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1《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2013-2014-1《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2013-2014-1《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2013-2014-1公共选修《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 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 普通心理学

B. 管理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社会心理学

2.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P是()。

A. 行为

B. 函数

C. 环境

D. 个人

3.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A. “经济人”假设

B. “复杂人”假设

C. “社会人”假设

D. “自我实现人”假设

4. 在心理过程中,我们把人们对事物的具有好恶倾向的体验称之为()。

A. 理智

B. 意志

C. 情感

D. 认识

5. 在管理方格理论中,(9. 1)型管理方式又称为()。

A. 贫乏型管理

B. 俱乐部型管理

C. 任务型管理

D. 中间道路型管理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个体心理

B. 群体心理

C. 组织心理

D. 病理心理

7. 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是管理心理学应坚持的()。

A. 联系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具体性原则

8. 谈话法和问卷法应属于()。

A. 观察法

B. 测验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9. 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

A. 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B.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C. 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

D. 生存需要与享受需要

10.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A. 物理因素、社会因素

B. 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C. 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D. 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11.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是()。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12.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参照群体

D. 实属群众

13. 信息从接受者返回信息源的过程称为()。

A. 编码

B. 传输

C. 解码

D. 反馈

14. 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A. 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

B. 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C. 领导有效性=f(领导作风、成熟度、环境)

D. 领导有效性=f(领导效率、被领导者成熟度)

15. 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A. 参与管理

B. 和魂洋才

C. 家庭主义

D. 以人为中心

16. 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

A. 英国

B. 俄国

C. 美国

D. 德国

17. 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称之为

()。

A. 案例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调查法

18.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

A. “复杂人”假设理论

B. “经济人”假设理论

C. “社会人”假设理论

D. “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

19.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现代领导者应该实行()。

A. 经验性决策

B. 科学性决策

C. 主观性决策

D. 客观性决策

20. 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为()。

A. 9. 1型管理方式

B. 1. 9型管理方式

C. 1. 1型管理方式

D. 9. 9型管理方式

21. 根据布雷克管理方格图,下列管理方式中对工作抓的最紧的是()。

A. 8. 4

B. 3. 7

C. 2. 8

D. 9. 2

22. “个人能力主义”是下列哪种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A. 美国组织文化

B. 日本组织文化

C. 中国组织文化

D. 澳洲组织文化

23. 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和()。

A. 再冻结

B. 激励

C. 管理

D. 目标

24. 一位父亲为了鼓励小孩用功学习,向小孩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都考试95分以上,就给物质奖

励. 在下述什么情况下,小孩会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

A. 平时成绩较好,有可能各门功课都考95分以上

B. 奖励的东西是小孩最想要的

C. 父亲说话向来都是算数的

D. 上述三种情况且时存在

25.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

A. 技术的竞争

B. 人才的竞争

C. 体制的竞争

D. 思想观念的竞争

26. 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指()。

A. 工程心理学B. 普通心理学C. 工程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

27.()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A. 社会心理学B. 管理心理学C. 工程心理学D. 普通心理学

28.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A. 梅奥B. 斯腾C. 马斯洛D. 勒温

29.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说。

A. 人际关系

B. 人群关系

C. 个人关系

D. 公共关系

30. 小李是一个小公司的职员,收入不高,再加上妻子有病,孩子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虽说他很喜

欢文学创作,但为了生计也不得不放弃,因为他每天下班都要到附近的一家鞋厂去当计件工,赚一些钱用来贴补家用,鞋厂的工头是个细心、心肠也很好的人,他总是手把手地教小李怎样才能做的更快,小李非常愿意接受,工厂里有很多像小李这样的人。据此判断,鞋厂对员工的人性假定最有可能为()。

A. 经济人

B. 自我实现人

C. 社会人

D. 复杂人

31.()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32.()认为,一般人都是勤奋的。

A. X理论B. Y理论C. Z理论D. 超Y理论

33. Y理论是()提出的。

A. 马斯洛B. 阿吉里斯C. 梅奥D. 麦格雷戈

34.()认为,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

A. X理论B. Y理论C. Z理论D. 超Y理论

35.()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态度

36. 需要层次论属于()激励理论。

A. 内容型B. 过程型C. 目标型D. 状态型

37. 期望理论属于()激励理论。

A. 内容型B. 目标型C. 过程型D. 状态型

38. 公平理论属于()激励理论。

A. 内容型B. 目标型C. 过程型D. 状态型

39.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第三个层次是()需要。

A. 尊重B. 社交C. 安全D. 生理

40. 赫兹伯格(F.Herzberg)提出的激励理论称之为()。

A. 需要层次论B. 双因素理论C. 期望理论D. 公平理论

41. 成就需要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弗洛姆B. 马斯洛C. 亚当斯D. 麦克利兰

42.()是指激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强度。

A. 激励B. 期望值C. 效价D. 期望模式

43. 为鼓励良好行为而撤消或减轻原有的消极后果的方法,称之为()。

A. 积极强化

B. 消极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44.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A. 物质

B. 心理

C. 生理

D. 感情

45.()领导决策的主要特征是领导者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A. 集权式

B. 参与式

C. 民主式

D. 放权式

46.(1. 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管理。

A. 任务型

B. 乡村俱乐部型

C. 贫乏型

D. 中间道路型

47. (9. 9)型管理方式又称为()管理。

A. 任务型

B. 团队型

C. 贫乏型

D. 中间道路型

48. 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X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

假设的概括。

A. 复杂人

B. 现代人

C. 经济人

D. 发展人

49.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 行为方式

B. 生活方式

C. 学习方式

D. 交往方式

50. 按照需要的起源划分,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与()两大类。

A. 生理性需要

B. 发展性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心理性需要

51. 马思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行为是由()决定的。

A. 生理需要

B. 发展需要

C. 优势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52.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

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

A. 情境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激励因素

D. 工作因素

53.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四个方面。

A. 管理素质

B. 综合素质

C. 心理素质

D. 技术素质

54. 行为改变的冻结期,一般采取什么方式实施冻结?()

A. 破坏

B. 隔离

C. 褒贬新旧知识

D. 强化

55. 见到一个衣着清洁整齐的人,我们可能就会认为他做事细心,有条理,有责任心。这属于社会知觉中

的()。

A. 知觉防御

B. 第一印象

C. 刻板印象

D. 晕轮效应

56. 管理者与其说是一位激励者、指导者、控制者,不如说是一位起催化作用的媒介者,是创造和提供方

便的人。这是哪种人的假设的观点?()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57.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一般应首先改变一个人的()。

A. 知识

B. 情感

C. 价值观

D. 行为

58. 一位同学失恋后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考研上,并最终考上了某名牌大学的研究

生。这属于挫折防卫中的哪一种?()

A. 补偿作用

B. 代替作用

C. 压抑作用

D. 投射作用

59.“唯小人与女子难养”,这句话反应的是()。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刻板印象

D. 第一印象

60. 让受挫者给他造成挫折的人写信,这属于什么挫折管理方式()。

A. 精神发泄法

B. 心理治疗法

C. 主体知觉重组

D. 宽容

61. 卢因的“群体动力场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取决的因素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A. 行为=f(激励·个性)

B. 行为=f(个性·环境)

C. 行为=f(他人影响·个性)

D. 行为=f(他人影响·智力)

62. 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

心理效应称为()。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63. 麦格雷戈将传统的管理方法称为()。

A. PM理论

B. Z理论

C. 情势理论

D. X理论

67. 在领导方格模式中,(1. 1)型领导又称()。

A. 贫乏型领导

B. 俱乐部型领导

C. 任务第一型领导

D. 中间型领导

68. 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叫()。

A. 任务团体

B. 正式团体

C. 指挥团体

D. 利益团体

69. 在管理心理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个性

70.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

A. 指令型领导

B. 说服式领导

C. 参与式领导

D. 授权式领导

71. 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

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A. 电器实验

B. 梅奥实验

C. 霍桑实验

D. 系列实验

72.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五类,它们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

A. 谈话法

B. 判断法

C. 个案法

D. 分析法

73. 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A. 信息

B. 价值

C. 人际关系

D. 情境

74.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 马斯洛

B. 弗鲁姆

C. 洛克

D. 斯金纳

75.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二

大类。

A. 情境因素

B. 激励因素

C. 群体因素

D. 领导因素

76.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激励程度=期望值()。

A. 需要

B. 目标

C. 效价

D. 能力

77. 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A. 哈佛

B. 梅奥

C. 霍桑

D. 控制

78.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79.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

A.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 “仁”

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 “知足者富”

80.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出自()。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中立派学者荀子

D. 韩非子

81. ()提出:“有教无类”。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82.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83.认为,富贫、贵贱、寿夭,都不是命中注定的,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它属于()的思想。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中立派学

D. 现代道家学派

8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观点出自()。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中立派学者荀子

D. 现代道家学派

85. “柔弱胜刚强”、“凡事有道”、“大道无道”、“无为而治”是()核心价值观。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中立派学者荀子

D. 现代道家学派

86. 博览儒家、道家等百家学派,观点趋于中立派的学者是()。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87.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统治阶层立场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荀子

D. 韩非子

88.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被统治阶层立场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荀子

D. 韩非子

89. “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下来),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所作的《劝学篇》。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90. 古代学者()在《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含义为,人道要效法天道,就管理者来

说,“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91. 道家学派“无为”的含义是()。

A. 通过“无为,最后到达“无不治”的管理效果。

B. 管理者无所作为

C. 被管理者无所作为

D. 作为管理者却都不做任何事情

92.“无为”是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此观点出自()。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93. “中庸之道”的管理思想出自()。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94. 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型的特征,属于()气质

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95.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注意力与兴趣容易转移、具有外向型的特征,属于()气质

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96. 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善于忍耐、具有内向型的特征,属于

()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97. 行动迟缓、不强烈、孤僻、情绪谈深刻、感受性很高、善于观察细节、具有内向型的特征,属于()

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98. 主要表现为过分的抱负、过节奏、高效率、好冲动、固执、个性急躁、匆匆忙忙、大声说话、富含敌

意、竞争意识特强、善于进取、求成心切、好争辩、好争胜属于()。

A. B型性格(type B personality)

B. A型性格(type A personality)

C. D型性格(type D personality)

D. C型性格(type C personality)

99. 主要表现为沉默、沉思、音调低、生活较为悠闲、节奏慢、对工作要求较为宽松、缺乏主见、个性随

和、顺从、抱负少、对成败得失看得较为淡薄等属于()。

A. B型性格(type B personality)

B. A型性格(type A personality)

C. D型性格(type D personality)

D. C型性格(type C personality)

100.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属于()

的思想。

A. 信息管理

B. 环境管理

C. 目标管理

D. 时间管理

101.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他的房间的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的小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各种美妙的语句,节约时间的警句及生动的比喻,以便在睡觉,穿衣,刮脸,散步时随时都能看到,随时提醒自己。这种做法属于管理中的()。

A. 环境信息法

B.自我信息法

C. 目标信息法

D. 时间信息法

102. 北美印第安人要修一条道路,若前面有一片森林,他们宁可绕道修路也不肯破坏树林,这表现出()的价值观。

A. 顺从环境

B. 与环境和谐相处

C. 主宰环境

D. 利用环境

103. 认为,人在自然力量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生活是命中注定的,是受神灵支配的,这表现出()的价值观。

A. 顺从环境

B. 与环境和谐相处

C. 主宰环境

D. 利用环境

104. 认为,人定胜天,人能征服环境,人是环境的主宰,以修路为例,此种价值取向的人会砍伐树木,削平山头,修一条笔直的路,这表现出()的价值观。

A. 顺从环境

B. 与环境和谐相处

C. 主宰环境

D. 利用环境

105.()是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以预先确定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A.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B. 环境管理(MBE: management by environment)

C. 时间管理(MBT: management by time)

D. 信息管理(MBI: management by information) 106. “目标管理中如果缺少了信息,就会产生出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导致失败;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没有信息,就无法对人进行全面的了解,无法挖掘人的潜能,也不能做到人尽其才。”这种观点属于当代()的重要思想。

A.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B. 环境管理(MBE: management by environment)

C. 时间管理(MBT: management by time)

D. 信息管理(MBI: management by information) 107. 在管理中,比较注重自然形成的风雨雷电,花草树木:人为建造的楼房街道,喷泉雕塑;有形的机器设备,采光通风;无形的组织制度,人际关系等,这类管理属于当代()的重要思想。

A.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B. 环境管理(MBE: management by environment)

C. 时间管理(MBT: management by time)

D. 信息管理(MBI: management by information)

108. 把时间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将时间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在管理上,注重时间效益和人本价值的体现,这属于当代()的重要思想。

A.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B. 环境管理(MBE: management by environment)

C. 时间管理(MBT: management by time)

D. 信息管理(MBI: management by information) 109. 霍桑实验属于典型的()。

A. 实验室实验

B. 现场实验

C. 调查

D. 测验

110. 领导行为四分图的两个维度包括()。

A. 关心财务与设备

B. 关心人与生产

C. 关心人与工资

D. 关心人与环境

111. 奖励应当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体现了强化的()。

A.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B. 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原则

C. 奖人所需原则

D. 及时强化原则

112. 在生命周期理论中,成熟度是指()。

A. 生理的成熟度

B. 心理的成熟度

C. 行为的成熟度

D. 风格的成熟度

113. 权变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是()。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114.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 勒温

B. 黎维特

C. 阿吉里斯

D. 闵斯特伯格

115. 下列挫折的行为表现中,属于妥协性行为的是()。

A. 自我安慰

B. 逆反

C. 升华

D. 补偿

116.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说明个性具有()。

A. 独特性

B. 整体性

C. 稳定性

D. 倾向性

117. 亚里士多德说:“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有推荐力。”这说明在人际关系中()因素的重要性。

A. 外貌吸引

B. 语言吸引

C. 才华吸引

D. 名望吸引

118.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的是()。

A. 心理技术学

B. 群体动力理论

C. 霍桑实验

D. 需要层次理论

119.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说明个性具有()。

A. 整体性

B. 独立性

C. 稳定性

D. 倾向性

120. 哲学家()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A. 艾宾浩斯(Ebbinghaus)

B. 缪勒(G.E.Muller)

C. 费希纳(Fechner)

D. 冯特(W.Wundt)

二、多项选择题

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领导心理D. 组织心理

2.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A. 心理过程B. 个性倾向性C. 个性D. 个性心理特征

3.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素质

4.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社会需要D.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测验法和个案法

6. 人性假设理论包括()假设。

A.“经济人”B.“社会人”C.“成就人”D.“复杂人”

8. Y理论在管理措施上引起一系列变化,它们分别是()的改变。

A. 管理重点B. 管理人员职能C. 奖励方式D.管理制度

9. 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

A. 内容型激励理论

B. 过程型激励理论

C.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 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

10. 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

A. 需要层次论

B. 双因素论

C. 公平论

D. 成就需要论

11.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理论。

A. 公平

B. 挫折

C. 期望

D. 目标

12.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理论。

A. 条件反射

B. 挫折

C. 期望

D. 归因

13. 领导者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能力。

A. 组织B. 社交C. 决策D. 创新

14. 著名的管理方格理论,指出的管理类型有()。

A. 高“抓工作组织”、高“关心人”B. 高“抓工作组织”、低“关心人”

C. 低“抓工作组织”、高“关心人”D. 低“抓工作组织”、低“关心人”

15. 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提出的典型管理方式主要有()。

A.(9. 1)型B.(1. 9)型C.(1. 1)型D.(5. 5)型和(9. 9)型16. 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

A. 距离的远近和交往的频率B. 相似性因素

C. 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D. 个性特征

17. 子(孔子)曰:()。

A.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无为而治,乃治天下之上策。”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子(老子)曰:()。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 孔子在管理中倡导的“中庸之道”之具体含义是()。

A. 凡事要适度B. 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

C.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D.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20. “无为而治”在管理实践中具有的作用是()。

A.“无为”可以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避免引起反感。

B.“无为”可以减少冲突。

C.“无为”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

D.“无为”不适用于当代企业之管理。

21. 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A. 独创性B. 灵活性C.普遍性D. 风险性

22. 目标管理的核心是()。

A. 让员工自己当老板B. 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C. 让员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D. 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

23. 订立目标的原则是()。

A. 目标=实力+勉强B. 目标要能让人兴奋

C. 目标要发自内心D. 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24. 行为改变过程既行为改变有()层次。

A. 知识的改变B. 态度的改变C. 行为的改变D. 团体或组织行为的改变

25. 目标的心理功能()。

A. 定向功能B. 控制功能C. 激励功能D. 凝聚功能和反馈功能

26. 自信心的形成有三条主要途径()。

A. 要善于获得成功的体验B. 要正确地对待客观环境的期望和评价

C.认真反思自己的过失

D. 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要学会自我接纳

27. 人员甄选的常用方法()。

A. 心理测验和知识考试B. 情景模拟C.了解个人婚姻状况D. 面试

28.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

A. 要素有用原理B. 能位相宜原理C. 互补增殖原理D. 激励强化原理和动态适应原理

29. 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A. 培训工作没有与单位的总目标相结合B. 仅强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训效果

C. 没有选择恰当的培训对象D. 只培训少数人员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30. 人际关系需求类型分为三类()。

A. 恋爱的需求B. 控制的需求C. 情谊的需求D.包容的需求

三、判断题

1.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

3. 儒家学派的“无为”是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

4. 管理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12年,丽连.吉尔布雷斯出版《管理心理学》。

5. 管理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12年,雨果.闵斯脱博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6.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 人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它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宝贵的资源。

8. 赫兹伯格(F. Herzberg)提出了单因素激励理论。

9.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认同关系。

10. 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没有重大的影响。

11. 一个很能干、很有才华的人,有一些小缺点和错误,会降低他的威望与影响力。

12.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13. 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

14. 企业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15. 挫折(frustration)既具有消极作用,又具有积极作用。

16. 领导心理学是以领导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为对象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

17. 目标管理中如果缺少了信息,就会产生出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导致失败。

18. 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没有信息,就无法对人进行全面的了解,无法挖掘人的潜能。

19. 信息是实施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20. 老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1. 孔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22. 会议是创造物质与精神产品的重要形式。

23. 适当的会议对于联络、交流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极大的作用。

24. 会议利用不好,也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25.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两种基本形式。

26.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你用还是不用,它都照样流逝。

27. 时间不是矢量。

28.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和持续性,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更替和前后联系的表现。

29. 矢量(vector):有大小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动量、力。

30. 时间的矢量一维性,表示人类最大的自由,在于创造未来,而不在于改变过去。

31. 时间的不可贮存性,促使个体对人生命之有限的觉醒。

32. 人人都是时间的消费者。

33.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不都是一视同仁、公平均等的。

34. 时间的公平均等性,促使人们认识到,造成时间有效利用个体差异的原因,关键在于自我管理的好坏。

35. 时间管理对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36. 培根指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37. 时间管理不是管理者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基础。

38.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39. 环境是外部因素的总和。

40. 时间,见证了生命存在的过程!时间就是生命。

41. 环境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无形的组织制度,人际关系;都可以称为环境。

42. 天气是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流、气压)的综合表现。

43. 在各种气象因素中,气温不是起主导作用的。

44. 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

45. 针对不同民族的不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能提高管理效率、有效

地避免组织中的矛盾。

46. 社会思潮时尚又称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观念、爱好、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47. 舆论是社会上的众人对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有代表性的综合意见。

48. 舆论的形式基本上有两种:显在性舆论和潜在性舆论。

49. 显在性舆论是通过多数人明确的语言或态度表现出来的舆论。

50. 潜在性舆论是没有公开表示的,只是在熟人、亲友之间的散布的舆论。

51. 人员密度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52. 气质有好坏之分。

53. 性格无好坏之分。

54. 行为的转变过程一般要经过解冻期和改变期两个阶段。

55. Z理论认为职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条件。

5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57. 朱永新认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目标、环境和时间。

58. 应激(stress)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9. 创造活动的核心是创新性思维。

60. 在一定程度上,自我管理水平决定着我们目标达成的程度。

四、简答题与论述题

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 简述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4. 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如何运用?

6.“以德为先”在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如何运用?

7.“以和为贵”在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如何运用?

8. 比较“经济人”理论与“成就人”理论。

9. 简述“文化人”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10. 简述目标的心理功能。

11. 简述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答:(1)培训工作没有与单位的总目标相结合。(2)仅强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训效果。(3)没有选择恰当

的培训对象。(4)只培训少数人员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12. 简述挫折及其反应。如何预防和克服心理挫折?

13. 领导者的权力如何构成?怎样合理使用权利?

14. 如何建立一个积极、团结和高效的领导班子?

15. 简述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

16. 试述时间管理及其原则。

17. 简述认知人格理论的心理健康观。

18. 简述环境及其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19. 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

20.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21. 简述心理过程包含的内容及其关系。

22. 简述心理特征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3. 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4. 试述个人时间管理取得的效能,并说明,如何优化自己时间管理的方法?

26. 试述学习型组织及其组织的主要特征。

答:(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3)善于不断地学习。(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5)自主管理。(5)成员家庭与事业的平衡。(7)领导者的新角色。

27. 试述实验法及其分类、特点。

28. 试述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29.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0. 在个别企业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特别是管理者腐败现象对企业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试述管理者出现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策。

31. 简述人员甄选的常用方法。

答:(1)心理测验和知识考试。(2)情景模拟。(3)了解个人婚姻状况。(4)面试。

32. 简述孔子在管理中倡导的“中庸之道”之具体含义。

答:(1)凡事要适度。(2)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3)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4)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33. 按照勒温的观点,内在因素是根本,外在因素是条件,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了行为。根据这一观点,他

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B = F(P·E),在公式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的需要(内在心理因素),E

代表环境(外在因素的影响)。请举例说明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

34.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

答:(1)要素有用原理。(2)能位相宜原理。(3)互补增殖原理。(4)激励强化原理。(5)动态适应原理。

35. 简述自信心形成的主要途径。

答:(1)要善于获得成功的体验。(2)要正确地对待客观环境的期望和评价。(3)认真反思自己的过失。(4)

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要学会自我接纳。

36. 简述行为改变的两种方式。

答:(1)参与性改变。所谓参与性改变,就是让群体中每个成员都了解组织变革的意图,并使之亲身参与群

体目标的制定和变革计划的讨论,使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行为。这种改变由于权力主要来自下面,群体成员并

不感到勉强,同时,群体成员通过参与制定目标、讨论计划,获得了新的知识和信息,并做好了积极的态度

准备。因而这种在新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新行为,比较自然和积极,也比较持久和有效。

(2)强迫性改变。这种改变与参与性改变相反,它在一开始便把改变行为的要求强加于整个组织之上,使

新的认识在新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改变由于权力主要来自上面,群体成员是在压力下改变行为,因

此,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37. 试述勒温提出的行为改变的三个环节。

答:行为改变的环节,也称行为改变的步骤,它是由心理学家勒温与他的同事们首先提出的。它们认为,人

们行为的改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解冻期。解冻期就是破坏一个人原有的行为标准、习惯、传统或

旧的行为方式、处事方式,使之接受新的行为准则。解冻的目的在于激励一个人开始正视自己原来的行为,

使之认识到改变的需要。(2)改变期。改变期就是开始放弃原来的行为方式,而接受新的行为方式的阶段。

在改变期,一个人由于受到已经改变的行为的激励,逐渐期望新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多,旧的行为方式越来越

少。一般认为,这一过程中“认同”和“内在化”两种动机能起到激发的作用。(3)冻结期。当旧的行为方

式越来越少,而新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占到主导地位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冻结期。冻结期就是指对新的行为方

式趋于巩固、再冻结的阶段。再冻结就是使新的行为成为模式行为,并使之持续、持久的巩固过程。38. 试述行为改变的四个层次。

答:行为改变的层次主要包括: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个体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

(1)知识的改变。知识的改变,一般比较容易做到,它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听报告、个人进修或信息

流等途径来实现。个人知识结构的改变,可使人认识到改变行为的必要性。(2)态度的改变。态度是人们对

事物的评价倾向,与人们的认识密不可分。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成分,并非理智所能随意驾驭。另外,

态度的改变还常常受到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要比知识的改变更困难一些。(3)个体行为的改变。人

的行为不仅是由人的动机决定的,同时还包含着态度的意向成分。态度的意向成分决定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 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 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对) 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错) 3.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一定是相同的。(错) 4.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错) 5.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对)

00163管理心理学

绪论 1、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2、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指采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 3、管理的职能包括: 1?管理的总职能 2?管理的具体职能(包括管理传统职能与管理的现代职能) 管理的传统职能:(1)计划(2)组织(3)指挥(4)控制(5)协调. 管理的现代职能:(1)信息(2)决策(3)激励(4)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 4、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个来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5、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动态的反应过程。)包括:(1)认识过程(2)情绪与情感过程 6、人的个性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 7、人的心理特点:(1)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与发展的产物(2)有主观和能动的特点(3)不断变化发展与受社会制约性的特点(4)人的心理活动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特点 & 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2)心向一致(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的则(6)心理健康与平衡协调的原则 9、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1)认知改组(2)理顺关系(3)情绪调节(4)认知调节(5)人际调节 管理心里学的重要目的:(1)提高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2)提高职工素质,强化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社会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0、管理心理学的内容:(1)总论(2)个体心理(3)团体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领导心理与行为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2)团体心理 (3)组织心理(4)领导心理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2)观察法(3)问卷法和测验法(4)个案研究法(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6)经验总结法 二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3、韦伯的组织理论官僚模型” 4、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5、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1)收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总结经验来替代传统的单凭经验的方法(2)科学地选择并教育训练和培养工人(3)培养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上下协作按章办事(4)在管理人员和工作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的分工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6、管理心理学产生的阶段与特点:(1)工作物理环境实验(2)职工福利措施实验(3)态度和意见调查(4)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 7、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2)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3)企业中的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4)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的研究(5)领导方式的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2)系统管理学派(3)决策理论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6)系统工程学派

2020年电大考试《管理心理学》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A ) A.莱维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泰勒 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B )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D.科学管理 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D ) A.冯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勒温 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C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C ) A.莱维持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泰勒 7.“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A )。 A.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D.恒常性 8.“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C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9.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D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10.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哪种自我认知方式?(A ) A.他人评价B.社会比较C.内省 D .自我显示 11.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C ) A.知觉者B.知觉对象C.知觉情境D.知觉态度 12.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B )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 13.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D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 D .抑郁质 1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 D .抑制型 15.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D ) A.艾森克B.荣格C.霍兰德 D .卡特尔 16.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 )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17. 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B )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学校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管理心理学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心理可分为个体心理、__________、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 2.自我认知的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________。 3.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主要受效价和___________的影响。 4.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____________。 5.学校管理者经常面对的三个群体是学生群体、_______________和领导班子。 6.人际交往的两个特点是相互性和___________。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指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青春期教育。8.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属于____________影响力。 9.勒温的组织变革步骤是__________、变革、冻结。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也被称为()。 A、人际关系阶段 B、行为科学形成时期 C、“管理科学”阶段 D、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2、独立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3、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这属于下列哪种防卫方式?() A、反向行为 B、压抑 C、合理化 D、升华 4、挫折后嚎啕大哭、撕衣咬手……属于下列哪种反应?()。 A、攻击 B、冷漠 C、退化 D、幻想 5、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7、“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8、适应和()是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立足点。 A、交往 B、发展 C、生存 D、学习 9、根据卡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 A、命令式 B、说服时 C、参与式 D、授权式 10、管理心理学中的校园组织文化的含义是()。 A、学校中的文娱活动是否多 B、学校中教师学历达到高标准 C、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管理方式 D、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判断并改错(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社会人性假设。( ) 2.性格不具有社会性,没有好坏之分。( ) 3.奖金既是“激励因素”,又可变成“保健因素”。( ) 4.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的时候,一般是认知决定人的行为。( ) 5.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 ) 6.从众心理往往不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 ) 7.课堂组织不紧凑本身就会诱发学生的纪律问题。( ) 8.当员工比较成熟的时候应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 ) 9.管理方格模式中的1.9属于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 ) 10.对学校教师应实行严密的管理。( )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去听音乐会,但是都迟到了。甲对检票员不让进剧场的做法非常气愤并和检票员争吵了起来硬要往里边闯;乙对检票员的做法很理解,但随后又找到一个没有检票员的人口悄悄地进去听音乐;丙碰到检票员不让进场很理解,自我安慰,不着急,先到小卖部休息一下,等中场休息再进去I丁对自己迟到的行为很后悔,认为这个音乐会不该来,运气不好,于是扭身回家。请分析以上四个人分属哪种气质类型,为什么?

管理心理学(00163)历年简答题汇总

1.简述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 答:人的意志行动有以下四个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2.简述人的气质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答: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等都有重要意义。(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3.简述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答: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有如下几种:(1 )从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自身进行自主选择,使工作变动有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给予公平的激励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将人和工作进行有效匹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促进成长与发展;(4)鼓励员工参与设计工作,使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本身变得有吸引力和创造性,进而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兴奋和满意度。 4.简述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 答:促使组织变革的起因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1)组织变革的外在压力:①社会政治压力;②技术进步压力;③市场压力(2)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①企业战略;②组织成员特征;③组织成长。5.简述选拔领导人才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 答:选拔领导人才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1)以貌取人;(2)强调经验、学历或性别,忽视态度和信念;(3)凭直觉仓促做出判断;(4)任人唯熟,任人唯亲;(5)从众效应。6.试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理论 应注意的事项。 答: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 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 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 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 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 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 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 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 用。(1) 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 手段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 安全生产,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 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 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 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 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 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 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2) 注意强 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 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论, 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 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 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 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 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3) 因人 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由于人 的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不尽相同, 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 效应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 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 并随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4) 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 要手段,尤其是在应用安全目标进 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员工了解 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 结果,既可使员工得到鼓励,增强信 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 因,修正行为。 7.联系实际说明CIS战略系统与组 织文化建设的关系,阐述CIS战略系 统设计导入的步骤与环节。 答:(1)CIS设计是组织文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①CIS设计制定了目标组 织文化模式;②CIS的内部实施过 程是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③CIS 的对外实施是组织文化辐射作用的 体现。 (2)CIS设计与导入的步骤:①提 出CIS计划。这是导入CIS的前提, 无论是谁(企业领导者、企业顾问或 其它人士)提出,最终都要使得企业 最高领导者对CIS有所了解并对企业 内外环境有正确的认识。②调査与 分析。通过调査研究,找到企业问题 的关键所在,是成功实施CIS的保证。 调查内容主要是企业现状和企业形 象两方面。③确定企业理念。在 分析调查结果以后,立足企业历史、 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的 目标、哲学、宗旨、精神、道德、 作风等。④行为与视觉设计。在 企业理念指导下,设计相应企业行为 识别要素与视觉识别要素。⑤发布 CIS。就是将已制订成熟的CIS方案 向内部员工、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公 开。⑥CIS实施。如果不能坚决地 贯彻实施,再好的CIS方案和计划也 无济于事。在实施过程中,关键在 于企业领导者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是 否自觉从我做起。 8.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主要包括 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 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 相结合的原则。 9.简述需要的定义及特征。 答:一、需要的定义:需要是“有 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满 足和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必 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 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们体验。二、 需要的特征:(1)需要内容与对象 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需要与个体 生存发展的相关性。(3)人类需要 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4)人类需要 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0.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答:(1)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2) 相似性与同质。(3)需要、性格、气 质的互补作用。(4)能力与专长。(5) 仪表。 1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9046)《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46)《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填空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包括(),(),()和(); 2、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起点是由“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梅奥教授主持的(); 3、管理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及(); 4、需要按照诱因可以划分为()和();按照发生学来源可以划分为()和() 5、动机的特性包括(),(),()和() 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强化分为()和()。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和()。 8、态度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和()。 9、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及()。 参考答案: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具体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 2、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起点是由"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梅奥教授主持的(霍桑实验); 3、管理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投射法); 4、需要按照诱因可以划分为(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按照发生学来源可以划分为(本能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5、动机的特性包括(支配性),(维持性),(自我调节性)和(内隐性); 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强化分为(正强性)、(负强性);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模拟试卷九 00163 管理心理学

★模拟试卷(九) 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A】 A.X理论B.Y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权变理论 2.1933年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C】 A.闵斯特伯格B.黎维特C.梅奥D.勒温 3.认为每一个工厂都有“三个行动原则”或称“三个有机系统”的是【D】A.罗伯特·欧文B.巴贝奇C.亚当·斯密D.尤尔 4.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是【B】 A.恩格斯B.马克思C.欧文D.伏尔泰 5.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属于【B】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登门槛效应D.哈罗效应 6.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属于【C】 A.首因效应B.印象扩散效应C.心理定势现象D.制约现象 7.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的【A】 A.二因素学说B.群因素学说C。三维结构学说D.智力多元论 8.将能力分为再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划分标准是【B】 A.能力的倾向B.能力的创造性程度C.心智能力功能差异D.能力测验9.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存、关系、成长”理论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是【B】 A.马斯洛B.奥德弗C.赫茨伯格D.麦克莱兰 10.弗鲁姆提出的激励公式M=f(E·V)中,表述不正确的是【D】 A.M代表激励力量B.V代表目标效价C.E代表期望值D.效价低,则激励力量大11.EAP起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初的对象是【C】 A.工人B.农民C.二战老兵D.知识分子12.下列关于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之间区别的说法有误的是【B】 A.前者是信息共享强调个人目标,后者是团队绩效与团体目标B.在相互协调性上,前者高度协调,后者差C.前者强调个体化责任,后者有个体化与团队两种责任D.前者是随机与不同的,后者是相互补充的技能 13.由10~15人组成,成员问工作业绩相关或相互依赖性,承担了以前由主管承担责任的团体是【D】 A.问题解决团队B.交叉功能团队C.虚拟团队D.自我管理团队 14.在大庭广众面前,当众上台讲演或当众表演节目等,常常表现出的不自在现象,这种现象属于【C】 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5.如果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则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成【A】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系D.不一定 16.员工对工作的期望与实际工作状况之间的差异越小,满意度【A】 A.越高B.越低C.不相关D.不变17.“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属于哪种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A】 A.事业部式组织结构B.职能式组织结构C.矩阵式组织结构D.直线职能式

管理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 的难易度和(A ) A. 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的( C )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 研究方法中的 ( B ) A. 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C ) A. 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 是( C ) A. 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 理论是( C ) A. 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 的( C ) A. 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 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 论是( B ) A. 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 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C ) A. 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 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 是( C ) A. 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 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B ) A.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 A. 一致性改变 B. 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 和( A ) A. 组织形式 B. 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D) A. 对发展的需要 B. 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 罚和( C ) A. 奖励 B. 倒退 C.消 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称为( A) A. 假设群体 B. 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是( A ) A. 小型群体 B. 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A )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201 年第学期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层次专业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 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 A.组织文化 B.领导心理 C.激励心理 D.个体心理 2、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3、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理论,最不适宜做会计的是()类型人。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人类行为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方面。 A动机 B 活动目的 C 目的与动机的区别D目标选拔的标准 5、按照沟通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A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B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C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D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6、人际关系的类型比较复杂,根据(),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和分离型。 A交往关系大小B人际交往需要不同 C 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D交往动机 7、领导者的任职素质是指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条件,总的来说就是对某个领导岗位的德才要求,下列不属于才的方面的是()。 A政治思想作风品质B基本的知识素养C良好的人际关系D身体素质 8、考察领导干部的方法很多,()是指那些对组织目标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 A 情境模拟法 B 360度测评法 C 关键事件法 D 目标考核法 9、关于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中,()是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A从众行为倾向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助长作用 10、()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支配别人,自信而精力旺盛,有冒险精神”。 A社交型B传统型C企业型D艺术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及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 3 双因素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提出的,这两个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4 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及理论,被誉为。 三、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错误则打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管理心理学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自然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 2、知觉的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去确定性。() 3、对角色行为标准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采取不同的角色行为。() 4、能力和知识技能只有区别而不会有联系。() 5、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全国20174月和10月自学考试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63) 三.简答题 36.简述韦伯“理想机构组织模式”的主要管理理念 (1)明确的职能分工; (2)明确的等级制度、职位阶层; (3)明确的法律与规章条例; (4)不讲人情,排除感情干扰; (5)资源控制,提高效率; (6)组织职务按标准选拔聘任,支薪用人; (7)规范书面文件,处理业务; 37.人的气质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 (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 (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 (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 (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 38.简述强化管理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应以正强化为主。 (2)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 (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 (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39.简述团体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冒险迁移与保守倾向; (2)团体思维(小团体意识) 40.合理的领导素质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 (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智能结构;

(4)心理结构。 四.论述题 41.试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空间距离和交往频率; (2)相似性因素; (3)互补性因素; (4)能力与专长的因素; (5)仪表 42.试述激励机制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激励的原则 从宏观和微观管理来看,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2)因人而异的原则; (3)奖惩幅度大小适应的原则; (4)公平性与效益结合的原则; (5)奖励的导向性原则。 2.激励的具体方法: (1)内在激励方式 (2)外在激励方式: ①直接的薪酬; ②间接的薪酬; ③非财务的酬赏 五、案例分析 案例:某企业领导在实施于理的过程中.与下属之间常保特一定的距离,很少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日常决策中,独揽大权,下属没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只能唯命是从,奉命行事.在日常事务中,命令、惩罚多于称赞与奖励。 问题: ( l )该领导的领导方式属于哪种类型? 专制型 ( 2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管理心理学试卷A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基础A卷 、单向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 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3. 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 、个案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4.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 A、早期管理理论 B 、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 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A、人性管理理论 B 、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A、参照群体 B、实属群众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7.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 A、暗示 B 、服从 C 、模仿 D 、从众 8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的团体叫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团体 C、指挥团体 D、利益团体 9、一般来说,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 A、适中 B 、越大 C 、越小 D 、两者没有关系 10、“酸葡萄理论”属于下列哪种自我防卫方式 A、合理化 B 、压抑 C 、升华 D 、替代 11、人为设定条件,控制某些心理现象的发生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 A、访谈法 B、冋卷法 C、实验法 D、测试法 12、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

自考管理心理学历年试卷 答案00163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3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 A )1-40 A.管理B.领导C.协调D.沟通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B )1-60 A.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 3.心理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或可信性程度称为( A )1-59 A.信度B.可靠度C.效度D.可信度 4.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C )2-77 A.韦伯B.梅奥C.马斯洛D.摩尔斯 5.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工业企业中都存在六大类企业经营活动,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职能是( C )2-68 A.技术B.商业C.管理D.财务 6.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产生萌芽的标志是( A )2-70 A.人际关系理论B.社会关系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人本管理理论 7.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它是( B )3-80 A.知觉B.感觉C.印象D.归因 8.人们认为外交官应该情绪稳定,喜怒哀乐“不行于色”;演员应该“喜形于色”,这是( D )3-88 A.自我知觉B.首因效应C.人际知觉D.角色知觉 9.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这指的是( B )3-93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心理定势现象 10.关于能力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学说,智力多元论学说代表人物是( D )4-100 A.斯皮尔曼B.塞斯登C.基尔福特D.加德纳 11.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临界状态的IQ分布在( B )4-101 A.70以下B.70~79C.80~120 D.120以上 12.气质和工作应进行合理匹配,适宜从事社交工作、外交工作、管理人员、律师、记者、演员等需要有表达、活动与组织能力工作的气质类型是( A )4-110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13.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职位升迁等因素归为( C )5-130

9046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9046】 1、论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对我们的管理实践有哪些有益的启发?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叫做保健因素;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管理实践的启发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以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 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适才适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2、如何应对压力和应激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答:要降低员工的压力感,可以从组织和个体两方面着手进行:(1)组织方面 的管理策略:1)合理地进行人事配置;2)对职工进行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导;3)加强群体建设,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4)对职工开展心理辅导。(2)个体方面的对策:1)承认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2)正确看待压力对人的影响;3)合理地分配时间;4)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正视现实、合理宣泄、自我放松。 正确对待应激:(1)正确看待应激对人的影响;(2)培养自己应对应激的技能;(3)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4)求助心理医生。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答: 正式群体是组织明文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自发性; 二是有较强的凝集力; 三是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四是有自然形成的"头面”人物; 五是有较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 六是有强烈的群体意识; 七是有较大的随意发生性。 为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于无害于组织发展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管理者不必干预,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他们的活动纳入组织的目标,并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某些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 易度和(A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C)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 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 学研究方法中的( B)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C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C)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B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C)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C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B ) A.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 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A)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C)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A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9046)《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填空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包括(),(),()和(); 2、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起点是由“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梅奥教授主持的(); 3、管理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及(); 4、需要按照诱因可以划分为()和();按照发生学来源可以划分为()和() 5、动机的特性包括(),(),()和() 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强化分为()和()。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和()。 8、态度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和()。 9、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及()。 参考答案: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具体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 2、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起点是由"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梅奥教授主持的(霍桑实验); 3、管理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投射法); 4、需要按照诱因可以划分为(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按照发生学来源可以划分为(本能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5、动机的特性包括(支配性),(维持性),(自我调节性)和(内隐性); 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强化分为(正强性)、(负强性);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8、态度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态度的认识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和(态度的意向成分); 9、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个体和团体的关系)以及(人格特征)。 1:[论述题]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2、简述需要这种心理状态的特征。 3、动机有哪些主要功能?影响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请简述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5、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对我们的管理实践有哪些有益的启发? 6、简述公平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7、简述态度的性质,影响态度转变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8、经济学家与行为科学家在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措施上有哪些不同? 9、论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改变人的态度。 参考答案: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P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