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弗里德曼、施瓦茨 运用实证分析认为基础货币会对存款准备比率和存款 通货比率产生决定影响,而基础货币又具有可控性
(教P84、王P47)
(2)卡甘对费里德曼和施瓦茨理论的补充 认为货币供给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基础货币具 有可控性(教P86、王P47) (3)货币学派的其他学者对上述理论的发展
(五)货币的供需矛盾,宏观政策:国家可凭借权力创 造和增加货币供应
4、新桥学派对货币“内生性”的论述(王P49)
基本观点: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 货币需求的结果
5、新古典综合派对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的 发展(王P50)
(1)拉德克利夫定义货币:流动性,是央行无法控制 的内生变量。
Ms = f (货币当局) (曲线)
关键在于货币供给量是否是央行能够控制的独 立变量? 是否具有可控性?
3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与货币的中性非中性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与货币的中性非中性的关 系:二者都是反映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只是因果 关系相反而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货币的中性非中性的关系:
货币(因)
(或P↑〉Y↑,Q↓) 结果有悖于中央银行银行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
为了增加产量、降低失业,中央银行只有增加
MS↑ 因为: 在V不变时, MS↑V = Y = P↑Q
3、结论: 物价是年平均工资率W与平均劳动生产率
A的函数: 当 w↑ 〉 A↑ 则P↑ Q↓;货币当 局要保证就业↑— Q↑, 就必须使MS↑
第五章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5.1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概述 5.2 文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5.3 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 5.4 内生货币理论的宏观经济意义 5.5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政策启示
5.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概述
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基本范畴 1.内生性涵义
(2)传统货币数量论
M↑— P↑ 外生性
(3)古典经济学家
W(G)↓—M↑— P↑ 内生性
(4)“通货论争”中的银行主义
通货数量由社会交易的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 内生性
2、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一章3节三) 3、货币学派对外生货币论的拓展
基本观点:Ms= H × m, m不变 ,H可控, Ms可控
经济(果)
p y = f (Ms)
是即非 否即中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的关系:
是即内
经济变量(因)
货币供给(果)
Ms = f (s I c i y)
否即外
二、货币内外生性理论发展与变迁(王广谦43)
1、早期论述
(1)货币本质观与货币的内生性、外生性
货币金属观(足额准备论):内生性
货币名目观(管理通货论):外生性
3. 结论:动态来看:MS = MD(Y)
中央银行Ms是被动、被迫作为最后的贷款人
问题: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需求,货币需 求决定于收入(内生性),收入决定于投 资,投资决定于利率,利率决定于央行( 外生性)。
回答:央行只能确定纵轴的利率水平,而 不能确定横轴的货币供给量
三、文特劳布内生货币的基本模型及分析
所以,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
四、两种内生货币模型比较(教P201)
1、函数图形分析:(文特劳布图解) (1)D(Y)右移到Dˊ(Y)
(Md 〉Ms即 M2 〉M1 )
(2)央行的两种选择: 一是M1不变:提高i1—Leabharlann Baidui2(Q ,外生性) 二是在i1不变、V不变时,M1——M2 MS↑V =P↑Q =Y , (内生性)
2、共同点 (1)都可以用卡尔多模型来解释 (2)两种理论的内生性都是它们外生性的隐蔽
形式 3、不同点
五、两种理论的主要局限
六、内生货币理论的新表述及其政策意义(教P204)
1 涵义:货币供给不为中央银行独立决定, 而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所决定。
2 文特劳布模型:商品价格由劳动成本与某 种加成之和决定。(教P198)
P = K( W / Q ) K( W/L ÷ Q/L ) P =K( w / A ) A相对稳定,w 〉A ,P↑ P =P( w )
又当 MS V = Y = P•Q 中的MS V 不变, 则 Y 不变;P↑,必然Q↓,就业也下降,
(2)格利、肖主张用更广义货币:M3、M4是央行无 法控制的内生变量。
(3)托宾:货币具有内生性与不可控性 (4)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供应量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 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
许多变量。
6、货币供给的内外生共性论:哈里斯(崔74)
5.2 文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 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如收入、储蓄、投资、消 费等因素以及公众、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 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愿,因而货币当局并 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
Ms = f (y s I c i)(曲线)
2. 外生性涵义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 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是取决于经 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因而货币当局 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
一、新剑桥学派对货币“内生性”的概述(王
49)
二、卡尔多模型 1.内生货币供给的基本观点 货币供给决定于由收入水平所支配的货币需 求,货币需求创造货币供给。
( R— )----I-----Y --- MD ----Ms
(教材P200)(这是难点,要注意重点备课)
2. 函数图形分析:
纵轴是利率i,横轴是货币需求量M,货币曲 线D是名义收入Y的增函数,是利率i减函数: 利率i↓,投资需求I↑,收入Y将↑,货币需求量 M↑(从货币曲线D上的A点到C点,货币需求量 从M2↑- M1),货币供给SM必须增加,否则, 收入Y就不↑,而停留在货币曲线D的A点上。
强调了货币当局在控制货币供给量中的作用
(教P92、王P48)
三、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观:典型的名目主义者 (一)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
(二)货币的基础是"计算货币",一种观念上的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交换媒介职能、贮藏财富职能
(四)货币的特征: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代替弹性 趋于零、周转具有灵活性及保藏费用低。
(教P84、王P47)
(2)卡甘对费里德曼和施瓦茨理论的补充 认为货币供给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基础货币具 有可控性(教P86、王P47) (3)货币学派的其他学者对上述理论的发展
(五)货币的供需矛盾,宏观政策:国家可凭借权力创 造和增加货币供应
4、新桥学派对货币“内生性”的论述(王P49)
基本观点: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 货币需求的结果
5、新古典综合派对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的 发展(王P50)
(1)拉德克利夫定义货币:流动性,是央行无法控制 的内生变量。
Ms = f (货币当局) (曲线)
关键在于货币供给量是否是央行能够控制的独 立变量? 是否具有可控性?
3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与货币的中性非中性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与货币的中性非中性的关 系:二者都是反映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只是因果 关系相反而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货币的中性非中性的关系:
货币(因)
(或P↑〉Y↑,Q↓) 结果有悖于中央银行银行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
为了增加产量、降低失业,中央银行只有增加
MS↑ 因为: 在V不变时, MS↑V = Y = P↑Q
3、结论: 物价是年平均工资率W与平均劳动生产率
A的函数: 当 w↑ 〉 A↑ 则P↑ Q↓;货币当 局要保证就业↑— Q↑, 就必须使MS↑
第五章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5.1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概述 5.2 文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5.3 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 5.4 内生货币理论的宏观经济意义 5.5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政策启示
5.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概述
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基本范畴 1.内生性涵义
(2)传统货币数量论
M↑— P↑ 外生性
(3)古典经济学家
W(G)↓—M↑— P↑ 内生性
(4)“通货论争”中的银行主义
通货数量由社会交易的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 内生性
2、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一章3节三) 3、货币学派对外生货币论的拓展
基本观点:Ms= H × m, m不变 ,H可控, Ms可控
经济(果)
p y = f (Ms)
是即非 否即中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的关系:
是即内
经济变量(因)
货币供给(果)
Ms = f (s I c i y)
否即外
二、货币内外生性理论发展与变迁(王广谦43)
1、早期论述
(1)货币本质观与货币的内生性、外生性
货币金属观(足额准备论):内生性
货币名目观(管理通货论):外生性
3. 结论:动态来看:MS = MD(Y)
中央银行Ms是被动、被迫作为最后的贷款人
问题: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需求,货币需 求决定于收入(内生性),收入决定于投 资,投资决定于利率,利率决定于央行( 外生性)。
回答:央行只能确定纵轴的利率水平,而 不能确定横轴的货币供给量
三、文特劳布内生货币的基本模型及分析
所以,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
四、两种内生货币模型比较(教P201)
1、函数图形分析:(文特劳布图解) (1)D(Y)右移到Dˊ(Y)
(Md 〉Ms即 M2 〉M1 )
(2)央行的两种选择: 一是M1不变:提高i1—Leabharlann Baidui2(Q ,外生性) 二是在i1不变、V不变时,M1——M2 MS↑V =P↑Q =Y , (内生性)
2、共同点 (1)都可以用卡尔多模型来解释 (2)两种理论的内生性都是它们外生性的隐蔽
形式 3、不同点
五、两种理论的主要局限
六、内生货币理论的新表述及其政策意义(教P204)
1 涵义:货币供给不为中央银行独立决定, 而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所决定。
2 文特劳布模型:商品价格由劳动成本与某 种加成之和决定。(教P198)
P = K( W / Q ) K( W/L ÷ Q/L ) P =K( w / A ) A相对稳定,w 〉A ,P↑ P =P( w )
又当 MS V = Y = P•Q 中的MS V 不变, 则 Y 不变;P↑,必然Q↓,就业也下降,
(2)格利、肖主张用更广义货币:M3、M4是央行无 法控制的内生变量。
(3)托宾:货币具有内生性与不可控性 (4)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供应量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 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
许多变量。
6、货币供给的内外生共性论:哈里斯(崔74)
5.2 文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 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如收入、储蓄、投资、消 费等因素以及公众、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 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愿,因而货币当局并 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
Ms = f (y s I c i)(曲线)
2. 外生性涵义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 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是取决于经 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因而货币当局 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
一、新剑桥学派对货币“内生性”的概述(王
49)
二、卡尔多模型 1.内生货币供给的基本观点 货币供给决定于由收入水平所支配的货币需 求,货币需求创造货币供给。
( R— )----I-----Y --- MD ----Ms
(教材P200)(这是难点,要注意重点备课)
2. 函数图形分析:
纵轴是利率i,横轴是货币需求量M,货币曲 线D是名义收入Y的增函数,是利率i减函数: 利率i↓,投资需求I↑,收入Y将↑,货币需求量 M↑(从货币曲线D上的A点到C点,货币需求量 从M2↑- M1),货币供给SM必须增加,否则, 收入Y就不↑,而停留在货币曲线D的A点上。
强调了货币当局在控制货币供给量中的作用
(教P92、王P48)
三、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观:典型的名目主义者 (一)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
(二)货币的基础是"计算货币",一种观念上的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交换媒介职能、贮藏财富职能
(四)货币的特征: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代替弹性 趋于零、周转具有灵活性及保藏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