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冰的融化,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对很多现象产生疑惑,比如为什么天上会有彩虹、为什么火会燃烧等等。
这时候,可以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进行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可以给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天上会有彩虹?帮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好奇心。
三、进行简单实验体验科学让幼儿通过简单的实验来体验科学,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水的实验、力的实验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知识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可以让幼儿做一个简单的水的实验:将水倒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引发幼儿对水的特性和形态的思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四、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五、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根据他们的兴趣点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一些幼儿可能对动物感兴趣,可以带领他们进行动物探究活动;一些幼儿可能对天文感兴趣,可以带领他们进行星空观察活动。
通过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学习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学习幼儿科学探究学习,是引导孩子们探索世界、发现规律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的老师,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好奇心,培养探究意识孩子们天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设置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科学的魅力。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等自然现象,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创设情境,引导实践操作幼儿科学探究学习需要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操作。
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设适宜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动手实践,体验探究的过程。
例如,在研究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亲手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在幼儿科学探究学习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
同时,合作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鼓励创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研究光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望远镜,看看谁制作的望远镜效果最好。
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都有所不同。
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感兴趣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六、注重评价,激励进步在幼儿科学探究学习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全面评价,既要关注他们的探究成果,也要关注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浅谈3~6岁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

浅谈3~6岁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3~6岁是幼儿园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特点、培养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展开浅谈。
一、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特点1. 好奇心强3~6岁的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对事物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有强烈的求知欲。
2. 想象力丰富幼儿时期的孩子天马行空,能够用丰富的想象力探索和理解未知的事物,因此对于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刺激他们的想象力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喜欢动手实验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世界,对于科学实验和探索充满兴趣,因此可以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
4. 喜欢提问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究来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耐心的回答和引导来激发他们的科学求知欲。
1. 提供丰富的科学资源幼儿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丰富的科学资源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工具、科普绘本和玩具等资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科学知识。
2. 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实验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动手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引导他们对事物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进行探索,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出引导性问题在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从问题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4. 创设科学探索环境在家庭和幼儿园等环境中,可以创设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场景,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探索和实验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5. 褒奖和鼓励在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褒奖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
从婴儿期就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物,如摸摸海绵的柔软,踢踢石子让它不断滚动,追随着蚂蚁看看它们究竟爬到了什么地方,拿到了并非玩具的东西,如钟表一定要“拆”开看看等。
这些都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开始,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最好的契机。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注意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由此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它表现为幼儿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
幼儿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注意新奇事物。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因此,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可以通过日常感知、做小实验、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萌发主动探索的强烈愿望。
如我们在小班下学期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汽车的活动。
小朋友从家中带来许多汽车玩具,这些逼真的汽车都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有的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直接的关联,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小轿车、公共汽车,而对那些救护车、洒水车,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经常在马路上看到却从未乘坐过。
他们拿着这些汽车摆弄、拆装,仔细的观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种汽车的特征,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名称、作用,学习的兴趣异常浓厚。
二、投放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幼儿是通过直接接触材料、动手操作材料、充分感知材料、反复体验材料来学习科学的,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合理、科学、有序地为幼儿提供有关探索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有一天,一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个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服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许多孩子也有同感,都十分好奇。
浅谈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浅谈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的学科,它可以让人们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进行探究。
我们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如何从液体变为固体,再从固体变为液体,引导幼儿思考这其中的原因。
我们可以用一杯水放在冰箱里,待幼儿发现水变成了冰块后,再取出来放在室温下,观察它又变成了水。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可以深入地理解水的不同状态,以及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在幼儿园的自然探索角落,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或活动,如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用生活用品制作简易电路,或者搭建简单的水力和气力实验装置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亲自动手、动脑思考,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充分参与提出问题、做出预测,并观察和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和结果。
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故事和图书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或者揭示一些科学原理的故事。
通过讲述“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万有引力的概念;通过讲述“项目小飞机”这样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航空原理。
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科学启发绘本,通过图书阅读的形式,开拓幼儿的科学视野,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
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参观科技馆、植物园等科学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知识,观察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探究。
在实践中,幼儿可以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参与简单的实验、和其他孩子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等。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幼儿的学习遵循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来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那么怎样在一日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呢?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
失去了自然,儿童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特质。
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自然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很多,一颗小石子,一团黑泥巴,都会让幼儿宝贝似地收藏。
教师对此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横加干涉,而应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寻找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时予以支持和引导。
一天,雨后天晴,我带孩子们去操场上散步,在操场边上,一群孩子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吸引他们的是水泥操场边上留下的一个水坑,乐乐说:小水坑里有树,彤彤说:“我看到了天上的云朵”,看来孩子们对水坑的倒影产生了好奇,我故作惊讶地说:“难道树掉进了水坑里?”彤彤见老师也不明白,骄傲地说:这是它们落在水里的影子。
“我看到水坑里的树头是朝下的'。
”“水坑里的影子都是倒着的。
”“喔,原来这就是倒影啊!”我的惊叹使孩子们更加坚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静雅总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说法:“真好看,就像一幅画。
”正当孩子们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时,调皮的强强用脚去踩水坑里的云朵,这一脚下去,所有的倒影都看不清楚了,有的孩子责怪强强,佳佳像个小大人“:等会儿,等会儿就能看清楚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不就是这样说的吗?瞧,孩子们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科学,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不正是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萌芽吗?像这样孩子们因亲近自然的发现和探索还很多,关于种子,关于影子,关于泥土和沙子等等,这些经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操作、学会了交流和分享,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投放材料,促进探究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尝试,而动手操作是科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它能促使幼儿在做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幼儿园科学论文:浅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科学论文:浅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
的培养
引言
科学探索能力是一种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
本文旨在
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认知、解决问题和创造力发展。
1. 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
力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幼儿园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方法
2.1 创设富有科学元素的环境
通过装饰幼儿园环境、设置科学探索角和提供科学实验器材等
方式,创设富有科学元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2.2 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组织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简单机械原理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并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3 提供启发式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提供一些启发式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2.4 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
通过鼓励幼儿们表达和分享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思考和体验,营造开放和包容的研究氛围,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进步。
结论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阶段,创设科学环境、组织科学活动、提供启发性问题和鼓励幼儿表达与分享是有效的培养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可以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索和发现科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 [引用1]
- [引用2]
- [引用3]。
浅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实验、推理等能力,提升解决问题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而在大班幼儿阶段,针对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着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供借鉴。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室或者选择一个室外的自然环境,提供足够的自然材料和实验设备,如水、泥土、花朵、显微镜等,让幼儿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答案。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和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讲故事或游戏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科学现象和原理,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述自然界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为什么树叶会变红呢?”。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和寻找答案。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参与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讨论和分享,幼儿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同时,教师可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幼儿整理思路,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项目式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摸索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颜料和画笔,记录自己的发现和经验。
这样的实践过程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知识的传递与分享。
通过幼儿的展示和互动,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幼儿进行科学实验展示,同时鼓励其他幼儿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交流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总之,在大班幼儿阶段,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培养幼儿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期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通过科学探究,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等能力,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
1. 提供丰富的科学资源和环境在幼儿园或家庭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科学资源和环境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
这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实物模型、图书、实验工具等。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摸索和实验等方式来感知和探索科学规律。
2. 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观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科学现象。
教师或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培养他们准确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幼儿喜欢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教师或家长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观察水的沸腾过程、探究物体的浮沉原理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从中发现科学规律。
4.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教师或家长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发散性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同时,也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验证和改进自己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究不仅需要个体的能力,还需要团队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师或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探究并解决问题。
6. 开展科学游戏和活动科学游戏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或家长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科学游戏和活动,例如:找寻宝藏、探索自然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并进行科学思考和实践。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勇于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
儿童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儿童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索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成为了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儿童培养科学探索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首先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小型的科学实验室,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科普读物、科学玩具和模型,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进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儿童喜欢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时,应该注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科学实验班,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或者组织一些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鼓励提问和探索鼓励儿童提问和探索是培养他们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方法。
让孩子们自主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可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儿童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有些孩子喜欢阅读,有些孩子喜欢实践,有些孩子喜欢观察,有些孩子喜欢实验。
因此,在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时,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比如可以设置多个学习站点,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
五、注重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索的核心,也是培养儿童科学探索能力的关键。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等环节。
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来实施,比如让孩子观察一朵花的生长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和验证。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探索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儿童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才能逐渐形成科学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科学能力培养

浅谈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一、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选择幼儿科学探索的课题《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的确,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
水是幼儿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儿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幼儿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幼儿们经常都接触到了水。
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又有哪些特性?幼儿们却不一定都知道,她们对水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
要让幼儿们对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进行引导。
幼儿天生就爱好玩水,她们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问题。
如: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些东西放在水里就化了,而有些东西放在水里就不化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喜欢探索水的秘密,对水的变化感到好奇;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有水的溶解现象,大胆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了解水的作用,有节约用水的行为。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宜兴张泽幼儿园彭凤珍王叶芬
《纲要》中提出:“在活动中教师应更多的培养幼儿对知识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不应仅仅是技能的传授。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
“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究周围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探究,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满足自己内在成长的需要。
将孩子看看、听听、玩玩、想想、做做的活动中,变成他们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此,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一、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没有活动,也就没有幼儿的学习。
”幼儿需要活动,对科学活动尤感兴趣,乐于在科学活动中学习和探究。
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幼儿自身的活动,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发现、学会发展,这是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唤起孩子的兴趣,不能简单地教孩子怎么做,而应多让孩子自己思考怎么做,以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在“沉与浮”科学活动中,教师把几盆水放在室内地板上各个地方,让孩子自由地把木块、小石块、皮条、纸片、海绵、泡沫、树叶、吹塑玩具、有盖无盖得玻璃瓶等有沉、有浮的各种物体等放入水中,观察、探索、操作,发现哪些是沉,哪些是浮。
然后,发给每个幼儿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试试怎样使橡皮泥稳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
幼儿在反复的“玩”中,学会了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借助木头、小石碗、塑料袋使它浮起来。
孩子们个个找到了不同的方法,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原材料,充分让幼儿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经验,有了收获。
在主题活动《秋天的变化》中“有趣的叶子”科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显然是一个富有魅力的课题。
五彩缤纷,丰富多样的秋叶,为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幼儿观赏、分类、探究、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幼儿、家长全体总动员先采集树叶,然后幼儿用自己不同的情趣来观赏叶子,以不同的方法(如厚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如,银杏树叶像扇子、梧桐树叶像手掌······,还把树叶“变变变”制作了一幅幅漂亮的树叶贴画,供幼儿观赏,活跃了思维,促进了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结合季节我们引导幼儿自主动手,照料观察种子发芽实验,帮助幼儿了解种子发芽与水、温度、阳光、空气有关,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探究兴趣。
我们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促进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放在首位,鼓励幼儿全身心地参与活动。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
作为教师,应接纳、重视和鼓励幼儿,要看到幼儿乐于探究的良好动机和通过探究所获得的有益经验,教师要寻求幼儿真实的动机,不要急于批评或制止幼儿,而要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教师也要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操作物体,才能真正了解真实意图,如晨间小劳动、探究“为什么我给花儿浇水,反而花儿长得不快而烂掉了呢?”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究和发现,孩子们就会有创造性和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做法,要支持、鼓励幼儿的探究。
午后散步,也是幼儿学科学的又一活动形式,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幼儿可以走走、看看、玩玩、想想、听听、说说,例如在《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中,通过散步,让幼儿动手采集树叶、收集石子、昆虫的躯壳,并允许他们带回。
在大自然中,采集到得“珍宝”,有的可放在自然角供大家继续观赏和探索,有的则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工、制成美丽的“工艺品”,如用树叶贴成美丽的画。
又如“为什么向着阳光的迎春花早开呢?”通过散步,不仅使幼儿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幼儿的感知和观察力,还促进了幼儿探索思考。
让幼儿在散步活动中学科学,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三、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幼儿喜欢摆弄、好游戏,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
游戏像“魔术”一样有“魔力”,吸引着幼儿,激发着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需要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才能真正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和发现铺路搭桥,要为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搭构阶梯。
为此,我们为幼儿设置了科探区。
通过“想想、玩玩、做做”,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究和发现,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主动获得,发展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探区中,我们设置了电线、新旧电池和电珠灯泡,让幼儿自己去玩玩、试试。
一开始,没有孩子去关注这些材料,也可能是他们对这些材料不大感兴趣。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能让电珠亮起来,还真有几位孩子去尝试、探索、摆弄了。
“用几节旧电池连接—灯不亮”原来电池没电了,“用新电池连接—灯亮了”,“一节能亮,二节也能亮,三节更亮了”,“为什么有时两节电池连在一起电珠不会亮呢?”我用手指着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说:“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不亮呢?”有几个孩子随即重新把电池调整了过来—电珠亮了。
原来是电池接反了。
过了几天,我们在区域中又放了些带有塑料绝缘层的电池,再让幼儿去探索。
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的新电池怎么不会亮呀?”我指了指电池的正极,他看着我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我说:“你把电池上的红塑料片去掉试试看。
”“哇!老师,电珠亮了。
”孩子很兴奋。
原来电池上的红塑料片是绝缘体呀。
孩子们这下感兴趣了,去玩的小朋友逐渐地多了起来。
对于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幼儿,我们还投放了电动玩具。
在那区角中,让幼儿通过反复装卸电池,探索、操作怎样装才能使玩具动起来。
有几个孩子还组成了一个小组一起交流。
在不断地拆装过程中,有的幼儿学会了正确装卸电池,高兴地玩起了电动玩具。
有的幼儿还出现了科学幻想,表示长大以后要发明玩具。
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我们在区角中适时投放了多种材料,如:“有趣的磁铁”、“陀螺怎样转起来”、“物体沉浮”、“桌子发芽”、有趣的吸力“、镜子会反光”、“找空气”等,引发幼儿自主探索、摆弄。
在交流操作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幼儿的相互交往和友爱,还密切了幼儿间的关系。
四、在种植和饲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学科学的一项实践,是幼儿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方法。
幼儿通过播种、管理、收获等种植活动和喂食、照料等饲养活动,学习简单的种植和饲养技能,培养爱劳动的品质。
我们在园内开辟了种植园地。
根据时令季节种上不同的蔬菜、瓜果等植物,并让幼儿参与简单的种植活动,如:挖小坑、除草、浇水、采摘……等。
我们还在活动室长廊内设置了自然角。
通过“我的植物我来养”、“我的动物我来养”,引导幼儿自己种植和护理自然角、种植园中的植物与动物,产生愉快的情绪与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动、植物的特点,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动、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动植物的热情,关爱和呵护动、植物情感和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
幼儿通过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探究动植物,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发现,教师应充分提供幼儿参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总之,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最佳时期,科学教育的课程也必须成为幼儿探索的过程,成为幼儿猜想、尝试和发现的过程,使幼儿不仅获得内化的知识经验,而且体验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