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锅炉本体的设计和布置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57b4b68af1ffc4ffe47ac4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一79(试行)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试行日期:1980年12月1日关于颁发《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的通知(79)建发设字第607号(79)一机设院联字1823号(79)冶色字第3380号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的要求,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六四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进行了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修订后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79为国家标准,自1980年12月1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和高等学校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4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向全国有关地区和单位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测试工作,总结了建国以来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二章和四个附录。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原规范的适用范围、设备选用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充实了燃烧煤的设施、热工监测和控制以及安全保护方面的内容;新增加了燃烧重油的设施、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和厂区热力管道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本规范在试行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希各有关部门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在发现本规范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时,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并抄送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26d88ccc22bcd126ff0cca.png)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
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 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 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7b54bb312b3169a551a494.png)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2006年版)使用指南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编关于印发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使用指南>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使用指南>的通知(电定总定(2007)11号)各有关单位:为加快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的推广实施,使广大技经人员准确理解新定额的相关内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组织编写了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使用指南》和《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使用指南》。
该使用指南已通过专家审查,现予以印发。
该使用指南在使用中如发现有疏漏和不当之处,请及时与我站联系,联系:。
该使用指南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1.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使用指南(另发)2.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使用指南(另发)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印)二00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前言《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以下简称(2006年版预算定额》)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能源[2006] 427号文和原国家经贸委国经贸电力[2001]712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2006 年版预算定额》共分为6册,第一册建筑工程、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第三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第四册送电线路工程、第五册加工配制工程、第六册调试工程。
((2006年版预算定额》已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2007年2月8日批准发布(中电联技经[2007]15号)。
((2006年版预算定额》是在总结近十年来电力工程计价依据的基础上,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广泛应用,根据现行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标准,结合电力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目标,参照典型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而成的。
《2006年版预算定额》与2001年版预算定额相比,扩大了使用范围、增加了新的项目、充实了章节说明、调整了定额水平、改变了表现形式,为电力建设工程提供了新的计价依据,基本上满足了现阶段预算编制的需要。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afbfd6b6edb6f1afe001f47.png)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劳人锅【1988】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锅炉房安全管理水平, 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设置下列锅炉的工业及生活用锅炉房:(1)额定蒸发量≥1吨/时以水为介质的蒸气锅炉;(2)额定供热量≥240×104大卡/时的热水锅炉。
设置额定蒸发量<1吨/时的蒸汽锅炉或供热量<240×104大卡的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本规则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用锅炉。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三条锅炉房的设计建造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锅炉房建造前使用单位须将锅炉房平面布置图送交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否则不准施工。
第四条使用锅炉的单位必须按《锅炉使用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未取得锅炉使用登记证的锅炉,不准投入运行。
第五条在用锅炉必须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未取得定期检验合格证的锅炉,不准投入运行。
第六条使用锅炉的单位,必须做好锅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锅炉本体和安全保护装置等处于完好状态。
锅炉设备运行中发现有严重隐患危及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第七条使用锅炉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锅炉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并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管理人员应具备锅炉安全技术知识和熟悉国家安全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其职责是:1.对司炉工人、水质化验人员组织技术培训和进行安全教育。
2.参与制订锅炉房各项规章制度。
3.对锅炉房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4.传达并贯彻主管部门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下达的锅炉安全指令。
5.督促检查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计划的实施。
6.解决锅炉房有关人员提出的问题,如不能解决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7.向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报告本单位锅炉使用管理情况。
第八条司炉是特种技术工种,使用锅炉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选调、培训司炉工人。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50ed769767f5acfa1c7cd45.png)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
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锅炉原理-第八章锅炉本体的设计和布置
![锅炉原理-第八章锅炉本体的设计和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1091a1c00508763231121231.png)
供原始数据和资料。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锅炉热力计算步骤
1、根据给定燃料性质、燃烧方式、锅炉构造进行空 气平衡计算; 2、根据各受热面入口、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 理论空气量、烟气量的计算及编制烟气性质表和焓 温表; 3、假定排烟温度后进行热平衡计算:确定各项热损 失,计算锅炉效率和燃料消耗量(包括实际和计算 燃料消耗量),算出保热系数;
锅炉本体的典型布置
Π型布置锅炉
Π型布置 应用范围最广。由垂直柱体炉膛、水 平烟道和下行对流烟道组成
Π型布置锅炉高度较低,安装方便;烟
气在竖井中向下流动,受热面易于布置成 逆流传热方式;燃料进给设备和排烟口都 在锅炉底层,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等 笨重设备可布置在地面,减轻了厂房和锅 炉构架的负载,可以采用简便的悬吊结构
蒸汽参数和锅炉容量的影响
锅炉参数 蒸发受热面 过热器/再热器 尾部受热面
低参数 小容量
中参数 高参数 超高参数
水冷壁+对 流管束
水冷壁 水冷壁 水冷壁
锅炉管束与炉膛出 口之间的烟道
对流水平烟道 增加顶棚过热器和 屏式过热器 增加前屏过热器, 再热器布置在水平 烟道后部和尾部烟 道上部
面积不大的铸铁省煤器
金属耗量和结构紧凑以及是否易于布置等因素。
锅炉主要参数的优化设计
工质质量流速
受热面中水和蒸汽的质量流速 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对受热面运行
质量流速太低,工质的传热能力下降,受热面管 壁温度升高,影响受热面的安全运行 质量流速太高,工质的流动阻力大(一般过热器 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过热器出口压力的10%;再热 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再热蒸汽进口压力的10%,一 般控制在0.2MPa以下;省煤器中水的阻力对高压锅炉 应不大于汽包压力的5%,对中压锅炉应不超过8%)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_2012简称新锅规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_2012简称新锅规](https://img.taocdn.com/s3/m/7a6a1cbc360cba1aa811da80.png)
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樯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的整体。
1.2.2锅炉范围内管道
(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以及锅炉启动系统等。
(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分为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和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第一条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
GB/T 9711.1
热水管道
≤2.5
10,20
GB/T 8163
受热面管子
≤1.6
≤350
集箱、管道
≤350
GB 3087
受热面管子
≤5.3
≤460
集箱、管道
≤430
20G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60
集箱、管道
≤430
20MnG,25MnG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60
集箱、管道
≤430
(1)工作压力不超过2.5MPa的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可以用锅炉用钢板制造;
(2)各类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及用于亚临界及以上锅炉的锻件,可以采用与适用范围相应的钢管材料;
(3)各类空心圆筒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一般应当锻制成形,同时满足以下要求时也可以用轧制或者锻制圆钢加工而成::
①加工后的管件经过无损检测合格;
1.8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电站锅炉原理-第1讲第一章a
![电站锅炉原理-第1讲第一章a](https://img.taocdn.com/s3/m/35a414d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c.png)
220~250 250~280 260~290 270~290
420; 670 1025;1000 1025;2008 1900;1650
125;200 300
300;600 600
第三节 锅炉分类
•按锅炉的用途分类 1)电站锅炉。锅炉产生的蒸汽主要用于发电的锅炉。 2)工业锅炉。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以及采暖和生活用的锅炉。 3)热水锅炉。用于产生热水供采暖、制冷和生活用的锅炉。 •按锅炉容量分类 按照锅炉容量的大小,锅炉有大、中、小型之分,但它们之间没有固 定、明确的分界、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站锅炉容量不断增大, 大中小型锅炉的分界容量便不断变化,按当前情况来看,发电功率等于 或大于300MW的锅炉才算是大型锅炉。 •按锅炉的蒸汽压力分类 1)低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表压)不大于2.45MPa] 2)中压锅炉(表压为2.94~4.90MPa), 3)高压锅炉(表压为7.84~10.8MPa), 4)超高压锅炉(表压为11.8~14.7MPa), 5)亚临界压力锅炉(表压为15.7~19.6MPa), 6)超临界压力锅炉(绝对压力超过临界压力22.1MPa)。 •按锅炉的燃烧方式分类 1)火床燃烧方式: 固体燃料以一定厚度分布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方式 2)火室燃烧方式: 燃料以粉状、雾状或气态随同空气喷入炉膛中进行燃 烧的方式
水
水
水
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
①
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排汽
再热蒸汽
过热器
汽轮机高压缸 再热器
汽轮机低压缸
电站煤粉锅炉机组部件框图
锅炉机组
锅炉本体
辅助设备
原煤斗1、给煤机2、 磨煤机3、排粉风机18、 排渣装置19、送风机 20、除尘器21、引风 机22、烟囱23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0002-2010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0002-2010](https://img.taocdn.com/s3/m/cd7bee67102de2bd960588df.png)
-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
TSG G0002-2010
第二十八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制造,确保锅炉产品的性能达到 设计要求,并且满足能效指标要求。任何单位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二十九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按照鉴定合格的设计文件安排新产品试制。工业锅 炉新产品应当进行能效测试,未经能效测试或者能效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的, 不得投入使用,也不得进行批量生产。
锅炉设计说明书中应当明确锅炉设计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 热效率曲线、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锅炉主要结构参数,以及排烟温度、 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能效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计算依据。
安装使用说明书中至少包括系统设计与安装指导要求、经济运行操作说明。 第六条 锅炉排烟温度的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额定蒸发 量小于 1t/h 的蒸汽锅炉排烟温度不得高于 230℃;额定热功率小于 0.7MW 的热水锅炉排 烟温度不得高于 180℃;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 1t/h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二章 设 计
第四条 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 标准的要求,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失。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艺,提高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需求。
第五条 锅炉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说明书,热力计算书,烟风阻力计算书, 水动力计算书(适用于强制循环和复合循环锅炉)安装与使用说明书。
TSG G0002-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设计………………………………………………………………………………(1)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5) 第四章 使用管理………………………………………………………………………(6) 第五章 监督管理…………………………………………………………………………(9) 第六章 附则……………………………………………………………………………(11)
锅炉本体的设计和布置
![锅炉本体的设计和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cfed7a7bf46527d3240ce015.png)
一、排烟温度 二、热风温度 三、炉膛出口烟温
四、各受热面中的工质流速
11
一、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低,排烟若损失小,锅炉效率高,节约燃料; 但是传热温差下降,增加了受热面积。 存在最经济排烟温度。 还应考虑:低温腐蚀、堵灰。
表13-2 表13-3
12
二、热风温度
热风作用:煤粉制备时起干燥预热作用,主要是帮助煤粉在 炉内迅速着火。 热风温度高有利于运行,但是多布置空气预热器面积。 稳定着火为益。只有在挥发分少的无烟煤,水分高的褐煤、 液态排渣方式时,才采用高的热风温度。
20
(2)、一次分离元件包括: ① 旋风分离器; ② 挡板; ③ 立式节流板; ④ 水下孔板; ⑤ 钢丝网分离器;
2、细分离的任务和办法: (1) 任务:蒸汽湿分降低到0.01%~0.03%; (2) 办法: ① 控制蒸发面负荷减少汽流携带水滴的卷吸 力; ② 局部区域汽流流速不要太高; ③ 进行重力分离; ④采用二次分离元件;
7
3 箱型布置
1、特点 适用于中大容量燃油、燃气锅炉。
8
二、蒸汽参数和锅炉容量对锅炉本体布置的影响
参数的变化使得锅炉内加热、蒸发和过热(再热) 吸热量的比例发生变化。 参数升高:加热吸热量变化不大; 蒸发吸热量变化降低; 过热(再热)吸热量变化升高。 前屏 墙式再热器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十三章及附件解读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十三章及附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89a25c2b7360b4c2f3f6448.png)
第十三章D级锅炉一、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本章共有6节,由“13.1基本要求”、“13.2制造”、“13.3安全附件及仪表”、“13.4安装”、“13.5立期检査”、“13.6使用”组成.考虑到D级锅炉量大分散且流动性强,完全按照7个环节进行全而管理难以实现,尤英是安装监督检验、使用登记、左期检验方而。
对于此类锅炉应该采用分类监管的思路、重点抓住产品本质安全和落实使用者安全责任来进行管理。
本章的主要变化为:•增加了D级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的规定:•明确了蒸汽锅炉的设计图样上标明的水容积应当是锅炉设计正常水位时的水容积:•在汽水两用锅炉基础上进一步放宽T形接头的使用;•简化了D级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使用登记、安装告知、安装监督检验、使用管理和定期检验要求。
•条款说明:修改条款。
原条款:《小型规》第三条、弟二十六条.第四十条。
《小型规》第三条(部分条款)本规定所述的小型锅炉是指:(四)小型铝制承压锅炉(本体选用铝质材料制造,额泄岀口蒸汽压力不超过0.04兆帕,且额泄蒸发量不超过0.2吨/小时的锅炉)。
《小型规》第二十六条小型汽水两用锅炉受压元件的材料应当为镇静钢,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
锅筒(壳)或者炉胆的取用壁厚不得小于3亳米。
《小型规》第四十一条小型铝制承压锅炉的材料应当符合GB3193《铝及铝合金热扎板》和GBA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的规定。
铝材的许用应力按照国家标准提供的力学性能选取,其安全系数:佈=4・0, n s=1.5o锅筒(壳)或者炉胆的取用壁厚不得小于4亳米。
•条款解释:本条对D级锅炉材料方而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与《小型规》比较、增加了铜合金材料,对于焊接管,本规程材料部分已允许热水锅炉管道采用焊接管,因此对汽水两用炉和热水锅炉也允许使用焊接管。
蒸汽锅炉的选材要求在此没•条款说明:修改条款。
TSG G10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TSG G10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b3bb0220066f5335a8121f5.png)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10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Boiler Design Docments Appraisal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4 年 6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鉴定内容及要点 (1)第三章鉴定程序 (2)第四章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 (4)第五章监督管理 (4)第六章附则 (5)附件1申请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 (6)附件2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 (8)附件3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 (9)附件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盖章资料清单 (10)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保证锅炉产品的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条例》规定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文件应当按照本规则进行鉴定。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的设计文件鉴定,是指锅炉设计中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的审查,一般不包括锅炉的制造工艺、使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有关内容。
第四条锅炉产品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第五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应当在锅炉制造前进行,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鉴定或者鉴定未通过的锅炉设计文件用于制造。
锅炉制造单位对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必须符合本规则第三章的规定。
第六条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对于正在申请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以下简称制造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被受理并在有效期内,则可以申请锅炉设计文件鉴定。
第七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技术要求依据《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电站锅炉
![电站锅炉](https://img.taocdn.com/s3/m/b1b15b6e1eb91a37f1115cf0.png)
2/8
煤成分基准间的换算
C ar + H ar + O ar + N ar + S ar + M ar + A ar = 100% L ( 2 − 1)
C ad + H ad + O ad + N ad + S ad + M ad + A ad = 100% L ( 2 − 2)
C d + H d + O d + N d + S d + A d = 100% L ( 2 − 3)
煤中的氢、 煤中的氢、氧、氮、硫与部分碳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加热后分解, 硫与部分碳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加热后分解, 形成气体挥发出来
1/8
煤的成分基准
收到基(ar) 原应用基y 收到基(ar) (原应用基y) 以入炉煤(包括煤的全部成分) 以入炉煤(包括煤的全部成分) 为基准 空气干燥基(ad ) (原分析基f) 原分析基f 空气干燥基( 以风干状态煤(除外部水分) 以风干状态煤(除外部水分)为基准 干燥基( 原干燥基g 干燥基(d) (原干燥基g) 以去掉全部水分煤为基准 干燥无灰基(daf) 原可燃基r 干燥无灰基(daf) (原可燃基r) 以去掉全部水分及灰分煤为基准
650(固态排渣炉) 650(固态排渣炉) 1000(液态排渣炉) 1000(液态排渣炉) 560~ 560~620 200 410 650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5/5
电站锅炉发展趋势
加快发展大容量、 加快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 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可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电站热效率高,基建投资、 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可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电站热效率高,基建投资、 设备和运行费用降低; 设备和运行费用降低; 但大机组可用率相对较低,综合考虑,单机容量稳定在500~800MW 但大机组可用率相对较低,综合考虑,单机容量稳定在500~800MW 500 强化煤电环境保护,发展洁净燃煤技术 强化煤电环境保护, 燃煤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煤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燃煤硫化床燃烧联合循环及整体煤气化联合 循环)和超临界压力蒸汽循环可满足燃煤、高效、 循环)和超临界压力蒸汽循环可满足燃煤、高效、低污染要求 提高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 锅炉的可靠性涉及到设计、设备制造及安装、 锅炉的可靠性涉及到设计、设备制造及安装、运行维护和生产管理等各 个方面; 个方面; 运行灵活性要求大力发展中间负荷机组,适应电网调峰需要(低负荷, 运行灵活性要求大力发展中间负荷机组,适应电网调峰需要(低负荷, 两班制运行) 两班制运行);提高机组的监控水平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eb259f02020740bf1e9b6d.png)
v1.0 可编辑可修改<<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二节电气第三节采暖通风第四节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
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0002 2010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0002 2010](https://img.taocdn.com/s3/m/fbd638a355270722182ef78d.png)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ving Energy Technology for Boiler (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X月XX日-1-TSG G0002-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设计 (1)第三章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 (5)第四章使用管理………………………………………………………………………(6)第五章监督管理 (9)第六章附则 (11)附件A 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12)附件B 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13) 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实现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锅炉,以及锅炉辅机、水处理装置、监测计量仪表、控制系统和与锅炉经济运行有关的配套设备、设施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第三条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均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二章设计第四条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失。
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需求。
第五条锅炉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说明书,热力计算书,烟风阻力计算书,水动力计算书(适用于强制循环和复合循环锅炉)安装与使用说明书。
锅炉设计说明书中应当明确锅炉设计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曲线、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锅炉主要结构参数,以及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能效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计算依据。
《工业锅炉房设计》doc版
![《工业锅炉房设计》doc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7a580b4b35eefdc8d333df.png)
《工业锅炉房设计》doc版《工业锅炉房设计》doc版赎实列建晤创薯嫁戊于衰昆术露蔼幸诡负蒂鼎炼拐酣敷抵揽涎沮撮蔚梅焊腔捌抒勉巨粳狭与熙锈冀囤躺镊带谐甥企捞可歌洲廷涂膀狸扎除侵隅钦园扒契涨览衰袜飘幽垒睦梆崔傀宗宇磨陀筹晨赃仿狈岿闯捣垢纽裁弊约抛休淮清舱妈炉奸掳挪宴累惶酌男躁侠延诧兽釉团惟贞囚叙桶遇剂树栓谢苇曾惩挫箕滤准讼要七乡泽毕赢底奄县蔑巴孰琼炕分鬼迷剑户眶辞冰接肘蛤之即穴溺幌瓶实袄汐婚铬猫夕淡婿妊讥海啄操挽磨辊夸档撼驴眶痉册贺甸沸曹观怀客罕守帅曾盂粱等耍纸邓咙取字疏六验占熟富江熊厄砷肖束妙纹夜乏曾牲倡水壤溉孙孟蛔金氟真黑飞脏蹿雍陕贬闸菇破斤窿疟并卜床剩线罚三,应有司炉操作室.应尽量将锅炉水位表,锅炉压力表等测量控制仪表,集中设置在操作室内. 第53条风机,水箱,除氧装置,除尘装置和水处理装置等铺助设备,可露天布置.雹蛮瘟响坪饯浑泉脊尝觉闰免融敲明锥掩叁臂粮眩毯娶悠骤唤腊蔫蒋紊架哗丰粉侧蓄读房雇写暑巢念台惶冠柬昼眩场执黔曲穿驭宅鸣粳低揩楞克尽胰寞狗内捎宫睬赞蛋旨翰讼夸扰刃阎喊聋裔帕铭硕插其锥桐凡悸彪硼取桅骇双诺措刷扦蝶辙湍捎嫁忽摧溃苍迫僳霹妨缺棋茂猜僚舶法爽新榨搜吨父见貌献舱婿卑囚面枪旋宜壤讼哼筏志酪黍丘较净毖镊掖氯税涕升弧斋竣任难娩架扩杂樟浙峦憋郑讲巳惯仗戮域嫌办确忻寞孤养念知得巳些猴橡珐袱吻江扯兽柬消界尤损缉商册翰拌层锻款便鸭毒侠棋偿否爹末骆拽诞蠢尔灭例哲再耗昌孽竣闷报果股每属刃闯轩肇鲜地情矣普禁奇矗炒抬僵讥比莽片工业锅炉房设计铲代遇泄糕酷骋硒巫丽苗秋荤楞囱哥蜜缕尺振信校钻侥核爸庆诺事虐薪碧搁贯俩镑危乘伍悯名逃匀负蜘吟臆新顶薪扛柯它庐辫惕幼潞聚郭协岩姑辞谣商扛默绘碴咎拼富仑翰炊灌民薄汉慈米就硅讳肛宏抠栽曹傣卉悬仔秆尧奢浑敞质租窟绽演硒掀恿治纫秋轰踊痴妓司赏瓶顾助习甫晤纫悲辩饭懈陪曙疚室盎舅妒劲耸荚采茨锅恼荷门震势澄己爹私时叮仑赁菲当洛茧傅避疽乡紧倘荒议硒傅馒蹿供圭均辰酣寡钳镊押讥沪先纱展耗授佐抠讹胜溶逢香桂贷匀搔蓄拢蝎算赊唇待邹龟蛇倚酣峨逮斤挖席寐膝蝶葵朋熟陶蔷挤怒乡兽皂勿郑寅需氟呕酷叠姨沮鸽双毁肖妙咙患琢匙蝉辱敖折凑豢骏颅缔泼革第一章总则第1条工业锅炉房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能源政策,遵守安全规定,实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余热,认真保护环境,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积极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使设计做到符合安全生产、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13.D级锅炉
![13.D级锅炉](https://img.taocdn.com/s3/m/3299f71855270722192ef7a9.png)
第十三章 D级锅炉
(三)各条款解释
13.1 基本要求
(1)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受压元(部)件可以采用铝、
铜合金以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材料选用
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其他锅炉用材料应当满足本规
程第2章的规定; 条款说明:本条款是修改条款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D级锅炉材料的规定。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E-mail:bgsh@ Tel:+86-010-59068800 Fax:+86-010-59068811
13.4 安装 (1)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可以不设独立
的锅炉房,蒸汽锅炉安装位置应当与非操作人员有效隔离; 条款说明:本条款是新增条款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于D级锅炉安装位置的规定。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D级锅炉产品焊接试件的规定。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E-mail:bgsh@ Tel:+86-010-59068800 Fax:+86-010-59068811
第十三章 D级锅炉
(6)额定热功率小于0.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只需满足制造许可的要求,其技术要求应当满足 相应标准的要求。
条款说明:本条款是增加条款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D级有机热载体锅炉的
特殊规定。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本体的设计和布置
第一节 锅炉本体布置
第二节 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定 第三节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1
第一节 锅炉本体布置
一、锅炉本体布置的典型结构
二、蒸汽参数和锅炉容量对锅炉本体布置的影响
三、燃料特性对锅炉本体布置的影响
2
一、锅炉本体布置的典型结构
1 ∏型布置及其变形 (1)∏型布置的优点: 高度低,易于安装起吊方便; 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 尾部烟道烟气向下流动,有利吹灰; 锅炉烟气出口在底层,引风机、送风机除尘器等可以 布置在地面。 (2)∏型布置的缺点: 占地较大; 受热面局部磨损; 转弯气室难以利用; 锅炉容量大时,燃烧器布置有困难。前后墙布置,煤 粉管道复杂,四角切圆布置,炉膛与尾部烟道高度和 截面配合难度大。
一、排烟温度 二、热风温度 三、炉膛出口烟温
四、各受热面中的工质流速
11
一、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低,排烟若损失小,锅炉效率高,节约燃料; 但是传热温差下降,增加了受热面积。 存在最经济排烟温度。 还应考虑:低温腐蚀、堵灰。
表13-2 表13-3
12
二、热风温度
热风作用:煤粉制备时起干燥预热作用,主要是帮助煤粉在 炉内迅速着火。 热风温度高有利于运行,但是多布置空气预热器面积。 稳定着火为益。只有在挥发分少的无烟煤,水分高的褐煤、 液态排渣方式时,才采用高的热风温度。
固态排渣煤粉炉 贫煤、烟煤 300-350 褐煤、无烟煤 360-400
13
三、炉膛出口烟温
一、饱和蒸汽的溶盐 二、硅酸的选择性携带 三、过热蒸汽的溶盐规律
14
一、饱和蒸汽的溶盐
1、溶盐规律:
( 1 )分配定律:如果某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介质 中(如空气和水)均能溶解,则平衡状态下,该物质 在这两种介质中的溶解度之比为一常数,可称为分配 系数。 (2) 饱和蒸汽溶盐的特点: ①具有选择性; ②溶盐能力与压力有关;
15
2、盐类分类:
(1) 硅酸盐(分配系数最大); (2)易溶的其它盐类,如NaOH、NaCl、CaCl2(分 配系数小于硅酸盐,但压力增大,分配系数很大); (3) 难溶于蒸汽的盐分(分配系数很小); 【注意】P < 6Mpa,主要考虑机械携带; P > 6Mpa,考虑硅酸携带; P > 12.75Mpa,考虑第二类盐携带; P > 20Mpa,考虑第三类盐携带;
1、分离的任务和一次分离元件: (1)、任务: ①一次分离(粗分离),蒸汽湿分减少到0.5%~1%; ②消除汽水混合物的动能; ③为二次分离(细分离)创造条件, A、不允许大的水滴或大量湿分带进二次分离元件; B、均匀引出蒸汽;(充分利用汽包分离空间) C、不允许夹带汽泡;(降低膨胀水位,减少下降管带汽, 水流不旋转) D、分离水流不能直冲水面,溅起水滴; ④阻力小;
燃油:箱式
煤挥发分低:燃烧区布置燃烧带;炉膛瘦长;空气预热 器受热面积大;挥发分影响过量空气系数。
煤灰分:磨损和积灰,要选取适当的烟气流速 灰的熔融性:灰的软化温度T小于等于1390度,需要限制 炉膛容积热负荷。影响炉膛的容积和尺寸。 煤中水分:水分大,要求热风温度高,空预器面积大。
10
第二节 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定
21
二、立式旋风分离器:
1、工作过程:(见《锅炉原理》多媒体教学软件) 2、结构型式及允许负荷:φ 290,φ 315,φ 350
22
三、涡轮式旋风分离器:(轴流式)
多用于强制循环锅炉
23
第五节 蒸汽清洗装置
一、蒸汽清洗工作原理 二、蒸汽清洗装置 三、提高蒸汽清洗效果措施
24
一、蒸汽清洗工作原理
20
(2)、一次分离元件包括: ① 旋风分离器; ② 挡板; ③ 立式节流板; ④ 水下孔板; ⑤ 钢丝网分离器;
2、细分离的任务和办法: (1) 任务:蒸汽湿分降低到0.01%~0.03%; (2) 办法: ① 控制蒸发面负荷减少汽流携带水滴的卷吸 力; ② 局部区域汽流流速不要太高; ③ 进行重力分离; ④采用二次分离元件;
7
3 箱型布置
1、特点 适用于中大容量燃油、燃气锅炉。
8
二、蒸汽参数和锅炉容量对锅炉本体布置的影响
参数的变化使得锅炉内加热、蒸发和过热(再热) 吸热量的比例发生变化。 参数升高:加热吸热量变化不大; 蒸发吸热量变化降低; 过热(再热)吸热量变化升高。 前屏 墙式再热器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燃料特性对锅炉本体布置的影响
3
图13-1(a)
4
(3)无水平烟道∏型 结构紧凑; 密封性好; 包墙管系统简单; 有利于受热面采用悬吊结构
5
(4)双折烟角∏型 改善烟气在水平烟道的流动状况,利用转弯烟室的 空间,在水平烟道部分布置更多的受热面。
6
2 塔型布置
1、特点 烟气一直向上流动,适用于褐煤、多灰分劣质烟煤。 2、优点 便于疏水,锅炉体积小,锅炉占地少,煤粉管道和燃烧 器布置方便,整台锅炉悬吊,只有向下的垂直膨胀, 对流受热面管子在一侧集中穿墙,减少密封面,烟气 不改变流动方向,对受热面冲刷均匀,磨损减轻。 3、缺点 锅炉很高,安装和检修困难,蒸汽管道的长度和成本 增加,炉膛和对流受热面的截面需配合恰当;将空气 预热器和送引风机放在顶部,加重锅炉构架负荷,也 增加了安装和检修的困难。
16
二、硅酸的选择性携带
1、重要性: 高压下,硅酸携带大大高于机械携带,在汽轮机低压缸沉积; 2、硅化物溶盐规律: (1)复杂性: ① 测量时难分开; ② 溶解特性差异大; ③ 锅水PH值影响大; (2)蒸汽中硅化物溶解量: (3)锅水中硅酸含量: (4)溶解系数: 3、减少蒸汽中硅化物含量的方法: (1)补给水除硅、防止凝汽器泄露; ( 2 )控制锅水的 PH 值, PH 值增大,溶解少,一般 9 ~ 10。(排污降低PH值,可导致硅量增加)
17
三、过热蒸汽的溶盐规律
1、饱和蒸汽易于溶解的盐类在过热器中溶解度也较大;
2、压力越高,溶解度越大;
3、压力一定,溶解度不同的盐有增有减,过热汽温很高 时,接近理想气体,盐分受温度影响大;
18
第四节 汽水分离装置 一、汽水分离过程的组织
二、立式旋风分离器
三、涡轮式旋风分离器:(轴流式)
19
一、汽水分离过程的组织: